当前位置:首页 » 风俗彩礼 » 风俗既然是历史的产物

风俗既然是历史的产物

发布时间: 2022-08-27 14:41:37

1、什么是风俗什么是习俗?

1、风俗是指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相沿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
2、习俗:旧社会,城乡居民禁忌较多,表现在人们行为的各个方面,相沿成习。其中有合理的禁忌,但多带封建迷信色彩。
3、风俗是由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着很强的行为能力。习俗是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
举例:
1、四川人在端午节划龙舟。这里是风俗。
2、四川人把"我先走了"说成"我走喽先"。这是习俗不是风俗。

2、风俗是什么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 传统,“为政必先究风俗”、“观风俗,知得失”是历代君主恪守的 祖训。最高统治者不仅要亲自过问 风俗民情,还要委派官吏 考察民风民俗,在制定国策时以它作为重要参照,并由史官载入 史册,为后世的 治国理政留下治理风俗的 经验。

简介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

作用
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

与习俗的区别
习俗就是习惯;风俗就是个人或集体的传统、传承的风尚、礼节、习性。形成风俗的事件都挺大,挺普遍;而习俗可大可小,可普遍也可特殊细小。

前者与风俗同,后者就只能用“习俗”不能用“风俗”:广东人端午节划龙舟是风俗,而广东人把“我先走了”说成“我走先”。那是习俗不是风俗。

3、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风俗习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茹毛饮血、巢居穴处是原始社会人类的共同习俗。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以及民族共同体的形成,逐渐形成了民族的风俗习惯。

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长期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有些民族风俗习惯与一个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关。还有些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生活的反映。

例如,从事畜牧业、农业、林业或渔猎业的各民族,在饮食、居住、出行、服饰、婚姻、丧葬等诸多禁忌、好恶是不同的。还有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有密切的联系,如有些宗教对于教徒的婚丧、嫁娶、饮食等方面的规定,有的慢慢地变成了民族的风俗习惯。

(3)风俗既然是历史的产物扩展资料

1、傣族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在临沧、大理和丽江等地也有分布。傣族聚居地盛产水稻,傣族人以大米为主食,最喜欢吃糯米,而且能用糯米加工食品,如把糯米装入香竹中烤制成竹筒饭,用芦叶把糯米、花生包成粽子,用米浆蒸成卷粉。用油炸成糯米油果、糯米卷等。

傣族人口味喜欢酸、辛辣和香味。其烹调方法主要有蒸、烤、煮、腌等。其中烤鱼很有特色,做法是先去除内脏,把葱、蒜、姜、辣椒剁成泥,放在鱼腹内,然后用香茅草包扎好,放在暗火上慢慢烤至焦黄。酥香而嫩。傣族人以酸竹煮鸡、煮鱼等视为待客的最佳菜肴。

2、羌族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西北山区。羌族居住地山高坡陡.石头多土地薄.气温较低.羌族聚居地主要产玉米、洋芋(马铃薯)、小麦、青稞、荞麦和各种豆类,但产量都不高。蔬菜有白菜、萝卜、青菜等。

羌族的主食还有金裹银、荞面条、面疙瘩、酸汤面、玉米汤圆、炒面、馍馍等。副食品常见的有酸菜、砣砣肉、白豆腐、油炸洋芋片和腊肉等。羌族人吃马肉、狗肉和野兽肉。北川产的“羌活鱼”.形似四脚蛇,羌民也吃。还喜欢吃猪肚子骨头。

羌族著名的土特产有茂汶和北川的花椒及茶叶。羌族人饮料主要是酒和茶。用青稞、玉米等酿制的醉糟酒,饮用时用长竹管咂吸。城镇羌民清晨也有喝早茶的习惯。

3、白族

白族,大部分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散居于昆明、元江、丽江等地。大理自治州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薯类、荞麦等,经济作物有甘蔗、烤烟和茶叶。河湖盛产鱼类,山区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

大理州洱海以产鱼著称,尤以弓鱼最有名。人们喜食沙锅菜。沙锅鱼的做法是将火腿片、嫩鸡块、冬菇、腊肝片、玉兰片、豆腐等十几种原料按比例与鱼放人沙锅内.加上胡椒、八角、盐等调味品,置于火上用微火炖熟,此菜味道极鲜。

4、不同民族的风俗是什么?

1、回族

在饮食上,回族人普遍吃牛、羊、驼等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不吃马、驴、骡、猪、狗肉,不吃动物血液和自死动物,尤其禁食猪肉。回族很讲究饮食卫生,注意淋浴和洗涤,平时洗脸、洗手用汤瓶,而不用脸盆。

2、满族

满族人很早就信奉萨满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萨满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系上腰铃,击鼓起舞,边祷边跳。满族人重礼节,有一个时期,小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三天见长辈要请安,五天见长辈要“打千”。

3、土家族

妇女爱穿左襟大袖短衣,滚花边,下着八幅长裙或镶边筒裤,头挽发髻,喜欢戴耳、项、手、足圈等银饰物。男子穿对襟衣,多扣子。衣料多用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

4、布依族

男子大多穿多襟短衣或长衫,包蓝色或白底蓝方格头巾。妇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长裤,或套镶花边短褂,或系绣花围腰,也有穿大襟大领短袄,并配蜡染百褶长裙的。在节日里,妇女还戴各种银质首饰,蜡染是布依族珍贵的手工艺品。

5、彝族

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用长数丈的青布包头。女子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男女外出时都披“擦尔瓦”,形如斗篷,下缀长穗。彝族的传统节日以火把节最为隆重。

5、什么是风俗习惯?我国的民族风俗习惯有哪些特点?

风俗习惯,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我国民族风俗习惯具有社会性、规范性、地域性、稳定性、敏感性等特点。

风俗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这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5)风俗既然是历史的产物扩展资料

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

任何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风俗习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茹毛饮血、巢居穴处是原始社会人类的共同习俗。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以及民族共同体的形成,逐渐形成了民族的风俗习惯。

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长期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有些民族风俗习惯与一个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关。

还有些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生活的反映。例如,从事畜牧业、农业、林业或渔猎业的各民族,在饮食、居住、出行、服饰、婚姻、丧葬等诸多禁忌、好恶是不同的。

还有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有密切的联系,如有些宗教对于教徒的婚丧、嫁娶、饮食等方面的规定,有的慢慢地变成了民族的风俗习惯。

6、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以传的生活方式,它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生产、禁忌等谙方面。风俗习惯是民族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都是影响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因素。我国各民族由于自然和社会环境条件不同,所形成的风俗习惯有很大的差异,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生产力水平下的产物,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自然根源,因此只要民族存在,形成这种风俗习惯的社会、历史和自然根源不变,民族风俗习惯就会长期存在。而且,民族风俗习惯一旦形成,其中就蕴藏着该民族群众的共同心理感情,民族风俗习惯的变迁往往落后于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发展变化。(2)群众性和社会性。民族风俗习惯世代相传,渗透到该民族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深刻的社会性。(3)民族性和敏感性。风俗习惯反映着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和文化传统、心理素质和感情境界,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体现着民族性;并且这种民族性往往会表现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上,因此在社会交往和政治生活中有时是一个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对待。(4)地域性。

7、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主旨题中的“理解概括”选项老选错怎么办?

众多考生在行测备考过程中发现,言语理解每个字都认识,每个句子也能读懂,但是总是会和正确答案擦肩而过,要么是看到四个选项无从下手,要么是排除两个选项剩下两个二选一纠结,又或者是原本选择了一个选项,但是临时“倒戈”改答案,一改就错。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家对题干的理解概括不到位,另一方面,大家对选项设置的维度还不清晰。
为了更好地把控题干,排除选项,对题目整体的理解概括变得尤为重要。
一、题干概括,宏观微观结合
通过把握文段的核心话题,逐一概括题干内容,从行文脉络中去把握文段的重点,最为重要的是,在明确重点以后一定要用自己的话概括清楚。值得注意的是,总结性的概括中,可以把握两个维度——宏观上,明确观点倾向(事实、问题、意义、原因、影响、对策);微观上,把握主题词。
二、选项带入,择优选择
要把控好主旨题的选项, 一方面要做好题干总结性概括,根据概括内容直击选项,正向选择,另一方面,选项带入题干,首先判断与文段是否一致(有无提及、是否一致、有无强加或者颠倒逻辑关系),如果文段提及,再判断重点与否、全面与否。
当然,希望各位考生注意,言语部分理论只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做题的支撑,让大家在做题时候能够有抓手,或者说,让大家在做题时候能够减少一些纠结的同时,更清晰、更笃定地知道自己的理解与思考的正确性,具体而言,我们从题目来感知:
例1.风俗既然是历史的产物,就不可避免地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但凡能够存在的, 都有其依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沧海桑田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制度的更迭,都会促使风俗变迁,有些旧风俗的衰亡犹如新风俗的兴起一样,是自然和社会的新陈代谢,是合理的现象。衰亡的不一定都要复兴,有的不妨任其自生自灭。例如建国初有的少数民族文字已经消亡,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曾经帮助这些民族恢复文字, 但事与愿违,不受当地人的欢迎,因为他们认为学会本民族的文字,走不出家乡,宁可选择学汉字。但是,这种文字既然在历史上存在过,就是一份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需要作为文物保存在历史记忆中,让现代人感知先人的智慧,使其“亡而不忘”。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待风俗
B.风俗是一种无法复制的非物质遗产
C.风俗的变迁是多种因素耦合的结果
D.风俗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应大力保护
【中公解析】答案A。题干整介绍作者对待风俗变迁的态度。一开始简单介绍风俗变迁,具体而言“随历史发展变化”“是合理的现象”;接着指出作者观点——风俗的衰亡不一定要复兴;然后,通过“例如”引出例子来论证风俗衰亡不一定要复兴,并且通过但是进一步深化观点“要作为文物保存在历史记忆中”。综上,简单概括,整个文段意在强调:风俗的衰亡不一定复兴,但是要作为文物保存在历史记忆中。这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的概括,从宏观角度,无非是在介绍作者对待风俗变迁的态度。基于选项来看,B选项介绍风俗是什么,主旨倾向是介绍事实,但是题干明显是表达作者态度,B直接排除;C选项是介绍风俗变迁的原因,文段有所提及“沧海桑田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制度的更迭,都会促使风俗变迁”,但是文段是基于风俗变迁表达作者观点,所以C虽然文段提及,但是非重点。D项“应该大力保护”文段中未提及,直接排除。A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转述,当选。
例2.2014年审计报告首次对违规部门和单位“点名道姓”,此举着实令人眼前一亮。但是,从审计结果看,被爆出的问题仍与历年相似,涉案部门和单位也多是“老面孔”。为何“年年审计,年年老问题”呢?除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外,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违法违规成本过低。以往仅将审计出来的违规行为大都归咎于被审计的部门和单位,而对“一把手”在领导、决策、管理方面的情况三缄其口,更不用说追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归根结底,“审计风暴”需要有“问责”托底。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解决屡审屡犯问题还要靠制度建设
B.强化外部监督需将各项信息透明化
C.“审计风暴”亟需后继问责的护航
D.屡审屡犯缘于违法违规的成本过低
【中公解析】答案C。文段介绍审计中的问题展开。首先介绍事实并肯定性评价:审计“点名道姓”让人眼前一亮,接着用“但是”转折指出问题:审计结果的问题与以往相似,然后基于问题探讨了原因并展开论述:违法违规成本低。最后用“归根结底”来总结,并且用“需要”来引出对策性的观点,即:审计风暴需要问责托底。做好这样的概括,一方面要把握好微观话题:审计和问责,另一方面把握好主旨倾向是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可以直击选项,选择C。当然,从选项带入排除的角度,D项是原因,宏观倾向不对,直接排除,AB虽然是解决我,但是“制度建设”“信息透明化”都不是核心主题词,所以更为笃定选择C。
通过这段文字,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在做主旨题的时候,真正地做好题干的理解概括,除了对材料进行梳理时候,能够细化每个部分在讲什么,同时能在最后做好总结性概括,从微观的主题词和宏观的主旨倾向上把控,确保最后选择选项的时候更加笃定,久而久之,片段阅读主旨题的正确率就会明显提升。

8、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的定义

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相沿积久而形成的生活方式。它具体表现在各民族的生产、居住、饮食、服饰、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禁忌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历史传统、心理感情以及道德准则、宗教观念等。作为民族特点的一种外在表现,风俗习惯对民族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简介: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相延久积而成的喜好、风俗、习惯和禁忌,主要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生产等方面。它具有社会性、规范性、地域性、稳定性、敏感性等特点。
形成:任何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风俗习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茹毛饮血、巢居穴处是原始社会人类的共同习俗。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以及民族共同体的形成,逐渐形成了民族的风俗习惯。
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长期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有些民族风俗习惯与一个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关。还有些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生活的反映。例如,从事畜牧业、农业、林业或渔猎业的各民族,在饮食、居住、出行、服饰、婚姻、丧葬等诸多禁忌、好恶是不同的。还有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有密切的联系,如有些宗教对于教徒的婚丧、嫁娶、饮食等方面的规定,有的慢慢地变成了民族的风俗习惯。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