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风俗
1、莫桑比克是一个怎样的国家?莫桑比克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莫桑比克位于非洲东南部的莫桑比克是世界上唯一与英国无宪制关联,却又加入了英联邦的国家(1995年以独特事例添加英联邦)。因为曾经被葡萄牙殖民过,国家内部并没有产生自己独特的语言,而是都说葡萄牙语,葡萄牙语都是当地的官方用语。
莫桑比克土地总面积为799,38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达2630千米,与南非、斯威士兰、津巴布韦、赞比亚、马拉维、坦桑尼亚及其印度洋邻近。地区高原与山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5,其他均为平原。莫桑比克与马达加斯加之间的莫桑比克海峡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总长1670千米。
莫桑比克人的生活莫桑比克人正餐称为西马,其实就是用苞米或是木薯做成的糊糊。吃饭的时候再蘸一些料汁来混合着吃,其实很多非洲我国都是这样的正餐,既便宜又耐饥。莫桑比克人对衣着没有要求,他们有衣服穿就很不错了,这主要和莫桑比克人确实太穷,没钱买衣服有很大的关系。
在莫桑比克,二手衣服尤其受欢迎,自然价格也很便宜一些,有些欧洲国家就把回收的二手衣服解决在了非洲我国。莫桑比克人住宅十分简单,大部分都是茅草房,好一些的是用土和石块混和垒起来的,品质要比茅草房好多了,其实非洲天气很热,房子也用不着密封性太好。
风俗莫桑比克的城市建设智能化,有多层建筑,也有设计美观的五、六层的楼房,楼前有小花园,或配有游泳馆,这种房子通常都被刷成白色。莫桑比克的部落许多,房子所造的形式也因部落不同而不尽相同,除茅草房外,也有土坯房和砖房。莫桑比克北方以苞米、木薯为主食,南方多吃稻米。就全国农村而言,木薯是最普遍的日常食品。
肉食类最普遍的是牛肉、羊肉和鸡肉,猪肉很少,一是本地人没有吃猪肉的习惯,二是有一定数量的伊斯兰教徒。海鱼、海虾、大对虾是人们喜爱的食材,大家不习惯吃河里的鱼虾。莫桑比克的蔬菜种类齐全,但人们没有吃太多蔬菜的习惯。并且吃法也很单一。
平时吃得较多的是番茄、生菜沙拉、豆角、辣椒。在农村,大家习惯用手抓饭,城内则用刀叉、菜盘。莫桑比克人吃饭需就水或其它软饮料,常见的有橘子汁、木瓜汁、纯净水、啤洒或腰果汁。逢年过节,大家也饮白酒。进口的红、白葡萄酒、威士忌、马丁尼也为人们所喜爱。
2、世界各国的国庆是几月几日,他们又都有些什么习俗
世界各国国庆日一览表
1月1日古巴全国解放日
巴勒斯但武装斗争开始日
苏丹独立日
4日缅甸独立日
26日澳大利亚日
印度共和日
2月4日斯里兰卡独立和国庆日
6日新西兰国庆日
11日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纪念日
16日立陶宛独立日
23日文莱国庆日
圭亚那共和国日
24日爱沙尼亚国庆日
25日科威特国庆日
3月3日保加利亚国庆日
摩洛哥登基日
6日加纳独立日
12日毛里求斯国庆日
17日爱尔兰国庆日
2o日突尼斯独立日
2l日纳米比亚独立日
23日巴基斯但日
25日希腊国庆日
26日孟加拉国独立及国庆日
4月17日叙利亚国庆日
18日津巴布韦独立日
23日英国伊丽莎白二世诞辰正式庆祝日
26日但桑尼亚联合日
27日塞拉利昂独立日
多哥独立日
南斯拉夫宪法日
28日阿富汗国庆日
3o日荷兰女王贝妞特丽克丝诞辰正式庆祝日
5月1日马绍尔群岛独立/国庆日
3日波兰国庆日
12日以色列独立日
17日挪威宪法日
20日喀麦隆国庆日
22日也门国庆日
24日厄立特里亚独立日
25日阿根廷一八一o年五月革命纪念日
约旦独立日
28日阿塞拜疆国庆日
埃塞俄比亚共和国日
3o日克罗地亚国庆日
6月1日萨摩亚独立日
2日意大利共和国成立日
5日丹麦宪法日
塞舌尔解放日
6日瑞典国庆日
10日葡萄牙国庆日
12日菲律宾独立日
俄罗斯宣布独立日
17日冰岛宣布共和国成立日
23日卢森堡国庆日
25日莫桑比克独立日
斯洛文尼亚国庆日
26日马达加斯加独立日
27日吉布提独立日
3o日刚果民主共和国独立日
7月1日布隆迪国庆日
加拿大日
卢旺达独立日
3日白俄罗斯独立日
4日美国独立日
5日委内瑞拉独立日
11日蒙古人民革命纪念日
12日基里巴斯独立日
14日法国国庆日
17日伊拉克独立日
20日哥伦比亚国庆日
21日比利时国庆日
23日埃及独立日
26日利比里亚独立日
28日秘鲁独立日
30日瓦努阿图独立日
8月1日贝宁独立日
瑞士联邦成立日
3日尼日尔国庆日
5日牙买加国庆日
6日玻利维亚独立日
7日科特迪瓦国庆日
9日新加坡独立日
11日乍得独立日
15日刚果独立日
17日加蓬国庆日
印度尼西亚独立日
19日阿富汗国庆日
2o日匈牙利国庆日
24日乌克兰独立日
25日鸟拉圭独立日
27日摩尔多瓦独立日
29日斯洛伐克国庆日
31日马来西亚国庆日
9月1日利比亚九月一日革命节
乌兹别克斯但独立日
3、南非的风土人情、习俗及禁忌等等?
在南非会有比较严重的有关种族与肤色的习俗和社会成规,也就是或多回或少的这里还存在一答些种族待遇。因此来到这里大家要做好入乡随俗的准备,千万不要在南非民众面前谈论当地的政治问题,尤其是有关种族方面的。
禁忌:
1、不光是社交礼仪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城市中的南非人在服饰方面,也比较西化。比较正式的场合中,南非人也是非常讲究的,他们着装较端庄、严谨。
2、在餐饮方面,南非的白人也比较西化,比较喜欢吃西餐,比如牛肉、鸡肉、鸡蛋、面包等,饮料也以咖啡和红茶为主。
(3)莫桑比克风俗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同南非人经商应该注意人家的风俗习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南非社交礼仪可以概括为黑白分明,英式为主。
2、在黑人部族中,尤其是广大农村,南非黑人往往会表现出与社会主流不同的风格。比如习惯以鸵鸟毛或孔雀毛赠予贵宾,客人此刻得体的做法是将这些珍贵的羽毛插在自己的帽子上或头发上。
3、强调肤色不同,在非洲是最大的禁忌。因此称呼非洲人,最好照国籍来称呼。非洲人通常说来国家意识相当强烈,直呼国名听来就很受用。
4、非洲黑人的文化习俗是什么
写真黑人从“头”开始
初到非洲,一切的感受只有两个字:新奇。在南部非洲高大的椰子树摇曳出的热带草原旖旎的风光里,穿梭着一个个头顶杂货、疾步而行的黑人,扑面展现出异域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多姿的风俗民情。在很多干旱的地区和一些贫穷的地方,人们要跋涉很远的路程,顶着水盆或塑料桶,运输生活用水。即使在城市,妇女们顶着盛水工具,到楼下的自来水管或固定的供水点采水,仍是街区永不褪色的一道风景线。这也是国内报刊在介绍非洲风情时经常刊登的图片类型之一。我真正认识黑人的“头功”是在半个月之后,那时我们从国内发出的货柜已抵达目的地港口,清关公司找了几位劳工负责装运和码货。货物装在大号硬纸箱里,有些是特大号纸箱,令人意外的是黑人们干活不是肩扛、背背、手提等方式,一律用头。不管纸箱有多沉,只要搁到头上,立马搞掂,拔腿走人。记得有一特大号纸箱,两个劳工费尽力气方勉强抬起,另一劳工赶紧身去顶。由于货物特重,纸箱在黑工头顶跳起8字舞,压得他双眼外凸变了脸色,头因不堪重负而像弹簧片一样高频率地左右打颤颤,让人心惊肉跳,大家本认为他不能为之而不为,可不,这位老兄依然摇晃着保持平稳。最终,包装箱屈服了——给顶破了,他的头也被镶进纸箱里。靠着感觉,此人硬是将这个特大特重纸箱顶进仓库。当时就把我们几个初来乍到的中国人震了一把,无不肃然起敬,纷纷叫绝于黑人的头上功夫。后来,时时看到黑工用头顶米袋、面袋、麻包等等,依然为之惊叹,担心对方折了脖子。妇女们常用一布巾缠个圈,置于头顶,以缓冲压力保持平衡,除了顶水,她们还顶蔬菜、柴草、水果等一切可顶之物。你可以在大街上,随意之间就会看到换煤气的妇女,顶着或空或满的煤气罐,悠哉游哉地走着,令我不得不想起我们ChineseWomen的柔弱与享福。曾见过一个卖面包的人,与玩杂技无异;头顶着一块木板,上面不清楚摞了多少层面包,甩开两手,沿街叫卖,全然不顾有个闪失时,那些面包劈呖啪啦地滚到大街上而引起交通阻塞。男人们顶东西注重的是硬功及气力,而女人们顶东西讲究的是技巧和耐力。头不仅是他们的人体器官,也是他们以劳动养家糊口,籍以生存的工具。
黑人头顶无“旋”。我们头上个个有“旋”,没“旋”是怪物,还有人据此推算人之性格,讲一个“旋”温(和)二个“旋”凶三个“旋”恶什么的。就此事我专门询问过一黑人医生,他讲黄、白两种人的头上有,黑人就是没有。当一些混血儿出生后,他们的家人及近邻常依据其头发、肤色、五官特征为其最终的人种定位问题而争执不休并乐此不疲。后来,大家的意见终归一致并约定俗成:查看混血儿的头上有没有“旋”,有就划拨黄、白人种之中,没有则回归黑种人之列。
黑人的五官组合明显不同于其他人种:大眼、扁鼻、阔口、翻唇。他们的睫毛很美,翘翘的,弯弯的,正是我们做美容时想要的那种。长得挺棒的还有他们的牙齿,大小厚薄,整齐划一,不像我们许多同胞的牙齿扎得张牙舞爪,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黑人嘴大,笑起来能从左拉到右,特夸张,都瞧不见腮了,见到的是满口白牙,因排列整齐,也就反射出更强的光,这就是我们看电视或与他们面谈时,常见其牙齿和眼白部位雪白透亮,闪耀着光芒,挺招人羡慕的。反过来讲,人的牙齿和眼白或许是一样的亮,只不过一粒珍珠放在黑布上要远比放在白布上打眼得多。
至今,非洲的黑人仍保留着许多民风民俗,有的奇特,有的荒诞,比如说“脸”吧。有一天,一黑人老妇到我们店购特,脸上绘着图案,说的语言谁都不懂,交流全靠打手势。事后,黑人店员告诉我,这样的“脸”在非洲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画脸”。一些民族在举行宗教仪式或其他重大活动时,常在脸上涂上颜料,以驱鬼避邪,这样的花脸洗后即可复原。而刚才进来的这张老脸则属于第二种情况:“纹面”,图形不是画的,而是纹上去的,这可要终其一生了。
我如何也不会忘记那一天,我与黑人司机外出办事,见路旁低头走着一个黑人,嘴上居然锁着一把小锁,太恐怖了。我猜想可能是此人犯了忌,如偷吃东西或讲错了话而遭此惩罚,如同我国古代犯人充军发配时在其脸上刺个“囚”字以昭示天下。司机的解释并非如此,称之为“其无它,风俗使然也”。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想让司机充当翻译,过去询问此人来自何方,以后抽空去猎奇这个神秘的锁嘴部落。司机却郑重警告我:这些“纹面”、“锁嘴”及其他与众不同的人,都生活在一些“老、少、边、穷”地方,与外界很少交流。他们的民风陋习常遭外人数落,难以融合到现代文明之中,造成他们心理压力大,极其敏感,敌意性强,容易“动刀子”。他们话不多,说到做到,说杀你无论如何也得把你干掉,他们信奉原始宗教,天知道都是些什么教义。所以,遇上这些人,千万不要与之攀谈,躲远点,最好是绕道行驶。
燕瘦环肥不尽相同
黑人女孩发育较早,有些人在十五、六岁已成为孩子他娘(我们的黑人雇员埃丽丝,今年32岁,却已荣升入“姥姥”行列)。她们喜爱打扮,知道做女人“挺”美,常穿些低口、敞口或露脐装。有的还不戴胸罩,易显出其乳围的轮廓。在很多农村、山区、林区等地方,女人们同男人一样,不着上衣,坦胸露乳,仍在沿袭祖辈们的生活习性。但城市的居民都穿戴整洁,已与世界接轨,可也有例外:一些哺乳期的妇女,她们把孩子斜系在胸前,成天敞着一只乳房,招摇过市。孩子饿了,张口就吸,比喝自来水还方便。那乳房绝对饱满、舒张。
一次,我们接到从国内发来的一批女式弹力衫,质量不好,卖不掉。埃丽丝见橱窗里的两件弹力衫脏了,拿出搓洗之后挂回原处。两天后,一群黑姑娘逛进商店,要买挂在橱窗里的“胸罩”。大家莫名其妙,稍后才回过味来。原来弹力衫在洗后严重缩水,居然缩成“胸罩”了。这给大家以启示:与其作为弹力衫不易卖掉,倒不如洗了缩成“胸罩”卖。后来的情况证明了当时的决策是何等英明,几百件弹力衫在价格未变的情况下,半月后以“胸罩”的形式全部售出。而我们从国内发来的真正纹胸,黑人女性普遍嫌小,卖不动,被黑人店员戏称“为孩童定做的乳罩”。最后,若有顾客在购物时提出Bassela(地方语:免费赠送品)时,上至老头,下至小儿,不论是壮汉,还是肥婆,统统给予纹胸以资鼓励;甚至到了每周礼拜五的“乞讨日”,不再给乞丐们一、二枚铜板,每人发一纹胸将其打发了事,也就是说这些真正的胸罩是以白送的方式处理掉的。做国际贸易时,常会出现阴差阳错之事,令人啼笑皆非,难以防范。以前老板在东欧做倒爷时,知道胸罩、鞋子、内衣内裤等一些女性用品,运到东欧或俄罗斯市场,必须进大号或特大号的,但在黑非洲,照样给你上一堂课,补交一次学费。看来,黑人女性的乳房,欺负不得,从女人们显山露水的曲线上看,燕瘦环肥,各不相同,但她们乳围的尺寸,依我们卖文胸的情况判断,则令ChineseWomen要甘拜下风了。
对于一些黑人女性来讲,乳罩不但是其展示形体的尖端部位,同时还是存放钞票的理想钱包。即使所穿的衣服有口袋,她们仍习惯于将纸币及硬币直接塞进乳罩,或者将钱装进小钱袋,再把钱袋塞进乳罩。我们认为这有失雅观,毕竟购物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结账时不免要往这身体的“禁区”部位搓一把捞一把的。她们却一点也不难为情,或许这样钱更安全,因为扒手在偷东西时不易下手、容易察觉;抓到后不但要以盗窃论罪,还要派生出更加严重的指挥:流氓活动。
纹身,在世界民族中属于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先绘后纹,平展如画,但在非洲,情况大不相同。在莫桑比克(Mozambique)北部的林区,我见到几位纹身的女孩和妇女,胸部和背部是用刀和凿子纹出了一个个蚕豆状的凸起,排列成形。人们崇尚自然界中某些神秘的传说和一些凶残的动物,纹出的图形或似鬼怪的脸,或成鳄鱼的体表状。回到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市(Maputo),我与黑人司机因纹身起因有了争执。他告诉我,纹身不是一种崇拜,也不是图个美丽,而是与性有关:男女交时,肌肤滑如河鱼,无甚愉悦,如果有了这些不平的凸起,会增强摩擦,增添性感点,使人更有激情。或许他是对的,这种纹身仅出现在女性的身上,与男人无关。
我难以忘记的还有那一天,我们在逛街,渴了,就到一黑人兄弟的手推车前买椰子喝。因天热,这哥俩全敞着怀。我突然被眼前的情况吓了一跳,在这哥俩肚脐眼的上沿,无一例外地倒插根“大萝卜”,大小和其本人的拳头差不多。我把随行的黑人雇员叫到一帝,询问是不是这兄弟俩身上的其他器官上移下陷,长错了地方,“窜门”到肚脐眼上来了。黑工笑着解释说这就是肚脐,长着这种大肚脐的人在本市大有人在。至于原因吗,他不确定,讲或许是出生时因接生不当而造成。这种解释令人难以信服,我想这大概归属于遗传或人种原因吧。
泣血岁月祸起黑色
初到非洲,许多事不知明细。一次与一黑人老板谈事,开始他很客气,越谈其态度越冷淡,直到“淡”得双方不欢而散。
“怎么回事?”我问随行的黑人雇员。
“啊,米司特李,你不该叫我们黑人为BlackMan。”
“BlackMen怎么啦?这和我叫白人是“WhiteMen一样,你也可以称我为YellowMen吗。BlackMan在我们看来是个中性词,一个称谓而已。”
噢,不,单词没错,错的是历史。”雇员说话,让人难以理喻的。
谈起黑人的历史,随行打开了话匣子,叙说起非洲这片古老的土地,先辈们虽然贫穷、落后,倒也宁静、详和。自打欧洲白人入侵以后,极端歧视他们的肤色,建立据点,炮轰村舍,屠戮黑人,贩卖黑奴,直至殖民统治,留给记忆的全是泣血的历史。这原本和我们的谈话无关,问题在于这些白人在鱼肉黑人时就称他们为BlackMen,称谓本身无错,但在殖民者嘴里,好言也成恶语了。
我明白了,我们叫BlackMen并无蔑视之意,坏就坏在这种叫法多年前就被白人中的殖民者口口声声给叫坏了,BlackMen相当于“黑鬼”什么的,历史延续至今,遂为种族歧视的载体。
“若不称黑人,应叫什么?”我问道。
“你直接叫这个人,那个人就行了,避免使用黑、白、黄颜色字样。另外我得纠正你,你们黄、白人种叫我们为黑人,严肃地讲我们不是BlackMen,因为Black是一种Colour(颜色)”。该黑人认认真真地说。
“啊,你们不是黑人,可你们的肤色……”我越发莫名其妙。
“我们的肤色不是Black,是Negro(黑人的一种肤色),故我们是Negro,而非BlackMen”。他把胳膊放到黑皮沙发上让我辨认:“看一看,这两种颜色不一样吧”。
我无言以对,倘若Negro不是黑色,我不知其为何色。在美国,称黑人为Negro,是一种蔑称、是贬意词,而在非洲的莫桑比克,黑人认为Negro才是正常的称谓。
聊起黑人的肤色,也挺有趣。我们刚来时,看黑人都黑得一致,长得一样,难以明辩个体。这时若有黑人在街上热烈地和我们打招呼后混进人群,如同一滴水溶进大海,瞬间无影无踪,即使他折过身来继续和我们对话,我们已把他忘得一干二净。当然,黑人初看我们也是如此:你们中国人,朝鲜人、马来人……都一样啊。
现在好了,看黑人如同看自己的同胞,人的长相原本就不一样。黑人之间的肤色,也有很大差别。我曾见到一位黑妞,那真叫黑,说她的皮肤似漆黑,倒不如讲漆像她的皮肤黑,因为从她裸露的肩头上,我清楚地看到太阳倒映在镜子里的模样。少数黑人的皮肤颜色几近黄色,这些人大都属于混血。所以,以漆黑和混血儿的淡黄为两点,黑人的肤色滑动在中间不同的位置上。
每天,我与黑人雇员们一起,快快乐乐地做事,但我难以恭维他们的肤色,这并非说明我有歧视倾向,这种肤色确有诸多不便之处。例如,当你每天开车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路口时,你得留心相关车辆驾驶员的反应。通过表情和打手势,是驾驶员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尚能看清黑人司机的意图;若是阴天,黑人反射的光线本来就暗,再经过一道档风玻璃过滤,根本看不清对方驾驶室里的内容,看到的仅是一辆辆空车在跑空。虽然说错位时可依据对方的车速,打灯情况判断,但总让人心里没个谱儿。最要命的是许多行人爱穿黑衣裳,这与他们的肤色相配,当你傍晚或夜间行车时,保不准他们会把车吓一大跳。黑人的安全意识淡薄,过马路时还乐于与车辆抢行,当你正常行驶时,猛然间发现旁边黑黢黢地闪出一团黑影,鬼魅般地窜向另一侧,赶紧刹车,鸣笛示警。黑人一旦决定穿越马路,不管有多么危险,视死如归,九杆棒棰也打不回。他们总是在小车贴着屁股时及时跑过,你在这儿惊魂未定,他们已在远处洋洋得意,夜幕中唯留下一串串拖着长长的夸张的笑声随时作伴于你的骂娘声。如果说黑人滴血的历史,起因于他们的肤色,这种讲法有些牵强,而路上光线昏暗时发生的一些车祸,则是名副其实了。
5、关于南非的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等、
南非.South Africa 当地介绍 自然地理: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东、西、南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北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其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历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国土面积约122万平方公里。全境大部分为海拔600米以上高原。德拉肯斯山脉绵亘东南,卡斯金峰高达3660米,为全国最高点;西北部为沙漠,是卡拉哈里盆地的一部分;北部、中部和西南部为高原;沿海是窄狭平原。奥兰治河和林波波河为两大主要河流。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东部沿海为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沿海为地中海式气候。全境气候分为春夏秋冬4季。12月-2月为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2─38℃;6-8月是冬季,最低气温为—10至—12℃。全年降水量由东部的1000毫米逐渐减少到西部的60毫米,平均450毫米。首都比勒陀利亚年平均气温17℃。 人口:4690万(南非统计局2005年中估计),主要由黑人、白人、有色人和亚裔四大种族构成,分别占总人口的79.5%、9.1%、8.9%和2.5%。黑人主要有祖鲁、科萨、斯威士、茨瓦纳、北索托、南索托、聪加、文达、恩德贝莱等9个部族,主要使用班图语。白人主要是荷兰血统的阿非利卡人(约占57%)和英国血统的白人(约占39%),语言为阿非利卡语和英语。有色人是殖民时期白人、土著人和奴隶的混血人后裔,主要使用阿非利卡语。亚洲人主要是印度人(约占99%)和华人。有11种官方语言,英语和阿非利卡语(南非荷兰语)为通用语言。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和原始宗教。 首都:南非是世界上唯一同时存在3个首都的国家: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Pretoria)是南非中央政府所在地,人口:220万;立法首都开普敦(Cape Town)是南非国会所在地,是全国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位于西南端,为重要的国际海运航道交汇点,人口300万;司法首都布隆方丹(Bloemfontein) 为全国司法机构的所在地,人口50万.
6、即将去非洲做工程 求非洲各个国家的介绍习俗 禁忌 饮食习惯 特殊习惯 风景?
希望能帮上你忙,我打字打的好辛苦。。。
首先,安哥拉在西非,坦桑尼亚跟它纬度差不多,但在非洲东海岸,肯尼亚比较靠北了,卡塔尔、也门这不都到中东去了。。。
中东的国家比较热,肯尼亚比较穷,安哥拉的天气应该好一些。
其实,非洲跟中东的很多习俗之类的还是差很多的。
1.天气。先说去非洲要准备的。如果是工程的话,估计要待一阵儿,所以东西一定尽量带全,带齐。你说的帽子之类的当然应该有,像防晒霜之类的,因为赶上夏天,可能你出去半天就晒伤了。但是,如果你一去就半年,防晒霜也帮不了你了。。。很多时候穿长袖比穿短袖好,把自己罩住,不容易被晒伤。
2.疾病。说点儿具体的,去非洲很严重的就是各种流行病,你去之前要去打针,打疫苗,黄热病,流脑是比较基础的,不同国家还有不同要求
出去了要做好自身的防护。乱七八糟的地方还是别去为好~
非洲有很多蚊子之类的小虫,看似没什么大不了,但他们很容易携带特别多病毒,造成感染,所以自己一定要小心。出去前一定要带常用药,比如治痢疾的,肠胃炎的,头疼,感冒,发热的。很多高级宾馆里的水都能直接喝,但外出千万别随便喝水,细菌很多。。。
3.饮食。非洲的这几个国家还好,不太是穆斯林,所以吃上可能还好。条件好一些的地方,可能也是当地的饭和西餐相结合的,慢慢适应就能吃的惯了。出去可以多带点榨菜,那儿没有;鉴于你待的时间比较长,就不建议你带方便面了,除非你的包还有地方。
在非洲很多地方,吃饭不用桌椅,也不使刀叉,更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饭。吃饭时,大家围坐一圈,一个饭盒和一个菜盒放在中间。每个人用左手按住饭盒或菜盒的边沿,用右手的手指抓自己面前的饭和菜,送入口中。此时,你会无所适从,甚至抓得满手沾饭,而非洲人自己抓饭、吃饭时个个动作干净利落。
客人吃饭时应注意的是,切勿将饭菜撒在地上,这是主人所忌讳的。饭毕,长者未离席时,晚辈要静坐等候;子女离席时,须向父母行礼致谢;客人则应等主人吃完后一道离开。
在非洲的不少地方,吃饭时有着严格的礼仪,甚至连牛羊鸡鸭的每个部位归谁吃都有规定。如在马里,鸡大腿当年长的男人吃,鸡胸脯肉归年长妇女吃;当家的人吃鸡脖、胃和肝;鸡的头、爪和翅膀由孩子们分食。
4.negro和black是禁句
美国黑人对Black一词并没有抗拒心理。可是,一听到有人呼他Negro(黑人之意,尤其指原藉非洲,被贩卖到美国做奴隶的黑人及其子孙),就勃然大怒。非洲人对Negro、Black二词不但有抗拒心理,而且不承认它的含意。强调肤色不同,在非洲是最大的禁忌。
5.拍摄。非洲人普遍认为相机对准某物,拍下镜头,某物的“精气”就给吸收殆尽,此事自是非同小可。人、房屋、家畜一律不准拍摄。观光客如想拍摄,之前最好向对方先打个招呼,获得同意之后再行动,以免被投石、被吊或挨一顿揍。
任何国家都有肮脏透顶、穷人群集的地区,世界首富的美国,亦不例外。你若在那些脏乱地区兴致淋漓的拍照,跟你同行的当地人就会提出抗议,甚至不肯当你的向导。
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最不喜欢自尊心受损,这是身为观光客务必认清的事实。一见落后的景象就想拍照留念,这无异在找人家的渣儿,如此欠考虑的行为,还是不做为妙。
6.打招呼。非洲流行的招招呼方式——举起右手、手掌向着对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并没有握石头。”显然,它是在表明:“没有武器”这个习俗,自古在世界各地普遍地被采用,只不过样式稍微不同而已。它可以说是友好的象征。
跟当地人交谈或碰面的时候,可不能目不转睛地瞪看对方,这么做,对方一定大感不悦。
在非洲,握手时如果握得有气无力,被称为是“礼貌不周”。握手有气无力,表示虚与委蛇,毫无诚心,他们会生气的。尤其在阿尔及利亚,握手是愈用力愈受尊敬。他们认为,用力的程度跟对方好意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最好握得他们手都感到麻木叫痛。
中东的条件可能会比非洲好一些,会显得发达些,上述注意事项以外,还应该适当注意当地的风俗。
1.饮食禁忌
信奉伊斯兰教,犹太教的人不吃猪肉,犹太教牛肉可以吃,但必须有犹太教牧师在场之下宰杀出来的牛,且被宰杀的牛不能太痛苦的情况下才可以供人吃食。他们还有一些禁忌:牛肉和牛奶不可以同时烹任,也不可以两者同食。没有鱼鳞的鱼类,亦在禁吃之列。
2.不能双手交叉着说话
说话或跟对方面对面的时候,在中东、近东诸国有个习惯:不可以双手交叉。在利比亚,你若搬出这一套,会被认为你在侮辱对方。其实,在任何国家,双手交叉着说话,都被视为“态度傲慢”,或是“不礼貌”。在中东、近东地区只是把这看得比较尖锐,认为是一种“侮辱”,或是有意“挑战”。
3.光说一句“抱歉”并不能了事
在中东,如果犯了什么错误,光说一句“抱歉”,往往不能就此了事。一犯了错,你必须思路清晰地说出犯错的原因,然后跟对方讨论、沟通。如果省掉这一点,只想用一句“对不起”来打发过去,你会招来对方的轻视。为了一件事,你该把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搬出来,除非对方彻底了解,否则寸步不让——这也可以说是彼此尊重。
4.不要穿着太暴露和鲜艳,女士不要裸露太多皮肤。
还有好多诸如见面打招呼呀,给小费之类的细节问题;总之,就是要结合当地的风俗吧,很快能适应的。准备越充分越好~
7、非洲人的生活习俗
非洲人的生活习惯:
1、非洲人见到外国客人,总是显得彬彬有礼,先是热情打招呼问候,然后握手致意,有的甚至还要拥抱亲吻表示友好感情。刚果人同客人交谈时,习惯于用手或头作出各式各样的动作,以烘托自己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加深宾主之间的感情交流。外来客人如果能够熟悉并掌握当地一些加深感情交流的动作,即使不懂当地的民族语言,也能够同当地人进行简单的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向当地朋友表达见面时的诚挚问候。
2、非洲人招待客人的副食品主要有,香煎肉排、咖哩牛肉、串烤羊肉、清炖整鸡、红烧鱼块、鱼香肉丝、土豆烧肉等。这些菜看的味道 浓郁,甜辣适度,焦香爽口。
3、非洲人人还经常用当地的野味食品招待客人,如将当地的大黄蚂蚁捕捉后制成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蚁酱,用来拌猴子肉吃,风味独特,许多外来之人别说吃过,恐怕从未听说过。刚果人自制的香蕉酒,芳香扑鼻,口感特殊,是待客饮料中的上品。
4、非洲人讲究发型不仅是爱美的表现,而且还表明非洲各国人民的民族属性、传统观念和性格特点,乃至人的不同处境。例如,妇女剃了光头,通常是寡妇标志,说明她已失去了丈夫;尼日尔小孩头上分别留有一绺、两绺或三绺头发,这表明孩子已失去了父亲、母亲或双亲;几内亚富尔贝族人不论男女,只要头发蓬松散乱,便是告诉人们,他们正在服丧。
5、非洲流行的招招呼方式——举起右手、手掌向着对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并没有握石头。”显然,它是在表明:“没有武器”这个习俗,自古在世界各地普遍地被采用,只不过样式稍微不同而已。它可以说是友好的象征。
6、在非洲很多地方,吃饭不用桌椅,也不使刀叉,更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饭。吃饭时,大家围坐一圈,一个饭盒和一个菜盒放在中间。每个人用左手按住饭盒或菜盒的边沿,用右手的手指抓自己面前的饭和菜,送入口中。此时无所适从,甚至抓得满手沾饭,而非洲人自己抓饭、吃饭时个个动作干净利落。
拓展资料:
非洲人一般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尼格罗人种居民,他们的语言分为科伊桑语系、尼日尔-刚果语系、班图语系和尼罗-撒哈拉语系四种。由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居民当多为黑皮肤,所以非洲人常用来指代黑人。有时非洲人包括北非的阿拉伯人和南非的高加索人种。
非洲的黑皮肤居民分为很多不同的类型。最常见的是苏丹尼格罗人和班图尼格罗人。除此之外,还有黑白混血的埃塞俄比亚人和黑黄混血的马达加斯加人。以及世界上最古老的种族——尼格利罗人和科伊桑人。
一、简介
因赤道横贯非洲的中部,有3/4的土地受到太阳的垂直照射,所以,其中有一半以上地区终年炎热,故称为“阿非利加”,简称非洲。 “阿非利加”是希腊文阳光灼热的意思。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全洲面积1/3,为沙漠面积最大的洲。其中,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东部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其他沙漠多分布在南部非洲和东非非洲之角。南北纬15度以内,多为广阔的热带草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为热带雨林。非洲有2/3的居民属于黑种人,其余大部分属白种人,仅马达加斯加有一小部分黄种人。
二、历史
1、人类的发源地
非洲是人类文明历史最悠久的大洲,自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起源》中提出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观点后,世界考古学界提供了大量的物证,表明非洲尤其是东非和南非,可能是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从古代猿类进化到现代人类有5个阶段:腊码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的化石,在非洲都有发现,且其演变过程比其他洲更具有连续性,各个阶段的时间也比较早,这都说明非洲很可能是人类的发源地。 [2]现代分子生物学兴起以后,进一步力证现代智人全部起源于非洲。现代分子生物学运用遗传学的工具对非洲、欧洲以及亚洲人种的母系线粒体和父系Y染色体进行分析,发现不同人种共同的祖先距今天的时间为14.3-14.4万年,现代智人走出非洲是在5万年到7万年前。
2、古代王国
世界上最古老的黑人王国是尼罗河中游的努比亚人所创建的库施王国,建立于公元前十世纪,由于后迁都于麦罗埃,所以又被称为麦罗埃王国。公元前8世纪,库施国王卡什塔征服上埃及首府底比斯,其子皮安基(前751~前716在位)继而占领孟斐斯,成为库施和上埃及的国王 。约公元前730年,皮安基之弟沙巴科建立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又称努比亚王朝。约公元前656年,由于亚述人入侵,努比亚人被迫退出埃及。公元350年,库施王国为阿克苏姆帝国所灭。库施王国在文化上深受古埃及影响,但仍保持了很多自己的特点。早期的库施王国政体上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万民授人君位”,国王由选举产生。所谓“君为民授”是指国王由公民选举从王室成员中挑选出来。被推选者往往是军事领袖、高级官员和氏族领袖等。
然而从皮安基国王开始,转为君权神授。阿蒙神庙在国王登基典礼中通过神示对国王加以确认,使公众相信国王是由阿蒙神亲自选定的。库施王国的神庙祭司拥有极高地位,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执行神的旨意为名,勒令国王自杀。麦罗埃王国曾经建有大量精美的金字塔、神庙、石雕、石碑,至今仍保留不少遗迹,麦罗埃遗址现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他们还发明了自己独创的拼音文字——麦罗埃文字。
三、种族构成
1、概况
非洲最主要的居民是尼格罗人,即平时所说的黑人,但黑人也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两大黑人支系分别为苏丹尼格罗人和班图尼格罗人。苏丹尼格罗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两河一湖地区,即尼日尔河-乍得湖-尼罗河中上游,西起大西洋沿岸,东至埃塞俄比亚高原西侧。
班图尼格罗人则分布在苏丹尼格罗人以南广大地区,是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各国的基本人种,也是非洲人口最多最具代表性的种族。除此以外,还有两个重要的混血种族,分别是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人种和马达加斯加岛的马达加斯加人。埃塞俄比亚人种包括被统称为库希特人的库希特语族诸民族与闪米特语族的阿姆哈拉人、提格雷人。他们是黑白混血人种,相貌兼有地中海人种和尼格罗人的特征。
马达加斯加人包括马达加斯加岛所有原住民族,他们是黑黄混血人种,主要由来自亚洲的南岛民族和来自非洲大陆的班图人融合而成。还有两个被归类为尼罗格人的古老种族分别为尼格利罗人和科伊桑人,尼格利罗人是中部非洲最早的居民,科伊桑人则是南部非洲最古老的居民,他们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种族,但因为受到后至移民的排挤,现在他们的人口已经非常稀少了,仅存的部落分别分布在热带雨林与荒漠中。
网络--非洲人
8、莫桑比克国家的国情如何,还有风俗?
莫桑比克共和国(葡萄牙语:República de Moçambique)曾译作莫三鼻给,非洲南部国家,以葡萄牙语作为官方语言、人口约有1920多万人,1975年脱离葡萄牙殖民地身分而独立。作为与英国并无宪制关系的国家,在1995年以特殊例子加入英联邦。自然地理:面积801600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南部,南邻南非、斯威士兰,西界津巴布韦、赞比亚、马拉维,北接坦桑尼亚,东濒印度洋,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马达加斯加相望。位于非洲东南部,莫桑比克与马达加斯加之间的莫桑比克海峡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全长1670公里。海岸线长2630公里。高原、山地约占全国面积3/5,其余为平原。地势从西北至东南大致分为三级台阶:西北部是高原山地,平均海拔500-1000米,其中宾加山高达2436米,为全国最高点;中部为台地,高度在200-500米之间,有岛山散布其间;东南部沿海为平原,平均海拔100米,呈带状分布,北窄南宽,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是非洲最大平原之一。河流众多,赞比西、林波波等大河均自西向东注入印度洋,富水力资源。马拉维湖是莫同马拉维之间的界湖。海岸线长2,630公里,滨海多沼泽、沙洲和红树林。大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600-1,500毫米,北部多于南部。 森林约占领土的四分之一。 人口:莫桑比克人口约有1 8 9 0万人(2000年),有马库阿-洛姆埃、绍纳-卡兰加等60多个部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有19.7人。绝大多数属班图语系的马库阿人、聪加人、马拉维人、马绍纳人等。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主要部族有自己的语言。大多数人信奉原始宗教。以白为美 在莫桑比克流行以白为美的传统,因此这里的姑娘们总是想方设法使自己显得白一些。于是每天都会用香粉擦脸。他们相信借助自然物质中的神力可以使自己变得更美丽,因此她们不像其他国家的姑娘们使用化学化妆品,而是使用一种用当地的猴面包树制成的白色粉末,这种特殊的美容品在每家都储藏得很多。 首都:</B>马普托(Maputo)——“腰果之乡” 公众假期 (政府规定的全国节日) 1 月 1日 元旦 2 月 3日 莫桑比克英雄日 (DIA DOS HEROIS DE M0CAMBIQUE) 4 月 7日 莫桑比克妇女节(DIA DA MULHER MOCAMBICANA) 5 月 1日 国际劳动节 6 月 25日 莫桑比克独立日(DIA DA INDEPENDENCIA) 9 月 7日 胜利日 (DIA DA VITORIA) 9 月 25日 军队日 (DIA DAS FORCAS POPULARES DE LIBERTACAO DE
9、关于非洲的风土人情,地域特点,民俗习惯的资料
非洲大陆北宽南窄,呈不等边三角形状。南北最长约8000千米,东西最宽约7 500千米。非洲为一高原大陆,地势比较平坦,明显的山脉仅限于南北两端。全洲平均海拔750米。海拔500 1000米的高原占全洲面积60%以上。海拔2 0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约占全洲面积5%。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带。地势大致以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的刚果河河口至埃塞俄比亚高原北部边缘一线为界,东南半部较高,西北半部较低。东南半部被称为高非洲,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有埃塞俄比亚高原(海拔在2000米以上,有“非洲屋脊”之称)、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在南非高原上有卡拉哈迪盆地。西北半部被称为低非洲,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大部分为低高原和盆地,有尼罗河上游盆地、刚果盆地(面积约500万千米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和乍得盆地等。非洲较高大的山脉多矗立在高原的沿海地带,西北沿海有阿特拉斯山脉;东南沿海有德拉肯斯山脉;东部有肯尼亚山和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是一座活火山,海拔5 895米,为非洲最高峰。东非大裂谷:为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分布着一系列死火山和活火山,其中高大火山海拔达5000米以上。东非大裂谷带也是非洲地震最频繁、最强烈的地区。裂谷带东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经马拉维湖,向北纵贯东非高原中部和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经红海至死海北部,长约6400千米;裂谷带西支南起马拉维湖西北端,经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爱德华湖、艾伯特湖,至艾伯特尼罗河河谷,长约1700千米,宽几十千米到300千米,形成一系列狭长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其中阿萨勒湖的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6米,为非洲陆地最低点。
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全洲面积1/3,为沙漠面积最大的一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面积777万平方千米;西南部还有纳米布沙漠和卡拉哈迪沙漠。
10、介绍非洲某个民族的生活习俗,急!
马赛族是东非的游牧民族,也是东非地区现存的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目前,肯尼亚有58.4万马赛族人,约占肯尼亚人口总数的2%,主要聚居在裂谷省靠近坦桑尼亚的边境一带。
马赛族男子个头较高,长相英俊,表情略带傲慢,曾被西方殖民者称为“高贵的野蛮人”。传统的马赛族人过着游牧生活,以牛羊肉及其奶、血为主要食物,生活在狮子、大象、野牛、豹子等野兽出没的地带。长年共生共存使马赛族人和野兽之间形成了某种默契,平常互不干扰。
马赛人多数生活在干旱、有沙石灌木的草原上,由于传统习惯和条件,主要从事放牧专养长角牛和羊,也养少量的骆驼和毛驴,过着游牧生活,还保持着不少传统和尼罗特人文化,保持着万物有灵的传统信仰,特别是崇尚牧草和牛群。他们很少吃粮食,而是以吃牛羊肉、喝牛羊奶为生。还有饮鲜牛血的习俗。马赛人将生血、鲜奶作为可口饮料,把牛血当作传统的早点,则把煮沸过的牛羊奶作为药物只给有病的人饮用。
在游牧生活和艰苦的环境中,马赛人也注意讲卫生。来了客人,有时用沙子将手搓搓,再拍打拍打。招待用餐,用湿的或干的牛粪洗手,有的亲眼看到马赛人跑到牛栏抓起一大把还冒着热气的牛粪,反复用两手上下搓着,拍一拍,再抖搂抖搂,就算洗好。马赛人为什么用牛粪洗手昵?一说是居住在那沙土遍地、灌木丛里、自生自灭的荒草原上,地处干旱,望天生叹,求水不得;一说是因为马赛人认为牛是神灵赐予他们的神圣动物,牛身上的一切都是最洁净的,因而,在缺水的情况下用牛粪洗手,也就不足为怪了。外国人如果到了马赛人中间遇到这种情况,大可不必惊奇,更不要产生恶感。而要入乡随俗。据说,有的外国人到了该地区作调查研究,在马赛人的盛情款待下,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确有“放下架子”,深入族区,入乡随俗,同饮牛羊奶,同食牛羊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