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节的风俗
1、古时候风筝名为纸鸢,在上面写上灾祸疾病等你知道放风筝是哪个节日的习俗吗?
清明节放风筝传说: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2、五代以前风筝起源与习俗是怎样的?
在西汉建元年间,北方燕赵地区有一个老农夫,他每天戴着斗笠在田间劳作。
在初秋的一天,这天风很大,老农夫正在田间收麦子,突然狂风大作,大风将他的斗笠卷飞了。老农夫身手敏捷,他一把抓住斗笠上系着的细绳,想将斗笠拉回来。
但是风力很强,斗笠被吹到半空,恰好老农夫斗笠上的细绳很长,斗笠便像树叶一样漂浮在半空。
老农夫再一用力,斗笠便回到了他的手上。他觉着这样很好玩,于是老农夫就故意将斗笠甩到天上,他拉着斗笠上的细绳使斗笠不至于被风吹走,但斗笠借助风力,仍然可以在半空中漂浮。
老农夫玩了一会儿,便收起了斗笠。他回到家将这件事告诉家人,还故意扔出斗笠展示了起来。他家人也觉得这很神奇,于是他们便将这件事告诉了村里人。
后来村里人又四处传播放斗笠的事。渐渐地,这件事传遍了燕赵地区的大街小巷,人们都开始玩起了放斗笠的游戏。
没多久,人们在放斗笠的时候,他们觉得斗笠还是重了些,不能在半空漂浮太久。于是有人改进了这项游戏,他们用牛皮纸替代斗笠,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放风筝的活动。
放风筝是我国古代民间广为盛行的一项传统运动。它流行于我国各地,历史悠久,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也被称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
风筝起源于我国古代,这个早有定论。但关于它的起源除了我国古代的斗笠外,还有另外两种传说:一是树叶说;二是帆船说。
树叶说来自于我国南方一带。据说古时候人们对“风卷树叶满天飞”的现象十分崇拜,人们便用麻丝拴住树叶放着玩,后来逐渐演变成放风筝活动。
帆船说同样来自于我国南方水乡,据说古代南方人使用木舟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后来又有了帆船,帆是借助风力的一种工具,古代人们便仿照帆的原理,扎起了风筝来放飞玩耍,之后逐步演变成了后来放风筝的游乐活动。
在我国古代,关于风筝的传说很多,风筝又叫“纸鸢”、“风鸢”、“纸鹞”或“鹞子”。风筝古时称为“鹞”,我国北方地区也有称为“鸢”的,它是一种古代传统的民间工艺品。
在我国古籍当中有关风筝的史料非常丰富。实际上,我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做的。据说最早的风筝是由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墨翟制造的。
据《韩非子·外储说》记载:
墨翟居鲁山,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这是说墨子将风筝研究了整整3年,终于他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木鸟就坏掉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鸟”就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风筝。
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鸟,造型很是奇特,而且它已经具备了“飞天”的功能了,因此可以推断,我国风筝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了。
后来,墨子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公输班也叫鲁班,是我国后世著名的木匠大师。鲁班很聪明,他根据老师墨翟的理想和设计,开始使用竹子做风筝。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他又用火烤弯曲竹子,把它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
木鹊在空中飞翔达3天之久,这比起墨翟的木鸟已经改进很多了。由于这个木鹊可以借助风力在天上漂浮,鲁班就拿它作为一种侦查的方法,他用木鹊去窥探宋国的军情。这便是鲁班“制木鹊以窥宋城”的由来。
风筝问世以后,很快它被人们用于传递信息,后来,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张糊成了,它便很快传入了民间,成为了古代人们娱乐的一种玩具、不过,风筝在军事上的用途也屡屡被人使用。
后来宋代高承所著的《事物纪原》中,就记载了西汉初期三杰之一的韩信在作战中使用过风筝。其中的记述是:楚霸王被困垓下,韩信制风筝让张良乘坐,飞上天空高唱楚歌,瓦解楚营军心。
这也就说明了,在楚汉相争时期,汉将韩信在攻打项羽所率领的西楚军时,他就曾经利用风筝去侦察了西楚军的兵力虚实情况。
而在有名的垓下之战时,项羽的西楚军被刘邦和韩信的汉军围困,韩信也派人用牛皮做成风筝,上面加上竹笛。这些风筝迎风作响,就好像很多人在一起吹笛子一样。汉军配合笛声,纷纷唱起了楚地的民歌,这也直接涣散了西楚军士气。
至东汉期间,东汉时期著名发明家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以后,那时的坊间才开始用纸来做风筝,慢慢才被称为“纸鸢”。
至于“风筝”这个名字的确定,应当归功于南北朝时期后汉帝王汉隐帝时的大臣李邺,他在宫中曾以线放纸鸢作为游戏,用来取悦汉隐帝。李邺在纸鸢头部安装了一个竹笛,当风筝飞上天后,风吹入了竹笛里,便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响声,因而“纸鸢”才得名“风筝”。
关于这个故事,史书中的原话是:
李邺于宫中做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
因此,在南北朝时期,风筝大致被分为两种,一种不能发出声音的叫“纸鸢”;而“纸鸢”上装有竹笛的能发出声音的才叫“风筝”。
后来《事物纪原》和史书《新唐书》分别记载了利用风筝求援的轶事。在南朝时期的549年,敌军将梁武帝萧衍围困在了梁国都城建邺城中。此时,城墙被敌军四面包围住,城内外断绝了联系。
于是,有人便给萧衍献计,让他制作“纸鸦”将求援信系在其中。
萧衍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他便令士兵制作了“纸鸦”,然后他在太极殿外,趁着西北风时施放出去,用来向外求援。
但是很不幸的是,这“纸鸦”竟然被敌军发觉了,还以为是“妖术”,便纷纷用弓箭将它射落下来了。这便是风筝用于传递军事情报的开始。
更为离奇的风筝传闻见于《白石礁真稿》。559年,北齐文宣帝时,彭城王元勰的孙子元韶被囚禁在地牢里。元韶的堂弟为元韶制作了风筝,他们两人从金风楼乘风筝双双飞逃。这些传奇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人关于风筝飞行的奇思妙想。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曾经写过一首关于风筝的诗,其中写道:
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
风吹绳断童子走,余势尚存犹在天。
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
还有,唐代诗人高骄在他所写的《风筝》诗中这样描述: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这些诗句都说明了,在隋唐时期,放风筝在民间已经非常普及了。那时候风筝的制作工艺更加完美,它的形式多样了,上面所附带的竹笛也更加悠扬悦耳了。
其实,关于风筝真正的起源,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大多数人认为,古人发明风筝主要是为了怀念已故的亲友,所以人们通常都会在清明节时,将慰问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希望借助风筝传送给死去的亲友。
所以,放风筝作为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之一,已经流传很久了。据考证,我国古代从元宵节后,放风筝活动可以一直持续至清明节,所以古时也把清明节称为“风筝节”。
在隋唐时期以前,放风筝还是一项具有巫术意义的户外活动,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放掉身上的晦气。当风筝放飞升高后人们就有意把引线剪断,然后让风筝远远飘去,据说它这样可以带走人们身上的晦气、烦恼、苦闷、忧患和病痛。
清明时节,碧空万里,慧风和畅,草木萌发,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于是在这一天,古人便将自己的苦恼事都写在了纸上,然后人们将纸扎在风筝中放飞,让写着烦心事的纸随着风筝一去不复返。
因此放风筝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娱乐活动,也成为古代人们节日避邪的一种护身符。当然,随着时光的流逝,放风筝早已经冲去了旧时的巫术色彩,古人只不过是借此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而已。
这也说明了,放风筝在我国古代已经成为了一项颇受大众喜爱的娱乐活动,人们在户外放风筝大大舒展了平日里紧张严肃的气氛,调节了忙碌的生活节奏。
但放风筝这种护身符并不是古代人人都可以享受的,因为风筝做工精细,它的价钱也很昂贵,所以放风筝就成为一种高雅的娱乐活动。其实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没有能力抵御疾病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他们便祈求天赐好运。这种心理表现反应到放风筝中就是放晦气的习俗。
古代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晦气并交上好运,同时又能给自己带来吉祥。因为放风筝是在放晦气,所以古人在放风筝时不管风筝如何玲珑好看,最后都必须剪断牵线,让它飞走。古人通过这样的方式,以求达到消灾法难的目的。
3、潍坊国际风筝节开幕了,你知道它的历史由来吗?
潍坊国际风筝会是我国最早冠以“国际”并有众多海外人士参与的大型地方节会。
潍坊以风筝而出名。
潍坊是中国的风筝之乡,潍坊风筝属中国三大风筝派系之一,与京、津风筝并列,享誉海外。 潍坊是风筝的发祥地,位于市区东北15公里的杨家埠村,便是风筝的故乡。
杨家埠风筝以做工考究,绘制精细,起飞高稳而闻名,
风筝已经成了潍坊的一个标志。 说起潍坊,人们必定会想到风筝;说起风筝,又会不自觉地想起潍坊。
潍坊风筝的起源,要追溯到2000多年前。
潍坊风筝的传承接续不断,至今已经有了二千多年的历史。
风筝最早出现在战国,相传由鲁班发明,最初的原料是极薄的竹片和木片。
到了汉朝,由于造纸术的发明,纸代替了竹片和木片,成为制作风筝的第二代原料。
唐宋时期,山东扎风筝广为流行,而其中又以潍坊为最。
明代时,潍坊的风筝才真正地走向民间,真正地兴盛起来。
清朝中叶时,潍坊出现了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
今年的四月十七日,第三十八届潍坊国际风筝节成功拉开序幕。
自1984年举行第一届以后,每年四月中旬都会在潍坊举行国际风筝会。
这时候,许多国际友人,艺坛明星都将会来到潍坊,参加这场风筝盛会每年4月的第三个周六举行潍坊国际风筝节,每年都有来自国际风筝联合会67个会员国代表和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赛。
说起潍坊风筝节我们就不得不感谢一个人——大卫·切克列。
1983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潍坊工美应邀参加表演的28只潍坊风筝引起了国内外观众的注目。尤其是长达50米的龙头蜈蚣风筝,更令人连连称奇。
当时,赴上海参加交易会的美国西雅图市风筝协会主席大卫·切克列先生对潍坊的风筝产生深刻的印象,会后,他专程来潍坊订购了一批风筝带回美国。也正是这次大卫·切克列与潍坊的亲密接触,意外把潍坊风筝推上另一个国际舞台。
后来,大卫·切克列在与中国的交流中曾郑重地表态道:“为了世界风筝艺人的友谊,潍坊应当举办一个国际风筝会,我支持你们办好国际风筝节!”
于是在1984年的清明前后,中国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潍坊风筝节。
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空前成功,使得潍坊人发生了观念的大变化、思想的大变化、行为的大变化。
从此,每年4月都在潍坊市举行一届国际风筝会,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丰富。
1988年,我国正式将潍坊定为国际风筝都。 潍坊市被各国推崇为“世界风筝之都”“鸢都”“潍都”,国际风筝联合会将总部设在潍坊风筝博物馆。
节庆的活动内容包括:举办开幕式,放飞仪式,国际风筝比赛,国内风筝大奖赛,评选风筝十绝,参观风筝博物馆,观看杨家埠民间艺术表演,参观民俗旅游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娱乐等。
4、为什么九月九要放风筝呢?这个风俗习惯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转的
风筝,古称“纸鸢”。放风筝,是西关民间重要风俗之一。它多在风和日丽的重阳佳节登高时进行。由于风筝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放时多集中在高处或山上,因而成为西关传统极富特色的风情。图为九月九日重阳放风筝外销画。风筝始见于春秋时期,初型均是鸟类。相传公输般(鲁班)“削竹为鹤,成而飞之”,“作木鸢以窥宋城”。这里的“竹鹊”“木鸢”,就是代风筝的雏型。不过,当时没有纸,只能用竹木制成。清人笔记中说 “韩信率军十万围攻项羽于垓下,以牛皮制风筝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乡之曲,其声悲怨,楚军弟子八千人尽皆散去”。这里所说的汉代风筝,也只不过是牛皮制的风筝。东汉蔡伦造纸术面世后,始有纸制风筝,出现了“纸鸢”和“鹞子”的称谓。“风筝”之名的出现,据记是出现在五代,《询刍录》记曰:“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 鸣,俗呼风筝。”唐以后,风筝盛行,并定清明节为风筝节,宋已后更是在老百姓中间普及了。从这以后,风筝的形状已不局限于鹊、鸢、鹞等鸟类,虫、鱼、人神均有之,明清以后,风筝制作已成为一种十分精湛的手工艺术。
惠州民间的纸鹞,已非本来面目,多为四方平面,带一尾巴,其形状与民间所贴门神、神位相似,故疑为神状风筝的一种简化。在惠州民间,风疹制作极为简单,采竹一枝弯曲,一支直竖,撑住一张四方纸,贴上尾巴调好线,即可放飞。有一种不带尾巴,四方状纸稍大,称“阿婆鹞”,以放飞时平稳、安定而得名。
除此外,其他形状的纸鹞也偶而有之。
重阳这天,人们多伴以凳高,于街道和旷野处放飞风筝,孩童、成人均有之,亦甚壮观。
按我国的传统习惯,放飞风筝多在清明。重阳放纸鹞可说是惠州民间特有习俗。其来由无从考究。但从惠州的领南气候观之,时间上似乎颇为恰当。清明前后为雨季,春雨不断,这时显然是不适合于放纸鹞的,而重阳前后秋高气爽,劲风不断,人们按传统习俗要登山登高,进行户外活动,此时放纸鹞,天时地利人和,是颇多为适合的。
5、清明节放风筝风俗是怎么形成的
在古代,清明节放风筝是一种民间流传的习俗,它最主要的寓意是“放晦气”。人们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放上天去,又故意剪断牵线让风筝飞走,这样就可以放走“晦气”,交上好运。风筝也象征着护身符,是一种保佑平安、祈福幸运的吉祥之物。
风筝的来历:风筝的来历是相传在五代时,有个叫李邺的人,在风筝上拴上竹笛,微风吹动,嗡嗡有声,很像“挣筝”声,因而得名风筝。风筝在我国的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相传鲁班大师曾用木、竹做风筝。《墨子·鲁问》中“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是有关风筝的较早记载。曹雪芹在“红楼梦”70回中生动地描写了大观园中姐妹们放螃蟹、美人、大鱼、编蝠、凤凰、沙燕等各种风筝的情景。可以说,中国的玩具风筝在这时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6、清明节为什么有放风筝的习俗呢?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代,风筝的历史十分悠久。放风筝,源于古专代的巫术,放风筝属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更是为了祈求放走晦气,消灾解难。许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把自己知道的灾祸疾病写在风筝上,然后等风筝升到天空中时就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希望带走所有的秽气,带来好运。
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知识点拓展:
放风筝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清明节节日习俗。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据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两千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后来只有皇宫里才有纸鸢。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的,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晚唐,人们在纸鸢上加竹笛,纸鸢飞上天以后被风一吹,发于是人们把'纸鸢'改称'风筝'现代以风筝,风琴作为统称,包括没有哨子的纸鸢。
7、请问一下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
每逢清明,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传说自李隆基梦见去世的武惠妃托梦说只愿每年清明时写信与我就可以了。转悲为喜,每年清明节时便写上对武惠妃的思念之情,将风筝升起,后剪断风筝线,以寄托对武惠妃的思念之情。
8、关于风筝和放风筝的风俗方面的知识是什么?
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放风筝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清明节节日习俗。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9、放风筝的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发明风筝的最初目的是?
风筝的起源,可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人以鸟为形,以木为料,制成可在空中飞行的“木鸢”。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风筝的最初用途:战争时通讯和侦探的,并能作为武器带上火药进攻。
(9)风筝节的风俗扩展资料
关于风筝的起源,大体有四种传说。一是斗笠、树叶说;二是帆船、帐篷说;三是飞鸟说;四是李邺说。 但就风筝起源于中国的结论,则是世界一致公认的。
1.斗笠、树叶说
据说有一农夫正在耕作时,忽然狂风大作,卷起了他的斗笠,农夫赶紧去追,一下抓住系绳。恰巧这系绳很长,斗笠便像风筝一样在空中飞行。农夫觉得非常有趣,以后便经常给村民放斗笠,后来演变成放风筝。
2.帆船、帐篷说
传说禹时船上已有了风帆,帆是借助风力的机械妃,人们便仿照帆的原理,扎起风筝放飞。还有人说,风筝起源于北方的帐篷,最早的风筝是人们模仿大风刮起帐篷在空中飘扬的现象制造出来的,之后逐步演变成了一种游乐活动。
3.飞鸟说
最初的风筝问世,是受飞鸟的启发,模仿飞鸟而制造并以飞鸟命名的。据中国的史料《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4.李邺说
风筝由五代时期的李邺发明。所见文著有明代陈沂在《询刍录·风筝》中这样写道: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
10、为什么放风筝是一个传统的文化呢?
放风筝是中国民间传统游戏之一。风筝又称风琴、纸鹞(yào)、鹞子、纸鸢(yuān)。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的通信工具。最早的风筝是由中国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
“风筝”这个名字,大约始于五代(公元907--960年)。据明代郎瑛《询匈录》记载,五代有位叫李邺的,在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在纸鸢头上系竹哨,放飞时,风入竹哨,发出象“筝”一样的声音,故名之为“风筝”。
“巧糊彩画飞蹁跹,乘风起舞绿杨天。影驰碧空飘双带,又送红灯到上边。”选自元代的《放纸鸢》。
明清时期的风筝无论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放飞技艺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至今形成了潍坊、天津、北京南通四大风筝产地。
到了如今,放风筝依然盛行于我国各地,还会有一些专门的风筝会展等活动,在继承传统风筝工艺的同时,增加了许多特色,使得传统风筝文化更好的流传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