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妆去哪了
1、女方陪嫁的东西 是从彩礼里面扣,然后剩下的带走吗
全国各地都有彩礼现象。
彩礼表面上都是20万上下的风俗,其实都是根据家庭具体情况商定的,实际差距很大,猫腻都在嫁妆上。并不是所有家庭嫁女儿,都会扣下女儿的彩礼钱。
情况一:富裕家庭、高知家庭、城里家庭嫁女儿,20万彩礼会作为女儿的嫁妆返还到小两口家里。岳父额外再添一笔丰厚的嫁妆,比如一辆车,一起带到小两口家里。彩礼和嫁妆一般都会成为新娘的私房钱。
富裕家庭和高学历家庭嫁女儿,首选考虑的是女儿幸福,小两口日子过得舒服。
既然彩礼会返还到小两口家里,所以,男女双方反而不太在意彩礼多少,有的时候,三五万就可以了。当然,房子还是刚需。
显然,大家娶媳妇,肯定愿意优先娶富家女儿、高知家庭女儿、城里家庭女儿,但竞争激烈啊,大家都懂。
情况二:经济落后且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地方的媳妇,男方的20万彩礼,会被岳父扣下,也许用于弟弟娶媳妇用。嫁妆也许就是几床被子。
这种家庭的父母,虽然口口声声说为了女儿的面子,但首先考虑的根本不是女儿的幸福,是趁机收回养育成本,给弟弟娶媳妇。丈母娘可能会一口咬定,全国各地都是20万彩礼0返还0嫁妆,唬不住男方就一拍两散,换下一家唬,总有急于娶媳妇,愿打愿挨的,哪怕丑点矬点笨点穷点。
如果女儿从小被这种重男轻女思想洗脑,也认可了这种思想,会铁了心认定,榨干婆家,贴补娘家,是孝顺的表现,是美德。一般只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儿,才会反对这种重男轻女思想,反对父母在自己婚姻牟利。这也是很多家庭,不愿意女儿读太多书的原因。
如果男方家庭情况不好,娶媳妇不容易,也只能眼看着彩礼钱被拿去,给小舅子娶媳妇用,就当花钱买了个媳妇吧。谁让你娶不到城里媳妇呢?
但要谨防一种情况,女方索要巨额彩礼后,被女方父母扣下。新娘两手空空,嫁到婆家,见到婆家家产被彩礼榨干,家徒四壁,还有巨额债务,日子很苦,于是经常跟新郎吵架,回到娘家后,不愿再回婆家,甚至提出离婚,并外出打工玩消失,甚至另找男人。但女方父母又不肯退还彩礼,导致男方人财两空。两家反目成仇,甚至引发刑事案件。这是天价彩礼导致悲剧的典型情况。
如果男方家境不错,或是城里人,没有天价彩礼的风俗,娶媳妇也不是很难,就轮到女方纠结了。
中国各地普遍都有低娶高嫁的习惯。村里的姑娘想嫁到镇上。镇上的想嫁到县城。县城的想嫁到市区省城。省城的想嫁到北上广。
但城市男方没有天价彩礼的风俗,只想给1万红包意思一下。
女方又想趁机赚一笔,不然觉得对不起父母,自己也会很没有面子。
男方的筹码是家境好,让女方姑娘很动心。这时男方态度就敢于强硬一点。
婆婆劝儿子另找个城里媳妇,免得娶到家的媳妇是个扶弟魔。
女方丈母娘的第一个筹码,是从小对女儿思想的灌输。于是一边强调风俗,口口声声为女儿面子。第二招是藏女儿的户口本。第三招举着农药瓶,逼女儿向男方讨要彩礼钱,日后好给弟弟娶媳妇。
城里男友态度强硬。这时又有村里小伙上门提亲,愿意倾家荡产掏30万彩礼,还不要嫁妆。
这就纠结了。
嫁给城男,自己婚后幸福,但家里父母得不到多少彩礼钱。
嫁给村男,父母得到巨额彩礼钱,但自己婚后日子会很清苦。
情况三:当然,也有折中情况,20万彩礼,返一半扣一半的。
情况四:比较极端的一种情况,就是婚前双方家长谈的时候,女方见男方家境还可以,不想谈崩,就答应彩礼走个过场,婚后返还。婚后就黑不提白不提耍无赖,媳妇再哭哭啼啼让你别逼她父母。
所以,婚后退不退彩礼这个问题,有退的,也有不退的,取决于婚前两家的博弈。
女孩们的想法也是两个极端。
有的偷户口本跟男友登记,自己扣下彩礼钱,婚后养儿子用。父母谴责她没良心,她谴责父母卖女儿。说不清谁对谁错。
有的坚决为娘家挣一大笔彩礼钱,哪怕婚后到婆家吃苦还债。平时赚点钱,就像樊胜美,拼命贴补娘家。婚后不管儿子,也要管弟弟。老公谴责她是扶弟魔,她谴责老公没良心。说不清日子能不能过下去。
最后,补充一点法律知识。希望大家不会用到。
鉴于国内骗婚骗彩礼现象泛滥,榨干男方父母终生积蓄,导致生活困难、举债,进而导致多起纠纷、斗殴、放火、持械杀人等重案,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现状,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释(二)中的规定,只有符合以下情况,人民法院才支持返还彩礼:
一是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案例: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一女子悔婚拒不退20888元彩礼,被判有期徒刑9个月。
二是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案例:2015年,浏阳市杨花乡山斗村的村民张某与广西女子柳某结婚了。可是就在领了结婚证的第二天,新娘子不见了,手机也打不通,彩礼钱被女方带走。法院判女方返还彩礼。但女方至今下落不明,彩礼无法追讨。
三是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生活困难,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这种困难是一种绝对困难。确实生活困难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1)给付人为缔结婚姻,全家共同举债,致使家庭背负债务较多;
(2)家庭成员没有固定收入;
(3)家庭成员中重大疾病;
(4)其他突发事件致使家庭生活困难;
男方必需证明自己生活困难,才能要回彩礼。一年内能要回一多半。两年内能要回一少半。超过两年,就彻底要不回来了。而且,媳妇很可能会以离婚为要挟,不让你起诉女方父母,讨要彩礼,
如果不符合以上三种情况,法院不支持返还彩礼。
简单的说,如果女方要是真不要脸了,婚前索要巨额彩礼,比如20万,然后跟男方领结婚证,举办婚礼,并婚后共同生活几个月,然后以性格不合,提出离婚。并不肯返还彩礼。男方可能就真没办法了。女人每年换地方干上这么一两票,每票榨干一个普通家庭,比当妓女赚的都快。
有这样的案例,女方偏婚,彩礼到手,留给弟弟,自己远走高飞。甚至还有骗了彩礼,跟情人一起远走高飞的。
如法院判定女方蓄意骗婚牟利的(两次以上从彩礼获利,躲避法院传唤或警方追捕),会立案侦查,发全国通缉令,抓捕后仿照诈骗罪量刑。数额巨大的(10万以上),借鉴判例,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不想离婚,能不能向岳父要回彩礼?可以。前提是新娘想向娘家父母要回这笔钱。
2013年,连云港市东海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女儿状告父母,要求返还其丈夫于婚前给付的彩礼一案。法院认定,彩礼是有条件的赠与。赠与人说送赠给谁的,就是赠给谁的。男方只要表明,彩礼是赠给新娘本人的,新娘就可以要求自己父母返还这笔彩礼钱。法院依据相关法律判决两被告立即返还女儿20万元。
基本情况,都在这里了。要借鉴哪种做法,自己拿主意吧。
2、《红楼梦》中贾敏的陪嫁贾敏的陪房都去了哪里呢?
本来黛玉最亲的人是父亲,不是外祖母,可是贾敏在病中,应该是和娘家联络通信,所以她一过世,贾母就派了男女船只来接,这可不是客气,这是非接不可的姿态。
林如海是探花郎,而且,官运不错,对黛玉也好,请的家教,都是进士出身的贾雨村,可比贾家三春的家教强多了,贾府的义学校长水平可不如贾雨村。
可是,贾敏宁愿女儿去外祖母家,去当个客人,也不愿意女儿留在林家,为的是黛玉的将来,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而且,她应该和林如海交流过,说服了丈夫,所以黛玉不去,林如海却坚持要去,而且说的是减我顾盼之忧,好似黛玉离开,是帮了他的忙。
然后有一个问题出现了,贾敏当年出阁,自然是十里红妆,王夫人多年后还羡慕贾敏在府中的排场和气派,那贾敏的陪嫁,不会比她少。陪房也不会比她少。
可是黛玉上京,带的人,只是一个老奶母,一个小丫环,贾母看了,就摇头,于是派了自己的二等丫环紫鹃去照应黛玉。
后来,宝钗劝黛玉吃燕窝,黛玉感叹,常年吃药,花费不低,再提燕窝,怕人非议,证明黛玉花的钱,都是贾家在出,所以她感叹,一草一纸,都是贾家的,比不得薛家经济自主,那么贾敏的陪嫁哪里去了。
就算林如海的遗产,落不到黛玉身上,可是贾敏的嫁妆,却是可以给黛玉的。按说,黛玉在贾府客居,第一次上京,林如海就应该把妻子陪嫁,连同黛玉一同带进贾府,而且,黛玉的随同人员里,应该派贾家当年给贾敏的陪房,这样方便让黛玉融入贾府。
可是没有。王奶母和贾府的人并不熟悉,而黛玉也不像是手里有钱的样子。
所以就疑惑,作者为什么忽略了这个问题,难得只是为突出黛玉的身世可怜,无依无靠,也没钱。
可是怎么会呢,贾敏不可能没钱,也不可能没陪房,除非,贾敏的钱,带了回来,只是贾府花了,陪房都成了林如海的姨娘。
3、嫁妆哪方出
嫁妆是女方出的,男方出的是聘礼
具体资料:
妇女在结婚时带到她丈夫家里的钱、物。亦称“陪妆”、“妆奁”。发送后,女方即准备嫁妆,某些大户人家当女儿出生时还特地酿酒,装入酒埕,埋在灶口地坑,称“女儿红”,待出嫁日,让亲友分享。嫁妆穷富悬殊,厚薄不一。
结婚为什么要有嫁妆:
彩礼嫁妆基本都送到夫妻家里了,而在传统社会,夫妻一般住在丈夫家里,即使到现在过年过节也都是先去丈夫家里吃饭庆祝。这个问题不单是文化背景的问题,在各个国家是普遍现象,尤其在发展中国家。韩国,印度,中国都是一样的。你举的国家还不都是在亚洲?那么为什么在亚洲?吃年夜饭的例子还不是习俗?这肯定和文化背景有很大关系!另外,送嫁妆的原因可能有二:1. 为了女儿过得更好些,贴补家用,或以备应急。2. 尽量给女儿争取在男方家的地位,嫁妆多可以显示女方家有经济实力(尽管普通老百姓家庭是东拼西凑的)。所以经常看到古代女人非常重视自己带到男方家的嫁妆:如手镯、玉器等。以上两点是符合经济人成本收益分析或效用最大化的。
4、陪嫁的东西买完可以暂时放到男方家里,然后再拿回女方吗?
陪嫁的东西买完一般都放娘家了,如果买了后往娘家拿不方便,就暂时放婆家,然后再拿回娘家,等结婚的那天新娘连陪嫁一起带到婆家,这就是娘家岀聘女儿时给女儿的陪嫁,我们这儿的礼结就是这样。
5、农村彩礼,那么多的钱究竟去哪了?
农村彩礼,那么多的钱究竟去哪了?
一、有些人把彩礼作为嫁妆返回给了新人。
说到结婚这个话题,人们似乎总是忘不了讨论一下彩礼的事情。结婚的时候,男方给女方一些彩礼,是多少年来的传统习俗,不过如今,很多地方的彩礼居高不下,也是让人们经常吐槽的一件事。当然,女方的父母拿到这笔彩礼之后,有权自行处置。不过很多人都会将这部分钱买一些东西,比如买辆车或者一些家居用品,送给这对新人。而女方的父母并没有将这些钱用在自己身上。
二、也有些人把这些钱保存了下来,在女儿需要的时候返还给他们。
当然,有些父母怕自己的女儿在结婚以后生活上不如意,因此当女儿自己手里比较紧张的时候,他们就会将这部分彩礼拿出来,作为生活上的补贴还给他们。其实这种想法也算是为了孩子的以后着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相当于男方将这笔钱预存到了岳父岳母那边。总的来说,他们也并不算吃亏。当然,这也需要看女婿在生活中的表现,如果表现的比较差,很可能这笔钱就不会再返还了。
三、还有一些人把这这些彩礼用在了其他的地方。
当然,还有不少人并没有将这些钱花在新人的身上,因为有些家庭有女儿也有儿子,女儿结婚的时候就会要一大笔彩礼,而这笔彩礼作为儿子结婚时的彩礼,再送给别人,而且这种情况在生活中也非常常见。可以说,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毕竟很多人的家庭条件并不好,面对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彩礼,他们也不得不想各自的办法。但是,用攀比的心态去要彩礼的思想是不可取的。
6、农村彩礼,那么多的钱到底去哪了?
这个问题看父母,和习俗无关!和你说两个完全不同的例子,且就是这两个不同的做法,现在两人的命运孑然不同!
其实彩礼一直倍受争议,我爸说彩礼存在意义:是两个成熟的家庭,对这个刚刚成立的小家庭的一些帮助,而不是拿谁家的钱富另一家。我爸爸说,彩礼看的不是多少,而是态度,对女方的态度。
在我们这里,一般的男方都是给二十万的彩礼,有的甚至还要多,这些钱都是给女孩子的,而且娘家还要陪送比这彩礼多很多的嫁妆,大多还要给女儿房子和汽车,娘家不会花女儿的彩礼钱的。
定亲送到女方的彩礼,女方会在结婚当天带回去,有钱人家还会陪嫁好多钱,这些钱就是两口子刚成家的一点小金库,可以以后买房买车,或者存起来,应急用。
.女方家压着彩礼,给女孩子的兄弟结婚用,也不是说不给,只是等有钱了再给,其实,父母用钱应该的,但不能全要,毕竟是男方父母辛辛苦苦挣的钱。
女方父母不给,有这样的人,孩子的彩礼一分也不给孩子,女儿给你了,彩礼里别想拿回去了,拿着闺女的彩礼钱买这买那,自己过得潇洒了,让女儿在婆家抬不起头。
彩礼是在广大农村地盛行的封建陋习,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了攀比之风,如果男方出彩礼少于当地的风俗数目,被女方说成是看不起女方。在全国各地彩礼钱的多少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收入有直接的关系,收入高的地大彩礼会更高,娶个媳妇差不多要花完父母的所有积蓄。
在全国各地娶媳妇要彩礼的说法也不相同,有的地方要万紫(一万张紫色的伍元)千红(一千张红色的百元)一片绿(指绿色伍拾元,多大的一片不详),有的地方要个吉祥数八万八千元,有的要个十全十美,凑个整数要十万,彩礼压弯了多少适婚年龄男方父母的腰?
7、骑马与砍杀战团中结婚花的嫁妆钱哪去了?
给了女方的家人,据说可以离婚,钱就归女方了,但是我没离过,所以不知道,反正不归男方所有了...
8、嫁妆最后都用在了何处?
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都不一样,嫁妆自然也就不一样,我们这边的嫁妆有几样,家电,就是居家过日子,需要的一切的家电,被子床上用品,还有生活小物件,如,盆,桶,垃圾桶,果盘,就是女儿结婚之后用的一些生活用品。 女方条件好的,就父母自己掏钱买,条件差一点的就用聘礼钱买。这是大部分的标配。也有人不按这个来,两方自己协商。
9、明天结婚 嫁妆怎么运过去啊 好烦?
既然结婚的话,那你们肯定有一个大部队的,就是有婚车嫁妆一般都是随着你到丈夫家去和婚车一起携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