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棚葬风俗
1、鲁智深、小衙内还有武松都是火葬,当时流行火葬吗?
在水浒中,提到了很多风俗文化。比如元宵节百姓会挂花灯,点社火,皇帝还会让太子在宣德楼赐万民御酒,安排人在千步廊买市。另外还有人死后火葬的风俗。比如,武大郎被毒死之后,王婆让潘金莲把武大郎火化后下葬,后来武大郎真的被火葬了。
火家听了,自来武大家入殓,停丧安灵已罢,回报何九叔道:“他家大娘子说道‘只三日便出殡,去城外烧化。’”
除了武大郎,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坐化,大惠禅师为他主持了火化仪式并下葬。沧州知府的孩子,四岁小衙内被李逵杀了后,知府也是“备办棺木烧化”。
从书中来看,武松只是怀疑武大郎之死有问题,却没有怀疑潘金莲为何选择火葬武大郎,也没有说火葬是对哥哥的大不敬。至于火葬鲁智深和小衙内,更是无人提出异议,看起来当时似乎很流行火葬。
问题来了:武大郎、鲁智深和小衙内火葬,这种情况是否符合历史呢?宋代真的很流行火葬吗?
从火葬开始说起
其实火葬起源的时间很早,史前就已经出现。甘肃临洮县寺洼山的史前遗址中,就曾出土过三个陶罐,其中一个陶罐有人类的骨灰;在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辽东石棚墓葬中,也曾两次发现火化后的人骨。但是,这些都不是中原地区的习俗。
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周边地区出现了火葬的习俗。
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烟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墨子》
在《荀子》《后汉书》中也记载过羌族、氐族或者蛮夷之地的火葬习俗。而汉人对火葬是什么态度呢?可以说是相当排斥,火烧尸体是对死人的侮辱。
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史记》
齐国和燕国的战役中,燕国士兵包围齐国即墨,挖掘齐国先人的坟墓,焚烧尸体。即墨城中,人人哭泣流泪,个个愤怒不已,怒气高涨,都纷纷要出战。虽然这是田单的反间计,但从这里能看出来,火烧尸体在汉人眼中是极大的侮辱,是大逆不道的。
当时,还有一种情况也会烧尸体,那就是惩罚死者。
《后汉书》记载,董卓死后,守他尸体的人就在他的肚脐处点了火。董卓肥胖,油脂多,结果这火烧了好几天。袁氏门生还把董氏的尸体放在一起烧,最后挫骨扬灰了。
宋代火葬的盛行
从东汉到隋唐时期,由于佛教的传入发展,加上佛教宣扬灵魂不灭,死后焚化可以到达天界,所以火葬在中国出现了。《释氏要览》中,释迦牟尼死后,就是由弟子阿难等人焚身,还出现了五色珠一样的舍利子。最初,火葬只用于汉族佛教徒中的高僧,随着佛教的发展,连普通和尚也可以火葬了。
另外,这一时期周边少数民族也开始兴起火葬,比如突厥、党项等,全国都实行火葬习俗。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频繁的战争,人们对死者只能一切从简,加上佛教的影响,所以火葬开始盛行,宋朝亦如此。不过,由于火葬只在周边少数民族盛行,所以很多人认为火葬是蛮夷之法,还由此引起了“华夷之辩”。赵匡胤曾明令禁止火葬,许多士大夫也反对火葬,但结果却是“令行而禁不止”,火葬依旧盛行。
纯仁遣僚屈收无主烬骨,别男女异穴,葬者三千余。又推之一路,葬以万数计。——《宋史》
其实,在范纯仁之前,韩琦仁、程颢、庞籍、孙沔、毕仲游等人在河东路上任时,都请求禁止火葬,仁宗、哲宗也同意。但是这样依然阻止不了当地火葬的习俗,所以范纯仁能收几万具火葬后的骨头。
到北宋末年,河东路,东京、洛阳等地也已经流行火葬。宋室南迁后,南方的火葬习俗也盛行起来了,在今天的四川、山西、河南、福建等地,都有宋代火葬墓发现。洪剑民在《略谈成都近郊五代至南宋的葬形制》中说,南宋时期,四川的火葬约占宋代火葬墓总数的80%以上。
因为火葬盛行,宋代还出现了专门焚烧尸体的“火葬场”,在当时叫化人场,也叫化人亭。
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吴县(今苏州)一座化人亭被雷击破,县尉就请求苏州府,禁止再设置化人亭。但苏州知府考虑到火葬之多,没有同意,反而让人重新建造化人亭。后来,这名县尉还感慨了一番。
然自宋以来,此风日盛,国家虽有漏泽园之设,而地窄人多,不能遍葬,相率焚烧,名日火葬,习以成俗。——顾炎武《日知录》
到了这里可以发现,宋代很流行火葬,水浒中武大郎、鲁智深和小衙内等人火葬,是完全符合历史的。
宋代火葬流行的原因
其一是人多地少。两宋时期,中国疆域较小,经济发达,加上占城稻的引入,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长速度快,所以出现了“人多而地少”的情况。火葬较之土葬省空间,所以一些地方流行火葬。
河东地狭人众,虽至亲之丧,悉皆焚弃。——《宋史》
两浙之地人口密度大,人多地狭,即便是连富人都不肯用些许土地来土葬死者。所以,即便是强烈反对火葬的程颢,后来也不得不承认“其火葬者,出不得已”。
其二是贫困所致。古人事死如事生,对丧葬有很多讲究,因此形成了厚葬之风。富贵之家,丧葬费用甚至可以达到几十万钱。但当时一具棺材至少也要几贯钱,很多人根本负担不起。所以,一些人不得不从简,选择省钱省事的火葬。
对此,宋高宗时的户部侍郎荣薿说过:臣闻吴越之俗,葬送费广,必积累而后办,至于贫下之家,送终之具,唯务从简,是以从来率以火化为便,相习成风。
2、农村土葬的风俗有哪些??? 急急急!!!
土葬是将尸体装入棺材挖坑埋人地下的一种丧葬形式,也是自灵魂观念产生以后沿续时间最长、礼俗最为繁杂、流传最为广泛、使用民族较多的一种传统葬法。考古发掘的材料证实,我国土葬最早开始于北京山顶洞人,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洞深处,用土覆盖死者的尸体;到距今7000到5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中,2000多座墓葬中土坑葬已占绝大多数;到4000年前,无论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还是远离黄河、长江东北、东南沿海等地都已采用了土葬。
就土葬使用的民族来说,除汉族以外还有壮族、傣族、布伦族、苗族、瑶族、藏族等10多个民族,在目前我国的56个民族中使用土葬的民族达40多个,其中汉族、彝族、布朗族、拉祜族、纳西族等以土葬、火葬并用;门巴族以土葬、火葬、水葬并用;裕固族以土葬、火葬、天葬并用;藏族以土葬、火葬、天葬、水葬并用。从古至今,土葬是使用民族最多的一种葬法,时至今日仍有10个民族有土葬传统,国家对其土葬传统予以尊重,不强迫他们实行火葬。
就封建社会汉族土葬的具体方法来说,大致有以下三种形式:1、最简单的方式是把尸体直接埋入土坑中,或埋前用草席等略作包裹,这是历代极度贫困者或刑徒的安葬方法;2、最为普遍的方式是把尸体装人棺材里,将灵柩埋人土坑中,这种方法为占人口最多的平民使用;3、最为复杂与豪华的方法是尸体装入棺材后,棺外有椁,甚至有几层棺、椁,然后把装尸的棺、椁放置于土坑或砖室、石室之中,这种既复杂又费钱占地的安葬方法,只有帝王、贵族、官宦和富有之家才有条件使用。
土葬习俗的形成,同人们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他们认为死者人土是人的必然归宿,《周礼》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韩待外传》中说“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礼运》也说:“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以上可以看出,古人认为人死后形体埋人地下,脱离形体的灵魂才可以归于天。土葬与鬼魂观念有密切联系,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到现代,人们在埋葬死者时,都要为之随葬大量的物品,包括各种用具二食物、装饰品等,目的是让死者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得更好
土葬的礼仪繁琐复杂这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远古时期人们的丧葬极为简单,不立坟墓,也没有礼仪和祭祀,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适应统治阶级和礼教思想的需要,丧葬方式日益繁杂;迷信观念日益浓厚,在世界上形成了独特的隆丧厚葬的土葬礼仪。要求“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棺椁必重,衣食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以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种传统的丧葬观念至今对人们仍有一定的影响,成为推行殡葬改革的一大心理和思想障碍。
我国多数民族尤其是汉族重视土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同居住的自然环境有关。我国中原的广大地区,土地肥沃,农业文明悠久,百姓世代以农为主,视土地为生命之本(有地则生,无地则死),他们认为人死后埋于土中,是灵魂得以安息的最好办法,所谓“人土为安”成为汉人的信念,影响至深。
2、土葬符合汉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慎终追远的伦理情感。“生命是从泥土中来,再回泥土中去”这个观念根深蒂固。汉族崇尚黄色,历代帝王以黄作为显贵之色,黄色实为土色,在阴阳五行中,“土”居于中位,是最稳定、最可靠的基础,因此土葬符合汉人的生活习俗和传统观念。
3、土葬对封建制度而言,土葬最能表现阶级和等级的差别。只有土葬才能长久地保存死者生前的权势和地位,如雄伟的墓体,各种墓碑、石人、石兽及其它附属建筑。只有土葬才能经常在墓前进行各种象征性的活动,表示生者对死者的追悼之情,又显示了豪华的排场和满足宗法政治的需要。
3、辽东半岛石棚是墓葬还是祭祀建筑
目前有的认为是一种巨石坟墓;有的认为它是一种宗教祭祀建筑物;有的认为它是氏族公共活动的场所,等等。我们根据调查发掘的材料,认为它应是一种墓葬。
1. 不少石棚内出土了人骨和随葬品。如双房二号石棚发现了人骨、石纺轮、陶壶;铧铜矿石棚出土了人骨、多瘤状石棍棒头、两个陶罐、一个陶壶;庄河县杨屯石棚出土了人骨、磨制三棱石镞、夹砂红陶器;白店子石棚出土了人骨、石纺轮;此外,金县小关屯石棚、石棚沟石棚、王营石棚、曾家沟石棚、付家坟石棚等也发现了石器和陶器。
2. 石棚有一个或两个,但也有三个四个用至更多个在一起,有的和大石盖墓、积石墓等成群的在一起。如果石棚是宗教祭祀建筑物和氏族公共活动的场所,那么有一两个即可,何以要三个四个和更多,甚至成群?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石棚是墓葬,石棚群就是石棚墓群。
4、石棚墓的分布
辉发河是第二松花江流域中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其主要流经吉林省南部和辽宁省东部。在辉发河上游的两条主要支流——一统河、三统河流域分布众多的石棚墓葬,现行政归属分属于通化地区的梅河口市和柳河县。
这一区域共集中发现石棚墓80余座。这些墓葬大多分布于哈达岭山脉,海拔500米至600米高的山冈顶部或山脊上,其范围东起新开岭碱水北沟,西至鸡冠砬子。墓葬是以3块至4块板石半埋半裸立砌并围成墓室四圹,上覆以体材较大的石板封顶,四周呈现出宽大的棚檐,墓室铺有底石。构筑石墓的石材多为花岗岩石,石材均经加工,呈较规整的长方形或方形,随葬器物均为陶器,已发掘了陶罐、陶纺轮等。 通过调查、试掘发现,部分石棚墓内发现葬有人骨,部分经火焚烧。
松花江上游春秋战国时期的石棚墓葬群是我国乃至东北亚地区此类墓葬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也是反映东北亚民族关系与文化相融最具价值的例证之一。碱水石棚墓群已被吉林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06年被推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梅河口市出城向东南行十数公里,有一上亿年的古生物化石群。古生鱼化石种类为狼鳍鱼,距今在1.3亿年-1.5亿年之间。在辉发河上游,一片山 水相连的区域,二十年前发现了大量的石棚墓群,东起碱水北沟,西至鸡冠砬子。战国时期的石棚墓,在梅河口境内发现已多达28座。松花江上游春秋战国时代的 石棚墓葬群是我国乃至东北亚地区此类墓葬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也是反映东北亚民族关系与文化相融最具价值的例证之一。碱水石棚墓已被吉林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被推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梅河口还珍存着我国仅有的几块女真字碑之一的女真摩崖,早在1961年,就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浙南石棚墓主要分布在瑞安莘塍岱石山、马屿棋盘山、塘下杨梅山、平阳钱仓龙头山和苍南桐桥等处,已发现55座。它利用巨大天然石块(有的经过加工),再加支撑、覆盖而成,在考古学上属于“巨石建筑”类型。1993年冬,文物部门对岱石山30多座石棚墓进行发掘,出土陪葬品有:印纹硬陶罐、豆、鼎、纺轮;原始黑瓷尊、豆;原始青瓷簋、碟、盂、碗、鼎、豆;青铜矛、戈、锛、凿、镢、镞、短剑、小编钟等,经鉴定为西周、春秋时期器物。
韩国支石(石棚)墓:石棚墓分为两种,一为桌式石棚,即在地面竖3至4块壁石,上面盖一块大石构成;另为棋盘式石棚,即在大石板下面支以4至8根支撑石构成墓室。
温州为棋盘式石棚墓。而朝鲜、韩国两种均有。根据文献记载,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始于商代箕子。箕子为商纣王的叔父,商灭后,箕子带5000名商代遗民到朝鲜半岛,并带去了商代文化,对半岛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
5、中国的葬礼文化从古至今发生的变化?
丧葬是整个社会文化基因之一,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中,葬法虽多种多样,葬俗亦百态纷呈。但它实际上始终作为一个象征系统而存在,它不仅象征人们头脑中的彼岸———鬼神世界,也象征着人生彼岸的现实世界。反映了芸芸众生对已知和未知世界的观念和看法。它是人们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共同认识所形成的,有其时代的烙印。
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资料表明,丧葬习俗不是人类在诞生时就具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才出现的一种现象。早期人类,人死以后并不埋葬,而是在死后就地抛弃尸体,置之不理。如《孟子·滕文公》篇:“盖上世常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人类最初的丧葬活动是为了保护尸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的智力逐步增长,产生了灵魂观念,认为人具有“灵魂”和“肉体”两个部分,人的死亡是“灵魂”离开了“肉体”,所以“肉体”就没有知觉。将来,“灵魂”还会回到“肉体”里来。因此,活着的人要把死者的“肉体”保护好。这种对“肉体”的保护行动,就是早期的丧葬活动。
我国的丧葬礼俗在旧石器晚期已经出现。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中发现下室有墓葬的遗存。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氏族成员之间贵贱的进一步分化, 丧葬仪式也逐渐增加了宗教的仪式行为。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已基本具备。
在我国古代,人死之后,由于地域的不同,丧葬习俗也不一,有“三葬”、“四葬”之说。《大唐西域记》卷二称:“送终殡葬,其仪有三:一曰火葬,积薪焚燎;二曰水葬,沉流飘散;三曰野葬,弃林饲兽。”《中国历代葬礼》云:“远古时期,葬法葬式的形成或选择往往与人们生活环境关系密切。实行树葬的,多为生活于森林中的民族,如我国古契丹人,将尸体悬挂于树上,三年后才焚烧尸骨;水居民族,如独龙族对非正常死亡者,扔尸体于江河中,任其飘流;中国西北的氐羌民族,因生活在高寒地区,火于生活的重要性特别突出,丧葬便盛行火葬。以火为媒介,让死者的灵魂随着冉冉上升的烟雾飘入天堂。”(万建忠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1版)
由于历史、地理和民族的原因,古代宕昌、参狼、白马和邓至羌氐民族聚居的今甘肃陇南地区,普遍存在着火葬、石棺葬、石棚葬和悬棺葬的葬式、葬法习俗,并且沿袭到近现代。现分述于后:
一、石棺葬。以石头为原料制作葬具,历史悠久且流行广泛,我国西南、西北、东北、东南地区都有发现。《华阳国志·蜀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周失纲纪,蜀先
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纵目,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今日,在白龙江、白水江中上游的宕昌、舟曲、武都、文县与岷江上游的四川松潘、茂汶、平武等地同属古代羌民族“石文化圈”。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今舟曲和宕昌等地马家窑文化和寺洼文化遗址中,大都存在土坑石棺葬墓。即四周和上下皆用大身岩板或麻岩片覆裹的葬式。它与岷江上游早期氐羌人石棺椁的石棺葬文化属同一时期、同一类型。从墓葬中采集到的陪葬品,有板岩石刀、磨谷器、刮削器、砍砸器等,其质地坚硬,形制规整,磨制精细。可见,古代羌人石制技艺之高精。
二、石棚葬,又称石桌坟。是在地面上竖立四块石板,上面再覆盖一块石板而制成的墓室。盛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铜器时代,欧洲西部分布较多,考古发现在我国东北辽东半岛等地也有这种墓葬。据考古研究认为石棚距今已有9000 年的历史。
在今宕昌县南阳地区至上世纪七年代尚存此葬法。初步考证,拟为隋唐时期从辽东迁徙西来的,曾统治过的时为宕州的吐谷浑部族从老家带来的一种葬式,后被羌人后裔接受并传承于后世。
三、火葬。即用火焚化死人遗体,将骨灰放入容器,然后埋葬或保存的一种葬式。中国真正的火葬可上溯到原始社会,近年考古工作者已提供了大量的中国火葬习俗源于原始社会的证据。甘肃考古工作者在发掘甘肃临洮县寺洼山史前文化遗址时,发现了一个盛着人类骨灰的陶罐。寺洼文化层属于原始社会晚期的一种青铜文化。这就充分证明了我国火葬之俗可远溯到原始社会晚期。
查考我国古代文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有火葬习俗。如我国西部的甘肃、青海等地区的少数民族。这在《列子·汤问》、《吕氏春秋·义赏》、《荀子·大略》等篇均有记载。《墨子·节葬下》记载道:“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新戚死,聚柴薪而焚之”,仪渠在今甘肃庆阳一带,这说明最晚在先秦时代,西北地区已有
火葬,并且很流行。
黄河流域上游地区的寺洼山遗址属氐羌族原始文化层带,而今陇南地区的土著文化皆属寺洼文化范畴。故在上世纪出土的许多古墓葬中,发现了成堆的人骨焚烧遗存,证明了《太平御览·四夷部》引《庄子》曰:“羌人死,燔而扬其灰”的火葬习俗之记载。此一习俗在武都、宕昌和舟曲的藏族(本属羌族后裔)中仍沿用至今,不过其方法较过去进步文明多了。
四、悬棺葬,又名“风葬”。此一葬俗,笔者曾于上世纪70年代初,在宕昌县境内的岷江(古羌水)沿岸发现过多处。因初来乍到,颇感奇特,问及当地人,都叫它“架干葬”,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后来在偶读郭沫若《读‘随园诗话’札记》:“石棺与虹桥”条时方解开了多年来的心头之谜。
原来,这“架干葬”就是“悬棺葬”,又名“风葬”,实质上是一种洗骨葬,换言之就是实行二次葬的每一次葬法。其方法与步骤是:将新死未腐之尸体放在用整块木头刳成的“独木舟式”“船棺”中,悬挂于高山绝壁之上,任凭风吹雨打,让尸体的皮肤、肌肉、毛发等很快腐化分解而只剩下骨骼,然后取出,再放入特制木匣或陶罐中,藏到天然或人工凿成的岩洞内,并在洞旁凿一石龛,放入死者的木雕偶像,穿以生前所着衣服,称之曰“鬼堂”或叫“享堂”,并有栏杆或窗檑门槛之类为围护之用。这种葬式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与“栏杆式”住宅建筑风格一样,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因素,而且二者通常多半“共生”。这种葬式,曾广泛地分布在我国四川、云南、广西、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其北沿甚至伸展到陕西渭水、甘肃羌水、河南洛水流域。
据《北史·宕昌传》说:“宕昌羌者,其先盖三苗之胤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记载,三苗在尧舜时的原始部落,屡屡作乱,在战争中常吃败仗,尧遂命舜“窜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包括陇南白龙江流域的羌戎)至今分布在武都县坪垭乡、宕昌县官鹅乡和舟曲县拱坝、博峪乡聚居的藏民族有三苗血统。故其祖先的葬式承袭着苗民和巴人的“悬棺葬”式。“悬棺葬”的地方与放棺方法,参合中外所记,可分为“岩桩葬”(即将棺木搁置于插入峭壁的木桩上)、“岩洞葬”(系插棺于峭壁的天然洞内或置棺于岩腔内)、“崇墩葬”(则置棺于 岩的突出处)等。其地点一般多在靠近河流的悬崖上。棺木多是从山顶用绳索垂吊下放在提前予置好的岩桩或岩洞里,其位置离地面越高越显其子孙之孝心。而现在所谓的“移风易俗”实乃是对古代火葬传统的继承。
此外,在宕昌羌的后裔中,至今尚传承着“娱尸”的习俗。亲人故去,号啕痛哭本是人之常情,然而有的民族在办丧事时却长歌当哭,蹁跹起舞,甚至还要唱戏,其热闹气氛与婚礼一样,这就是学者们称之“娱尸”。历史文献对“娱尸”多有记载,如“《峒豀纤志》谓:“苗人亲死,则聚亲族笑呼歌舞,谓之‘闹尸’”。云南《马关县志》谓苗人之丧礼,“自人死时,即敲鼓吹芦笙以乐鬼,昼夜不停,直至埋而后已”。民国33年所修《汶川县志·风土志》卷五谓羌人丧俗是“丧葬有闹丧曲……相互舞蹈,以示悲欢”有的文人墨客更是以“耕织辛勤淳俗在,婚丧歌唱古风存”的动人诗句来赞誉羌族的习俗,至今在茂汶羌区一些村寨羌族的丧葬仪程中,特别是“大夜”(入葬前一天晚上)的时候,释比(巫师)要围绕死者的遗体边跳“莎朗”(丧葬舞)、边唱哀歌,情景十分动人,让人们在对死者的悲痛中,也获得一些精神的安慰。现为藏族的宕昌少数民族中,每逢丧葬都要请“苯苯”(宗教职业者)念《苯苯经》和跳“强巴舞”(又称“苯苯舞”)俗称“牛头马面舞”(因舞蹈队伍中有头戴牛头和马头面具者———既为牦牛羌和白马羌部族图腾崇拜之族徽)。“娱尸”三天后,在送丧的路上,整个舞队按着铃声、鼓点,忽进乍退,左旋右转,踏着“干巴路”的舞步,在岷迭山地上以古老、粗犷、肃穆的原始舞蹈,为远去的故人送行,并寄托亲人的哀思与期盼。
参考资料:http://www.sss.net.cn/ReadNews.asp?NewsID=7545&BigClassid=9&SmallClassID=26&SpecialID=0&belong=sky
6、下葬仪式有什么讲究 需注意哪些宜忌
人们常认为选个好日子为逝者下葬能够阴泽后代。因为丧葬吉日不可忽视。大部分家属办完丧事后,会把逝者的骨灰寄存于殡仪馆中。
谈过做七的讲究后,不得不谈下下葬。下葬在整个丧葬仪式中也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往往把它看做是整个仪式的休止符。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先挑选个适宜下葬的良辰吉日,再将逝者下葬于土中。然而,我国的传统习俗中,关于下葬又有着怎样的讲究,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对于这一细节一知半解,甚或不知不解。壹风水网将下葬相关的一些知识总结出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步:选个下葬吉日
人们常认为选个好日子为逝者下葬能够阴泽后代。因为丧葬吉日不可忽视。那么选择丧葬吉日的标准是什么呢?
有以下几种选择方式:
(1)热灰葬
要求遗体火化后3天或7天内下葬。这是全国各地比较流行的下葬日确定方法。“热灰葬”盛行是基于“入土为安”观念的影响,认为“早入土,早为安”。
(2)七里葬
要求人故世后49日内下葬。由于“热灰葬”常常要先下葬后竖碑(墓穴加工来不及),故将下葬时间由遗体火化后3至7日推到人过世后49日内。选择“七里葬”也是受“早入土,早为安”观念驱使,因而也可以理解为热灰葬。
(3)圆满葬
也叫“祭日葬”,表明逝者从生到死,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实现生命回归。“祭日葬”不适合非正常死亡,只适合自然死亡,特别是那些高龄老人。选择“祭日葬”可以把逝者骨灰寄存在墓园,直至周年祭日再行下葬之礼。
(4)黄历葬
也是最常见的,看黄历上显示哪天是“宜安葬”的黄道吉日。
(5)节日葬
我国二十四节气或传统节庆日中已经形成祭祀风俗的,都可以作为下葬的吉日。
第二步:迎接骨灰
大部分家属办完丧事后,会把逝者的骨灰寄存于殡仪馆中。那下葬前首先要将骨灰迎接至下葬墓园。期间要注意些什么呢?
骨灰盒要摆放在接送车辆的最前排,上面盖好红布。接走时,家属不回头。 一般墓园会提供免费接骨灰免费寄存骨灰,家属不亲自去,骨灰放置在特殊的箱子中,骨灰盒不重叠放置。
第三步:下葬前的准备
下葬前要带些什么?
(1)带好预约的下葬通知书。
(2)准备好祭祀用品。
(3)若骨灰寄存在墓园的,要带好领灰凭证。
(4)联系下葬工人(实际操作中,只要先联系业务员即可,他们会帮你安排好,也会提醒你要带什么)。
第四步:下葬仪式程序下葬过程中要做些什么
(1)全体成员在墓穴前站立,并对墓穴行注目礼。
(2)下葬工人打开墓盖或墓套,若有骨灰盒的保护壳,把它取出来待用。
(3)逝者家属用少量黄纸或锡箔放入穴内,点燃,进行暖穴礼(不要过热,否则封穴后会产生水蒸汽)。
(4)将骨灰盒请入骨灰盒保护壳内。打开保护罩,逝者亲属把垫底用的随葬品放入保护壳,再把骨灰盒轻轻放入,亲属在骨灰盒的四周和顶部放一些随葬品,下葬工人把保护罩盖上。随葬品通常选择陶、瓷、铜、玉、水晶和生前爱好的一些小饰品等材质制作的物件,因为这些材质的随葬品不易风化,可以陪葬久远。
(5)双手捧骨灰盒,将其轻轻放入穴位中。
(6)下葬工将福荫土撒入骨灰盒周围,将四周紧紧裹住。
(7)下葬工封穴。
(8)亲属签字确认。
第五步:下葬祭奠仪式
下葬祭奠的时候要做些什么?
(1)点烛上香。
(2)奏响祭奠音乐(可以省略)。
(3)敬献供品。
(4)敬献鲜花并致词(恭读祭文)三鞠躬或叩首、复位。
(5)其他亲属依次出场敬献鲜花、真情倾诉、三鞠躬或叩首、复位。
(6)焚烧祭文。
(7)礼成(将可食用的供品带回家吃掉,其它不可食用的留在墓上,有传统说老人墓前祭奠过得食品,孩子吃了会聪明)。
7、除了土葬,中国还有哪些特别的埋葬方式
水葬
水葬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葬法,即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人们对水寄于无限美好的向往和遐想。在许多神话中,都把水和神、幸福、美好、不朽连在一起。所以在安葬死去的亲人时,人们又很自然地联想到水葬。水葬在世界上大体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漂尸式、投河式、撒灰式。
火葬
火葬是一种处理尸体的方式,具体而言是以火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灰瓮中、埋于土中、撒于水中或空中,甚至以火箭射上太空。印度教、佛教盛行火葬,其中以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火葬留下舍利子而闻名于世,世界各地的佛教徒纷纷效仿死后火葬的葬式。
天葬
天葬是藏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秃鹫(或者其他的鸟类、兽类等)吞食,天葬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的分离,是异次空间的不同转化,西藏人推崇天葬,是认为拿“皮囊”来喂食胡兀鹫,是最尊贵的布施,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
土葬
其中又分为塔葬、石棚葬、石棺葬、悬棺葬等。
塔葬:是将火化后的大活佛之骨灰,装在精制的罐或木箱里,建造塔阁,深藏塔中、有的地方待大活佛圆寂后,使其尸体盘坐,并用药粉、香料等涂在接受净洗的尸体上,让尸风干,保存下来放于灵塔内,作为供奉和永久纪念。
石棺葬:以石头为原料制作葬具,历史悠久且流行广泛,我国西南、西北、东北、东南地区都有发现。
石棚葬:又称石桌坟。是在地面上竖立四块石板,上面再覆盖一块石板而制成的墓室。盛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铜器时代,欧洲西部分布较多,考古发现在我国东北辽东半岛等地也有这种墓葬。据考古研究认为石棚距今已有9000 年的历史。
悬棺葬:又名“风葬”。此一葬俗,笔者曾于上世纪70年代初,在宕昌县境内的岷江(古羌水)沿岸发现过多处。因初来乍到,颇感奇特,问及当地人,都叫它“架干葬”,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后来在偶读郭沫若《读‘随园诗话’札记》:“石棺与虹桥”条时方解开了多年来的心头之谜。
8、石棚墓的简介
考古学术语。古代墓葬的构筑形式之一。用巨型石块做墓壁并封顶的墓。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的一种墓葬。常见于辽东半岛等地,其中最大一片位于吉林省梅河口碱水水库库区。碱水水库石棚墓群。
9、小河沿文化的石棚山墓地
石棚山墓地在朝阳的山坡上,分为三个区,墓穴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多为单人墓。葬式多为仰身屈肢。也有男女合葬墓,合葬墓都是二人脚相对,头向相反,下肢屈而相互交错,这种特殊的埋葬方式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墓葬中颇为罕见,在内蒙古、东北一带是首次发现。墓葬中还有无头骨墓和无骨架墓,无头者用一陶罐代替头,无骨架者只随葬物品,随葬的物品与一般墓相同,是这个民族对非正常死亡者的一种特殊埋葬制度。墓中的随葬品,多少不一,除罐、豆、壶、钵等成组的陶器外,也有一些生产工具和装饰品随葬。在有些墓地中发现有烧过的土块,一些以还被烧成黑色,这表明他们也有火烧的特殊仪式。
小河沿文化中的陶器以夹砂陶居多,泥质陶较少,一般掺砂,也有用云母和贝壳掺和。陶色有黑、红、灰色,器形主要有罐、尊、豆、盆、钵等,还有造型别致的鸭形壶、鸟形壶等器物。陶器均为手制,器形中钵较少,而豆形器很发达。彩陶多为夹砂陶,有红底黑彩,灰底黑彩和红底红彩。也有兼饰内外彩和黑、白、红三彩的。纹饰有附加堆纹、细绳纹、划刻文、锥刺纹、网纹、方格纹、和篦纹。主要饰于器物的肩部或腹部。未见“Z”字形压印纹,器座上还出现镂孔的做法,有些陶器上还发现了原始的图画和文字符号(陶塑猪、狗头像)。小河沿文化符号共有12个,比半坡或大汶口文字符号的结构更为先进和复杂,体现了小河沿文化的先民们为中华文字创造的重大贡献,同时也说明小河沿文化进入了一个更为文明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