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江镇的风俗
1、关于温州小吃的简单介绍
温州松糕 温州糖糕 温州年高 温州鱼丸 温州灯盏糕
温州风味小吃很多,有矮人松糕、长人馄饨、八字桥松糕、米面、炒粉干、马蹄桦、 陡门头灯盏糕、猪油糕、马蹄松、白蛇烧饼 、五味香糕、山楂糕、芝脚糖、荷花酥、福寿糕、双炊糕、麻巧、温州松糖、象生雪梨、薄饼、胶冻、温州牛肉焙片、温州高粱肉、县前头汤圆、强能鱼丸等,约有四五十个品种.
李大同的双炊糕
瑞安有许多名小吃和糕点,有着百年历史的李大同双炊糕更是闻名遐迩。在温州市烹饪协会秘书长潘锦贤的带领下,我们特意去拜访了李大同第三代传人(老五房)李观成先生。
“双炊糕的特点是:细、软、韧、香、甜。”李老先生用手指掰着双炊糕,向我们介绍其工艺和历史
捏一块双炊糕放在嘴里细嚼,口味香甜,糯米细腻软韧。别小看了,这小小的一块糕点,要经过十几道的工序才能完成呢。“其中一道工序,需要将糯米与铁砂一起炒制,这样做成的双炊糕才更香”,李老先生介绍说,之所以叫“白糖双炊糕”,是因为需要用糯米粉加白糖,经过两番炊制而成。
李大同茶食品店始创于清朝光绪十四年,创始人李瑞庆系清末浙南一带糕点名师。如今,经营有双炊糕、面茶糕、芙蓉糖、空心月、芝麻巧等茶食糕点,先后获得过中华老字号、中华名小吃、温州知名商标等荣称。第三代传人李观成先生发扬“大同精神”,在口味和包装上不断出新。多少年来,前来温州、瑞安探亲访友、观光旅游者,都纷纷到李大同选购糕点,分赠亲友。
长人馄饨
1930年前后,乐清人陈立标在市区铁井栏口经营馄饨,注重质量,馄饨皮薄,用碱得当,馅心新鲜,盖料讲究,有紫菜、蛋丝、肉松、酒浸虾米等。所煮馄饨,汤清见底,形似花朵,美味爽口。因他个子很高,人称长人馄饨。(
而且,在几十年以前,还有人一些在夜晚,冒着严寒,担着馄饨出来叫卖,过路的人因为有些饥饿,也想暖暖身子(馄饨也很便宜),所以就坐下来,尝尝鲜。就这样,十传百,百传千,长人馄饨就这样出了名。时间过得很快,现在几乎没有人在街上叫卖。只有在瑞安等地还有这样的风俗。现在,“长人馄饨”已经在温州打下基础,创建了品牌,并开了好几家分店!
永强泥蒜糕:吃过的人没说不好的,好就好在土得有特色。泥蒜是一种产在滩涂上的软体动物,其貌不扬,泥蒜是当地渔民的叫法。要说清泥蒜的形状还真有点困难,反正海边的人可能都见过,对了,就象肥肥的蚯蚓。泥蒜泥蒜顾名思义,全身都是泥,要用力捣、踩,才能洗干净,这样说吧,一斤的活泥蒜也就能洗回一二两净物,可想而知它有多少泥了。烦是烦了点,可这东西实在是鲜啊,鲜得人不知他味了,把它和糯米糕一炒,滑嫩鲜香,几乎不用咀嚼就顺着喉舌滑到胃里去了,等你回过味的时候,只有满口的鲜香了。
***洞头的带鱼番薯粉:直至今日,我还没有吃到过有比洞头的带鱼番薯粉这样把海鲜和山土货结合的如此美妙的小吃。山蛋蛋和带鱼是如此差异,却又如此美妙的融合在一起,山番薯的纯朴和海带鱼的生猛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就如同冰与火的奇异约会,使普通的东西具备了独特的魅力。
灯盏糕
据说,清光绪年间温州有姓陈的兄弟二人,在市区东门陡门头路亭制卖一种形似灯盏的点心,形似灯盏,独具风味,一时名声大振,便被称为“灯盏糕”。现在,在温州比较有名的是“大王”灯盏糕和“扁头”灯盏糕,以鲍鱼为馅的是最贵的,最普通的就是萝卜丝陷的了,只见师傅先在一个大汤勺里铺一层面浆,用萝卜丝将汤勺填满,再盖上一层面浆。听师傅说那面浆是要恰到好处的,要看起来挺稀,明摆着溢到汤勺外面却流不下来。这样做完以后,再把汤勺伸到沸油底下,“兹啦”一声响,香气就冒出来了。光听着声音就让人直流口水了,更何况那香气;灯盏糕在油里炸到一定程度之后,就需要翻过来了。把汤勺提起来,微颤几下,把油甩掉,再猛地一拎,灯盏糕就在半空中转了一个身,然后稳稳地落回到勺子里。这样高水准制成的灯盏糕,味道自然不同凡响,外皮酥松脆甜,肉馅则煞是爽口。
猪油糕
这其实是一个糯米团,把它摊成薄薄的,放在猪油里煎到外皮稍脆时就可以吃了,吃时撒上些白糖,然后用粽子叶包着,猪油糕简单而古朴,为一代代的温州人所喜爱,它并没有象温州的其它小吃那样有那种特别通俗的“招牌”店,而是分散在各个简单而古朴的小巷里。
楠溪麦饼
其实这种食品比较多见,把面粉和好,里面放入梅菜,肥猪肉,包好,擀成薄薄的,放进炉中烤就可以了。但是温州永嘉的楠溪江“王大妈麦饼”吃过后绝对不会让你忘记。做麦饼的师傅告诉我,和面、做陷、包的时候皮的厚薄和烤的时间和火候都是十分讲究的,正是这一步步的精工细作才会有松脆弱、喷香的美味麦饼。
鱼丸汤、敲鱼汤
作为沿海城市的温州,它的小吃中自然不会少了鱼制品,鱼丸和敲鱼可以说是最广为人知的了。温州的鱼丸不是原形的,以鱼肉或海鳗肉为主料,切成细条,用酒、味精、盐渍片刻,加白淀粉,用手揉透,然后用手指摘入沸水中,上浮便熟。吃的时候连原汤舀入小碗中,加米醋、味精、胡椒粉和葱花,小心翼翼地舀起一勺送入口中,唇齿间溢满一股淡淡腥味的鱼鲜味道,用力一嚼,还会发现这“鱼丸”颇有劲道,弹性十足。温州大街小巷设有许多鱼丸店摊。1998年12月,温州酒家的鱼丸以其风味佳,有特色,同县前汤圆店麻心汤圆一起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而敲鱼汤也可以说是温州的一道名菜了,它也是鱼去骨和面粉,不过要把它敲得很薄很薄的一张。吃时,把它切成一条一条的,然后用加三丝(也就是萝卜丝之类的)煮,加醋,胡椒粉。吃起来不仅鲜,因为它是被反复敲打出来的,所以特别有劲道。这道菜应该是别的地方没有的,所以有机会去温州的话一定要尝尝这道名菜。
白蛇烧饼
又名葱油熏酥烧饼。传说此饼的创制者是一位喜穿白衣的女子,因而称此饼为白蛇烧饼。白蛇烧饼以每50公斤面粉用8.5公斤猪油揉成酥面;馅心也很讲究,将猪肥膘肉切成条,加盐腌渍3天,切丁;甜酱瓜切丁;虾米浸酒后切末,加芝麻油拌匀。将面粉和水加熟猪油,揿成圆形皮子,裹入咸肉、甜酱瓜、虾米、葱等,包成饼生坯,取饴糖水刷在饼面上,撒上芝麻。待烧饼炉升温至约200℃时,将烧饼生坯贴在炉壁上,烘至饼呈淡黄色时,封住炉口,再焖烘约5分钟出炉。出炉的饼色呈淡黄色,入口酥化,酥松味香。
县前头的汤圆:
温州有名的县前汤团原名郑德大汤团,始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相传至今,久盛不衰。那汤圆洁白晶莹、滑糯爽口、汤清香馨、入口即化。记得我在温州读书的时候,时常逃课偷跑到县前头去吃汤圆,至今想起还不禁使人莞然温.州人视吃汤团为吉祥,历来有汤团待客的风俗习惯。市区青年订婚要向亲友赠送汤团券,以示结缘志喜。华侨归国更视吃汤团为故乡情。县前汤团选用上等糯米制作,煮而不破,口感细腻,独负盛名。麻心汤团香甜可口、擂沙汤团味醇爽口,鲜肉汤团入口咬开,便有一股香汁流出,鲜美无比,这3个品种最受人喜爱。1998年12月,国内贸易部在杭州举办全国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县前汤圆店的麻心汤圆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马蹄松
最早产于清雍正年间乐清白象地方,以形如马蹄得名。它以面粉和红糖作皮,馅入糖心和咸肉丁、红瓜丝、熟芝麻粉、桂花。边斜,五刀开口,用手下压露出糖心, 贴在2000度高温火炭炉桶内壁,用明火焖烘,具有皮脆心软的特点。
麻巧
原名巧食,源自农历七月初七民间妇女向织女星“乞巧”的风俗。麻巧采用优质面粉、蔗糖、 猪油、食盐、苏打等原辅料,经调制成舌形,撒以芝麻,烘烤而成.
薄饼
温州人有端午吃薄饼的风俗。制薄饼有一定难度,首先是面粉和水的比例要适当,搅匀后,抓在手中挂而不掉,将面糊往铁煎盘中的轻拖一圈,便烙出一张直径约21厘米、薄如绢帛的面片来。置面片于平盘上,放进肉丝、香菇丝、绿豆牙、蛋丝、鳝丝和韭菜炒成的馅子,卷成圆柱状,蘸原馅心鲜卤而食
胶冻
以黄鱼胶或其他鱼类的膘作原料,加水(50克千鱼胶加2500克水)煮沸,溶化后冷却即成。吃时用刀开成小粒,用酱油、味精、米醋、麻油、胡椒粉等调味。口感清凉、滑润。
油卵
以麻心或豆沙为馅的糯米粉团,外蘸白芝麻,然后油炸,熟时呈老黄色。形状似鸭蛋而略长、空心,因此叫油卵;也有用鲜猪肉和香菇等作馅,形似圆台乒乓球而稍大,名为麻球。瑞安百年老店李大同就是做油卵和油条起家的。
黄牛骨由于炖的时间长,肉和筋都很酥烂,浓香溢满腮帮。都说骨边肉特别香,这一整套的黄牛骨还因为配料讲究独特,所以芳香馥郁,入味特浓。牛骨配汤味道营养俱佳,尤其牛排口感纯正,入嘴香酥而不腻。1998年谢秉军,谢秉国兄弟俩在鳌江镇打出了‘平阳黄牛骨’的招牌,专门经营以黄牛为原材料制作的各种小吃,因为味道正宗很多客户慕名而来,如今天“平阳黄牛骨”真正做到家喻户晓,成为温州的一道特色风味小吃。
【鱼饼】
温州鱼饼早在民国十年(1921)就已出名。当时,永强沙村人周阿实专卖鱼饼。主要原料是豆腐、山粉、肥肉,打成长条,放在蒸笼里蒸熟,而后再放在油锅里去炸,人们称他为“鱼饼实”。现在鱼饼制作法又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做时先刮取黄鱼、带鱼等少刺多肉的鱼肉剁成肉泥,加入酒料,拌人豆腐、菜泥、葱、姜等和番薯粉揉成粉团,然后作饼形,或上蒸笼,或下油锅炸至焦黄再入锅炖熟,可单独食用,也可以切成片块煮,或切丝加佐料翻炒。
【江蟹生】
江蟹是一个泛指,一般约定俗成的是瓯江中的梭子蟹,经过精劈分解,用醋、酱油、黄酒浸制或辅以其它密法原料,制浸时间约半小时至一小时,因此江蟹生的表面味道就是酸、甜、酱、鲜,蘸了芥末吃,就变成了鲜猛辛辣。我以为,江蟹生是瓯菜系最鲜之一道,在密法调料的浸制下,生的蟹肉果然味道新锐,鲜气逼人,只道是那永宁江,源龙泉溪一泓清流向东,流经南北雁荡山雄险奇峻的山区,沿江是树繁竹秀,清泉浅溪,幽谷铺云,石立风行,蟹便生于这条江上,蟹生瓯江。
【花蛤】
为传统养殖贝类,宁德梅田花蛤以颗粒饱满、含沙质少而闻名海内外。福安溪尾是花蛤种苗生产基地,霞浦盐田花蛤亦久负盛名。温州的产量也很客观,不过这道菜给外地朋友点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不然很尴尬的……经常出来操外地口音的大叫:“服务员把你们经理叫过来,这个什么蚌的还有血,不烧怎么吃呀……”真是愕然呀……
【温州高梁肉】
相传创制于清代温州横井巷广进样腊味店。用猪脯肉切成薄片,拌以白糖、味精、酱油、绍酒,精盐。经过摊晒,烘干而成。呈圆形,半透明,具有厚薄均匀、脆香可口。食而不厌的特点
【清明饼】
在清明节前,温州城乡家家磨糯米粉做饼,馅以猪肉、笋丝之类,或者嵌以甜糖,俗称“清明饼”。在山区,则采清明草作饼。清明草,即绵菜,也叫“米菜”。学名叫“鼠曲草”,一年生草木。清明季节,会萌生出绵绵白毛细叶,人们采摘叶顶,洗净捣烂,和之糯米粉,以鲜笋、芥菜、肉丁为馅,制饼蒸熟而食。有的人家,从田间采来绵菜、马兰头、苎麻嫩脑等野菜或青草后,先炊熟晒干,磨细作为饼馅,和上米面或面粉制饼,用两片香泡叶包裹,然后,在饭锅中或蒸笼中蒸熟即成,俗称“蒿饼”。在泰顺,先一日,以绵菜叶或蓬蒿和米粉,馅糖阿日馒头,谓之“蒸糍”。绵菜,色青具有韧性,不但好吃,且贮藏得久,有暖胃作用。清明日这天不举火,以冷食为果腹之物,这即古代为纪念介子推焚绵山取寒食之遗意。现在乐清城关,每当清明前后,街上便有清明饼在卖,味道很好!
【平阳炒粉干】
温州地摊小吃之一,多以粗粉干为多现在炒粉干,基本上以平阳细粉干为多粉干炒的时候加的配料不同,味道也随之不同。
鸭舌
在温州食愈久,就知鸭舌的重要性,无舌不成席。却原来,温州也是水城,一条瓯江浩浩荡荡穿城注入东海,小河且是无数,据说早年,温州城就像威尼斯,城的主要街道是河,是活水的河,上世纪下半叶才将其信河、蝉河等等革命性地填起,遂成为城中主要大道,仍取名信河大道,蝉河大道。今在永昌堡,小河临街,或街临小河,风景依然,可见缩影。水城的温州就应该有大群的鸭子生活,然我不说是鸭子的天堂。不过,我是未谋鸭面,惟在楠溪江见过数只悠游的番鸭。却也是,鸭子这禽,乃江湖隐士,喜芦荡与水泽。
蝤蠓
在瓯菜系中,多是要蒸蝤蠓,蒸熟后的蝤蠓,背壳就是蟹黄色,偏红,螯内之肉尤多,如百合之茎块样洁白。温州人将蟹简分为二:一为膏蟹,是有蟹黄之蟹;一为白蟹,是有蟹肉之蟹。今在雁荡山吃的蝤蠓是白蟹,肉鲜,蘸了浙醋或芥末吃,以蘸醋为鲜。
.肉末海蛰头~
温州地处海滨~盛产海鲜类。海蛰生于海中,本身带比较重的咸味,所以一般吃之前,应该放水里浸泡去掉一些咸味,把肉末加调料拌匀后放入锅中蒸5分钟,放入海蛰头即可。海蛰是可以生吃的,而海蛰头是海蛰最好吃的部分。嚼起来脆脆的~同时,很多地方都直接把比较淡的海蛰头切好入盘,放上“花子”(偶只知道方言是这么说的,学名不会叫,叫是那红红的海里生物,有点象给鱼吃的那种小生物那样,但是个头大很多的~),蘸着吃下酒别有一番风味~
凤尾鱼
俗称籽鲚,在温州可大名鼎鼎。“雁荡美酒茶山梅,江心屿后凤尾鱼”,其优美的体形不得不多说两句:鱼体有优美的弧线而侧扁,雄大雌小,鳞呈耀眼的银白色,腹部有棱鳞,尾部分叉,尖细窄长,形如传说中的凤凰尾部,所以名为凤尾鱼。其实据我看来,更象一把弧线优美的小巧剃刀,一下就剌出了我们的思乡之血。据《温州府志》载:“瓯江江心寺后,产鲚鱼长尾扁身,腹背而刀。具有子者,名子鲚。其肉鲜嫩,美味可口。” 温州人吃子鲚多采用油炸之法,食之又香又脆,鲜美可口。“一袋凤尾鱼,万里思乡情。”温州侨乡的一些眷属,每逢凤尾鱼上市,就将它晒得半干,佐以茴香、茶叶和食糖,然后将鱼泡熟,放在小篾排上烘干,精制成鱼干,寄给海外的亲友,让他们分享家乡的温暖与馨香
2、鳌江的介绍
<
3、鳌江镇在哪里?
鳌江镇位于揭阳市惠来县西南部,位于鳌江河下游,镇内鳌江河段8.5公里,北部虎堀水、三清水等小河流发源于北部丘陵,汇入鳌江河,全镇堤围线长9.14公里。东接岐石镇和东埔农场,西邻东港镇,北与大南山华侨管理区相接,南与陆丰市以鳌江河为分界。
全镇面积61平方公里,镇区面积2.2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中澳村,距惠城直线距离27公里。北面为三清山丘陵,南面临鳌江,以江与陆丰市(县)为界。属沿海丘陵地带,土质多为沙泥土,背山面海。镇北部有三清山,位于三清山系,海拔高度443.3米,人称“报雨风山”。地势北高南低,全境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南风,冬季多北风,年平均气温21℃,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年平均日照2039小时。
4、评价敖江人,大家自己有什么看法
尽管这座造型丑陋的升降桥既不是架在瓯江上,也不是架在楠溪江上,连通的两岸的地名中既没有叫“瓯”的,也没有含“南”的,但它偏偏有着这么个莫名其妙的名字——瓯南大桥。 我站着拍照的这个地方叫龙港镇,归属浙江省苍南县,多年前它有个骄傲的前缀——中国第一农民城;而隔江相对的则是归属平阳县的鳌江镇——这个名字就来自于中间这条江的名字。二0多年前,当苍南县还未从老平阳县中分出来的时候,两地同属平阳县,只不过前者当时不过是几个滩涂上的小渔村,而在江北的后者却已经是有着将近百年历史的老市镇了。我出生在江南一个叫李家洋的村庄里,我那些在江北的亲戚们总是没有恶意,但却语气却和其他鳌江人一样轻蔑地称我们为“江南鬼”。当时江南是鳌江的郊区,不但是乡下,还是一个非常贫穷的乡下,不但没有百货公司,没有粮站,村子里连砖盖的楼房都没几间,多的只有粪水四溢的茅坑。 那时,到江的北岸就意味着“进城”,我至今仍然记得那些木头渡船把我们载过才两三百米宽的江水后,骤然间就把那么繁荣的城市景象展开在我面前,那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世界,那种震撼是多年之后我面对更加繁华百倍的城市时也无法再度体验的——鳌江是我一生唯一的一个城市。那时跟着妈妈去鳌江,不仅意味着我能吃到外婆太煮的有荷包蛋的粉干,还意味着我能和那些表兄妹们分享他们许许多多村里伙伴听都没有听说过的玩具,谁叫他们在城里没有亲戚呢?我得检讨,打小我除了贪图享受,还喜欢城里小姑娘娇滴滴的样子,她们嗲嗲的语气和衣服上精致的小花边都让我感觉心情愉悦。年少时的许多喜恶往往会影响我们漫长的人生,一陆岁那年我初恋了,那女孩就是鳌江人。但那时她不再轻蔑地叫我“江南鬼”了,不仅仅是她爱我,更是因为我的老家做为一个新兴的城镇在江南崛起了。 在经济学家秦晖看来,龙港镇是中国惟一一座具备社会发展史本来意义上的City,新城镇由前“乡下人”的民间行为创生,既摆脱了共同体的束缚、又失去了共同体的庇护、具有独立人格并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人们建立的“市民社会”。一9吧四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这使得城乡户籍制度,这堵筑在中国的城镇与农村之间的高墙,终于稍稍开了个小口,许多先富起来的农民为了一圆做城里人的梦,开始蜂拥携款进城。有资料显示到一9吧四年一二月三一日,共有三省七县5000多户申请到龙港建房落户,共计收到地价款近一千万元。位于对岸的鳌江人起初对江南的这股移民潮颇不以为然,但是随着新苍南县的“十大公司”落户龙港之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悄悄地过来了,只是这时他们不仅要跨越这条几百米宽的水域,同时也要面对不同县治的行政鸿沟。 鳌江原名始阳江,旋改横阳江,均以县名称江名。梁乾化四年(9一四),横阳更名为平阳,但江名未改。《明史·地理志》:“平阳县西南有前仓江,亦曰横阳江,东南经江口注于海。”《明史》编于康雍间,可见宋时间,曾因钱仓(又曰前仓)是北宋以来温州的八大名镇之一,改称钱仓江。乾隆间,又复称横阳江。乾隆二十五年编的《县志》:“横阳江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旧志始阳江,又曰钱仓江”。而鳌江之称,首见于史书当是《清史稿》:“鳌江古曰始阳江,两港会于萧江渡,西合罗源山下为横源江,经钱仓镇为钱仓江。”《清史稿》编于民国初期,而与其同时编篡的民国《县志·地舆·叙水》仍称为横阳江。可见民国初年,两称同时并存。横阳江改称鳌江的原因,据《平阳地名志》载:“后因涨潮时,江口波涛汹涌,如有巨鳌负山,故易名鳌江。” 鳌江镇的由来当然是因江得名,据民国《县志》:“鳌江,地因渔人聚集成市,名舻艚头,译名古鳌头,旋易今名。”关于鳌江成市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乡贤刘绍宽的《厚庄日记》:庚寅(一吧90)三月十五日载:“古鳌头泊售外来,自二月至今,计刮洋三万余圆。”又如《县志·食货》:光绪十九年(一吧9三)温处捐总局移县,严禁闽盐船驰入古鳌头行销。此时,鳌江已与古鳌头并用,不但有市集,而且设有收税机构、学校、巡警分局。上世纪吧0年代出版的《平阳文史资料》第四辑里记录了几个老人的回忆:“七八十年前,鳌江是个农村商业小镇,镇内楼房很少,砖木平屋也不多,大部分是毛竹为架、稻草遮顶的茅草屋。秋天干燥,易着火成灾。宣统三年秋,柳下的‘三退屋’张家起火,经一粟亭(俗称三官亭)、塘土固头,烧完整条横街,直至北大街永记码头。烧掉民房约四五百家。”由此可见,当时的鳌江虽然码头,街道均已形成,但房子仍以茅草棚屋为主,属新兴港口小集镇。 上世纪二0年代,鳌江镇只有两三千人,一9三0年,增至七千人,抗战前夕已超过一万。中国银行和浙江地方银行,先后在鳌江开设分行。中国局、电报局也先后成立。抗战前,已成为浙南一个繁荣市镇,一度被人称为“小上海”,想想也不奇怪,这方圆几十里地,那里还有比鳌江更热闹更洋气的市镇呀?小舅常开玩笑说外婆是“骄傲的鳌江人”,在她身上,确实能读到一些老城里人的气派——对生活细节的讲究和对乡村俗事的不以为然。 但是自一9吧四年以来的二0多年时间里,龙港镇却成了鳌江流域的明星城市—— 建镇之初,在全国率先推行土地有偿使用、户籍管理制度和发展民营经济等三大制度改革,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城镇化的路子,成为中国农民自费建城的样板,被誉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成功实现了龙港第一次跨越。一995年被国务院十一个部委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一99陆年开始全面实施龙港小城镇综合改革。二00二年后当地镇政府提出了产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思路,集中精力抓产业的提升和城市框架的构筑,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工业园建设为载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二00陆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漆0.三亿元,工业总产值一陆一.陆亿元,财政收入陆.5亿元,税收总收入由二00一年的二.陆亿元增加到陆.三亿元。先后获得了“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和“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等四张“国”字号金名片???? 昔日的江南乡下如今成了一方富土,这对有着历史优越感的鳌江人来说,面对这短短二0年间的巨大变化着实有些失落,如今登高一望,光就城市建设那套“高”、“新”指标来看,龙港的富庶跟鳌江的凋敝早已一目了然。现在终于轮到当年的“江南鬼”对着隔江的邻居扬眉吐气了——双方历史以来的不均衡非但没能终结,反而以换位的形式得以再度延续。事实证明,这样的延续并不美妙,这种民间情绪一旦影响了当地政府的决策,毫无疑问会影响到两镇作为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和温州南部经济发展中心的战略构成。 事实上,我这样的担心并非毫无来由,按照常理,这桥是架在鳌江上的,本来大可以叫“鳌江大桥”,但龙港方认为不合理,好歹自己也是合资的一方怎么可以用对方的地名命名呢?况且如今龙港的名气要比鳌江大许多!可如果要用地名来命名,总有一个地名要在前面,那么,究竟是叫“龙鳌大桥”还是叫“鳌龙大桥”呢?双方又争执不下,最终由温州市里的领导裁决,弄了个十三不靠的“瓯南大桥”,方才把事情平息下来。 桥名是小事,只是这背后的小农意识和政府处理此事时流露出农民一样的狡猾让人感觉非常荒
5、浙江平阳昆阳镇有什么地方风俗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昆阳镇[1]位于平阳县东部,距温州市区50公里,鳌江港8公里。古称罗阳、横阳。为平阳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甬台温高速、104国道及温福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西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以来一直为县治所在地,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昆阳自古市井繁荣、商贸发达、人文荟萃,南朝谢灵运、宋朝陆游、林景熙等著名诗人曾在这里留下赞美昆阳的诗篇;数学泰斗苏步青,百岁棋王谢侠逊,新闻巨子马星野等一批名人从这里走出,享誉海内外。
昆阳镇人民政府驻人民路,邮编:325400。全镇面积80.40平方千米,总人口10.31万(2005年)。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悠久、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不胜枚举的昆阳古城一洗旧日容颜,呈现出勃勃生机,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保持温州市三十强镇和浙江省经济综合实力百强乡镇行列,是浙江省第二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先后荣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强镇、“东海明珠”城镇、体育先进乡镇、国防教育先进单位,通过了省级“初保”达标验收、“两基”评估验收和省级档案工作二级达标验收;先后荣获温州市首批奔小康乡镇、市首批教育强镇、市三星级文明镇、市全优乡镇、市双拥模范镇、市计生先进单位、市农村路教先进单位、市先进党委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6、平阳地方报告
平阳县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地处温州南翼区域经济的中心,素以物华天宝、文风鼎盛而著称。全县陆地面积105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7万平方千米。截至2005年底,辖17个建制镇、13个乡、1个民族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84.77万人。县人民政府驻昆阳镇。 基本信息栏中文名称:平阳县外文名称:Pingyang County行政区类别:县级所属地区:浙江省温州市下辖地区:昆阳镇,鳌江镇,水头镇,萧江镇政府驻地:昆阳镇县前街电话区号:0577邮政区码:325400地理位置:浙江东南沿海面积:1051平方千米人口:84.77万(2005年)方言:温州话,闽南话气候条件: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著名景点:南雁荡山,南麂列岛,顺溪古民居,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火车站:温福线鳌江站车牌代码:浙C·C,浙C·V行政区划代码:330326目录[隐藏]区域概况 自然地理 地质地貌 气候降水 水文植被 自然资源历史沿革 建置从属 建县历史 县境变迁传统文化 头发吊灯 太平钿剪纸 民间曲艺“卖技” 平阳木偶戏旅游资源 南雁荡山 南麂列岛 顺溪民居 革命遗迹基础设施 经济发展 农业 工业 第三产业社会事业 教育 科技 卫生民俗风情 岁时风俗 渔家风俗乡土特产 腾蛟血橙 平阳马蹄笋 平阳早香茶行政区划 文化名人 区域概况自然地理 地质地貌 气候降水 水文植被 自然资源历史沿革 建置从属 建县历史 县境变迁传统文化 头发吊灯 太平钿剪纸 民间曲艺“卖技” 平阳木偶戏旅游资源 南雁荡山 南麂列岛 顺溪民居 革命遗迹基础设施经济发展 农业 工业 第三产业社会事业 教育 科技 卫生民俗风情 岁时风俗 渔家风俗乡土特产 腾蛟血橙 平阳马蹄笋 平阳早香茶行政区划文化名人
平阳县地图[编辑本段]区域概况平阳县[1]县境陆域处北纬27 °21ˊ-27 °46ˊ和东经120 °24ˊ-121 °08ˊ之间,与瑞安市、文成县、泰顺县、苍南县接壤,平阳县城距温州市区50千米,南麂列岛离台湾基隆140海里。
鳌江由西面东横贯全县,104国道、甬台温高速公路、温福铁路自北而南通向福建。丘陵、谷地、平原、河海一应俱全。平阳县是全国首批沿海经济开放县,设有海关、商检、口岸等涉外机构。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地质地貌
平阳的地质,属于浙闽太平洋沿海基底隆起带。
约于6亿年前,在远古代震旦纪时期奠基,其后受古生代诸构造运动的影响,地面逐渐隆起,并出现一系列北东向的内陆山间小盆地。
自中生代侏罗纪(约1.4亿万年前)开始火山喷发,至白垩纪末(约7千万年前)停止。南雁荡山即为火山喷发区之一,有人认为矾岩乡前山上的仰天湖即是古火山口湖;以山门为中心的北港地区系火山断陷盆地,与相邻的矾山、文成等火山盆地同有中生代火山构造的痕迹。火山喷发之大量火山岩覆盖了县境大部分面积,其中以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和酸性熔岩为主。此后,含二氧化硅成分较多的酸性岩浆仍在继续活动,并形成分布广泛的各种火山岩体和侵入体。
直至第三纪(约在2.5千万年前)火山作用停止,县境在全面隆起的情况下,侵蚀剥蚀作用增强,形成了第四纪的大面积沉积物。
平阳县以火山形成地貌为主,其次为沉积地貌,故类型复杂,有中山(1000米以上)、低山(500-1000米)、丘陵(500米以下)、谷地、平原、江河、滩涂、岛礁。南雁荡山脉和鳌江水系贯穿全境,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四周高中间低。沿海由于海岸长期下沉,造成众多岛屿与喇叭形海岸,海岸线蜿蜒曲折,属里亚斯型沉降式海岸。
气候降水
平阳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
宋赵玑在《壁记》一文已有扼要陈述:“温之为州、浙东极处,冬无祁寒、夏无盛暑,而平又居于郡之南界,与闽密迩。故其气候恒燠,春夏之间多雨,地颇卑湿,夏则多风,冬则少霜雪,草木经冬不甚黄落,时有开花发芽者”。总的气候特征是:夏冬长、春秋短,四季分明;无严寒酷暑,春秋宜人;全年光照充足,雨水丰沛,温暖湿润。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洪涝、干旱、大风、龙卷风、冰雹等。
平阳降雨量,1957-1988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674.3毫米,最多的1973年达2662.3毫米,最少的1967年仅1065.0毫米。年际差达1597.3毫米。
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3-9月)。春雨期(3-4月)暖湿气团势力加强,冷空气势力减弱,冷暖气团相持于华南上空形成静止锋,受其影响,多阴雨天气,平均雨日37天,雨量287毫米,占全年的17%。梅雨期(5-6月)南方暖湿气流加强北推,锋面移至长江中下游流域,县境不但雨量多,而且降水强度也较大,雨量420毫米,为全年的25%,雨日39天。5月份的平均雨日达20天,为全年各月之冠。台风雷雨期(7-9月)受台风影响,雨量多,雨势猛,西部山区因地形作用,雷阵雨也较多。7-9月总雨量达630毫米,全年的38%,为雨量最多的季节,雨日43天。秋冬少雨期(10-12月),因受极地干冷空气团控制,雨量较少,且地域分布均匀,总雨量只有290-360毫米。
年平均降水日数176天。最多的1970、1975年为204天,最少的1963年为143天。历年最长连续降水天数为23天,1965年3月21日至4月12日,总降雨量81.4毫米。最长连续无降水天数37天,为1979年9月27日至11月2日。
7、家乡的秋天日记,写鳌江300字
10月16日
我今天想起了当年幸存下来的鳌江兴隆街老屋
鳌江港如今是浙江省五大联运港口之一,上世纪90年代被列为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建有千吨级码头,年吞吐量达100万吨。瓯南大桥、温福铁路、甬台温高速公路的相继建设,使鳌江港作为温州港卫星港的地位日益显现。
然而60多年前,鳌江港曾遭到日寇的狂轰滥炸。在一个时段内,整个鳌江镇和鳌江港区被轰炸的次数绝不少于瓯江和温州港。1938年,鳌江港才开埠不久,其规模和货运量都不如温州港,日寇这么“注重”鳌江港,究竟是为什么?
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笔者采访了一些鳌江镇的老人,并重新翻阅刘绍宽先生的《厚庄日记》以及王理孚先生的《王海髯年谱》等文献,发现了其中的原委。
1939年9月30日,刘绍宽先生在《厚庄日记》中这样记道:“昨报载,鳌江疏散人口。缘永嘉(温州)许专员(宗武)等准外轮由平阳鳌江通航,而恐日机来轰(温州港),故出此策。不知既以通航引敌,而又疏散其民,则货物互市,谁为之运销之?恐敌机来轰炸,曷若不使通航,以豫弭其患?是则通航以引敌者,乃上之人贪货物进出之税利,而不顾其民之受苦。而姑下疏散之令,以为保卫人民,而藉解说而已。去岁敌来封锁海口,而专员等先断鳌江过航,使货物皆经于永嘉(温州)以自渔利;今瓯江封口,乃使通航于平阳,以自卸其祸。官吏之心,心术黑坏至此,而欲藉以保民,可慨也哉?”“省主席黄绍雄欲于平阳鳌江开通航之路,党部电谏,大受训饬,谓知有地方,不知国家经济全部着想,谓不知大体云。”
一看这条日记就明白了,当时正值抗日初期,为了引开和避免日寇对温州港的轰炸,当局就采取了保温州港,舍鳌江港的做法。封了温州港后,又要赚取货物进出口的税收,仍然开通鳌江港,让来温州的外轮和国内的货轮都从鳌江港进来,引敌机来轰炸鳌江港。同时为了安抚民心,让鳌江人民出去逃难。
而这以后,就是从1939年到1943年间,一般的敌机敌船骚扰不说,轰炸的次数有上百次,《厚庄日记》所记录的对鳌江的大轰炸就有50多次,敌机隔三差五就来侦察或轰炸。那几年,整个鳌江港区和沿鳌江而筑的兴隆街被破坏得面目全非,兴隆街成了冷清街和火烧街。
遭到日寇轰炸损失最为严重的是王广源、同生利、李仁泰、永纪、九成、益丰、白永丰、同丰等商号,尤其是鳌江的实业家王理孚、王文川父子开设的王广源商号。王广源是鳌江港的最大商号,而王氏父子是鳌江港对外通商的辟港人。他们的事业在日本人的密集轰炸之下,“三年之内,九易其居,资产损失,在所不计”(据《王海髯年谱》)。王理孚先生的第三个儿子王拭(著名历史学家)曾回忆道:“自抗战以后,鳌江屡遭焚劫。1940年,敌机轰炸了广源商号,房子和货物同归于尽。1942年6月,敌军又在鳌江登陆,烧了我家老屋———我们家庭的根据地。店与家都烧毁了,我们就搬到温州去住。1943年,敌军又自金华分支来犯,抢去了我们温州新屋里所藏的货物。1945年春,即在日本投降的前几个月,敌军又自福建北窜浙江,经过鳌江,进行洗劫。”
鳌江旧称“坞艚头”,原来还是个停靠打鱼船的小码头。1923年,王理孚、王文川父子在鳌江创建经营王广源商号,兴建码头,首辟南至汕头、香港;北通上海、大连、营口乃至韩国川港的万里航道,使千百年来封闭落后的“坞艚头”变成了当时浙南进出口贸易重镇,带动了鳌江农副业、手工业以及市政建设的发展,使鳌江成为名扬东南的万人经济重镇,还一度被誉为浙南的“小上海”。王广源等鳌江商家通过这个港口,将地方产品茶叶、菜油、食盐、明矾等物资运输到全国其他城市,或出口到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而其他地方的众多工业品物资也通过鳌江港进来。当时浙南闽北地区的公路交通尚不发达,鳌江港就因此成为这一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
鳌江港的地位,再加上当局引敌轰炸鳌江的做法,使鳌江港成了日寇在浙南最为重要的目标。《厚庄日记》在1939年到1943年期间,反映了几乎每隔几天就有敌机来犯的记录:“鳌江上、中埠皆有炸弹,唯中埠最损,王广源、同生利烧毁无余,延上埠街衢而止,死伤百余人。”“鳌江被炸十九弹,内有烧夷弹四枚,另有两弹落江中,计毁李仁泰、永纪、九成、益金、白永丰、同丰、碾米厂、茶栈等。”“鳌江又炸四弹,轮船一艘被毁。是日,县长挈眷并全衙人迁往北港。”一个小小的集镇,一下子就投下十几个炸弹,鳌江港的惨相是可想而知了。
《厚庄日记》还有这样的记录:当时天气久晴,旱情严重,正值夏收夏种季节,当局因恐敌船由鳌江港闯入内湖,命令“各乡皆启陡泄水使浅,以碍其入口……夫内湖外江,中隔一陡无论陡闸大小,敌船不能进。此令一下,为地方官者奉行惟谨,不能代陈下情,可叹!可叹!”
从以上史料中可以看出,鳌江港在抗战时期是重灾区,它比浙南的其他小镇遭受的打击更严重。《厚庄日记》的详情记录、《王海髯年谱》的记载以及王理孚全家由鳌江迁往温州居住,都说明当时鳌江比温州更加危险。当局为了保全温州港,在战时保住进出口货物运输,同时为避免敌船进来与之直接交战,采取了“丢卒保车”的策略。这些皆为鳌江港和鳌江镇成为重灾区的原因之一。
历史已经过去了一个甲子,作为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港,现在的鳌江港是温州市实施“一港三城”发展战略、浙江省实施“水运强省”工程的重要港口。但是,鳌江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段被狂轰滥炸、血腥洗劫的历史。
8、温州小吃什么有名
温州小吃是浙江省温州地区的汉族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温州小吃种类繁多,有双炊糕、长人馄饨、鱼丸汤、江蟹生、鸭舌等米面荤素多个品种,各有特点,风味不同,体现了鲜明的浙江地区汉族地方饮食特色,曾获得多种荣誉称号,受到食客好评。
温州风味小吃很多,有矮人松糕、长人馄饨、八字桥松糕、米面、炒粉干、马蹄桦、陡门头灯盏糕、猪油糕、马蹄松、白蛇烧饼、五味香糕、山楂糕、芝脚糖、荷花酥、福寿糕、双炊糕、麻巧、温州松糖、象生雪梨、薄饼、胶冻、温州牛肉焙片、温州高粱肉、县前头汤圆、强能鱼丸、麻糍、楠溪江麦饼等,约有四五十个品种。
2双炊糕
瑞安有许多名小吃和糕点,有着百年历史的李大同双炊糕更是闻名遐迩。在温州市烹饪协会秘书长潘锦贤的带领下,我们特意去拜访了李大同第三代传人(老五房)李观成先生。
“双炊糕的特点是:细、软、韧、香、甜。”李老先生用手指掰着双炊糕,向我们介绍其工艺和历史
捏一块双炊糕放在嘴里细嚼,口味香甜,糯米细腻软韧。别小看了,这小小的一块糕点,要经过十几道的工序才能完成呢。“其中一道工序,需要将糯米与铁砂一起炒制,这样做成的双炊糕才更香”,李老先生介绍说,之所以叫“白糖双炊糕”,是因为需要用糯米粉加白糖,经过两番炊制而成。
李大同茶食品店始创于清朝光绪十四年,创始人李瑞庆系清末浙南一带糕点名师。如今,经营有双炊糕、面茶糕、芙蓉糖、空心月、芝麻巧等茶食糕点,先后获得过中华老字号、中华名小吃、温州知名商标等荣称。第三代传人李观成先生发扬“大同精神”,在口味和包装上不断出新。多少年来,前来温州、瑞安探亲访友、观光旅游者,都纷纷到李大同选购糕点,分赠亲友。
3长人馄饨
1930年前后,乐清人陈立标在市区铁井栏口经营馄饨,注重质量,馄饨皮薄,用碱得当,馅心新鲜,盖料讲究,有紫菜、蛋丝、肉松、酒浸虾米等。所煮馄饨,汤清见底,形似花朵,美味爽口。因他个子很高,人称“长人馄饨”。
而且,在几十年以前,还有人一些在夜晚,冒着严寒,担着馄饨出来叫卖,过路的人因为有些饥饿,也想暖暖身子(馄饨也很便宜),所以就坐下来,尝尝鲜。就这样,十传百,百传千,长人馄饨就这样出了名。时间过得很快,现在几乎没有人在街上叫卖。只有在瑞安等地还有这样的风俗。现在,“长人馄饨”已经在温州打下基础,创建了品牌,并开了好几家分店!
4强泥蒜糕
吃过的人没说不好的,好就好在土得有特色。泥蒜是一种产在滩涂上的软体动物,其貌不扬,泥蒜是当地渔民的叫法。要说清泥蒜的形状还真有点困难,反正海边的人可能都见过,对了,就象肥肥的蚯蚓。泥蒜,顾名思义,全身都是泥,要用力捣、踩,才能洗干净,这样说吧,一斤的活泥蒜也就能洗回一二两净物,可想而知它有多少泥了。烦是烦了点,可这东西实在是鲜啊,鲜得人不知他味了,把它和糯米糕一炒,滑嫩鲜香,几乎不用咀嚼就顺着喉舌滑到胃里去了,等你回过味的时候,只有满口的鲜香了。
5番薯粉
薯粉:直至今日,我还没有吃到过有比洞头的带鱼番薯粉这样把海鲜和山土货结合的如此美妙的小吃。山蛋蛋和带鱼是如此差异,却又如此美妙的融合在一起,山番薯的纯朴和海带鱼的生猛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就如同冰与火的奇异约会,使普通的东西具备了独特的魅力。
6棒棒鸡
棒棒鸡风味独特、做工精细、选料考究,是由原汁鸡汤加祖传配方精制而成,与世面上的所谓白斩鸡是有本质区别的。棒棒鸡根据传统制作工序加以现代的餐饮元素,使得做出的产品独具风格:麻、辣、鲜、香、甜一应俱全,口感好,真正色、香、味皆具,看之勾欲,食之回味,久品不厌。
7猪油糕
这其实是一个糯米团,把它摊成薄薄的,放在猪油里煎到外皮稍脆时就可以吃了,吃时撒上些白糖,然后用粽子叶包着,猪油糕简单而古朴,为一代代的温州人所喜爱,它并没有象温州的其它小吃那样有那种特别通俗的“招牌”店,而是分散在各个简单而古朴的小巷里。
8灯盏糕
据说,清光绪年间温州有姓陈的兄弟二人,在市区东门陡门头路亭制卖一种形似灯盏的点心,形似灯盏,独具风味,一时名声大振,便被称为“灯盏糕”。现在,在温州比较有名的是“大王”灯盏糕和“扁头”灯盏糕,以鲍鱼为馅的是最贵的,最普通的就是萝卜丝馅的了,只见师傅先在一个大汤勺里铺一层面浆,用萝卜丝将汤勺填满,再盖上一层面浆。听师傅说那面浆是要恰到好处的,要看起来挺稀,明摆着溢到汤勺外面却流不下来。这样做完以后,再把汤勺伸到沸油底下,“兹啦”一声响,香气就冒出来了。光听着声音就让人直流口水了,更何况那香气;灯盏糕在油里炸到一定程度之后,就需要翻过来了。把汤勺提起来,微颤几下,把油甩掉,再猛地一拎,灯盏糕就在半空中转了一个身,然后稳稳地落回到勺子里。这样高水准制成的灯盏糕,味道自然不同凡响,外皮酥松脆甜,肉馅则煞是爽口。
9楠溪麦饼
其实这种食品比较多见,把面粉和好,里面放入梅菜,肥猪肉,包好,擀成薄薄的,放进炉中烤就可以了。温州永嘉的楠溪江的麦饼岩头和沙头的好吃些。做麦饼的师傅告诉我,和面、做陷、包的时候皮的厚薄和烤的时间和火候都是十分讲究的,正是这一步步的精工细作才会有松脆弱、喷香的美味麦饼。
10鱼丸汤
作为沿海城市的温州,它的小吃中自然不会少了鱼制品,鱼丸和敲鱼可以说是最广为人知的了。温州的鱼丸不是圆形的,以鱼肉或海鳗肉为主料,切成细条,用酒、味精、盐渍片刻,加白淀粉,用手揉透,然后用手指摘入沸水中,上浮便熟。吃的时候连原汤舀入小碗中,加米醋、味精、胡椒粉和葱花,小心翼翼地舀起一勺送入口中,唇齿间溢满一股淡淡腥味的鱼鲜味道,用力一嚼,还会发现这“鱼丸”颇有劲道,弹性十足。温州大街小巷设有许多鱼丸店摊。1998年12月,温州酒家的鱼丸以其风味佳,有特色,同县前汤圆店麻心汤圆一起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而敲鱼汤也可以说是温州的一道名菜了,它也是鱼去骨和面粉,不过要把它敲得很薄很薄的一张。吃时,把它切成一条一条的,然后用加三丝(也就是萝卜丝之类的)煮,加醋,胡椒粉。吃起来不仅鲜,因为它是被反复敲打出来的,所以特别有劲道。这道菜应该是别的地方没有的,所以有机会去温州的话一定要尝尝这道名菜。
11白蛇烧饼
又名葱油熏酥烧饼。传说此饼的创制者是一位喜穿白衣的女子,因而称此饼为白蛇烧饼。白蛇烧饼以每50公斤面粉用8.5公斤猪油揉成酥面;馅心也很讲究,将猪肥膘肉切成条,加盐腌渍3天,切丁;甜酱瓜切丁;虾米浸酒后切末,加芝麻油拌匀。将面粉和水加熟猪油,揿成圆形皮子,裹入咸肉、甜酱瓜、虾米、葱等,包成饼生坯,取饴糖水刷在饼面上,撒上芝麻。待烧饼炉升温至约200℃时,将烧饼生坯贴在炉壁上,烘至饼呈淡黄色时,封住炉口,再焖烘约5分钟出炉。出炉的饼色呈淡黄色,入口酥化,酥松味香。
12县前汤圆
温州有名的县前汤团原名郑德大汤团,始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相传至今,久盛不衰。那汤圆洁白晶莹、滑糯爽口、汤清香馨、入口即化。记得我在温州读书的时候,时常逃课偷跑到县前头去吃汤圆,至今想起还不禁使人莞然温.州人视吃汤团为吉祥,历来有汤团待客的风俗习惯。市区青年订婚要向亲友赠送汤团券,以示结缘志喜。华侨归国更视吃汤团为故乡情。县前汤团选用上等糯米制作,煮而不破,口感细腻,独负盛名。麻心汤团香甜可口、擂沙汤团味醇爽口,鲜肉汤团入口咬开,便有一股香汁流出,鲜美无比,这3个品种最受人喜爱。1998年12月,国内贸易部在杭州举办全国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县前汤圆店的麻心汤圆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13鱼饼
温州鱼饼早在民国十年(1921)就已出名。当时,永强沙村人周阿实专卖鱼饼。主要原料是豆腐、山粉、肥肉,打成长条,放在蒸笼里蒸熟,而后再放在油锅里去炸,人们称他为“鱼饼实”。现在鱼饼制作法又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做时先刮取黄鱼、带鱼等少刺多肉的鱼肉剁成肉泥,加入酒料,拌人豆腐、菜泥、葱、姜等和番薯粉揉成粉团,然后作饼形,或上蒸笼,或下油锅炸至焦黄再入锅炖熟,可单独食用,也可以切成片块煮,或切丝加佐料翻炒。
14江蟹生
江蟹是一个泛指,一般约定俗成的是瓯江中的梭子蟹,经过精劈分解,用醋、酱油、黄酒浸制或辅以其它密法原料,制浸时间约半小时至一小时,因此江蟹生的表面味道就是酸、甜、酱、鲜,蘸了芥末吃,就变成了鲜猛辛辣。我以为,江蟹生是瓯菜系最鲜之一道,在密法调料的浸制下,生的蟹肉果然味道新锐,鲜气逼人,只道是那永宁江,源龙泉溪一泓清流向东,流经南北雁荡山雄险奇峻的山区,沿江是树繁竹秀,清泉浅溪,幽谷铺云,石立风行,蟹便生于这条江上,蟹生瓯江。
15花蛤
为传统养殖贝类,宁德梅田花蛤以颗粒饱满、含沙质少而闻名海内外。福安溪尾是花蛤种苗生产基地,霞浦盐田花蛤亦久负盛名。温州的产量也很客观,不过这道菜给外地朋友点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不然很尴尬的……经常出来操外地口音的大叫:“服务员把你们经理叫过来,这个什么蚌的还有血,不烧怎么吃呀……”真是愕然呀……
【温州高粱肉】
相传创制于清代温州横井巷广进样腊味店。用猪脯肉切成薄片,拌以白糖、味精、酱油、绍酒,精盐。经过摊晒,烘干而成。呈圆形,半透明,具有厚薄均匀、脆香可口。食而不厌的特点
16清明饼
在清明节前,温州城乡家家磨糯米粉做饼,馅以猪肉、笋丝之类,或者嵌以甜糖,俗称“清明饼”。在山区,则采清明草作饼。清明草,即绵菜,也叫“米菜”。学名叫“鼠曲草”,一年生草木。清明季节,会萌生出绵绵白毛细叶,人们采摘叶顶,洗净捣烂,和之糯米粉,以鲜笋、芥菜、肉丁为馅,制饼蒸熟而食。有的人家,从田间采来绵菜、马兰头、苎麻嫩脑等野菜或青草后,先炊熟晒干,磨细作为饼馅,和上米面或面粉制饼,用两片香泡叶包裹,然后,在饭锅中或蒸笼中蒸熟即成,俗称“蒿饼”。在泰顺,先一日,以绵菜叶或蓬蒿和米粉,馅糖阿日馒头,谓之“蒸糍”。绵菜,色青具有韧性,不但好吃,且贮藏得久,有暖胃作用。清明日这天不举火,以冷食为果腹之物,这即古代为纪念介子推焚绵山取寒食之遗意。现在乐清城关,每当清明前后,街上便有清明饼在卖,味道很好!
【平阳炒粉干】
温州地摊小吃之一,多以粗粉干为多现在炒粉干,基本上以平阳细粉干为多粉干炒的时候加的配料不同,味道也随之不同。
17鸭舌
在温州食愈久,就知鸭舌的重要性,无舌不成席。却原来,温州也是水城,一条瓯江浩浩荡荡穿城注入东海,小河且是无数,据说早年,温州城就像威尼斯,城的主要街道是河,是活水的河,上世纪下半叶才将其信河、蝉河等等革命性地填起,遂成为城中主要大道,仍取名信河大道,蝉河大道。今在永昌堡,小河临街,或街临小河,风景依然,可见缩影。水城的温州就应该有大群的鸭子生活,当然我不说是鸭子的天堂。不过,我是未谋鸭面,惟在楠溪江见过数只悠游的番鸭。却也是,鸭子这禽,乃江湖隐士,喜芦荡与水泽。
18面类小吃
马蹄松
最早产于清雍正年间乐清白象地方,以形如马蹄得名。它以面粉和红糖作皮,馅入糖心和咸肉丁、红瓜丝、熟芝麻粉、桂花。边斜,五刀开口,用手下压露出糖心,贴在2000度高温火炭炉桶内壁,用明火焖烘,具有皮脆心软的特点。
麻巧
原名巧食,源自农历七月初七民间妇女向织女星“乞巧”的风俗。麻巧采用优质面粉、蔗糖、猪油、食盐、苏打等原辅料,经调制成舌形,撒以芝麻,烘烤而成.
薄饼
温州人有端午吃薄饼的风俗。制薄饼有一定难度,首先是面粉和水的比例要适当,搅匀后,抓在手中挂而不掉,将面糊往铁煎盘中的轻拖一圈,便烙出一张直径约21厘米、薄如绢帛的面片来。置面片于平盘上,放进肉丝、香菇丝、绿豆牙、蛋丝、鳝丝和韭菜炒成的馅子,卷成圆柱状,蘸原馅心鲜卤而食
胶冻
以黄鱼胶或其他鱼类的膘作原料,加水(50克千鱼胶加2500克水)煮沸,溶化后冷却即成。吃时用刀开成小粒,用酱油、味精、米醋、麻油、胡椒粉等调味。口感清凉、滑润。
油卵
以麻心或豆沙为馅的糯米粉团,外蘸白芝麻,然后油炸,熟时呈老黄色。形状似鸭蛋而略长、空心,因此叫油卵;也有用鲜猪肉和香菇等作馅,形似圆台乒乓球而稍大,名为麻球。瑞安百年老店李大同就是做油卵和油条起家的。
黄牛骨由于炖的时间长,肉和筋都很酥烂,浓香溢满腮帮。都说骨边肉特别香,这一整套的黄牛骨还因为配料讲究独特,所以芳香馥郁,入味特浓。牛骨配汤味道营养俱佳,尤其牛排口感纯正,入嘴香酥而不腻。1998年谢秉军,谢秉国兄弟俩在鳌江镇打出了‘平阳黄牛骨’的招牌,专门经营以黄牛为原材料制作的各种小吃,因为味道正宗很多客户慕名而来,如今天“平阳黄牛骨”真正做到家喻户晓,成为温州的一道特色风味小吃。
9、浙江苍南县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苍南县浙江南大门,南端分水关常与福建省福鼎市相连。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加起来135万。全浙江最高(县一级),县城在灵溪镇,灵溪有动车站始发站,全国唯二之一的镇级市是龙港,号称中国印刷之都,顺提一下龙港对面就是平阳县工业重镇鳌江镇。苍南东南部有一个世界矿都矾山镇,中国四季柚之乡马站镇,苍南号称黄金海岸线,有号称中国紫菜之乡虾米之乡,全县种的最多的是西红柿,其次是花菜(西兰花),台风每年都要经历几次台风,有污染严重的地方,也有青山绿水,全县有闽南话,温州话(龙港灵溪宜山都各自不同,但是都是温州话)
举报
苍南是一个宜商宜居的山海城市。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的最南端。隶属于温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7.9 。县辖灵溪、龙港、金乡、钱库、宜山、马站、矾山、桥墩、藻溪、赤溪、大渔、炎亭、望里、莒溪、霞关、沿浦、南宋17 个镇,凤阳畲族、岱岭畲族2个民族乡。
苍南黄金海岸自龙港新城起,途经炎亭镇、大渔镇、金乡镇、赤溪镇、马站镇、霞关镇、沿浦镇,长168.8公里,滨海风光秀丽、资源丰富,拥有可利用的沙滩石滩16处、海岛10个。
其中,起点龙港镇至炎亭镇约20公里主题为“未来新城·绿缬城韵”,总体设计风格将力求大气开朗、简洁有序;炎亭镇至大渔镇约42公里主题为“山海丽景·蓝缬文韵”,风格将以生态质朴为主,以现代景区为依托打造生态 旅游 观光段。该段沿路山体边坡有望增设主题景观小品。日后市民开车经过时,可在边坡上看到鱼、贝造型的小品景致。
大渔镇至赤溪镇约45公里主题为“缤纷海湾·彩缬海韵”,将以沿途海湾、岛屿为依托,塑造休闲海湾观光带,开发海湾度假等项目。赤溪镇至终点沿浦镇约60.9公里主题为“原乡渔樵·丹缬乡韵”,将以原生态乡镇村为依托塑造原乡渔樵体验段,开发对台特色商品贸易中心等项目。
经济方面:2018年,苍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0.6亿元,增长7.2%;财政总收入62.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7亿元,分别增长11.1%和11.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7051元和22166元,分别增长8.3%和9.3%。
2018年,全县规上工业29个行业中产值超10亿元的行业有7个,累计实现工业产值255.6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1.9%,同比增长7.1%。印刷业、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塑料制品业等支柱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苍南县是一个神奇的城市,1981年后,苍南从平阳县分出来,以鳌江相隔,北平阳、南苍南。苍南也是“温州模式”的发源地,下辖几个乡镇经济都非常发达。苍南县人口很多,将近120万人。靠鳌江南岸的龙港镇有将近40万人口,经济几乎可以比肩一个县级市。再往南的灵溪是苍南县的行政中心,这几年发展的相当快,也吸引周边山区县的老百姓来这里定居生活。苍南 历史 上是出矾矿的,在苍南有个矾山镇,现在发展矿区 旅游 ,福德湾搞的有声有色,可能因为明矾的关系吧,矾山镇的水非常透明,景色相当好。还有 苍南的鱼寮是温州少有的一片海水较蓝,沙滩较好的沿海景区。 接下去,龙港将会撤镇设市,作为未来中小城镇改革的样板县。苍南也是出能人的地方,出了吉祥航空、游族网络、纵横通信等一批大企业。总的来说苍南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我本身就是苍南人。要说苍南县算一个整体吧,也是也不是。不过我们都是以镇来区分开彼此的。比如我们苍南县里有龙港镇,灵溪镇,钱库镇,金乡等等。而各自说的话又都听不明白,灵溪镇说的是闽南话,钱库镇说的是蛮话,龙港镇说的是本地话,金乡亦有金乡话。意思就是一个苍南会有六七种不同的方言。所以我们都是你们灵溪人怎么怎么样,我们龙港人如何如何。而一般不说我们是苍南人。至于经济,我们这边基本上是一乡一镇一特色。龙港镇做印刷出名,上世纪全中国三分之一的印刷业在我们一个小镇子上。而金乡是做徽章,像部队军服肩膀上,帽子上的那种。其它镇还有箱包,草席,月饼等不同的产品。苍南县里边各个镇子的经济发展相差挺大,可能政府把发展力度都集中在了龙港镇和灵溪镇两个镇子上。这边提一下,龙港镇去年做为我国三个镇改市试点,更加在大力的发展。毕竟镇级市,还从未出现过。总体来说,苍南县在温州的各个县城里,经济实力不算突出。如果单拿灵溪镇和龙港镇来比较,从经济方面来说,是不逊色于任何一个镇子的。
苍南县金乡镇是温州模式发芽地,七十年底末去全国各地订饭菜票红领巾校徽毕业册证,龙港镇中国第一座农民城,中国三大印刷基地之一,十来年前全国酒包酒标化妆品盒三分之一出自这里,不计GDP的印刷行业至于二千家,灵溪镇中国参茸交易中心,炒房炒矿,全国二县之一始发动车高铁17条路线,最盛时期长途车通达全国三分之二地方,房价均一万二。境内有玉苍山风景,炎亭,渔寮大海滩。就知道这些说这些。
一首歌的一次次迁徙一次次蜕变
苍南可爱的家乡
我爱你苍南可爱的家乡
爱你
有那日出东海的活力辉煌
爱你
有那玉苍夕阳的魅力灿烂
你是风景游览的
一幅又一幅画
一处处风光秀色
吸引我们一次次户外
你是 旅游 度假的
一首又一首诗
一场场山水活动
山珍海味一回回品尝
你是休闲游乐的
一曲又一曲歌
一家家携妻带儿
购物出游一阵阵欢笑
啊神奇的苍南
啊迷人的苍南
你曾历尽沧桑
几番阵痛蜕变
岁月里留下了
你的顽强和古朴
啊你是浙江美丽南大门
你已别具一格
凸现自我特色
风雨中记载着
代代追梦图强
腾飞的苍南
你将百业兴旺
又有宏图再展
征途上响起了
马蹄鼓声不断
啊生态的苍南
啊富饶的苍南
东海岸上可爱的家乡
可爱的家乡
玉苍山南美丽的家园
美丽的家园
我生命的幸福摇篮
寻梦圆梦的地方
寻梦圆梦的地方
苍南之歌
我站在海岸边
把你苍南唱一唱
看一看日出东海的活力辉煌
我站在灵溪山
把你苍南唱一唱
赏一赏玉苍夕阳的魅力灿烂
看着你风景游览的
一幅又一幅画
一处处风光秀色
吸引我们一次次户外
吟着你 旅游 度假的
一首又一首诗
一场场山水活动
山珍海味一回回品尝
听着你休闲游乐的
一曲又一曲歌
一家家携妻带儿
购物出游一阵阵欢笑
神奇的苍南
迷人的苍南
你曾历经沧桑
几番阵痛蜕变
岁月里留下了
你的顽强和古朴
啊你是浙江美丽南大门
你已别具一格
凸现自我特色
风雨中记载着
代代追梦图强
你将百业兴旺
又有宏图再展
征途上响起了
马蹄鼓声不断
啊啊
生态的苍南
富饶的苍南
东海岸上可爱的家乡
玉苍山南美丽的家园
我生命的幸福摇篮
寻梦圆梦的地方
寻梦圆梦的地方
把你苍南唱一唱
我站在海岸边
把你苍南唱一唱
看一看日出东海
活力辉煌映红了海面
我站在灵溪山
把你苍南唱一唱
赏一赏玉苍夕阳
魅力灿烂映红了天边
看着你风景游览的
一幅又一幅画
一处处风光秀色
吸引我们一次次户外
吟着你 旅游 度假的
一首又一首诗
一场场山水活动
山珍海味一回回品尝
听着你休闲游乐的
一曲又一曲歌
一家家携妻带儿
购物出游一阵阵欢笑
神奇的苍南
迷人的苍南
你曾历尽沧桑
几番阵痛蜕变
岁月里留下了
你的顽强和古朴
你已别具一格
凸现自我特色
风雨中记载着
代代追梦图强
你将百业兴旺
又有宏图再展
征途上响起了
马碲鼓声不断
生态的苍南
富饶的苍南
你是浙江美丽南大门
东海岸上可爱的家乡
玉苍山南美丽的家园
我生命的幸福摇篮
寻梦圆梦的地方
地方
把你苍南歌唱
我站在海岸边
把你苍南歌唱
看一看日出东海的蓬勃辉煌
我站在灵溪山
把你苍南歌唱
赏一赏玉苍夕阳的魅力灿烂
看着你风景游览的
一幅又一幅画
一处处风光秀色
美丽乡村一个个走遍
吟着你 旅游 度假的
一首又一首诗
一场场山水活动
山珍海味一回回品尝
听着你休闲游乐的
一曲又一曲歌
一家家携妻带儿
购物出游一阵阵欢笑
神奇的苍南
迷人的苍南
你曾历尽沧桑
几番阵痛蜕变
岁月里留下了
你的顽强和古朴
你是浙江美丽南大门
你已别具一格
凸现自我特色
风雨中记载着
代代追梦图强
你将百业兴旺
又有宏图再展
征途上响起了
马蹄鼓声不断
生态的苍南
富饶的苍南
东海岸上可爱的家乡
玉苍山南美丽的家园
我生命的幸福摇篮
寻梦圆梦的地方
寻梦圆梦的地方
地方
苍南颂
我站在海岸边
唱一支颂歌献给你苍南
看一看日出东海
蓬勃辉煌映红了海面
我站在灵溪山
唱一支颂歌献给你苍南
赏一赏玉苍夕阳
魅力灿烂映红了天边
看着你风景游览的
一幅又一幅画
一处处风光秀色
美丽乡村一个个走遍
吟着你 旅游 度假的
一首又一首诗
一场场山水活动
山珍海味一回回品尝
听着你休闲游乐的
一曲又一曲歌
一家家携妻带儿
购物出游一阵阵欢笑
神奇的苍南
迷人的苍南
你曾历尽沧桑
几番阵痛蜕变
岁月里留下了
你的顽强和古朴
你已别具一格
凸现自我特色
风雨中记载着
代代追梦图强
你将百业兴旺
又有宏图再展
征途上响起了
马蹄鼓声不断
生态的苍南
富饶的苍南
你是浙江美丽南大门
东海岸上可爱的家乡
玉苍山南美丽的家园
我生命的幸福摇篮
寻梦圆梦的地方
寻梦圆梦的地方
颂苍南
每当我站在海岸边
总想唱支歌颂苍南
看一看日出东海
蓬勃辉煌映红了海面
每当我站在灵溪山
总想唱支歌颂苍南
赏一赏玉苍夕阳
魅力灿烂映红了天边
看着你风景游览的
一幅又一幅画
一处处风光秀色
美丽乡村一个个走遍
吟着你 旅游 度假的
一首又一首诗
一场场山水活动
山珍海味一回回品尝
听着你休闲游乐的
一曲又一曲歌
一家家携妻带儿
购物出游一阵阵欢笑
神奇的苍南
迷人的苍南
你曾历尽沧桑
几番阵痛蜕变
岁月里留下了
你的顽强和古朴
你已别具一格
凸现自我特色
风雨中记载着
代代追梦图强
你将百业兴旺
又有宏图再展
征途上响起了
马蹄鼓声不断
生态的苍南
富饶的苍南
你是浙江美丽南大门
东海岸上可爱的家乡
玉苍山南美丽的家园
我生命的幸福摇篮
寻梦圆梦的地方
歌词差不多都一样
曲谱却不一样
下面请看简谱
你觉得喜欢那一首?
苍南主要的 旅游 景点有文昌阁,蒲壮所城、碗窑古村等。碗窑古村是一座建于明洪武年间,融古民居、古陶瓷生产线、古戏台、古庙为一体的原始制瓷古村落。同时还保留几座清初样式的古建筑和吊脚楼,具有畲乡风情。
苍南因为靠近福建,所以当地人有许多人讲闽南语,因此也有专家指出,苍南平阳以及浙南其他区域闽南话,是闽南本土以外除了台湾最接近的,基本相同,并且保留了很多古习俗。同时闽南文化也是温州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百年的融合,造就了温州地区独特的有别于浙江其他地区的文化,也正是因为如此,爱拼才会赢的闽南精神同样也诠释了温州如今取得的成就。
温州地区是我国最早改革开放的地区之一,其民营经济十分发达。温州地区的人做生意也是十分厉害的,被称为“东方犹太人”。苍南这几年的经济发展也是挺快的,龙港镇和灵溪镇更是全国百强镇。2017年苍南县更是被评为中国县域经济100强。由此可见,苍南经济发展也还是不错的。
首先明确告诉你, 苍南县未来不会有太大变动,鳌江流域核心发展龙港市。
苍南县在2019年分离出龙港镇设县级市龙港市,所以过去的苍南县主要包括龙港市和现在的苍南县。
鳌江流域是温州地区第二大入海口,仅次于瓯江入海口。
鳌江流域的中心是龙港市区,苍南县原县城灵溪镇实际上与平阳的昆阳镇定位是差不多的。
未来的鳌江流域将围绕龙港市区和敖江镇建设一江两岸城市区。
为了更好的提升现在的龙港市与苍南县的经济,所以在今年省批复龙港经济开发区和苍南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开发区。
实际上,龙港市与苍南县灵溪两地距离是很近的,所以未来的发展可以联合发展、一体化发展。
虽然两个地方是不同的行政区,但实际上,在风俗、习俗、人文等方面都是一致的。
作为温州都市区最南翼部分,苍南与龙港将发挥自己独有的特色,也是苍南有部分闽南文化作为海西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所以苍南与龙港今后在闽南文化与浙文化相融合。
不管是龙港人还是苍南人,实际上都是大温州人,在今后的建设中,一定要齐心协力共创鳌江风采。
随着未来温州市域轨道延伸到苍南,苍南和龙港将于温州都市区紧密相连。
目前苍南与龙港市的房价来说还是比较幸福的,相比于温州都市区价格较低,存在一定的价值洼地。
由于龙港市刚设立,未来的五年将会有大量的城市建设项目将在龙港市铺开,灵溪与龙港之间的互动也将会越来越多。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一定帮助,谢谢。
贫困县,县城房价两万底下乡镇商品房都是破万,交通落后底下乡镇还开着严重危害环境的柴油三轮车。要多垃圾就有多垃圾的县,县内语言好几种,本镇人去了另外一个镇以为去了外地,本地方言都不通
苍南县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加起来全浙江最高(县一级),县城在灵溪镇,吸血全县,灵溪有动车站始发站,全国唯二之一的镇级市是龙港(另外一个是和朝鲜交界的延边镇,无视),天天想着干掉灵溪做老大,号称中国编织袋之都,顺提一下龙港对面就是平阳县政府所在地鳌江镇。有一个世界矿都矾山镇,中国四季柚之乡马站镇,还靠近海边,号称中国紫菜之乡,全县种的最多的是西红柿,其次是花菜(西兰花),台风每年都要经历几次台风,有污染严重的地方,也有青山绿水,全县有闽南话,温州话(龙港灵溪宜山都各自不同,但是都是温州话)畲语,蛮话,金乡话。房子价格最高的已经过两万五了。其他的不大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