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拾炮风俗
1、吴川的清明节为什么要放炮
“吴川风俗拾趣”:清明热闹 烧炮比“彩数”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正是踏青扫墓的好时候,全国各地多数地方都选择这个时节祭祖扫墓、修葺墓园、缅怀先祖。吴川人亦不例外,大多选择清明节前后几天上山扫墓,拜祭祖先。在清明节前后,在外工作和务工经商的吴川人大都驾车回乡扫墓,因而这几天吴川城区经常塞车,甚至比春节还热闹,全市物价也因清明而飞涨。
可不回家过年 但必回过清明
习惯上,外出的吴川人可以忙到不回家过春节,但无论如何清明都要赶回来扫墓祭祖,一来是为了缅怀祖先,感恩前辈;二来是因为习俗认为扫墓可以沾祖德,转好运。
燃点大型炮头
每到清明时节,满山遍野都热闹起来,到处是踏青扫墓的人群,满眼是烧纸钱的烟火,四处是震天响的鞭炮声。
过去扫墓步行肩挑骑自行车即可,仪式也相对简单,铲草、培土、烧香、奠酒、三跪九叩首、拜完后土又拜案台即了结。而现在满山都是摩托车和大小汽车,拜祭时还要念长篇祝文,有的还请唢呐队来吹吹打打,热闹过“六国封相”。
炮声隆隆 浓烟滚滚
吴川人扫墓祭祖少不了纸宝、香烛、鞭炮、“三牲”。过去“三牲”为鸡、鱼、猪,一只鸡、一条鱼、一刀猪肉即可,后来“三牲”中大肥鹅取代了大剦鸡。现在“三牲”已升级为大剦鸡、大墨鱼和“金猪”——即全只烧乳猪。纸宝香烛中又多了冥币,纸制汽车、洋楼、家用电器模型,“现代化用品”一应俱全,真是祭品都“与时俱进”。鞭炮则由过去的火铳、“狗蚤小排炮”发展到现在长达几十米的电光鞭炮,甚至有碗口粗、30多厘米高的大炮头。
鞭炮声响遍山野
每到清明时节,隆隆的鞭炮声响遍山野,间或还传来雷鸣般的轰鸣声,那肯定是拜后土时燃烧的大炮头发出的闷响。听到这此起彼伏的隆隆鞭炮声,看到山野林间游走或匍伏叩首的人群,你还以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或是在彩排辽沈战役呢。
满堂红--烧炮后遗留的纸屑越多越红就越有“彩数”
走在清明节的山野,你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或者最好听力有障碍,否则四周不时响起的鞭炮声会吓你个半死,或引发心脏病。还好,经过扫墓烧炮的“锻炼”,你即使胆小如鼠也久而不闻其响,日后遇到满天响雷,你也会处之泰然,听到突发暴响,你也会安之若素。有些人“胆量”就是这样练就的。
常怀感恩之心 毋忘养育之恩
习俗认为,扫墓烧炮仗越多越响就越有“声气”、更易“发达”,烧炮后遗留的纸屑越多越红就越有“彩数”,因而好大喜功、喜欢攀比的吴川人扫墓燃烧的鞭炮就越比越长,炮头越烧越大、越大越响,“烧钱”也就越来越多,花费也就越来越大。或者笔者言重了,但此风确不可长。君不见全国各地都倡导文明扫墓,一束鲜花、一杯清茶或多一盒糖果即可也,何况不少人把先人的骨灰撒向大海或埋下地里植树呢。只要心存爱念,常怀感恩之心,毋忘养育之恩,不拒赡养之责,不留“子欲养而亲不在”之遗憾,则问心无愧天地宽了,何须纸扎、金猪、大炮头?你以为呢?
2、春节的习俗
春节的习俗有拜岁、开门炮仗、斋日、聚财、开年(开斋日)、姑爷节、拜年、烧门神纸、赤口、小年朝、羊日、路头神、开市、送穷鬼、挹肥、开市大吉、人日、捞鱼生、踏碛、年例、顺星、谷日、九皇会、天公生、开灯、灯酒宴、石不动、贺老鼠嫁女、子婿日、十二搭灯棚、做斋头、做醮、标炮、舞狮、飘色、游神、庙会、试花灯、游神、庙会、送蛴蟆、赏灯、游神、游灯、押舟、放烟花、灯会、庙会、吃汤圆、演社火等。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底蕴。
拜岁
拜岁,是古老的年俗活动之一。在岁首早上迎新岁,奉祀斋菜拜祭“岁神”。“岁”又名为“摄提”、“太岁”,为上古纪元星名,也是民间信仰的神灵。岁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如《三命通会》中所讲:“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拜岁是历史最悠久的过年传统风俗,这古俗如今在广东,尤其在吴川一带仍盛行。在新年初一辞旧迎新之际,迎新岁、拜祭岁神、接福,这一传统习俗自古以来代代相传。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开门爆竹”一说古已有之。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斋日
早晨拜神,放炮仗。初一的上午用斋菜拜祭太岁神,早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早吃完,往后便可以大鱼大肉。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许多地方还保存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开年(开斋日)
照传统说法,除夕辞旧,大年初一迎新,初一迎新要吃斋,初二解除斋解等禁忌,是崭新的开始,俗称“开年”。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一般备发菜、生菜、鱼等,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之意。现代人也有将开年饭摆到酒楼吃。一些郊区农村还保留着“放生”的习俗,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
姑爷节
正月初二是传统的姑爷节,姑爷们要纷纷去给岳父家 、岳母拜年。这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利是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潮汕人将初二姑爷回岳父母家吃饭称为“食日昼”,就是吃午饭的意思,姑爷和女儿必须在晚饭之前回到自己的家(某些地区由于路途的原因可能会住下并吃晚饭)。
拜年
拜年,即是新年期间走访亲朋好友互贺新年的一种方式,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愿。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赤口
古时在中国南方民间,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古时在香港,人们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称“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是古代谶纬家所谓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俗以为是日赤熛怒下兄,遇之则不吉,故此,“小年朝”例应祀祖祭神。
小年朝
年初三又称“小年朝”,有祀祖祭神的习俗。大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亲朋好友之间不可互相走动拜访,还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小年朝:古载,初三日,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
羊日
《岁占》中说: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路头神
五路神又称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四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据说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接五路须主人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请接,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在门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计依次向财神礼拜,拜后将原供桌上的马幛火化,表示恭送财神。仪式才算是结束了。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送穷鬼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古代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汉代东方朔《岁占》收录的古俗认为,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中国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挹肥
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但现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卫浴设备,故已无此俗)。
开市大吉
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正月初六,在旧时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门板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营业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人日
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在文字记载上,汉朝开始便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
踏碛
在西南地区,人们会结伴郊游。《荆州图经记》:(奉节)夔府人重诸葛武侯,以人日倾城出八阵碛上,谓之“踏碛游”,妇人拾小石之可穿者,系于钗头,以为一岁之瑞。
年例
年例,古老传统贺岁方式之一。年例文化源远流长,有历史,乏记载。所谓年例,即“溯古例今、年年有例”,是指每年定期(主要集中在新年期间)举办的群体大型祭祀活动。年例礼俗以敬神、游神、摆宗台(做醮亦称摆醮)、祭礼为核心,并伴以各种民俗文化表演节目和宴请亲朋好友,而开展的群体性祭祀活动;主旨是酬谢天地神祖恩德,驱邪祛疫,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
顺星、谷日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阴则年歉,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
九皇会
古时全国许多地方,如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均于农历九月一日至九日连续九天盛行礼斗之俗,谓之九皇会。北斗九皇由北斗七星和左辅、右弼构成。《玉匣记》说:九月初一至初九日,北斗九星隆世之辰,世人斋戒,此日胜常日,有无量功德。九皇信仰的影响很大,这种崇拜在民间逐渐演变为礼斗之俗。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载:广东地区于九月九日,多建九皇会以礼斗;在云南,礼斗已为滇俗,九月朔至九日举办,最为虔诚;浙江杭州的礼斗日期则在六月朔至初六,礼俗大抵一样。
天公生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开灯、灯酒宴
正月初十,南方部分地区有开灯的习俗,设开灯酒宴。该日,男孩之父必购八角纸灯一盏,悬挂在祠堂或庙堂正中央,以求让祖先认识自己的子孙而加以荫佑,或请神明进行保护。灯酒会的习俗包括开灯、投灯、饮灯酒等一系列习俗活动。
石不动
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由十个小伙子或十个小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石头生日:在这天是石头的生日,所有石制品都不可使用。
贺老鼠嫁女
旧时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子婿日
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相传,这是因为初九庆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还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这天用来请子婿吃饭,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费了。
十二搭灯棚、做斋头、做醮、标炮
正月十二,搭灯棚,做醮,做斋头,标炮。“做斋头”礼仪复杂,当天早上要从庙里请神回家,并安坐大堂之上,供奉糖果香火;“做斋头”机会难得,是荣耀之事,因为人们普遍认“做斋头”可得到神的厚爱,会带来好运,来年会发财胜手,心想事成,因而都隆重而为之;“做斋头”一般都摆斋头酒。
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舞狮、飘色、游神、庙会
正月十三、十四,舞狮、飘色、游神、庙会。也有传说正月十三是“灯头生日”, 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
试花灯、游神、庙会、送蛴蟆
这一天的中国民俗活动有喝亮眼汤,试花灯,食糟羹,拜临水娘娘等。农历正月十四,四川蓬溪县有“送蛴蟆”传统民俗活动,参与活动的人员不仅能吃到正宗农家“坝坝宴”,还能手持竹制灯笼登山,燃放烟花并“送蛴蟆”,迎接农历新年的好运和良好祝愿。
赏灯、游神、游灯、押舟、放烟花
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灯节,习俗活动主要有赏灯、游灯、押舟、放烟花、闹元宵等。元宵节的节俗非常有特色,赏灯与放烟花也是元宵主要习俗之一。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灯会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比如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庙会
逛庙会是传统民俗活动之一。广府庙会与北京地坛庙会并称中国两大庙会。涵盖木偶荟萃、中华绝活、武林大会、元宵灯会等主题活动,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贸休闲文化等丰富的内容。
吃汤圆
正月十五吃汤圆,“汤圆”亦称“元宵”。汤圆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汤圆也寓意团团圆圆。
演社火
在北方一些地方,正月十五还要几个村子聚集在一起演社火。社火里包括踩高跷、跳钟馗、花车等等。
3、晚上拾炮丈好吗?
什么时间拾炮仗都不好,无论是晚上还是白天,炮仗是危险物品,丢在地上的炮仗有可能克信的炮仗,随便捡拾,有可能拾到复燃的炮仗,不知不觉中万一炸响了,身体就会受到伤害。所以什么时间也不要捡拾地上的炮仗。
4、九个春节习俗
年前习俗
年末廿三/廿四
忙年
年末廿三或廿四日,在民间称为“小年”,从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了。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在清朝之前,民间传统的小年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民间百姓相效仿,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老传统。
扫尘
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扫尘是年前除旧布新习俗之一。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年末廿三/廿四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称“扫屋”。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扫尘的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清吉;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辟邪除灾、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祈求与愿望。
祭灶神
祭灶
农历十二月廿三或廿四日祭灶,是日入夜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至除夕日早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烧香、点烛、放纸炮等,。祭灶这一民俗活动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但在最开始的时候祭灶的日子并不是在小年日。郑玄注《礼记·记法》说:“(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传说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到除夕,这几天都是灶神回宫的日子。除夕当天,则要重新请灶神下降,百姓都会先贴上灶王爷的神像然后再开始准备除夕的年夜饭。据我国晋代名人周处所作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
地方习俗:江苏苏州乡贤宋朝诗人范成大有《祭灶词》传世,生动描写了宋时苏州人家送灶的习俗,其诗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少留恋,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争斗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据老苏州人回忆,送灶最重要的除了“糖元宝”外,还有另外一些供品,如灶神纸马、灶帘、灶锭等。
年末廿五
做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个别地区有这样的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
接玉皇
民间传说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廿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照田蚕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闲暇娱乐好时机。
年末廿六
关于腊月二十六,民间还流传着“腊月二十六割年肉”的说法: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肉”或“二十六,割刀头”,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故此称为“年肉”。
在部分地方乡村,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边各村的百姓纷纷前往赶集买年货,烟、酒、鱼、肉、鞭炮和走亲戚用的礼品一样也不能少,年味已渐浓了起来。过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较穷苦,而且家里的人又都比较的多,因此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条件稍微好点的,也不过是能吃上点窝窝头与野菜什么的,好不容易盼到快过年了,家里的劳力们纷纷开始杀猪,没有养猪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块肉回家,因此,腊月二十六炖猪肉也被称为“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年末廿七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俗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二十七,洗疚疾”。
年末廿八
北方一些地方有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广东有一句俗语“年廿八,洗邋遢”,意思是说在农历十二月廿八日这一天全家人要留在家里打扫卫生,贴年红(挥春),迎接新年。
岁除
除旧迎新
“年”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与新年首尾相连,谓之“挨年近晚、岁穷月尽”,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此期间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自古就有贴年红、祭祖、团年饭、守岁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祭祖大节。
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除旧布新、迎接新年。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清扫庭舍、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拜神祭祖
祭祖
除夕祭祖是过年重要习俗之一,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报祭祖先的恩德。除夕,人们会摆上菜肴、倒上美酒,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并祈求祖先的庇佑,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祭祀祖先,不仅涵盖了中国所有的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民俗节日永远的主题。
祭祖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
贴年红
贴年红,即是贴春联、门神、年画、福字、横批、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统称为“贴年红”。贴年红是中华传统过年习俗,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门神: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
春联:即对联,亦名“门对”、“联对”、“桃符”等。一说春联来源于桃符;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窗花: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吊钱:贴吊钱的历史由来已久,因名称中带有“钱”字,把它们挂在门前檐下,预示着新的一年中财源会滚滚而来。
倒“福”字:每逢新春佳节,有的地方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倒"福"字。春节贴倒"福"字,取其谐音“福到了”,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横批:横批是指同对联相配的横幅,一般仅用于少数有此必要的楹联。所谓“横”,指的是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指的是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提高作用。
年夜饭
年夜饭,是年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发菜(寓发财)、腐竹(寓富足)、莲藕(寓聪明)、生菜(寓生财)、生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压岁钱
压岁钱(在广东叫做“俾利是”),春节习俗之一。压岁钱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的,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守岁
守岁,又称照虚耗、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新年前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全家团聚,迎接新岁到来;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古时南北风俗各异,有的地方守岁习俗主要为熬年夜,即通宵守夜;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说: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节期习俗
正月初一
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从正月初一开始便进入迎接新禧、祭祀神灵、祈求丰年主题。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烟花照天、辞旧岁、迎新年等等各种庆贺新春活动达于高潮。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送旧迎新。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正月初一拜岁,迎新岁。早上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道贺新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多地方有正月初一早上吃素的习俗。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恭祝新年大吉大利。
拜岁
拜岁,是古老的年俗活动之一。在岁首早上迎新岁,奉祀斋菜拜祭“岁神”。“岁”又名为“摄提”、“太岁”,为上古纪元星名,也是民间信仰的神灵。岁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如《三命通会》中所讲:“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拜岁是历史最悠久的过年传统风俗,这古俗如今在广东,尤其在吴川一带仍盛行。在新年初一辞旧迎新之际,迎新岁、拜祭岁神、接福,这一传统习俗自古以来代代相传。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开门爆竹”一说古已有之。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斋日
早晨拜神,放炮仗。初一的上午用斋菜拜祭太岁神,早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早吃完,往后便可以大鱼大肉。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
开年(开斋日)
春节习俗活动
照传统说法,除夕辞旧,大年初一迎新,初一迎新要吃斋,初二解除斋解等禁忌,是崭新的开始,俗称“开年”。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一般备发菜、生菜、鱼等,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之意。现代人也有将开年饭摆到酒楼吃。一些郊区农村还保留着“放生”的习俗,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
姑爷节
正月初二是传统的姑爷节,姑爷们要纷纷去给岳父家 、岳母拜年。这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利是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潮汕人将初二姑爷回岳父母家吃饭称为“食日昼”,就是吃午饭的意思,姑爷和女儿必须在晚饭之前回到自己的家(某些地区由于路途的原因可能会住下并吃晚饭)。
拜年
拜年,即是新年期间走访亲朋好友互贺新年的一种方式,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愿。
正月初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赤口
古时在中国南方民间,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古时在香港,人们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称“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是古代谶纬家所谓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俗以为是日赤熛怒下兄,遇之则不吉,故此,“小年朝”例应祀祖祭神。
小年朝
年初三又称“小年朝”,有祀祖祭神的习俗。大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亲朋好友之间不可互相走动拜访,还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小年朝:古载,初三日,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
正月初四
羊日
《岁占》中说: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正月初五
南方部分地区在正月初五迎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祭财神”。
五祀即迎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正月初四24点后),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
五路神又称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四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据说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接五路须主人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请接,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在门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计依次向财神礼拜,拜后将原供桌上的马幛火化,表示恭送财神。仪式才算是结束了。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正月初六
送穷鬼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古代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51] 汉代东方朔《岁占》收录的古俗认为,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中国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挹肥
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但现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卫浴设备,故已无此俗)。
开市大吉
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正月初六,在旧时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门板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营业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正月初七
人日
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在文字记载上,汉朝开始便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
踏碛
在西南地区,人们会结伴郊游。《荆州图经记》:(奉节)夔府人重诸葛武侯,以人日倾城出八阵碛上,谓之“踏碛游”,妇人拾小石之可穿者,系于钗头,以为一岁之瑞。
正月初八
开工日、谷日、年例、游神赛会
派利是
年初八是开工日,派发开工利是,是广东老板过年后第一天上班首要做的事。“利是”亦有写作“利市”或“利事”。派利是,利是利是,寓意着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红大紫。“利市”一词古已有之,早在《易经》中便有记载,带有本少利多的意思。元代《俗谚考》亦提及“为了吉兆,要向主家讨个利市”的说法,由此可见,利市亦有好运的意义。
根据《易杂注》所载:“营商利市,营达利事”,生意人派的叫利市,取其有利于做任何事情的意思。
5、河南话成天慌里跟拾炮里样是啥意思
拾炮就是以前过年的时候,各家放完炮之后,地上会有很多没有炸的,小孩子最喜欢去拾这些炮然后留着玩,所以小时候年初一很早就起来,听见哪家在放炮就赶紧跑过去捡那些没有炸的,最高兴的就是能捡到那些大炮,去晚了就没得捡了,所以要才会特别着急;
这句话也就是形容人特别着急去做一件事情
6、放炮的民俗行为
放鞭炮
春节放鞭炮这一习俗不知在中华大地上已经延续多少年,本人已无心考证。从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以后,鞭炮就霹霹叭叭的没有断过。遥遥的还能听到邻村的鞭炮声。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是到天明,鞭炮拉的越响越急,整个世界都仿佛沉浸在浓浓的喜庆气氛之中。黑漆漆的天空,礼花绽放,一闪一闪,仿佛是被人撕扯的黑绸布。土地仿佛也要被带起来,跟着一起颤动、舞蹈。 放鞭炮是孩子们的乐趣,现在还能清晰的记得孩提时代的事情。每到大年三十晚上,提前让妈妈把新衣服准备好,放在床头,准备早上起来穿。一年难得做一次新衣服,穿新衣也是很能让人兴奋的一件事情。更让人兴奋的事是准备早早地起来拾鞭炮。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孩子的鞭炮都是大人买的,摔炮、拉炮、捏炮、礼花等什么都有,不操心没炮放。那时候一家一户的都是买个一千二千响,算是应应景,那顾得上孩子们啊!但再穷也抹杀不了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孩子们总能找到他们的娱乐所在。 头天晚上把鞭炮放在火炕上焙一焙,以免鞭炮受潮、拉不响。过去的人讲究多,这鞭子不响,说不一定来年会走背运!如果大人不讲究的话,在放的时候可以偷偷地截下来一小段,拆开来,留着以后慢慢放。但那个时候大人很少让孩子们这样做。 无奈只有三五个同伴,提前商量好,早上起来先把自家的鞭炮拉了,然后再相互结伴一块儿去拾别人家放完没响的鞭炮。那场景,像一幅图,现在还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东边邻居鞭炮响了,赶快跑到东边,穿着新衣服,摸着黑,西边谁家鞭炮响了,赶紧的,跑向西边,大半个村子,几乎让我们跑遍了,三五成群,也不知道害怕,记得那时候没有月亮,天很黑很黑,村子里没有路灯,跑到各家各户院子里才会看到有电灯明着。好冷好冷的天,跑得全身出汗,透过灯光可以看到每个人头上都在冒着白烟儿。天亮了,每个人的衣服兜子里,都装得鼓鼓的,满满的,一边相互炫耀着收获,一边在嘴里诅咒着某家大人的抠门,竟把鞭炮放在大荆条篓里拉,这损招真想得出,害得我们没炮拾。 第一个禁放鞭炮的城市是天津,时间是1907年2月3日。那一天,天津巡警局通过《大公报》发布了一个很有趣的公告:“入冬以来,风高物燥,瞬届年节,竞放花爆。起花双响,高入云霄,遗火落下,贻害非小。贩卖燃放,均于禁条。特先晓谕,广为劝告,父戒其子,兄为弟导,子弟有犯,父兄枷号,倘敢故违,决不宽饶。”但是那次禁放,并没有扩展到全国。 第二次大范围禁放鞭炮开始于1993年前后,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带动下,短短几年时间,全国绝大多数中心城市都宣布禁止在中心城区禁放。 对于禁放鞭炮,始终存在不同的声音。比如以冯骥才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学者就认为,燃放鞭炮是重要的民俗,是春节不可分割的部分。没有炮声,年味就淡了。眼下传统文化正遭遇到全球化时代的冲击,如果我们不保护民俗的东西,传统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躯壳。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天津这个一度最早禁止燃放鞭炮的城市,九十年代以来没有加入禁放的行列。最近几年,这种看法影响渐大,比如济南等城市就经当地人大讨论后,解除了禁放令。据说由于天津允许放鞭炮,还出现了北京人到天津过年放炮的旅游热。 禁放鞭炮当然会对过年的气氛有所影响,但是营造气氛的手段是多样的,比如广东特有的买花、摆花的习惯,就很文明,也很环保。近年来推出的装饰性的塑料鞭炮,挂起来也很有喜庆的气氛。至于禁放鞭炮就会影响年味,进而影响到传统文化的传承,这种说法虽然不无道理,但还是有点夸张。毕竟,禁放就是禁放鞭炮而已。禁放鞭炮,大煞风景◎杨光 禁放鞭炮的争议也由来已久。时至今日,全国大中城市,禁者、放者,兼而有之。 首先谈“禁”。眼下,禁的东西不胜枚举。禁赌、禁毒、禁黄、禁腐败……此类一系列的禁,但凡有些正义感的人对此类“禁”击掌相赞!不禁危害国运、贻害众生、不合民意。非禁不可! 但有些存有争议的东西却从不言禁。比如:烟酒不知害了多少人;车祸不知伤了多少人;就连堂而皇之的许多各项体育竞技比赛,也不知有多少人为它受伤,送了命……但从未听说要禁什么。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不可因噎废食吧。 那么谈到鞭炮禁与放的不同看法,必然要探讨的问题是“度”的判定问题。燃放鞭炮到底造成了多少人伤亡?到底引起多少实实在在的火灾?造成了多大程度的空气污染?有没有切实办法减少和杜绝这样的损失?如果因为燃放鞭炮造成的损失是无法避免的、损失是巨大的、惨重的、不得民心的,燃放鞭炮之举当然要禁,而且禁得要坚决。反之,则“禁”得没有道理,不合民意。此“禁”岂不是费力不讨好? 天津在二十世纪初时,是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当时,城市建筑以简单窝棚式平房为主。冬季天干物燥,加之早年鞭炮制作滥用火药,极为粗糙,不规范,所以时常引发火灾。故而,历史上天津曾禁放鞭炮。但时隔不久,天津就停“禁”了。 再看天津近数年来在燃放鞭炮一事上的事实,更可见此问题的真实情况。天津市是直辖市,人口千万,密度极大,街道狭窄,而近二十年来的事实说明,天津没有因此发生重大火灾和严重人身伤亡事故。这个十分有说服力的天津燃放鞭炮现象说明,燃放鞭炮并不是与灾祸密不可分的。正是因为政府当局科学管理,才使得不论在平时,还是在节庆、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天津的大街小巷、闹市中心、城区到处都是鞭炮声震耳欲聋,处处硝烟四溢、欢声笑语的海洋! 那么人们不禁要想,我国还有几个城市的人口密度比天津大?在中国人传统的、举国欢庆的春节期间,在中国老百姓普遍认同的燃花放炮,过千年历史传统吉庆的问题上,轻言“禁”,岂不是大煞风景? 接下来就更好玩了,有焾儿的放一块儿,没焾儿的放一块儿。有焾儿的就放,在树洞里放,在墙缝里放,凡是大人想不到、感觉不可思议的地方,孩子们都觉得很有意思:雪地里,瓶子里,窗台上,牛背上,甚至是牛粪上,都放过炮。如果跑不及,就会溅一身的牛粪,到家注定要挨骂,所以更有刺激性。没有焾儿的,就从中间掰开、一分为二,点着呲花,或把炮围成一圈儿,或围成各种造型,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你点着我,我点着你,看谁点着的炮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手上脸上都是黑黑的,大人准会嗔怪道:又玩成花狗脸儿了?! 新衣服没穿几天,袖子上,衣角边,裤腿上,都会烧一个一个的小窟窿,当然又少不得再挨一次骂,但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7、广西南宁:地理位置与风土人情
一、广西南宁的地理位置
广西南宁,别称绿城、邕城、南方水城、五象城,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现代化城市。广西南宁的位置处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偏西方向,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东邻粤港澳琼、西接印度半岛,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2′,北纬22°48′。
二、广西南宁的风土人情
广西南宁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广西南宁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苗族、侗族、回族、满族、毛南族、土家族等,各民族建筑形态各异,特色鲜明,风俗也多种多样。
炮龙节是南宁宾阳特色的的传统节日。传统炮龙年年舞,年年传统舞炮龙。炮龙节是汉族和壮族两家人的文化融合,产生的民间节庆。
“火狮节”是南宁民间的称呼,届时雁江镇每条街都会派出一条狮,到家家户户拜年。各家各户也准备了很多鞭炮和红包迎接舞狮,古色古香的的街道,红红火火的炮花,场面足以媲美宾阳的炮龙节。
(7)吴川拾炮风俗扩展资料
广西南宁的历史变化:
南宁自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诞生之日起,1700年间城市经历了几次迁移与发展:从邕州古城、晋城、唐城、宋城到新南宁。
1、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晋兴郡诞生,郡治设在晋兴县城即今南宁,这是南宁建制的开始。郡治所、县治所初始就设在邕州古城即平南村一带。
2、晋兴郡治、县治便从邕江南岸逐渐向北岸地势较高的凌铁村迁移并建设新城,史料称新城为“晋城”,晋城没有城墙,范围很小不足半平方公里。
3、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开始,在“晋城”东北重建新城,唐城一直到北宋皇祐初年(1049年)仍存在。
4、宋嘉佑年间(1056-1063年)刘初任邕州太守,便在离唐城西北约1公里的五花岭一带开始建新城。从明代开始,“宋城”的外围逐步拓展为城区。
5、解放后,城区的发展均是以宋城为基础形成的旧城区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扩展,城区范围不断扩大。
8、枪火重生炮弹怎么丢
拾取炮弹后回到中间的炮台发射炮弹。
《枪火重生》是多益网络旗下首款国风冒险闯关FPS游戏,STEAM上线于2020年5月23日,国服上线2020年8月20日。
玩家在游戏里可以操纵不同英雄体验多种流派玩法,使用随机掉落的武器在随机性关卡中进行冒险挑战。既可以单人畅玩,也可以最多四人组队,享受共同冒险闯关的乐趣。
9、春节的时间和习俗是什么?
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春节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等为主;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家人吃团圆饭,一起看春节晚会。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3、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习俗:扫墓、踏青。
春风拂煦清明节,踏青祭祖念先人。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庭共同记忆,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带五色线,做香囊,门上插艾。
5、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女红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6、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赏月、吃月饼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7、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参考资料:网络——中国传统节日
10、兰石镇的传承传统文化——年例
春节过后,兰石各地的年例活动如百花竞放,遍及广大城镇乡村。年例与春节等传统节日不同,是粤西地区一带的农村文化风俗。有的以祭祀为主的群体性节庆,主旨是敬神、拜宗、祭祀社稷,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形式丰富多彩,富有神秘色彩。
所谓的年例,就是一年例或是年年有例。它是以土地神的“社境”为单位,一年之中在固定的一个日子里做年例。在兰石,从正月初七到十二月都有村庄做年例,但主要集中在正月二月。不少村子有两个甚至三四个年例,如兰石镇的兰石村、顿谷村,大小年例有四个。
过去做年例多数是白天游神舞狮,晚上演大戏或做木偶戏或放电影、烧炮仗、放烟花,邀请亲友聚餐饮酒,尽情欢乐。吴川的年例节庆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越来越热闹。他们不但在村口搭门牌,张灯结彩,村中的老板们还捐资十万、百万邀请国内顶级球员来比赛篮球,请著名歌唱家和省粤剧团或粤剧名伶前来演出,请飘色仪仗队环村巡游或请高桩狮队舞狮,小小村庄引来八方亲朋、热闹非凡,真可谓“年例大过年”。年例甚至促使物价飞升,市场出现应激性的活跃,形成独特的年例经济。 兰石年例遍地开花,时间各不相同,右边是部分村庄的年例时间和一些特别的年例样本。 年例的典型代表,包括游神、“爆烧火器”、“摆盅”、“吃年例”、“唱大戏”等内容,旨在祈祷消灾避祸、人畜平安、百业兴旺的大型民俗活动。年例期间,家家户户大摆宴席,用茶饭酒菜热情招待亲戚朋友,充满独特的地方风情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年例宴客:除“睇(看)年例”所看到的喜庆活动外,“食年例”(请亲友吃年例宴)更是远近闻名。 做年例,一村做年例,周围村庄的群众都不得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宴席招待亲朋戚友,故“做年例”又称“吃年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例曾被当作:“四旧”,一度中断,但年例“吃”的内容还是保留下来。
游神做醮:菩萨从庙里出来,到“社境”的各个村子巡游,每个村子都不得有一个或几个“摆盅”的场所,这是“起年例”的重头戏。每个“摆盅地”摆上几直张方桌,村民从家里挑上上好的水果及糕糖,装在盆子里,摆在方桌上,供菩萨“享用”。旧时还有道士在掷“杯较”(把一个木质的圆木对切开两片,问神时往地上一抛,两片切面向上谓之阳较,两片切面向下谓之阴较,一上一下为圣较)。仪式上大放烟花炮竹,还有舞狮子表演。年例的当天中午,还举行游神和“摆醮”。“摆醮”形式与“摆盅”相同,不同的是供品由水果、糕、糖改为“三牲”(鸡、猪肉、鱼)。
押舟:押舟的时间表在年例当晚8点至10点,人们接线员着神像和纸船在村中巡游,或是停放在“醮地”,各家从家里拿出些鸡毛、乱头发、麻种、豆种(象征麻疹、疮痘),放在纸船里,接线员到村外的三叉路口或江边焚烧掉(意即祛邪逐鬼)。舞狮:舞狮子的习俗有个神奇的传说。话说中国古代没有狮子,说不清是秦朝或是汉朝,西域的番国与我国交恶。有一年,番王派使者给我国送来一头狮子,并要求把狮子驯服,表示交好,并约定第二年我国皇帝寿辰前来观看驯服的狮子表演。谁知狮子难以驯服,半年后竟逃出铁牢,咬死了几个宫娥美女。幸好两个驯兽员武艺高强,三两刀就把狮子砍死了。这下右闯了大祸,皇帝寿辰拿什么给番国使者观看呢?弄不好两国会再次发生战争。好在两个驯兽员机灵聪明,在皇帝寿辰那天,两人披上狮子皮在舞台上表演,一跳一缩,左右摇摆,一醒一睡,栩栩如生,跟真狮子一样,番国使臣一点破绽也看不出来。从此便产生了舞狮子的习俗,民间逢年过节,都爱舞狮子表演。
抢炮头:不少村庄的年例,在晚饭后有“抢炮头”的习俗。“炮头”就是烟花升空后掉下来的纸团。炮头有“发财炮”、“猪仔炮”、“添丁炮”、“菜炮”等。民谷相传,谁拾到炮头,当年就会顺顺利利,添丁发财。谁拾到什么炮,第二年便要还什么炮,如果把拾到“猪仔炮”的,每二年还要还一头猪崽,拾到“菜炮”的,第二年也要还一桌酒菜。指令性计划炮头的场面很热闹。烧炮时,一支支火箭射向天空,随着“噼噼啪啪”的响声,火箭在天空中炸开,空中飞舞着五颜六色的彩球,美丽极了。最后通牒“嗖”的一声,从炮筒里射出一个炮头,在空中划出一首美丽的弧线后掉下来了,人们争先恐后前去抢夺。
做大戏:年例有些村庄还演木偶戏。叫木偶戏为“鬼仔戏”、“鬼儿戏”。吴川的木偶戏有三种:一种是单人木偶,流行于长岐、浅水、兰石一带,另一咱是小班木偶,流行于吴川流不息西南各镇,唱吴川山歌腔,再一种是大班木偶,又称粤剧木偶,唱粤剧腔。有些大班,日场木偶演出,夜场演员演出,故又称阴阳班。小班木偶、大班木偶已基本消亡,还有少量单人木偶班,演员多是六七十岁的老艺人。演大戏。吴川流不息人称粤剧为“大戏”。大戏在吴川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村村有戏班。改革开放后,每逢年例,几乎村村演大戏。每逢年末,政府都组织粤剧春班订戏会,来自两广粤剧团的演出经纪人瀑满会场。有的富裕村庄的年例,一场子近十万元的省粤剧团,能一口气连演十晚;有的村庄同时邀请两个粤剧团“双拍台”,一连演几个晚上。吴川的古老年例活动,虽然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其积极意义不容忽略,它既联系了亲情、友情,增添了喜庆气氛,弘扬了传统的地方特色文化,又刺激了夸张消费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传为一种传统习俗,年例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既融汇了健康向上的内容,也渗入了许多低级没落的东西,既活跃了文化交流,也滋长了封建迷信、奢侈腐败和攀比浪费的歪风——有人通过年例大肆铺张浪费,大搞面子工程;个别地方大张旗鼓建设庙宇,修葺豪华迷信殿堂。这些突出的问题,是任其自然衍生?还是加以引导使其健康发展的?民俗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社教,是一种效应的民心警钟。有民俗专家认为:“年例是以习俗的力量让民众自动在集中的时间段经历相同的活动,在相同的仪式中体验相同的价值,一个共同的社会就这么让人们和谐地延续下来。这就是传统节日最经济、最有效的生活文化再生产功能。”民俗节庆仪式活动在封建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下是允许的,而且政府官员都热心参与各种节庆,目的是利用节庆的民俗唤起民心向背,达成一种团结友爱的社会风尚,昌启民族精神文明。那么,在新社会主任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年例? 首先,年例作为一种大文化,包含着巨大丰富的文化财富,政府要做好挖掘和保护工作,从中提练出物质和精神财富。其次,年例作为一种传统民俗,只能引导,不能阻止。政府要用科学的眼光明辨年例中存在的神灵祭祀、宗教信仰内容,不能动辄就为其贴上“封建迷信”的标签,要充分考量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再次,年例作为一种载体,可以成为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通道。政府要加强正确引导,抵制不良风气,从内容和形式上不断丰富,提高年例的文化品位;要组织创作出群众喜欢的精神食粮和排演形式多样的节目娱乐大众,让新文化、新思想在农村蓬勃发展,使年例成为新时期的农民文化节。
当大城市居民日益觉得传统的节日过得越来越无味的时候,吴川地区家乡的汉族传统风俗依然可以保存得很好,吴川家乡的传统文化没有在今天的一切都全球化的大潮中消失殆尽。反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带来文化环境的不断改变,吴川年例的节日内容和节日功能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吴川年例文体活动的繁荣,是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心理需求这一层次的迫切需要。
吴川年例是广东省乃至中国少有的风俗习惯,它以独特的地方特色和传统习俗,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一些民俗专家和学者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吴川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依山傍海,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再加上融入这具有文化内涵的年例,将其加以开发、发展以此为主题特色的旅游经济,将为湛江旅游业添砖加瓦,市场潜力也是巨大的。
在吴川年例期间,主人与在其他地方生活的有着共同血液的亲戚和在外工作、生活的朋友共聚一堂。或许,一年当中就只有年例这一天才能见到许多好久不见的朋友,在这一天,和好友们说着当年,说着以后,联络着朋友间真挚的感情。
吴川年例作为吴川地区一项自古沿袭的重大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表现的更多的应是优良的传统,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如对整个地区的人们的精神文化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吴川年例不断的得到了发展和创新,对它的存在也赋予了新的意义:
1、沟通的桥梁。当今社会网络、通讯发达,但是人们工作的压力也增大了,减少了他们回家的时间,很多人很难在一个时间聚在一起,缺少了和亲朋好友面对面的机会。在这里,外出的人过年的时候可以不回家,但吴川年例时她们会不顾千里必须要回家团聚。而且是吴川年例 线,年例之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邻近各镇各村庄的群众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亲朋好友,朋友的朋友也都一起涌来,主人家会盛情款待,招茶呼饭,宴饮尽欢,小朋友还可以收到利是,吴川年例起到了很好的沟通作用,这真是来得开心,走得欢心!给春天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
2、促进经济发展。吴川年例期间,吴川地区乡镇和城区的消费剧增。菜市场、各商店、道路两旁到处都是年例商品,琳琅满目。据调查结果显示:水果糖果、饼干等供应会大大增加,增幅在40%以上;新菜式的兴起也逐渐成为经济的一个亮点,它刺激了消费的增长,同时也拉动了相关物品的需求,直接增加了菜农的收入,增幅也在15%左右;家庭电器用品,烟花、彩灯等喜庆物品的消费比例也有很大的提高,同比其他月份相对会增长20个百分点;年例的娱乐演出(如醒狮、舞龙、飘色、粤剧……)等市场潜力也巨大。据有关人士统计分析,吴川年例经济约占农村市场经济的四份之一份额。吴川是一个旅游城市,而年例正是吴川地区的一大文化特色,过去的精神财富已经产生了可观的物质价值,并正在加快脚步,影响这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文化在经历了以文养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阶段之后,已经开始给自己搭台,自己唱戏,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文化与经济越融合,文化生产力所释放出的潜能就越巨大,将文化产业融入到服务行业特别是旅游业中,更是一种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3、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留和发扬光大。年例正好给了这些节目一个发展的空间,并且这些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也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
4、成为社区的一种新文化。随着经济和文化发展,吴川各村年例也随着时代变迁,不仅演大放烟花,还举办游园活动、健身舞等,开展歌咏、体育、棋类、牌类等有奖比赛,这些活动在表演上生活化、趣味化、深受大家的欢迎,成为社区的一种健康的风俗文化,也成为农村文化的新亮点。文化是一个地区文明的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一个城市、一个社区只有精神文化和经济文化同时发展,才能使这个地区历久不衰、现代文化蓬勃发展。
5、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民俗文化内容反映和表现了民族的共同心理,思维习惯,生活等内容,规范人民的价值取向,产生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具有社会和谐价值。吴川年例作为一种地方特色风俗文化,它所昭示出来的决不仅是一种艺术面貌,更多的是一种和谐的人文精神风貌。文化的地区交往有助于文化的融和发展,推动了地区间的交往与合作,促进了地区间的稳定和和谐,梅菉飘色等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多次参加了各地区举办的各项活动和比赛,并夺得了大大小小的荣誉,所有这一切,不单向外展示了民俗文化之乡的巨大魅力,而且也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地区间的和谐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正月初七:顿谷村(吴川兰石镇)(顿谷村委会有:上村、下村,埇仔村、岑旺村、塘尾村、高坡村、塘口村都做正月初七、三月初三、七月初七和十月十八)
正月十三:兰石镇兰石村、大村、墩头村、鲤鱼头、新屋村、上元村、下山村、山脚、三星岭、茂良塘村、油衍屋、下博崖、梧桐岭
正月十五:兰石庄艮、百官水村、百官山村
正月十六:兰石新屋地、上博崖
正月十七:博崖山
二月初二:兰石名利村(注:该村有两个年例,另一个是六月十九)
三月十六:兰石新屋地
六月十六:兰石兰石村(注:该村两个年例,另一个是九月初九)
七月十六:兰石新屋地
九月初九:兰石兰石村(注:该村两个年例,另一个是六月十六)
十月廿五:兰石百官山(注:该村两个年例,另一个是正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