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风俗小孩出生
1、生孩子“报喜”,民间习俗有哪些?
自古以来,生孩子都是一件大事,在中国更是有延续香火这么一说,生孩子是一件大喜事,自己家里欢喜那更不用多说,主人公家还需要想亲朋好友,特别是娘家人报喜,那么报喜在民间都有那些习俗呢,一起来看看吧。
报喜是婴儿刚刚生下来时的一项礼仪活动,亲朋好友接到报喜之后,要将鸡蛋染红送来贺喜,这个称之为“吊卵”。
报喜的主要是对象是产妇的娘家人,因为对于娘家人来说,自己的女儿嫁出去了能否生育是一件大事,所以孩子的父亲要到娘家去报喜。当然去报喜也不能两手空空的去,这个要根据婴儿的性别,如果生的是男孩,那么做父亲的就要给亲朋好友送去甜汤面,如果生的是女孩,要送甜汤丸。
也有一些地方的习俗不一样,如果是生男孩的,就要用一张红纸写上婴儿的出生年月,然后用红花,仙草,办糖饼送给岳父家,称为报添丁,如果生的是女儿,就简单得多了,通常为口头报知,称为报添口。
岳亲家在收到女婿的报喜之后,就要回礼了,要办肉蛋,糯米,红糖等礼物,然后再贴上红纸,前往女婿家里去贺喜。有些地方是送鸡,生男孩送两只公鸡,生女孩送一只母鸡,然后女婿还得给岳父回敬糖饼。
这项报喜的活动一般是产妇生完孩子十二天左右进行的,俗称“过蜡”。
现在我们很多地方都将这些习俗简化了,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但是报喜的活动还是有,只是在程序上简化了,在我们这边很多地方,一般生第一胎时,会给村子里每家每户分一些喜糖,喜蛋之类的,表示给大伙儿报喜,然后得到大家的祝福与祝贺。
2、小孩出生多久办酒席
婴儿出生一个月叫满月,在民间,庆贺满月的仪式和活动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其中,吃满月酒和剃满月头是延续至今最为重要的。
满月酒。婴儿满月的礼俗流行于唐朝。到了南宋,几乎所有官宦和富有人家要为婴儿举办“洗儿会”,这是一种很隆重的风俗。主人家要在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的日子发请贴宴请亲友,亲朋好友会在这天携带各种礼品前来向婴儿表达祝福。到了近代,婴儿满月时的庆祝方式有了不同,满月时外婆要为婴儿准备一份丰盛的礼物,包括面条、粽子、馒头和一只活鸡,有的还会送婴儿用的帽、鞋、袜、衣服等,俗称“拿满月”。中午时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觥筹交错,祝福声此起彼伏。这种情景就是历代相沿的“满月酒”。
剃满月头。这是婴儿满月的另外一项重要仪式,在民间也叫落胎毛。在我国不同的地方剃满月头的习俗是不一样的,有不同的说法和讲究,但其中一个共同点是胎毛不能剃光。一般情况下是在头顶心或近脑门处留下一撮,俗称桃子头、桶盖头、米囤头等。另外,还有一些地区的习俗是把落胎毛的仪式放在婴儿出生百天时举行,称为剃百日头,留一撮毛和郑重处理落发的习俗与剃满月头基本一致。
关于珍藏剃下胎毛的意义,也有众多讲法。有些地方的风俗是将其搓一成一个圆球挂在床檐正中,意在孩子长大离家后,胎发团还挂在母亲床上,可以永远受到母亲的护佑;有些地区的习俗是用线绳将胎发吊在窗台上牢牢记住,意为这样就可以使小孩经受风吹雨打,有利于小孩的成长;有的地方则是将胎发盛入金银小盒,或用彩色的线结成一绦络,认为这样做可以起到避邪的作用;还有的地方是将胎发用红布包起来,缝进小孩儿的背心或夹袄中,认为如此便能使小孩儿顺利成长。
3、乐清有哪些风俗习惯
乐清的民俗传统有如下一些:
1.乐清旧有的集市习俗一直沿袭至今,主要有:蒲歧每年九月初一到初五:大荆每旬三、六、九;虹桥每旬三初八;芙蓉每旬二初七:白石每年农历三月初十等。
2.在乐清,“除夕”俗称为“廿九黄昏”或”三十日黄昏”。为欢度这个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各种过年食品,如要捣制年糕,故又称年糕为“捣糕”。在捣年糕之前,须择日掸扫住宅,俗称“掸新”或“换新”。除夕晚餐,先行祭祖,俗称“作除夕节”.然后以祭余的菜肴举行聚餐,俗称“吃分岁酒”。
3.端午节,即五月初五,俗称重五节,又称端阳节。以清江为界,这天所吃的主要食品江北为“锡饼”,江南为粽子。端午节在乐成及柳市一带还有龙舟竞渡的习俗,在乐清惯于把龙舟叫做水龙,不叫龙船.避免与元宵节的一种灯名相混淆。
4.乐清著名糕饼食品有白象公记香糕、大荆正记冻米糖、虹桥蔡日升绿豆糕、乐成内糖饼等。
5.乐清城乡灯会的表演项目有:南岳高跷,蒲歧抬阁、闹琼花、打千秋,石门狮子,高地滚龙,县东板凳龙,寺前首饰龙,苏吕档龙,鱼灯,河灯,马灯等。
6.乐清民歌很多,可分为:山歌(如“对鸟”、”采茶调”、”抛歌”)、田歌(亦叫“田诗问”或”田诗”,如“长工叹”、”“十二月叹苦”等).渔歌(如“清江号子”、”“钓带鱼”、慎江号子”)、牧歌、儿歌五种。
7.乐清城乡流传的曲艺品种主要有“鼓词”、”道情”、”莲花”、“斗歌(”对口白)”、“打花鼓”、”双锤”、”卖技”等。
8.乐清民间舞蹈主要有:四都大猫舞——迎王十朋容图时表演,以大鼓、大钗等打击乐器伴奏,配以仪仗及游行队伍,舞蹈动作较为单调,但气势宏大。水涨烟筒舞——表现乞丐抓蛇,以”衣嘛汉”曲调伴舞。表演者手拿长柄烟筒,头戴瓜皮小帽.身穿长衫,一副邋遢相。因其曲调幽默,曾多次改编参加温州地区调演并获奖。
9.“做戏”是乐清固有的俗称。旧时,乐清凡庙宇、词堂大都建有戏台,并不定期进行表演,俗称”做戏”。当时的演出,按俗名可分为下列几种:龙灯戏、洋山戏、稻秆塘戏、完谱戏、庙神寿诞戏。
此外,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乐清传统民俗》(南伟然和南向北所著)主要讲述了民国时期乐清社会的横断面,追录当时岁时节令、经济民俗、生活习俗、人生礼仪、民间游艺等风土民情,描绘了一幅较为完整的乐清风俗画卷。此书对于了解乐清的风俗习惯可作为一个很好的参考。
4、乐清的民风习俗
首饰龙是龙灯的一种,产生于浙江乐清白象镇,已有400多年历史。由于内乐清地处海滨,有信奉容海神的民风,逐步形成了春节扎龙灯的习俗。据《大德乐清县志》载,大约在明末,乐清沿海一带农村出现了一种别致的龙灯,因它形如船,称龙船灯。艺人们以刻纸装饰在龙船上,这种刻纸被称为“龙船花”。此龙灯开始较简单,谓之“平龙”,也称“龙船”,后来越做越精致,龙船上置亭台楼阁、流光溢彩,渐发展为现在的“首饰龙”。
在乐清,初一不出本地探亲访友。白溪等地连初二也列为禁忌的日子,如有入乡不问俗者贸然登门,必将受到当面指责。初三起,未望"年夜"的挑着金盒去望岳父母、舅父母、干父母,兼行拜年,俗称"望正月"。礼物以松糕或捣糕为主,其次为鱼、肉和荔枝、魁圆等的红封元宝纸包,习俗规定老亲四样,新亲六样。上述被望的(包括望年夜的)长辈亲戚,一般都在灯期开始前回拜,倘婿、甥、干儿的祖父母、父母已作古,则可遣儿子前去。凡正月第一次探亲访友,不论辈分高低,都要携带红封纸包两个;被探望者必须泡茶、煮点心,或设宴款待,否则,习俗都认为是失礼。在平阳,外甥第一次回外婆家拜年,外婆家有送小牛犊的
5、温州市区生完小孩风俗是怎么样的?
生之前宝宝没满月的衣服毯子被子
要用的东西外婆买,生了要送月里个,对对的时候外婆送钱和黄金,纱面汤和券是奶奶家买,满月酒和对对酒要奶奶家摆
6、生孩子送礼习俗
生孩子送礼习俗
小孩一出生,先用旧布做成的(单的或棉的)约三尺见方布块把小孩包起来。然后再把婴儿的**挤一挤,传说否则女孩将来会乳头凹陷、发痒;男孩会长成**房样子。有的把脐血加黄酒让产妇喝下去以便催乳;如果3—5天产妇的奶水还不能下来或很少,家人就要给产妇炖黄老母鸡加蜂糖,猪蹄炖通草、穿山甲、王不留行等,目的是催奶(俗称“投妈儿”)。用黑山楂熬黄酒喝,可以减轻产后子宫收缩时的疼痛(俗称“二阵疙瘩疼”),为了加强产妇的营养且便于消化吸收,“面疙瘩打鸡蛋荷包”、“挂面条加炒鸡蛋”是离不了的主食。以至于多数产妇一个月内体重增加十几斤、几十斤!
小孩出生的第三天,要向小孩的外婆家传报小孩出生的喜讯,俗称“报喜”。生男孩者报喜人带一只活公鸡去报喜,对方再回赠一只活公鸡,即报喜人是带两只活公鸡返回的;如生女孩则是带一只活母鸡去报喜,回赠的也是一只活母鸡。如果对方确实无鸡回赠时,可拿些鸡蛋回赠。
小孩出生的第三天,生小孩的人家要做一些稀面条,又称“喜面条”,让邻居们吃,一则向邻居传达生小孩的喜讯,二则让众人为小孩“咬灾”,或称“压灾”;同时面条寓意“长寿”,其实是希望小孩能健康地成长。
由于过去的消毒条件差,小孩在出生四天到七天之中,得脐带疯(俗称四六疯、七日疯)的几率高,能否存活尚不把握,所以这几天中不举行什么庆贺活动。
小孩出生的第十二天,小孩的外婆家要来“送米面”。因这时婴幼儿度过了易感染发病期,加上母乳喂养,小孩的代谢功能基本正常,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趋于正常发育期了。“送米面”的人员,由小孩外婆家的亲友组成。所送物品为大米、白面、干面条(俗称“挂面”)、鸡蛋(有的把鸡蛋染成红色,有的用红纸剪个花贴在鸡蛋上,以示喜庆。据说不送鸭蛋,因怕产妇吃后落下摇头的毛病);小孩用的衣服、帽子、小褥、尿布(小孩出生前所做的衣服要留上几针不完全做好,等到小孩出生后再完成);还有一“抱裙”,就是用一块方布,在一边的两端缀上布带,寓意要抱一群小孩,即多子多福吧;还要给小孩的父亲送一条裤子,寓意小孩有粗腿可抱;还有为小孩准备的“长命锁”(一般为银质)、“麒麟送子”银牌子、银镯子、小孩帽子上缀的“虎头银钱”、银铃等。现在一般只可购到长命锁和银镯子。生小孩的一方会设喜宴隆重招待,俗称“待米面客”。这喜宴与结婚的婚宴(见我写的《故乡婚俗》)基本上一样,俗称“整桌”,或称“全场儿”,,只是开席时先上稀(喜)面条(寓意同前)。当送米面的人员返回时,主人家会拿一点挂面予以回赠,俗称“回赠礼”,寓意亲戚之间往来不断。现在是送一些必要的、象征性的米面衣物外,大都是送的钱,同时回赠礼基本上也免了。这一天,家人也会早早把为小孩准备的用旧布做的衣服或寻别人家小孩穿过的旧衣服(当然不会是烂的)穿戴整齐,迎接外婆家人的祝贺,并抱到“当门”(客厅)让客人夸耀一番。用旧布包裹、用旧布做衣服、寻别人家的旧衣服,说的是这样小孩好养活、长命,其实科学道理是旧衣服软和,不会伤到婴儿柔嫩的皮肤。
从小孩出生到“满月”这期间,生小孩人家的钱、粮、物件均不外借和外出。凡来看望小孩者,需先在客厅歇息后,才可到产房去看小孩母子。据说是来者行路劳累,应先歇息一下;其实主要是怕来者带有风,因坐月子的人最怕“张风”落病,不利于小孩母子的健康。为了避免“岔妈儿”(回奶),一般情况下,不让身有异味的人进入产房。尤其是花椒气味极易“岔妈儿”。由于过去医疗卫生条件所限,坐月子期间产房的门窗紧闭,产妇衣著整齐,甚至裤脚还要用带子扎紧。有的产妇甚至一个月不出产房。
待罢小孩外婆家的米面客至满月,这是生小孩家的亲戚、朋友、邻居、同事送米面的时期。这期间,凡去送米面的,都会喝到一碗鸡蛋荷包(起码四个鸡蛋)加白糖的“鸡蛋茶”。等到满月时或满月后的某一天,主人家会设喜宴招待送礼者,喜宴规格和招待外婆家一样。现在大都称“做满月酒”,主人家会向送礼者送去请柬,一般称“满月之喜”、“弥月之喜”;旧时写请柬时,生男孩的写为“弄璋之喜”,生女孩的写为“弄瓦之喜”。现在不少人家为了省事,在小孩出生的第十二天或等小孩满月时,把应到的亲朋都请来,同小孩外婆家来的客人一起设喜宴招待。过去只待头胎,现在有的人家二胎、三胎、买的娃,统统都要大待一番。
在小孩满月后的某一天,妈妈会带上小孩,由家人护送去外婆家住几天(不多住),俗称“挪臊泊(铺)”。据说挪臊泊能改变小孩的不良习惯,同时还有认亲的意思。外婆会为小外孙送上“衣饭碗”,即一只小碗、一只小勺(俗称“调羹”)或一双筷子。根据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经济条件,可用瓷碗、木碗、银碗、搪瓷碗、塑料碗、铝碗、不锈钢碗;小勺有瓷、银、铝、搪瓷、塑料和不锈钢的;筷子有木、竹、银的,任选其一。小碗内盛上米或面,用红纸盖上,再用红线扎好,以免米面撒出,寓意小孩以后有饭吃有衣穿。还要送“线蛋”,就是用红布包上一百个柏籽壳、一百粒柏籽,外面用白线缠绕成球形,再系上红线绳,可以挂在小孩脖颈上,寓意百子百年长远不断线。这些线只能给小孩做鞋袜衣服用。
新生儿满月后某一天要“剃头”(理发),过去是剃个花头,即不规则地剃去一部分、留一部分;但一定要剃眉毛,据说把眉毛剃剃长的旺。以后再剃头时可根据家长的意愿,或留个“木梳背”,即在头顶前部正中留一片上边稍呈弧形的头发,余者全剃光;或留个“铁箍”,即把头顶和下部都剃光,而在头的中上部留一圈宽约两厘米头发不剃;或留个“鳖衣儿”,即在脑后留一片不剃,其它都剃光,好象留个尾巴;当然还有其它多种剃(理)法。而今满月或百天时,胎发制成胎毛笔,或制脚模等;照像更是普遍的了,有的一出生就开始照,把每个阶段的成长变化都仔细地记录下来。
由于过去的小孩都是到了上学的年龄才会起个正规名字,所以,多数小孩小的时候,都是按照本家或族人的排行,叫个老王六、张大娃、李二娃;女孩就叫李大妮、张小妮;个别的用黑蛋、狗娃、小毛等昵称;想再要男孩的就把女孩叫“焕(与换同音)”,相当于南方的女孩叫“招弟”一样。
7、乐清的礼语和俗语
乐清方言与普通话有差异,因为一些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习惯形成了独有的地方语言和特有的词汇等。各地方言中的俗语,即俚语、谚语等独具特色,幽默中又不乏这里。这些俗语对我们既有极大的吸引力。一句简单通俗的话,就可能道出一个广为流传的地方故事,或是当地的社会现象,或是人生的哲理。因此,通过对乐清方言俗语词汇的调查研究,可以了解乐清方言的语言特色,以及词汇运用的习惯。从俗语中透析出乐清人的生活习俗,挖掘出乐清地方的文化特色,发现其中的精华所在。
由此,我们小组决定,通过上网,去图书馆,以及实地调查的方式来完成这次研究。当然,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得到的许多。
二、乐清方言的语言特色
方言是一种在语言中跟标准话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中国地域广大,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种种属于不同地区的不同语言。乐清方言就是众多方言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博大的内在生命力。她象敦煌的飞天,永保着一中古色古香的神韵,拒考证,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乐清方言至今还保留着大量的秦汉时期的古音古词,继承着古汉语的音韵体系,堪称是“活化石”。她犹如浩瀚的大海,广纳百川,吸收和融合了大量的中古汉语,北方官话,吴方言,楚方言,闽方言等广具火力的语言;她象典雅的牡丹,活色生香,极富语言的魅力和韵味,是其他语种所不能代替的。难怪乐清人对自己的母语爱得那么深沉,爱得那么热烈。离乡的游子不论何时何地,一听到乐清乡音就倍感亲切,都喜欢用家乡话交谈,显示了作为地域方言诉说着乐清话的强大凝聚力。
温州方言中,乐清话是比较特殊的一支.它比温州市区话保留更古老的一些特点.如"阳"韵字,市区以南多高化为ie,乐清还保持ia;"歌"韵字,市区以南多与"摸"韵相混,乐清还读o韵,跟"摸"韵的分别得很清楚;"见"系合的字(关、国、快)市区已混,乐清仍分.所以在追溯温州方言史是,乐清话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在需要辨别某些方面已经混同的词系是,如"河"、"湖"之别,"间关"之别,乐清方言的形式常常帮我们解难释疑.
再如动词"下"常用"落",如落雨、落雪、落车、落山、坐落、坐勿落;序数"二"常用"两",如"两楼"、"两年级两班".
否定副词"不"以f、v或类似的形式出现,通常写作"勿"如"勿要"、"勿是"、"勿做"、"勿好"
名词前缀"阿"的使用范围较宽,有用于排行、人名的,如"阿大"、"阿二"、"阿三"、"阿明",有用于亲属称谓的,"阿哥"、"阿妹"、"阿叔"等.
动词重叠常用AAB式,"吃之,想之,听之".
双宾语句动词表示"给予"意义时,指人的宾语常用在指物的宾语前面,如"拔本书我"(给我一本书)"拔张纸我"(给我一张纸).
动补结构后面的宾语常常提前,如"我饭吃过勒"、今天叫"该日"、小孩叫"姆"或"细儿"、明天叫"门朝"、昨天叫"藏夜"、前天叫"前日"、吃早饭叫"吃天光"、吃晚饭叫"吃黄昏"、脸盆叫"面盂"、夜点心叫"夜厨"、很合适叫"乐事显".
三、乐清的俗语、童谣等
然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的推动下,一个地方其特色的文化内涵和风俗习惯,自然少不了它的谚语、俗语和童谣,这些风趣又不缺乏哲理的句子都是乐清的当地居民世世代代留传下来的,它们有的反映出社会的风气,有的总结出一年的气候特征以及耕作经验,有的记录着民间流传的小故事,内容十分丰富.
在事理、修养方面:
①〔树老根须多,人老见识多〕则告诉人们,老人的经验总是比较丰富的,以树老根须多进行比喻,尤为贴切、形象!
②〔人难欺,马难骑,勿笑穷人穿破衣〕则告诉我们我们不要去嘲笑别人,不能以贵贱有分的目光去评价别人。
③〔船到江心补漏区〕则告诉人们不要到事情发生的时候才去想补救的办法,应在事先就要做好准备。
④〔有银有钱,官司包赢〕以及〔研究研究事难办,烟酒烟酒好办事〕这两句俗语反映出社会的腐败风气,揭示出办事送礼的丑陋现象,警示人们应去扫除这些官场的腐败现象,同时也表达了人们的心声。
在社交方面:
许多的谚语则提出〔浇树浇根,交友交心〕的观点,而且强调〔朋友千个不多,冤家半个不可〕,它们告诉我们交友处事的态度,而且以生活经验警示我们〔和气生财,相争生灾〕。
在经济、生产方面:
则有许多谚语、俗语都总结出祖辈们在生产、经营方面的经验.例如〔夏至种络麻,长似草鞋拔〕、〔秋前田里常弯腰,迟早成熟一路收〕、〔八月栽芽,茄栽花〕、〔处暑处暑,处处要水〕、〔若要虫子少,除尽田边草〕、〔年里施肥施根浅,抵过年外施三遍〕。
在生活方面:
乐清流传着〔越嬉越懒,越吃越谗〕的俗语,这句话通常上是家长教育孩子不要好吃懒作时的话,对于仍是孩子的我们,对这句话的印象尤为深刻.〔潮涨吃鲜,潮落吃点盐〕以及〔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都是世代得来的生活经验,乐清地方流传着许多歇后语,大多是风趣幽默:
①五月五卖菖薄--短期生意
②四都猪娘--吃没份打有份
③田螺壳里做道场--无法
④两手放落像天罗瓜--笔直
⑤烂泥田里翻捣臼--越陷越深
⑥阎罗王讲故事--鬼话连篇
⑦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
⑧韭菜炒豆腐--一青二白
⑨一斗芝麻掉了一粒--无关紧要
⑩上山人背毛竹--顾前不顾后
孩子们经常传唱的就是童谣,说到童谣,人们的眼前似乎就浮现出街边几个孩子一边在做游戏,一边吟唱着童谣的风光,虽然现在已经见不到这些情景了,但听到这些童谣的时候不免使人浮想联翩,在此介绍两首从民间收集来的童谣:
①月亮亮,光亮亮,读书细儿看亲娘,娘也好,爹也好,捣个麻糍请啊嫂,啊嫂踏一脚,踏个扁嘴鸭,鸭干,鸭养蛋,蛋干,蛋客吃,客 干 客打油,油 干,灯伴目,目干,月上山,山干,山上草,草 干,草牛吃,牛 干,牛犁田,田干,田种谷,谷干,谷捣米,,米 干,米人吃,人干,人吃米谷有事干。
1细儿:方言中男孩子的意思。 2 干:什么,疑问语气词。
② 点子斑斑,斑过南山,南山北斗,
跳蚤并拢,鸡啼马啼,双脚并拢,米那样齐。
( 米那样:文中意思是"很"。附童谣的磁带)
③《火眼王王》:
火眼王王(蚂蚁),夜头爬起烧汤。
无灯点,照月光。
无脚盂,破水缸。
无床困、困柴仓。
冻不牢,坐床杠。
跌落地下供黄猫。
早早走来吃精肉,迟迟走来啃骨头。
④《一个星》:
一个星,孤零丁;
两个星,不零落。
三岁无娘被嫂辱。
辱起乌云飘飘飞,街双眼泪上绢机。
脚踏挨架响,织布两三丈。
姆勿响,大哥去温州,二哥去处洲,
买来处洲树,做起温州床。
眼床底角画蛟龙。
引手上,画蝴蝶。
踏凳头,画小丑。
尿盆盖,画鸭卵。
尿盆唇,画痴虫。
尿盆底,画小姐。
尿盆臀,画小囡。
尿盆外,画老大。
衣柜门,画将军。
衣柜格,画金银。
大大小小喜开心。
另外,还有生活歌谣:
①《勿把囡儿嫁平阳》:
姆妈娘,勿把囡儿嫁平阳。
平阳三条岭啊四条洋,前门介海水白洋洋,
后门开介大猫拖猪娘,直介归家望亲娘。
好的亲娘打卵卵,勿好亲娘掼你三巴掌。
不怨大,不怨娘,只怨媒人烂肚肠。
②《十八岁媛主配周岁郎》:
十八岁媛主配周岁郎,日里喂奶吃,
夜里打尿包,还要抱起看光光。
叫他丈夫让人笑,叫他儿子理不当。
③《捕鱼十月歌》:
正月去砍竹,二月去籴谷。
三月办落洋,四月张片乌鳞鲳。
五月重五水,六月网难张。
七月七水风,八月海打空。
九月九,和尚头螺张一斗。
十月十,老大解网行贩夺。
乐清谚语、俗语、童谣等方面的内容道也道不完,它给我们展现乐清方言的独具特点,交给了我们生活的经验,让我们领悟人生的道理
8、在温州乐清小孩满月,没结婚舅公送什么?
在温州乐清小孩满月的话,没有结婚的舅公,一般性的话也就送点红包就可以,总归要意思意思的,如果可以的话,送给孩子的礼物也可以,这随便
9、小朋友满月的习俗
小孩子满月有什么讲究
当小孩生下足一个月的时候,往往要举家庆贺。过满月就是这种庆贺的方式。过满月,是在庆祝“家有后人”、“添丁之喜”、“足月之喜”。
山西境内、从南到北过满月的过法比较普遍。一般情况,是由亲朋好友给孩子带上礼品,到家里作客,吃一顿“满月宴”,然后离去。给孩子所带礼品,有小儿衣物、食品,或是小银锁和留点零花钱,但饭是一定要吃。
在山西晋南农村,像闻喜县等地,在过满月时,颇有讲究,要有许多家互相有亲戚关系的人联合起来,给过满月的主家买好三百尺的布料,再把各家买好的小孩衣服:上衣、裤子用别针或是用线简单地缝在上面,这三百尺的布料,可以容纳多少件衣服是可想而知的。
到过满月时,把这块别好的布料连同上面的衣服带到过满月的人家,作为礼物,挂在院子上方,表示庆祝。然后,客人中的妇女,往往要到房中看望一下过满月的孩子及其母亲,还要把事先准备好的红线挂在孩子的脖子上,红线上拴着送给孩子的零花线,并问长问短,以示祝贺。
如今,随着开放改革,农村过满月也有新变化,有一些人改变了过去的做法,带些装饰品,或是给孩子带上玩具,这些情况已经逐渐多起来。过满月,既是添丁之喜,同时也是希望孩子长寿。
10、乐清有哪些风俗习惯?
乐清的民俗传统有如下一些:
1.乐清旧有的集市习俗一直沿袭至今,主要有:蒲歧每年九月初一到初五:大荆每旬三、六、九;虹桥每旬三初八;芙蓉每旬二初七:白石每年农历三月初十等。
2.在乐清,“除夕”俗称为“廿九黄昏”或”三十日黄昏”。为欢度这个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各种过年食品,如要捣制年糕,故又称年糕为“捣糕”。在捣年糕之前,须择日掸扫住宅,俗称“掸新”或“换新”。除夕晚餐,先行祭祖,俗称“作除夕节”.然后以祭余的菜肴举行聚餐,俗称“吃分岁酒”。
3.端午节,即五月初五,俗称重五节,又称端阳节。以清江为界,这天所吃的主要食品江北为“锡饼”,江南为粽子。端午节在乐成及柳市一带还有龙舟竞渡的习俗,在乐清惯于把龙舟叫做水龙,不叫龙船.避免与元宵节的一种灯名相混淆。
4.乐清著名糕饼食品有白象公记香糕、大荆正记冻米糖、虹桥蔡日升绿豆糕、乐成内糖饼等。
5.乐清城乡灯会的表演项目有:南岳高跷,蒲歧抬阁、闹琼花、打千秋,石门狮子,高地滚龙,县东板凳龙,寺前首饰龙,苏吕档龙,鱼灯,河灯,马灯等。
6.乐清民歌很多,可分为:山歌(如“对鸟”、”采茶调”、”抛歌”)、田歌(亦叫“田诗问”或”田诗”,如“长工叹”、”“十二月叹苦”等).渔歌(如“清江号子”、”“钓带鱼”、慎江号子”)、牧歌、儿歌五种。
7.乐清城乡流传的曲艺品种主要有“鼓词”、”道情”、”莲花”、“斗歌(”对口白)”、“打花鼓”、”双锤”、”卖技”等。
8.乐清民间舞蹈主要有:四都大猫舞——迎王十朋容图时表演,以大鼓、大钗等打击乐器伴奏,配以仪仗及游行队伍,舞蹈动作较为单调,但气势宏大。水涨烟筒舞——表现乞丐抓蛇,以”衣嘛汉”曲调伴舞。表演者手拿长柄烟筒,头戴瓜皮小帽.身穿长衫,一副邋遢相。因其曲调幽默,曾多次改编参加温州地区调演并获奖。
9.“做戏”是乐清固有的俗称。旧时,乐清凡庙宇、词堂大都建有戏台,并不定期进行表演,俗称”做戏”。当时的演出,按俗名可分为下列几种:龙灯戏、洋山戏、稻秆塘戏、完谱戏、庙神寿诞戏。
此外,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乐清传统民俗》(南伟然和南向北所著)主要讲述了民国时期乐清社会的横断面,追录当时岁时节令、经济民俗、生活习俗、人生礼仪、民间游艺等风土民情,描绘了一幅较为完整的乐清风俗画卷。此书对于了解乐清的风俗习惯可作为一个很好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