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风俗
1、十一份到神龙架要穿什么最好。准备些什么?
神农架平均海拔在1700以上,而且空气潮湿平均温度在5-14度,所以做好穿冲锋衣类的衣服。
2、五月份去神农架好玩吗?
神农架位于我国的湖北省内,是我国非常著名的一个自然风景区。神农架风景优美,在神农架可以感受到自然风景的美好,呼吸新鲜空气,可以说是很不错的。当然,选择在什么时候去神农架又是一个问题了。就像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说的“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一样,无论什么时候去神农架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由于季节不同,神农架的风景也是随之不同的,其风景在不同的时间中各有特色。神农架之所以叫神农架就是因为神农氏曾经在这里尝百草,所以其历史文化价值也是很高的。那么,五月份去神农架好玩吗?
由于神农架处多山,其海拔也是比较高的,因此神农架即使是在五月也是比较凉快的。就这一点来说,身为一个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地方,在五月比较热的时候去神农架的确是有避暑作用的。而且,神农架还传说有巨人,这也为游玩神农架的时候提供了某种神秘的氛围。神农架的五月,树木花草茂盛,因此观赏性是很好的,所以五月去神农架是可以看到茂盛的自然风景的。
而且,神农架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很高,因此无论是五月去还是其他月份去,也可以领略神农架当地不少的历史文化与风俗。神农架当地还有其地区的史诗《黑暗传》,以及著名的炎帝,也就是神农氏,也据说也就是在这里尝百草等等。当然,如果冬天去神农架,由于冬天的时候降雪多,所以冬天去神农架还可以滑雪,而这在五月是比较难的。
因此,五月去神农架是好玩的,可以看到茂盛的自然风景,以及可以参观神农架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可能不能像冬天一样滑雪。
3、湖北的风俗有哪些?
1、“谈年饭”
边吃边聊迎新年。等到了年三十这天,全家欢聚一堂吃上一顿丰盛的“谈年饭”(如今多称为“团年饭”)。武汉的年夜饭,一般要上“三全”(全鸡、全鸭、全鱼)、“三糕”(鱼糕、肉糕、羊糕)、“三丸”(鱼丸、肉丸、藕丸)。开饭时间多在天黑之前,有的家庭一直吃到转钟,表示“越吃越亮”,既然是“谈年”,还得边吃饭边聊天,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互表祝福。
2、除夕夜漫山遍野“点坟灯”
在湖北江汉平原上,特别是农村地区,每到除夕夜来临之前,人们习惯给已故的亲人“上坟灯”,也叫“送灯亮”。就是把好吃好喝的送到祖坟上,再点上蜡烛祭祖。不过,这种风俗在很多地方已淡化。
3、十五晚“赶毛狗”
在湖北的鄂西土家族中至今还流传着“赶毛狗”的歌谣。毛狗就是狐狸。它原来和人是朋友,但却常偷鸡吃。激怒人类放火烧了它的老窝。从此就有了正月十五晚放爆竹烧草竹赶毛狗的风俗。“赶毛狗”的风俗非常古老,最早可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据说,只有赶走了毛狗才会六畜平安,田地不长杂草。
4、“利川灯歌”
起源于利川市柏杨一带,距今有上百年历史。利川灯歌中的众多民歌和古老的竹枝歌一脉相承,具有很高的民族文化艺术价值。有记载从清朝开始,群众逢年过节、喜庆集会、玩龙船时都要唱灯歌,现在知名的“龙船调”前身就是利川灯歌。目前,《利川灯歌》已经成功进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5、唱“灯歌”
在龙船调的故乡利川,正月十五晚,还有唱“灯歌”的风俗。一到十五的晚上,当地农民就会组成几十人的队伍,高举着扎成龙形的花灯,走街串巷,经过谁家门口,谁家就放鞭炮,几热闹。如果队伍停在了谁家门口,就会开始唱“灯歌”,周围会唱的人都会跟着唱。
6、荆州花鼓
荆州花鼓戏,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俗称“花鼓子”,曾称沔阳花鼓戏、天沔花鼓戏,亦称“中路花鼓戏”。是明末以后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
4、神农民俗?
神农架的娱乐以山歌和土家舞蹈为特色。山歌极具民间气息和山野原始风味,悠长婉转,高亢悦耳,内容多表现神农架的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场景、比较有名的山歌有《神农黄酒歌》、《妹在山上等哥来》、《凤凰歌》等。土家舞蹈有只舞不歌和歌舞并行两种,乐器伴奏已趋多样化,总体风格是雄浑高亢,原始粗犷,内容多为祭祀先民、土家风俗和生产生活情景,有名的舞蹈有《毛古斯》等。
5、在中纬度保存最完整的亚热带自然生态系统神农架里,怎样玩的舒心?
一定要提前做好攻略,把路线规划好,这样去了才能不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就需要注意衣服要带够,一定要带外套,避免着凉。
其实最主要的游玩历程,也就是登临神农顶、骑乘大九湖、穿越盐马古道、徒步漳保河,另外就是观光摄影了,也可以研究一下神农架自然天成的山水画卷以及各种举世罕见的珍稀物种,主要就是应接不暇的特殊景观地貌,神农架——炎帝农耕文化,在湖北省西部边陲,号称“中华脊梁”的那片原始森林,就是神农架。
在我看来,最主要的还有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其实之前学历史的时候也了解过,在炎帝之前的历史时期,那时候人们是不懂得耕种以及收获,纯粹就是靠在山林里边摘野果,亦或是打猎为生,后来,炎帝神农创立了耕作,带领人们开垦开垦土地,这样人们就进入了农耕时代,从当地人们口中了解这些完全又是另一种风味,自己其实去了可以试着问一问,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另外,神农架是权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保持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地理位置特别的好,东瞰荆襄、西望巴蜀、南临三峡、北顾武当,可以说登上神农顶有一种囊括中华大地的感觉,这里也是国宝金丝猴的乐园,传说还会有野人出没,目前这都是一个千古未解之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探究一下。
每个人旅游思路都会不同,想去的景点也不同,所以说具体的思路规划还是要自己提前做打算,别人口中的风景远不如自己看到的实在。不过可以给的建议就是一定要拿长衣长裤,主要是那边早晚都很凉,中午的话,短袖短裤没有问题,一般早上和晚上就需要添外套了,除此之外,雨伞也是需要随身携带,下雨的可能性也很大,可以说是既凉快又炎热,自然而然,防晒工作也要做好,以免晒伤。
6、湖北民族风情介绍
湖北民族风情众多,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来说:
1、赶年
土家人过年比汉族提前一天,称为过“赶年”。据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鄂西土司奉调沿海抗倭。在年底的一次战斗中,土家勇士为防敌人乘过年偷袭,便提前一天过年,以后渐成习俗。土家人过年时,堂屋用青布遮盖,祭祀的饭上放着腊肉、糍粑,上插松枝、梅花,并放一小竹篓子,内装筷子。
据说青布表示军营,筷子表示箭,意味着过年也要防止敌人偷袭。有的人家过年后,全家老小背上衣服、被子等物,满山坡奔跑、躲藏。
2、神农架习俗
在湖北省神农架,仍保留着它原始古朴的传统风俗。他们把祖辈在这片高寒山区艰苦创业的历史有机地融入到了日常的饮食之中,使一代代的人不忘先祖的恩德。到现在为止,当人们在杀猪时,总是要先割下一块肉,并抹上盐,在火塘里烧熟后,让孩子们撕着吃,并告诉孩子们,不要忘记祖先,不要忘记祖先们的生活。
正是缘于这种传统的思想理念,这里的人们至今还有吃大肉的习惯。当地人称“”砣砣肉,它是取猪之硬肋,先用火烧,再用锅烙,用各色作料调制后,切成四大块装入碗中,然后上笼经长时间蒸制,出锅后的肉呈枣红色,蒸出的油脂泡着猪肉,让人望而生畏。吃年饭时,每个人必须先吃下一块“砣砣肉”,才能开始吃别的。据说这是一种纪念祖宗的方式。
3、孝感过年习俗
孝感人过年,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是不问亲疏的,称为“拜年无大小”。家中来了来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语有“拜年拜节,糍粑发裂。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为止。
7、神农架的具体情况
【神农架概况】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且近武当,地跨东经109°56′--110°58′,北纬31°15′--31°75′,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辖4镇4乡和1个林业管理局(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人口8万人。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神农架及附近主要景点】林区内有板壁岩、大九湖、小当阳、香溪源、天门垭、燕子垭、宋洛河等十几处风景名胜,还有冷热洞,冰洞,潮水洞等多处自然奇观。大九湖:大九湖是一个山间盆地,四周高山耸立,中间低洼平坦,总面积36平方公里。其中,低洼平坦地有17平方公里,海拔1700余米,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4公里,有“高山平原”之称。这里雨量充沛,水草丰茂,气温凉爽,日照充分,但无霜期短,积雪日长。与重庆市巫溪、巫山县交界,是神农架通向重庆的西大门。大九湖面积约24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是中国中部最大的高山平原,雨量充沛,水草丰茂,气候凉爽,是典型的草原风光,被称为“湖北的呼仑贝尔”,是神农架以亚高山沼泽、盆地和观光牧场为主的休闲渡假区。主要景点有:高山盆地、湿地、草原、牧场、梅花鹿、古榔榆树,是开展跑马、山地自行车、射箭等各种体育健身、休闲渡假的理想场所。大九湖自然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高山盆地可生产粮食、药材、山果。沼泽地泥炭蕴藏丰富,水草丰茂,适窒放牧,其药材种类之多居神农架之首。珍稀动物中的华南虎、金钱豹、苏门羚及驴头狼都有出没,这里还是揭开“野人”之迷的重要探察地。深邃难测的落水孔,清秀多姿的红海棠、高山杜鹃,水清如镜的黑水河,望而生畏的五等子垭、川鄂连边的自生桥,形象逼真的鲤鱼岩、卧佛岭、七彩缤纷的山花,一望无垠的蓝天绿地,令人留连忘返。
下谷坪:
下谷坪是神农架唯一的一个土家族少数民族乡。土家族休中居住地,有广为流传的故事和风俗,有三十六把刀、小武当、海螺石、发水洞、神农溪源等景点。“三十六把刀”为36座山峰的名字,这些山峰分布在1平方公里范围内,错落有致,均匀而不零散。从下往上看,厅峰林立直插云霄;从铡面看恰似三十六把刀搁置在兵器架上,三十六把刀银光闪闪,呈现出“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壮观景象。小武当,又名太各山,山势陡峻,猿猴亦难攀登。登其上览三十六峰,如嫁娶迎亲般,有维妙维肖之“牯牛”伏于脚下,南面的神农活则玉带一样悠然飘向长江三峡。神农顶:神农顶风景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883.6平方公里,是以保存完好的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为背景,以生态多样性为特点,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主主题的自然生态旅游区,是神农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景区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保存着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419种,受国家重点保护的有34种。脊椎动物336种,其中兽类75种,鸟类308种,两栖类23种,爬行类40种,鱼类47 种,国家重点保护的有67种,昆虫600余种。这里的生物多样性极具全球意义,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对整个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平衡及整个华中地区都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成为华中地区的一道天然屏障,素有“绿色宝库”、“植物基因库”、“天然动物园”、“百草药园”、“濒危动植物避难所”之美誉。景区内最高海拔3105.4米,称之为“华中第一峰”。 板壁岩石林位于神农顶风景区内。石林隐现于箭竹林和冷杉林中,峭似板壁,多草甸、箭竹、高山杜鹃。多次发现野人的毛发、粪便、脚印。是以秀绿的亚高山自然风光与生物多样性为特色的自然生态旅游 景点。小龙潭位于神农顶风景区内,是展示神农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进行环保意识和生态知识的科普教育与研究基地。有“野人”谜园、湖北省青少年万里夏令营营地、金丝猴驯养基地、小龙潭茶 社、野考站等旅游项目和设施。风景垭位于神农顶风景区内,垭口掩于箭竹林中,下临深涧,石林丛生,如柱似笋,云雾变幻莫测,形成“石林云雨”景观,被誉为“神农第一景”。四周多草甸、箭竹林、冷杉、高山杜鹃。雨过天晴,云烟滚滚,波澜壮阔,终年不衰的雾气云瀑带你置身世外飘然欲仙的境界。金猴岭是神农顶景区金丝猴的主要活动区,也是神农架数十万亩原始森林的典型代表。站在金猴岭的原始森林里,看着这些大树悲壮地生,悲壮地死,你仿佛可以听到大自然因适者生存而进行的格斗、绞杀,因格斗绞杀而发出的痛苦呻吟......燕天风景区:燕天原始生态旅游区位于神农架西北部,总面积约926.24平方公里。是以原始森林风光为背景,以神农氏传说和纯朴的山林文化为内涵,集奇树、奇花、奇洞、奇峰与山民奇风异俗为一体,以反映原始悠古、猎奇探秘为主题的原始生态旅游区。景区内林海茫茫,物华地灵,美不胜收,尤以“雄、秀、幽、野”为特色而生美感。由于位于中国南北地理的交汇地带,这里汇集了南北不同自然地带的动植物资源,区内自然植被可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山地草丛、草甸、沼泽等系列植被类型,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极具可观性,加之空气清新,环境静谧,是开展绿色旅游的良好场所。主要景点有燕子洞、燕天飞渡、会仙桥、燕子垭、薛刚寨、天门垭、刘享寨、山宝洞、紫竹河原始森林、云海佛光、红坪画廊、百草坪、塔坪山林田园风光及民俗风情等燕子洞闻名遐尔的燕子洞在东北距燕子垭口1000米的半壁上,海拔2343米,北邻水沟垭,由公路上坡约50米即可到洞口,前厅颇宽,约有420平方米,入内即窄渐暗,顿感飞燕掠耳,吱吱有声,约700米不见燕子,却闻滴水如琴,进入3700米,洞体不能容人,只听流水潺潺,却不知洞生何处。该洞高14米,宽16米,里面栖息着大量短嘴金丝燕。这种燕子身长12厘米左右,虽然数量巨大,但它们飞进飞出时互相却从不相撞,它们一年四季都生活在神农架,当地优厚的自然环境使它们失去了原先南飞北迁的候鸟特征。洞内冬暖夏凉,水流潺潺,洞壁光洁无比,干燥的石壁上挂满燕窝。洞内冬暖夏凉,空气潮湿,沁水长流,洞壁光洁如玻璃,干燥处挂满燕窝,在燕子垭西北面的岭脊上已修有石阶桥亭,漫步岭上,回首观望,但见金燕风舞,时进时出,高翔低回,敏捷灵巧,如遇雨过天晴,燕群穿阳破雾,剪云裁霞,翱翔冲跌。山势,燕形,云影相映成趣,好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这种金丝燕是古老的海洋金丝燕的变种,具有很强的方位变识能力,故是研究地质,考古,鸟禽分类学的好素材。从燕子垭西北面的石阶桥亭上回首观望洞口,可以看到燕群飞舞,如果是太阳出来的时候,可以看到燕群迎着阳光高翔低回,景象十分壮观。神农架红坪:红坪画廊位于神农架天门垭南麓,是一小块峡谷盆地,绵亘15公里,故名乌龟石。相传周昭王伐楚时,途经此地,神龟动怒,将剑震抛长空,落插岩缝中;至今尚留“昭王剑”遗址因昭王被迫退军后,神龟变一巨石,长卧于此,故得名乌龟石,后来此地建有红坪林场又改名红坪。红坪峡峡谷盆地两边,奇峰林立,嶙峋峻峭。阳春三月,山花烂漫,艳秋时节,层林尽染,一年四季,溪泉流淌。漫步坪中,可欣赏持于清溪两旁的如泼墨国画般的奇丽景观,且四时景色各异,故被画家誉为“红坪画廊”。 此地有一河、两溪、三瀑、四桥、五潭、六洞、七塔、八寨、九石、三十六峰,互相映衬,布局紧凑,有布移景换之趣。这里的景点一奇、二怪、三险、四秀。“奇”指奇峰林立,“怪”指洞石之怪。“险”指寨岭、峰之险。“秀”指河、瀑、桥集结。这里吸引了无数画家至此写生。张步的“神农架画展”和罗国士的大型组画“神农架奇观”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因而,红坪画廊蜚声中外。香溪源:长江支流香溪源发源于神农架内,水质纯净,古木参天,有古代冰川的遗迹。相传王昭君在出塞和亲之前,曾回故乡省亲,她路过溪边,在溪流中洗脸时,将一串珍珠失落其中,从此,溪水一年四季清澈见底,芳香扑鼻,故名香溪。每年三月,当香溪河畔桃花盛开的时候,可以在香溪水中看到一种淡红色的鱼,此鱼身分四辨,形似桃花,故名桃花鱼。传说中,昭君在回乡省亲后,临别时依依不舍地在船头,昭君手弹琵琶向亲人告别,悠扬婉转的琴声,倾诉着心中的依依眷恋。琴声中,两岸桃花纷纷飘落水中,随着琴声化作桃花鱼。鱼群围着船儿,一直护送昭君远去。香溪源头,奇峰竞秀,林海深处,云游雾绕,林间奇花异草竞相开放,山中溪沟纵横,伴随着草木的芬芳。可见这幽谷清溪,花香遍野的灵秀之地,才是溪水飘香的真正原因。小龙潭野考站:小龙潭野考站位于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神农架野人考察的大本营,同时也是金丝猴生活习性的重要观察点和野生动物救护站。内设野考工作展览室,如实反映国家对神农架野人两次考察的主要成果,有野人分布图,目击者照片,现场获取的野人毛发、粪便、竹窝、现场灌制的野人脚印,还有中科院等单位的分析和鉴定材料,这一切都雄辨地证明;神农架野人是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野考站还辟有"神农架风物"摄影展,计有500多幅作品,神农云海,高山夕照,千年铁杉和百草秀姿等都是极受游客注目。最令人倾倒的是神农架金丝猴组照,它们都是现场拍摄的,内容从猴王,猴群到哨猴,从迁徙,觅食到午睡,从母子相依到猴群嬉戏,从恋猴谈情到夫妻交欢,无所不有,堪称动物世界的神农架金丝猴专辑,较完整地反映了金丝猴的生活习性。神农架--神农祭:神农祭坛地处木鱼镇,是神农架旅游的南大门,香溪由此缓缓南流。整个景区内青山环抱,美丽而幽静。景区分为主体祭祀区、古老植物园、千年古杉、蝴蝶标本馆、编钟演奏厅五大部分。因神农架曾是神农老祖尝草采药的地方,为了纪念他一生的丰功伟绩,让炎黄子孙世代祭拜,故在这块风水宝地修建了祭坛。神农祭坛的主体建筑神农巨型牛首人身雕像,此像高21米,宽35米,相加为56米,以示中华56个民族紧密团结,欣欣向荣。雕像立于苍翠群山之间,以大地为身驱,双目微闭,洞察秋毫,似在思索宇宙。祭祀区内,踩在脚下的是代表天和地的圆形和方形图案,在代表地的方形图案中,五色石分别为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近处,高10米的图腾柱分别立于祭坛的左右两边,柱上的大小牛首以示神农氏为牛首人身,子孙后代繁衍之意。图腾柱的前方有两幅大型浮雕,展现了神农氏一生的丰功伟绩。两幅浮雕之间设有九鼎八簋(古时人们用以煮盛的物品,现为中华民族的最高祭祀礼器)和钟鼓楼以供炎黄子孙在此祭拜先祖,寻求庇佑。登高343级台阶,便来到了雕像前的瞻仰台(古时为天子祭礼,瞻仰的地方)。神农祭坛的烧烤篝火晚会,以神农架山民生活为背景,反映民风民俗,表现力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狩猎、娶亲、双花棍等舞蹈把山民们真实的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情歌对唱,更是反映了神农架青年男女亘古不变以歌为媒,鞋定情的爱情表达方式。晚会还有品尝野味烧烤食物、山妹子给来宾敬饮神农黄酒、教唱山歌等,整个晚会高潮迭起,趣味丛生。神农架动植物标本馆:神农架动植物标本馆内的第一层植物馆珍藏植物2000多种,12000多号,如珙桐、银杏,共同显示了神农架植物所特有的古老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三大特点,共同构成了一座别致的物种基因库,珙桐,香果,银杏,连香,篦子杉等60余种孓遗物种,素有活化石之称。还有“头顶一颗珠,文王一枝笔,江边一碗水,七叶一枝花”等珍稀药材,使人大开眼界。第二层动物馆,按鸟类、兽类、鱼类、昆虫类陈列,有动物标本400多种,1000多号。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白化动物和金丝猴标本,标本馆素有“生物圣殿”之称,是神农架珍稀动植物的缩影。【神农架娱乐推荐】板凳龙:以板凳作“龙灯”的舞蹈形成。两人、三人均可,两人舞是一前一后,三人舞是前二后一。舞蹈动作有“河鹰展翅”、“雪花盖顶”、“黄龙缠腰”、“猛虎下山”等。活动时间多在农历大年三十至正月十五。喜庆节日亦有之。灯戏:是流行恩施民间尤其乡村的地方戏种。其特点有四:一是服装道具简单,一件官衣、一顶纱帽、三副口条、一把剑足矣 ;二是人物少,生、旦、丑三行,出台常为一男一女, 最多不超过4人 l三是器乐不多,文场只需1人用“大筒 子”伴奏,武场增加鼓、锣、钱.四是不择演出场所,院坝、广场皆可。灯戏因演出意义不同而名称各异。新春元宵,欢度佳节, 称“贺新灯”清明祭把,称“清明灯”寿涎祝寿,称"寿 灯”,男婚女嫁、抱子添孙,称“喜灯”;烧香还愿、酬神祭把,称“公灯”。 灯戏剧目有60多个。1955年,思施白杨坪羊角坝灯戏班创作演出的《雪山放羊》,获湖北省民间戏曲会演表演奖。恩施土家风情表演:在当地可以看一下恩施土家风情表演。这种表演以土家四道菜为主线,穿插土家山歌和舞蹈,整场表演时间约60分钟。土家四道菜是白鹤菜、泡儿菜、油菜汤和舔酒菜,其醇厚的民族韵味令人着迷。其间的山歌独唱、对唱和小合唱字正腔圆;耍耍儿、莲响儿、摆手舞等亦展示出浓郁的土家民情。【神农架“野人”】神农架的“野人之谜”早已经尽人皆知.然而,野人的真面目至今没有展现在人们面前。有一群执著的探索者,他们将青春、激情乃至生命融入神农架这片神奇的原始生态地区,10年、20年、30年……他们痴心无悔地在神农架原始森林中寻找“野人”的踪迹。他们用生命的力量去求索,用科学的眼光在探寻,一心破解“野人”之谜,揭示人类起源的奥秘。【神农架最佳旅游季节】神农架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基带,呈垂直带状分布,随海拔增高,依次迭现暖温带、中温带、寒潮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境内极端低温-21℃,极端高温38.5℃。
每年九月底到次年四月为冰霜期,山内气候不十分稳定,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时有出现。有人曾这样描述: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四时有,春夏秋冬最难分。到神农架旅游的最佳季节为每年的6~10月。
寒冷、潮湿、天气多变,是神农架气候的主要特征。神农架的夏天早晚比较凉快,中午较为炎热,到神农架来旅游要多带衣服,以免着凉。【神农架门票明细】国家森林公园:60元神农溪漂流:100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0元野马河漂流:85元神农坛风景区:40元天生桥:20元神农架自然博物馆:30元塔坪原始森林:40元神农坛篝火晚会:40元香溪源:30元盘龙洞:30元昭君村:30元【神农架特产】野山蜂蜜,野山菌,各种干果,花草茶,名贵中草药,山野菜等【民间刺绣】挑花,是用针和线在布丝经纬之间有规律地穿搭成“×”状,俗称十字锈针法。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缝连兽皮时,就已经形成了“×”状的针法。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不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刺绣艺术。神农架地处偏僻深山,长期以来处于原始封闭状态,与外地往来不多,民间习俗多保持着固有的淳朴和浓厚的乡土气息,独具特色的刺绣便是神农架的一朵充满活力的艺术之花。
神农架出自农村妇女之手的并保存了半个世纪的民间刺绣品,主要有日常用的枕巾、手帕、头巾、鞋垫、烟袋、围腰等。这些绣品非名贵布料而作,它是用比较粗简的各色布料,用多种色线按照图案巧妙地配色刺绣而成,其色调具有浓而不重、艳而不俗、繁而不乱的艺术效果。 神农架旅游地图
8、湖北的民俗风情 作文
武汉夏夜街头的"竹床阵"
夏至七月以后,酷热的夏夜把武汉市民从家中"赶"出来,不得不到街道两旁摆竹床露宿。密密麻麻的竹床一个挨一个,老者、儿童、青年、少妇乃至姑娘都躺在竹床上,渡过一个又一个的夜晚。北方人或外地人看见少妇、姑娘身着短裤、裙子睡在街头上,大为不解,也十分感到新鲜。然而当地人却习以为常。
武汉是中国有名的三大"火炉城"之一,夏季气温高达40摄氏度左右。酷热难耐的时间长达两个月左右,使之形成了武汉特有的民习"竹床阵"。
2、吃粽子和赛龙舟
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中国许多地方的风俗。然而这一习俗是因从纪念屈原而来,使得屈原的家乡故地的湖北,此俗更甚。
每逢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湖北各地赛龙舟、吃粽子遍及全省城乡。只要有湖、河、江的地方,人们早早就把龙舟修整或清理好,一至初五,龙舟便纷纷下水了,一条条"黄龙"、"白龙"、"红龙"、"青龙"劈波斩浪,箭一般前驶,锣声、鼓声、吆喝声、喝彩声响成一片,江河两岸观看赛龙舟人们黑压压一大片,那场面实在壮观极了。
传说屈原投汩罗江死后,他的故乡乡亲秭归人做了一个梦,梦见屈原身体消瘦了,便用箬叶包米饭做成有角的角黍(粽子),用龙舟装上投入江中,因水中水族属龙管,以为是龙王送来的角黍,便不敢食。这就可让屈原食用了。这就是赛龙舟和吃粽子的由来。
3、荆州花鼓
荆州花鼓原是民间穷苦人乞讨谋生的"沿门花鼓"和薅草秧歌。这种"花鼓"是一人击鼓唱词,数人帮腔和调。
近几十年来,荆州花鼓已演变成独具特色的地方花鼓戏。1955年有一位老艺人搜集记录了花鼓戏的全部唱腔,整理出从未有过的第一套完整的花鼓音乐曲谱,并大胆地把二胡、板胡、琵琶、扬琴、竹笛、唢呐等民族乐器用来为花鼓戏伴奏,使花鼓戏结束了"一唱众和"和单纯用锣鼓伴奏的历史。如今,荆州花鼓戏充满浓郁的地方情调,唱腔悠扬、甜美、悦耳,已有《家庭公案》、《水乡情》等几十个剧目,既取材于湖乡生活,又展现湖乡风貌。在民间,男女老幼走路、劳作,不时哼唱花鼓调,也有很大的"魔力"。有人说:"听了花鼓的哟喂哟,害病可以不吃药!""做活不唱花鼓戏,浑身上下无力气"。来到荆州地区,可以看到小学生放学时提着的收音机里。汽车里、商店柜台内,播放的全是荆州花鼓戏。
4、天门"三棒鼓"
在天门、沔阳一带,由于地势低平、多水,往昔水灾不断,民众身受其苦。为谋求生路,他们背井离乡,背起"三棒鼓",浪迹四方。许多人从湖北到中国西南部、印度、伊朗、中欧、西欧等地。也有些人经广东到菲律宾及其它东南亚国家,
他们背起的"三棒鼓"走到哪里唱到哪里,人们称他们为"中国的吉卜赛人"。
5、通山山鼓
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通山山鼓,是农民在野外劳动时,边劳动边以山鼓伴奏、唱歌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
山鼓的形状如戏曲中所用的小堂鼓,尺寸形制略小,鼓身两边安铁环,系有牛皮带或缎带,便于鼓匠挂在胸前。演唱时,鼓匠右手执扦击鼓,左手托着鼓的底部,配合用手指调节出不同的音色。一名技艺出色的鼓匠,一般能够打出数十种节奏迥然不同、情绪各异的鼓点子。山鼓之音响亮清脆,数里之外能闻其声。
通山山鼓主要分《挖山鼓》和《栽田鼓》两大类。此外还有一种《山锣鼓》。这种《山锣鼓》除鼓匠身背一面山鼓外,腰间还挂有一面铜锣,左手执钟打锣,右手拿扦击鼓。
山鼓的曲调与地方语言结合紧密,节奏性很强,加上旋律高亢激昂,质朴热烈,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一种活跃劳动场面的艺术形式。1988年湖北省民间音乐舞蹈电视比赛中,通山县改编的节目《喜耘禾》山鼓,荣获银杯奖。
6、崇阳人的老风习
鄂南崇阳县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由于远离大城市,乡民们保持了许多民间传统老风习。当青年男女嫁娶成婚时,打造的家俱样式仍按古老的形式 。如睡觉的木制床为古式雕木的花床,床四周有雕花杆,床前面雕花板上方,有三层雕"滴水沿",床下前方有三层踏板。床入口处仅仅只留可两人并坐的"口子",床两头和后面用整块木板钉死。这种讲究的崇阳花床,实在是一种十分罕见的习俗了。
此外,热情待客的崇阳人给客人泡的茶是花椒盐巴家焙茶,吃的菜是大块肉、大块鱼、红苕粉丝、煎豆腐四大菜。一寸来宽、二三寸长的大块烟熏肉,令城里人食一、两块就足够了。
7、鄂西土家风情
鄂西毗邻湘西、贵北和川东南,居住着数十万土家族居民。他们有着富有特色的生活习俗。独特、鲜艳的服饰。土族居民,特别是青年人,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如男青年,头上缠着一条长长的青头巾,外面上衣往往是白布上镶宽大的蓝边,传统布扣、裤子比较宽大。女青年,其头巾则是彩色布巾,上衣或红或绿,但领口、背肩、袖口、下摆等处都镶有美丽花纹的边带布。手上戴着金或银制的手镯。
山歌。唱山歌是青年土族男女中不可缺少的本领,有些上了年纪的土族人山歌也能唱上"一大箩"。在曲折蜿蜒的山道上,在田间、茶场、农舍、土塘旁,常常可听到阵阵悠扬的山歌传入耳中。更有山歌男女对唱,山族青年以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慕之心。木叶传情。土族青年用口含一青青的木叶,吹出美妙、动人、委婉的声音。这声音就是动人的情歌。小小的一片树叶,仅为男女传情表达出心声。
9、神农架的奇风异俗
吃热饭:在土家山民家中做客,吃饭是很讲究的。主人给客人盛饭,每次只盛一点点,过一会,客人碗里的饭还未吃完,主人便夺下客人手里的碗,将碗内的饭倒掉,重新盛点热饭,就是大热天也是如此,这样做以表示主人的热情之心和家庭富裕。
“打丧歌”在神农架是追悼亡人的一种特殊仪式。它又称为“孝歌”、“阴罗鼓”、“跳丧鼓”等。它主要用于亲友邻里代替死者眷属追思亡者生前的功德,祝亡人升天,为后代祝福的仪式歌,是一种常见的带有浓厚古老民族文化传统和迷信色彩的丧俗。在神农架山乡,凡遇亲友办丧事,左邻右舍纷纷来祭,并请歌者击鼓赛歌,整夜打丧鼓“伴灵”、“闹丧”与其说是对死者的悼念不如说是对亡灵的欢送,亡者的亲人也在这“闹丧”的气氛中,减轻了凄凉和悲哀。神农架的“丧鼓歌”历史悠久,它是一卷绚丽多彩的历史和神话的画卷,是神农架民间流传的《神曲》。
独筷待客:有客初至土家山乡,主人必先请吃一碗糯米甜酒或糖水泡糯米花,只给客人一只筷子,这样的食品统称为“茶”,或作“见面茶”,或作为“夜宵”,或作为睡前“晚茶”,据说一只筷子表示“半席”,见面茶,压上饥,表示热情接待。
喝冷酒:神农架下谷乡是土家族聚居区,若到山民家做客,主人首先端出一杯酒说声“请喝茶”,这种以酒代茶的习俗叫喝冷酒。客人接过酒一饮而尽主人才会高兴,若不会饮酒应向主人讲明,浅尝一下,以示对主人的尊重,喝过冷酒,主人这才泡上热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