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风俗吧
1、成都的民俗有哪些?
成都的民俗:
第一、川剧流行于四川省、重庆市及云南、贵州、湖北省的部分地区,是中国西南部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它主要有高腔、胡琴、弹戏、昆曲、灯调五种声腔,是明末清初以来中国戏曲声腔剧种演变历史的一个缩影。
第二、延续2000多年的清明放水节(古代又称“开水节”),源于4000年前的江神信仰和2000多年前对江水的祭祀。据1974年在都江堰渠首出土的李冰石刻像的铭文考证,至少在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都江堰市民间就改祭祀江神和江水为祭祀李冰的春秋祭祀活动,形成辐射整个四川盆地的岁时节令民俗清明放水节。
第三、成都糖画,民间曾称其为倒糖饼儿、糖粑粑儿、糖灯影儿,是用融化的糖汁作画的一种手工技艺,主要流传于四川省成都市极其周边地区,是一种既能品尝又能观赏的传统工艺品。2008年,成都糖画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第四、每年农历十月初十,达摩会作为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成都民俗风情,与青羊宫庙会(打金章)、花会等共同形成了成都庙会。
第五、“九斗碗”清代、民国时期以来,每逢新春佳节或有红白喜事,在川西农村常常可以看到这么一幅景象:数十上百人聚在一处,在一阵鞭炮响后,于漫天青烟中按男女的区别,辈分的高低,分散坐于一张张八仙桌旁,伸箸畅食,举杯畅饮。不远的地方,随地而挖的土灶上叠着高高的蒸笼,热气腾藤,简易的案板上堆满菜肴、餐具。
2、成都当地有什么比较有特色的习俗传统吗
1、饮食
川菜,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特别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成都出产的郫县豆瓣被誉为“川菜之魂”,是川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手工艺
蜀绣,又称“川绣”,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总称。产于四川成都、绵阳等地。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合称中国四大名绣。据文献记载,蜀国最早的君王蚕丛已经懂得养殖桑蚕。汉末三国时,蜀锦蜀绣就已经驰名天下,作为珍稀而昂贵的丝织品。
蜀锦,成都所出产的锦类丝织品。蜀锦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有中国四大名锦之首的美誉。因为汉朝时成都蜀锦织造业便已经十分发达,朝廷在成都设有专管织锦的官员,因此成都被称为“锦官城”,简称“锦城”。
3、端午的粽子春节包
过年的粽子,多为肉粽子。刚做好的腊肉,是粽子里的明星。将糯米用水泡透,配以煮至即将透心的红豆和切成颗粒的半肥瘦的腊肉,拌入盐和花椒面即可。
4、麻将,国粹,但四川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全民普及。少不入川,四川人懂得生活,平日里凑凑热闹聊聊八卦品品清茶,摆上几桌麻将,四川人将时光消耗在方桌之上却甚是自得其乐。
(2)成都风俗吧扩展资料:
1、成都拥有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望江楼、青羊宫、文殊院、明蜀王陵、昭觉寺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成都也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拥有大熊猫基地。
2、成都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5种宗教。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创五斗米教于成都大邑鹤鸣山,为中国道教之始。佛教传入也很早,东汉末即已传入成都。伊斯兰教于明代传入成都,至今也有600多年历史。
3、成都的风俗是什么?
成都的风俗是:
1、穿新衣“游喜神方”:大年初一,成都人开始“走人户”了,亲朋好友互相串门,人们互相设宴款待。更多的花样在游玩上,初一开始,人们扶老携幼穿新衣走“游喜神方”,这是老成都人的一种民俗,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在传统文化中,财神与喜神是连在一起的,所谓“喜神”,是指带给人们吉利、欢喜、智慧的神祇,“喜神方”,就是喜神所在之处。
2、大庙会集纳成都民间绝活:人们游喜神方最喜欢去的是武侯祠,而武侯祠也是逛大庙会最热闹的地方。庙会既是宗教仪式,又是集市。变脸、吐火、滚灯、手影戏、木偶戏等川剧绝活,皮影、泥塑、糖人、糖画、剪纸等各式民间绝活都能在庙会上看到,滚铁环,抽陀螺,坐鸡公车,拉提簧、响簧。
3、游杜甫草堂:初七这天是人日,成都的人日有独特的风俗要到草堂去和杜甫一起过;到了初八初九夜里,各寺庙、会馆、街坊点起“天灯”;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闹热。
4、正月十五恋人“偷青”:在成都,清末以来就流行这样一种现实版的偷菜游戏,名曰“偷青”。根据成都传统习俗,小伙子喜欢上了邻家的姑娘,可以在正月十五晚上去姑娘家的菜地里偷摘几把青菜以表达爱意。而姑娘发现自家青菜被人偷摘后,便知道有小伙子恋上了自己,心中便会充满喜悦和憧憬。
5、成都糖画:民间曾称其为倒糖饼儿、糖粑粑儿、糖灯影儿,是用融化的糖汁作画的一种手工技艺,主要流传于四川省成都市极其周边地区,是一种既能品尝又能观赏的传统工艺品。2008年,成都糖画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4、成都习俗
成都的习俗有成都灯会、成都花会、新津龙舟会、天彭牡丹会、都江堰放水节、望丛祠赛歌会、新都桂花会、龙泉桃花会等。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大古都之一,简称蓉,又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
成都的文化习俗有哪些
四川是中国六大客家人聚居省份之一,主要聚居在成都东山区喝川中的沱江区域,人数约300万。
川菜是全国四大著名菜系之一,历经千年,以辣闻名天下,却不仅仅止于辣。开水白菜、麻婆豆腐、宫保鸡丁、夫妻肺片、口水鸡、鱼香肉丝等都是川菜的代表菜品。
蜀锦有中国四大名锦之首的美誉。蜀锦起源战国时期,已有2000多年历史,蜀锦织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明珠。它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川剧剧目繁多,有“四大本头”、“五袍”、“四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变脸是川剧中最有名的技巧。
5、成都的习俗有哪些?
1、端午的粽子春节包
过年的粽子,多为肉粽子。刚做好的腊肉,是粽子里的明星。将糯米用水泡透,配以煮至即将透心的红豆和切成颗粒的半肥瘦的腊肉,拌入盐和花椒面即可。
2、走人户
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届时,一般要带上猪蹄、很多自己舍不得买的礼物、好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款待。
2、“人日”草堂祭杜甫
“人日”(正月初七)游草堂的习俗,起源于唐代。”每年的“人日”便成为成都人游览草堂,缅怀诗圣杜甫的特定日子。
3、正月十五恋人“偷青”
根据成都传统习俗,小伙子喜欢上了邻家的姑娘,可以在正月十五晚上去姑娘家的菜地里偷摘几把青菜以表达爱意。而姑娘发现自家青菜被人偷摘后,便知道有小伙子恋上了自己,心中便会充满喜悦和憧憬。
4、春倌说春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时间在春节前后。旧时的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春倌,装束与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们爬山涉水,走乡串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演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
5、送节礼
汉族交际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嫁出去的女儿携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携媳妇,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亲朋好友之间也在上述节日期间互相拜节送礼。该习俗现仍流行,只是所送礼物随时代发展已有变化。
6、成都有什么独有的风俗习惯?
成都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当地人有喝茶,打麻将等等悠闲的娱乐活动,可以说是慢生活城市的代表,所以来成都旅游就相当于在度假,成都也是一座大名鼎鼎的美食之都,这里无论是川菜还是火锅,都受到了海内外游客的青睐,来到成都仅仅为了吃的游客也是很普遍的。
大家都知道,成都是四川的省会,同时也是四川省最大的一座城市,是西南地区的中心枢纽城市,如今的成都也已经成为了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年都吸引着不少人来到成都旅游,成都吃喝玩乐也是样样俱全,无论是品尝川菜,还是看川剧,喝茶吃火锅,都是不错的选择,要说成都这座城市有哪些独特的民俗文化,下面就来看看吧。
首先成都地处西南方,成都人身材和长相也是南方人的特点,个子比较矮,长相也比较精致,所以很多人都说成都步行街美女多,这个是真的,但是成都的方言四川话却又属于北方官话中的西南官话,比起吴语,粤语要好懂很多,所以说来到成都不用担心语言交流上面的问题,还有那就是成都人喜欢吃辣,这个大家还是都很了解的,因为成都的川菜是最正宗的了。
成都人饮食习惯和大多数的南方人一样,不太吃面食,而比较喜欢吃米饭,也就是以水稻为主,成都人特别喜欢吃火锅,他们和重庆一样,但是他们的火锅风格和重庆有一点区别,重庆主要是九宫格,而他们的火锅却是鸳鸯锅,成都鸳鸯火锅分为了辣和不辣两种口味,这种吃法就让很多人感到非常的人性化,毕竟不是谁都能吃辣的,可以照顾到很多人的口味,成都还有兔头这道小吃非常有名,不过估计有些人吃不下去。
最后那就是成都人的日子过得非常悠闲,他们不像大城市当中的工作狂,整天忙碌的奔波,他们喜欢过慢生活的小资日子,比方说喝喝茶,聚聚会,聊天打麻将,这是典型的老成都人生活,所以说成都也是一座适合慢生活的度假城市,如果你在成都这座城市生活久了,也会慢慢的融入到当地人生活当中。
7、成都民俗文化有哪些?
1、端午的粽子春节包
过年的粽子,多为肉粽子。刚做好的腊肉,是粽子里的明星。将糯米用水泡透,配以煮至即将透心的红豆和切成颗粒的半肥瘦的腊肉,拌入盐和花椒面即可。
2、走人户
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届时,一般要带上猪蹄、很多自己舍不得买的礼物、好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款待。
2、“人日”草堂祭杜甫
“人日”(正月初七)游草堂的习俗,起源于唐代。”每年的“人日”便成为成都人游览草堂,缅怀诗圣杜甫的特定日子。
3、正月十五恋人“偷青”
根据成都传统习俗,小伙子喜欢上了邻家的姑娘,可以在正月十五晚上去姑娘家的菜地里偷摘几把青菜以表达爱意。而姑娘发现自家青菜被人偷摘后,便知道有小伙子恋上了自己,心中便会充满喜悦和憧憬。
4、春倌说春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时间在春节前后。旧时的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春倌,装束与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们爬山涉水,走乡串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演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
5、送节礼
汉族交际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嫁出去的女儿携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携媳妇,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亲朋好友之间也在上述节日期间互相拜节送礼。该习俗现仍流行,只是所送礼物随时代发展已有变化。
8、成都过春节的习俗
穿新衣“游喜神方”
大年初一,成都人开始“走人户”了,亲朋好友互相串门,人们互相设宴款待。更多的花样在游玩上,初一开始,人们扶老携幼穿新衣走“游喜神方”,这是老成都人的一种民俗,已有近两百年历史。
大庙会集纳成都民间绝活
人们游喜神方会去武侯祠,而武侯祠也是逛大庙会最热闹的地方。庙会既是宗教仪式,又是集市。变脸、吐火、滚灯、手影戏、木偶戏等川剧绝活,皮影、泥塑、糖人、糖画、剪纸等各式民间绝活都能在庙会上看到,滚铁环,抽陀螺,坐鸡公车,拉提簧、响簧……往往几台戏同时演出。
曲艺演唱、杂技魔术、跑马上刀山、拉洋片、耍猴玩蛇,应有尽有;商贾云集,三教九流纷至,百种小吃、赏百般武艺、玩百项游戏,民族、民俗、传统、现代、乡村、城市诸种文化形式复合于一体。
游杜甫草堂
初七这天是人日,成都的人日有独特的风俗要到草堂去和杜甫一起过;到了初八初九夜里,各寺庙、会馆、街坊点起“天灯”;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闹热。
正月十五恋人“偷青”
在成都,清末以来流行这样一种现实版的偷菜游戏,名曰“偷青”。根据成都传统习俗,小伙子喜欢上了邻家的姑娘,可以在正月十五晚上去姑娘家的菜地里偷摘几把青菜以表达爱意。而姑娘发现自家青菜被人偷摘后,便知道有小伙子恋上了自己。
(8)成都风俗吧扩展资料:
巴金笔下“高公馆” 看成都旧时豪门过年习俗
过年征兆 和老成都一样
市面的商品多起来,街上的灯在变化,车站的客流逐渐增大,城郊还不时传来零星的爆竹声。这是过年前的征兆,80多年前,巴金早就写到过的情景。
巴金在《家》里写道:“这个佳节并不是突然跑来的;它一天天慢慢的走近,每天都带来一些新的气象。”这正像老成都儿歌传唱的那样: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老成都人过年,从腊月二十三祭灶起就拉开帷幕了。第一件大事是祭灶。
吃团年饭 座位完全按等级
大人们忙着准备过年的时候礼节上和生活上需要的各种用品。仆人自然也跟着主子忙,一面还在等待新年的赏钱和娱乐。晚上厨子在厨房里做点心,做年糕;白天各房的女主人,大的和小的都聚在老太爷的房里,有的在右上房的窗下。
或者折金银锭,是预备供奉祖先用的;或者剪纸花(红的和绿的),是预备贴在纸窗上或放在油灯盘上的。年前要准备的东西不外乎两大类:一是给活人的,一是给死人。给活人的包括吃的、用的、穿的、玩的。
小说中特别写到厨子做点心,做年糕,以示这个大家庭对于习俗的遵循。给死人准备的 则 是“ 金 银锭”。这需要用黄表纸和锡箔纸折成元宝形状。普通人家不会这么讲究,一般祭祖烧纸钱即可。
9、成都风俗是什么?
1、成都灯会
正月十五。成都灯会是在元宵赏灯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从1962年起成都恢复春节灯会,会期一个月。灯会期间,公园内有民间曲艺、杂技、杂耍表演;有各种地方风味小吃;还有铸糖人的担子,卖风车的草把子,每届灯会游人都在百万人次以上。
2、成都花会
每年一月。成都花会始于唐、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花会的地址就在成都西门外的青羊宫,传说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生日是农历的二月十五日,故唐代以来,民间在此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又因成都的二月正是天气晴和、春意宜人、百花盛开的季节,故又传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因此,每年二月又在这里举办花会。
届时,成都附近的国营、集体花圃及广大花农,都将各自辛勤培育的名贵花卉、家栽盆花、盆景等运到青羊宫,搭棚撑帐,摆摊设点,进行展销。
3、新津龙舟会
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南方人民的传统习俗之一。成都虽在长江以北,但也是水乡之地,所以赛龙舟的历史也很久远。直到本世纪60年代,成都的赛龙舟活动还在望江公园边的锦江河段进行。但70年代以后,市区的河道已不适宜再举办龙舟竞渡。因此成都新津县的南河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将龙舟盛会越办越红火。龙舟会除龙舟竟渡等传统节目,还增加了龙舟造型表演,彩船夜游。
4、天彭牡丹会
清明前后。位于成都北部的彭州市,古称天彭,是四川的牡丹花培育基地。历史上它曾与河南洛阳、山东曹州、安徽毫县一起并称为我国四大牡丹生产基地。诗人陆游曾说:“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说明彭州种植牡丹在唐宋时期已颇负盛名。
唐宋以来,当地人都有在牡丹花盛开时节聚会赏花的习俗,并把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日定为勘花节。为发扬这一民俗传统,彭州市定于每年清明节前后举办一年一度的牡丹盛会。牡丹会期间,除展销名贵牡丹花卉,游丹景山,还举办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土特产品展销等。
5、望丛祠赛歌会
五月十五前后。郫县曾是古蜀国都城,传说望帝传位后,归隐深山,化作杜鹃鸟,每年二月杜鹃花开时飞回成都平原上空日夜啼叫,催促农夫赶快春耕,直叫到口吐鲜血,染红了山上的杜鹃花,蜀人以为是望帝的魂回来了,这就是民间传说中“杜鹃啼血”的故事。
郫县城因而被称为“鹃城”。后人为纪念望帝,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日前后办起了鹃城赛歌会,赛歌会场地就选在望丛祠,参加赛歌会的歌手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以唱山歌为主,唱山歌在四川又叫“吼山歌”,大多是自编自唱,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