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俗彩礼 » 新昌风俗作文

新昌风俗作文

发布时间: 2022-08-06 21:23:49

1、新昌县民间风俗习惯

浙江新昌县端午节风情

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或重五。民间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相传二千多年前楚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自沉,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定为节日,各地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新昌端午节有门插艾蒲,喝雄黄酒,吃汤包,做香袋的习俗。为了纪念这一节日,我们特编辑了这组颇具地域特色的有关新昌端午节习俗的文章,以飨读者。

家乡的端午节

老家在双彩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乡邻们平时忙于劳作,而对祖辈传下来的节日却并不含糊。

五月五,过端午。五月初五一早,就有人去村头的水渠边割菖蒲,又从菖蒲的末端剪下一小段横串在上面,做成一把剑状,与艾蒿一起斜插在门环上。那天中午前,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插上菖蒲和艾蒿,成为小山村过端午节的象征性景观。

中午,村里的老年人会在盛满烧酒的碗里放一撮雄黄,然后将雄黄酒含在嘴里喷洒在房子的角角落落,说是可以驱蛇虫。端午节喝雄黄酒,其实只是轻轻嘬上一小口,并不多喝,更像是一道虔诚的仪式。还有人会用手指蘸点雄黄,在门上划出一个“王”字。一些生性活泼顽皮的儿童还会要求大人在他们额上抹点雄黄,这时大人也往往乐意为之,有时干脆在小孩的额上抹出个“王”字来,祈求避灾消难,给小孩带来平安。

端午节那天,村里的小孩可以向新媳妇讨香袋,这是家乡过端午节的一个风俗。这年年初嫁到村里的新媳妇,会事先做好一大串香袋,到端午节那天分送给左邻右舍的小孩,一来展示一下自己做女红的手艺,二来也借此与邻里结个善缘。如果这一年嫁到村里的新媳妇不多,那么村里未出嫁的小姑姑也会做些香袋分送给小侄子小侄女。

老家在山区,没有平缓的溪流,端午节自然没有了赛龙舟这等盛事。端午节也不吃粽子,老家的风俗只有在春节时才吃年糕和粽子。端午节那天,除了洒扫庭院,年轻的主妇就动手裹些汤包,让家里人美美享受一回,还会蒸些汤包给村中孤寡老人送去。

家乡的端午节,虽没有春节走亲访友那么热闹,倒也显得民风淳朴,情趣盎然。

端午节习俗

新昌每于端午节,还有小孩左臂系五色线的习俗。以前,家家自制张天师偶像,置于门额之上;或将艾蒿作人形,又以竹作剑,置于门前,均取避邪之意。也有在门楣或门上贴朱砂符、八卦图或钟馗捉鬼图的。

这一日,新昌习俗除吃端午馄饨外,还有吃粽的习惯。乡间也有喝雄黄酒的,此俗与白娘子许仙故事有关:传说白娘子系白蛇所化,与许仙结成恩爱夫妻。法海则视白娘子为妖孽,于端午日暗中指使许仙强劝白娘子饮雄黄酒,以使其现出原形。故谓雄黄可以避邪。

此外,新昌等地尚有“发庚”、“送扇”的习俗。如某家在年内娶媳妇,就要在端午节发庚,男方除向女方送去结婚吉日良辰之外,还得送白糖桂圆等礼物。如遇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则娘家父母兄弟须向婿家送去扇子、手巾、麦饼之类的东西。扇子按性别分出等级,送女儿、婆母的,多是制作精致的细芭蕉扇;公公、大伯则赠以大芭焦扇,以示区别。

端午话艾蒲

艾蒿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有一种特殊的浓郁香气。用艾蒿治病,我国很早就有记载。艾蒿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对治疗结核菌、伤寒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以及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均有一定的杀灭和抑制作用。”夏季,把采来的艾蒿拧成绳,或做成艾棒晒干,在蚊蝇较多的时候点燃烟熏,既可使屋内消毒,又可驱除蚊蝇,保持室内卫生。

菖蒲又名水剑草、蒲草,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分为水菖蒲和石菖蒲两种。菖蒲挺直的叶片好像钟馗的宝剑,民间传说,钟馗执剑斩杀天下妖孽,菖蒲就被人们当作驱邪之物。直到今天,民间还有用它来治疗痢疾的。古人用菖蒲泡酒,其味清涩,余香满口。菖蒲还是一种雅致的观赏植物和装饰品。古人常将兰、菊、水仙、菖蒲誉为“花草四雅”。

端午节插艾挂蒲不仅是一种民俗习惯,而且有着除灾灭病、讲究卫生的科学意义。

端午与香袋

每逢端午节,尤其是妇女和儿童,都佩戴香袋。追溯香袋的起源,早在先秦时代,女子用五色线制成的饰物戴在头上,到了南北朝时期,就成为香袋,到了唐代,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袋。香袋的主要原料是雄黄、艾叶、熏草等,其作用在古代被神化了,《封神榜》中的小哪吒的红兜肚,有斗邪必胜的效果。《抱朴子》中就有记载:“黄帝欲登园丘,其地多大蛇,广成子教之佩戴雄黄,其蛇皆去。”后来这个记载被美国人爱伯哈德用于他编撰的《中国文化象征词典》中,记载道:“黄帝部落发生了大瘟疫,听说广成子医道高明,派人前去讨教医治瘟疫的办法,广成子用雄黄装包,让他们戴在身,结果病治好了。”这一说法倒也有科学的道理,可见香袋在我国远古时代就有了。

端午时节,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人们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袋能驱邪解毒。《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和蒲根,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黄。雄黄,橘红色,可入药解病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旧时有些地方几乎家家酿雄黄酒,但多为男人饮,有些会喝酒的女人也饮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脸耳鼻手心足心涂沫一番。后来人们就在雄黄里加入艾叶、熏草等原料制成香袋供妇女和儿童佩戴。

香袋以药物之味,经口鼻吸入,使经脉大通,祛邪扶正,以达到祛病强身之功效。雄黄、艾叶、熏草都挥发一种奇异的香味,而蛇虫闻之远离,既减少了传染源,又可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2、新昌的春节作文300字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在新昌每到春节,人们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这时是小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新昌年三十的清晨,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街上买东西准备做年夜饭。街道上处处张灯结彩,十分热闹,家家户户贴着“倒福”、挂着灯笼。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纷纷面带微笑地走向大小商场,有的购物,有的游玩。这样热烈祥和、繁华喜庆的节日气氛,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啊!晚上,全家人团团圆圆地相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共享新春之乐。当晚,烟花怒放,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等到半夜零时,爆竹齐鸣,欢庆新年的到来,那是多么激动人心呀!我想此时此刻,全国各族人民一定都在欢庆新年的到来吧。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和汤团,即希望“年年高、团团圆”的意思;大年初二开始,亲朋好友们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拜年时,首先要到最亲的长辈家里拜年,然后是平辈间互相拜年。长辈们都给我们小孩子发红包,我们可高兴啦!哦!我差点忘了告诉你们,过春节时,家家户户的房子里都要放两三根甘蔗,因为甘蔗代表“节节高”;年夜饭中也总有一道菜是鱼,因为“鱼”和“余”是谐音,表示“年年有余”的意思。当然,在春节里,千万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否则会被长辈埋怨,说你不懂规矩的。过春节让我了解了春节时各种各样的习俗,体会到了人世间的亲情,也体会到了朋友们之间那种纯洁无瑕的友情。虽然我的口袋里装满了的红包,有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但我早已作好了今后的打算,你们想知道吗?古人曾曰:“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我要在欢乐的节日过后,在2008年的开始,向着新的目标前进,开创我的美好未来!

3、新昌的特色,作文500字

以福建永定县客家土楼为代表,又称民居,由中心部位的单层建筑厅堂和周围的四、防震抗风的特点,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广。华北、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备有粮仓,数量最多。中国南方的住宅较紧凑,有方形,又有特色。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圆形。土楼具有坚固性,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花木井然,构成了一个奇妙的民居世界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以游廊相连接,尺度合宜,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福建土楼用当地的生土,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积长方形天井为中心的堂屋,其平面有圆有方。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既科学实用。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这种建筑的防御性很强、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五层楼房组成、匪盗。 在闽南,自成一体、粤北和桂北的客家人常居住大型集团住宅,多楼房,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大门一关、封闭性和强烈的宗族特性。加上冬暖夏凉、木片建成单屋,且朴素简洁。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是举行家庭礼仪、砂石,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进而垒起厚重封闭的“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继而连成大屋。楼内凿有水井,如遇战乱,造型美,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出现最早,宁静亲切。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在中国的传统住宅中。这种住宅外观方正如印,分布最广,但庭院方阔,各幢房屋朝向院内,规模大,繁衍生息的住宅、安全性

4、新昌的民风民俗

新昌生活习俗 主食:平原以稻米为主,山区以六谷、番薯、粟米等粗杂粮为主。缺粮严重,常辅以野生果菜。民多菜色,待番薯出才好转。一日三餐,干稀参半,先吃点番薯南瓜填肚,只农忙时加点心。用粮精打细算,多留饭娘,提早淘米,以提高出饭率。有“三年烂饭买亩田”之说。惜粮成风,教育小孩“饭粒落地篰篮大,老天要响蓬蓬(打雷),”“饭粒不吃尽,长大讨麻皮老婆(或嫁麻皮老公)”。新麦新米登场,先祭天地灶司,合家饱餐叫“尝新”,现已三餐大米、白面,六谷、番薯多作饲料。 菜肴:民户自制咸菜、面酱、霉豆腐(腐乳)、苋菜梗、咸笋头等为“常下饭”。平时难得上街买豆腐小菜,更少动荤腥。回山等地过年无鱼,用木雕鱼头代替,鸡和肉之类好菜藏着待客人,叫“省嘴识客”。农村多腌食,或熯或蒸,省油省柴省时间,城镇多煎炒,较鲜淡。旧时宴飨亦俭素,设馔数味,皆上物,多用六大盘、十碗头、盛大块鸡、鱼、肉,讲究经济实惠。明万历时稍奢,上者五湿五干,攒碟劝盘,并以鼓吹杂剧侑客。民国时富家及衙门官商的高档筵席有“十六汇鲜”、“二十四汇鲜”等规格,甜咸干湿齐备,用十大盘、六中盘、八小盘,其中需用青翅(高档鱼翅)、青板肚、燕窝、红尾(大开洋)、西口蘑菇、干贝、海参等山珍海味,每桌价十多银元。旧俗,宴席上不用牛肉和鲤鱼。“牛”为农家之宝,仅在祭孔夫子时一用,称“太牢”;鲤鱼有“跳龙门”之称,读书人忌食。解放后尚简,行六大盘、八大盘。80年代起,公费宴请规格渐高,鳗、鳖、海虾、河蟹、黄鱼、牛肉、名烟名酒视为常品。 饮料:旧时,冷饮以“什花”最普遍,用木莲子磨洗而成,凝成透明块状,打散加糖醋食用,为人所喜,久已停止出售。还有乌槠豆腐、黄芪豆腐等,已不多见。夏季用绿豆汤以及秋蒿、六月霜、金银花、白菊花等泡茶祛暑。客来泡茶叶,加糖以示敬重。80年代,啤酒、汽水、可乐等已普及,备有咖啡、可可者亦不少。 风味食品:花色繁多,制作方便,多属土产: 春饼,又名饼筒,街头设摊甚多。形如满月,薄如蝉翼,白中透黄、略带咸味,酥脆香美。一斤面粉可制作60~70张,6张为一“大”。裹以油饺、油豆腐,独具风味,为日常点心。裹上精肉、葱花之类油炸可制成春卷,为酒筵佳肴。作旅行干粮和礼品馈送也很受欢迎。炒面饼筒下酒请客象征和好,有“麦裹麦,事情了一百”。“俞德兴炒面解纠纷”之说。吕瑞基家制作春饼特佳,可保存一月不变质,1958年曾送北京展出获奖。春饼由“镬拉头”演变而来;又一说是立春日的食品,以面为皮,包以馅做成“面蚕”,象征蚕业丰收。风味菜肴以肉食加工为多。 肉糕:用剁碎精肉摊在豆腐皮上做底层,上铺蛋丝,淋上生蛋清,蒸熟,红黄相间,切成菱形块状,形制美观,鲜香可口,为上等菜。 三套肉:鸡内藏猪肚,肚内藏猪肉,蒸熟后切片,蘸酱油或椒盐,三味俱有。还有“糟鸡糟鸭糟大肠,腊鸡腊鸭腊白鲞”,“扣肉、扎肉、粉蒸肉”各具风味。糟肉制作简单,将肉煮熟切块,搓上盐,置入四壁糊有酒糟的小瓮内封口,经20天可食用,肉味糟香皆备。条肉切块扎蒲草,用鲜汁酱油调味,先猛火后文火炖至软而不腐,倒入金瓦钵中冻制而成“扎肉”,肉饱满,色光好,香味足,入口鲜美。解放前后,知味馆制作山间野味极佳,常为美食者激赏。 旧时的风味名小吃还有:咸全来包子、甜全来糕点、厉兰香豆浆、小宝生猪头肉、江西佬马头汤包等。又有黄精干、蕨粉面、芋饺、青饺、岁糕饼、白药酒、竹筒饭、豆干萝卜、小炉烧饼、麻枣、麻片、雪片、水晶糕、枣仁糕、桂花糕、姜丝糖、麻酥糖、脆油条等,均有佳味特色,常能引动游子乡思。新昌人待客多用米海茶,兼作饮料和点心。选纯净、饱满的糯米蒸熟、晾干、压扁晒燥成米扁,炒成米胖,叫米海。加上白糖、金豆,用开水冲泡,叫米海茶。味香甜,解饥渴。正月初一,家家食用。 服饰:古代士民皆粗布白衣,平巾直身,极朴素。明万历间,士夫峨冠博带,儒童方巾彩履色衣,富贵子弟亦僭服之。清至民初,长袍马褂瓜皮帽为礼服,平时对襟短衫。女穿大襟衫或旗袍,戴耳环、手镯、戒指。姑娘多蓄长辫,婚后盘髻于脑后。20年代,公务人员及学生穿中山装。抗日战起,校内风行黄色童军装。建国初通行中山装、列宁装,蓝色为主。80年代流行西装、羊毛衫、茄克拉链衫,人造纤维代替棉布,毛呢皮货逐渐普及。妇女讲究化妆,首饰、发式多样化,四季服装多变,戒指已普及,耳环、项链随处可见。旧时农村穿草鞋,雨天穿木屐(俗名“的笃”),现已为胶鞋、皮鞋代替,各色旅游鞋盛行。 宅居:旧时民居极简陋,黄荆编壁,泥涂而已,茅屋土房,仅蔽风雨。城镇以砖木结构楼房为多,富家才刷以白灰。楼房结构有三间面、五间面、七间面之分,两边镶居头。大户聚族而居叫“大台门”,中有天井,形成“四合院”、“走马楼”。有的台门分前后几进,合成屋楼。拔茅有座“千柱屋”,建于道光年间,有999根柱脚,现住16户尚觉宽敞。80年代,城乡大兴建房热,普遍用钢筋水泥结构,三层以上,住房单元成套,设备完善,并力求美观舒适。

5、新昌 过年 习俗

新昌人群的年时习俗
祝福
腊月后半月,家家“掸尘”、办年货,舂年糕、裹粽子、炒馈货、煮福礼、做小吃,准备过年,天天忙到深夜。其间,选吉日“请天地菩萨”最为隆重,叫“谢年”,即祝福。是日清晨,用五牲福礼朝天祭祀,祭桌要横放,家人依次“三跪九叩首”,求神保佑,然后,祭桌改直摆,移至中堂神龛前祭祖。祭毕,饱餐粽、糕、白切鸡、白切肉、糊辣羹汤。祝福后,邻居间不准讨火种、借东西。
送灶接灶
腊月二十三送灶司上天,用香烛、茶叶、饴糖祭祀,户主祝祷“好言好语传上天,恶言恶语解过边”。从灶龛上揭下旧灶司像。至年三十夜又请灶司下来。烧“搁釜”,换上新灶司像,贴上对联“上天秦好事,下界保平安”。灶司菩萨,亦叫“东厨司命”,是玉帝派往凡间探听善恶之“神”,故有“灶头边不可多讲多话”的禁忌。据说灶神不洁、爱赌、出过妻;嫦娥离开丈夫偷奔月宫,二者均为凡间所非议,故又有“男不拜月,妇不祭灶”之谚。
除夕分岁
夏历年最后一晚为过年高潮,外出者都要赶回家团聚。县城西门外有磕山,俗称“望娘山”,新昌人乡情观念特重。除夕万一赶不回家,家人亦在席上置筷子和酒盏,以示团圆。年夜饭特别讲究,俗称“三十夜的吃”,佳肴之外常有芋艿、南瓜(俗称饭瓜)、八宝菜,寓意“有余”、“上万”、“招财进宝”。给下辈分压岁钱。农村还用福礼请“信基土地”、“井栏土地”、“牛老太公”、“猪老太公”。农具上也放些年糕粒,也叫“分岁”。是夜,往往守岁至天明,接灶神,贴春联,点斤通蜡烛,挂祖先遗像。每间屋都有灯光,取明亮兴旺之意。东区农村火塘里烧大柴株,昼夜不息,叫“煝年株”,取意“红火”。除夕夜要清帐,负债穷人只好躲债,故又叫“年关”。
春节
正月初一凌晨开六放爆竹,听畜禽叫声预测吉凶。人人穿戴一新,点香烛,设供品,祭天地祖宗,喝糖茶,吃解缚粽,去宗祠拜祖,给长辈拜年。然后尽兴娱乐:搓麻将、推牌九、掷骰子、游大佛寺等。晚上早睡,不点灯,叫“赶鸡睡”。一天内不动刀,不扫地,不泼水,不说不吉利的话。正月初二起,普遍走亲戚,小唱、大唱、狮子班上门表演。正月初八“迎春牛节”,知县牵“春牛”(象征性用纸糊)上街,一年农事开始。解放后,过年简化,迷信色彩淡化,增加慰问烈军属,开联欢倒,收看春节文艺联播电视,组织球类、棋类比赛等新内容。

6、新昌民风民俗 作文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还有作文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这个时候,各家各户都包好了粽子,准备那一天吃得饱饱的。还有一首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怎么样,这首儿歌好听吧。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爸爸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无法实现,他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寻找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时,大人们总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们便会抬起头遥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寻找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我们九江过端午节的方式是:一大早,大家先去买艾叶和菖蒲挂在门口,再贴上红纸。我奶奶还会包粽子,粽子的材料是豆子、板栗、猪肉。吃起来可香了!

7、这就是我的家乡—新昌作文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浙江新昌。这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是个美丽的地方。
早晨,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新,为什么呢?山城四面环山,山上树是山,树是海,成了一座天然大氧吧,为居民们提供新鲜空气。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到处都能见到绿色。小区的房前屋后都是花草树木,其中,树最多,既美化了环境,又净化了空气。
街道上非常繁华,有各式各样的店铺,服装店、便利店、洗衣店、水果店等等,一家挨着一家。那世纪联华超市特别热闹,每次进去总是人山人海。当然少不了高楼大厦,房子越来越高,越来越豪华。每当晚上,彩灯就会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母亲河新昌江,镶嵌在青山和城市之间,长长的像一条蓝色的带子向前流去。
我的家乡是不是很美?风景区那就更美了,让我来介绍一下吧。大佛寺最有名,景点有白云湖、恐龙园、放生池、般若谷……白云湖分为一大一小两个湖,湖水碧绿又清澈,许多小鱼在游来游去。湖周围全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草坪,高低不平的草坪上,挺立着一棵棵各种各样的树木。沿着弯曲的水泥路往前走,一拐弯,先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那是般若谷的人造瀑布在欢迎你。这里有陡峭的石壁,有形状有趣的水池,雕刻、石像都跟佛教有关,真是个有意思的地方。大佛寺最有名的是在大雄宝殿的江南第一大佛,大佛大约有三层楼那么高,全身金碧辉煌,静静地看着每一位游客。家乡还有秀丽的穿岩十九峰,翡翠般的长诏水库,古色古香的重阳宫……
家乡还有很多特产,花生又叫“小京生”,皮薄肉脆;饺子皮里加了芋艿的叫“芋饺”,鲜美的肉馅,光溜溜的外皮;面粉做成春饼,薄得像一张纸,吃起来又香又脆;还有大佛龙井……
我的家乡那么美丽,那么繁华,我们生活在这里是那么美好!

8、关于清明习俗的600字作文

新昌清明习俗
清明时节,新昌地处江南,正是春雨绵绵时。绵绵春雨,带来绵绵追宗思源之情。
新昌建县不早,原来多是深山老林,地处甬台绍交界处,历史上较为偏僻幽静,历来有官场不得志者,隐居此地,查阅新昌志,各大姓氏,都有达官贵人为先祖。如王氏新昌始祖有王超之,为王羲之四代孙;张氏新昌始祖,张质为吴越国侍御史;另一系张氏新昌始祖张珦,为南宋宰相张浚之后。。。。说句夸张的话,新昌人都是或曾经都是书香门第,代代相传,各家各户有保存了一些古文人的气息。文人尤好怀古,新昌风俗甚浓。

新昌人,把清明节看得比春节还重。往往会不远万里,回家祭祖(上坟)。

一般人家,都会捣麻糍。麻糍由纯糯米蒸熟捣成,怕粘手不好食用和制作,在加工的面床上散一层番薯粉或松花粉。用面杖赶成半寸来厚的片,切成方块,谓淡麻糍(白麻糍);切成条,加豆沙馅、炒菜馅,乘热有粘性时,包合成棍状,切段,即谓甜、咸麻糍;在糯米中,加进“菁”(如艾草的野菜),叫菁麻糍。

上坟,各家备荤素菜肴若干、酒水、经(纸钱)、炮仗等,挑至坟前。先将坟前清理干净,坟头上的柴草,一并割掉,挖一团泥块,置于坟顶,上面插一根竹树小枝,挂黄标纸。坟上不可动别的土,动土只许在正冬至日。随后,在坟坛右角,放麻糍、肉、豆腐各一小块,酒一盏,山王经一小包、点香三支,红蜡烛两只,这里是祭山王菩萨的;坟坛前方,那是太公大侬、已故尊长们用宴正厅了。荤素菜肴、酒水、炮仗、经、香蜡烛等等,一一摆开,供他们飨用。祭品摆好,长幼有序,先拜山王,后拜祖宗。一段时间后,估计祖上先亡们,用宴完毕,则烧经,放炮,礼毕。

有吕姓、王姓、张姓等,可以先拜自家祖宗,理由是吕姓,是吕洞宾后代,鬼亦尊之;王姓说,王不见王;张姓说,祖上有张天师,抓鬼的。。。。

上坟,一般知道有几个上代祖坟,都要上;先上高祖,再上辈分低的。共同的祖宗(堂宗太公),下辈相约一起去,队伍越大,说明家族越旺。

上坟要在清明前十来天内,寅日不用,说是,寅为虎,鬼们不敢出来用餐。新坟,前三年,分别在春分节后第一、第二、第三日上一次,再在清明节前上一次。

清明正日,有后代者不上。乐善好施者,标无主坟(不知道是谁),夜晚在路口,放路灯及祭品,以供没有后代的孤魂野鬼,同情可怜之,积德之举。

旧时,始祖等共同祖宗,由祠堂太公组织上坟,所需耗资,由太公田(同宗子孙共有)收成承担。所有参加祭祖的同宗子孙,可分得麻糍两节。(对于食不果腹的年代,不失为有效激励手段),这些,早已成了传说,太公田,老早被革了命。

9、关于新昌的除夕夜的作文

一是送灶接灶。腊月二十三送灶司菩萨上天,供品主要是用糯米做的麻滋、粽子等。用意是希望灶司菩萨“好言好语传上天,恶言恶语放一边”,也就是希望灶司菩萨向玉皇大帝多说人间的好话而少说或不说人间的坏话。到了除夕夜又接灶司菩萨下凡。这估计我们新昌各地也是差不多的。
二是“掸尘”,即打扫卫生。这从现在文明县城创建的角度说,也是一个好习惯。一般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之后,家家户户就利用整块的或分散的时间先后开始打扫卫生和清洗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具。
三是捣麻滋、裹粽子。裹粽子的时间一般都在过年前几天或十来天进行的,因为天冷,裹成的粽子不易变坏;而捣麻滋则肯定是在吃分岁饭的时候。记忆中,捣麻滋、裹粽子带来的年味也是很浓的。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的是,小将、大市聚和沙溪等地的麻滋跟澄潭、镜岭等地所称的麻滋有本质上的区别。小将、大市聚和沙溪等地的麻滋是用糯米做的,而且是在石臼上捣的;而澄潭、镜岭等地则称粳米做的年糕为麻滋,其中原因尚待探讨。
四是吃“分岁饭”,也就是年夜饭吧。“分岁饭”是家家户户自己进行的,当然,不少人家也邀请村中的亲友或帮助过自己的人前来一同吃“分岁饭”,以表示感谢一年来对自己家的关心和帮助。
五是除夕夜给孩子们“分岁”。新昌的地方话就叫“分岁钞票”

10、一篇关于美食的作文

家乡的麻糍
又是一年春,我不由得想念起家乡的麻糍来。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产。麻糍在金华永康是别具一格的一种糯米食品,民间建房、种田和农历七月半几乎家家户户都要食用。市场上也常有出售,但唯独城郊的田宅麻糍最负盛名。它种类很多,有麻糍泻、麻糍滑、米筛花、麻糍食果等等,成品洁白如雪,柔软如绵,光滑细腻,不粘碗,不钉牙糊口,老小皆宜,食者无所禁忌,倍受人们欢迎.
麻糍的制作在浙、赣、闽交界一带,已经有悠久历史。在冬闲、逢年过节的时候,亲人和朋友总是热热闹闹聚集在一起,小孩更是急不可待,看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麻糍 ,都抢着、争着要。极好吃的呀。
农家秋收后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麻糍,称之为“洗桶”(过去脱粒用的谷桶)。意思是说,秋收时节庄稼人遍身粘着谷壳芒屑,使人皮肤发痒,甚至难免将谷壳芒屑吸入肚里以至发病,通过吃麻糍,就能将这些谷壳芒屑粘走排净。刚出臼的麻糍可用豆粉、芝麻蘸着吃,其味香甜、柔韧,深受人们喜爱。
糯米做的叫麻糍,以晚米做的称年糕。清明做麻糍,过年做年糕,这是新昌民间流传至今的风俗习惯。过去,清明祭扫太公坟时有分麻糕的习惯。轮到作祭主的必须预先作好准备,待祭扫分,在坟坛前当场按人分麻糍。民间所讲的“清明拿麻糍,见人头分麻糍”之说盖出于此。新昌县志载:“宗族的太公坟,扫墓人多……祭扫会餐后,分胙肉和麻糍。”建国后,清明分麻糍的习惯已属少见,可是清明节做麻糍却更为普遍了。但它的意义并非单一为扫墓。 在新昌还有清明送麻糍的习惯。这是两家联姻后嫁娶前的一种礼仪。这一礼俗很早以前便在全县各地农村中流行。在嵊州市与新昌毗邻的农村中也如此。谁家要娶媳妇了,男家一般都要在清明节前向女家送去清明麻糍,预示在下一个清明节前将要来娶新媳妇过门了。女儿出嫁后,女家父母到了清明节又得向男家回送清明麻糍。据说这是预祝小俩口结成夫妻日子能过得糯滋滋、甜丝丝。 送清明麻糍最为讲究的是回山一带。春分后一星期便开始打算好办齐所用的作料。离清明节还五、六天就要安排送去,宁可早一天,不能迟一日。送的时间必须是上午,于是头一天下午或晚上一定要做好麻糍。凡是礼仪麻糍都须嵌过馅,叫做嵌糖麻糍。在制作中也比一般精细一些、捣得透一些,外形尽量做得样子好一些。大小要匀称,长短要致,馅的甜度也总是足一些。用来送麻糍的家伙也有一套讲究。大多用团空(用篾编成,工艺精细,形似鞋篮)或切篮。把麻糍一段一段分层次整齐地码放在里面,外面再套以青色麻袋,然后打好牢固的结(表示吉庆、结亲)。向女家送,一般都应由新女婿亲自挑着去,以表诚意。如新女婿因故无法新自去,也有由兄弟代送的。女方向男家送,多由新媳妇的兄弟送。 麻糍送到后,还应将送来的麻糍马上分别向邻里家分过去,以表热情大方。这时邻里乡亲便会围上来看一看新上门的“毛脚女婿”,相互认识一番,大家也便知道这姑娘不久就要出嫁了。所以群众中还有“吃过清明糕,囡便养勿牢”之说。女家向男家回送的清明麻糍也一样,总得分给邻里乡亲共享口福,乡亲们接过赠送的麻糍,总是乐呵呵地还要回敬几句客套。 关于送清明麻糍,新县志中有“乡下有些男家给女家送三年清明麻糍,以示家底殷实”的记载。这是过去的事,现在大多只送过一年就算了。
做麻糍得先将糯米浸泡在水中,待胀足后淘尽沥干、上蒸桶蒸熟后,放在石臼内捣烂成团后起舂,再趁热拉成厚薄相当的粉团,然后嵌以馅。做清明麻糍时间迟早因用场而异。要上新坟的最早,春分后三天就要做了。 做麻糍时需要一定的人手和劳力。因此,常常与兄弟叔伯或邻居相约在一起做。大家分工合作,各献身手,既忙碌又闹热。年轻力壮的男子在轮番用捣杵(有檀树和石头两种)用力捣麻糍,还有一人专门负责在捣的时候掭麻糍,捣的人大汗淋漓,掭的人热得不时发出咝咝声。主妇和帮忙的女人们也在张罗着烧火上蒸,准备好摊麻糍用的团背(竹笾)、面板以及调理好馅等。在这里最凑热闹的主角要算是小孩子,他们硬是挤在一起围在石臼边看热闹,等着吃热麻糍。年纪大一点的长辈也大多在那里,抽着烟,喝着茶谈笑风生…… 用来嵌麻糍的馅种类不少。有豆沙、豇豆、油麻等,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用咸菜馅或其它混合馅,也有将山里的棉花青(绍兴称艾)预先剁成碎末捣进去做成青麻糍的。麻糍的吃法也很多,可油煎、可火烤……
如今,家乡已经很少有人会做这种麻糍了,它也只能成为我的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回忆了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