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俗彩礼 » 常熟的新年风俗

常熟的新年风俗

发布时间: 2022-08-06 19:32:53

1、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让它化凶为吉。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着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2、我爱我们的节日(征文)——春节 急!2月4日前发来!

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有许多习俗,这些习俗也有自己的由来, 贴春联和门神自然也是有由来的。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这就是贴春联和门神的由来了。
(字数我不知道够不够。)

3、常熟年前有哪些准备

常熟过年前需要做这些准备:
1、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是过年之前传统的扫除日。
2、要宰年鸡、赶大集,准备春节所需物品。还要集中地洗澡、洗衣,洗去一年的晦气,迎接又一年的新春。
3、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要贴春联、吃年夜饭,还要守岁。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岁旦、大年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

4、常熟过年习俗

1、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跳钟馗”、“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2、贴门神
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贴门神,门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钟馗故里赐福镇宅圣君钟馗门神,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敷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的意思,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3、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对联”,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所以才有那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最后简化为在直接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4、守岁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还有的人家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儿,整晚都不能入眠,至少也要等到明天一点才行,即使睡觉也不可脱去衣服。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就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5、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奶奶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是传说在以前,有一个叫“岁”的妖怪,来吃小孩,人们发红包赶走“岁”。就这样,发红包的习俗在民间传开了。

5、语文好的戳进来,不好的也戳进来看看。。。

新年,就是新的一年,人们要把旧的东西扔掉,迎接新的事物。这使我感到不解:童年会变老吗?会变旧吗?

我闭上眼睛,突然看到童年的伙伴正向我走来,露出灿烂的微笑。我猛地想去抓住他们的手,可是刹那间,一切化为乌有。眼前的,还是那扇明亮的窗户,那张熟悉的桌子。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条路,人们要历经险阻,才能达到属于自己的终点。

那么,从童年到长大一定隔着一条河,此刻,有一只船在河边泊着,仿佛在等我。我犹豫着,是上?还是不上?说真的,我太不想失去童年了,可是我的父母在身后看着我,对我期望可高呢。我知道我必须渡过去,在这只船上。

所有历经沧桑的大人都说童年是美好的,是值得回味的,说的时候,还难过地笑笑,看着远方的故乡。

我就想,如果我长大了,是不是也会像他们这样,望着曾经童年的家乡,一味叹气呢?是啊,到那时,我就只能回忆了。

回忆是痛苦的,你只能去想,可是回不去了。

心情复杂,无聊中拿出一本书读起来。童年回忆。看到这几个字,我忍不住要流下泪来。人家都说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美好的,我也觉得啊,我真是不详长大啊……这样想,一滴,两滴,泪悄然落下。

人们都渴望长大,长大了又想返老还童,这是什么逻辑?不是自相矛盾吗?

把书狠狠地摔到桌子上,又狠狠地踢几下板凳。总觉得还是不解气,尽管脚趾刺刺的疼。真的不想长大啊……

新年新年,什么新年啊!不就是旧的一年又要过去了吗?不就是马上要长大了吗?我摇摇头,叹了口气。
这个假期真是喜事连连,因为多了个春节。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买年货……忙的不可开交。我们家也忙着打扫屋子,准备过春节。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终于迎来了大年三十。一大清早,就有人开始放鞭炮,热热闹闹的。傍晚,太阳向大地看了最后一眼,然后闭上眼睛,慢慢躲到山后。夜幕悄悄降临,给天空蒙上了一层黑纱,晚上,万家灯火,万家欢乐。爷爷邀请了我们一家和姐姐一家,高高兴兴的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聊聊过去一年发生的难忘事和收获,展望一下未来等等。
吃完团圆饭后,我们就开始守年岁了。大约7点钟,《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们一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耳边还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晚会节目很精彩:有优美动听的歌曲,有幽默风趣的小品,还有滑稽逗人的相声……节目是丰富多彩,看得我眼花缭乱。快到零点的时候,我和爸爸一口气冲到了阳台,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当当当……”新年的钟声响起了,烟花和爆竹便齐鸣起来。我和爸爸点燃了烟花筒,说时迟,那时快,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一颗烟花弹升到了空中,在一瞬间爆炸了,那爆炸了的烟花仿佛是一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展开了花瓣,这时,一颗颗烟花又从烟花筒中喷发,像无数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在天空中一闪而过……天空中还闪烁着其他的烟火,它们有的如一串串珍珠,有的如一颗颗流星,有的如一朵朵菊花,有的如一条条瀑布……让我目不暇接。一声声响亮的爆竹声,一朵朵光芒四射、灿烂无比的烟花,在天空中飞舞、闪耀着。这些烟花,各式各样,五光十色,把天空点缀成一朵鲜花,夜空顿时变得光彩夺目。此时的常熟,被笑声、鞭炮声、喊声、乐曲声合成的旋律包围着,真是热闹非凡!
今年的春节真是快乐,让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童年,头也不回地越走越远……
春节,这个传统的节日,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每个时期都有她的感受和体会,不管什么体会和感受,大都是温馨和快乐的,是我们期待和盼望的日子。
小时候,过年就是穿新衣、放鞭炮,女孩子喜穿新衣服,找伙伴玩过家家、丢手捐等游戏,男孩子则对于有没有新衣服穿不是太看重,而对于出现在面前的爆竹却是兴奋得眼睛发亮。过年的味儿,就是从爆竹的火药味儿弥散开来的。几毛钱一挂的百头小鞭舍不得一次放完,小心翼翼的拆开来,计算好了一次放多少,装到口袋里,拿半截点燃的香,来到院子里,一个个点燃,享受那一声脆响的快乐。开始的时候,将小鞭放到地上、墙缝里,一只手捂着耳朵一只手去点燃引信,点燃的是急切的期待。后来胆子越来越大,竟然敢将小鞭捏在手上,记的当时父亲怕我点二踢脚炸手,还用铁丝给我做了一个炮架拿着放,最近距离的感受那声炸响。
长大了,年就成了团年,就像《常回家看看》里唱的那样,带着老婆、孩子回家和父母团聚,一家人在一起有说有笑,和父亲说说一年来的工作成绩,和母亲聊一聊生活琐事,小孩子们拉父母的手,爷爷奶奶长、爷爷奶奶短的说在学校中和小伙伴们怎样玩,而父母则领着小孩子到村边看看农村清澈的小河沟,嗅一嗅哪泥土的清新和芳香,讲一讲我们小时候的故事,再给他们买一些焰花一类的放一放,看着玩的高兴的小孩子和洋溢着笑容的爸爸妈妈,一家人享受着那天伦之乐。我也借这个机会,找到小时候的玩伴,回忆着当年的激情澎湃、豪言壮语,畅谈着今天的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感受年给我们带来的团聚。
如果我们老了,我想,就会像父母一样,早早的准备好过年的一餐餐美味,然后等儿女回家团圆,一同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共同畅想美好的明天,为我们未来的生活祝福,为祖国未来的明天祝福。

6、关于春节风俗的作文,注重开头和结尾,详细的

这个假期真是喜事连连,因为多了个春节。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买年货……忙的不可开交。我们家也忙着打扫屋子,准备过春节。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终于迎来了大年三十。一大清早,就有人开始放鞭炮,热热闹闹的。傍晚,太阳向大地看了最后一眼,然后闭上眼睛,慢慢躲到山后。夜幕悄悄降临,给天空蒙上了一层黑纱,晚上,万家灯火,万家欢乐。爷爷邀请了我们一家和姐姐一家,高高兴兴的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聊聊过去一年发生的难忘事和收获,展望一下未来等等。
吃完团圆饭后,我们就开始守年岁了。大约7点钟,《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们一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耳边还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晚会节目很精彩:有优美动听的歌曲,有幽默风趣的小品,还有滑稽逗人的相声……节目是丰富多彩,看得我眼花缭乱。快到零点的时候,我和爸爸一口气冲到了阳台,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当当当……”新年的钟声响起了,烟花和爆竹便齐鸣起来。我和爸爸点燃了烟花筒,说时迟,那时快,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一颗烟花弹升到了空中,在一瞬间爆炸了,那爆炸了的烟花仿佛是一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展开了花瓣,这时,一颗颗烟花又从烟花筒中喷发,像无数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在天空中一闪而过……天空中还闪烁着其他的烟火,它们有的如一串串珍珠,有的如一颗颗流星,有的如一朵朵菊花,有的如一条条瀑布……让我目不暇接。一声声响亮的爆竹声,一朵朵光芒四射、灿烂无比的烟花,在天空中飞舞、闪耀着。这些烟花,各式各样,五光十色,把天空点缀成一朵鲜花,夜空顿时变得光彩夺目。此时的常熟,被笑声、鞭炮声、喊声、乐曲声合成的旋律包围着,真是热闹非凡!
今年的春节真是快乐,让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7、春节中发生了很多趣事请你写一两件下来200 300 400字以内

一年一渡的新春佳节到来了,但令我最难忘的还是那洋溢着浓浓的年味的除夕之夜。
除夕,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一天,远方的亲人都要回到家里与亲人团聚,吃上一餐团年饭,表示一家人永远团团圆圆,相亲相爱,幸福美满。
晚上,我吃过年夜饭,全家人都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2点的钟声敲响了忽然,“噼里啪啦”的一声鞭炮声印入耳帘,我跑到了窗前一看,哇!鞭炮、烟花的声音彼伏着,像是在与过去的一年告别。我的好奇心把我引到了窗前,最值得引人注目的,还是那“非花却比花甚之”的烟花了。十几支烟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喷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绽放。赤橙黄绿青蓝紫,样样俱全,姹紫嫣红,把夜空装点得美丽、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昼。“通!”地面上又升起个通体发红的大火球。它飞到半空,“啪”的一声,化作千万颗小火星飞溅开来,拖着长长的、闪光的尾巴缓缓落下,好似翩飞的蝴蝶,从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风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个调皮鬼,给它们涂上七彩的颜色……“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颗颗发亮,五颜六色的火焰拖着长长的尾巴,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蹿上夜空;瞧!那边升出了“天女散花”,这里出现了“孔雀开屏”!哇!再瞧瞧那里的“含苞待放”……天空中顿时成了“花”园,“花”的海洋,璀灿夺目,火树银花,多美呀!多么热闹的除夕之夜!“嗖,嗖,嗖”,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响声,那漂亮的烟花托着一条美丽的长尾巴,在天空中划下一道道拱们之后,“闪亮登场”了。烟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把节日的夜空装点成美丽的大花园!有的像仙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冲上天空,又慢慢落下来;有的像秋菊、月季,万紫千红,千奇百怪;有的像小流星,猛地窜上天空,刹那间又消失在夜空中……大地和天空顿时像炸开了锅似的,沸腾不已。那各种各样的喜庆声连成一片,好似响彻云霄的交响乐。真是动听极了!鞭炮也不甘示弱,“啪,啪,啪”的响声在天空中回荡。炮仗、鞭炮双管齐下,一个个直冲夜空,在空中翩翩起舞,这边的声音弱了,那边的又起来了,声音此起彼伏,连绵不绝。鞭炮声、炮仗声汇成一股欢快和谐的交响乐,为这无边的夜景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耀眼的礼花在空中闪烁,鞭炮声声震耳欲聋,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那五彩缤纷的烟花映红了大地,映红了天空,这绚丽的色彩,不正象征着我们祖国的锦绣前程吗
或者是
这个假期真是喜事连连,因为多了个春节。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买年货……忙的不可开交。我们家也忙着打扫屋子,准备过春节。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终于迎来了大年三十。一大清早,就有人开始放鞭炮,热热闹闹的。傍晚,太阳向大地看了最后一眼,然后闭上眼睛,慢慢躲到山后。夜幕悄悄降临,给天空蒙上了一层黑纱,晚上,万家灯火,万家欢乐。爷爷邀请了我们一家和姐姐一家,高高兴兴的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聊聊过去一年发生的难忘事和收获,展望一下未来等等。
吃完团圆饭后,我们就开始守年岁了。大约7点钟,《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们一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耳边还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晚会节目很精彩:有优美动听的歌曲,有幽默风趣的小品,还有滑稽逗人的相声……节目是丰富多彩,看得我眼花缭乱。快到零点的时候,我和爸爸一口气冲到了阳台,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当当当……”新年的钟声响起了,烟花和爆竹便齐鸣起来。我和爸爸点燃了烟花筒,说时迟,那时快,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一颗烟花弹升到了空中,在一瞬间爆炸了,那爆炸了的烟花仿佛是一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展开了花瓣,这时,一颗颗烟花又从烟花筒中喷发,像无数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在天空中一闪而过……天空中还闪烁着其他的烟火,它们有的如一串串珍珠,有的如一颗颗流星,有的如一朵朵菊花,有的如一条条瀑布……让我目不暇接。一声声响亮的爆竹声,一朵朵光芒四射、灿烂无比的烟花,在天空中飞舞、闪耀着。这些烟花,各式各样,五光十色,把天空点缀成一朵鲜花,夜空顿时变得光彩夺目。此时的常熟,被笑声、鞭炮声、喊声、乐曲声合成的旋律包围着,真是热闹非凡!
或是
当迎新的钟声敲响时,我们中国人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兴奋地在家中来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当我跑到阳台边时,突然,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有的像无数颗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朵,有的像金色的大衣,还有的像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多美呀!

今天是正月初一,到处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只见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门前贴着春联,阳台挂着红灯,亲戚们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举杯敬酒祝福以后工作顺利、学习进步、合家欢乐!路上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向亲朋好友拜年。我们也不例外!妈妈爸爸带着我去奶奶家拜年,一进门,哇!都在呀!二叔、二婶、三叔、三婶、姑姑、姑丈,还有表姐、堂姐,连小妹这个“小不点儿”也来凑热闹呀!大人们坐在沙发上聊天、看电视,我们小孩子一起手拉手来到房间,玩起“藏东西”的游戏。

堂姐镇重其事地说:“我现在宣布游戏规则是:一个人将几样小东西藏起来,其他几个人去找,全部找到的人就来藏东西。”我们经过抓阄,最后决定由堂姐来藏3个可乐瓶盖。堂姐将我们推出房间,于是自个儿藏东西……过了一会儿,堂姐笑盈盈地走出来说:“藏好了,保证你们找不着!”我们蜂拥进去,我想:最容易藏东西的可能是最隐蔽的地方。所以,我认真地将每一个角落都找了一遍,竟然没有,在看看小妹,钻到床底下,屁股撅在外面,小手在里面摸索着,没有,她刚想站起来,“啊呀!”只听小妹叫了一声,就“呜呜呜”地哭了,原来她在床底下站起来时撞到了床边。于是,她暂时停止游戏。啊!少了一个对手,不过表姐也不好对付,只见她在衣柜里将每一件衣服都翻了一遍,哇!还好没有!可到底在哪呢?我扫视着四周,这时,我发现窗帘后面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我拉开窗帘,呀!是可乐瓶盖!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表姐见了,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但是她速度加快了,那里找找这里找找。我急忙接着观察,在床底下小妹够不着的地方,我又发现了一个可乐瓶盖,我的心更加兴奋了起来,后来我又在一本书下找到了最后一个瓶盖。“呼!真是费了我不少工夫!”我叹了口气说,堂姐、表姐和小妹都为我高兴。堂姐说:“你的观察力真不错!”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8、常熟的民歌童谣(20到30字左右)

001、摩挲摩挲肚儿,开小铺儿,又卖油来又卖醋。
002、黄毛儿丫头去赶集,买个萝卜当鸭儿梨,咬一口喉儿辣的,谁让你专门儿挑大的!
003、数一数二数老张,老张的媳妇会打枪,枪对枪,杆儿对杆儿,不多不少十六点儿。
004、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吗呀?点灯说话儿,熄灯做伴儿,明儿早晨起来梳小辫儿。
005、一年级的小豆包儿,一打一蹦高儿。二年级的小地主,一打一跳舞。三年级的耍大刀,四年级的上子弹。五年级的一开枪,六年级的就滚蛋。
006、一只小花狗儿,坐在大门口儿,两眼黑溜溜,想吃肉骨头。
007、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008、妞妞骑牛,牛拧,妞妞拧牛,妈妈赶马,马慢,妈妈骂马。
009、下雨了,冒泡儿了,老头戴着草帽儿了。
010、从前有个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
011、小耗子儿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哩咕噜滚下来。
012、吃汽水,喝面包,夹着火车上皮包,下了皮包往北走,看见一个人咬狗,拿起狗来砍砖头,反被砖头咬一口。
013、虫儿虫儿虫儿虫儿飞,拉屎一大堆,大虫往家跑,小虫后面追。
014、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你在河里蹦,我拿叉子一叉,你盖子还挺硬。
015、报告司令官,没有裤子穿,穿个小裤衩儿,露着肚脐眼儿。
016、编编编花篮儿,花篮里面有小孩儿,小孩儿的名字叫花篮儿。
017、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你爹你妈给你买了烧羊肉,你不吃不吃,全让老猫给你叼走了,呕!
018、剃头打三光,不长虱子不长疮。
019、老狼老狼,拉屎靠墙,墙倒了,老狼蹶着屁股逃跑了。
020、臭豆腐臭,酱豆腐香,谁买臭豆腐多给汤。
021、这么好的天儿,下雪花儿,这么好的孩子,没有脚巴丫儿。
022、奔儿头,奔儿头,下雨不发愁,人家打雨伞,他打大奔儿头。
023、奔儿头窝窝眼儿,吃饭挑大碗儿,给他小碗儿他不要,给他大碗儿他害臊。
024、拉瞎,拉瞎,拉到河里喂王八。
025、二月二,龙抬头,金子银子满地流。
026、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着,掉眼泪儿。
027、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放屁就是他。
028、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专打后脑勺。老虎没看见,专打大坏蛋。
029、一二三四五,山上打老虎,老虎不在家,专打大西瓜,西瓜没有籽,专打小日本儿,小日本,喝凉水儿,喝了一肚子小蚂蚁儿。
030、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
031、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了留一个。
032、跟人学(xiáo),一嘴毛,跟人走,变花狗。
033、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034、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035、逗……逗……乞逗乞逗强强,土豆蘸白糖。
036、小巴狗,上南山,吃金豆,拉金砖。
037、你打灯,我抽烟,你放爆仗我放鞭,噼里啪啦过新年。
038、小白兔儿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039、买扒拉,卖扒拉,不买扒拉别扒拉,扒拉坏了算谁的。
040、剃头师傅技术高,不用剪子不用刀,一根儿一根儿往下薅,薅得脑袋起大包,到了医院就开刀,回家发成大面包。
041、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要,谁要要,掉屎窖。
042、这么好的天儿呀,满天下雪花儿呀,老师要学费呀,还得等几天儿呀。
043、三岁的娃娃穿红鞋,扭扭歪歪的去上学,老师讲课他睡觉,背着书包往家跑。跑跑不了,了了不起,起起不来,来来上学,学学文化,画画图画。图图书馆,管管不着,着着火了,火火车头,头头大奔头。
044、从前有个屁,惊天动地,穿过铁丝网,来到了意大利。意大利的国王正在看戏,闻到这个屁,很不满意,全城戒严捉拿这个屁。
045、有屁不放,憋坏心脏,没屁楞挤,锻炼身体。谁放的响,谁当校长,谁放的臭,谁当教授,不响不臭,思想落后。
046、屁乃人生之气,哪有不放之理,放了轻松愉快,闻了垂头丧气。
047、半夜三更黑咕隆咚,你们家发生了辽沈战争,你妈指挥,你爸冲锋,你爷爷奋勇当先,掉进了茅坑。
048、光葫芦蛋,磨电线,磨到北京10点半。
049、臭美臭美,一个鼻子俩嘴。
050、青椒炒辣椒,土豆煮山药。你爸爸爱吃你妈不会炒。你爸一瞪眼,你妈一叉腰,你爹一烟袋,你妈一饭勺。小两口儿,就这么打呀么打起来。
051、小皮球,架脚踢,马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052、三轮车,跑得快,上面坐着个老太太,要五毛,给一块,你说奇怪不奇怪。
053、唐僧骑马蹬哩个蹬,后面跟着个孙悟空,孙悟空眼睛亮,后面跟着个猪八戒,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沙和尚,沙和尚敲着锣,后面跟着个老妖婆,老妖婆心最坏,骗了唐僧和八戒,唐僧八戒真糊涂,是人是妖分不出,分不出上了当,多亏孙悟空眼睛亮,眼睛亮放金光,转身掏出金箍棒,金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消灭光。
054、老大开飞机,老二扔炸弹,幸亏老三跑得快,炸的老四稀巴烂,老五老六都来看,老七老八捡破烂,老九老十喝稀饭。
055、小辫儿刘,蒸窝头,半拉生,半拉熟,熬白菜,不搁油,吐口唾沫当香油,爸爸给他两砖头。
056、谁给我玩,打火镰儿。火镰花儿,卖甜瓜。甜瓜苦,卖豆腐。豆腐烂,摊鸡蛋。鸡蛋鸡蛋磕磕,里边坐个哥哥。哥哥出来买菜,里面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烧香,里面坐个姑娘。姑娘出来点灯,烧了鼻子眼睛。
057、小秃子儿,上庙台儿,载了个秃跟斗,捡了个秃小钱儿,买了个秃饽饽,招来个秃子伴儿,秃子吃,秃子看,秃子打架秃子劝,秃子去告状,一告告到秃衙门,秃衙门,秃板凳,单打秃子的屁股蛋儿。
058、一个小人儿,不大点儿,身穿蓝布杉儿,骑着小红马儿,手拿火柴杆,单扎你的小鼻子眼儿。
059、小板凳儿你别歪,让我奶奶坐下来,我替奶奶捶捶背,奶奶夸叫我好宝贝儿。
060、小不点儿,开茶馆儿,没有茶叶打屁眼儿。
061、一旋横,俩旋宁,三旋打架不要命,四旋打架抄板凳。
062、没羞没臊没脸皮,偷人家的西瓜皮。人家给你两块糖,你给人家掏茅房。
063、那孩子头像地球,有山有水有河流,就是没有水龙头。
064、那孩子头像地球,那孩子腰像镰刀,那孩子屁股像面包。
065、小河流水哗啦啦,我和你爸去偷瓜,你爸偷仨我偷俩,你爸逃跑我被抓。你爸在家吃西瓜,我在家里写检查,你爸在家嗑瓜子,我在监狱挨枪子。
066、你爸你妈,匆匆忙忙,走进茅房,刚想点灯,掉进粪坑,为了拉屎,壮烈牺牲。
067、被窝儿里吃,被窝儿里拉,被窝儿里放屁赛喇叭。
068、后面有个人儿,偷我花生仁儿,我刚想拿枪打,一看是我儿,我儿脸皮厚,一枪打不透,做成皮鞋底,一年磨不漏。
069、小板凳儿,三条腿儿,我给奶奶嗑瓜子儿,奶奶嫌我嗑的慢,我给奶奶煮碗面,奶奶嫌我不搁油,我给奶奶磕俩头。
070、我有一个金娃娃,金胳膊金腿金头发。第一天我到河边去打水,丢了我的金娃娃,我哭我哭我哇哇的哭;第二天我去河边去打水,找到了我的金娃娃,我笑我笑我哈哈的笑;第三天日本鬼子来到我的家,抢了我的鸡,抢了我的鸭,抢走了我的金娃娃,最后还给我俩耳瓜,我哭我哭我哇哇的哭;第四天解放军叔叔来到我的家,还了我的鸡,还了我的鸭,还了我的金娃娃,最后还给了我一个大红花,我笑我笑我哈哈的笑。
071、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开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梳小辫儿,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吃饼干,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吃红薯,你拍六我拍六,六个小孩吃炖肉,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宰公鸡,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吹喇叭,你拍九我拍九,九个小孩喝啤酒,你拍十我拍十,十个小孩打倒蒋介石。
072、小红孩子戴红帽儿,四个耗子抬红轿儿。花猫打灯笼,黄狗来喝道。一喝喝到城隍庙,把个城隍老爷吓一跳。
073、一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074、小黑鸡,两条腿,大黄牛,四条腿,蜻蜓六条腿,螃蟹八条腿,蚯蚓、鳝鱼没有腿。
075、是我的兵跟我走,不是我的兵大屁嘣,嘣两瓣儿,炒花生。
076、锔盆锔碗锔大缸,缸里面有个小姑娘, 十几了?十三了, 再呆三年该娶了。
077、妈妈妈妈水开了,把我脚巴丫子烫歪了,走一走瘸一瘸,长大不能穿皮鞋。
078、小分头儿,二两油儿,娶个媳妇不发愁;小分头,一把抓,娶了媳妇不要妈。要妈就打架,打架就分家。
079、星期六的晚上路灯亮,拾破烂儿的小孩排成行,老头一指挥,冲向垃圾堆,风一刮,纸一飞,拾破烂儿的小孩玩了命的追。
080、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个小尾(yǐ)巴尾巴…………鱼。
081、高级奶油高级糖,高级老头上茅房,一摸兜没有纸,一摸屁股满手屎。
082、不听……不听…… 蛤蟆念经。
083、天长了夜短了,耗子大爷起晚了。天塌了地陷了,小花狗儿不见了。
084、□
085、□
086、□
087、家走啦家颠儿啦,我家烟囱冒烟儿啦。
088、手心手背,狼心狗肺,日本投降,中国万岁。
089、老头儿老头儿玩儿火球儿,烫了屁股抹香油儿,老太儿老太儿玩儿火筷,烫了屁股抹香菜。
090、有个大姐整十七, 过了四年二十一,寻个丈夫才十岁,她比丈夫大十一,一天俩人去抬水,一头高来一头低,不看公婆对我好,把你推到井里去。
091、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前面就是你大姑,你大姑是罗圈儿腿,走起路来扭屁股。
092、小猴儿小猴儿偷桃儿,叫人逮着衔毛儿。
093、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抬头看柳,七九河开, 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094、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跟你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
095、学习李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来抓我,我就上高墙,高墙不顶用,我就钻地洞,地洞有枪声,消灭日本兵。
096、小屁帘儿,真叫起,一个跟头折到底。
097、腊七腊八,冻死寒鸭,腊八腊九,冻死小狗,腊九腊十,冻死小人儿。
098、我们都是木头人,一不许哭,二不许笑,三不许漏出大门牙,看谁的立场最坚定。
099、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100、结巴磕子赶大车,一赶赶到莫斯科……
101、吧(biā)叽吧叽吧,摔个大马趴,马趴没摔好,得了吧叽病,请了吧叽医生来看病,打了吧叽针,吃了吧叽药,三天不许笑一笑。
102、瓷公鸡、铁仙鹤(háo),玻璃耗子,琉璃猫。
103、你打我我不怕 我去北京找你爸 你爸拿着机关枪 对你屁股打三枪。
104、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锅,锅里有个盆儿,盆里有个碗儿,碗里有个碟儿,碟里有个勺儿,勺里有个豆儿,我吃了,你馋了,我的故事讲完了。
105、我们家穷,你们家阔,你们家尿盆儿一大摞。
106、小气鬼,喝凉水,砸破了缸,喝不到水,讨了老婆吊死鬼,生个孩子一条腿。
107、傻冒青年过马路,稀屎拉一裤,拣块糖纸擦屁股,越擦越粘糊。
108、哥俩好,哥俩坏,哥俩儿上街买皮带,你戴戴,我戴戴,你是地主老太太。
109、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咸菜缸,吃咸菜,喝咸汤,拉了一裤裆。
110、姓啥不姓张,姓张大裤裆,裤裆里面有文章,虱子虮子一大帮。
111、姓赵姓钱不姓李,孙字底下才是你。
112、天上有只鹅,地上有只鹅,鹅飞鹅跑鹅碰鹅。[2]
113、小河流水哗啦啦,我和奶奶采棉花,奶奶采了一大把,我只采了一小把,奶奶采出个金娃娃,我只采出个银娃娃。
114、小河流水哗啦啦,我和姐姐偷西瓜,姐姐偷俩我偷仨,姐姐跑了我被抓。
115、金苹果金苹果金、金、金,银苹果银苹果银、银、银。好孩子好孩子就是我,坏孩子坏孩子就是你。
116、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什么: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
117、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缸,缸里有个盆,盆里有个碗,碗里有个勺,勺里有个豆,我吃了,你馋了,我的故事讲完了。
118、是我的兵跟我走,不是我的兵,驾屁蹦,蹦到南山喂老鹰。
编辑本段中国民间童谣
羊羊羊
羊羊羊,
跳花墙,
墙墙破,
驴推磨,
猪挑柴,
狗弄火,
小猫上炕捏饽饽。
小老鼠
小老鼠,
上灯台,
偷油吃,
下不来。
老鼠老鼠你别急,
抱个狸猫来哄你。
摇摇船
摇,摇,摇,
摇到外婆桥。
外婆对我笑,
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
吃完饼儿还有糕。
张打铁
张打铁,李打铁,
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
我要回去打毛铁。
推磨摇磨
推磨,摇磨,
推豆子,磨豆腐,
么闰儿要吃菜豆腐。
打碗米来煮,
煮又煮不熟,
抱着罐罐哭。
小小子儿
小小子儿,
坐门墩儿,
哭哭啼啼要媳妇儿,
要媳妇儿,干什么?
点灯说话儿,吹灯作伴儿,
到明儿早晨,梳小辫儿。
哪边高
哪边高?这边高。
哪边矮?这边矮。
一锅豆腐做成十二块。
嫩豆花,好的菜,
今天做来明天卖。
排排坐
排排坐,吃果果,
幼儿园里朋友多。
你一个,我一个,
大的分给你,小的留给我。
新年到
新年到,放鞭炮,
噼噼啪啪真热闹。
耍龙灯,踩高跷,
包饺子,蒸甜糕,
奶奶笑得直揉眼,
爷爷乐得胡子翘。
我有一双小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
一只左来一只右。
小小手,小小手,
一共十个手指头。
我有一双小小手,
能洗脸来能漱口,
会穿衣,会梳头,
自己事情自己做。
大月亮 二月亮
大月亮,二月亮,哥哥起来学木匠,
妈妈起来扎鞋底,嫂嫂起来蒸糯米,
娃娃闻到糯米香,打起锣鼓接姑娘,
姑娘高,耍剪刀,姑娘矮,耍螃蟹,
螃蟹上了坡,姑娘还在河里摸,
螃蟹上了坎,姑娘还在河里喊,
螃蟹爬进屋,姑娘还在河里哭。
摇啊摇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外婆做了白米饭
乌鲤鱼,鲞汤浇
头不熟,火筒烧
一烧烧得尾巴焦
八月八,蚊出像老鸭
九月九,蚊虫叮捣臼
十月十,蚊虫双脚笔笔直
五指歌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老虎没打到,见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七个阿姨来摘果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个阿姨来摘果,
七只篮子手中提。
七种果子摆七样:
苹果、桃儿、古榴,
柿子、李子、栗子梨。
风来了
风来了,雨来了
和尚背了鼓来了
哪里藏?庙里藏
一藏藏了个小儿郎
儿郎儿郎你看家
锅台有个大西瓜。
四月里
四月里,麦脚黄,
家家田头闹洋洋;
三岁孩童寻牛草,
八十岁公公送茶汤。
一二三四五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没打到
打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只
一二三四五
五月五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蘸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月亮哥 跟我走
月亮哥,跟我走
走到南山卖巴篓
巴篓巴,卖琵琶
琵琶软,卖竹匾
竹匾高,打把刀
刀又快,好切菜
菜又苦,过端午
菜又甜,好过年。
粽子香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萤火虫
萤火虫,夜夜红。
公公挑担卖胡葱,
婆婆养蚕摇丝筒,
儿子读书做郎中,
新妇织布做裁缝。
家中有米吃不空。
拉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
姥姥家里唱大戏。
接姑娘,请女婿,
就是不让冬冬去。
不让去,也得去,
骑着小车赶上去。
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真稀奇
稀奇稀奇真稀奇,
蚂蚁踩死大公鸡,
爸爸睡在摇篮里,
宝宝唱着摇篮曲。
落雨大
落雨大
水浸街
阿哥担柴上街卖
阿嫂出街着花鞋
花鞋花袜花腰带
编辑本段春节话童谣
在老北京,过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一首首一段段的童谣伴著孩子们稚嫩的童音,清脆地走进千家万户,在深深的胡同里,在古老的四合院久久荡漾。
一进腊月便有了年味儿,孩子们都盼望著过年,特别是家庭困苦的孩子,平时穿不上新衣裳,也吃不上什么好东西,可是到了过年的时候,父亲母亲就是再苦再累,也要给孩子们准备一些吃的喝的,做上件新衣服。
那时候,只要一喝上腊八粥,离年就不远了。于是,孩子们便唱起了童谣: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因为大年初一、初二家家户户的人们都要出去拜年,所以这时候满街都是人来人往的。这首童谣,生动形象地概括了人们忙忙碌碌过大年的整个习俗,多少年来一直在北京广泛流传。逗……逗……乞逗乞逗强;年糕蘸白糖,枣儿栗子大海棠。
要过年了,大人们都要上街去买年货,小孩子们则跟在大人后头要各种各样好吃的、好玩的的东西。那时候,街上卖各种风味小吃和水果的特别多,卖主把年糕摊在案子上,买多少,用刀现切,然后再放上一勺白糖,小孩子们就蘸著糖吃。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时候,孩子们又说道: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祭灶是过年时的旧俗,一祭完灶,离年就更近了。这时候,孩子们不仅可以吃到关东糖,还可以上街去买各种各样的鞭炮。到了三十晚上,穿上新衣,点上灯笼,可以尽情地玩耍。放过了鞭炮之后,子夜时分吃过了饺子,就要给长辈磕头拜年了,童谣里说道: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这时候,孩子们都变得很乖,一个挨一个地给老人们磕头。老人们则笑容满面地看著自己的孙子、孙女,每个要发给一个小红包,以求孩子们平安吉祥,这红包里装的便是压岁钱。
过去的时候,孩子们说童谣,常常是即兴加词儿,也许有的是念走了音,有的是为了念起来上嘴儿,所以,有时一首童谣竟有好几种版本。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就这么说著、唱著,长大成人,走出了四合院,走出了胡同。现在的孩子们几乎天天都在过年,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比起过去不知要好多少倍。然而,老北京的风情却依然如故,完好地保留在一首又一首的童谣里。[2-3]

9、苏州特色的过年方式

旧时苏州人过冬至也似过年,要挂“喜神”(即祖先的遗像),供斋祭祀祖先。“一如元旦之仪”,“必更鲜衣以相揖”,“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此乃“拜冬”习俗,出门拜贺尊长。有吴中竹枝词为证:“相传冬至大如年,贺节纷纷衣帽鲜,毕竟勾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

冬至节前,苏州家家户户磨粉制团,以糖肉、菜果、豆沙、萝卜丝等物为馅,名为冬至团。冬至团有大小之分,大者俗称稻窠团,冬至夜祭先品也,小而无馅者称粉团,冬至朝供神品也,故蔡云《吴歈》“有大小团圆两番供,殷雷初听磨声旋”之咏。从那时其,苏州人家纷纷制糕做团,有年节糕、谢灶团、春朝粉圆、年朝粉圆等,直至岁暮,里巷间磨声不绝。

寒冬来临之时,寒景萧条,无论大街小巷,酒帘尽偃,故谚语有”大寒须守火,无事不出门”。富贵人家以花户油窗避寒,以新装纸阁通明,以深护绣帏聚暖。团坐围炉,浅斟低唱,大蟹肥鱼,分曹促席,诗牌酒笺,排日为欢,前人称之为暖冬。暖冬席间,最得宜的是暖锅,荤素杂陈,吃得热气腾腾、酣畅淋漓。寒冬时的吃食,实在很多,最有时令特色的,大概就是乳酪和饧糖。《吴郡岁华记丽》卷十一记道:“《吴郡志》‘称牛乳出光福诸山,田家畜乳牛,冬日取其乳,如菽乳法,点之为乳饼。其精者为酥,或作泡螺、酥膏酥花’。莫旦《苏州赋》注‘吴县顾搭村,出乳饼最佳。’《吴门补乘》:‘北街安雅堂(酉包)酪,为郡城第一。’寒冬农家畜乳牛,取乳汁入瓶,日担于城,X于富家,呼为乳酪。”饧糖,也就是麦芽糖,以麦芽熬米而成。冬时风燥糖脆,利人齿牙。寒宵担卖,锣声铿然,凄绝街巷,夜作人资以疗饥。儿童闻声,启户而买,入口甘甜,欢然语笑,也是西风篝火中一景也。汪丰玉《卖饧锣》咏道:“担行钲且击,铿尔昏黄衢。寒食箫已古,声换江乡吴。岁丰市弛禁,煎制贫家炉。灯凄风闪纸,屦滑冰穿蒲。远鸣渐渐近,开户人相乎。所得嗟有几,儿女抛青蚨。雕盘丝互结,事记繁华都。画灰但清话,好句司空无。”常熟严公祠畔茶肆出的剪松糖,常熟直塘出的葱管糖,昆山出的麻粽糖,都是饧糖的名品。另据《盛湖志》记载,吴江盛泽产的饴饧,以米为之,用以练绸,洁白甘鲜,食之绝佳,而他处都用杂粮,故皆不及。沈云《盛湖竹枝词》咏道:“米制饴饧异杂粮,练细光洁为甘芳。初非养老兼粘牡,惠(足庶)何劳论短长。”

~~~~~~~~~~~~~~~~~~~~~~~~~~~~~~~~~~~~~~~~~~~

附苏州各地《九九歌》:

一九腻九,伸不出手;
三九四九,冻死猫狗;
五九六九,隔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寒尽,春暖花开。

吴江版《九九歌》:

头九二(读“腻”,下同)九,相拱不出手;
三九四九,冻碎石钵头;
五九四十五,穷人街上舞;
六九五十四,沿河看柳丝;
七九六十三,被衣两头掼;
八九七十二,荡里挖河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太仓《九九歌》:

一九二九,出门搓手;
三九四九,冻杀黄狗;
五九六九,冰开船走;
七九八九,相花看柳;
九九出九,使唤黄牛。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