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螢中詩人的形象
1、從水調歌頭的小序中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
交代時間,地點,寫作原因以及作者心情等.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寫的叫「自序」,內容多說明寫書的目的及成書經過;別人代寫的序叫「代序」,內容多介紹和評論該書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詞前的小序,主要是介紹作者寫這首詞的經過和目的,也就是當時的背景
說他喝醉酒,寫這文稿,寫喝醉的心情和對弟弟蘇撤的懷念
2、賀新郎·螢 詞的上片描繪出一種怎樣的意境
1、《賀新郎·螢》上片原文:
池館收新雨。耿幽叢、流光幾點,半侵疏戶。入夜涼風吹不滅,冷焰微茫暗度。碎影落、仙盤秋露。漏斷長門空照淚,袖衫寒、映竹無心顧。孤枕掩,殘燈炷。
2、注釋:
①微茫:隱隱約約、模模糊糊的樣子。
②仙盤秋露:漢武帝曾在宮中造神明台,上鑄金銅仙人,手托承露盤,儲露水以和長生葯。後為魏明帝拆移。
③長門:漢代有長門宮。漢武帝陳皇後失寵,被打入長門冷宮。
④袖衫寒:唐杜甫《佳人》詩:「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3、上片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詞。從詞的內容上看,他在游揚州隋故苑時,見到了螢火蟲,而引起了他的弔古傷今之情。此詞收入《絕妙好詞》。
詞的上片,「池館收新雨。耿幽叢、流光幾點,半侵疏戶。」新雨後的池館,螢光照亮了幽暗的草叢,點點螢火,從門隙中照了進來。這是開門見山的手法,首先點出了螢光。「入夜涼風吹不滅,冷焰微茫暗度。」「入夜」句化用李嘉祐詠螢詩「夜風吹不滅」。涼風吹不滅螢火,清冷的光焰在深暗處漸漸變得模糊了。「微茫」,隱隱約約、模模糊糊的樣子。在這個幽凄的環境中,不覺勾起了對往事的傷悼。「碎影落、仙盤秋露。漏斷長門空照淚,袖衫寒、映竹無心顧。」這里用了兩件往事,一是「仙盤秋露」,一是「漏斷長門」。「仙盤」句,指漢武帝曾作金承露盤。「漏斷」句,指漢武帝的陳皇後失寵後居於長門宮。這兩件事,與螢火似不相關,詞人用「碎影落」把二者串聯起來。這是說,他似乎看到了點點碎影映入了仙盤中的秋露;螢火照耀著陳皇後的淚珠。陳皇後衣衫單薄,流螢映竹的幽影她也沒有心情去欣賞。對這兩件事懷古的幽思,增加了詞的藝術感染力。末二句,「孤枕掩,殘燈炷。」這又回到了現實,在漫漫長夜中,孤枕遮掩殘燈的光炷,使人墮入了凝愁。
4、作者簡介:
趙聞禮
宋代詞人。生卒年不詳。字立之,號釣月,臨濮(今山東濮縣)人,曾官胥口監征。編有《陽春白雪》八卷,外集一卷。周密《浩然齋雅談》卷下謂其《釣月集》中「大半皆樓君亮、施仲山所作」,今佚。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輯有《釣月詞》一卷。
3、帆 萊蒙托夫 本詩中詩人的自我形象是什麼
帆就是詩人的化身,詩人那孤獨、反叛的靈魂象徵,那對自由的嚮往也象徵詩人對自由的嚮往,同時也象徵著詩人那一代貴族革命家對自由的嚮往。帆渴望著暴風雨的來臨,帆是進取,是斗爭,是不屈,是追求有所作為的人生。
4、《登高》一詩中,詩人的形象是怎樣的
寫出了濃郁的秋意中天空高遠 秋風獵獵 飛鳥南歸 秋風蕭瑟中無邊無際的落葉紛揚 遼闊的長江中滾滾濤聲,湍湍水勢的壯觀景象 引起了詩人壯志難酬的感慨之情和悲涼心境
常年作客異鄉的羈旅之愁,晚年多病纏身的孤獨之感,以及戰爭帶來的國難家仇和日見白發增多而壯志未酬之慮。詩歌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具有憂國傷時偉大情操的詩人形象。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萬里漂泊,常年客居他鄉,對比秋景,更覺傷悲;有生以來,疾病纏身,今日獨臨高台,詩人不禁感慨萬千。此聯是詩人一生顛沛流離生活的高度概括,。「獨登台」,表明詩人是在高處遠眺,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了。「常作客」,則指出了詩人飄泊無定的生活。「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處專指暮年。「悲秋」兩字寫得極為沉重。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詩人目睹蒼涼恢廓的秋景,不由得想到自己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的處境,故而生出無限悲愁之緒。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時世艱難,生活困苦,常恨鬢如霜白;濁酒銷憂,卻怎奈潦倒多病,以至需要停杯戒酒。詩人倍嘗艱難潦倒之苦,國難家愁,使自己白發日添,再加上因病斷酒,悲愁就更難排遣了。
這時的杜甫,已經五十六歲,生活困窘,病魔纏身。這首詩通過詩人登高的所見、所聞、所感,描繪了大江邊的深秋景象,抒發了詩人對艱難身世的感慨,展現了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形象。
點評:分析作者的情感時,既要聯系本詩詞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經歷,同時更主要的是抓住詩詞中的重要意象,因為一般情況下意象都有固定的含義,意象和作者情感緊密相關。
5、懷天經智老因訪之 詩中詩人的形象特點 是什麼?
1、答案:詩人客居他鄉,在吟詩作賦中淡泊度日,情趣高雅;在杏花春雨時盪舟尋訪「病」「窮」老友,珍視友情;在二月春風時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風流俊逸。
2、原詩:
懷天經、智老,因訪之
陳與義
今年二月凍初融,睡起苕溪綠向東。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
西庵禪伯還多病,北柵儒先只固窮。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
3、翻譯:
今年二月早春時節,冰雪都開始融化了,寒冬時節沉睡了已久的苕溪,夾帶著幾絲綠色,潺潺涓涓,向東流去。我寓居他鄉,在吟詩作賦中淡泊度日。杏花時節,伴隨著窗外稀稀落落的雨聲,我時常探聽遠方好友的音訊。西庵所居住的智老精於禪學,但病魔纏身;北柵所居住的天經精於儒學,又安於窮困。我忽然想念他們,於是就盪舟尋訪這二位老友。在春風的吹拂下,我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是何等的風流俊逸!
4、詩文賞析:
作品的開篇寫時間變化,一夜之間,春水已漲,盡向東流,頓生懷友、訪友之意。但筆意至此,先出一折,從自己寫起。安於貧賤,甘於淡泊,在吟詩作賦的生涯中,看到杏花春雨又送來一個春天,心中充滿了順適之感。自己如此,友人也是一樣。所以下面寫到禪伯之多病,儒先之固窮。實則寫己即寫友,寫友即寫己,二者交相為用,互為生發,以見出心靈的相契,見出溪漲思友的心理依據。有了前面的鋪墊,末二句就順理成章地踏上了訪友的路途。至於見到友人後的情形,卻全都忽略了,留給讀者自己去想像。但作者另有一詩題為《與智老天經夜坐》:「殘年不復徙他邦,長與兩禪同夜釭。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無數落天窗。」其中對雨夜談禪的描寫,正可與此詩互相補充。
「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是陳與義的名句,曾經得到宋高宗的激賞。這一聯寫詩人觀賞杏花,以詩自娛,以自然清新的筆觸表現了詩人的平淡閑適之情,卻並未道出詩人是喜是悲,是苦是樂,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空間。就對仗來說,此聯除了「里」、「中」外,其餘都不算工對,但也正因為如此,反映了作者在古典詩歌的對仗藝術上所作的探索,因而曾被魏慶之的《詩人玉屑》列為「宋朝警句」。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二十六中對此作了分析:「以客子對杏花,以雨聲對詩卷,一我一物,一景一情,變化至此。乃老杜『即今蓬鬢改,但愧菊花開』,賈島『身事豈能遂,蘭花又已開』,翻窠換臼,至簡齋而益奇也。」對仗要求和諧工穩,是六朝以來的總體趨勢;但至唐代發展到極致以後,一些有創造性的詩人如杜甫、韓愈等又致力於打破已成模式化的對仗方式,力圖求新求變,突破這種工穩,以求得在不平衡中的平衡。到了宋人手裡,就更是有意識地忽略字面上的工穩,而著重於兩句之間的內在聯系。陳與義的這一聯,上句寫客中吟詠送日的寧靜、淡泊,下聯寫一個清麗的境界,從而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至於兩句之間在字面上是否的對,倒沒有特別注意。從這個角度看,這聯詩也反映了宋人對唐詩的發展。
6、兩首詩中詩人的形象有什麼相同點
在獄詠蟬
駱賓王
西陸①蟬聲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鬢③影,來對《白頭吟》④。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蟬
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⑤梗猶泛⑥,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註:①西陸:指秋天。②南冠:代指囚人,這里是詩人自指。③玄鬢:古代婦女發式「蟬鬢」,黑而光潤,縹緲如蟬,這里比喻自己正當盛年,尚在黑鬢年華。④白頭吟:樂府曲名。鮑照等曾以此曲做詩,自傷清直卻遭誣謗。⑤薄宦:官卑職微。⑥梗猶泛:《戰國策•齊策》載土偶與桃梗對話,土偶曰:「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為人。降雨下,淄火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此處是自傷淪落之意。
12.兩首詩中蟬的形象與詩人各自的身世有哪些相似之處?兩首詩的尾聯分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13.兩首詩運用了哪些相同的藝術技巧?
答案:12.首句寫愛情的不幸遭遇和主人公的心境:由於受到某種力量的阻隔,一對情人已經難以相會,分離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兩個「難」字,第一個指相會困難,第二個是痛苦難堪的意思,「別亦難」——難以割捨、痛苦得難以承受。強調重聚之難而感嘆離別之苦。
13.頷聯採用擬人、比喻手法,突出了詩人內心的纏綿與沉痛。其痴情苦意,幾乎九死未悔,隨絲盡淚干而表露無遺。
7、作品中的詩人有哪些形象特徵?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6分)
①壯志難酬。詩人年輕時豪邁灑脫,如今仍渴望建功報國,卻無奈在「桑村麥野中」中老去。②遲暮悲傷。頷聯以「一簪華發醉秋風」描寫白發蕭疏的垂垂老態,寫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③孤獨寂寞。尾聯直接抒發對故去的友人強烈的思念,表達了苦無知音的寂寞心境。(每點2分)
8、詩中詩人形象特點
1
.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
如李白。
「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
表現了他淡於富貴、傲視權貴的思想,
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羈、豪放自負的性格。
2
.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
受凍死亦足。
」詩人並不僅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現了他憂國憂民的性
格。
3
.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
如陶淵明。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展現的是悠遊自在的隱居生活,表現出詩人對官場
的厭惡,對田園的喜愛;如王維。
《山居秋暝》通過對晚秋時節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寫,表達
了對山水風光的喜愛。
4
.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抑鬱悲憤的形象。
如陳子昂。
《登幽州台歌》寫前不見聖賢之君,後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
不覺悲傷的流下眼淚。塑造了一個空懷報國為民之心,卻不得施展的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
形象。
5
.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
如陸游和辛棄疾的許多詩歌都反映出他們忠心報國,
而不被重用的情感,
形象鮮明。
如
《示
兒》
、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
《破陣子》
。
6
.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
如李白的《贈汪倫》
、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7
.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涼州詞》
,王昌齡的《出塞》表現了他們忠心
報國,獻身邊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車行》則體察人民
痛苦,反對戰爭。
8
.遊子、思婦的形象。
遠思鄉詩往往傳達出詩人的相思離別之苦和羈旅惆悵之思。
如《行行重行行》中的「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這是一首思婦懷念遠方遊子的詩。暗
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紅顏老的遲暮之感。
9、如何理解《春望》一詩中詩人的形象
在《春望》中詩人用"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兩句詩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倍受煎熬,憂國思親的具體形象
10、詩中詩人形象特點?
分析一個人物形象,無論是詩歌或者是小說等作品,其實都很相似的。
藝術源於生活,也高於生活。所以,如何鑒賞古詩中的人物形象:
首先,需了解該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了解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
其次,需反復揣摩該首古詩,理解透徹該首詩的意思,尤其是其中涉及的典故、代指物及它們背後所表達的真正含義;古詩都相對其他藝術形式較短,所以古詩里的字詞都是需要字斟句酌的,表達同樣意思的字可以有很多個,為什麼會用那個?這些都是有講究的;
最後,需了解詩人通過該作品,想要表達什麼樣的思想、情緒。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才是該作品的最中心的地方,也會賦予詩中人物相應的生命及形象。可以說,古詩中的人物,大部分或多或少會帶有詩人的影子。
(分析的能力,是需要日積月累慢慢磨練的。每部作品都是要從零開始,也是需要大量資料及日常的閱讀能力慢慢形成的。日常可以多看些其他課外閱讀哈~加油!)
2.怎樣分析古詩詞中人物的形象古詩詞中的人物形象一般指詩人自己,要從詩句中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品格正直,不為政壇所容;或者流落異鄉,孤獨思鄉;或者國破家亡,心系國運盛衰,感慨萬端;或者懷才難遇,襟抱未開,慨嘆壯志難酬,諸如此類,詩人說話或直或曲,除了直抒胸臆,多數情形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等。
1、判斷詩歌里寫的人物是自己還是親故,是兵民還是僧道,是隱士還是官師,是豪俠還是權貴。
2、判斷詩歌里抒寫的情感傾向是贊美還是諷喻,是愉悅還是苦悶,是欣喜還是凄涼等等。
3、判斷詩歌哪些寫景,哪些敘事,哪些直接抒情,哪些借古人古事說話等等。
4、組織文字,流暢表達,盡量全面概括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