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娘新郎 » 賀新郎九世

賀新郎九世

發布時間: 2022-03-24 23:11:05

1、賀新郎·雲郎合巹為賦此詞的賞析

小酌荼蘼釀。
喜今朝,釵光鬢影,燈前滉漾。
隔著屏風喧笑語,報到雀翅初上。
又把檀奴偷相。
撲朔雌雄渾不辨,但臨風私取春弓量。
送爾去,揭鴛帳。

六年孤館相偎傍。
最難忘,紅蕤(ruí)枕畔,淚花輕揚。
了爾一生花燭事,宛轉婦隨夫唱。
努力做,稾砧(gǎo zhēn)模樣。
只我羅衾寒似鐵,擁桃笙難得紗窗亮。
休為我,再惆悵。

作者 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初諸生,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4年後卒於任所。
陳維崧出生於講究氣節的文學世家,祖父陳於廷是明末東林黨的中堅人物,父親陳貞慧是當時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反對"閹黨",曾受迫害。陳維崧少時作文敏捷,詞采瑰瑋,吳偉業曾譽之為"江左鳳凰"。明亡(1644)時,陳維崧才20歲。入清後雖補為諸生,但長期未曾得到官職,身世飄零,游食四方,接觸社會面較廣。又因早有文名,一時名流如吳偉業、冒襄、龔鼎孳、姜宸英、王士禛、邵長蘅、彭孫遹等,都與他交往,其中與朱彝尊尤其接近,兩人在京師時切磋詞學,並合刊過《朱陳村詞》。清初詞壇,陳、朱並列,陳為"陽羨派"詞領袖。
陳維崧的詞,數量很多。現存《湖海樓詞》尚有1600多首。風格豪邁奔放,接近宋代的蘇、辛派。以豪放為主,兼有清真嫻雅之作,是為事實。更難得的是陳維崧各體詞都寫得很出色。缺點是有時傾瀉過甚,一發無余,便缺余蘊。稍嫌輕率。
陳維崧亦能詩,但成就不如其詞與駢體文。他的駢體文,在清初亦是一大家,毛先舒為其作序,評為:"具龍跳虎卧之奇","得歌行頓挫之致";毛際可作序,評為"言情則歌泣忽生,敘事則本末皆見。至於路盡思窮,忽開一境,如鑿山,如墜壑……"。《與芝麓先生書》、《余鴻客金陵詠古詩序》、《蒼梧詞序》等,都寫得跌宕悱惻,有很強的感染力。
即使是出身在這樣一個氣節之重享譽天下、書香仕宦之家的陳維崧,也頗好南風。他的同性戀人叫徐紫雲。
徐紫雲,人稱雲郎,是冒家的伶人,生於崇禎甲申(公元1644年),逝於康熙乙卯(公元1675年);康熙戊申(公元1668年)時,雲郎隨陳其年入都,一放喉音,名動京師。龔芝麓有詩描摹其情狀:「一從水繪園中住,席帽輕衫到國門。聽說繞梁歌絕妙,花前還許老夫聞。」
據雲,徐紫雲的師父名叫陳九,是前明兵部尚書阮大鋮家的梨園舊工,因此雲郎亦擅歌《燕子箋》《邯鄲夢》諸劇。
陳維崧與名優徐紫雲的一段生死纏綿情事,曾使無數清代士人為之傾倒,似乎成了他們心目中理想情愛的標准。
陳維崧於清順治戊戌年(公元1658年)十一月抵達水繪園,始與紫雲相識,至紫雲1675年去逝,二人交往時間長達17年之久。兩人感情相篤,於康熙甲辰年(公元1664年)合巹成婚。陳維崧專門做《賀新郎.雲郎合巹為賦此詞》。兩人相依相伴,患難與共。康熙乙卯年(公元1675年),紫雲不幸早逝,年僅32歲。維崧腸斷欲絕,睹物輒悲,賦詞多首《追憶痛悼紫雲,情溢詞外,感人肺腑。
1679年,陳維崧由大學士宋德宜推薦,應試博學鴻詞科,列一等,授翰林院檢討,參與纂修《明史》,在館四年,勤於輯纂,1682年卒於檢討任上。

2、《賀新郎·讀史》的上闋概括歷史上的幾個時代?

上闋起筆就是「人猿相揖別」,說出人類剛誕生時那驚心動魄的一刻。但表面寫來卻是那麼輕松,好像只是人與猿作了一個揖就從此分道揚鑣了一般。這個「揖別」用得極為形象,而富有諧趣,但「人猿」卻顯得很巨大,富有深沉遙遠的歷史感,兩個詞彙一搭配,詩意立刻就產生了,讀者的心也一下被震盪起來了。

接著是漫長的人類的「蒙昧時代」,幾百萬年就這么過去了,這就是人類發展最早的階段——石器時代。這個時代在詩人眼中不過是磨過的幾個石頭,彷彿只是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的兒童時代。一個「磨」字讓人頓生漫長而遙遠之感,而「小兒時節」讓人感到詩人對人類的把握是那麼大氣又那麼親切,這一句有居高臨下之概,也有往事如煙之嘆。

第四、五、六句,詩人僅用了三句就交待了人類從石器時代進入了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銅鐵爐中翻火焰」一句寫得既形象又濃縮,僅此一句就把火焰中青銅之光的象徵意義寫出來了,人類隨著銅與鐵步入了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但若要問這一具體時間,卻不易猜得確切,不過也就是幾千年的春夏秋冬而已嘛。時光在飛逝,時光在詩人的眼中不過是「彈指一揮間」的事情。並不足道,彷彿眨一下眼就過去了。

「人世難逢開口笑」一句化用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中一句:「塵世難逢開口笑」。但詩人在這里化出了新意(此句本意是指人生歡喜少悲傷多,也就是哭多笑少,恨多愛少),在此句中注入了革命與階級斗爭的含意,正如詩人在《丟掉幻想,准備斗爭》一文中所指出的:「階級斗爭,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消滅了,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幾千年的文明史。」面對如此嚴峻的斗爭,人生當然難逢開口笑了。而且還不僅僅是「難逢開口笑」;還要在人生的戰場上一決生死,劍拔弩張,這是指具體的生死存亡的階級斗爭,是指革命是 暴動,革命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而結局呢?那自然會有犧牲,會有鮮血。人類的歷史充滿了血腥與殘殺,詩人在此喟嘆出二句:「流遍了,郊原血。」鮮血只能不斷喚起革命者的斗爭,革命者面對鮮血豈能笑得出聲來。

3、賀新郎·讀史的作品鑒賞

此詞風格豪放、氣象雄渾,更復庄而不板、諧而不謔,其歷史跨度,縱貫古今,對人類社會的全部歷史發展進程予以概括描繪並深刻評彈,寫得博大宏闊,卻又似在詼諧談笑間,隱寓著智者的卓識、仁者的義憤、勇者的信念。
上闋說出人類剛誕生時那驚心動魄的一刻。表面寫輕松,只是人與猿作了一個揖就從此分道揚鑣了一般。「揖別」用得極為形象,而富有諧趣,「人猿」卻顯得很巨大,富有深沉遙遠的歷史感,漫長的人類的「蒙昧時代」,人類發展最早的階段——石器時代。成長過程中的兒童時代。一個「磨」字讓人頓生漫長而遙遠之感,而「小兒時節」讓人感到詩人對人類的把握是那麼大氣又那麼親切,這一句有居高臨下之概,也有往事如煙之嘆。
第四、五、六句,詩人僅用了三句就交待了人類從石器時代進入了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銅鐵爐中翻火焰」一句寫得既形象又濃縮,僅此一句就把火焰中青銅之光的象徵意義寫出來了,人類隨著銅與鐵步入了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但若要問這一具體時間,卻不易猜得確切,不過也就是幾千年的春夏秋冬。
「人世難逢開口笑」一句化用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中一句:「塵世難逢開口笑」。但詩人在這里化出了新意(此句本意是指人生歡喜少悲傷多,也就是哭多笑少,恨多愛少),此句中注入了革命與階級斗爭的含意,詩人在《丟掉幻想,准備斗爭》一文中所指出的:「階級斗爭,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消滅了,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幾千年的文明史。」面對如此嚴峻的斗爭,人生當然難逢開口笑了。而且還不僅僅是「難逢開口笑」;還要在人生的戰場上一決生死,劍拔弩張,這是指具體的生死存亡的階級斗爭,是指革命是暴動,革命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自然會有犧牲,會有鮮血。人類的歷史充滿了血腥與殘殺,在此喟嘆出二句:「流遍了,郊原血。」鮮血只能不斷喚起革命者的斗爭,革命者面對鮮血豈能笑得出聲來。
下闋用一句「一篇讀罷頭飛雪」就藝術性地濃縮了詩人自己一生讀歷史書的情形。詩人從少年到老年一直潛心讀史,不知不覺一下就滿頭青絲變白雪了。這句詩也透露了詩人對人生、對歷史的感慨,真是人生易老,一剎那青春即逝,轉眼就是暮年。
只記得些斑斑點點,那也不過是幾行陳年舊事而已,「五帝三皇」的神聖偉業,多少人世間匆匆的過客。到底有幾人風流人物?詩人雖用的問句,但意思卻是所謂正統史書上所贊譽的風流人物都是偽風流人物。詩人的眼中,真正的風流人物是那些被所謂歷史斥罵的人物,如盜跖、庄蹻、陳勝,這些農民起義的領袖,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他們揭竿而起,反抗剝削階級,是赫赫有名的造反英雄。
最後二句,詩人沉浸在吟詠歷史的情景中,歌聲意猶未竟。詩人終於撥開歷史的迷霧,剔除了偽英雄,找到了真英雄時,不覺已是東方曙色初露了。「東方白」一句,有二層意思,一是指詩人吟詠此詩直到天亮,猶如李賀《酒罷張大徹索贈詩時張初效潞幕》詩中一句:「吟詩一夜東方白」。二是喻指中國革命的勝利,為歷史譜寫了新篇章,猶如旭日東升,勢必光華萬丈。

4、找一首《賀新郎》

賀新郎

李玉

篆縷消金鼎。醉沉沉、庭陰轉午,畫堂人靜。芳草王孫知何處?唯有楊花糝徑。漸玉枕、騰騰春醒。簾外殘紅春已透,鎮無聊、殢酒厭厭病。雲鬢亂、未忺整。

江南舊事休重省,遍天涯尋消問息,斷鴻難倩。月滿西樓憑闌久,依舊歸期未定。又只恐、瓶沉金井。嘶騎不來銀燭暗,枉教人立盡梧桐影。誰伴我,對鸞鏡?

那這個?

銅鑼陣陣嗩吶響,誰家女兒作新娘
紅妝十里,淚暈胭脂,離家悵,
龍鳳呈祥,戲水鴛鴦,好兒郎。
人道是,同心喜結花並蒂,
誰知那,斷虹霽雨淚千行,從此是枯耗韶光。
一賀新郎芳嬌娘,梅萼插殘枝,雪落掩暗香;
二賀新郎靜嬌娘,新月籠香霧,簾垂絲雨茫;
三賀新郎敏嬌娘,春晚鶯語響,路遙斷空腸;
四賀新郎慧嬌娘,芳庭草萋萋,露深知夢長;

五賀新郎婉嬌娘,簌簌度流年,四季如海棠;

六賀新郎貞嬌娘,綠窗迷殘夢,翡翠半玉璜;
七賀新郎華嬌娘,幾曾臨鵲橋,獨坐照銀釭;

八賀新郎良嬌娘,月圓人不圓,相思弄錢塘;

九賀新郎嫻嬌娘,檀香冷金猊,佳節又重陽;

十賀新郎淑嬌娘,晚日歸西里,偏照秋畫堂;

十一賀新郎美嬌娘,晚妝了明雪,散纓褪霓裳;

十二賀新郎淳嬌娘,紅綃纏寒窯,良人願歸航?」

5、張元干-賀新郎的賞析

作品內容
年代:南宋
作者:張元干
作品:賀新郎
內容:

夢繞神州路。
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
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
聚萬落千村孤兔。
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
更南浦,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斷雲微度。
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
雁不到,書成難與?
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
舉大白,聽金縷。

作品注釋
注釋:
[1]夢繞神州路-連做夢也忘不了中原地區。神州:一般指中國,這里專指被金兵佔領的中原。
[1]悵秋風三句-只恨在蕭瑟的秋風中,處處兵營都發出悲哀的號角聲,那汴京的宮殿都荒蕪了。悵:心裡愁悶;畫角:號角;故宮: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市);離黍:長滿了莊稼。
[1]底事昆侖傾砥柱二句-穩定如山的北宋怎麼回一朝傾覆,讓金兵在中原到處亂竄呢?底事:何事?;昆侖:昆侖山,喻北宋王朝;砥柱:砥柱山,在黃河中。九地:遍地;黃流:黃河水,這里指金兵;亂註:到處流。
[1]孤兔-指金兵。
[1]天意從來高難問-皇帝高高在上,他的意圖沒人了解。
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何況人們很快忘記了亡國之恨。
[1]更-再。
南浦-送別的碼頭。
[1]耿-明亮。
斜河-銀河斜轉(夜深了)。
斷雲微度-一朵朵浮雲緩慢飄過去。
萬里江山知何處-江山阻隔,相距萬里,知道你在哪裡呢?
回首-回憶。
對床夜語-對躺在床上談話到深夜。
雁不到二句-(你去的地方)大雁也飛不到,寫好的信交給誰?
目盡青天一句-遠望天空,想到古今世態的變化。
肯兒曹恩怨相爾汝-(我們談的都是國家大事)怎麼能象孩子那樣只顧說個人恩怨呢?
大白-酒杯。
金縷-《金縷曲》就是《賀新郎》詞牌的別名。

6、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的文學賞析

陳亮在作詞中善於用典使事,這使他的作品能在有限的篇幅里大大增加內容。他運用歷史典故,不同於其他詞作者,有其獨特的方法,那就是不拘限於原來的歷史故事,而是取其一個側面,死事活用,以襯托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讀他的詞,必須反復揣摩,才能領略其深刻的涵義。這首詞就是這樣。
詞的上片主旨在於議論天下大事。首句「老去憑誰說」,寫知音難覓,而年已老大,不惟壯志莫酬,甚至連找一個可以暢談天下大事的同伴都不容易。詞人藉此一句,引出以下的全部思想和感慨。他先言世事顛倒變化,雪仇復土無望,令人痛憤;下片則重敘友誼,二人雖已老大,但從來都是志同道合的,今後還要互相鼓勵,堅持共同主張,奮斗到底。
上片先借《莊子·知北游》中「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和《淮南子》所說的「冬日之葛」、「夏日之裘」來指說世事的不斷反復變化,並且,越變越顛倒錯亂,越變對國家越不利,人們日漸喪失了收復失地的希望。控訴了南宋朝廷的是非不分。朝廷數十年偏居江南,不圖恢復,對人們心理有極大的麻痹作用。經歷過「靖康之變」的老一輩先後謝世,後輩人卻從「生發未燥」的嬰孩時期就習慣於南北分立的現狀,並視此為固然,他們勢必早已形成了「無仇可雪」的錯誤認識,從而徹底喪失了民族自尊心和戰鬥力。這才是令人憂慮的問題。上片最後四句,重申中原被占,版圖半入於金之恨。詞以「二十五弦」之瑟,兼寓分破與悲恨兩重意思。《史記·封禪書》記:「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一如圓月平分,使缺其半,同是一大恨事。末再以「胡婦弄,漢宮瑟」,承上「二十五弦」,補出「多少恨」的一個例證。漢、胡代指宋、金。而說漢宮瑟為胡婦所弄,又藉以指說汴京破後禮器文物被金人掠取一空的悲劇。《宋史·欽宗本紀》記載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人擄徽、欽二帝及皇後、太子北歸,宮中貴重器物圖書並捆載以去,其中就有「大樂、教坊樂器」一項。只提「胡婦弄,漢宮瑟」,就具體可感而又即小見大地寫出故都淪亡的悲痛,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的憤慨自在其中,同時對南宋朝廷屢次向金人屈躬卑膝,恢復大業坐失良機的現實,也就有所揭露、鞭撻。讀到這里,再回頭去看「老去憑誰說」一句,益感詞人一腔憂憤,滿腹牢騷,都是由此而發的。
下片轉入抒情。所抒之情正與上片所論之事相一致。詞人深情地抒寫了他與辛棄疾建立在改變南宋屈辱現實這一共同理想基礎上的真摯友誼。過片一句「樹猶如此堪重別」,典出《世說新語·言語》。東晉桓溫北征時,見當年移種之柳已大十圍,嘆息道:「木猶如此,人何以堪!」「堪重別」即「豈堪重別」,陳、辛上饒一別,實成永訣,六年之後,即紹熙四年(1127年),陳亮就病逝了。雖然他當時無法預料這點,但相見之難,卻在意料之中。這一句並非突如其來,而是上承「老去憑誰說」自然引出的。下句「只使君、從來與我,話頭多合」,又正是對豈「堪重別」原因的解釋,也與詞首「老去」一句遙相呼應。這句正面肯定只有辛棄疾才是最能理解他的唯一知己。據辛詞《虞美人》題下小序記,此次陳亮別後,棄疾曾追趕到鷺鶿林,因雪深路滑無法前進,才悻悻而歸。「行矣置之無足問」一句,就是針對這件事寬慰這個遠方友人的,也是回答對方情深意切的相思。句後綴以「誰換妍皮痴骨」,意為自己執著於抗金大業,盡管人們以「妍皮痴骨」相看待,終不想去改變它了。「妍皮痴骨」出自《晉書·慕容超載記》。諺雲『妍皮不裹痴骨』,妄語耳。」諺語原意本謂:儀表堂堂者,其內心必不愚蠢。姚興以為慕容超雖貌似聰雋,而實則胸無智略,便說諺語並不正確,對慕容超的行動也不限制。詞人藉此來說明,即使世人都說他們是「妍皮裹痴骨」,遭到誤解和鄙視,他們的志向也永不會變。正因為如此,他們的友情乃愈可貴,所以就自然地發而為「但莫使伯牙弦絕」的祝願,將兩人的友情跟抗金的共同志向聯繫到一起,使這種感情升華到聖潔的地步。然後,話題一轉,寫出「九轉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尋常鐵」。以「九轉丹砂」與辛棄疾共勉,希望能經得起鍛煉,使「尋常鐵」煉成「精金」,為國家干一番事業。這兩句至理名言,實際說的還是救國之道。
全文中詞人「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的精神十分令人感動。其中,詞人信手拈來歷代相傳的煉丹術中所謂經過九轉煉成的丹砂可以點鐵成金的說法,表達出盡管尋常的鐵也要煉成精金的恆心,比喻只要堅定信心,永不鬆懈,抓住一切時機,則救國大業必能成功。最後,再借龍虎丹煉成而迸裂出鼎之狀,以「龍共虎,應聲裂」這鏗鏘有力的六個字,刻畫勝利時刻必將到來的不可阻止之勢。至此,全詞方戛然而止。這最後幾句乃是作者與其友人的共勉之辭,也是他們的共同心願。

7、《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

《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 陳亮

老去憑誰說。
看幾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
父老長安今余幾,後死無仇可雪。
猶未燥、當時生發。
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間、那有平分月。
胡婦弄,漢宮瑟。

樹猶如此堪重別。
只使君、從來與我,話頭多合。
行矣置之無足問,誰換妍皮痴骨。
但莫使、伯牙弦絕。
九轉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尋常鐵。
龍共虎,應聲裂。

[作者介紹]
陳亮(1143--1194) 南宋哲學家、文學家。字同甫,世稱龍川先生。婺州永康 (今屬浙江)人。永康學派之代表。詞作感情激越,風格豪放,《念奴嬌·登多景樓》、《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等,皆甚著名。所著有《龍川文集》、《龍川詞》。

【賞析】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冬,作者曾至上饒與友人辛棄疾相敘十日。別後兩人互有唱和,本詞即其中的一首,題為「寄辛幼安和見懷韻。」
上片慨嘆世事。「看幾番」三句,與屈原《九章·懷沙》詩中的「變白以為黑兮」是一個意思,控訴了南宋朝廷的是非不分。作者不勝感慨地指出:「父老長安今余幾,後死無仇可雪。」身經靖康之難的中原遺老已所剩無幾,年青人已不知復仇雪恥。
下片重敘友誼。由於作者與辛棄疾之間的友誼有著共同的基礎,因此詞人寫道:「只使君、從來與我,話頭多合。」只要雙方不變初衷,即使各自一方也不須掛念。最後,詞人以「九轉丹砂」與辛棄疾共勉,希望能經得起鍛煉,使「尋常鐵」煉成「精金」,為國家干一番事業。(聞毅)

8、毛澤東的《賀新郎》的全文翻譯

出自《賀新郎·別友》,是毛澤東1923年12月創作的一首詞。詞中採用了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全文譯文如下:

揮手從此離去。離別前凄然相向,傾訴離苦讓人如何承受。

我看你眼角眉梢,強忍熱淚滿是哀怨。知道你對上次的那封書信還有誤會。

但是誤會再大也只是過眼即逝的雲霧,在這人世間,能夠稱得上知己的,也就是你和我了吧。

有病需要救治,上蒼可知道?早晨東門路上被霜覆蓋著,橫塘之上還有半天殘月,顯得如此凄清。

汽笛聲響令人腸斷,從此天涯孤旅。割斷愁思恨縷,參加到革命中去吧。

讓我們像昆侖山的峭壁倒塌,台風掃盪寰宇一樣。在將來的斗爭中相會,讓我們比翼雙飛。

原文如下:

賀新郎揮手從茲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

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

知誤會前番書語。過眼滔滔雲共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凄清如許。

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割斷愁絲恨縷。

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台風掃寰宇。重比翼,和雲翥。

詩詞注釋如下:

①去:離開。揮手從茲去:李白《送友人》,「揮手自茲去」。 

②熱淚欲零:零,與「零落」的零同義,也是落的意思。

③書語:信中的話語。季世昌先生說他所見手跡:「書語」又作「詩句」,證明毛澤東與楊開慧的誤會由贈詩引起。

④雲霧:比喻前句的誤會。

⑤人有病,天知否:前版本為「重感慨,淚如雨」。(病:也指誤會。)

⑥東門路:古詩詞中指離別之路,也指斗爭之路。這里又雙關通往長沙東門之小吳門火車站的道路。

(8)賀新郎九世擴展資料:

本詞又名《賀新郎·贈楊開慧》 。1923年4月,毛澤東從長沙調到上海黨中央工作。6月到廣州出席了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關於國民運動及國民黨問題的議決案》,決定同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在會上批判了「左」傾機會錯誤的觀點,使大會解決了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問題。毛澤東在會上當選為黨中央委員、中央局委員及中央局秘書。9月,他從廣州回長沙展開反對湖南地方軍閥趙恆惕的斗爭,推動工農群眾的運動。1923年11月,毛澤東的妻子楊開慧又生下次子毛岸青。

就在毛岸青誕生後,12月,黨中央通知他回上海轉廣州,准備參加將於1924年1月舉行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此時楊開慧正在娘家坐月子,而毛澤東奉命要到外地工作,因此他們自然會有一種難舍難分的依戀之情,但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他們還是毅然分別。

於是,他寫了這首詞贈給愛妻楊開慧。據此,本詞可能作於這年12月底離開長沙的時候。當時革命形勢在上升,作者「割斷愁絲恨縷」而為革命事業獻出全副身心的豪情,以及作者所預想的未來革命風暴的猛烈壯闊,在詞中「昆侖崩絕壁」、「台風掃寰宇」的比喻中得到強烈的表現。

這首詞最早發表於1978年9月9日《人民日報》。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