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讀史翻譯
1、賀新郎·讀史譯文??
與猿拱手作別進化到了原始社會人類猶如呱呱墜地,再經過磨石為工具的石器時代人類進入了少兒時期。爐中火焰翻滾,那是青銅時代, 也經過了幾千個春夏秋冬。縱觀歷史,也如人這一生多半憂愁少開懷。盡是征戰殺伐弓箭疆場。這大好河山哪一處沒有戰爭沒有流血。
一部歷史讀罷,我已滿頭白發,我自己的人生也走到了暮年。回顧起來不過是那些同樣的事情一再發生,什麼王侯將相功名利祿,有多少人為其白首執迷。那些所謂的英雄人物難道是真風流?我看不盡然。盜跖、庄蹻、陳勝、吳廣這些敢於揭竿而起挑戰統治者的權威的人,那才是真豪傑。
歌還未唱完,東方天已經亮了。
2、急求辛棄疾的《賀新郎》翻譯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余幾?白發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直譯:我已經很衰老了。平生曾經一同出遊的朋友零落四方,如今還剩下多少?真令人惆悵。這么多年只是白白老去(意喻功名未竟),對世間萬事也慢慢淡泊了。還有什麼能真正讓我感到快樂?我看那青山瀟灑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樣。不論情懷還是外貌,都非常相似。
把酒一尊,在窗前搔首(吟詩)。當年陶淵明寫成《停雲》之時也是這樣的感覺吧。江南那些醉中都要求功名的人,又怎能體會到飲酒的真諦(這是反諷)?(於酒酣之際)回頭朗吟長嘯,(天地似有感應)雲氣翻飛,狂風驟起。不恨我不能見到(疏狂的)前人,只恨前人不能見到我(的疏狂)。了解我的,還是那幾個朋友。
做個廣告:歡迎對辛詞感興趣的朋友光臨百度辛棄疾貼吧
3、蘇軾詞《賀新郎》翻譯
這是一首抒寫閨怨的雙調詞,上片寫美人,下片掉轉筆鋒,專詠榴花,借花取喻,時而花人並列,時而花人合一。作者賦予詞中的美人、榴花以孤芳高潔、自傷遲暮的品格和情感,在這兩個美好的意象中滲透進自己的人格和感情。詞中寫失時之佳人,托失意之情懷;以婉曲纏綿的兒女情腸,寄慷慨郁憤的身世之感。
上片以初夏景物為襯托,寫一位孤高絕塵的美麗女子。起調「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 ,」點出初夏季節、過午、時節、環境之幽靜。「晚涼新浴」,推出傍晚新涼和出浴美人。
「手弄生綃白團扇 ,扇手一時似玉」,進而工筆描繪美人「晚涼新浴」之後的閑雅風姿。作者寫團扇之白,不只意在襯托美人的肌膚潔白和品質高潔,而且意在象徵美人的命運、身世。自從漢代班婕妤(漢成帝妃,為趙飛燕譖,失寵)作團扇歌後,在古代詩人筆下,白團扇常常是紅顏薄命 ,佳人失時的象徵。
上文已一再渲染「 悄無人 」的寂靜氛圍,這里又寫「手弄生綃白團扇」,著一「弄」字 ,便透露出美人內心一種無可奈何的寂聊,接以「 扇手一時似玉 」,實是暗示「妾身似秋扇」的命運。
以上寫美人心態 ,主要是用環境烘托、用象徵、暗示方式,隱約迷離。以下寫美人初因孤寂無聊而入夢,繼而好夢因風搖竹聲而被驚斷 。「漸困倚、孤眠清熟」句,使人感受到佳人處境之幽清和內心的寂寞。
以下數句是說:美人入夢後,朦朧中彷彿有人掀開珠簾,敲射門窗 ,不由引起她的一陣興奮和一種期待。
可是從夢中驚醒,卻只聽到那風吹翠竹的蕭蕭聲,等待她的仍舊是一片寂寞。唐李益詩雲:「開門復動竹,疑是玉人來。」(《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東坡化用了這種幽清的意境,著重寫由夢而醒、由希望而失望的悵惘;「枉教人」、「卻又是」,將美人這種感情上的波折突現出來了。從上片整個構思來看,主要寫美人孤眠 。寫「華屋」,寫「晚涼」,寫「弄扇」,都是映襯和暗示美人的空虛寂寞和嘆惋悵恨之情。
下片用穠艷獨芳的榴花為美人寫照 。「石榴半吐紅巾蹙 」,化用白居易詩「山榴花似結紅巾」(《題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諸僧眾 》)句意形象地寫出了榴花的外貌特徵,又帶有西子含顰的風韻 ,耐人尋味。「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 」,這是美人觀花引起的感觸和情思。此二句既表明榴花開放的季節,又用擬人手法寫出了它不與桃李爭艷、獨立於群芳之外的品格。「 穠艷一枝細看取 」,刻畫出花色的明麗動人。「 芳心千重似束 」,不僅捕捉住了榴花外形的特徵,並再次托喻美人那顆堅貞不渝的芳心,寫出了她似若有情、愁心難展的情態。「又恐被秋風驚綠」,由花及人,油然而生美人遲暮之感 。「若待得君來向此」至結尾,寫懷抱遲暮之感的美人與榴花兩相憐惜,共花落簌簌而淚落簌簌。
詞的下片借物詠情,寫美人看花時觸景傷情,感慨萬千,時而觀花,時而憐花惜花。這種花、人合一的手法,讀來婉曲纏綿,尋味不盡。作者無論是直接寫美人,還是通過榴花間接寫美人,都緊緊扣住嬌花美人失時、失寵這一共同點,而又寄託著詞人自身的懷才不遇之情。
4、賀新郎·讀史的作品原文
賀新郎·讀史
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⑴,小兒時節。銅鐵爐中翻火焰⑵,為問何時猜得?不過幾千寒熱⑶。人世難逢開口笑⑷,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讀罷頭飛雪,但記得斑斑點點,幾行陳跡。五帝三皇神聖事⑸,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盜跖庄屩流譽後⑹,更陳王奮起揮黃鉞。歌未竟,東方白。
5、賀新郎讀史表達的感情
賀新郎·讀史
人猿相揖別。
只幾個石頭磨過,
小兒時節。
銅鐵爐中翻火焰,
為問何時猜得?
不過幾千寒熱。
人世難逢開口笑,
上疆場彼此彎弓月。
流遍了,
郊原血。
一篇讀罷頭飛雪,
但記得斑斑點點,
幾行陳跡。
五帝三皇神聖事,
騙了無涯過客。
有多少風流人物?
盜跖庄屩流譽後,
更陳王奮起揮黃鉞。
歌未竟,
東方白。
【注釋】
人世難逢開口笑:唐朝杜牧《九日齊山登高》有「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語出《莊子·盜跖》,「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除病瘦死傷憂患,其中開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過四五日而已。」
盜跖(zhí)庄屩(jué):盜跖是春秋戰國間的大盜;庄屩是戰國楚人,《荀子·議兵》,「庄屩起,楚分而為三四」。
陳王: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
黃鉞(yuè):象徵帝王權力的用黃金裝飾的斧子。《書·牧誓》,「王左仗黃鉞,右秉白旄以麾」。
【譯文】
人與猿已拱手作別了。
似乎只磨過了幾個石頭,
在兒童時代。
後來爐中又翻卷著銅鐵的火焰,
如要我猜猜到底為何時?
那不過是幾千年的春夏秋冬。
人世間難得開懷大笑,
上戰場彼此劍拔弩張。
流遍了呀,
郊原盡是血泊。
讀完一部歷史書不覺已滿頭飛雪,
僅記得些零星斑點,
幾行陳年舊事情。
五帝三皇的神聖偉業,
不知騙了多少匆匆過客。
到底有幾個風流人物?
盜跖庄蹻身後留美名,
還加上陳勝王揭竿而起。
我歌聲意猶未盡,
東方已露曙色。
【賞析】
我們都知道詩人一生酷愛讀書,尤其是中國歷史書,古典文學、哲學等,無不一一廣博涉及。《二十四史》、《資治通鑒》又是他百讀不厭的著作。他不僅自己愛讀書,也愛與別人談書,叫其他高級幹部也要多讀書。
從青年時代起,他就與書結下不解之緣,他曾對斯諾回憶說:「我訂了一個自修計劃,每天到湖南省立圖書館去看書。我非常認真地執行,持之以恆。我這樣度過半年時間,我認為對我極有價值。每天早晨圖書館一開門我就進去。中午,只停下來買兩塊米糕吃。這就是我每天的午飯。我天天在圖書館讀到關門才出來。
「在這段自修期間,我讀了許多的書,學習了世界地理和世界歷史。我在那裡第一次看到一幅世界地圖,懷著很大的興趣研究了它。我讀了亞當·斯密的《原富》,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和約翰·穆勒的一部關於倫理學的書。我讀了盧梭的著作,斯賓塞的《邏輯》和孟德斯鳩寫的一本關於法律的書。我在認真研讀俄、美、英、法等國歷史地理的同時,也閱讀詩歌、小說和古希臘的故事。」(引自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第120頁)
毛主席有關讀書的佳話及故事很多,有關他到底在讀什麼書已成為當時各級幹部,尤其是高級幹部極欲了解並仿效的頭等大事情。我就曾在70年代末期,在廣州一名高級幹部家裡目睹過這樣的情形。他書房裡的藏書幾乎全是歷史書,所讀之書都是毛主席喜歡的書。而他的兒子,也是我的朋友,卻偏愛讀西洋文學。
詩人寫的這首《賀新郎·讀史》就是自己一生讀書,尤其是讀中國歷史書的藝術性的總結,充滿詩情畫意及歷史唯物主義的特點。這首詩從人類誕生一直寫到社會主義,縱貫幾百萬年的歷史,而著墨僅僅115個字,的確是氣象恢宏,古今罕見。
上闋起筆就是「人猿相揖別」,說出人類剛誕生時那驚心動魄的一刻。但表面寫來卻是那麼輕松,好像只是人與猿作了一個揖就從此分道揚鑣了一般。這個「揖別」用得極為形象,而富有諧趣,但「人猿」卻顯得很巨大,富有深沉遙遠的歷史感,兩個詞彙一搭配,詩意立刻就產生了,讀者的心也一下被震盪起來了。
接著是漫長的人類的「蒙昧時代」,幾百萬年就這么過去了,這就是人類發展最早的階段——石器時代。這個時代在詩人眼中不過是磨過的幾個石頭,彷彿只是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的兒童時代。一個「磨」字讓人頓生漫長而遙遠之感,而「小兒時節」讓人感到詩人對人類的把握是那麼大氣又那麼親切,這一句有居高臨下之概,也有往事如煙之嘆。
第四、五、六句,詩人僅用了三句就交待了人類從石器時代進入了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銅鐵爐中翻火焰」一句寫得既形象又濃縮,僅此一句就把火焰中青銅之光的象徵意義寫出來了,人類隨著銅與鐵步入了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但若要問這一具體時間,卻不易猜得確切,不過也就是幾千年的春夏秋冬而已嘛。時光在飛逝,時光在詩人的眼中不過是「彈指一揮間」的事情。並不足道,彷彿眨一下眼就過去了。
「人世難逢開口笑」一句化用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中一句:「塵世難逢開口笑」。但詩人在這里化出了新意(此句本意是指人生歡喜少悲傷多,也就是哭多笑少,恨多愛少),在此句中注入了革命與階級斗爭的含意,正如詩人在《丟掉幻想,准備斗爭》一文中所指出的:「階級斗爭,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消滅了,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幾千年的文明史。」面對如此嚴峻的斗爭,人生當然難逢開口笑了。而且還不僅僅是「難逢開口笑」;還要在人生的戰場上一決生死,劍拔弩張,這是指具體的生死存亡的階級斗爭,是指革命是 暴動,革命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而結局呢?那自然會有犧牲,會有鮮血。人類的歷史充滿了血腥與殘殺,詩人在此喟嘆出二句:「流遍了,郊原血。」鮮血只能不斷喚起革命者的斗爭,革命者面對鮮血豈能笑得出聲來。
下闋第一句非常富有詩意,用一句「一篇讀罷頭飛雪」就藝術性地濃縮了詩人自己一生讀歷史書的情形。詩人從少年到老年一直潛心讀史,不知不覺一下就滿頭青絲變白雪了。這句詩也透露了詩人對人生、對歷史的感慨,真是人生易老,一剎那青春即逝,轉眼就是暮年。
那麼對於中國浩瀚的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能讓人記得些什麼呢?詩人仍從一貫的大象著眼,舉重若輕,一筆帶過。詩人道:只記得些斑斑點點,那也不過是幾行陳年舊事而已,什麼「五帝三皇」的神聖偉業,那不過是些騙人的東西,卻還騙過了多少人世間匆匆的過客。其中到底有幾個真風流人物呢?詩人雖用的問句,但意思卻是所謂正統史書上所贊譽的風流人物都是偽風流人物。
在詩人的眼中,真正的風流人物是那些被所謂歷史斥罵的人物,如盜跖、庄蹻、陳勝,這些農民起義的領袖,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他們揭竿而起,反抗剝削階級,是赫赫有名的造反英雄。
最後二句,詩人沉浸在吟詠歷史的情景中,歌聲意猶未竟。當詩人終於撥開歷史的迷霧,剔除了偽英雄,找到了真英雄時,不覺已是東方曙色初露了。這「東方白」一句,有二層意思,一是指詩人吟詠此詩直到天亮,猶如李賀《酒罷張大徹索贈詩時張初效潞幕》詩中一句:「吟詩一夜東方白」。二是喻指中國革命的勝利,為歷史譜寫了新篇章,猶如旭日東升,勢必光華萬丈。
6、毛澤東的《賀新郎》的全文翻譯
出自《賀新郎·別友》,是毛澤東1923年12月創作的一首詞。詞中採用了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全文譯文如下:
揮手從此離去。離別前凄然相向,傾訴離苦讓人如何承受。
我看你眼角眉梢,強忍熱淚滿是哀怨。知道你對上次的那封書信還有誤會。
但是誤會再大也只是過眼即逝的雲霧,在這人世間,能夠稱得上知己的,也就是你和我了吧。
有病需要救治,上蒼可知道?早晨東門路上被霜覆蓋著,橫塘之上還有半天殘月,顯得如此凄清。
汽笛聲響令人腸斷,從此天涯孤旅。割斷愁思恨縷,參加到革命中去吧。
讓我們像昆侖山的峭壁倒塌,台風掃盪寰宇一樣。在將來的斗爭中相會,讓我們比翼雙飛。
原文如下:
賀新郎揮手從茲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
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
知誤會前番書語。過眼滔滔雲共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凄清如許。
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割斷愁絲恨縷。
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台風掃寰宇。重比翼,和雲翥。
詩詞注釋如下:
①去:離開。揮手從茲去:李白《送友人》,「揮手自茲去」。
②熱淚欲零:零,與「零落」的零同義,也是落的意思。
③書語:信中的話語。季世昌先生說他所見手跡:「書語」又作「詩句」,證明毛澤東與楊開慧的誤會由贈詩引起。
④雲霧:比喻前句的誤會。
⑤人有病,天知否:前版本為「重感慨,淚如雨」。(病:也指誤會。)
⑥東門路:古詩詞中指離別之路,也指斗爭之路。這里又雙關通往長沙東門之小吳門火車站的道路。
(6)賀新郎讀史翻譯擴展資料:本詞又名《賀新郎·贈楊開慧》 。1923年4月,毛澤東從長沙調到上海黨中央工作。6月到廣州出席了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關於國民運動及國民黨問題的議決案》,決定同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在會上批判了「左」傾機會錯誤的觀點,使大會解決了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問題。毛澤東在會上當選為黨中央委員、中央局委員及中央局秘書。9月,他從廣州回長沙展開反對湖南地方軍閥趙恆惕的斗爭,推動工農群眾的運動。1923年11月,毛澤東的妻子楊開慧又生下次子毛岸青。
就在毛岸青誕生後,12月,黨中央通知他回上海轉廣州,准備參加將於1924年1月舉行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此時楊開慧正在娘家坐月子,而毛澤東奉命要到外地工作,因此他們自然會有一種難舍難分的依戀之情,但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他們還是毅然分別。
於是,他寫了這首詞贈給愛妻楊開慧。據此,本詞可能作於這年12月底離開長沙的時候。當時革命形勢在上升,作者「割斷愁絲恨縷」而為革命事業獻出全副身心的豪情,以及作者所預想的未來革命風暴的猛烈壯闊,在詞中「昆侖崩絕壁」、「台風掃寰宇」的比喻中得到強烈的表現。
這首詞最早發表於1978年9月9日《人民日報》。
7、《賀新郎》辛棄疾的翻譯
你說的是不是這一首:
「鑄就而今相思錯,料當初,費盡人間鐵。人間幾多鐵,不鑄刀兵萬千,卻只有相思一片。看江山萬里,相思如霧,從來誇有龍泉劍,試割相思得斷無,原來相思也如愁腸,割不斷,剪還亂,正是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沒想到年少輕狂如我,白衣卿相,布衣天下,無廟堂之想,唯有笑傲江湖之願,一不小心留連網路,卻流水落花,情海深陷。都道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三十三天覷了,離恨天最高,四百四病了,相思病怎熬?」
我查了下辛棄疾的詩詞集,並沒有這樣一首詞,有另外一則
「賀新郎
不至,飄然東歸。既別之明日,余意中殊戀戀,復欲追路。至鷺鶿林,則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獨飲方村,悵然久之,頗恨挽留之不遂也。夜半,投宿泉湖吳氏四望樓,聞鄰笛悲甚,為賦賀新郎以見意。又五日,同父書來索詞。心所同然者如此,可發千里一笑。
把酒長亭說。看淵明、風流酷似,卧龍諸葛。何處飛來林間鵲,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華發。剩水殘山無態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兩三雁,也蕭瑟。
佳人重約還輕別。悵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斷車輪生四角,此地行人銷骨。問誰使、君來愁絕。鑄就而今相思錯,料當初、費盡人間鐵。長夜笛,莫吹裂。
」注意最後一句跟第一首的差別。
因此第一首應該不是辛棄疾的詞,而是網友自己寫的,只不過借用了某些詞句。其實仔細讀一讀第一首,起承轉合之間很僵硬,尤其這一句「沒想到年少輕狂如我,白衣卿相,布衣天下,無廟堂之想,唯有笑傲江湖之願,一不小心留連網路,卻流水落花,情海深陷。」基本上用文言文的詞夾雜著白話組合成的。
至於「三十三天覷了,離恨天最高」這句應是出自元·鄭德輝《倩女離魂》第一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