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新郎
1、賀新郎是?
賀新郎,詞牌名,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金縷詞」、「金縷歌」、「風敲竹」、「賀新涼」等。傳作以《東坡樂府》所收為最早,惟句豆平仄,與諸家頗多不合,因以《稼軒長短句》為准。該詞牌一百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下片五十九字,各十句六仄韻。此調聲情沉鬱蒼涼,宜抒發激越情感,歷來為詞家所慣用。代表作有南宋張元干《賀新郎·夢繞神州路》、南宋辛棄疾《賀新郎·把酒長亭說》、南宋劉克庄《賀新郎·北望神州路》。
2、毛澤東的《賀新郎》的全文翻譯
出自《賀新郎·別友》,是毛澤東1923年12月創作的一首詞。詞中採用了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全文譯文如下:
揮手從此離去。離別前凄然相向,傾訴離苦讓人如何承受。
我看你眼角眉梢,強忍熱淚滿是哀怨。知道你對上次的那封書信還有誤會。
但是誤會再大也只是過眼即逝的雲霧,在這人世間,能夠稱得上知己的,也就是你和我了吧。
有病需要救治,上蒼可知道?早晨東門路上被霜覆蓋著,橫塘之上還有半天殘月,顯得如此凄清。
汽笛聲響令人腸斷,從此天涯孤旅。割斷愁思恨縷,參加到革命中去吧。
讓我們像昆侖山的峭壁倒塌,台風掃盪寰宇一樣。在將來的斗爭中相會,讓我們比翼雙飛。
原文如下:
賀新郎揮手從茲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
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
知誤會前番書語。過眼滔滔雲共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凄清如許。
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割斷愁絲恨縷。
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台風掃寰宇。重比翼,和雲翥。
詩詞注釋如下:
①去:離開。揮手從茲去:李白《送友人》,「揮手自茲去」。
②熱淚欲零:零,與「零落」的零同義,也是落的意思。
③書語:信中的話語。季世昌先生說他所見手跡:「書語」又作「詩句」,證明毛澤東與楊開慧的誤會由贈詩引起。
④雲霧:比喻前句的誤會。
⑤人有病,天知否:前版本為「重感慨,淚如雨」。(病:也指誤會。)
⑥東門路:古詩詞中指離別之路,也指斗爭之路。這里又雙關通往長沙東門之小吳門火車站的道路。
(2)喊新郎擴展資料:本詞又名《賀新郎·贈楊開慧》 。1923年4月,毛澤東從長沙調到上海黨中央工作。6月到廣州出席了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關於國民運動及國民黨問題的議決案》,決定同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在會上批判了「左」傾機會錯誤的觀點,使大會解決了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問題。毛澤東在會上當選為黨中央委員、中央局委員及中央局秘書。9月,他從廣州回長沙展開反對湖南地方軍閥趙恆惕的斗爭,推動工農群眾的運動。1923年11月,毛澤東的妻子楊開慧又生下次子毛岸青。
就在毛岸青誕生後,12月,黨中央通知他回上海轉廣州,准備參加將於1924年1月舉行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此時楊開慧正在娘家坐月子,而毛澤東奉命要到外地工作,因此他們自然會有一種難舍難分的依戀之情,但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他們還是毅然分別。
於是,他寫了這首詞贈給愛妻楊開慧。據此,本詞可能作於這年12月底離開長沙的時候。當時革命形勢在上升,作者「割斷愁絲恨縷」而為革命事業獻出全副身心的豪情,以及作者所預想的未來革命風暴的猛烈壯闊,在詞中「昆侖崩絕壁」、「台風掃寰宇」的比喻中得到強烈的表現。
這首詞最早發表於1978年9月9日《人民日報》。
3、古詩詞賀新郎
浪涌孤亭起。是當年、蓬萊頂上,海風飄墜。帝遣江神長守護,八柱蛟龍纏尾。斗吐出、寒煙寒雨。昨夜鯨翻坤軸動,卷雕翬、擲向虛空里。但留得,絳虹住。五湖有客扁舟艤。怕群仙、重遊到此,翠旌難駐。手拍闌干呼白鷺,為我殷勤寄語。奈鷺也、驚飛沙渚。星月一天雲萬壑,覽茫茫、宇宙知何處。鼓雙楫,浩歌去。
4、古詩詞格律賀新郎
賀新郎格律
(上片)
中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韻)。
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韻)。
中仄仄、平平中仄(韻)。
中仄中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中仄仄,仄平仄(韻)。
(下片)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韻)。
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韻)。
中仄仄、平平中仄(韻)。
中仄中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中仄仄,仄平仄(韻)。
附:定格對照例詞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宋】張元干
(上片)
中仄平平仄(韻)。
夢繞神州路。
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韻)。
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
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韻)。
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
中仄仄、平平中仄(韻)。
聚萬落、千村狐兔。
中仄中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
中仄仄,仄平仄(韻)。
更南浦,送君去。
(下片)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涼生岸柳催殘暑。
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韻)。
耿斜河、疏星淡月,斷雲微度。
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韻)。
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
中仄仄、平平中仄(韻)。
雁不到、書成誰與?
中仄中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
中仄仄,仄平仄(韻)。
舉大白,聽金縷。
5、辛棄疾 賀新郎 翻譯
賀新郎 辛棄疾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余幾。白發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持樽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沈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這首詞的上片一開頭「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即引用了《論語》中的典故。《論語·述而篇》記孔子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如果說,孔子慨嘆的是其道不行;那麼辛棄疾引用它,就有慨嘆政治理想無法實現之意。辛棄疾寫此詞時已五十九歲,又謫居多年,故交零落,因此發出這樣的慨嘆也是很自然的。這里「只今餘幾」與結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銜接,用以強調「零落」二字。
接著「白發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數語,又連用李白《秋浦歌》「白發三千丈」和《世說新語·寵禮篇》記郗超、王恂「能令公(指晉大司馬桓溫)喜」等典故,敘自己徒傷老大而一事無成,又找不到稱心朋友,寫出了世態關系與自己此時的落寞。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兩句,是全篇警策。詞人因無物(實指無人)可喜,只好將深情傾注於自然,不僅覺得青山「嫵媚」,而且覺得似乎青山也以詞人為「嫵媚」了。這與李白《敬亭獨坐》「相看兩不厭」是同一藝術手法。這種手法,先把審美主體的感情楔入客體,然後借染有主體感情色彩的客體形象來揭示審美主體的內在感情。這樣,便大大加強了作品裡的主體意識,易於感染讀者。
以下「情與貌,略相似。」兩句,情,指詞人之情;貌,指青山之貌。二者有許多相似之處,如崇高、安寧和富有青春活力等。作者在這里將自己的情與青山相比,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寧願落寞,決不與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潔之志。
詞的下片作者又連用典故。「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陶淵明《停雲》中有「良朋悠邈,搔首延佇」和「有酒有酒,閑飲東窗」等詩句,辛棄疾把它濃縮在一個句子里,用以想像陶淵明當年詩成時的風味。這里作者又提陶淵明,意在以陶自況。
「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兩句,表面似申斥南朝那些「醉中亦求名」(蘇軾《和陶飲酒二十首》之三)的名士派人物;實際是諷刺南宋已無陶淵明式的飲酒高士,而只有一些醉生夢死的統治者。
以下「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兩句,句法與上片「我見青山」一聯相似,表現出了作者傲視古今的英雄氣概。這里所說的「古人」,不是一般的古人,而是指像陶淵明一類的人。據岳珂《桯史·卷三》記:辛棄疾每逢宴客,「必命侍姬歌其所作。特好歌《賀新郎》一詞,自誦其警句曰:『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每至此,輒拊髀自笑,顧問坐客何如」。足見辛棄疾對自己這二聯是很自負的。
結句「知我者,二三子。」這「二三子」為誰沒有人進行專門的考證,有人認為是當時人陳亮。但依我個人看法,不妨視野擴大些,將古人陶淵明、屈原乃至於孔子等,都算在內。辛棄疾慨嘆當時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多,實與屈原慨嘆「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心情類似,同出於為國家和民族的危亡憂慮。而他的閑居鉛山,與陶淵明居「南山」之情境也多少有點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