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典故元龍臭味
1、辛棄疾《賀新郎》一詞中所用典故的涵義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邑中園亭,仆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雲,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彷彿淵明思親友之意雲。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發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7?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譯文
我已經很衰老了。平生曾經一同出遊的朋友零落四方,如今還剩下多少?真令人惆悵。這么多年只是白白老去而已,功名未竟,對世間萬事也慢慢淡泊了。還有什麼能真正讓我感到快樂?我看那青山瀟灑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樣。不論情懷還是外貌,都非常相似。
把酒一尊,在窗前吟詩,怡然自得。想來當年陶淵明寫成《停雲》之時也是這樣的感覺吧。江南那些醉中都渴求功名的人,又怎能體會到飲酒的真諦?在酒酣之際,回頭朗吟長嘯,雲氣會翻飛,狂風會驟起。不恨我不能見到疏狂的前人,只恨前人不能見到我的疏狂而已。了解我的,還是那幾個朋友。
賞析
正如此詞自注所述,辛棄疾的這首《賀新郎》詞,乃是仿陶淵明《停雲》「思親友」之意而作,抒寫了作者罷職閑居時的寂寞與苦悶的心情。
詞的上片敘述詞人面對青山產生的種種思緒,感慨歲月流馳、人生短暫而壯志難酬,落寞之情展露無遺。上片一開頭以「思親友」起意,在年近六十,又謫居多年,故交零落的情況下,嘆「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此處引用了《論語》中的典故,慨嘆政治理想無法實現、英雄遲暮的無奈,又凸顯他可以飲酒避害,與陶潛神交的快意。「悵」字寫出了詞人難覓知音的孤獨與迷惘,充分體現了詞作沉鬱的意境。與此對應,「只今餘幾」與結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銜接,用以強調「零落」二字,同樣表現了詞人知交漸少的境遇和落落無為的半生坎坷。第三、四句連用典故,豪情在憂憤中顯現。無可奈何任白發空垂,詞人的悲憤理所當然,可他仍能將「人間萬事」付之於「一笑」,這份豪情卻是無人能及!第四句詞人以設問開頭,又與典故中喜權欲的桓溫相比,引出詞人寄情山水的情志。「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兩句,是全篇警策。詞人因無物(實指無人)可喜,只好將深情傾注於自然,人與青山互觀互賞,互猜互解。不僅覺得青山「嫵媚」,而且覺得似乎青山也以詞人為「嫵媚」了。詞人藉此告誡自已要像青山那樣忘乎情感,才會跟青山一樣寧靜祥和、嫵媚動人、超然灑脫、充滿青春的活力。以下「情與貌,略相似。」兩句,情,指詞人之情;貌,指青山之貌。作者在這里將自己的情與青山相比,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寧願落寞,決不與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潔之志。
詞的下片作者又連用典故,借飲酒抒懷,抒發清心淡泊的高尚節操和超凡脫俗的狂放個性。「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便是詞人對陶淵明《停雲》的化用,用以想像陶淵明當年詩成時的風味,感嘆已是無人如陶淵明一般知酒。這里又提陶淵明,意在以陶自況。「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兩句,表面似申斥當年偏安江南的東晉王朝之中那些沉酣於酒的名士,實際是諷刺南宋已無陶淵明式的飲酒高士,而只有一些追求名利的官僚政客。在這種污濁環境下,陶淵明知音難覓,詞人亦是如此。國勢衰微,詞人想起劉邦,「雲飛風起」輕松的一筆,卻也寫出了無比豁達的心胸和愛國之情。由這一句起詩的意境大為開闊,詩人的心境也完成了由悲慨轉為沉靜,再轉為高蹈的靈魂歷險,從此,再不受凡俗的羈絆和誘惑。以下「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兩句,借張融典故,以他之「狂」,顯示了詞人難覓知音而心中憤慨不平,道盡了詞人特立獨行的超逸豪放,點名了詞人胸中的慷慨激越。只有襟懷磊落的人才能寫出這樣坦盪不羈的句子,這並非小看古人,只為抒發自己的情懷於萬一。結句「二三子」與詞首呼應,再次表明自己知心朋友稀少。這「二三子」為誰沒有人進行專門的考證,有人認為是當時人陳亮。但不妨將古人陶淵明、屈原乃至於孔子等,都算在內。他們都能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詞人「思親友」思的就是這「二三子」。
這首詞幾乎句句用典,卻能熟練化用典故和前人詞句,渾然天成,有千錘百煉之功。全詞在典故的層疊中抒發了詞人無人能及的豪放情懷。[
2、《賀新郎·同父見和》這首詞典故的含義
用的典在注釋里都有解釋
詞句注釋
⑴賀新郎:詞牌名,又名《金縷曲》《賀新涼》。
⑵老大:年紀大。《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五·長歌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唐 白居易 《琵琶行》:「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那堪:「那」通「哪」;堪:能,可。堪當重任。
⑶元龍臭味:陳登,字元龍。《左傳·襄公八年》:「今譬於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三國志》卷七《魏書·陳登傳》:後許汜與劉備並在荊州牧劉表坐,表與備共論天下人,汜曰:「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備謂表曰:「許君論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為善士,不宜虛言;欲言是,元龍名重天下。」備問汜:「君言豪,寧有事邪?」汜曰:「昔遭亂過下邳,見元龍。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備曰:「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卧百尺樓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
⑷孟公瓜葛:《漢書·陳遵傳》:「陳遵,字孟公,杜陵人也。……居長安中,列侯、近臣、貴戚皆貴重之。牧守當之官,及郡國豪傑至京師者,莫不相因到遵門。遵嗜酒,每大飲,賓客滿堂,輒關門,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瓜葛:指關系、交情。
⑸樓頭:樓上。 唐王昌齡《青樓曲》之一:「樓頭小婦鳴箏坐,遙見飛塵入 建章 。」 郭沫若《前茅·暴虎辭》:「猛虎在圈中,成羣相聚處……樓頭觀者人如堵。」
⑹鈞:古代重量單位,合三十斤;發:頭發,指像頭發一樣輕。千鈞如發:韓愈《與孟尚書書》:「其危如一發引千鈞。」
⑺硬語盤空:形容文章的氣勢雄偉,矯健有力。韓愈《薦士》詩:「橫空盤硬語,妥貼力排奡。」
⑻西窗:思念。
⑼進酒:斟酒勸飲;敬酒。
⑽鳴瑟:即瑟。《史記·貨殖列傳》:「女子則鼓鳴瑟,跕屣,游媚貴富,入後宮,徧諸侯。」 南朝梁江淹 《麗色賦》:「女乃耀邯鄲之躧步,媚北里之鳴瑟。」 南朝梁簡文帝 《金錞賦》:「應南斗之鳴瑟,雜西漢之金丸。」
⑾渠儂:對他人的稱呼,指南宋當權者。渠︰他;儂︰你,均系吳語方言。
⑿神州:中原。
⒀離合:分裂和統一。此為偏義復詞,謂分裂。
⒁汗血:汗血馬。《漢書·武帝紀》應劭註:「大宛歸有天馬種,蹋石汗血,汗從前肩髆出,如血,號一日千里。」鹽車:語出《戰國策·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駿馬拉運鹽的車子。後以之比喻人才埋沒受屈。
⒂駿骨:典出《戰國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欲將以報仇。故往見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於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於是不期年,千里馬之至者三。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況賢於隗者,豈遠千里哉!」後因以「買駿骨」指燕昭王用千金購千里馬骨以求賢的故事,喻招攬人才。
⒃目斷:縱目遠眺;關河:即邊塞、邊防,指邊疆。
⒄憐:愛惜,尊敬;中宵:半夜。中宵舞:《晉書·祖逖傳》:「(祖逖)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逖、琨並有英氣,每語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謂曰:『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⒅試手:大顯身手。
⒆補天裂:女媧氏補天。《史記補·三皇本紀》:「女媧氏末年,諸侯有共工氏,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絕,女媧乃煉五色石以補天。……於是地平天成,不改歸物。」
3、賀新郎譯文
【年代】:宋
【作者】:辛棄疾——《虞美人·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
【內容】
老大那堪說。
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
笑富貴千鈞如發。
硬語盤空誰來聽?
記當時、只有西窗月。
重進酒,換鳴瑟。
事無兩樣人心別。
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
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
正目斷關河路絕。
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
看試手,補天裂。
【鑒賞】:
本詞的突出特點在於,把即事敘景與直抒胸臆巧妙結合起來,用凌雲健筆抒寫慷慨激昂,奔放鬱勃的感情,悲壯沉雄發場奮厲的格調。
文學作品的藝術力量在於以情感人。古今中外的優秀詩作,無不充溢著激情。該詞即是如此。作者與陳亮,都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詞人,都懷有恢復中原的大志。但南宋統潔者不思北復中原。因而他們的宏願久久不得實現。當時,詞人正落職閑居上饒,陳亮特地趕來與他共商抗戰恢復大計。二人同游鵝湖,狂歌豪飲,賦詞見志,成為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這首詞,就是當時相互唱和中的一篇佳品。詞中,作者胸懷對抗戰恢復大業的熱情和對民族壓迫者、苟安投降者的深切憎恨,飽和筆端,浸透紙背。正如周濟所雲:「稼軒不平之鳴,隨處輒發,有英雄語,無學問語」(《介存齋論詞雜著》)。詞人這種慷慨悲涼的感情,是運用健筆硬語傾瀉出來的,因而英氣勃鬱,雋壯可喜。
周濟還指出:「北宋詞多就景敘情,……至稼軒、白石一變而為即事敘景」(《介存齋論詞雜著》)。與以情為中心的就景敘情不同,即事敘景是以敘事為主幹,以抒情為血脈,以寫景作為敘事的烘染或鋪墊。這首詞的上闋,便採用了即事敘景的藝術手法。在追憶「鵝湖之會」高歌豪飲時,以清冷孤寂的自然景物烘染環境氛圍,從而深刻地抒發了詞人奔放郁怒的感情。
作者作為一名忠憤填膺的抗成志士秉筆作詞,胸中沸騰的激情難以遏制,不免直瀉筆端。「老大那堪說。」直寫心懷,感情極為沉鬱。「那堪」二字,力重千鈞,義蘊極為豐富。當此之時,英雄坐老,壯志難酬,光陰虛度,還有什麼可以說的!然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門行》)。以收復中原為已任的志士們,胸中的烈焰是永遠也不會熄滅的。因此,下面「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兩句,抒發了作者的壯懷,並且與陳亮的「同志」之情拍合。「元龍」、「孟公」,皆姓陳,又都是豪士,以比陳亮:「臭味」謂氣味相投,「瓜葛」謂關系相連。作者與陳亮友誼既深,愛國之志又復相同,因而引以為快事。不久前,兩人「憩鵝湖之清陰,酌瓢泉而共飲,長歌相答,極論世事」(《辛》祭陳同父文《)這是大慰平生的一次相會,故在此詞中津津樂道:「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詞人時在病中,一見好友到來,立即與之高歌痛飲,徹夜縱談。
他們志在恢復中原,心無俗念,視富貴輕如毛發,正笑世人之重它如千鈞。討論世事時硬語盤空(韓愈《薦士》詩:「橫空盤硬語,妥貼力排。」),足見議論有力。這幾句是他們交談時情景的實錄。因為寫在詞里,故順筆插入自然景物的描寫。積雪驚墮,狀述二人談吐的豪爽;孤月窺窗,襯映夜色的清寂。英雄志士一同飲酒高唱,雄壯嘹亮的歌聲直沖雲霄,竟驚散了樓頭積雪。這種誇張的描寫,把兩人的英雄氣概與狂放精神充分表現出來。著一「驚」字,真可謂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然而,當時只有清冷的明月與兩人相伴,論說國家大事的「盤空硬語」又有誰來傾聽呢?在這里,抗戰志士火一樣的熱情和剛直狂放的性格同積雪驚墮、孤月窺窗的清寂冷寞。形成了強烈的對照,形象地寫出了在苟安妥協空氣籠罩南宋朝堂的情勢下,個別上層抗戰志士孤雁難飛的艱危處境。這樣把寫景與敘事膠著一體,更能充分抒發出翻卷於詞人胸中的狂努之情。正因為二人志同道合,所以夜雖已很深,但他們仍「重進酒,換鳴瑟」,興致不減。
如果說,詞的上闋主要是作者奔放沸騰的感情融於敘事之中,那麼下闋則主要是直瀉胸臆的賦體,抒發對南宋統治集團的強烈批判和「看試手,補天裂」的壯懷。詞人盡情地馳騁筆力,敷陳其事,傾訴肺腑,寫來筆飛墨舞,淋漓盡致。「事無兩樣人心別。」面對時世,山河破碎,愛國志士痛心疾首,而南宋統治者卻偏安一隅,把家恥國難全都拋在了腦後。詞人用「事無兩樣」與「人心別」兩種不同象意象加以對照,極其鮮明地刻畫了南宋統治者苟且偷安的庸懦丑態,盡情地抒發了鬱勃胸中的萬千感慨。詞人義憤填膺,向統治者發出了嚴厲的質問:「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神州大地,山河一統,自古已然,「合」時多而「離」時少。今當政者不思恢復中原,反而以和議確定了「離」的局面,是何居心!詞語中凜然正氣咄咄逼人,足以使統治者無地自容。雄健頓挫的筆力,加重了詞的感情色彩,使其更富有藝術感染力。
詞人想到:神州大地要想得到統一,就必須重用抗戰人材,可是當今社會卻是「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當道諸公空說徵求人材,但志士卻長期受到壓制,正象拉鹽車的千里馬困頓不堪而無人過問一樣。徒然去購置駿馬的屍骨又有何用!詞人連用三個典故,非常曲折而又貼切地表達了鬱勃心頭而又不便明銳的不平。「一個」空「字,集中表達了詞人對朝中當政者打擊排斥主戰派種種行為的無比怨忿。筆力勁健,感情沉鬱,意境極其雄渾博大。」正目斷關河路絕。「詞人觸景生情,由大雪塞途聯想到通向中原的道路久已斷絕,悲愴之情油然而生。山河分裂的慘痛局面,激起了詞人收復中原的熱情。他想起了晉代祖逖與劉琨」聞雞起舞「的動人故事,想起了古代神話中女禍氏煉石補天的美麗傳說,更加堅定了統一祖國的信念,唱出了」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這時代的最強音。筆健境闊,格調高昂。用典如水中著鹽,渾化無跡,從而豐富了詞的義蘊,加強了形象的深廣度,呈現出極其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全詞的意境也最後推向了高潮,給人以極大的藝術感染力。
4、賀新郎典故元龍涵義是什麼?
首先上片依然是寫景,但是卻虛中有實,實中含虛。我們能看見的是綠樹,聽到的是鵜鴂、鷓鴣和杜鵑的鳥聲,感覺不到的是詞人悲痛的心情和落寞的傷感。
苦恨、離別、告辭還有更多的詞語都透露著一種氣氛,沉重和悲壯。杜鵑這個典故,傳說為古代蜀國的帝王失國後魂魄所化,故人長絕,用在這里當然也表達自己的無奈。
還有長門,這是武帝時期陳皇後失寵的故事,陳皇後失寵之後,被武帝打入長門宮,杜鵑聲切。而燕燕,是春秋時衛國庄姜望著燕子雙飛、遠送歸妾的事。
作者通過這些典故的應用以及虛實的手法,委婉地表現了離別的傷痛,以及自己復雜的心情。
答案有幫助,記得點贊
5、辛棄疾《賀新郎》中的正目斷,關河路絕是什麼意思?
正目斷、關河路絕。(詞人由大雪塞途聯想到通向中原的道路久已斷絕,山河分裂,悲愴之情油然而生。)
《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
老大那堪說。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重進酒,換鳴瑟。
事無兩樣人心別。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正目斷、關河路絕。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句解): 老大那堪說。(因為是和,所以緊承陳亮詞的開篇「話殺渾閑說」,英雄老矣,光陰虛度,壯志難酬,還有什麼可以說的。)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用三國陳元龍和漢代陳孟公的典故。《三國志·魏書·陳登傳》:劉備投奔劉表以後有一次和劉表縱論天下英雄,論到陳元龍,有個叫許汜的人說陳元龍這個人沒有禮貌,我到下邳去見他,他半天不跟我說話,最後自顧自地跑到一個大床上去睡,讓我睡下床。劉備就說了這么一段話:「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你要是碰到我劉備,我恨不得自己睡在百尺樓上,讓你睡地下!豈止上下床!這里要解釋臭味,氣味,臭味相投,原來無貶義,氣味相投,情投意合。《周易》:「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瓜葛」喻關系相連,漢陳孟公待客非常熱情,每當客來,豪飲大醉,把客人的車扔到井裡,為把客人多留幾天。作者用元龍、孟公的典故,說明自己與陳同甫的友誼是因為他們共同的志向和情趣。)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又想起與陳亮相會時飲酒高歌,把世人看作千鈞的富貴視作輕如毛發的情景。英雄志士一同飲酒高唱,竟驚散了樓頭積雪,這種誇張是為表現兩人的英雄氣概與狂放精神。)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重進酒,換鳴瑟。(咱們的豪言壯語在空中盤旋,可是有誰來聽呢?韓愈《薦士》:「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奡ào」。抗戰志士火一樣的熱情和剛直狂放的性格跟積雪驚墮孤月窺窗對照,形象描繪朝廷苟安妥協、抗金志士被打擊排擠的局面。)事無兩樣人心別。(面對時世,山河破碎,愛國志士痛心疾首,而南宋統治者卻偏安一隅,把家仇國恥拋在腦後。)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渠儂,他。詞人義憤填膺,向統治者嚴厲質問:神州大地,山河一統,自古「合」多「離」少,今當政者不思恢復,反而以和議確定了「離」的局面,你們怎樣面對神州?怎樣面對歷史?詞語凜然正氣咄咄逼人。)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愛國志士飽含愛國激情,卻報國無門,這就像讓千里馬去拉鹽車而沒人注意。「汗血」,即「天馬」,是一種千里馬,流汗如血。據《戰國策·楚策》,駿馬拉著鹽車上路,久行不歇,大汗淋漓,傷痕累累,伯樂遇見,抱頭而哭,駿馬「俯而噴,仰而鳴,聲達於天,若出金石聲」。「千里空收駿骨」源於《戰國策·燕策》:燕昭王即位後廣招賢能,郭隗wěi就講了一個古代君王以千金求千里馬的故事,說涓人去找千里馬,三個月才找到,可千里馬已死,於是用五百金買了馬骨頭。君王大怒,涓人說,死馬尚且花五百金買來,何況活馬呢,人們一定欣賞君王愛千里馬的。果然,不出一年,來了很多千里馬。這里指當權者空說徵求人材,但志士卻長期受到壓制,正象拉鹽車的千里馬困頓不堪而無人過問一樣,徒然去購置駿馬的屍骨又有何用!詞人連用三個典故,非常曲折而又貼切地表達了郁結心頭不便明銳的不平。)正目斷、關河路絕。(詞人由大雪塞途聯想到通向中原的道路久已斷絕,山河分裂,悲愴之情油然而生。)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用晉代祖逖劉琨聞雞起舞和女禍氏煉石補天的典故,贊揚陳亮雖遭壓抑,但仍積極奮發,矢志於統一大業。唱出了南宋時代最強音:「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觀眾朋友肯定注意到了,這兩首詞大量地引用典故,這是由詞的內容,由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決定的。因為辛棄疾這樣的詞,雖然也要讓歌妓們唱來淆酒,但未必讓歌妓也懂得,只是為了直抒胸臆,唱出一腔憤懣,面對山河破碎國家分裂,詞人一統壯志難酬,所以在詞中援引古代志士仁人以自勵自勉,援引存亡興替的歷史教訓以警世震俗。有人批評,辛詞用典太多而且生僻,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怎麼辦?觀眾朋友如果真的仰慕辛棄疾那樣高闊的情懷,真想讀懂他那些噴薄著愛國熱忱的詞章,就去查詞典看資料,藉助一些注釋和分析講解。辛棄疾是英雄,但決不是草莽英雄,他不但在百萬軍中縱橫馳騁如入無人之境,而且是胸存萬卷,在經史子集之間游刃有餘,正象清代吳衡照《蓮子居詞話》說:「辛稼軒別開天地,橫絕古今,論、孟、詩小序、左氏春秋、南華、離騷、史、漢、世說、文選、李杜詩,拉雜運用,彌見其筆力之峭」。這是辛詞,表達愛國情懷詞章的一大特點,把握住這一特點,你得到不止思想感情的熏陶,還會有人生閱歷的豐富
6、求稼軒賀新郎.老大哪堪說典故出處
從1182年到1202年間,南宋小朝廷換了個皇帝,孝宗歿,光宗即位,但對外來侵略者仍然卑躬屈膝,以「和」為上,主戰派在朝一直占據上風。粗略地讀了一下《宋史》本紀篇,在這段時間,屢見派使者去金國「賀正旦」「賀金主生辰」等字樣。 在這期間,南宋皇權內部變遷也左右了抗金的進行程。終生奉行投降求和的太上皇宋高宗在淳熙十四年(1187)十月死去,當初宋孝宗北復中原的雄心原本可以大展雄圖,但這時他已是年至花甲的老人,喪失了進取中原的信心。抗金名將張浚、虞允文已於早年辭世,時年辛棄疾48歲,已在家閑置五年。統治階級的抗戰決心如曇花般一現即逝,將他的期待遺落在夜的陰影里。他盼望、空守,換得兩遭彈劾,他的壯年時期,就在這樣的閑置中空寂而過,宛如空谷奇麗的風景,終於迷失在歲月陰暗的霧氣里。 從43歲到63歲,這期間辛棄疾除了53歲至55歲一度出任閩中外,18年在江西家中度過,是他一生被迫歸隱時期。在長期隱居生活中,他的報國熱情猶如潮汐般在胸膛里幾起幾落,愛國激情在某些唱和贈答詞中,也有強烈表達。 其中最有名的,當是他與陳亮互相唱和的《賀新郎》。 陳亮也是力主抗金的名士,曾多次上書孝宗,反對「偏安定命」,痛斥秦檜□邪,倡言恢復,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結果兩次被誣入獄。他為人才氣超邁,喜談兵,文化風生,文章氣勢縱橫,筆鋒犀利。詞作感情激越,風格豪放,多議論,與辛棄疾多有唱和。 淳熙十十年(1188)冬,陳亮自浙江東陽來江西上饒訪辛棄疾,共商恢復大計,並寄信約朱熹到紫溪;到紫溪等候朱熹不到,陳亮東歸。辛棄疾於別後次日欲追趕陳亮挽留他多信些時日,到鷺鷥林,因雪深泥滑不能再走,悵然返回。那天夜裡,辛棄疾在投宿處寫了一首《賀新郎》,詞前有序,記載了這件事,現將序並詞並錄如下,這是與陳亮唱和詞的第一首: 「陳同父自東陽來過余,留十日。與之同游鵝湖,且會朱晦庵於紫溪,不至,飄然東歸。既別之明日,余意中殊戀戀,復欲追路。至鷺鷥林,則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獨飲方村,悵然久之,頗恨挽留之不遂也。夜半投宿吳氏泉湖四望樓,聞鄰笛悲甚,為賦《賀新郎》以見意。又五日,同父書來索詞,心所同然者如此,可發千里一笑。 把酒長亭說。看淵明、風流酷似,卧龍諸葛。何處飛來林間鵲,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華發。剩水殘山無態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兩三雁,也蕭瑟。 佳人重約還輕別。悵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斷車輪生四角,此地行人銷骨。問誰使、君來愁絕?鑄就而今相思錯,料當初、費盡人間鐵。長夜笛,莫吹裂。」 唉!稼軒他,真是性情中人,對友誼如此固執,如此堅守,可愛的幾乎讓人想穿越時空去碰觸那滾燙的熱情。 在長亭,兩人手持酒杯,在他看來,自己這個友人淡然似淵明,為國事奔波酷似諸葛亮。然後鏡頭忽然一轉——林間的鵲兒細爪踏落了松梢上的雪,雪掉落帽上,牽惹出鬢邊白發。冬天的景色何其蕭疏,水瘦山枯,僅僅幾支梅花裝點風光。 「佳人」指陳亮。他欣喜朋友重約來會他,又埋怨他急於歸去。但他是那樣牽掛著朋友,唯恐他行路難呵。因為清江已經結了冰,無楫可度;而冰雪覆蓋了土地,四輪車像長了角那樣動彈不得,讓人煎熬的形銷骨立。 不知道這錯離的相思是何人鑄成的,如果真是這樣,怕是要將這世間的鐵都用完了吧。那長夜的笛聲如此清裂,莫要吹破才好。 這詞,語意雙關,將一片憂國之心寓於詞中,讓人再三品味而不覺倦。 他寫陳亮,以陶淵明和諸葛亮而比,這兩個人何其不同。一個是淡然的隱士,一個是為國家鞠躬盡瘁的賢相。但通讀過陶詩的朋友應該知道,陶詩不僅有淡然的田園詩,更有「怒目金鋼」的詠史詩近三十首,如《詠荊柯》、《詠張良》、《詠二疏》等等,風格慷慨激昂,熱情不下志士,這與陳亮的文風是相適的。 再看陳亮的為國奔走,兩度入獄而不改其志,不灰其心,只沒有諸葛亮之位,其一片赤誠的為國之心競可相擬,此言不為過。 再看他,上闋為何鏡頭一轉?雪落破帽,白發頻生,歲月如流不可逆轉,那雄心壯志一樣在心頭沸騰,只是熬幹了自己的韶華翻出白發,那是「閑了少年頭」的悲切,蘊於不動聲色之中,彷彿一汪含而不落的淚,細細咀嚼之中,不由令人大慟! 「剩水殘山」,那真的只是冬天的寫照嗎?憑稼軒心志,時刻不忘收復,他這是在寫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如今只余剩水殘山;而他與陳亮這樣心懷國憂的人呢,當然就是那幾枝苦寒的梅花,被當權者彈壓至遙遠的江湖之上,雖然香幽態美,卻宛如長空那三兩只寒雁,終不能舉陣高飛呵。 而清江天寒冰合,不正是當時險惡的政治環境的寫照嗎?路難行,車生角,那些主和派終如路上險冰惡雪一般,阻礙了抗金志士的前進之路;那貫絕今古的相思,不僅是為離別而生,更是為國家危如磊卵的局勢而生呵。 因此,費盡人世鐵,也不能鑄成這樣的錯,稼軒心如煉爐,將這轟轟烈烈的愛國之情煉成這樣端凝的字句,傾盡所有,唯化成一聲長嘆:那長夜漫漫中的笛聲,幾欲吹裂的原因,正是那胸中不能盡情吞吐的郁憤和忠貞! 詞罷,那縷憂抑的笛聲,纏繞千年,至今縈回在有識之士的夢里。 這詞之後,陳亮和了一首,於是辛棄疾用同調,回和了第二首《賀新郎》: 「同父見和同志用韻答之 老大哪堪說,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重進酒,換鳴瑟。 事無兩樣人心別,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正目斷,關河路絕。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如今年華老去,歲月不堪呵。到現在,只有宛如陳登和陳遵氣味的朋友了。我在病中時,君到來,就立刻拋下病痛的折磨,與你高歌痛飲,將樓前的飛雪都震落下來。富貴何用?不過輕如發毛。討論時事時硬語如盤,何惜無人來聽;只有當時那樓頭西窗的月亮照徹一片光明。管他呢,讓我們重新置換新灑,換取鳴瑟來彈! 世事一樣紛離,而人心各別。因而發一問,問「他」:華夏,究竟要國土分裂到什麼時候呢?千里馬在那兒拉著鹽車,到死也不過一副枯骨。而極目處,通往中原的道路已經斷絕。我最愛你中宵起舞,劍光霍霍,男兒志向不改,至此仍如鐵般堅硬。看我們有朝一日一試身手,將那斷裂的天補就! 這詞化用了很多典故,卻妥貼蘊藉,將直抒胸臆與感嘆國畫化合的水乳交融,絲毫不覺累贅。 首句,即舉兩位陳姓名人與陳亮輝映:「元龍」即三國時陳登,許汜評價他:「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孟公」指漢時游俠陳遵,書載:「遵嗜酒。生大飲,賓客滿堂……大率常醉,然事不廢。」稼軒用這兩位奇人對應陳亮,將自己的朋友拔上了一個精神層次的高度。 而自己,也同是這樣人物。在病中見得友人到來,大喜過望,立刻喚友高歌痛飲,那豪情「驚散樓頭飛雪」,這是何等的氣魄!這一個「驚」字,將那種沖霄而上的浩盪之氣描摩的淋漓盡致。功名如糞土,富貴如毛發,他們想做的,是將分裂的國土恢復成無邊的疆域,是將敵方處於水深火熱的父老兄弟拯救回來。 他們論證的那樣有力,彷彿磐石般堅硬而牢固,然而究竟誰來聽呢?除了那輪明月,悄然無人。然而,這豪情是不會熄滅的,他們重新換上酒,重取鳴瑟來彈,哪怕是悲音,也有知音! 歡樂過後,是思索。「事無兩樣」,一樣江山破碎,一樣南北相隔,但當權者苟安不進,只在溫柔鄉里做著自己的富貴夢,而愛國志士卻日夜煎心。有思至此,作者悲憤難言,忍不住大聲疾呼發出責問。問誰?舉座二人,無有談者,問「渠濃」——問他!這個他,當然是指最高當權者:我們的華夏神州,到底還要分裂多久!?這聲質問里,包含著多少壯志難伸的沉鬱、多少年華蹉跎的淚水! 「汗血寶馬」是傳說中的一種千里駒,用千里馬來拉鹽車的困頓,來比喻人才不得其用,最後只能老死山林間,到最後用千金來收買馬骨回來又有何用?抗金真的無人嗎?不!那是當權者苟於安樂,使大批人才流於山野間,就如自己與陳亮一樣,造成多少懷才不遇的悲歌! 而極目處,通往中原的路已經斷絕——那是我們何等肥沃的土地,它滋養了我們的文明,是屬於我們的國土,如今正是外族的鐵蹄下流著血淚呻吟。 我,最愛朋友你中宵起舞的豪情了;而且你說,好男兒的志向猶如鐵般堅硬,至死不回。「看試手,補天裂。」他唱出那個時代的強音——我們要收復國土,我們要將斷裂的天用我們的豪氣才情補就! 讀至此,不由一陣惻然。豪情如火,而現實如冰。那火是用生命做燃料,而冰卻是百年積聚下來的苟安與萎縮。在冰與火的對峙中,火,終於隨著生命的逝去而 熄滅,冰卻冷到了最後,寒徹了那個空間。 稼軒他,會瞑目嗎? 事隔不久的次年(1189)春天,稼軒另一位好友杜叔高從浙江的金華來江西看他。杜叔高是一位很有才氣的詩人,與稼軒往來頗勤,另有一首《錦帳春·席上和杜叔高》相和,在此不錄。 更為主要的,杜也是主張抗金而遭排斥的,他們有著相同的主張,志同道合,因此稼軒與他十分交好。這次距與陳亮相和詞的時間不遠,於是在送別時,他又作了同調的《賀新郎》: 「用前韻送杜叔高 細把君詩說:悵餘音、釣天浩盪,洞庭膠葛。千尺陰崖塵不到,惟有層冰積雪。乍一見、寒生毛發。自昔佳人多薄命,對古來、一片傷心月。金屋冷,夜調瑟。 去天尺五君家別。看乘空、魚龍慘淡,風雲開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骨。嘆夷甫、諸人清絕!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南共北,正分裂!」 這詞,前半闋主要評杜的詩,至「毛發」句止,下面借佳人寫有才之人遭受的冷遇。下闋寫杜家昔今對比,突出反映朝廷的黑暗,後抒發強烈的憂國情緒。 首句「細把君詩說」開宗明義,「細」字突出了看重與欣賞之意。那詩意的餘音,彷彿傳說中的天帝所聽的音樂那樣動人心魄,讓人盪氣回腸,又彷彿黃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那樣曠遠深沉。極寫杜詩句韻之高渺。 然後,又寫詩句的清絕,像拔天而起的萬丈崖峰,塵埃不到,只有千萬年的冰雪堆積,猛然讀之,讓人毛發都感覺到那樣冷清深幽。這是何等力透紙背的形容,稼軒雖曰豪放,而細致描述之時,卻充滿了浪漫主義情懷,與太白風近。 可惜,自古以前,凡是佳人大都是薄命不見寵的,只能孤零零的面對著古今那一片令人傷心的月色。就如漢武帝時的阿嬌皇後,即使被金屋藏起,最後失寵也只能在長門宮的夜裡,寂寞地調著琴瑟。 借佳人對照現實人物,是稼軒的一個特色。僅三首詞里,已經有兩首占此。他在另一首《摸魚兒》里也用長門、玉環等影射現實,今後會提及。 過片,寫杜家今昔對比。那時,你的家曾是長安的名門望族,地位尊崇。但是,魚龍混雜的世事慘淡無光,風雲突變之時,你家因力主抗金遭受排擠,而家勢日微。 而昔日那宛如衣冠相連的通往中原的路,如今竟而白骨森森!「夷甫」指晉時王衍,唯尚清談,不問世事,這里借指那些當權者的逃避現實。 中原未復,有識之士的悲歌夾在風聲里,伴隨著檐間鐵,有如錚錚鳴劍,有待出鞘;又彷彿千軍萬馬在征戰廝殺。但這種豪情只是想像成痴時的幻像,待清醒過來,現實依舊,不由發出最後悲憤難言的一句:現在南方和北方,還在分裂,沒有復合! 復合在何日?天日遙遙,天日遙遙。稼軒終於沒有等到那一天,那一天在他有限的生命里,是無限的嚮往,而這嚮往,即如投入潭水的石頭,留下圈圈漣漪,最後,終歸於沉寂。
7、《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詞中運用了哪幾個典故,這些典故分別表示的含?
第一個用典就是我們熟知的「千里馬」對應的詩句是「漢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其實這句詩中還包含「漢血鹽車」的典故
第二個引用典故的詩句就是「元龍臭味
第三個就是「孟公瓜葛」
第四個就是「硬語盤空」
第五個就是「問渠儂
第六個就是「中宵舞」
第七個就是「補天裂」
8、辛棄疾的《賀新郎》··就是開頭是「老大那堪說,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這個,說明下其中的
元龍臭味,孟公瓜葛是說作者就如同元龍孟公一樣與他志同道合。
【元龍臭味】
元龍,東漢末陳登的字。據《三國志 魏書 張邈傳附陳登傳》載,許汜在劉備面前不滿陳登「湖海之士,豪氣不除」,埋怨自己去見陳登,陳登竟「就久不相語,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劉備便說:「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意謂求田問舍之私,志士所恥。臭味:氣味。此句表示詞人與陳亮情投意合。
【孟公瓜葛】
孟公,西漢著名游俠陳遵之子。據《漢書 游俠傳》:「遵嗜酒,每大飲,賓客滿堂,輒關門,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瓜葛:指關系或共同之處。
9、宋朝辛棄疾的《賀新郎》中「老大那堪說。似而今、元龍臭味……」中的「臭」字怎麼讀?
此處到臭念xiu, 發二聲,同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