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娘新郎 » 東山新新娘

東山新新娘

發布時間: 2022-02-24 00:10:29

1、<<豳風.東山>>原文及翻譯

一、原文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果臝之實,亦施於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戶。町畽鹿場,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鸛鳴於垤,婦嘆於室。灑掃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見,於今三年。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倉庚於飛,熠耀其羽。之子於歸,皇駁其馬。親結其縭,九十其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二、譯文

自我遠征東山東,回家願望久成空。如今我從東山回,滿天小雨霧蒙蒙。才說要從東山歸,我心憂傷早西飛。家常衣服做一件,不再行軍事銜枚。野蠶蜷蜷樹上爬,田野桑林是它家。露宿將身縮一團,睡在哪兒車底下。

自我遠征東山東,回家願望久成空。如今我從東山回,滿天小雨霧蒙蒙。栝樓藤上結了瓜,藤蔓爬到屋檐下。屋內潮濕生地虱,蜘蛛結網當門掛。鹿跡斑斑場上留,磷火閃閃夜間流。家園荒涼不可怕,越是如此越想家。

自我遠征東山東,回家願望久成空。如今我從東山回,滿天小雨霧蒙蒙。白鸛丘上輕叫喚,我妻屋裡把氣嘆。灑掃房舍塞鼠洞,盼我早早回家轉。團團葫蘆剖兩半,撂上柴堆沒人管。舊物置閑我不見,算來到今已三年。

自我遠征東山東,回家願望久成空。如今我從東山回,滿天小雨霧蒙蒙。當年黃鶯正飛翔,黃鶯毛羽有輝光。那人過門做新娘,迎親駿馬白透黃。娘為女兒結佩巾,婚儀繁縟多過場。新婚甭提有多美,重逢又該美成什麼樣!

三、出處

《詩經》

(1)東山新新娘擴展資料

一、創作背景

關於此詩的創作背景,歷代學者的觀點有較大分歧。《毛詩序》說:「《東山),周公東征(平武庚、管叔之亂)也。周公東征三年而歸,勞歸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詩也。」朱熹《詩集傳》以為「此周公勞歸士詞,非大夫美之而作」。

從詩的內容看,這是一首徵人解甲還鄉途中抒發思鄉之情的詩,事或與周公東征相關,卻不必是周公所作。

二、作品賞析

此詩詠的是士卒在歸來的途中,遇到淫雨天氣,在寫法上與《小雅·採薇》末章「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相近。王夫之說「以樂景寫哀,復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這里既是「以哀景寫樂」,又不全是。

蓋行者思家,在雨雪紛飛之際會倍感凄迷,所以這幾句也是情景交融,為每章後面幾句的敘事准備了一個頗富感染力的背景。

三、作者簡介

佚名,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

相傳周代設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後交給太師(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周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這些沒有記錄姓名的民間作者的作品,占據詩經的多數部分,如十五國風。 

周代貴族文人的作品構成了詩經的另一部分。《尚書》記載,《豳風·鴟鴞》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華大學的一批戰國竹簡(清華簡)中的《耆夜》篇中,敘述武王等在戰勝黎國後慶功飲酒,其間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詩《蟋蟀》,內容與現存《詩經·唐風》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關系。

2、福建省東山縣婚嫁習俗

我覺得這地區的婚嫁習俗應該差不多。 我這里有些資料,你參考下吧。

閩南包括的縣市有:泉州市、晉江市、石獅市、安溪縣、永春縣、南安市、惠安縣、德化縣、金門縣。廈門市、漳州市、龍海市、雲霄縣、漳浦縣、詔安縣、長泰縣、東山縣、南靖縣、平和縣、華安縣、龍岩市、漳平市、大田縣。
閩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妝品種繁多,豐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與神明的供品,這些嫁妝都有其特殊的寓意,令人稱奇。而且還分為一擔一擔的好幾擔!第一擔是裝吃的禮品。在吃的嫁妝禮品中,禮數最重當數「轎前豬腳」,要前後兩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顯示禮品份量。其次是「四果」,即由米香糖、冬瓜條、冰糖、茶葉等組成,當地稱為「四果甜」,有幸福甜蜜之意。另外還有農村自製的甜粿、發粿之類,稱為「壓房粿」,有建家立業、成立房頭之意。以上這些東西要用兩只竹籃裝上,繫上紅布條或紅紙條送到廳堂和新房祭拜,以求早生貴子。另外,還得准備肉、面、糯米甜飯、香煙、酒等食品。第二擔是裝衣服的皮箱。穿的東西會比較簡單,現在除了新娘隨身的衣服外,已不帶很多的服裝。但如果在憑票供應的年代,就有八套或十套的要求,當時有俗稱:「尼龍襪要四雙,四件襯衫的確良……」的唱詞呢!可見當時棉布緊張時新娘對服裝數量的要求。現在,雖然對衣服的數量不大講究,但也有部分人准備了古色古香的紅襖、紅裙、藍布長衫、白黃身(白、黃布做成,男女各兩套),以備以後父母做壽拜堂及百歲年老時用,以此來體現男女雙方家庭厚道又有世家底。第三擔在嫁妝的禮品中最含糊不得,它是准備祭拜祖先和神明的供品。大致有大紅燭數對,香數把,鞭炮數串,紅包數包(稱為「房頭禮」),還有年糕點心等祭品,所有供品數量都要二、四、十二等雙數,以圖吉利。然後放進兩只做工考究的紅籃里,當地稱為「紅盛」。在靠近客家人居住的鄉鎮,有送保家燈(煤油燈)到男方家的習俗,為添丁發財之意。用的東西最多,大到彩電冰箱、摩托車,小到針線盒,真是無所不有。較傳統有「三盒」之稱。即一要首飾盒,裡面放著父母陪嫁的金銀首飾細軟等貴重物品,以示娘家富有;二要梳妝盒,裡面有花枝、胭脂水粉、梳子、鏡子、紅絲帶等八件東西,有父母惜女之意;三要針線盒,裡面有剪刀、紅尺子、針線等縫補裁剪要用的物品,有新娘手藝好,勤快之意。另外,女人洗澡用的桶(俗稱「紅腳桶」),枕頭枕巾,毛巾牙刷,口杯茶具,臉盆等日常用品樣樣齊全,這就是閩南嫁妝的趣味性和它的特色所在,不過,時至今日,有不少的習俗已為現代的婚娶習慣所取代了。
閩南民間舉行婚禮期間,總有一個能歌善唱的「送嫁媽」(主持婚禮儀式亦稱「送嫁姆」),在高聲誦唱,貫穿於整個婚禮,既莊重嚴肅,又詼諧風趣,為婚禮增添喜慶、祥和、美滿氣氛。 婚禮的第一個禮程是在廳堂中進行象徵性梳妝打扮,新娘新郎讓人在頭上各梳三下。這叫「上頭」,表明正式成了大人。在新嫁家,「送嫁媽」請新娘到廳堂,誦唱:「請出廳,請出廳,做人好名聲。」新娘坐下時要唱:坐得正,坐得正,新人得人疼。抹茶油時要唱:茶油滑、茶油烏,今年來,今年生查埔(查埔,即男孩)。」梳頭時唱:三下木梳,兩個撒篦(撒篦,即篦子)生子好人品。迎親隊伍的最前頭有人抬一根連枝帶葉的青竹,俗稱「竹掃」,表明新娘有「節」(貞節)。竹上系一塊豬肉,據說這是祀每於做喜事時來搗蛋的白虎神,可逢凶化吉。接著是新娘轎(或車),後面還有人挑一擔用布袋裝的「子孫桶」,表示新娘早得貴子,挑的人可得大紅包,但要善誦祝福歌:「子孫桶,吊起起,前苑園後果子。」新娘上轎(車)前必先哭幾聲,表示依依不捨,這樣婚後才幸福,俗稱「哭好命」。「送嫁媽」要替新娘蓋上紫帕,並誦唱:「紫帕罩上頭,新娘賢惠新郎能。罩於前,新娘好人緣;罩於後,夫妻吃到老、老、老。」轎行幾步,新娘要從轎(車)上丟下摺扇於路,表示拋棄不好性癖,俗稱「放扇地」(諧音「放性」),「送嫁媽」遂唱道:「放扇,放扇,新娘好生侍(生小孩順利)。」 迎親隊伍回來了,但花轎(車)只能停在堂屋門檻外。這時男方侄兒手中捧兩粒柑桔(諧音「甘吉」),引出新娘,並由傘或米篩遮日,俗稱「過米篩」。「送嫁媽」高聲誦唱:「新娘請出轎,生子哈哈笑。」新娘進新郎家門檻,要先跨過燃燒炭火的「火爐」,閩南話「生炭」與「生殖」諧音,以求興旺。「送嫁媽」唱:「跨火煙,年年春,隔年抱查埔孫(男孩)。跨會過,夫妻和好百廿歲。」新娘新郎雙雙同拜天地、祖宗、父母。拜畢就入洞房。接著吃:「合巹酒」(也叫酒婚桌),桌上有十二道菜,表示每年十二個月,月月美滿。「送嫁媽」一邊為新娘夾菜一邊唱:「吃豬心,恩愛共一心;吃豬肝,新郎發財做大官;吃雞,才會起家(興家);吃紅棗,年年好。」接著是吃「新娘茶」…… 結婚第二日,新娘出洞房,走到廳堂會見家中親人,俗稱「出廳」,這是婚禮的尾聲。隨後,「送嫁媽」陪新娘熟悉今後勞動路徑、地點、表明閩南新娘熱愛勞動。「送嫁媽」象徵性指示新娘熟悉每一項工作時,都要高聲誦唱一支歌。 新娘到灶前時要唱:「啟灶君,起火不會熏,煮粥快滾。」新娘到井邊時唱:「水井清清,新娘手靈心靈;井水明明,生子傳孫富不會停。」新娘到養豬飼料缸「送嫁媽」邊呼叫豬「?啊?,?啊?……」,一邊唱:「攪潘(泔水)攪會浮,喂豬象只牛。把潘潑上壁,一窩豬仔十二隻。」新娘出嫁第一次回娘家,俗稱做「頭次客」,時間各地不一,有第二、三日或十二日等,新郎也同行,須在黃昏才回來,俗稱「暗暗摸,生查埔(男孩)」。女家會送一對帶路雛雞和兩株連根帶尾的甘蔗(意為從頭到尾都甜),雞、蔗表示子孫昌盛;還送米糕(意為步步高),供女婿帶回去,結婚至此始告結束。

3、急!揭陽作家書店地址。

作家書店在揭陽有兩間,分別是:
1.市區汽車總站紅綠燈路口往南方向兩百米左右,右手邊
2.東山區八號街實驗中學右邊對面街

4、福建東山縣的婚嫁習俗?

先是提親,由男家提出,經女方父母同意後,取女方生辰八字請星相或算命的合婚。合婚成後議聘,聘金必以「三」字,因「三」與「生」諧音。男方擇日定聘,俗稱「下大帖」,將議定聘禮的一半送往女方家(俗稱上半禮),並給女方長輩送見面禮。女方回送塒蜾,並將男方送來的禮餅、雞、肉等分送親戚。受禮者要於姑娘出嫁前送賀,稱「添箱」。婚前一個月,男方送迎娶日期「紅帖」,並送下禮,迎親前一日,男方送禮書帖「過門擔」;女家回禮雞一對,用紅繩扎雞腳。結婚之日,男家備京鼓花轎,有媒人帶領到女家迎親。進門先「拜堂」後入洞房,新郎新娘並坐床沿,稱坐床。新郎掀開新娘頭上紅緞,伴娘領唱揭蓋喝彩:「揭蓋揭得起呀,家產猛猛起呀;揭蓋揭正中呀,四代兩公孫呀。。。。。。」。飲合歡酒,稱「合巹」。挑選一男孩在馬桶小便,稱「開桶」,取早生貴子之意。下午伴娘扶新娘新郎出廳叩拜父母、親人長輩,受拜者要給新娘「見面禮」,多贈以金戒指、項鏈、手鐲等,謂「見廳」。當晚宴席,上「太平燕」稱「大菜」,新婚夫婦到各桌敬酒,對未曾叩拜的親族要補行拜禮。客人飲宴要把全瓜(魚)留給東家,表示對新人的祝願:有頭有尾、富足有餘。婚後2日,由新娘之弟到姐夫家請「回門」。回門禮節與新婚典禮大體雷同。新婚夫婦多在酒席結束前趕回男家,新娘要下廚「試鼎」。

5、合巹禮的起源是什麼?

在現代婚禮上,大家熟知「喝交杯酒」。古代的婚禮也有,這個儀式就叫「合巹禮」。「合巹」,是指夫婦交杯同飲,但只是互相交換了杯子,而不是像現在的繞過脖子互喝。而夫妻共飲合巹酒,象徵著夫妻同甘共苦的意義。

6、大家好!本人想今年(2011年)結婚。老婆是湖南醴陵清水江鄉東山村的。問下那邊的彩禮要多少?有什麼風俗

醴陵習俗很多,你要注意,一般首先雙方同意會訂婚,定金1-5萬,結婚的時候還要禮金5萬往上走,先給女方,後面還是會給男方的,隨女方嫁過去。具體金額根據女方家態度和對風俗習慣的重視程度。其餘還有媒人,女方親戚紅包等等

7、東山島結婚有什麼風俗

首先接新娘的時間一般要請算命先生來算,不要和兩家親人的八字沖突,同時要吉時.
到了新娘家不能說話, 喝完雞蛋湯,放下紅包,拉起新娘子就走. (新娘子嘴裡要含一小粒鉛, 這個要放到新郎家的水池裡)
出門不要回頭,同時不要和任何人打招呼,路上都不能說話,直接到新郎家.
..........

8、翻譯並賞析《東山》

這是譯文了,後面是賞析:)~
我從征去東山,很久未回家。現在我從東方返回,細雨彌漫。我在東方說要回,我的心嚮往西方好傷悲。縫制一身新衣,不用再銜木棒。蠕動的毛蟲,長期在桑林野外。卷縮成團獨自睡,鑽在兵車下。

我從征去東山,很久未回家。現在我從東方返回,細雨彌漫。瓜蔞的果實,掛在房檐上。土憋蟲在屋裡跑,喜蛛在門上結網。田舍旁的空地變成野鹿的活動場所,還有閃閃發光的螢火蟲。這並不可怕呀,倒使人更加思念呀!

我從征去東山,很久未回家。現在我從東方返回,細雨彌漫。鸛鳥鳴叫在小土堆上,妻子唉嘆在屋裡。清除走障礙物,我家徵人要到了。圓圓的苦瓜,長久放在柴堆上。自從我們不相見,到今天已經三年。

我從征去東山,很久未回家。現在我從東方返回,細雨彌漫。黃鶯正在飛翔,閃閃發光的羽毛。這人女子出嫁時,黃白色花馬去迎娶。她的母親為她系佩巾,繁多的儀式一個個。她新婚時非常美好,現在時間久了會怎樣呢?

賞析:
《東山》是周公東征歸來為慰問戰士而作的,《東山》描寫一人新婚不久就出外遠征,多年未歸的士兵回家途中思念家人的情景,表現了對戰事的厭倦,對和平的生活的渴望。 相傳本詩和周公東征奄國有關。徵人隨軍東征已經很久了, 在這個陰雨蒙蒙的日子, 他終於踏上了回鄉的路。「慆慆不歸」一語透露出對歲月流逝的無限感慨,而「零雨其蒙」的景色則使全詩籠罩著一層愁慘氣氛。詩歌的第一章寫徵人欣喜自己能夠生還。他一聽說要離開東方,心兒就飛到了西方的家鄉,興奮地想像自己不再從事征戰。第二章寫徵人想像家園已經荒蕪了,無人修剪的瓜簍爬到房檐上結子,土鱉在屋裡跑來跑去,蜘蛛在牆角結網,場院上印著鹿跡,磷火飛來飛去。但這也沒有什麼可怕的,因為這是他日夜思念的地方。第三章寫他想像自己的妻子正在為思念他而嘆息。第四章回憶三年前新婚時的情景,設想著重逢的歡樂。詩歌以十分細膩的筆觸刻畫了徵人在回鄉途中復雜的內心活動和對和平生活的熱切渴望。 詩人回憶了戰爭生活的艱辛,卻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他在途中想像家中的心理活動。想像著他出征以後家園的荒涼,想像妻子在家的盼望。種種懸想最後在接近家鄉時,更聯想到當年新婚的美好,而設問如今會怎麼樣呢?「其舊如之何?」這種擔心,既表現敢他的渴望,又反映了對戰爭造成的阻隔的擔心,因此,《東山》在表現征夫對家人的思念之外,又表達了對戰爭的看法。這是不同於其他作品的特點之一。

9、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解釋其意思..

解釋:新婚甭提有多美,重逢又該美成什麼樣!

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出自先秦佚名的《詩經·東山》。

原文摘錄: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

倉庚於飛,熠燿其羽;之子於歸,皇駁其馬。

親結其縭(lí),九十其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譯文:

自我遠征東山東,回家願望久成空。如今我從東山回,滿天小雨霧蒙蒙。

當年黃鶯正飛翔,黃鶯毛羽有輝光。那人過門做新娘,迎親駿馬白透黃。

娘為女兒結佩巾,婚儀繁縟多過場。新婚甭提有多美,重逢又該美成什麼樣!

(9)東山新新娘擴展資料:

被譽為中國寫實主義詩歌的源頭的《詩經》,其地位不僅僅在於它的開創性意義,同時也在於它的題材廣泛,真切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間的歷史、經濟、文化、愛情、戰爭等內容;而且藝術手法高超,寫景、敘事、抒情都相當形象細膩,耐人尋味。且賦、比、興等藝術手法對中國詩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其中的《豳風》中的《東山》,就是一篇表現戰爭題材的,抒情真致細膩的作品。

《東山》以周公東征為歷史背景,以一位普通戰士的視角,敘述東征後歸家前的復雜真摯的內心感受,來發出對戰爭的思考和對人民的同情。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