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布送新郎
1、誰知道<<織布姑娘>>這首朝鮮民歌.
織布謠 趁著太陽還沒落山,坐上織布機穿起梭,織布的姑娘把那情歌織進布里去了。白天要織日光綢,夜裡要織月光緞,快織出日光綢月光緞,裁剪出新衣服送給情郎。
2、傣族的結婚習俗
1、迎親
舉行婚禮這天,男方家派出的親朋好友來到女方家參加婚禮的人特別多。他們陪著新郎,一路敲著象腳鼓和鋩鼓,喜氣洋洋地來到女方家,沿途還鳴放鞭炮和鳥銃,以增加喜慶氣氛和驅除邪魔。婚禮首先從女方家的門口開始:在地上鋪一條花毯,在上面擺一張小供桌,桌上擺放著鮮花和果酒。
2、拴線儀式
在竹樓的堂屋裡擺上一張小桌,上面放著兩個用芭蕉葉做成的圓錐形帽子,下面放著煮熟的雌雄雞各一隻。桌上還放有男方送給女方的禮物,如衣服、筒裙、銀褲帶、手鐲等。此外放著糯米飯、紅糖、芭蕉、鹽巴、白線等。拴線儀式開始,新郎新娘並排跪在婚禮桌前,接受老人的祝福。
3、宴席
拴線後,桌上的一隻雞獻給主婚人,另一隻拿給小夥子們去分吃,預祝他們早日找到心愛的姑娘,也來幸福地拴線。其餘的東西全部放在新婚夫婦的帳子邊,過了三天才能吃。
4、唱歌
婚禮過程中,傣族歌手贊哈的演唱是決不可少的。傣家人常說:沒有贊哈的婚禮不熱鬧,酒也不好喝。人們一邊吃菜、喝酒,一邊聽贊哈們演唱,唱到精彩處,人們會爆發出水、水、水的歡呼聲。
5、結婚第二天
第二天天亮,新郎要返回父母家,到晚上才回妻家。第三天,男方父母親挑著涼米粉等東西來女方家認親戚,並分別向各親友送涼米粉一塊。婚後第五天,新郎新娘又挑著涼米粉到男方家認親戚,同時也分別送親友涼米粉一塊,親友也要向新娘贈送禮物。到此,整個婚禮才算結束。
(2)織布送新郎擴展資料
丈夫到女方家裡居住,是傣族傳統的習俗。解放前,丈夫到女方家上門,滿三年後,經男方父母提出要求,女方父母同意,方能攜帶妻子到自己父母家居住。女方嫁到男方家,女方在男方家住滿三年後,夫妻倆人再到女方家居住,由此循環往復,直到另立門戶繼承了某一方的財產為止。
解放後,這種情況有了變化,如果男方是獨生子,家裡缺乏勞動力,男方家長可以向女方家長提出要求,提前把新娘接到婆家,甚至婚後七天就可以接走了。如果男方家裡人多,勞動力充足,而女方家裡是獨生女或缺乏男勞動力,男方可以長期地從妻居住。
傣族地區一般都實行一夫一妻制。夫妻中若有一人先死,沒有死的人不管年紀有多大,都要在給死者舉行葬禮的時候,舉行與死者斷絕關系的儀式。
3、邯鄲農村有哪些婚嫁習俗?
新郎在等待新娘上轎的時候,女方自家嬸子嫂子們會爭著往新郎的臉上抹鍋底黑。(現在抹黑臉已經由面膜代替了鍋底黑)這個做法的含義有四種說法:一是抹了黑臉就要洗,而「洗」和「喜」同音,圖的是大「喜」。二是給新郎一個下馬威,讓他知道女方家不是好惹的,結婚以後不許虐待自己的媳婦。三是屬於古老婚俗中「搶親」的遺風,男方搶親時,女家要「抵抗」,方法是打新郎或抹黑的方法羞辱新郎。 四是來源於一個傳說。(邯鄲結婚,娶親女婿被抹黑臉的來歷)
娶親回來時,新娘坐紅花轎,新郎坐藍轎。「斟盅的」騎著去的時候拉著的馬回來,娶親回來時不按原路返回,這叫做「不走回頭路」。花轎來到新郎家門口時,要拿燒熱的犁鏵圍著花轎轉上三圈,同時還要往上面澆醋,這叫「吉利」(激犁)。接著由一個公婆、兒女、丈夫齊全,又沒懷孕的「全和人」到轎里給新娘戴「殼子」,這是邯鄲正式做媳婦的外在標志。隨後新娘抱著准備好的織布檉子和銅鏡出轎,腳不能著地,得坐在紅椅子上,由前來送親的娘家兄弟抬著,跨過擺在街門過道里的馬鞍子,這叫「騎鞍過檉」。往裡走時,街坊的年青人抓著乾草節兒和料豆,往新娘和送親人的頭上撒,這叫「撒草料」。拜天地的天爺台上放著一個盛糧斗,斗里插著五色紙旗,天爺台後豎著一捆高粱秸箔子,箔子上插著弓和箭。意思是避邪,把新娘抬到天爺台前,不下椅子,和新郎一起拜過天地,就被抬進洞房。繼而開始由小輩們鬧新房。
回門:一般,新娘過門三天後,要由新郎陪著回娘家。但是,邯鄲當地習慣是當天回門。俗稱回馬槍。
4、織布機如何讓他送經慢點,張力小點
送的越慢,張力越大
5、大航海4 織布機有什麼用?
不一定的.你想送誰就送誰的.送給哪個港口,哪個城市就會有羊毛紡織品這個貨物..
城市現在不是你的不代表以後不是你的呀..
怕什麼.大航海玩到後面是所有城市的航路你都要通的
給他就是了
6、織布的原理是什麼?
織布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將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起來,最後形成布。
當然,將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非常不容易,需要藉助特定的織機。人們發明了許多織機。腰機、斜織機、立織機、羅織機、提花機……都是為了提高織布的效率和織布的形式而不斷改進發明的。
——以上內容摘自米萊童書《田野里的自然歷史課》
7、小型織布機的diy製作過程,這個真能織布,不是兒童玩具。求人發步驟圖,懸賞100!百度回答還免費附
1、開口機構:根據織物組織,把經紗上下分開,形成梭口,以供引緯。
2、引緯機構:把緯紗引入梭口。
3、打緯機構:把引入梭口的緯紗推向織口,形成織物。
4、卷取機構:把已織好的織物引離織物形成區,捲成一定的卷裝。
5、送經機構:按交織的需要供應經紗,並使經紗具有一定的張力。
6、機架、啟動、制動、傳動機構。
7、保護裝置:預防織疵,安全運轉。
8、自動補緯裝置:緯紗用完之後,自動補緯。
9、多色供緯裝置:交替供給不同的緯紗進行交織,無需停車。
織布機的基本構成要件
8、安溪人嫁女兒?是什麼風俗。請說清楚點。謝謝!
婚前禮儀
「卜采」俗叫「看采」。以前婚姻,但憑父母之命、煤灼之言,男家憑媒送來女家姑娘的年庚(寫生時日月的紅帖),放在廳堂,預卜「采頭」。三、五天間沒發生打破碗碟或不伏貼意外事故,生活順利就算「好采」,便可托媒人向女家議婚。(其時,女家也必須「好采」)。
西坪、蘆田等地有的男女青年,傳統在茶園對歌,如:
(男)仙桃出世在月內,仙女出世在天台。對面有娘恰利害,眼睛轉輪伊就知。
(女)楊梅開花人不知,八月冬筍就出來。對面郎君阮無愛,眼睛免看這處來。
而拒絕了「求愛」。還有:
(男)楊梅開花無人知,「雞髻」(雞冠)開花結成排。娘子生好惹人愛,好花也要
努(賢)安排。
(女)日頭起來紅又紅,借問郎君何處人?真實姓名共阮說,花蝶相愛心相同。
在舊社會,通過對歌成婚,是縣內的特殊風俗之一。
定聘俗叫「定著」,即訂婚。青年男女既由媒說合。雙方議定聘禮,即擇日送採到女家
訂親。
聘金原是禮節上的應酬。30年代前後,一般以三百元、二百元議聘。40年代,時幣貶值,曾突升至五、六百元。1949年以後,提倡婚事新辦,買賣婚姻匿跡。60年代後,聘金之風又漸盛。地區不同,議聘亦不同。小平坡鄉村為一千至二千元;較山區六至八千元,個別邊遠山區突破萬元。70年代前悟.除聘餘外,還講服飾、盤食和「見面禮」。
請期俗叫「送¨頭」。男家把擇訂的迎娶¨期,由媒通知史家。如有異議,須於十天或半個月內提出,另予協議,否則,就按時籌備,如期辦喜事。
辦盤俗叫「挑盤」。婚期既定,男家於婚期前三天或五天,備齊聘金並婚書、禮帖、禮盤到女家(清代婚節有大啟、小啟;民國後,簡用「結婚證書」)。禮品一般以雞酒、豬腿、線面、蓼花、糖品;有的加紅蛋、米糍或麵包。較富裕之家,常添山珍海味、』四色盤;有的加添該地的特產名茶。女家把盤擔陳列廳堂上,點紅燭,告祖先,宴親鄰,分送蓼花、糖品,即告人其女將出閣。女家收禮:豬腿要留蹄,物品成雙留底。並另備「緣錢」(鉛錢)、烏糖、薑母、芋種、油麻、菜籽、大麥、火炭善.備用紅紙包裝或箍好,放來盤給挑回去,寄意「人未到緣先到」和「熱焰」旺盛之意。
盤食之風,本兩小擔,四小擔,變四大擔。80年代後,長坑、感德等地,還要百斤豬肉、百斤冬米糍、百斤蓼花、百粒紅蛋;龍涓地域要幾百塊大肉餅。各地習俗,盤擔要成雙,有時幾十挑。挑盤的工力,女家要付紅包,這天付多少,明天陪新娘來的「客仔」禮,男家要加倍送給。
二、娶 親
嫁女 女家嫁女,要備六大項和七事。六大項就是:
人門緣份緣錢、烏糖、桔仔、冬瓜(置盤內隨嫁)。』
衍傳「威實」白短衣褲、四幅裙、烏巾、手巾、扇、紗燈、圍身腰巾(隨嫁)、肚裙:內
藏袋子,系在新娘懷腰問,袋子中放菜籽、芋頭、薑母、油麻、泥孩兒、火炭、烏紅白線各
二粒;肚裙內又藏雞翅連褪,豬骨連陶,雞心、蛋一對。
閨房用具 火烘(火籠)、樁盒、腳桶(隨嫁)、尿盆(新娘帶入轎)。
紡織成家「績筐」、梭仔、簿博、籀中、「祭管」1「櫛1『」1銑禾苛苛葫鍋用是0
添花剪做 剪刀、竹尺、針、線、烏布。 .
種雞歸寧 種雞,雌雄一對.饅食百_二粒(歸寧隨帶回)。
有的還備特等茶葉,有的傳植特別品種茶苗隨嫁,如烏龍茶中的9黃旦」,便是當年嫁女黃旦隨嫁王耽培植的特種茶葉。
過去湖頭的官宦家嫁女,除衣物首飾外,還有田契和房內床桌等用具及棺木隨嫁叫「滿
堂紅」。
50年代,新婚姻法頒行,婚娶特簡,嫁女不拘妝奩,有的還曾用鋤頭、棕蓑、大笠陪嫁,
表示勤勞農作之意。
女家嫁女的七事:嫁前五事,嫁後兩事(嫁女前的三、五天內)。
「哭緣」也叫「哭嫁」。女兒久在父母身邊,現將生離,難免哭念惜別。也有因婚齡較低,一旦作人媳婦,要負其家「挨壟」(脫谷殼)、舂米、炊食、飼牲畜、織布等等繁重家務,一肚子埋怨而連哭帶訴地「哭嫁」。母親也在惜哭著女兒、寄望女兒嫁到男(夫)家好緣分。。
「出門惜、入門笑」女嫁前的三、五天內,伯叔兄弟,各要煮一大碗豐厚佳點(點心)請嫁女,表示惜別,叫「出門惜」;嫁女婚後初歸寧,要備送一禮品和紅包回饋,叫「入門笑」。
「開面」嫁女出閣前幾天,要請一個「福壽大姆」用紗線絞凈面上的細毛,叫「開面」,也叫「挽面」,使面膚更白潔細嫩。
「上頭」喜期的大清早,新娘先在娘家「上頭」。作媽媽的和「送嫁嫂」幫同請來的「福壽大姆」,在「天公」燈下,八仙桌前,面向祖先,引「新娘」就座正位,送嫁嫂念:「坐得正,得人疼,坐得『在』(牢),好夫婿。」大姆把少女額前兩綹長發,連原有腦後的三把發,共五把,合梳成髻(俗語有句「三把頭發五把梳」,即「結發」之意),系扎紅髻索的髻心,別上笄針,帶上金釵銀插,穿上耳環,佩上手鐲、足環,穿上嫁衣、四幅裙,再披紅襖,福壽大姆凈手臉,便妝重用梳子在新娘發上稍梳三下,口中念「上頭帶笄是大人(『及笄』)。大還大,小還小,是人媳婦免人教,奉侍翁姑要有孝」等訓語。
上轎「上頭」禮畢,送嫁帶新娘「辭桶」(辭去在娘家的便桶,入房解小便),再出廳,例要其父親手為女罩「烏巾」(遮羞布)後入轎。有的父為愛錢,濫許婚事,女有不如意者,往往在這時,狀似依依難舍,實也抱怨,而一把揪住其父胸襟。放聲大哭,不願上轎,弄得父母哭,女兒哭,旁人傷心,滿廳都是哭聲;經嬸姆勸解,母才代罩烏巾,扶女入轎,父親貼上封條(寫官銜。無官的,寫「清白世家」)。這才紗燈一對在前(沿襲初民搶婚痕跡),嫁妝擔擔成雙,花轎在後,從大門而出。剛出大門,常有同宅的嬸姆,用掃帚從轎後的大門處掃入,順手關上大門(意掃回「福氣」,不讓都被新娘帶走)。
湖頭以前官宦家嫁女,有的轎前紅聯采、紅涼傘和「八音吹」迎送,有的陪嫁嫻婢,護
花轎前,還有送嫁嫂和嫻婢兩挺無蓋頂的轎。
花轎離家不遠,到水溝地方,送嫁叫「放扇」,家內弟弟跟著拾扇。送嫁念:「好的心事(事與扇同音)隨轎到,壞的心『事』順水流。」這樣。便揚長而去。
嫁後兩事:添花,古例婚後三日,新娘的弟弟身著盛裝,由一個「客仔」挑「花擔」,內放花粉、剪刀、竹尺、針線和布,到新郎家添花(換花),男家專席歡宴,下午回去,新郎新娘及翁姑,都要給這新舅子「衫帶禮」,花擔內,回送「春花」、「吉花」和饅食,還送肩夫「客仔禮」。40年代後,漸漸改於喜期當日,新娘出門後的另一時辰,就去「換花」。
歸寧,婚後七日(有的十四日)新娘歸寧,俗叫「娶倒返」,男家一個「小叔」挑一籃
「饅食」伴新娘回娘家作第一次客(大多女婿同往),娘家備筵款待,新娘要分送出嫁時煮「惜別」點心的各家以糖品和紅包,作「入門笑」。晚上要「入門鳥」(天黑)才會生「乾埔」
(男)。
迎娶上頭:男家必先擇吉時安床,要有男孩有在上滾翻,叫「翻鋪」,象徵生「乾埔」
(男)。夜晚,要有男儐相與新郎同床,避免單人睡覺。
、 喜期的大清早,「上頭」大禮:在廳口「天公燈」下的八仙桌,掛上紅桌裙,點亮大紅燭。
桌上放新「斗燈」一隻。斗燈是貼有紅紙的大米斗,中裝快滿的大米,米上插一根新木尺、新剪刀托住新鏡子,鏡前新燈火盞灌滿生油,浸著七條草燈芯,以長條「冬瓜」作火挑;火盞兩旁放一糯米甜「饅食」和紙制的「春花」、「吉花」各一對,鏡子與火盞正中處,置有「財
寶」(鎮家金銀,後多用錢幣)。「上頭」時,點亮火盞,家主扶新郎出,坐在八仙桌前椅子面向堂上祖先。由族中一福壽長者,異常嚴肅地在新郎頭上梳三下念「上頭戴髻是大人,大還大,小還小,從此大丈夫,成家立業」。新郎抱斗燈入房,排於床左和床右與「發糕」相對,忌外人進房(尤忌生肖屬虎的和沖克的人)。斗燈的燈芯燥油時,新郎要親身添灌,別人不能代替。斗燈火長夜不能熄
新娘到家花轎到男家,在連串鞭炮聲中,先歇在大門前的一方,叫做「鎮地」,意即新娘從此是這里「鎮地」的人了。
人厝吉時一到,轎夫兜轎入大門。從下廳越過庭中炭火熊熊的烘爐。花轎上大廳,向內
放下。新郎起掉轎門的封條,下馬威地用左腳往轎門一踢(俗叫「踢轎門」),掀起轎簾,已
有小叔(新郎之弟)提紅燈請新娘出轎。福壽大姆捧著「米篩笠」(內裝新郎的褲和饅食斗笠
各一),遮上轎門頂,大姆和新郎、送嫁牽新娘出轎,「米篩笠」隨遮蓋頭頂,導入新房。
人房一進房就要踏破房檻內已先鋪好的一塊新瓦,入房後米篩笠放在床頂。
「米篩笠」和門檻內的瓦,寓有明亡後.一些孤臣遺老企望「反清復明」,教示新夫婦
「頭不戴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的隱意,沿襲成為流俗。
新夫婦入房,送嫁關上房門,舉行「合巹」成親禮,新郎新娘相對坐定,送嫁叫挑鳥巾。
世俗新郎早知道要把新娘罩頭的烏巾揪踩在腳下,好讓新娘一輩子乖乖聽話;而新娘也准備
不讓烏巾落地,爭著「夫妻並頭做」。一聽「挑鳥巾」,早已悄悄執緊烏巾一角。所以「挑烏
巾」時,常出現新郎扯,新娘拒的對扭局面。為不失和氣,送嫁便從中緩解地按住他倆的手,
念「 郎 君會,娘子『1勢:(賢),烏巾一人揪一頭,生子傳孫人人都出頭」。但如果還對扭不放,送嫁再念:「雙人合著揪,明年生一個『乾埔』(男)肥『糾糾』』』。送嫁即把鳥巾藏入新郎袋裡去,從而便引導新夫婦重再對坐換丸。送嫁撿新郎碗中的丸,往新郎嘴唇一擦,繼對新娘嘴唇也一擦,把丸放回原碗;再撿新娘碗中的丸,往新娘嘴唇一擦,再向新郎嘴唇也擦過,當為都吃過丸子。換丸時送嫁一邊念著吉語。
換丸後,送嫁便拉新夫婦相碰肩,親嘴。以前,一般婚齡偏低,新夫婦年輕幼稚,送嫁
娘就擔負著對新婚夫婦的夫妻生活作暗示和誘導的責任。 』
拜天地 房內程序告一段落,便開房門,導新郎新娘上大廳,先拜天地,又拜「土地公」,
再拜祖先,然後對面互拜。每一過程,都念吉語,體現謀求蕃衍、富貴的祝願。
宴客:新婚喜宴,廳堂正東大多是新郎的母舅為首席。40年代後,「換花」的古例改在當天新娘入房後就來「添花」。故正東大位便讓新「舅子」為首席了。俗例,新婚宴第。道菜必是「甜丸」,作為新「舅子」今天姐嫁出,已不「團圓」,就不吃「丸」,例要另具一碗雞腿面線排在舅子面前以代。
俗例,喜宴每席人數都要雙,席不能排在露天。
宴開始,喜炮大鳴,上幾道菜後,送嫁嫂乘隙向席上念好句敬茶,賓客茶後給「壓盅
錢」。送嫁和賓客有時念「四句」逗趣助興。過去湖曼盲衙婚宴-席間常伴就樂此風已競。
40年代後,嫁娶漸漸不用送嫁嫂。席間,改由新郎、新娘按席敬茶,但壓茶盅習俗,沒再見。謁翁姑次日(有的第三日,3今多於是日),:送嫁嫂帶新娘謁見翁姑請茶,新郎逐一啟示稱呼,新娘跟著叫「阿爹」、「阿娘」。翁姑受茶,各送飾物壓盅。其餘家人和親戚也如是. 「一請茶。
『
鬧洞房縣內原很少鬧洞房。40年代後,開始有人鬧起洞房。80年代後,更升級,鬧的花樣繁多:「雙龍搶球」:「觀音滴露」、「夫唱婦隨」、「負娘過渡」等等;有時搬出惡作劇的戲謔節目。』弄得難解難分。 拜灶君婚後第三日,送嫁嫂帶新娘下廚房,俗叫「拜灶君」。送嫁對新娘每一動作,都念
好句。送嫁嫂教新娘叫豬,新娘跟著叫「營呀……營呀……」再撒谷飼雞,又教叫雞:「昧、
昧、昧」,新娘一一照做照叫。然後出灶間,到大門邊見「土礱」(脫谷殼具),往廳邊見織布機,出大門口汲井水,又往屋邊看踏碓,再到屋角熟悉廁所。每個過程都念有好句。見習畢,才隨送嫁嫂入房休息。
會親報生日 婚後次年,逢新娘的「生日」,父家要備衣服、蛋、線面到女家為女做「生
日」,男家盛意招待。
三、其他婚俗
續婚男女雙方失偶或離婚的,男再婚叫「續娶」,又叫「續弦」。「一切禮俗從簡。女喪夫或離婚再嫁,叫「改嫁」。封建社會,女喪夫要孀居守寡。但孀婦無子可依的,那要經夫家翁姑和親戚同意,與媒議好身價,交亡夫家,才得再嫁。但不得從正門出去,只能後門或邊門走出,步行一段路,事先備辦一擔較豐盛的「酒菜」飯,排於路邊燒楮紙,向葬亡夫方向訴說「哀情」(俗叫燒路頭紙),用筧梳(織布機上的用具)卡在路中(意已為其盡紡織之責),
不敢回頭,溜轉彎路,續步行一小段,再乘轎或乘車到續娶家去。這家原來已有子女,對續
娶母稱「繼母」。如果改嫁婦帶來其前夫子女,叫「入繼子」。
納妾封建時代,男人常多妻妾。民國初,縣內豪強常靠權勢、金錢,占民婦,迫民女為
妾(俗叫小姨)。小妾社會地位低。古納妾叫「納庶」,不能與正配平等。解放後實行一夫一
妻制,已不見有人納妾了。進贅 男到女家承接其宗祧,叫「進贅」。進贅家叫「招贅」。也有與其家死了兒子的媳婦結婚的,叫「接贅」。進贅、接贅婚後生子女,若議定承兩家宗祧的,叫「兩承雙頭顧」。解放後,改變舊觀念,提倡男到女家落戶,已形成社會新風尚。
童養媳也叫「苗媳」。將女兒給人家作「苗媳」,長大了,多與其家兒子結婚。先回母家,
按嫁女儀式嫁到男家的;也有不回母家,。於喜期清早與其家兒子一同「上頭」成婚的,但也有其子和童養媳平時不相愛,而把童養媳另嫁他人。
嫻婢過去,有錢人買窮人的女兒作為嫻婢,有的隨富家女出嫁,叫作隨嫁嫻,有的另再
擇配。但社會地位低。1950年後,已沒此俗。
嫂就叔就是大哥死了,嫂尚年青,而與「小叔」結婚的。傳統觀念,大伯喪妻不能與死
了弟弟的小嬸結婚。 『
四、新式婚嫁
文明婚禮 30年代,縣城、蓬萊、湖頭、官橋等地就有少數學人,借用學校或布置自家廳堂,舉行「文明結婚」禮。新郎、新娘盛裝,司儀唱禮:(1)婚禮開始,(2)奏喜樂,(3)證婚人入席,(4)介紹人入席,(5)來賓入席,(6)主婚人及親屬入席,(7)男女儐相引新
郎、新娘入席,(8)全體肅立,(9)證婚人宣讀結婚證書,(10)新郎、新娘用印,(11)證
婚人用印,(12)介紹人用印,(13)主婚人用印,(14)新郎、新娘交換飾物,(15)新郎、新
娘互行鞠躬禮,(16)證婚人致訓詞,(17)介紹人及主婚人致詞,(18)新郎、新娘致謝(向
證婚人、介紹人、主婚人行一鞠躬禮),(19)奏喜樂,(20)禮成。
婚禮畢,舉行宴客,新郎、新娘坐首席。席問向各席來賓敬酒。有的婚後為蜜月旅行,游覽各地名勝。40年代後,也有好幾對新婚男女,同時在一起聯合舉行文明結婚禮,儀式較莊重,各有主婚人、介紹人儐相,請地方名人證婚。但舉行此種集體婚禮的不多。
喜事新辦40年代以後,有的已不用送嫁,而「上頭」、「拜公」、「見公婆」、宴客等還照舊俗,但「盤食」之風較簡。有的山區,家境清貧的,則於農歷除夕,行簡單的合巹禮,俗稱「送做堆」,不計較什麼儀式。
解放後,男女結婚,只要符合《新婚姻法》的規定,就可辦理登記。1950年到1957年間,不計聘金,喜事提倡新辦,婚禮簡朴,社會風尚煥然一新。60年代後,「聘金」議親,故態復萌。
50年代以後,有的新娘已不乘花轎,只遮一把雨傘(忌露天)和挑衣擔的,由新郎帶著
步行到男家。後期,進用腳踏車代步。60年代後,又漸起用三輪、四輪摩托車代轎。70年代後,更進用小汽車婚嫁。未通汽車的鄉村,仍用腳踏車(婚嫁一行人數宜雙忌單)。
60年代後,較多青年男女,自談戀愛,婚嫁不拘形式,有的只新郎帶新娘到男家的;有新郎新娘連同男女儐相和女伴到男家的。而男到女家落戶成家的,則由男伴陪到女家,也漸成新風。80年代以後,新郎新娘採用到外地「旅行結婚」的漸成風尚。
9、費縣結婚習俗
婚嫁習俗
結婚--也叫「娶媳婦」。
建國之前,漢族男女婚姻基本上由父母包辦,當事人不能自主。結婚時除地主家大操大辦、講究排場外,一般農戶根據經濟條件,量力而行,花費較少,程式也簡單。但受封建傳統影響,迷信色彩濃厚。民國初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聯姻程序大致如下:
提親 男女到十二三歲時即行議婚,大多是由媒人或受男女生家長之託自願撮合,到女方家(一般不能是同姓)提親,無非是說某家是忠厚人家,勤快老實、家庭富裕、會過日子等。再介紹家庭情況和經濟收入,往往說得天花亂墜。女方經打聽探訪,認為門戶相當,即托媒人討來男孩的生辰八字帖(即出生的年月日時),找「二宅」先生或算命先生為二人合年命。若屬相相剋,如「一個床上卧倆龍(屬龍、屬蛇),不是絕後就是窮」「金雞怕玉犬,雞猴淚交流,蛇虎如刀銼,羊鼠一旦休」等,則不能婚配;兩家原有親戚關系者,還要看輩份是否相同,若雙方不是同輩,即屬「免輩」,則親也難成。屬相相合又不免輩即可考慮允親。這個過程中當事人雙方不參與,全憑雙方父母做主。
下柬子 又叫「下聘」,也稱「過小紅」「下紅訂」。女方允親之後,男方選擇吉日央媒人持寫有男女雙方生辰八字的柬帖(俗稱「柬子」),再拿著兩包細點心、兩付耳墜、兩付帶子(裹腿用)到女家。女家收下柬帖及禮物,設宴招待媒人,再回以鞋、襪、帽殼子、毛巾等。自此雙方便正式訂婚,一般不得反悔。此後凡遇紅白喜事,雙方家長作為姻親互相往來。
下日子 又稱「過大紅」,男女到十五六歲即開始論婚嫁。經媒人斡旋,雙方達成默契後,男方請「二宅」先生查個好日子(一般選在農閑),寫好柬帖,備下四色禮:雞一對(一雄一雌)、魚一對(多為白鰱魚,近年多用巴魚、鯉魚等)、禮一刀(一般橫割豬腰窩或硬肋成長方形,重5-10斤不等)、粉條若干,均用紅線捆紮。另備襖面子兩塊,央媒人送到女家。女方設宴款待,然後適量回一些禮物。
忙嫁 女方接到「日子」後,即著手做嫁衣准備。富者往往興師動眾,做大八件嫁妝(最多十六件)以示炫耀,甚至砸核桃吃的小銅錘都置辦下;一般人家則置「三件」(櫃一桌一凳二),稍殷實者以櫥代桌,謂之「小五件」,櫥桌具備則稱「大五件」。貧者也起碼置銅盆、錫燈、一桌櫃。其他生活用品盡量置辦。發嫁時在傢具里、被褥里放上染成各種顏色的花生、核桃、栗子、大棗等,寓「早立子」。陪嫁被、褥、棉襖等須找「全美人」(系丈夫的原配、子女雙全又不在孕期的婦女)縫制。
下催妝 舉行婚禮前一日,男方僱人抬盒子(所雇者多是盒子的主人)到女家「下催妝」,送紅棉襖、紅棉褲、蒙頭紅子、環子(一種首飾),外加四色禮。女方則寫好「婚單子」,開列送嫁男女人數,上轎朝向,下轎朝向,上頭朝向,幾時過門,過門時使什麼「鎮物」(一般是雞或臘肉)、忌諱哪三性(指哪三種屬相)人等,由來人帶回。
暖轎 出嫁前一天晚上,由男方僱傭的鼓樂(一般4、6、8人)到女家吹奏細樂,謂之「暖轎」。是夕女家賓客盈門,親戚「填箱」,務於本日結束。夜深之後,由本家嬸子大娘及嫂子姐妹給出嫁者收拾陪嫁用品,謂之「裝櫃」。團圓餅、壓床鞋、點心、香煙、壓櫃錢(無拘多少)勢必不可少。寬心面、大蔥、食鹽等,也要裝在櫃里。
發嫁 吉時一到,男方僱傭的轎子(前一晚已到達女家)是時即候在門口。出嫁者穿上男家送來的紅棉襖、紅棉褲,頭發不再是為姑娘時的辮子,必須握成纂兒(將頭發挽成扁圓形,懸於腦後),戴上耳環,腳穿黃道鞋(一種用黃綾子做的軟鞋),用紅帶子扎腿,頂上「蒙頭紅子」,手拿新毛巾,由其兄弟二人用椅子抬到轎門前,腳踏紅氈,扶掖上轎。並開始哭嫁,俗稱給娘家掉「金豆子」。
送親者有「大客」二人,一是娘舅,二是自家伯或叔。「送女客」多人,多是伯母、嬸母或嫂子。也有用「小客」的,須為弟侄輩。再加抬嫁妝的、鼓樂手、轎夫,總數為單數,加上出嫁者湊成雙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