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新娘時退喜神口訣
1、八字用神喜神口訣是什麼?
喜神方位歌訣釋意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取新娘生辰八字之日干測算。
喜神方位(凡嫁娶冠帶新人向之大吉)
甲己在艮乙庚乾,丙辛坤位喜神安。
丁壬只在離宮坐,戊癸游來在巽間。
釋解:
甲己日喜神在艮方(東北方),時辰為寅時;
乙庚日喜神在乾方(西北方),時辰為戌時;
丙辛日喜神在坤方(西南方),時辰為申時;
丁壬日喜神在離方(正南方),時辰為午時;
戊癸日喜神在巽方(東南方),時辰為辰時。
喜神是傳統五行學說的一個用詞
出現在八字命理系統和奇門遁甲系統中,八字命理學上的術語, 「喜用神」即「喜神」與「用神」的合稱。八字,即把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分作四柱,每柱配有一天乾和地支,合共八字。八字不同的排列,包含不同的陰陽五行信息,構成各種不同的八字命局。命局中有「不及」和「太過」等情況,稱作「病」,而「用神」正是針對不同的「病」所下的「葯」。「喜神」則是對「用神」能夠起到生扶作用的陰陽五行元素。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喜神
2、主婚車接新娘前後退三次什麼意思
對女方家的感恩吧,臨出嫁,對娘家三拜,以示感恩。
這和南方人在飯桌上,對倒茶人,用手指輕敲桌面三下表示感謝,一樣的
3、娶親的舊時娶親
大娶
「大娶」,男家備官轎、花轎兩乘,吹鼓手、彩旗前引迎娶。新郎換上新裝,多是身穿長袍馬褂,頭戴瓜皮帽或大禮帽,胸佩大紅花,乘官轎在先。另一乘花轎為新娘備用,去時由幼童或新郎之弟或妹乘坐,名曰「壓轎」,轎門上要貼寫有「吉星高照」的紅符。「大娶」一般白天進行,只有少數闊少結婚採用。
小娶
「小娶」,男家只發花轎一乘和燈籠火把到女家迎親,多為平民百姓結婚採用。淄川的「小娶」多在夜間進行,博山則均在夜間進行。
新婚第二天
新婚第二天,新郎新娘上墳祭祖,博山、桓台多在第三天祭祖,謂之「上喜墳」。三日這天,博山的新娘還要送婆婆一條新褲,有「待要富,三日給婆婆做條褲」的諺語。 夜間娶親
關於夜間娶親,有這樣一個傳說:舊時,博山有一個惡霸翟三胡,是一個色魔,不論誰家娶親,他都享受初夜權,百姓為逃脫這一厄運,便在夜間偷偷將新娘娶回家。相沿成俗,直至今日。不論大娶、小娶,男方到女家迎親必須帶皮襖、紅氈,否則女家不發人。至女家,行「求婚禮」,新娘頭蒙紅紗,由父輩或兄長抱入轎內,亦有用椅抬入轎內,意思是腳不沾娘家的土。並有兄弟或近親的兩人相送,名曰「送客」。臨淄還有「押轎」的習慣,有小輩二人提水壺扶轎桿跟在兩旁。
「搶親」
舊時,博山一帶新娘上轎有被「搶 」上轎的傳說。結婚那天,新郎帶車或轎,跟著一幫人到女家去「搶親」,新娘的兄弟背著她跑,伴娘在後面衛護,新郎則帶人追趕,經過一陣象徵性地爭奪後,才把新娘請上轎子。上轎前,新娘手中多要拿些東西,桓台多是手抱書和如意鉤(用紅紙包裝),博山的新娘多要帶些手帕,以備應付鬧房的人。起轎後,一路不能落轎,路遇墳墓、廟宇、奇石、怪樹等,均以紅氈遮蔽。桓台縣居民還有沿途送「過街面」的習俗,進村燃火把迎之。轎至男家門前,花轎面對喜神所在的方位落定,有的地方這時故意將大門關閉,讓花轎在門前停一會兒,謂之「頓性子」,目的是使新娘的性格綿軟,進門後服婆家的管教。待男家大門頂壓一對紅磚、兩雙筷子,門框貼「青龍」、「赤虎」,紅氈鋪地後,時辰已到,鞭炮齊鳴,新娘由兩「架女」相扶下轎,新郎在前引導,路過門坎時門坎放一紅紙裱糊的馬鞍子,新娘由嫁女攙扶邁過,叫「過門」,意在「前進平安」。在新娘向院內走時,一路有人向其身撒五穀雜糧、彩色紙屑,目的在於驅邪。院內擺放香案,夫妻拜天地,拋「長命火燒」。此後,新郎要用一條紅綢牽著新娘走向洞房,到洞房門口,新郎給新娘挑去「蒙頭紅」。桓台居民還慣以把蒙頭紅拋到房上去,然後才入洞房。新娘進入洞房後,朝喜神所在的方位坐下,謂之「坐時辰」,同時吃隨身飯——從娘家帶來的面條——在開水鍋里一燙即撈出,不能煮熟,此時有人會問「生不生?」,新娘只能說「生」字,取生養孩子之意。傍晚,新郎新娘喝合巹酒,俗稱「交心酒」、「合婚酒」,親朋開始鬧房。
與此同時,新郎家須設宴招待女方的送客,並約定新娘歸家的日期,後返回(淄川境內送客返回時還要將新娘之套腳紅襪帶回)。有的地方是次日女家攜禮來探望,議回門期,名曰「圓飯」。周村的居民女方來「圓飯」的人所帶的禮物必須有一對鮮魚,男家回禮亦必須有一條鮮魚,叫「兩頭子有魚」。
4、古代結婚為新娘梳頭的三梳口訣
古代結婚為新娘梳頭的三梳口訣:
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兒孫滿地。
5、請問雲南臨滄結婚退喜神怎麼退,
喜神,好像寓意不怎麼好,要請當地的先生,一隻公雞(要土雞),一把稱(有稱桿的那種),一個小鏡子,一個升子裝滿米。新娘拜堂後要用稱桿調起紅蓋頭。在我們農村:沒退過喜神的新娘,結婚後不能到別家辦理關於禮節(禮儀)的事情,比如說:沒有資格參加別人結婚關於禮節的諸多事宜。
6、如何迎娶新娘
南方水鄉迎娶新娘
迎親近天,由男家開著一艘蓬船迎接新娘,船頭貼著大紅雙喜字,懸著一對紅喜字,懸掛著一對紅燈籠,沿途敲鑼助威。船快靠岸時,岸邊有一位女家的代表從一間臨時搭的帳篷里走出來,敲盆引道。這時新娘的女伴們排著隊,輪流送嫁妝,以向對方索取「姐妹錢」。新娘一般梳著一縷滑髻,戴大耳環,身著大襟衫褲,另加一條綉著五彩垂線的長裙,風姿綽約,窈窕迷人,新娘手拿方帕,腳上穿襪不穿鞋,左腳先出閨門(到了男家也是左腳入門),一路上由一個女人跟著撒米,新娘來到埠頭,與船頭相隔一段距離就止步,一群姐妹輪著唱高棠歌為新娘送別,有的新娘還哭著回唱一二首,每唱一段落,前行三步退後二步,表示難舍難分。迎親船從河涌開來時,就有人告知新郎及家人到鄰舍迴避,以免與新娘「相沖」。新娘登岸時,按慣例手捧圓鏡緩步向前,以示心靈純潔,前途光明。
7、內外肅靜行周堂禮
內外肅靜,行周堂禮是新郎新娘交拜的禮儀,禮節繁瑣,現已經消失。主要步驟是由伴娘請新娘下轎,並同新郎一道步入中堂堂前。掌禮先生立於中堂香案左側宣唱:「喜堂肅靜,行周堂禮,鳴炮奏樂」接著宣呼:「一拜天地,二拜雙親,夫妻對拜,禮成將新人引入洞房。
新人入洞房時,關上門,由伴娘引新娘坐於床沿,叫「坐帳」。新郎掀去新娘的紅蓋巾,每人吃一碗米花沖蛋。以示甜甜蜜蜜,多子多福。
拜堂的禮儀
新郎、新娘進門後,接著就要「拜堂」,又稱「拜天地」。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門前,設一張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供桌後方懸掛祖宗神幔。
新郎、新娘就位後,由兩位男賓引導,行三跪九叩禮,參拜天地、祖宗和父母。然後女東男西,行夫妻對拜禮。雁北大同一帶,拜堂時新郎拜,新娘卻不拜,與常俗殊為不同。
拜堂完畢後,新郎、新娘在眾人簇擁下進入洞房。晉中、晉南等地,要在洞房門前或門檻上事先放一馬鞍,等新娘前腳剛跨過去,便立即將馬鞍抽去。洞房內除了有一些生活用品外,還要在門口貼喜聯,窗戶貼大紅雙喜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