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娘新郎 » 賀新郎的解析

賀新郎的解析

發布時間: 2022-02-06 01:10:39

1、辛棄疾《賀新郎》詞語解釋

詞中的詞語解釋示例如下:
1、賀新郎:後人創調,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
2、仆:一種自稱。
3、停雲:停雲堂,在瓢泉別墅。
4、濁醪:濁酒。

2、辛棄疾 《蝶戀花 一剪梅》的解析?

辛棄疾《蝶戀花》原文:
九畹芳菲蘭佩好,空谷無人,自怨蛾眉巧。寶瑟泠泠千古調,朱絲弦斷知音少。冉冉年華吾自老,水滿汀洲,何處尋芳草?喚起湘纍歌未了,石龍舞罷松風曉。

這是辛棄疾晚年的作品,他南歸後第三次出仕前,賦閑居住在江西。這一帶的山山水水深深打動了他,的筆下不乏對大自然的種種描繪,氣象萬千,別具一種情趣和境界。
辛棄疾已六十多歲,仍壯心不已,希冀統一祖國的理想得已實現。

「九畹芳菲蘭佩好,空谷無人,自怨蛾眉巧。」「畹」,古代土地面積單位,三十畝為一畹。首句化用屈原「余既滋蘭之九畹兮」(《離騷》)句意,說明蘭花怒放,絢麗多采,但「空谷無人」,也就只能自艾自怨了。「寶瑟泠泠千古調,朱絲弦斷知音少。」「泠泠」,聲音清脆。這兩句說,「寶瑟」縱使彈使彈奏出清脆悅耳的古典名曲,但也難覓「知音」,實際上是詞人自嘆陳亮、朱熹過世之後,很難找到知心朋友,因此心情孤寂苦悶。
過片之後,進一步抒發遲暮傷感之情,與上片緊密聯系,不可分割。「冉冉年華吾自老」,「冉冉」,慢慢地。
作者自嘆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老了,「何處尋芳草?」「芳草」與上片的「知音」相呼應,意思相同,這樣就使全詞的思路貫串一氣,意境也更覺深遠。
「喚起湘纍歌未了,石龍舞罷松風曉」,「累」,本指繩索;「石龍」,指石龍風,是一種打頭迎風,如颶風之類,稼軒反其意而用之,感慨自己在生活中到處碰壁,恢復故國的理想不得實現,一言一行無不受到阻礙,更使他覺得如同碰上了打頭逆風。
結尾兩句,以含蓄委婉的手法,述說人世道路曲折艱難,詞人郁結胸中的憤懣不得發泄,哀惋欲絕。
本詞在看似平淡的景物勾勒中寓有深意。全詞又多用象徵手法,抒寫自己難覓志同道合的夥伴、壯志未酬的深沉感情。有意境蘊藉含蓄,意近而旨遠的特色。

3、賀新郎·雲郎合巹為賦此詞的賞析

小酌荼蘼釀。
喜今朝,釵光鬢影,燈前滉漾。
隔著屏風喧笑語,報到雀翅初上。
又把檀奴偷相。
撲朔雌雄渾不辨,但臨風私取春弓量。
送爾去,揭鴛帳。

六年孤館相偎傍。
最難忘,紅蕤(ruí)枕畔,淚花輕揚。
了爾一生花燭事,宛轉婦隨夫唱。
努力做,稾砧(gǎo zhēn)模樣。
只我羅衾寒似鐵,擁桃笙難得紗窗亮。
休為我,再惆悵。

作者 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初諸生,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4年後卒於任所。
陳維崧出生於講究氣節的文學世家,祖父陳於廷是明末東林黨的中堅人物,父親陳貞慧是當時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反對"閹黨",曾受迫害。陳維崧少時作文敏捷,詞采瑰瑋,吳偉業曾譽之為"江左鳳凰"。明亡(1644)時,陳維崧才20歲。入清後雖補為諸生,但長期未曾得到官職,身世飄零,游食四方,接觸社會面較廣。又因早有文名,一時名流如吳偉業、冒襄、龔鼎孳、姜宸英、王士禛、邵長蘅、彭孫遹等,都與他交往,其中與朱彝尊尤其接近,兩人在京師時切磋詞學,並合刊過《朱陳村詞》。清初詞壇,陳、朱並列,陳為"陽羨派"詞領袖。
陳維崧的詞,數量很多。現存《湖海樓詞》尚有1600多首。風格豪邁奔放,接近宋代的蘇、辛派。以豪放為主,兼有清真嫻雅之作,是為事實。更難得的是陳維崧各體詞都寫得很出色。缺點是有時傾瀉過甚,一發無余,便缺余蘊。稍嫌輕率。
陳維崧亦能詩,但成就不如其詞與駢體文。他的駢體文,在清初亦是一大家,毛先舒為其作序,評為:"具龍跳虎卧之奇","得歌行頓挫之致";毛際可作序,評為"言情則歌泣忽生,敘事則本末皆見。至於路盡思窮,忽開一境,如鑿山,如墜壑……"。《與芝麓先生書》、《余鴻客金陵詠古詩序》、《蒼梧詞序》等,都寫得跌宕悱惻,有很強的感染力。
即使是出身在這樣一個氣節之重享譽天下、書香仕宦之家的陳維崧,也頗好南風。他的同性戀人叫徐紫雲。
徐紫雲,人稱雲郎,是冒家的伶人,生於崇禎甲申(公元1644年),逝於康熙乙卯(公元1675年);康熙戊申(公元1668年)時,雲郎隨陳其年入都,一放喉音,名動京師。龔芝麓有詩描摹其情狀:「一從水繪園中住,席帽輕衫到國門。聽說繞梁歌絕妙,花前還許老夫聞。」
據雲,徐紫雲的師父名叫陳九,是前明兵部尚書阮大鋮家的梨園舊工,因此雲郎亦擅歌《燕子箋》《邯鄲夢》諸劇。
陳維崧與名優徐紫雲的一段生死纏綿情事,曾使無數清代士人為之傾倒,似乎成了他們心目中理想情愛的標准。
陳維崧於清順治戊戌年(公元1658年)十一月抵達水繪園,始與紫雲相識,至紫雲1675年去逝,二人交往時間長達17年之久。兩人感情相篤,於康熙甲辰年(公元1664年)合巹成婚。陳維崧專門做《賀新郎.雲郎合巹為賦此詞》。兩人相依相伴,患難與共。康熙乙卯年(公元1675年),紫雲不幸早逝,年僅32歲。維崧腸斷欲絕,睹物輒悲,賦詞多首《追憶痛悼紫雲,情溢詞外,感人肺腑。
1679年,陳維崧由大學士宋德宜推薦,應試博學鴻詞科,列一等,授翰林院檢討,參與纂修《明史》,在館四年,勤於輯纂,1682年卒於檢討任上。

4、毛澤東<<賀新郎.贈楊開慧>>一詞中"重比翼,和雲翥"中的"重"念chong還是zhong?請解釋.

「重比翼,和雲翥」中的「重」,念chóng,重新的意思。

這兩句意思是:總有一天,我們倆能再重逢,再重新展開我們的翅膀,雙雙直入雲霄。

現代毛澤東《賀新郎·贈楊開慧》原文:

揮手從茲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知誤會前番書語。過眼滔滔雲共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凄清如許。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割斷愁絲恨縷。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台風掃寰宇。重比翼,和雲翥。

譯文:

揮手從此離去。離別前凄然相向,傾訴離苦讓人如何承受。我看你眼角眉梢,強忍熱淚滿是哀怨。知道你對上次的那封書信還有誤會。但是誤會再大也只是過眼即逝的雲霧,在這人世間,能夠稱得上知己的,也就是你和我了吧。有病需要救治,上蒼可知道?

早晨東門路上被霜覆蓋著,橫塘之上還有半天殘月,顯得如此凄清。汽笛聲響令人腸斷,從此天涯孤旅。割斷愁思恨縷,參加到革命中去吧。讓我們像昆侖山的峭壁倒塌,台風掃盪寰宇一樣。在將來的斗爭中相會,讓我們比翼雙飛。

(4)賀新郎的解析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1923年4月,毛澤東從長沙調到上海黨中央工作。6月到廣州出席了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關於國民運動及國民黨問題的議決案》,決定同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在會上批判了「左」傾機會錯誤的觀點,使大會解決了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問題。毛澤東在會上當選為黨中央委員、中央局委員及中央局秘書。9月,他從廣州回長沙展開反對湖南地方軍閥趙恆惕的斗爭,推動工農群眾的運動。

1923年11月,毛澤東的妻子楊開慧又生下次子毛岸青。就在毛岸青誕生後,12月,黨中央通知他回上海轉廣州,准備參加將於1924年1月舉行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此時楊開慧正在娘家坐月子,而毛澤東奉命要到外地工作,因此他們自然會有一種難舍難分的依戀之情,但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他們還是毅然分別。

於是,他寫了這首詞贈給愛妻楊開慧。據此,本詞可能作於這年12月底離開長沙的時候。當時革命形勢在上升,作者「割斷愁絲恨縷」而為革命事業獻出全副身心的豪情,以及作者所預想的未來革命風暴的猛烈壯闊,在詞中「昆侖崩絕壁」、「台風掃寰宇」的比喻中得到強烈的表現。這首詞最早發表於1978年9月9日《人民日報》。

毛澤東和楊開慧的故事

楊開慧與毛澤東的結合,是在五四運動新思潮的影響下知識青年的自由選擇和自由戀愛的結果。

楊開慧,號霞,字雲錦,1901年11月6日生於長沙縣板倉。1920年冬,楊開慧與毛澤東結合。她一不坐花轎,二不要嫁妝,三不用媒妁之言,自由與毛澤東結合,以示「不作俗人之舉」。

1922年,楊開慧生下第一個兒子毛岸英。1923年4月,湖南軍閥趙恆惕下令通緝毛澤東。毛澤東被迫離開長沙赴上海,把已懷上第二個孩子的妻子留在家中。翌年,楊開慧也到上海。不久,她隨毛澤東返湘,又隨同去廣州、武漢。

1927年夏,武漢國民黨政府反共,楊開慧帶著孩子回長沙郊外老家。八七會議後,毛澤東潛回湖南,秘密趕到板倉看望在此隱蔽的妻子和三個孩子。8月16日,他又在開慧的陪伴下潛入長沙,日夜進行暴動准備。

8月底,毛澤東去指揮秋收起義,行前囑咐開慧照顧好孩子,參加一些農民運動。楊開慧給丈夫帶上草鞋,要堂弟楊開明送一程,並叮囑毛澤東最好扮成郎中。這次話別,竟成了毛澤東與楊開慧的永別。

1930年10月中旬,楊開慧被捕入獄,同時被捕的還有保姆陳玉英和8歲的毛岸英。審訊官提出,楊開慧只要宣布同毛澤東脫離關系即可獲得自由。她毅然回答:「死不足惜,但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

這時,楊母找到蔡元培等,請他們發電報保釋。軍閥何健接電後,馬上下令行刑,並回復蔡元培等詭稱接到電報前已經處決。11月14日,楊開慧在長沙城瀏陽門外識字嶺被害,時年29歲,留下遺言:「我死後,不作俗人之舉。」

隨著和平生活的降臨,毛澤東對開慧的思念也越來越重。在接見他們當年的保姆陳玉英時,毛澤東詳細詢問了楊開慧的被捕經過和在獄中的情況,並沉重地說道:「革命勝利來之不易……」

1957年,毛澤東在給故人柳直荀的遺孀李淑一回信時,寫下了《蝶戀花·答李淑一》,其中第一句就是「我失驕楊君失柳」。對女子的稱呼本應用「嬌」字,章士釗問「驕楊」當何解釋?毛澤東說:「女子為革命而喪其元(頭),焉得不驕?」

又有一次,毛岸青、邵華夫婦請毛澤東寫這首詞的時候,他又把「驕楊」寫作「楊花」,並說:「稱『楊花』也很貼切。」

5、賀新郎 劉克庄·南宋 的解釋

劉克庄①

深院榴花吐,畫簾開、綀衣紈扇,午風清暑。兒女紛紛誇結束②,新樣釵符艾虎③。早已有、遊人觀渡。老大逢場慵作戲,任陌頭、年少爭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靈均④標致⑤高如許,憶生平既紉蘭佩⑥,更懷椒醑⑦。誰信騷魂千載後,波底垂涎角黍⑧。又說是蛟饞龍怒。把似⑨而今醒到了,料當年,醉死差無苦、聊一笑,吊千古。

〔注釋〕①劉克庄(公元1187—1269年):南宋後期獨樹一幟的重要詞人。字潛夫,自號後村,莆田(今屬福建)人。著有《後村長短句》。 ②結束:妝束,打扮。 ③艾虎:舊俗端午節,用艾作虎,或剪綵為虎,粘艾葉,戴以辟邪。 ④靈均:屈原的字。 ⑤標致:文采,風度。 ⑥紉蘭佩:屈原《離騷》:「紉秋蘭以為佩。」 ⑦椒醑(xǔ):應為「椒糈」,用來祭神的食物。 ⑧角黍:即粽子。⑨把似:假如。

詞的上片描寫了在端午之日,男女少年身著盛裝,溪頭爭渡;但詞人卻是逢場慵作戲的情懷
任陌頭、年少爭旗鼓,溪雨急,浪花舞。」這句詞給我們描繪出一幅端午節龍舟競渡的熱烈景象
在詞的下片,詞人對端午節的風俗,生發出自己的感受:詞人認為,屈原平生紉蘭懷糈,品格高雅。而千百年來,民間只知用粽子投喂蛟龍,屈原何嘗需要這些呢! 假如屈子醒來,真不知作何感想。

6、辛棄疾的《賀新郎》中「一笑人間萬事」怎麼解釋?

辛棄疾的賀新郎全詞是: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余幾?白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雲詩臼,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這首詞的上片一開頭「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即引用了《論語》中的典故。《論語·述而篇》記孔子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如果說,孔子慨嘆的是其道不行;那麼辛棄疾引用它,就有慨嘆政治理想無法實現之意。辛棄疾寫此詞時已五十九歲,又謫居多年,故交零落,因此發出這樣的慨嘆也是很自然的。這里「只今餘幾」與結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銜接,用以強調「零落」二字。
接著「白發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數語,又連用李白《秋浦歌》「白發三千丈」和《世說新語·寵禮篇》記郗超、王恂「能令公(指晉大司馬桓溫)喜」等典故,敘自己徒傷老大而一事無成,又找不到稱心朋友,寫出了世態關系與自己此時的落寞。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兩句,是全篇警策。詞人因無物(實指無人)可喜,只好將深情傾注於自然,不僅覺得青山「嫵媚」,而且覺得似乎青山也以詞人為「嫵媚」了。這與李白《敬亭獨坐》「相看兩不厭」是同一藝術手法。這種手法,先把審美主體的感情楔入客體,然後借染有主體感情色彩的客體形象來揭示審美主體的內在感情。這樣,便大大加強了作品裡的主體意識,易於感染讀者。
以下「情與貌,略相似。」兩句,情,指詞人之情;貌,指青山之貌。二者有許多相似之處,如崇高、安寧和富有青春活力等。作者在這里將自己的情與青山相比,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寧願落寞,決不與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潔之志。
詞的下片作者又連用典故。「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陶淵明《停雲》中有「良朋悠邈,搔首延佇」和「有酒有酒,閑飲東窗」等詩句,辛棄疾把它濃縮在一個句子里,用以想像陶淵明當年詩成時的風味。這里作者又提陶淵明,意在以陶自況。
「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兩句,表面似申斥南朝那些「醉中亦求名」(蘇軾《和陶飲酒二十首》之三)的名士派人物;實際是諷刺南宋已無陶淵明式的飲酒高士,而只有一些醉生夢死的統治者。
以下「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兩句,句法與上片「我見青山」一聯相似,表現出了作者傲視古今的英雄氣概。這里所說的「古人」,不是一般的古人,而是指像陶淵明一類的人。據岳珂《桯史·卷三》記:辛棄疾每逢宴客,「必命侍姬歌其所作。特好歌《賀新郎》一詞,自誦其警句曰:『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每至此,輒拊髀自笑,顧問坐客何如」。足見辛棄疾對自己這二聯是很自負的。
結句「知我者,二三子。」這「二三子」為誰沒有人進行專門的考證,有人認為是當時人陳亮。但依我個人看法,不妨視野擴大些,將古人陶淵明、屈原乃至於孔子等,都算在內。辛棄疾慨嘆當時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多,實與屈原慨嘆「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心情類似,同出於為國家和民族的危亡憂慮。而他的閑居鉛山,與陶淵明居「南山」之情境也多少有點類似。

7、平江妓的《賀新郎》的注音和解釋

春色元無主。(「元」通「原」)
荷東君(念第四聲,承蒙,虧得)
著意版看承,(念著,著意即著權意)
等閑分付。(和著意看承相對,說平常對自己的照顧)
多少無情風與浪,
又那更、蜂欺蝶妒。(念第三聲,怎麼)
算燕雀,眼前無數。
縱使簾櫳能愛護,
到如今,已是成遲暮。
芳草碧、遮歸路。

看看做到難言處。(念第一聲,眼看著)
怕宣郎、旌旗輕轉,易歌襦袴。("襦袴歌"是東漢廉范典故,用來稱頌太守惠民德政,易歌襦袴,太守換個地方被人歌頌廉德去了。)
月滿西樓弦索靜,雲蔽昆城閬府。
便恁地、一帆輕舉。
獨倚欄干愁拍碎,
慘玉容、淚眼如紅雨。
去與住,兩難訴。

8、請高人幫忙解析宋代王庚《賀新郎》一詞中「好知天意生賢候」一句的意思,十分感謝!

歷史典故不太明白, 憑讀詞的感覺說一點。
感覺上, 這是一首賀詞, 賀的是這個蔡久軒參政為官的年頭。
好知天意生賢侯, 後邊的句子應該是說這個人是應天而生吧, 造化安排出來, 輔佐朝廷的人。

後邊能有邦家之壽, 是處魚羹有。。。。這個應該是官場上的人才有的典故, 所以這樣理解了。
這個人不太了解, 只知道是個宋朝的道學家。。。。

9、請解釋,辛棄疾所作的賀新郎一詞;綠樹聽鵜決……

賀新郎

別茂嘉十二弟1。鵜鴂、杜鵑實兩種,見離騷補注2

作者:辛棄疾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 ,苦恨芳菲都歇3。算未抵4、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塞黑5,更長門、翠輦辭金闕6。看燕燕,送歸妾7。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 、回頭萬里,故人長絕8。易水蕭蕭西風冷 ,滿座衣冠似雪 。正壯士、悲歌未徹9 。啼鳥還知如許恨10,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1."茂嘉十二弟",稼軒族弟,《詞選》雲:"茂嘉蓋以得罪謫徙,故有是言。"茂嘉事跡,還見於劉過《龍洲詞》有《送辛稼軒弟赴桂林官》【沁園春】詞雲;辛詞另有《戲賦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調》,調寄【永遇樂】。
2."鵜鴂、杜鵑實兩種":據《禽經》曰:"雋周,子規也。江介曰:子規,蜀右曰杜宇。"又曰:"鶗鴂,鳴而草衰。"注雲:"鶗鴂,《爾雅》謂之鵙,《左傳》謂之伯趙。然則子規、鶗鴂二物也。"
3."芳菲都歇":《廣韻》:鶗鴂,關西曰巧婦。關東曰鸋鴂,春分鳴則眾芳生,秋分鳴則眾芳歇。"
4."算未抵":料想還比不上。
5."馬上"句:暗用漢王昭君出塞事。石崇樂府《王明君辭序》雲"昔公主嫁烏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爾也。"
6."更長門"句:長門,冷宮。漢武帝時,陳皇後失寵,退居長門宮。此句承上句,意謂王昭君出冷宮後辭別漢闕。
7."看燕燕"二句:《詩·邶風·燕燕》"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於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涕泣如雨。"《小序》曰:"燕燕,衛庄姜送歸妾也。"
8."將軍"三句:將軍,指李陵。李陵多次與匈奴交戰而終降於匈奴,因此身敗名裂。用此典有勉勵忠義氣節之意。"向河梁"兩句:李陵《與蘇武詩》"攜手上河梁,遊子著何之?"
9."易水"三句:用荊軻事,見於《史記·荊軻傳》:"
10."還":如果。"如許恨":這許多生離死別的人間恨事。

〔導讀〕
這首詞作於瓢泉隱居期間,據開篇用典之意, "鷓鴣其志懷南,不思北徂。其鳴也,但北不南。"本草亦記杜鵑鳴必向北,此詞為送弟赴北之作。
王國維《人間詞話》評為"章法絕妙。且語語有境界,此能品而幾於神者。然非有意為之,故後人不能學也。"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稼軒詞字以【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一篇為冠,沉鬱悲涼,跳躍動盪,古今無此筆力。"
上闕借鳥興詠,以烘托贈別之意,氣氛營造精妙到位,人多比之江淹《恨賦》,有人據此認為"非詞家本色",也有人提出得唐人"賦得體"詩法,"未抵"二字領句,承上之啼鳥而啟下之別恨四事,上闕集女子離別之怨典,下闕則都用男子離別之典。《宋四家詞選》以為"前半闕北都舊恨,後半闕南渡新恨。"詞意迭宕,"沉鬱頓挫,姿態絕世,換頭處起勢崚嶒。"(陳亦峰《雲韶集》)結韻簡練而情境幽遠。詞中用典"經子百家,行間筆下,驅策如意。"(馮金伯《詞苑萃編》卷五)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