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婚紗攝影 » 蒙古袍結婚照

蒙古袍結婚照

發布時間: 2023-05-22 16:00:49

1、徐州姑娘嫁到內蒙古,蒙式婚禮太震撼,換禮服前後有哪些變化?

有人發布了一段非常驚艷的視頻,就是徐州的一名女孩馬上要結婚了,她是從江蘇徐州嫁到內蒙古,這也算是一種遠嫁。他們已經辦了一場西式的婚禮,想要再辦一場蒙古婚禮。而蒙古族是有自己的婚禮制服的,而且還有自己的一套流程,既然她要嫁到內蒙古,那麼就要入鄉隨俗。所以這名女孩就拍了一段自己從日常的穿著,變成蒙古族婚禮禮服的穿著。

而她當時也是和自己的好朋友,也就是幾名伴娘一起拍了一個變裝視頻。當時她走出來的時候穿著是一個白色的背心,然後穿了一條比較寬松的哈倫褲。頭上還戴了一頂漁夫帽,這讓她看起來非常的休閑,也很隨意和舒服。接著她的幾名朋友就蹲在地上,拉著她的手,幾名好朋友也都是穿著比較休閑舒適的,沒有刻意打扮。

鏡頭一轉,她們站起來之後,就讓人感覺非常的驚艷。因為鏡頭轉過來之後,她穿著蒙古族專屬的民族禮服,而且也帶著皇冠,讓她整個人看起來都非常的高貴也很典雅。雖然沒有西式婚紗看著那麼浪漫,但是卻感覺非常的莊重,也很神聖,並且氣場也是非常的高大。這名女子穿上蒙古族的婚禮禮服後,就讓人覺得像是女王一樣。

她的幾名朋友也都穿上了蒙古族的專屬服飾,看著也是非常的漂亮。小編看到這里感覺非常的驚喜,因為在以前覺得西式的婚紗非常好看,但是後來慢慢覺得漢族的漢服嫁衣也很好看。但是在看到這名女子拍的視頻之後,就覺得蒙古族結婚的婚禮禮服是真的別具一格,更加的好看。這也說明我們的國家每個民族的風俗和習慣都不一樣,而且在結婚的時候禮服也是有各自民族的特色的。

2、蒙古族--婚 俗

蒙古民族的婚禮別具一格,充滿了詩情畫意,有一種獨特的魅力。我們可以透過熱鬧有趣、異彩紛呈的一幕幕情節儀式,感知一個富於游戲精神的民族靈魂。

婚姻是男、女兩性的結合。在原始社會,兩性的概念不是個體的概念而是集體的概念,原始群體由族內婚制過渡到族外婚制,由此而產生人類最初的社會組織形式--由婚姻的兩合組織構成民族。隨著社會的發展,男女之間的媾合逐漸形成某種規范,並在此基礎上,逐步產生了相應的婚姻制度和某種特定的習俗。婚禮不僅僅是向社會宣布男女的結合,而且表明男女雙方維系家族的功能和生殖功能的合理性,因此蒙古民族在婚俗中特別看重婚禮。蒙古民族的婚禮始終具有自己鮮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和獨具風韻的魅力。

蒙古民族的傳統婚姻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真正的自主婚姻是近幾十年的事,但在禮節上多少還保留有傳統的痕跡。

豐富多彩的蒙古民族婚禮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由於歷史的演變,社會階級、階層的變化,其規模之大小、繁簡之程度以及具體方式等都曾經歷過多次的發展變化,但無論如何變化,都具有濃厚的游牧文化的特色。
蒙古民族男子到一定年齡時,父母就注意給兒子物色對象,得知誰家的姑娘在年齡、容貌、品德、性格和自己的兒子相當,就托媒人到女方家求婚。蒙俗是多求則貴,少求則賤。求婚要帶哈達、美酒、糕點等禮品。民間還有許多求婚的歌謠。求婚歌的詞曲各地不大一樣,但內容大致是相同的,詞句真摯動人,曲調優美抒情,有濃烈的民族風味。
方數次登門求親,若女方同意就請喇嘛選定良辰吉日,舉行訂婚儀式。定親的禮品叫茶禮,也叫茶的術斯、干術斯。術斯是全羊的意思。全羊是結婚那天才用的,茶的術斯向姑娘討價錢用的,規格比前者要低,為了面子上好聽,所以也叫全羊。實際上就是一塊磚茶作為全羊的代用品,禮輕而情意重。定親禮送到姑娘家,要設定親宴。去者以媒人為首,四人或六人同去,不可單數前往,這是通例。訂親宴也叫喝姑娘酒。從此以後,女方見了喝過姑娘酒的人一律稱為"親家"。席間要商定嫁妝彩禮和娶親的具體事宜。

訂婚後,若男女未到結婚年齡,男家逢年過節派兒子赴女家請安問候。

聘禮通常是以綢緞、首飾、箱子、櫃子、被褥、四季穿的衣服及牛、馬、羊等牧畜為主。

元代以後蒙古民族尚"九族",即禮品一"九"為起點,如三匹白馬,三隻白羊,三峰白駱駝,合起來為九。或者九隻羊,九匹馬,九峰駱駝,均可。從一九起,一至到六九、七九、最多不超過九九,即九九八十一頭。"九"是蒙古民族認為最吉祥的數字。蒙俗取其"九",象徵著廣闊、幸福、長壽。家貧人家,無力具備九數,也興奇數,即一頭,三頭,五頭,七頭均可。講究奇數,尋其根源,多來自對未來美好幸福生活的祝願。在婚禮問題上,女方從來不向男方索取"彩禮",而且還常常陪送很多嫁妝,生活富裕的人家陪送的更多,這種習俗至今還保留著。
結婚日期,由喇嘛選擇,通過媒人和證婚人通知女家。由媒人和男家親友將聘禮送到女家。結婚前幾天,男家女家通常宰牛殺羊准備,打掃或新搭蒙古包,備下美酒、煙、製作或購買好看的蒙古袍、蒙古學、馬靴,通知親友。結婚的新房一般扎在西北角,緊靠長者(父母)的蒙古包,親友的蒙古包由此往東排在一旁,作廚房用的蒙古包則扎在東北角最靠邊的位置上。

結婚那天,男家喜氣洋洋,熱火朝天,新郎在吉祥高興的氣氛中換上嶄新的裝束。一般是紅鍛結冠,或帶"布里亞特"式的圓錐紅纓帽,身著長袍,腰扎金黃寬頻,腳登長靴,負弓帶箭,腰間揣著哈達,顯得十分威武英俊。媒人、伴郎也都穿上盛裝。一切具備,新郎和伴郎在歡呼聲中舉起酒杯,唱起了娶親歌。

新郎進屋後,先拜佛爺、火神,後向新娘父母獻哈達、美酒等禮品,再向女家親友呈鼻煙壺,並一一請安問好。岳父母以矯客來臨,安為上座,以豐盛的全羊美酒招待。宴時,先割羊肉一片祭祖,後敬新郎、新娘。賓主高興地為新人的幸福舉杯祝酒、高歌。禮畢,姑娘、小夥子們耍笑新郎就開始了。阿拉善盟、伊克昭盟,"掰羊脖子骨",就別有情趣,要求新郎掰斷煮熟的羊脖子,為的是考驗新郎的力氣和智慧。為增加難度羊脖骨髓中常常插一根紅柳棍或筷子。科爾沁爭奪"羊恩吐"(羊嘎拉哈、也叫羊拐)也很富有詩意。

女方家要派人送親。起程時刻快到時,新娘罩上鮮紅的面紗,穿上桃紅色的蒙古袍,腰扎寬闊的綠綢帶,足蹬長統馬靴,顯得分外健美。在送親的祝酒聲中,新娘乘馬繞自家蒙古包三圈,向自己的父母和朝夕相處的姐妹們痛哭流涕,互相訴說慈愛、感恩、友誼之情依依不捨地告別。

這時,母親常常邊哭邊唱,父親的歌自己不能唱,通常姑娘們代唱。父母唱完歌,新娘在伴娘的陪送下,同新郎的娶親隊一起,登程出發。新娘總是姍姍而行,故意落在後面,走快了會被人笑話。娶親隊和送親隊都想搶先到男方家,雙方在路上都盡情馳騁,互相追逐戲逗。

娶親到家新郎新娘下馬前,先繞蒙古包走三圈。下馬後,拿著馬鞭,雙雙通過兩堆旺火,表示愛情的純潔、忠貞不渝,象徵著婚後生活的興旺、幸福、純潔。新郎新娘先拜佛爺、灶神。拜灶時,先在灶里燃起紅彤彤的旺火,新人並排跪在一起,新郎的膝部還要壓著新娘的袍子邊,以示男貴女賢;同時新郎伸右手插入白布口袋的日形處,新娘伸左手插入白布口袋的月形處,手攜手,表示同心同德,永不分離。再拜父母、拜親友,和小姑小叔一一相見互獻潔白的哈達,互呈鼻煙壺,新郎也向新娘的親友禮拜。
禮成後,舉行宴會,招待親友。一般是擺整羊席,新郎手提銀壺,新娘手捧酒盤,逐一上前敬酒。大家無拘無束地暢飲,一面跟著悠揚的馬頭琴聲,翩翩起舞、歌唱。

歡樂往往延續兩三天,之後,大家給廚師敬獻哈達等禮品。賓客陸續告辭,主人決不讓客人空手而回,通常贈送大人的禮品是襯衣、手巾、碗等,孩子的是月餅、糖果。女家送親的人起程時,男家要隆重設宴款待,表示餞行。臨上馬或上車前,男家還給送親者一一敬酒、致謝。

婚後一、二天,新娘新郎要回親(回門),住一、二宿後,新郎返回,新娘可多住幾日。婚禮後一個月頭上,有的講究新娘回娘家住一個月,叫"住對月"。"住對月"期間新娘親手做許多新鞋,回來後一一送給公婆、長輩、近親、以示媳婦的心靈手巧和孝順老人之心。

一般多是女子主持家政,除縫衣做飯外,還要擠牛奶,照顧老弱幼畜,揀柴拾糞;男子處理家庭重大事物通常都要和妻子商量,並取得其同意。《馬可波羅游記》中寫蒙古民族家庭生活:"婦女們非常珍視貞潔,舉止端莊,講禮貌,世界上很少有超過它們的。就是在對待丈夫的愛情和義務上也是如此。男人對妻子的忠誠也很令人欽佩。------,家庭里大家相處也很和睦和寧靜,實在值得人贊美。從來聽不到一切粗魯無禮的話語。"蒙古民族不重男輕女,幼兒無論是男是女,都一樣喜愛一樣看待。

家庭財產,過去的貴族多半是長子繼承,貧民通常是幼子繼承得多。

古民族的婚禮歡樂而有趣,各地變化多姿,各呈異彩。古老傳統的婚俗習慣也在逐漸改變著,那些名目繁多叩頭跪拜,宗教色彩已漸消失,但是定親、成親以及一些歡樂有趣的婚禮儀式仍然保留著。

婚姻要受社會制度的制約,因而不能不帶有不同社會制度影響的痕跡。蒙古民族從母權制過渡到父權制,從雜婚過渡到個體婚制以後,經歷了一系列婚制變化。但婚姻要受社會制度的制約,因而不能不帶有不同社會制度影響的痕跡。

在歷史上蒙古民族的婚姻形式大體有以下幾種:

搶婚(掠奪婚)
蒙古民族自七世紀到十二世紀期間,聘婚非常盛行。《蒙古秘史》中關於聘婚、許婚有許多記載。元代前後,聘婚已經成為一種普遍實行的婚姻制度。但是,直到十三世紀,掠奪婚並不少見。《蒙古秘史》中也速該巴特(成吉思汗之父)和訶額倫夫人的結合,就是正在打獵的也速該遇見另一部落娶女歸來,見其顏容無比,便搶來為妻。在戰爭中掠奪婚則更不勝數。1202年擊滅塔塔兒後,成吉思汗下令:"為父祖報其仇,雪其恨,比轄而屠之,殺之,屠而絕盡之,奴氣所余者。"塔塔兒的成年女子多被掠來成婚。

隨著歷史的發展,掠奪婚逐漸減少了,消失了,為聘婚所代替。但人們仍不忘其舊,把象徵性的搶婚形式,作為一種結婚習俗接收過來。男女雙方同意,並交換過聘禮以後,新郎在親屬及年輕朋友的陪同下,騎馬來到新娘的氈包,這時新娘被她的女友們團團圍著。照例新娘不是被領走,而是從她的女友手中被搶走,她喊著、掙扎著;那些強壯的小夥子們卻靈巧地把他駕走,馳向新郎的氈包。這些實質已不是搶婚,只是一種婚俗形式。

表親婚
蒙古民族實行族外婚制,禁止血親結婚,但不限制姻親結婚。因而常常到舅族求婚。鐵木真九歲時,也速該巴特就打算從鐵木真舅族訶額侖母家,斡勒忽訥兀惕百姓處聘女,但途中遇到德薛禪,聘了其女布兒帖才沒有去成。到了現在這種表親婚已被禁止。

妻方居住婚
"妻方居住婚"有的是"入贅婚",有的是"服役婚"。《舊唐書 室韋傳》載:"婚姻之法,男先就女舍,三年役力,因得親迎其婦,役日已滿,女家分其財物,夫婦同車而載,鼓舞共歸。"不過,正如《蒙古秘史》所載:"女子之命不可老於生身之門。"可見人們當時並不十分贊同。

轉房婚
加賓尼的《蒙古史》和《三國志東夷傳》都有記載。這種"妻姐妹婚"和"夫兄弟婚",正是母權制氏族社會族外群婚制的遺俗。夫兄弟婚,它多因家境不大富裕弟嫂結合(民間稱為"小叔子和嫂子就合 "),可免花很多錢另娶;另也因嫂子的品德好,為全家所贊佩,不忍相離。妻姐妹婚,多因姐故,又怕姐姐的遺子受繼母氣,而姐夫與小姨結合成妻姐妹婚。

買賣婚
元明清,隨著封建制的發展,聘婚制也就成了買賣婚。通常只有男家送彩禮給女家,女家無任何禮品答謝。對彩禮多少,女方總是討價還價,爭來爭去,其婚約應說是買賣式的。這種婚姻是以男方相當數量的財物為代價取妻成親的。這種財物實際是賣女的代金。蒙古民族大多數都是用牛、馬、羊為聘禮的,也有的用金銀首飾、衣物、土地的。有的蒙古民族家庭非常講究陪送嫁妝。有的要陪送一架新的蒙古包,人們專門查數,看娘家陪送多少嫁妝。

抱斧婚
這是奴隸制社會遺留下的一種婚制。它始於何時不詳,沒有文獻記載,但直到清末還存在這種婚姻。它規定,府內女奴如違犯府規,就強行叫她抱斧成親。成婚儀式是,她懷抱斧子(代表她的丈夫),她面前放著豬槽子、塔頭墩子,意為願她終身成為王宮的奴隸。實際上,這是封建王公對女奴的一種示威性懲處。據說哲里姆一帶也有與碾子成親、抱雞成親的,形式雖異,實質相同。

除上述諸種婚制外,也存在與漢族及其他北方民族大體相同的婚制(如童養婚、指腹婚----),不一一贅述。

3、內蒙古族結婚禮服穿什麼好

想穿什麼就穿什麼。先穿婚紗,然後傳蒙古袍,再換其他的也不錯。先穿禮服,後穿蒙古袍也行啊。反正一輩子就這么一次,自己喜歡才是最重要。我個人覺得還是穿蒙古袍,一是有特色,二是冬天比較保暖。見過大冬天穿著露肩婚紗發抖的新娘,覺得好……祝你們幸福!

4、沈陽哪兒有租蒙古袍的地方?

大青溝、朝海沙漠附近吧

5、結婚時蒙古袍婚紗都要穿該怎麼搭配?

在婚禮中可以換次衣服,比如迎娶時穿蒙古袍,敬酒時穿婚紗,也可以反過來,還有可以請大師級的設計師訂一款有蒙古風格的結婚禮服。或者是有婚紗風格的蒙古袍。qui te amo。

6、請問蒙古族結婚時所穿的蒙古袍顏色有講究嗎

結婚的女子在衣抄領上要加上一個附領(在領子外面加的一個高領),這個「附領」必須是白色,邊上要有綉花或鑲嵌珍珠瑪瑙。

姑娘一定要系腰帶(未出嫁的姑娘叫「布斯太」),頭巾和腰帶系在右側,蒙古袍右開襟不能綉花,下擺開衩,腰帶左方垂掛針插、鏡盒、梳子包,頭上只能扎一條辮子。一旦結婚就要剪去腰帶(結了婚的女子叫「布斯貴」),頭巾要扎在後面,蒙古袍要對開襟,還要綉花,袍子下擺不再開衩,只垂掛一個針插。

7、蒙古族結婚穿的蒙古袍是女方買的嗎

蒙古族結婚穿的蒙古袍是女方買的。蒙古袍是蒙古族的傳統服飾。蒙古袍從材料、工藝、款式到穿著方式及使用過程都體現了本民族的風俗特點。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是蒙古袍的4個主要部分,婦女頭上的裝飾多用瑪瑙、珍珠、金銀製成。元代是蒙古袍的發展期。清代是蒙古袍部落特色的形成期。

8、鄂爾多斯婚禮的婚禮內容

鄂爾多斯婚禮有哈達訂親、佩弓娶親、攔門迎婿、獻羊祝酒、求名問庚、卸羊脖子、分發出嫁、母親祝福、搶帽子、聖火洗禮、跪拜公婆、掀開面紗、新娘敬茶,大小回門等一系列特定的儀式程序和活動內容。
鄂爾多斯婚禮——這里說的鄂爾多斯婚禮,即鄂爾多斯蒙古族婚禮,她集鄂爾多斯歌舞、飲食、文化、禮儀、風俗於一體,具有明顯的地域色彩。它起源於成吉思汗時代。生活在伊金霍洛旗的蒙古族,大多為達爾扈特部落的後裔,都是直接為元代宮廷服務的衛士歌手的子孫,她們世代相傳,較多地保存了當時的文化,所以其獨特性與魅力是任何地方的蒙古族婚禮所無法比擬的。如今,來伊金霍洛旗的遊人碰巧趕上一家蒙古族的婚禮,或觀看模擬鄂爾多斯婚禮的表演,一定會大飽耳福、眼福、口福。鄂爾多斯婚禮有一套獨特而嚴格的程序。
乘馬娶親
下午申時,新郎家中,賓客盈門,饋贈禮品。主家擺下宴席,請來樂手、歌手,宴請大賓、伴郎、祝頌為首的娶親代表。宴罷,鼓號一響,已接近日募。娶親的人們來到祿馬下面,祭過聖主成吉思汗。此時,披弓掛箭的新郎如一位即將出征的勇士被眾人簇擁過來。據傳,戰時娶親,必佩戴弓箭,一為隨時備戰,二怕「搶親」的習俗。新郎翻身上馬,充當司儀的祝頌人端起一碗鮮奶,高聲吟誦《弓箭贊》《駿馬贊》。念了三遍後,一行四人的娶親隊伍策馬向新娘家馳去。
閉門迎婿
娶親的隊伍剛到新娘家門前,准備就緒的信號就發出了:只見一股烈焰騰空而起。新郎暗松一口氣,徑直走向房門,不想閃出四位大嫂堵在門口,向娶親隊伍「發難」。祝頌人即刻上陣迎「戰」。這場舌戰一問一答,妙趣橫生。如果男方取勝,女方則收下牛犢紅筒,爽快放行。否則,不僅遭受奚落,還要被頂回。
求名問庚
入夜,開始進行另一個儀式:求名問庚,這是婚禮過程中時間最長的一項內容。鄂爾多斯少女,出嫁時都要另起一個名字,在婚宴上公開。男方祝頌人與手持銀盅的新郎跪在地下,千方百計想套出新娘的新名字,女方四位大嫂答非所問,有意刁難。直到最後,新郎把哈達舉在手上,把求婚的禮品金銀對環擺在哈達上,祝頌人再次求情,大嫂們才生惻隱之心,從懷里取出一條哈達,說出新娘名字,雙方互換信物,此時已是黎明時分。
送親上路
女方家最盛大的婚宴就要開始了。宴畢,新娘即將出嫁。所以也稱「離娘宴」。同時也是新郎的最後一次過關考試。先輪流給賓客叩頭敬酒,接受女方家親戚贈送的衣服佩飾,穿上才可以娶走新娘。進膳時,新郎必須當眾掰開一個半生不熟的羊脖子,一般羊脖子里總要塞根紅柳棍,以考驗新郎的腕力和智力。宴後,新娘就要登程,女友們把新娘團團圍住,進行「阻嫁」,男方奮力搶親。之後,開始裝扮新娘。館頭額吉解開新娘的大辮,蘸著碗里的清水,梳得油光凈亮,把鏈垂頭飾戴上,意味著少女時代就此結束,今後將以少婦的形象出現。女方送親的人准備好騎乘,在悠揚的禮贊聲中,蒙著紅紗的新娘由倆位胞兄牽著,緩緩穿過人群上了紅馬,向婆家走去。這時,女方賓客唱起了惜別的歌為她送行,直唱得新娘淚如雨下,不時地停馬回望。
迎新拜灶
離婆家不遠時,男方派出的人已在野外迎侯多時,就地擺開酒宴為送親者接風洗塵。趁大家喝酒之際,新郎與祝頌人騎馬趕快逃走。按照風俗,跑得慢了帽子就有被搶走的危險。新娘的到來引起一陣暄鬧。由新娘家陪送的嫁妝從兩堆火中通過,而新娘也要由新郎牽著馬從火中穿過。以避邪免災。新娘步入正廳後,先向灶神三拜九叩,男方祝頌人同時為她吟誦《祭灶詞》。然後,依次向婆家主婚人等叩頭,並接受贈禮,跪拜完畢,揭去喜帕,新娘方可在眾人面前亮相。
婚慶
喜宴擺開,新婚典禮就此開始,第一個招待貴賓的隆重禮儀是獻羊背子,等《全羊贊》的吟誦聲一落,賓客就可以盡情品嘗,開懷暢飲了。同時,新娘開始接受各方親戚的贈禮,而這些送禮的賓客也會得到一份新郎家的回禮。接下來,新娘與新郎的父母依次向賓客敬酒。在一片歌舞聲中,鄂爾多斯婚禮走向了高潮,也走向了尾聲。 鄂爾多斯婚禮仍保留著男到女家娶親的習慣。結婚那一天,男家附近另設一座披紅掛綠的蒙古包,作為新房。包里包外都是穿著鮮艷的蒙古袍、歡聲笑語的男男女女,新郎也換上嶄新的裝束,忙碌著准備去迎親。新娘則在自己家的蒙古包內梳洗打扮,迎接新郎的到來。迎親的隊伍將在傍晚時分出發。新郎身著紅綢長袍,腰束金黃寬頻,腳蹬高統馬靴,由領頭人、祝頌人陪同,來到蒙古包前象徵蒙古族人民勇敢精神的瑪尼宏棋桿下,由祝頌人領頭,在場賓客和韻,唱起歡樂的迎親歌:成吉思汗時代許下的婚禮,是草原上最歡樂的時機。抬出那肥壯的牛羊,擺上那豐美的奶食,讓我們在這豐收的季節里縱情歡樂……之後,迎親的隊伍揚鞭策馬向新娘家馳去。
按照傳統的禮節,迎親隊伍在新娘所在的浩特先騎馬繞跑一圈。正待在新娘的蒙古包前下馬,歡聚在新娘家的親友便迎上來,寒暄之間,迎親的祝頌人還未來得及下馬,他手捧的哈達就給新娘家的一位廚師用燒火棍接過去。這時,新娘的親友們在包外圍成一個半月形圈子,作出拒娶的樣子,還用一條絲帶將迎親者擋住,這叫綵帶隔門。於是善於辭令的祝頌人便高唱鄂爾多斯民歌發問:你家天天關門,還是見我們來了關門?是嫌我們來的人多,還是因為錯過了時辰?口齒伶俐的伴娘就會用民歌反唇相譏。這樣,雙方一唱一答,充滿情趣,直到最後,伴娘才收起綵帶,放迎親者進包。
進包後,祝頌人拿出送給新娘的首飾和衣物,請女方父母親友過目,並敬獻上奶酒和全羊。之後,新娘家舉行盛宴,招待迎親的人。蒙古包內,男女老少圍坐一堂,杯盞交錯,歌聲不絕,直到深夜。當年長客人走後,一位少女會端上一盤羊頸骨,要新郎從中掰斷。為戲弄新郎,伴娘往往將一根筷子插進羊頸骨里,當新郎識破伎倆,終於把羊頸骨折斷時,他要當眾與新娘分著吃,以示全心全意的愛情像羊頸骨那般緊緊相扣。
第二天,新娘要離開娘家時,往往淚如雨下,似乎很傷心。其實這是鄂爾多斯婚禮中的哭嫁習俗。這時,祝頌人領新郎搶親。陪親的姑娘將新娘保護起來。男方好言相勸不成,便擠進人群中搶新娘,場面十分熱鬧。最後,自然還是搶親的人獲勝了。
於是,新娘和親人們依依惜別,送行的人們唱起送親歌,歌聲中,伴娘用紅紗為新娘蒙上頭,然後上馬繞自家的蒙古包一周,便策馬向新郎家馳去。一路上,雙方親友相互追逐嬉戲,看誰搶先到達,最後,往往是男方搶先到家。
新娘下馬後,先在蒙古包前的瑪尼宏棋桿下舉行跳火儀式,取興旺之意。新娘進入蒙古包,祝頌人要向新郎的父母發問,新媳婦蒙頭蓋臉,能不能見人露面?回答後,婆婆揭開幾媳的蒙頭紗,然後贈送禮品,並給新娘起新的名字。接著,全羊席開始,持續到天明。
次日清晨,新婚夫婦舉行送客酒宴。送親的眾人都要暢飲三杯,然後方躍馬揚鞭,踏上歸程。
婚期選擇
結婚日期,由喇嘛選擇,通過媒人和證婚人通知女家。由媒人和男家親友將聘禮送到女家。結婚前幾天,男家女家通常宰牛殺羊准備,打掃或新搭蒙古包,備下美酒、煙、製作或購買好看的蒙古袍、蒙古學、馬靴,通知親友。結婚的新房一般扎在西北角,緊靠長者(父母)的蒙古包,親友的蒙古包由此往東排在一旁,作廚房用的蒙古包則扎在東北角最靠邊的位置上。
娶親歌
結婚那天,男家喜氣洋洋,熱火朝天,新郎在吉祥高興的氣氛中換上嶄新的裝束。一般是紅鍛結冠,或帶布里亞特式的圓錐紅纓帽,身著長袍,腰扎金黃寬頻,腳登長靴,負弓帶箭,腰間揣著哈達,顯得十分威武英俊。媒人、伴郎也都穿上盛裝。一切具備,新郎和伴郎在歡呼聲中舉起酒杯,唱起了娶親歌。
大意是:
成吉思汗傳下來的婚禮,
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候,
讓我們在遼闊的草原上,
縱情歌唱,幸福萬年長------
歌畢,新郎在眾人的簇擁下,跨上駿馬向女家賓士而去。通常新郎等人快到女家時,女家的蒙古包緊閉著,佯裝不知,閉門不納;或是新娘的伴娘和親友們,在門前作半圓形,好像拒娶的態勢。這時一位德高望重、善於辭令的婚禮祝頌人走出來,向女家客氣地說:今天是黃道吉日,我們是按婚約來娶親的。女家還照舊堵著門,以蒙古民歌高聲發問,請祝頌人用歌聲作答。
伴娘們先唱道--
什麼象徵著潔白無瑕?什麼標志著幸福榮華?
這樣的禮物是什麼?
你可把它帶到姑娘的家?
祝頌人答唱道--
清晨是純潔白凈的鮮奶,
正午釀得更加甘甜,
晚上變成醇香的酥油,
這珍貴的禮品全都帶來。
伴娘們又唱道--
千里草原上遠近馳名,
奔騰飛躍神速如鷹,
為接娶美麗的姑娘,
你們可曾帶它來臨?
祝頌人答唱道--
成吉思汗聖主的馬群里,挑選的白玉色寶馬駒,
馳騁藍天雲間的千里馬,
現已牽引到這里---------
祝頌人對答如流,伴娘無奈,才開門把新郎和迎親隊請進。
拜禮
新郎進屋後,先拜佛爺、火神,後向新娘父母獻哈達、美酒等禮品,再向女家親友呈鼻煙壺,並一一請安問好。岳父母以矯客來臨,安為上座,以豐盛的全羊美酒招待。宴時,先割羊肉一片祭祖,後敬新郎、新娘。賓主高興地為新人的幸福舉杯祝酒、高歌。禮畢,姑娘、小夥子們耍笑新郎就開始了。阿拉善市、鄂爾多斯市,掰羊脖子骨,就別有情趣,要求新郎掰斷煮熟的羊脖子,為的是考驗新郎的力氣和智慧。為增加難度羊脖骨髓中常常插一根紅柳棍或筷子。科爾沁爭奪羊恩吐(羊嘎拉哈、也叫羊拐)也很富有詩意。
女方家要派人送親。起程時刻快到時,新娘罩上鮮紅的面紗,穿上桃紅色的蒙古袍,腰扎寬闊的綠綢帶,足蹬長統馬靴,顯得分外健美。在送親的祝酒聲中,新娘乘馬繞自家蒙古包三圈,向自己的父母和朝夕相處的姐妹們痛哭流涕,互相訴說慈愛、感恩、友誼之情依依不捨地告別。
這時,母親常常邊哭邊唱,父親的歌自己不能唱,通常姑娘們代唱。父母唱完歌,新娘在伴娘的陪送下,同新郎的娶親隊一起,登程出發。新娘總是姍姍而行,故意落在後面,走快了會被人笑話。娶親隊和送親隊都想搶先到男方家,雙方在路上都盡情馳騁,互相追逐戲逗。娶親到家新郎新娘下馬前,先繞蒙古包走三圈。下馬後,拿著馬鞭,雙雙通過兩堆旺火,表示愛情的純潔、忠貞不渝,象徵著婚後生活的興旺、幸福、純潔。新郎新娘先拜佛爺、灶神。拜灶時,先在灶里燃起紅彤彤的旺火,新人並排跪在一起,新郎的膝部還要壓著新娘的袍子邊,以示男貴女賢;同時新郎伸右手插入白布口袋的日形處,新娘伸左手插入白布口袋的月形處,手攜手,表示同心同德,永不分離。再拜父母,拜親友,和小姑小叔一一相見互獻潔白的哈達,互呈鼻煙壺,新郎也向新娘的親友禮拜。

9、呼和浩特哪裡訂做蒙古袍最好?結婚用

就在電影製片廠西巷,大學東街天澤大酒店西邊那個巷子。有十來家專門定做蒙古服裝的。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