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婚紗攝影 » 銀鎖怨黃梅戲外景

銀鎖怨黃梅戲外景

發布時間: 2023-04-14 22:56:58

1、潮汕的黃梅戲是什麼時候形成的?

無從查起,聽朋友說很早的時候就在閩、湘、皖、鄂、贛等地方流傳了。潮汕位置在三省交界的地方,我想應該是更早吧。

2、查一下黃梅戲的資料,詳細一點

一、總體介紹黃梅戲
1、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也是與徽劇、廬劇、泗州戲並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之一。
2、黃梅戲起源地有安徽懷寧、桐城,湖北黃梅,安徽宿松四種說法。王兆乾(黃梅說的提出人)晚年承認黃梅戲源自「湖北黃梅」「缺乏理性的思考。四種說法中,以宿松說最為可靠, 後在清末傳入安徽省懷寧縣等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結合,並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漸發展為一個新生的戲曲劇種。一度被稱為「懷腔」、「皖劇」。
3、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朴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成為演繹、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
4、2006年5月20日,黃梅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分布地以安慶為中心,遍及中國。

二、黃梅戲歷史溯源
黃梅戲,是中國名聞的五大戲劇種類之一。黃梅戲起源地有四種說法。
1、安徽懷寧說 

安徽省黃梅戲發展基金會副會長柏龍駒說,如果「戲因縣名,縣因山名」,湖北黃梅縣有個黃梅山,就說「黃梅戲起源於黃梅縣」,那麼,安徽懷寧也有個黃梅山,兩個「黃梅山」,究竟哪個「黃梅山」與黃梅戲有瓜葛呢?柏龍駒先生進而考證,黃梅戲的語言和聲腔是以安慶、懷寧地方話為依託,與懷寧黃梅山一帶民歌小調完全一致的,而與湖北黃梅縣地方話大相徑庭。
2、安徽桐城說
黃梅戲是在桐城縣羅嶺鎮嚴鳳英的一出《天仙配》唱響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之後,才真正形成一個劇種的。嚴鳳英是黃梅戲的開山鼻祖,桐城羅嶺(安慶市郊區)的山水、風俗人情孕育了這位傑出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沒有嚴鳳英就沒有當代的黃梅戲。
3、 湖北黃梅說
湖北省黃梅縣在「黃梅概況」中自稱該縣是「全國五大劇種之一黃梅戲的故鄉」,其理由是:黃梅戲在黃梅採茶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戲因縣名,縣因山名」(黃梅縣西二十公里處有一山曰「黃梅山」)。此觀點最早見於湯金城在《黃梅戲藝術》1989第二期增刊上發表的《話說黃梅縣與黃梅戲》一文,在這里作者把縣名「黃梅」與戲名「黃梅」劃為等號。
4、安徽宿松說 
安徽省地方學者廖理南認為,安徽宿松才真正是黃梅戲發源地。他說,據考證,黃梅戲淵源於唐初的黃梅採茶歌,經宋代民歌的發展,元代雜劇的影響,逐漸形成民間戲曲雛形。至明代已經形成獨樹一幟的地方戲曲。「是安徽宿松和湖北黃梅一帶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吟唱的一種曲調藝術形式。兩縣毗鄰,有很長的邊界線,很多東西是無法分開的」。廖理南先生通過查閱文獻資料發現,在黃梅戲發展史上,宿松有十幾項第一,如:1、第一個專演黃梅採茶戲。從明代中葉,宿松人就開始在松梅嶺街上專演黃梅採茶戲;2、第一個將黃梅戲劇目寫入戲台楹聯。清代道光年間,當地人把《送香茶》、《西樓會》等幾個為群眾喜聞樂見的黃梅戲劇目寫入廖河戲台楹聯;3、第一個進行「官方公演」。宿松於1853年將黃梅戲由草野請進官方的縣城公演,比《黃梅縣志》記載的「黃梅戲1934年進黃梅縣公演」早81年;4、第一個正式把流行於民間的黃梅採茶歌定名為黃梅戲,1921年出版的《宿松縣志》中,第一次正式記載了「黃梅戲」這個名稱。
傳說清朝乾隆時期,在黃梅戲發源地四地之爭中,以安徽懷寧說最為可靠,黃梅戲的語言和聲腔是以安慶、懷寧地方話為依託,與懷寧黃梅山一帶民歌小調完全一致的,後傳入安慶,與當地民間藝術結合,並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漸發展為一個新的戲曲劇種,當時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早期的黃梅戲。其後黃梅戲又借鑒吸收了青陽腔和徽調的音樂、表演和劇目,開始演出「本戲」。後以安慶為中心,經過一百多年(19世紀初至解放前)的發展,黃梅戲成為安徽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和全國知名的大劇種。
黃梅戲的角色行當體制是在「二小戲」、「三小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臉、刀馬旦、武二花等行。雖有分工,但並無嚴格限制,演員常可兼扮他行。黃梅戲的表演載歌載舞,質朴細致,真實活潑,富有生活氣息,以崇尚情感體驗著稱,具有清新自然、優美流暢的藝術風格。黃梅戲中有許多為人熟知的優秀劇目,而以《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夫妻觀燈》、《打豬草》、《紡棉紗》等最具代表性。
黃梅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影響十分深遠。黃梅戲流行區域正在萎縮,各級黃梅戲劇團特別是縣級劇團的生存日益艱難,需要政府和全社會的關心與扶植。

三、黃梅戲發展簡史:
黃梅戲是由山歌、秧歌、茶歌、採茶燈、花鼓調,先於農村,後入城市,逐步形成發展起來一個劇種。他的起源,大約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但形成一個完整的劇種,那還是近代的事。在這段時間內,他吸收了漢劇、楚劇、高腔、採茶戲、京劇等眾多姐妹藝術的精華,使自己逐漸完善起來而成為一個名劇。在談說這個名劇的時候,不能不注意到,表演這個劇種的團體,同樣經歷了這么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他也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單到復雜,逐步完善起來的。也可以說,黃梅戲的形成發展和他的表演團體的形成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第一階段,約從清乾隆到辛亥革命前後。產生和流傳到皖、鄂、贛三省間的採茶調、江西調、桐城調、鳳陽歌,受當地戲曲(青陽腔、徽調)演出的影響,
第二階段,是從辛亥革命到1949年。這一階段,黃梅戲演出活動漸漸職業化,並從農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黃梅戲入安慶市後,曾與京劇合班,並在上海受到越劇、揚劇、淮劇和從北方來的評劇(時稱「蹦蹦戲」)的影響,在演出的內容與形式上都起了很大變化。編排、移植了一批新劇目,其中有連台本戲《文素臣》、《宏碧緣》、《華麗緣》、《蜜蜂記》等。音樂方面,對傳統唱腔進行初步改革,減少了老腔中的虛聲襯字,使之明快、流暢,觀眾易於聽懂所唱的內容。取消了幫腔,試用胡琴伴奏。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劇和其他兄弟劇種的程式動作,豐富了表現手段。其它如服裝、化妝和舞台設置,亦較農村草台時有所發展。
第三階段,是1949至今。1952年,黃梅戲藝人帶著《打豬草》、《藍橋會》等劇目到上海演出。幾十年來造就了一大批演員,除對黃梅戲演唱藝術有突出成就的嚴鳳英、王少舫等老一輩藝術家外,中青年演員馬蘭、韓再芬等相繼在舞台上、銀幕上和電視屏幕上展現了各自的英姿,引起了觀眾的注視。嚴鳳英、王少舫合演的《天仙配》,曾二度攝製成影片,轟動海內外。
黃梅戲湖北的發展,與18年前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句口號密不可分,這句口號就是「把黃梅戲請回娘家」。在這一口號的指引下,湖北省圍繞振興黃梅戲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湖北省黃梅戲劇院;從安徽安慶聘請了部分黃梅戲演員;把黃岡地區的大部分楚劇、漢劇團紛紛改為黃梅戲劇團;成立了黃岡藝校,專門為黃梅戲培養後備人才。黃岡地區創作的兩台劇目《於老四與張二女》、《銀鎖怨》先後在北京演出14場,得到觀眾好評;1995年,湖北省黃梅戲劇院創作的大型現代戲《未了情》和古裝戲《雙下山》,在安慶舉辦的全國第二屆中國黃梅戲藝術節上獲得優秀演出獎,主演楊俊、張輝獲表演金獎。《未了情》還獲得第五屆中國藝術節文華新劇目獎、文華導演獎、文華音樂創作獎。為了提高黃梅戲的整體藝術水平,經過5屆藝術節的推動與磨礪,創作出了《冬去春又回》、《請讓我做你的新娘》、《春到江灣》、《春哥傳》等優秀劇目,培養出了郭華陽、周洪年、段秋萍等一批黃梅戲新秀。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多元文化相繼湧入,黃梅戲等傳統戲劇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它們是否該與時俱進進行變革?而傳統文化又該如何繼承與發展?這是當今許多演員、文藝工作者厄待解決的問題
2012年7月黃梅戲代表人物之一的吳瓊首次擔任出品人兼藝術指導,在北京保利劇院推出了黃梅音樂劇《貴婦還鄉》,該黃梅音樂劇改編自瑞士劇作家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的名劇《老婦還鄉》,引領了中國傳統藝術跨界與西方音樂劇融合的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吹響了黃梅戲等傳統戲劇時代戰役的號角。
黃梅戲《天仙配》
同年11月,在第20121104期的文話中國欄目中,主持人馬東就這個問題與該劇的出品人、編劇、舞美——吳瓊、王新紀、邊文彤等人進行了細聊,吳瓊對於黃梅戲的現狀不容樂觀,她說,從2000年回歸黃梅戲舞台開始,這么多年走下來始終。

四、傳統劇目
解放以後,先後整理改編了《天仙配》、《女駙馬》、《羅帕記》、《趙桂英》、《慈母淚》、《三搜國丈府》等一批大小傳統劇目,創作了神話劇《牛郎織女》、歷史劇《失刑斬》和《玉堂春》、現代戲《春暖花開》、《小店春早》、《蓓蕾初開》。其中《天仙配》、《女駙馬》、《玉堂春》和《牛郎織女》相繼搬上銀幕,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
黃梅戲的優秀劇目有:《天仙配》、《牛郎織女》、《槐蔭記》、《女駙馬》、《孟麗君》、《夫妻觀燈[7] 柳樹井》、《藍橋會》、《路遇》、《王小六打豆腐》、《小辭店》、《玉堂春》《西樓會》、《紡棉花》、《鞦韆架》等等。

五、黃梅戲的角色行當
黃梅戲角色行當的體制是在「二小戲」、「三小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上演整本大戲後,角色行當才逐漸發展成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奶生、花臉諸行。辛亥革命前後,角色行當分工被歸納為上四腳和下四腳。上四腳是:正旦(青衣)、老生(白須)、正生(黑須)、花臉;下四腳是: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行當雖有分工,但很少有人專工一行。民國十九年(1930)以後,黃梅戲班社常與徽、京班社合班演出。由於演出劇目的需要,又出現了刀馬旦、武二花行當,但未固定下來。當時的黃梅戲班多為半職業性質,一般只有三打、七唱、箱上(管理服裝道具)、箱下(負責燒茶做飯)十二人。行當搭配基本上是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花臉七行。由於班社人少,演整本大戲時,常常是一個演員要兼扮幾個角色,因而在黃梅戲中,戲內角色雖有行當規范,但演員卻沒有嚴格分行。
正旦:多扮演莊重、正派的成年婦女,重唱工,表演要求穩重大方。所扮演的角色如:《蕎麥記》中的王三女、《羅帕記》中的陳賽金、《魚網會母》的陳氏等。
小旦:又稱花旦,多扮演活潑、多情的少女或少婦,要求唱做並重,念白多用小白(安慶官話),聲調脆嫩甜美,表演時常執手帕、扇子之類,舞動簡單的巾帕花、扇子花。所扮演的角色如:《打豬草》中的陶金花、《游春》中的趙翠花、《小辭店》中的劉鳳英等。演出整本大戲後,小旦行又細分出閨門旦及專演丫鬟的行當「捧托」。旦行是黃梅戲的主要行當,舊有「一旦挑一班」之說。
小生:多扮演青少年男子,用大嗓演唱,表演時常執摺扇。扮演的角色如:《羅帕記》的王科舉、《春香鬧學》的王金榮、《女駙馬》的李兆廷、《天仙配》的董永等。
小丑:分小丑、老丑、女丑(彩旦)三小行。在黃梅戲中,醜行比較受歡迎。為幫助演出,小丑常拿著一根七、八寸長的旱煙袋,老丑則拿著一根二、三尺長的長煙袋,插科打諢,調節演出氣氛。扮演的角色如《打豆腐》中的王小六、《釣蛤蟆》中的楊三笑等。
老旦:扮演老年婦女,在戲中多為配角。如《蕎麥記》中的王夫人。
花臉:黃梅戲中花臉專工戲極少,除在大本戲中扮演包拯之類的角色外,多扮演惡霸、寨主之類的角色,如《賣花記》的草鼎、《二龍山》的於彪等。
正生:又稱掛須,有黑白須之分,一般黑須稱正生,白須稱老生。重唱念,講究噴口、吐字鏗鏘有力。所扮演的角色如:《蕎麥記》中的徐文進、《告經承》的張朝宗、《桐城奇案》的張柏齡等。
伴奏鑼鼓最初只有大鑼、小鑼、扁形圓鼓,被稱作"三打七唱",即3人演奏打擊樂器並參加幫腔、7人演唱。以後執堂鼓者又兼奏竹根節和鈸,3名伴奏者分別坐在上場門內外側和草台正中(奏鼓者)。30年代後,因受徽班和京劇影響,逐漸移至下場的台側。傳統的鑼鼓點質朴、洗練,常用的有一、二、三、四、五、六、九槌,和十三槌半、四不粘(又名"一字鑼")、蛤蟆跳缺、鳳點頭、三條箭、推公車等。配合身段表演的有起板鑼鼓、十三槌半、七字鑼、叫鑼等。建國後,又陸續吸收京劇技藝,編創了一些新鑼點,以適應表演和聲腔伴奏的需要。

3、黃梅戲的發展歷史

黃梅戲的發展歷史,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約從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後。產生和流傳到皖、鄂、贛三省間的黃梅採茶調、江西調、桐城調、鳳陽歌,受當地戲曲(青陽腔、徽調)演出的影響,與蓮湘、高蹺、旱船等民間藝術形成結合,逐漸形成了一些小戲。進一步發展,又從一種叫羅漢樁的曲藝形式和青陽腔與徽調吸收了演出內容與表現形式,於是產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戲。從小戲到本戲還有一種過渡形式,老藝人稱之為串戲。所謂串戲就是各自獨立而又彼此關連著的一組小戲,有的以事串,有的則以人串。串戲的情節比小戲豐富,出場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圍。其中一些年齡大的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來扮演。這就為本戲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第二階段,是從辛亥革命到1949年。這一階段,黃梅戲演出活動漸漸職業化,並從農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黃梅戲入城後,曾與京劇合班,並在上海受到越劇、揚劇、淮劇和從北方來的評劇(時稱蹦蹦戲)的影響,在演出的內容與形式上都起了很大變化。編排、移植了一批新劇目,其中有連台本戲《文素臣》、《宏碧緣》、《華麗緣》、《蜜蜂記》等。音樂方面,對傳統唱腔進行初步改革,減少了老腔中的虛聲襯字,使之明快、流暢,觀眾易於聽懂所唱的內容。取消了幫腔,試用胡琴伴奏。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劇和其他兄弟劇種的程式動作,豐富了表現手段。其他如服裝、化裝和舞台設置,亦較農村草台時有所發展。
第三階段,是1949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黃梅戲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1953年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在合肥成立。安慶地區十三縣也先後成立了專業劇團;1954年黃梅戲《天仙配》參加了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得成功,該劇還曾二度被攝製成電影,轟動海內外。一批新創作、改編的優秀劇目如《女駙馬》、《砂子崗》、《火燒紫雲閣》等陸續上演。這一時期黃梅戲還影響到不少外省地區,如湖北、江西、江蘇、福建、浙江、吉林、西藏等省區也相繼成立了黃梅戲劇團。香港、澳門還出現了用普通話和粵語演唱的黃梅戲。在表演藝術上,通過排演新戲和拍攝影片,吸收了話劇和電影的表演形式,在人物塑造等方面有了新的發展。解放後的幾十年黃梅戲造就了一大批優秀演員,除了對黃梅戲演唱藝術有突出貢獻的嚴鳳英、王少舫等老一輩藝術家外,中青年演員如馬蘭、韓再芬等相繼在舞台上、銀幕上和電視屏幕上展現出他們精湛的演技,博得觀眾的關注和喜愛。 縱觀黃梅戲的表演活動,從業余性到專業性,大略可分為四個階段 :
萌芽階段
只有表演者,沒有表演團體。這時期的黃梅戲,用山歌、茶歌等結合旱船、龍舟民間歌舞形式,在廟會上或過年過節時演出、演唱,他們由一人牽頭,把自願者聯絡在一起,業余時間,自由結合,演唱完畢,各自散去,下次再演唱,重新組合。而這一次的組合,與上一次的人員,就不一定相同了。這種演出、演唱,純粹是自娛自樂、與人同樂的性質,並不是以此為職業作為謀生的手段。所以說,早期的黃梅戲,還沒有形成真正的表演團體。
早期階段
相對固定、人員很少、形成業余或半職業的班社黃梅戲從山歌、茶歌、採茶燈、風陽花鼓調的演唱,發展到有簡單故事情節的二小戲、三小戲的時候,演唱者們,便不能如先前那樣隨意演唱了。由於是戲的演出,必須有排練,有服裝、道具等戲劇所需要的程序和要求,業余時間則不夠,加之,這種演出可能變成表演者的職業或半職業,他們便自然結合成一個團體。這就有了早期相對固定的黃梅戲班子,即現在稱之為表演團體的。
這個時期的班子,有的是短期的,有的是季節性的,基本是業余性或半職業性的。大多沒有固定的班址,內部鬆散,組織結構不完整,沒有嚴格的紀律約束,人員出入自由,因表演的內容不大,劇中的人物不多,只不過三兩出二小戲(小生、小旦)和三小戲(小生、小旦、小丑),所以班子的人員很少,七八個人即可,所謂「七忙八不忙」,這是黃梅戲班子里流行的一句俗浯,就是說,這個班子七個人,就忙些,有八個人就不忙了。因此說,中期階段的黃梅戲,已經有了一些相對固定的,人員很少的,但是業余或半職業性的表演團體。
後期階段
班社迅速發展,走上正規、固定,劇目增多,行當全,從農村進入城市黃梅戲到了清末民初,兼收並蓄,已經發展成比較完整、成熟的劇種。除演二小戲、三小戲外,吸收了青陽腔、楚劇的大本戲。演大本戲,就要求班社要相對的穩定,要具備表演大戲的表現能力。因此這段時期,相繼出現了固定的職業性的班社,這種職業性的表演團體,為了生計,為了營業,為了保證收入,劇目要經常翻新,表演也要有一定的質量,人員增加了,行當齊全了,舞台美術(衣箱、幕布、道具、刀槍把子)也有了發展。班子不那麼鬆散了,組織管理上,有了班主,還有了聯系演出和管理生活的專職人員,流動性也增大了(即所謂「跑碼頭」)。這種職業性的表演團體,大約在清咸豐年間就已出現,如在咸豐七年(1857年),清軍多隆阿、鮑超曾在冬至這天,在宿松緘「為劇樓,演花鼓戲,邀各營隊長洎眾文吏聚觀」。(宿松縣志)這里說的花鼓戲就是黃梅戲。
這個記述,說明兩個問題:一、多隆阿和鮑超看的這個黃梅戲,可能是一個陣容不錯,有一定演出質量的固定性職業班社。二、這個班社已進入劇場。可惜這個記述未記班社名字及其他活動情況,因此有人說,他也可能是一個非職業性的班子。但是在光緒年間之後,黃梅戲的職業班杜,在岳西、宿松、潛山、太湖、懷寧的皖西一帶就相繼大量出現。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桐城人瓦匠彭鴻華,人稱彭小佬,組織了黃梅戲班子,在懷寧的鄉間演出,稱「彭小佬班」。又光緒三十年(1904年)前後,王宏元在岳西組「同升班」。
20年代到30年代,是黃梅戲職業班社發展比較多的時期,除長江以北皖西、長江以南的至德(今東至縣)、青陽、貴池、銅陵乃至徽州地區均有黃梅戲班社的組建。民國十五年(1926年),張廷翰在岳西組建「張翰班」(又稱「良友班」)。民國十六年(1927年),檀槐珠在東至組建「同樂堂」,又名「槐珠班」、「檀家班」。王梓林於民因二十七年(1938年),在宿松組建「抗建班」,又叫「王梓林班」。時值抗戰時期,這個班子到抗戰後方演出,宣傳抗日救亡。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桂春柏、桂月娥,在銅陵組建「椿月堂班」。抗戰勝利後,大江南北,此散彼聚,聚而又散,散而又聚,比較活躍。1932年,丁永泉與藝友們一起,帶班子進入安慶市,結束了黃梅戲只在農村演出的歷史。此後,其他班社:仿效,也紛紛進入安徽的市縣演出。總的說,後期的黃梅戲表演團體,比較正規和固定,演出劇目增多,行當比較齊全,流行地區擴大,並從農村進入城市。
近期階段
從職業班社轉為政府管理的職業劇團黃梅戲於1932年進入城市,到全國解放,20多年間,從當時的安徽省省會安慶市,到周圍各縣以及江南的銅陵、青陽、貴池等縣鎮,都有黃梅戲的班社活動。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的文化事業管理部門,通過對藝人組織學習、培訓等方式,將他們重新組織起來,置於政府領導之下,使之更好的學習和演出。如在安慶市,以丁老六(丁永泉)和他的兒子丁紫成、女兒丁翠霞,還有潘澤海和他的女兒潘王景琍,及後來從京班轉來的王少舫兄妹,組建了「民眾劇場」(當時場團合一,其實為民眾劇團)。不久,嚴風英回到安慶,參加了「群樂劇場」(後改為「勝利劇場」,遷至錢牌樓新址)。又如桂春柏、桂月娥組建的「一二三班」,在銅陵被政府改為「銅陵新民劇團」。在此前後,安慶地區所轄各縣及江南各縣,將流動的職業班社及零星藝人,組成職業性的黃梅戲劇團。如望江縣藝人胡玉庭和懷寧藝人李桂蘭等人,從江北流動到至德,被至德組建為「至德大眾劇團」。桐城縣的文化部門將黃梅戲藝人陳國榮等,和一些業余演唱積極分子嚴雲林等人,組成「桐城人民劇團」。望江縣則是把半專業性的「涼亭劇團」和業余活動骨幹組成「望江流動劇社」。這樣的恢復和重建表演團體,使原本流動性很強的「跑碼頭」狀況,都相對的穩定了下來,基本上在一個縣的范圍內活動和演出,並且多有固定的劇場。演出條件大大改善,脫開了「草台」和「地灘」。最主要的是,有了政府的領導和支持,自己管理自己,經濟收入也有了一定保證。
1952年,安慶黃梅戲藝人帶著《打豬草》、《藍橋會》等劇目到上海演出,廣受好評。自此之後,黃梅戲從安慶地方小戲逐漸成長為全國性劇種,並名揚異域。1955年石揮導演,嚴鳳英、王少舫合演的《天仙配》,轟動海內外,以至於港台電影界在一段時期內大量出現所謂「黃梅調」電影。其中以香港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出產的為典型,李翰祥導演當時主導了多部「黃梅調」電影。代表作有:《貂蟬》、《江山美人》、《鳳還巢》、《楊乃武與小白菜》、《玉堂春》等。這些「黃梅調」電影也為黃梅戲在港台和海外的傳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直到21世紀,仍時有港台電影中穿插有黃梅戲(或帶黃梅戲風情)的唱段,如王菲、梁朝偉主演的《天下無雙》等。
安徽省和安慶市的黃梅戲劇團幾十年來也造就了一大批演員,除對黃梅戲演唱藝術有突出成就的嚴鳳英、王少舫等老一輩藝術家外,中青年演員馬蘭、韓再芬、吳瓊等相繼在舞台上、銀幕上和電視屏幕上展現了各自的英姿,引起了觀眾的注視。
在此期間黃梅戲藝術工作者們先後整理改編了《天仙配》、《女駙馬》、《羅帕記》、《趙桂英》、《慈母淚》、《三搜國丈府》等一批大小傳統劇目,創作了神話劇《牛郎織女》、歷史劇《失刑斬》、現代戲《春暖花開》、《小店春早》、《蓓蕾初開》。其中《天仙配》、《女駙馬》和《牛郎織女》相繼搬上銀幕,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
文化大革命讓黃梅戲瀕臨滅亡。中國黃梅戲大師嚴鳳英在文革期間因被迫害自殺,年僅38歲。死後還被軍代表以尋找「特務發報機」為由,割開喉管,挖出內臟。
安徽省安慶市截至2012年已經舉辦了六屆黃梅戲藝術節,起到了一定影響。其中,第五屆黃梅戲藝術節於2009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安慶舉行,本屆黃梅戲藝術節由中國文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戲劇家協會、安徽省文化廳、安徽省廣電局、安慶市人民政府承辦。藝術節中除推出安徽省內外16台黃梅新戲之外,還舉辦了一系列其他活動,如由中國中央電視台和安慶電視台共同製作的紀錄片《黃梅戲(又名「大戲黃梅」)》的首播及發行儀式等。2009年10月30日下午安徽中國黃梅戲博物館也在安慶落成開幕,博物館建築面積達4000平方米,陳展面積1800平方米,總投資8500萬元,基本陳列以黃梅戲的發展歷程為主線。是中國首個以戲劇為主題的國家級戲劇博物館。
近些年來,同其他傳統劇種一樣,黃梅戲也的發展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在這一背景下,黃梅戲人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嘗試進行一些改革和創新。其中以新編黃梅戲《徽州女人》為先行者和代表。這出戲是由安慶市黃梅戲二團牽頭創作,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黃新德領銜主演,陳薪伊、劉雲程編劇,陳薪伊、曹其敬導演的。1999年6月在合肥首次亮相,該劇在傳統地方戲劇的創新嘗試中屬於比較早的,要早於著名的「青春版」牡丹亭。該戲相較傳統黃梅戲有了顯著的創新,曾赴多處進行表演,並參加了「2008北京奧運重大文化活動」系列演出,引起了較為熱烈的反響和評論。此後,又有一些新編黃梅戲相繼創作出來,如《雷雨》、《六尺巷》、《孔雀東南飛》等。
黃梅戲在湖北
黃梅戲湖北的發展,與18年前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句口號密不可分,這句口號就是「把黃梅戲請回娘家」。在這一口號的指引下,湖北省圍繞振興黃梅戲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湖北省黃梅戲劇院;從安徽安慶聘請了部分黃梅戲演員;把黃岡地區的大部分楚劇、漢劇團紛紛改為黃梅戲劇團;成立了黃岡藝校,專門為黃梅戲培養後備人才。黃岡地區創作的兩台劇目《於老四與張二女》、《銀鎖怨》先後在北京演出14場,得到觀眾好評;1995年,湖北省黃梅戲劇院創作的大型現代戲《未了情》和古裝戲《雙下山》,在安慶舉辦的全國第二屆中國黃梅戲藝術節上獲得優秀演出獎,主演楊俊、張輝獲表演金獎。《未了情》還獲得第五屆中國藝術節文華新劇目獎、文華導演獎、文華音樂創作獎。為了提高黃梅戲的整體藝術水平,經過5屆藝術節的推動與磨礪,創作出了《冬去春又回》、《請讓我做你的新娘》、《春到江灣》、《春哥傳》等優秀劇目,培養出了郭華陽、周洪年、段秋萍等一批黃梅戲新秀。
2012年7月黃梅戲代表人物之一的吳瓊首次擔任出品人兼藝術指導,在北京保利劇院推出了黃梅音樂劇《貴婦還鄉》,該黃梅音樂劇改編自瑞士劇作家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的名劇《老婦還鄉》,引領了中國傳統藝術跨界與西方音樂劇融合的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吹響了黃梅戲等傳統戲劇時代戰役的號角。
同年11月,在第20121104期的文話中國欄目中,主持人馬東就這個問題與該劇的出品人、編劇、舞美——吳瓊、王新紀、邊文彤等人進行了細聊,吳瓊對於黃梅戲的現狀不容樂觀,她說,從2000年回歸黃梅戲舞台開始,這么多年走下來始終是覺得當今社會的大部分人群已經在離中國戲曲越來越遠,都像泡沫一樣,並提出應該有一種新的形勢來把傳統的東西好的融入其中,要主動地走到年輕人的隊伍裡面去和他們前行。這樣即使不一定完全成功,有可能會再一點點回到他們的視線裡面來。

4、關於黃梅戲

一、總體介紹黃梅戲
1、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也是與徽劇、廬劇、泗州戲並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之一。
2、黃梅戲起源地有安徽懷寧、桐城,湖北黃梅,安徽宿松四種說法。王兆乾(黃梅說的提出人)晚年承認黃梅戲源自「湖北黃梅」「缺乏理性的思考。四種說法中,以宿松說最為可靠, 後在清末傳入安徽省懷寧縣等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結合,並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漸發展為一個新生的戲曲劇種。一度被稱為「懷腔」、「皖劇」。
3、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朴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成為演繹、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
4、2006年5月20日,黃梅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分布地以安慶為中心,遍及中國。

二、黃梅戲歷史溯源
黃梅戲,是中國名聞的五大戲劇種類之一。黃梅戲起源地有四種說法。
1、安徽懷寧說 

安徽省黃梅戲發展基金會副會長柏龍駒說,如果「戲因縣名,縣因山名」,湖北黃梅縣有個黃梅山,就說「黃梅戲起源於黃梅縣」,那麼,安徽懷寧也有個黃梅山,兩個「黃梅山」,究竟哪個「黃梅山」與黃梅戲有瓜葛呢?柏龍駒先生進而考證,黃梅戲的語言和聲腔是以安慶、懷寧地方話為依託,與懷寧黃梅山一帶民歌小調完全一致的,而與湖北黃梅縣地方話大相徑庭。
2、安徽桐城說
黃梅戲是在桐城縣羅嶺鎮嚴鳳英的一出《天仙配》唱響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之後,才真正形成一個劇種的。嚴鳳英是黃梅戲的開山鼻祖,桐城羅嶺(安慶市郊區)的山水、風俗人情孕育了這位傑出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沒有嚴鳳英就沒有當代的黃梅戲。
3、 湖北黃梅說
湖北省黃梅縣在「黃梅概況」中自稱該縣是「全國五大劇種之一黃梅戲的故鄉」,其理由是:黃梅戲在黃梅採茶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戲因縣名,縣因山名」(黃梅縣西二十公里處有一山曰「黃梅山」)。此觀點最早見於湯金城在《黃梅戲藝術》1989第二期增刊上發表的《話說黃梅縣與黃梅戲》一文,在這里作者把縣名「黃梅」與戲名「黃梅」劃為等號。
4、安徽宿松說 
安徽省地方學者廖理南認為,安徽宿松才真正是黃梅戲發源地。他說,據考證,黃梅戲淵源於唐初的黃梅採茶歌,經宋代民歌的發展,元代雜劇的影響,逐漸形成民間戲曲雛形。至明代已經形成獨樹一幟的地方戲曲。「是安徽宿松和湖北黃梅一帶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吟唱的一種曲調藝術形式。兩縣毗鄰,有很長的邊界線,很多東西是無法分開的」。廖理南先生通過查閱文獻資料發現,在黃梅戲發展史上,宿松有十幾項第一,如:1、第一個專演黃梅採茶戲。從明代中葉,宿松人就開始在松梅嶺街上專演黃梅採茶戲;2、第一個將黃梅戲劇目寫入戲台楹聯。清代道光年間,當地人把《送香茶》、《西樓會》等幾個為群眾喜聞樂見的黃梅戲劇目寫入廖河戲台楹聯;3、第一個進行「官方公演」。宿松於1853年將黃梅戲由草野請進官方的縣城公演,比《黃梅縣志》記載的「黃梅戲1934年進黃梅縣公演」早81年;4、第一個正式把流行於民間的黃梅採茶歌定名為黃梅戲,1921年出版的《宿松縣志》中,第一次正式記載了「黃梅戲」這個名稱。
傳說清朝乾隆時期,在黃梅戲發源地四地之爭中,以安徽懷寧說最為可靠,黃梅戲的語言和聲腔是以安慶、懷寧地方話為依託,與懷寧黃梅山一帶民歌小調完全一致的,後傳入安慶,與當地民間藝術結合,並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漸發展為一個新的戲曲劇種,當時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早期的黃梅戲。其後黃梅戲又借鑒吸收了青陽腔和徽調的音樂、表演和劇目,開始演出「本戲」。後以安慶為中心,經過一百多年(19世紀初至解放前)的發展,黃梅戲成為安徽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和全國知名的大劇種。
黃梅戲的角色行當體制是在「二小戲」、「三小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臉、刀馬旦、武二花等行。雖有分工,但並無嚴格限制,演員常可兼扮他行。黃梅戲的表演載歌載舞,質朴細致,真實活潑,富有生活氣息,以崇尚情感體驗著稱,具有清新自然、優美流暢的藝術風格。黃梅戲中有許多為人熟知的優秀劇目,而以《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夫妻觀燈》、《打豬草》、《紡棉紗》等最具代表性。
黃梅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影響十分深遠。黃梅戲流行區域正在萎縮,各級黃梅戲劇團特別是縣級劇團的生存日益艱難,需要政府和全社會的關心與扶植。

三、黃梅戲發展簡史:
黃梅戲是由山歌、秧歌、茶歌、採茶燈、花鼓調,先於農村,後入城市,逐步形成發展起來一個劇種。他的起源,大約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但形成一個完整的劇種,那還是近代的事。在這段時間內,他吸收了漢劇、楚劇、高腔、採茶戲、京劇等眾多姐妹藝術的精華,使自己逐漸完善起來而成為一個名劇。在談說這個名劇的時候,不能不注意到,表演這個劇種的團體,同樣經歷了這么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他也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單到復雜,逐步完善起來的。也可以說,黃梅戲的形成發展和他的表演團體的形成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第一階段,約從清乾隆到辛亥革命前後。產生和流傳到皖、鄂、贛三省間的採茶調、江西調、桐城調、鳳陽歌,受當地戲曲(青陽腔、徽調)演出的影響,
第二階段,是從辛亥革命到1949年。這一階段,黃梅戲演出活動漸漸職業化,並從農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黃梅戲入安慶市後,曾與京劇合班,並在上海受到越劇、揚劇、淮劇和從北方來的評劇(時稱「蹦蹦戲」)的影響,在演出的內容與形式上都起了很大變化。編排、移植了一批新劇目,其中有連台本戲《文素臣》、《宏碧緣》、《華麗緣》、《蜜蜂記》等。音樂方面,對傳統唱腔進行初步改革,減少了老腔中的虛聲襯字,使之明快、流暢,觀眾易於聽懂所唱的內容。取消了幫腔,試用胡琴伴奏。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劇和其他兄弟劇種的程式動作,豐富了表現手段。其它如服裝、化妝和舞台設置,亦較農村草台時有所發展。
第三階段,是1949至今。1952年,黃梅戲藝人帶著《打豬草》、《藍橋會》等劇目到上海演出。幾十年來造就了一大批演員,除對黃梅戲演唱藝術有突出成就的嚴鳳英、王少舫等老一輩藝術家外,中青年演員馬蘭、韓再芬等相繼在舞台上、銀幕上和電視屏幕上展現了各自的英姿,引起了觀眾的注視。嚴鳳英、王少舫合演的《天仙配》,曾二度攝製成影片,轟動海內外。
黃梅戲湖北的發展,與18年前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句口號密不可分,這句口號就是「把黃梅戲請回娘家」。在這一口號的指引下,湖北省圍繞振興黃梅戲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湖北省黃梅戲劇院;從安徽安慶聘請了部分黃梅戲演員;把黃岡地區的大部分楚劇、漢劇團紛紛改為黃梅戲劇團;成立了黃岡藝校,專門為黃梅戲培養後備人才。黃岡地區創作的兩台劇目《於老四與張二女》、《銀鎖怨》先後在北京演出14場,得到觀眾好評;1995年,湖北省黃梅戲劇院創作的大型現代戲《未了情》和古裝戲《雙下山》,在安慶舉辦的全國第二屆中國黃梅戲藝術節上獲得優秀演出獎,主演楊俊、張輝獲表演金獎。《未了情》還獲得第五屆中國藝術節文華新劇目獎、文華導演獎、文華音樂創作獎。為了提高黃梅戲的整體藝術水平,經過5屆藝術節的推動與磨礪,創作出了《冬去春又回》、《請讓我做你的新娘》、《春到江灣》、《春哥傳》等優秀劇目,培養出了郭華陽、周洪年、段秋萍等一批黃梅戲新秀。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多元文化相繼湧入,黃梅戲等傳統戲劇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它們是否該與時俱進進行變革?而傳統文化又該如何繼承與發展?這是當今許多演員、文藝工作者厄待解決的問題
2012年7月黃梅戲代表人物之一的吳瓊首次擔任出品人兼藝術指導,在北京保利劇院推出了黃梅音樂劇《貴婦還鄉》,該黃梅音樂劇改編自瑞士劇作家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的名劇《老婦還鄉》,引領了中國傳統藝術跨界與西方音樂劇融合的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吹響了黃梅戲等傳統戲劇時代戰役的號角。
黃梅戲《天仙配》
同年11月,在第20121104期的文話中國欄目中,主持人馬東就這個問題與該劇的出品人、編劇、舞美——吳瓊、王新紀、邊文彤等人進行了細聊,吳瓊對於黃梅戲的現狀不容樂觀,她說,從2000年回歸黃梅戲舞台開始,這么多年走下來始終。

四、傳統劇目
解放以後,先後整理改編了《天仙配》、《女駙馬》、《羅帕記》、《趙桂英》、《慈母淚》、《三搜國丈府》等一批大小傳統劇目,創作了神話劇《牛郎織女》、歷史劇《失刑斬》和《玉堂春》、現代戲《春暖花開》、《小店春早》、《蓓蕾初開》。其中《天仙配》、《女駙馬》、《玉堂春》和《牛郎織女》相繼搬上銀幕,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
黃梅戲的優秀劇目有:《天仙配》、《牛郎織女》、《槐蔭記》、《女駙馬》、《孟麗君》、《夫妻觀燈[7] 柳樹井》、《藍橋會》、《路遇》、《王小六打豆腐》、《小辭店》、《玉堂春》《西樓會》、《紡棉花》、《鞦韆架》等等。

五、黃梅戲的角色行當
黃梅戲角色行當的體制是在「二小戲」、「三小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上演整本大戲後,角色行當才逐漸發展成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奶生、花臉諸行。辛亥革命前後,角色行當分工被歸納為上四腳和下四腳。上四腳是:正旦(青衣)、老生(白須)、正生(黑須)、花臉;下四腳是: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行當雖有分工,但很少有人專工一行。民國十九年(1930)以後,黃梅戲班社常與徽、京班社合班演出。由於演出劇目的需要,又出現了刀馬旦、武二花行當,但未固定下來。當時的黃梅戲班多為半職業性質,一般只有三打、七唱、箱上(管理服裝道具)、箱下(負責燒茶做飯)十二人。行當搭配基本上是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花臉七行。由於班社人少,演整本大戲時,常常是一個演員要兼扮幾個角色,因而在黃梅戲中,戲內角色雖有行當規范,但演員卻沒有嚴格分行。
正旦:多扮演莊重、正派的成年婦女,重唱工,表演要求穩重大方。所扮演的角色如:《蕎麥記》中的王三女、《羅帕記》中的陳賽金、《魚網會母》的陳氏等。
小旦:又稱花旦,多扮演活潑、多情的少女或少婦,要求唱做並重,念白多用小白(安慶官話),聲調脆嫩甜美,表演時常執手帕、扇子之類,舞動簡單的巾帕花、扇子花。所扮演的角色如:《打豬草》中的陶金花、《游春》中的趙翠花、《小辭店》中的劉鳳英等。演出整本大戲後,小旦行又細分出閨門旦及專演丫鬟的行當「捧托」。旦行是黃梅戲的主要行當,舊有「一旦挑一班」之說。
小生:多扮演青少年男子,用大嗓演唱,表演時常執摺扇。扮演的角色如:《羅帕記》的王科舉、《春香鬧學》的王金榮、《女駙馬》的李兆廷、《天仙配》的董永等。
小丑:分小丑、老丑、女丑(彩旦)三小行。在黃梅戲中,醜行比較受歡迎。為幫助演出,小丑常拿著一根七、八寸長的旱煙袋,老丑則拿著一根二、三尺長的長煙袋,插科打諢,調節演出氣氛。扮演的角色如《打豆腐》中的王小六、《釣蛤蟆》中的楊三笑等。
老旦:扮演老年婦女,在戲中多為配角。如《蕎麥記》中的王夫人。
花臉:黃梅戲中花臉專工戲極少,除在大本戲中扮演包拯之類的角色外,多扮演惡霸、寨主之類的角色,如《賣花記》的草鼎、《二龍山》的於彪等。
正生:又稱掛須,有黑白須之分,一般黑須稱正生,白須稱老生。重唱念,講究噴口、吐字鏗鏘有力。所扮演的角色如:《蕎麥記》中的徐文進、《告經承》的張朝宗、《桐城奇案》的張柏齡等。
伴奏鑼鼓最初只有大鑼、小鑼、扁形圓鼓,被稱作"三打七唱",即3人演奏打擊樂器並參加幫腔、7人演唱。以後執堂鼓者又兼奏竹根節和鈸,3名伴奏者分別坐在上場門內外側和草台正中(奏鼓者)。30年代後,因受徽班和京劇影響,逐漸移至下場的台側。傳統的鑼鼓點質朴、洗練,常用的有一、二、三、四、五、六、九槌,和十三槌半、四不粘(又名"一字鑼")、蛤蟆跳缺、鳳點頭、三條箭、推公車等。配合身段表演的有起板鑼鼓、十三槌半、七字鑼、叫鑼等。建國後,又陸續吸收京劇技藝,編創了一些新鑼點,以適應表演和聲腔伴奏的需要。

5、關於黃梅戲的資料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

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 、豫劇並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香港、台灣等地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余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 。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朴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於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的聲譽。

2006年5月20日,黃梅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銀鎖怨黃梅戲外景擴展資料:

黃梅戲的服裝是漢民族傳統服飾的延續,不過是唐宋明時期的為多。 較之京劇戲服,少了濃墨重彩、華麗妖冶,多了清雅秀麗、自然雋永,自成一段風流。

黃梅戲妝容重眉眼。不同與京劇中濃墨描摹的眼廓、華麗的假面,黃梅戲戲裝講究暈染、講究神韻,類似於古代仕女的淡妝,真實質朴,小生眉眼上揚,眉峰微聚,風神俊秀,清俊佳絕;

花旦眉目含情,顧盼之間,自然一段瀲灧風流。不同於其他劇類力求色彩艷麗旖旎,黃梅戲更像一汪氤氳山嵐,繚繞纏綿、繾綣萬千,於清秀淡雅中慢慢滲透出萬紫千紅。

參考資料:網路--黃梅戲

6、我想知道現在比較有影響力的幾個黃梅戲劇團(劇院)及主要演員。越詳細越好,要最新的。拜託了!

黃梅戲原稱黃梅調,又叫採茶調,發源於湖北省黃梅縣。她是安徽省漢族的主要地方戲劇種,發源於以安徽省安慶市為中心的皖江流域(上至皖鄂交界的大別山地區,下至安徽安慶宿松、岳西、太湖、望江、潛山、懷寧、安慶市區、樅陽、桐城以及安徽池州在內的廣大皖江流域),並最終以完整的獨立劇種的形式誕生於安慶地區、成長於安慶地區、興盛於安慶地區。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懷腔或府調等,現主要流布於安徽省安慶市及其周邊地區。
黃梅戲的最早源頭可能是來自湖北與安徽交界的大別山地區(目前此觀點較為普遍)。傳說清朝乾隆時期,湖北省黃梅縣一帶的大別山採茶調傳入毗鄰的安徽省懷寧縣等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結合,並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漸發展為一個新的戲曲劇種,當時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早期的黃梅戲。其後黃梅戲又借鑒吸收了青陽腔和徽調的音樂、表演和劇目,開始演出「本戲」。後以安慶為中心,經過一百多年(19世紀初至解放前)的發展,黃梅戲成為安徽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和全國知名的大劇種。
黃梅戲中有許多為人熟知的優秀劇目,而以《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夫妻觀燈》、《打豬草》、《紡棉紗》等最具代表性。
整理改編的《天仙配》、《女駙馬》、《羅帕記》、《趙桂英》、《慈母淚》、《三搜國丈府》等一批大小傳統劇目,創作了神話劇《牛郎織女》、歷史劇《失刑斬》、現代戲《春暖花開》、《小店春早》、《蓓蕾初開》。其中《天仙配》、《女駙馬》和《牛郎織女》相繼搬上銀幕,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嚴鳳英、王少舫、吳瓊、馬蘭是黃梅戲的著名演員。
黃梅戲湖北的發展,與18年前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句口號密不可分,這句口號就是「把黃梅戲請回娘家」。]在這一口號的指引下,湖北省圍繞振興黃梅戲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湖北省黃梅戲劇院;從安徽安慶聘請了部分黃梅戲演員;把黃岡地區的大部分楚劇、漢劇團紛紛改為黃梅戲劇團;成立了黃岡藝校,專門為黃梅戲培養後備人才。黃岡地區創作的兩台劇目《於老四與張二女》、《銀鎖怨》先後在北京演出14場,得到觀眾好評;1995年,湖北省黃梅戲劇院創作的大型現代戲《未了情》和古裝戲《雙下山》,在安徽舉辦的全國第二屆黃梅戲藝術節上獲得優秀演出獎,主演楊俊、張輝獲表演金獎。《未了情》還獲得第五屆中國藝術節文華新劇目獎、文華導演獎、文華音樂創作獎。
為了提高黃梅戲的整體藝術水平,湖北省文化廳與黃岡市政府決定每三年舉辦一次黃梅戲藝術節。經過5屆藝術節的推動與磨礪,創作出了《冬去春又回》、《請讓我做你的新娘》、《春到江灣》、《春哥傳》等優秀劇目,培養出了郭華陽、周洪年、段秋萍等一批黃梅戲新秀。
詳情請參考網路.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