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結婚大全 » 苗族結婚視頻2016

苗族結婚視頻2016

發布時間: 2023-06-11 02:40:06

1、苗族結婚習俗

苗族婚俗
多數苗族地區婚姻自主程度較高,各地苗族青年都有以擇偶為主要目的的傳統的自由社交活動形式。湘西叫做「趕邊邊場」或「會姑娘」,黔東南苗族則稱為「遊方」,廣西融水叫「坐妹」或「走寨」,黔西北稱為「踩月亮」,黔中及一些西部苗族稱為「跳花」、「跳場」等等。在這類社交活動中,青年男女可以三五成群地或者單獨地、公開地或悄悄地對歌和交談。以對歌的形式談戀愛是苗族婚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富於民族色彩的風俗。一些苗族社區還有專供青年們談戀愛的場所,如黔東南的遊方坪、滇東北的姑娘房等。苗族青年擇偶不重財產和家境,更看重個人才華和品性。
找到合適的戀人後雙方即可交換定情物。結婚,一般情況下需徵得父母的同意。在大多數苗族地區,青年自主婚姻與父母包辦婚姻並存,這兩種情況不一定是不可調和的矛盾,只看哪種傾向更重。一般來說,父母和子女都互相尊重和徵求意見,強迫成婚的很少。而且社會習俗允許並維護青年人的自由選擇。因此更多的情況是自由戀愛後由父母主持婚姻。具體步驟是,青年人談好了,男方徵求父母的意見後請媒人到女方家說親。正常情況,女方父母不會反對,有時須用雞卜來決定婚姻是否可行。一經說媒定親,雙方即商談結婚日期和聘禮。結婚前,男方必須為女孩的舅家送一筆錢或其他財物,稱「舅爺錢」。如果父母不同意,青年男女可以私奔,尋求親屬或社會力量的支持,時間長了,父母也就承認既成事實了。當然也有聽從父母之命的,也有少數因父母包辦釀成感情悲劇的。

還有一種形式就是搶婚或類似搶婚的形式。青年男女通過自由戀愛,願作終身伴侶的,男方在某天夜裡,邀約幾個朋友或兄弟把女方帶到或「搶」到家裡來,即成婚姻。三天之後,才請個「全福」的老人帶只雞去給女方父母「報親」,請他們認可這門婚事。然後雙方商定「回門」(回娘家)辦婚禮的日期和具體事宜。

苗族青年結婚的年齡一般在16~20歲之間,也有早婚的現象,大約在十四五歲,早婚夫妻通常要到雙方成年方能同居。在婚姻選擇上,同宗族(同姓氏)不婚,姑舅表婚優先,不同輩份不相通婚。不同民族甚至苗族不同支系間也基本上不通婚。 許多地區苗族有結婚當日夫妻不同房的習俗,新娘與送親的陪娘及新郎的姐妹共度第一夜。有的地方辦婚禮是主要在女方家。黔東南苗族有「不落夫家」(坐家)的習俗,即新娘回門後即長住娘家,僅在逢年過節或農忙時經召喚才回夫家小住,直到懷孕後才長住夫家。坐家時間長達一兩年至四五年不等。

婚後因感情不合等原因可以離婚。一般地,提出離婚方須向對方賠禮賠錢。寡婦可以改嫁,也有地方有轉房習俗,一般是同輩轉房,但不帶有強制性。 苗族均為一夫一妻制家庭。核心家庭和主幹家庭為苗族社會主要的家庭結構。女子與男子不管婚前婚後地位比較平等,在家庭事務中婦女有一定的發言權,但總體上還是男權社會。子女的血統從父,世系依父系計算,家庭財產按父系繼承。苗族有父子連名制,現以黔東南為典型,其他地區多已不存。苗族有自己民族的姓氏,但是現在大多已通用漢姓。

2、苗族一女子未婚生子,還帶娃出家,她這么做的原因是什麼呢?

引言:苗族這一位女生與丈夫在工廠車間相識,確認關系後,得到了女方父母的極力反對。於是兩個人想為藝術未婚生子的方法,女孩在生下孩子後,父母勉強同意了他們倆的婚事。

一、未婚生子的苗族新娘

其實網路上有人發布了一段結婚的視頻,不過這段視頻與以往有些不同,正在梳妝打扮的新娘懷里還抱著一個不到一歲的孩子。據了解,這個孩子是女生在結婚前生的。而新娘是這個孩子的媽媽,為什麼選擇在生下小孩兒之後,才選擇結婚呢?從視頻中可以看到,新娘應該是一位苗族的女生,因為婚禮服飾是苗族特有的禮服,女生與孩子的身上,都穿著的是傳統的苗族禮服。

二、為何會未婚生子

有許多網友表示不能理解,為什麼一個女生要在婚前給男生生孩子。男人在婚前就得到了太多,婚後可能不會好好珍惜,女生應該要考驗男人的心意之後才決定是否結婚,那麼這個女生為什麼會選擇未婚生子呢?原來女生當時在工廠打工,與男友把工廠相使,經過一番相處之後,待定了心意,於是就交男友帶回家見了父母,但是女方的父母覺得生的家庭不太富裕,所以不同意女兒的這門婚事,氣的女兒離家出走。

兩人有在工廠里打工,並且在外共同居住。經過兩人的商量,決定將生米煮成熟飯,於是二人就有了小孩兒,並且在車間里生下了這個孩子。這段感情雖然女方的家人不同意,拖延了幾年,但最後因為女孩兒已經生下了孩子,父母不得不妥協,勉強同意了兩人的婚事。但是婚前生子的做法不可取,要做讓自己後悔的事情,女生們要潔身自愛。父母的意見在一定的時候要作參考,不能只顧自己的想法。

3、苗族人結婚的風俗習慣

苗族青年男女社交自由,導致一些青年早戀,解放前一般在15至17歲就結婚,18歲以前都有第一小孩,俗稱三十六歲做爺爺的說法。新中國成立後,頒布了《婚姻法》禁止了早婚,但在一些偏僻山區仍有早婚早育現象。 男女青年訂婚後,男方於春節期間去幾個小伙挑著糍耙,臘豬腿、壇子酒,糖果等去女家拜年一、二次。苗族結婚儀式非常隆重,在結婚前一月,女方開始哭嫁,村中未婚姑娘,每晚聚 會陪哭,嫂子們勸解亦哭,統稱「哭嫁」,實際是唱出嫁歌。婚前三日男方送肉酒聘禮到女家。女方則宴請賓客,舅爺,姑爺及親友禮作賀。這時「哭嫁」也達到高潮。
結婚之前一天叫「插花日」此日女方家賓客齊集,男方必須在插花日派迎親隊伍去女方家。迎親隊伍由年青的7----11人單數組成。領隊的男人叫「娶親大哥」,女子叫「娶親婆」另外還跟隨一班吹鼓手[樂隊]。迎親隊到女方家寨外即鳴放鞭炮,女方緊閉大門,必待娶親大哥送 上開門禮紅包,講一番娶親客套話,才准進門, 迎親隊坐席飲酒時。女方村中的姑娘們會向迎親客人們勸酒,必將迎親客人灌醉,姑娘們還借勸酒、上菜、上茶、盛飯等伺機向迎親人臉上摸抹鍋底黑,摸得娶親人個個成為大花臉,名曰「打粑」, 或用豆渣和蕁麻葉對娶親人圍攻,打得娶親人遍體都是豆渣;蕁麻葉蜇得娶親火焦辣疼,叫「打親」「打發」,既越打越親,越打越發。要女方待老年人出來制止才停。然後,晚上男女青年可以對唱山歌,通宵達。結婚日叫做「正日」,正日黎明,開始發親,由女方送親大哥[兄弟]背新娘從正門出換新鞋送入戶門外的花轎中,抬去男家。若途中與別寨娶親隊伍相遇,則各搶先從高處繞過。到了男家門外就由娶親大哥背新娘從門前火盆上走過,然後新郎新娘行禮拜堂,男方則大擺宴席三天,答謝親朋好友等不在話下,過完三早後新郎陪新娘回娘家探親小住幾天。

4、苗族有哪些風俗?

家庭

苗族普遍實行以父系為中心的小家庭制。家庭成員以兩代或三代同住者多,四代以上同住的極少。多數是兒子結婚以後,即與父母分居另立家庭。父母多同幼子或自己最心愛的兒子一起生活。

在家庭中,男性家長有較大權力,女性家長其次,成年子女有「參議」權。家庭財產只有男子才有繼承權。分居時,除留一份給父母作「養老田」外,其餘由兒子繼承。兄弟多的實行平均分配。沒有長子(或幼子)繼承製。有些地方前妻長子可多分點,但沒有形成制度。女子沒有繼承權。有的地方,如黔東南地區的部份苗族中,對未出嫁姑娘也分給小部份田產,供其作生活開支,叫「姑娘田」,由其同住父母或兄弟掌管,但姑娘出嫁後,便無權享受,也有的要到姑娘死後才收回。贅婿有財產繼承權。寡婦若不另嫁,也可繼承亡夫家產,如果轉房,則由原夫兒子繼承。

苗族直系親屬與旁系親屬關系,一般比較親密,僅有程度輕微的親疏之分。他們組成一個家族,守望相助,貧困相扶持。在家族同輩成員中,不分直系旁系,不計親疏遠近,皆以兄弟姐妹相稱。對與父輩者,均以叔伯父母稱呼。對與祖父同輩的人,均以祖父或祖母稱呼。對祖父以上的輩份,概以老祖父、老祖母呼之。對下輩,一般是直呼其名。

苗族很講究家教家規。對父母要孝敬,對兄弟姐妹要友愛,尊重長輩,愛護晚輩,是傳統美德。叔嫂之間不可越倫。長輩不能對兒媳、孫媳開玩笑。晚輩不能在長輩前面戲耍輕浮。

苗族家族內部聚合力很強。在日常生活中,互相間比較關心。若某家有重大困難,則舉族相助;有貧困無衣者,全族極力扶持。相互相若發生紛爭,小事則批評勸解,大事則由族中有威望者召集族人公議處斷。家族中,團結對外的觀念也很強。

苗族家族過去都有自己的姓氏,即苗姓。它起源於古代氏族,一般稱為某某支或某某分支。有的支以其首領名字命名,有的支以地名、動物名命名。為了便於追敘族譜,個人取名時多採用父子連名制,按連名順序上溯,就可追溯到本家族的起源。父子連名是子名在前,父名在後,也有個別加連祖父名,如父名保,子名岩,即取名岩保。如祖父名里,連起來就成了岩保里。這是一般直系血統成年人的正式取名法,小兒取小名不在此列。安順地區取名很隆重,要到藏有神鼓的人家舉行儀式,並辦招待,於席間取名。紫雲地區取名要辦盛大宴席,用很多四方高桌相連,從堂屋一直擺到屋外院子,本家族坐一邊,岳父家族坐另一邊。邊吃邊議。取名以吉祥為利,但不能與雙方家長長輩之名雷同。

婚俗

古代多是男女雙方通過唱歌建立感情,結為良緣,不須經過父母同意。結婚也是男女雙方自主完成,雙方家長只臨時加贊助或事後認定,可謂自由自主。如約定地點,於五月端午節由男女將女方接到家中成親。結婚生子以後,夫妻關系才算完全確立,始由丈夫陪同妻子帶著禮物拜見岳父岳母。

黔東南地區以「遊方」為男女交際的主要形式,許多村寨都有「遊方坡」、「遊方坪」作為固定的男女社交場所。若離開這個場所去「遊方」,就會被人看作是傷風敗俗,而受到懲罰。黔西北未婚男女多在白天「跳花」結識後,晚上再唱歌、密談,所以又叫「踩月亮」,或叫「跳月」。通過接觸,若雙方情投意合,即可定下終身。隨即叫男方家長請媒人到女家撮合,叫做「定親」。

結婚一般多在十月秋收完畢後舉行,也有延至第二年的正、二月間舉行的。即農閑季節,具體日期則擇吉而定。結婚時由男方到女家迎娶,女方母親和姐妹陪同,親人護送,新娘打傘步行。但黔西北一帶興騎馬,松桃等地新娘則坐轎。結婚宴客期間,新娘妝著艷麗,行止端莊,不苟言笑。而新郎的穿著卻極為平常,頗不顯眼。黔東南多數地區苗族結婚時,新郎一般不在前來祝賀的親友面前露面。在結婚宴客期間,新娘只與其送親的姐妹或小姑伴宿,散客時就回娘家去了。這種現象,很可能同母權制的遺俗有關。

黃平、施秉、凱里的苗族婚禮別具特色:男女雙方決定結婚後,男方先找三五個要好的男友到女家去接新娘;新娘也請幾位相好的姑娘陪同,一齊來到男家男家父母則殺雞熱情款待,表示歡迎。寨上青年男女也來慶賀。三天以後男家才請人到女家報喜。女方父母如若同意,就以酒肉招待,共商女家宴客所需的肉、米、酒數量,並將綉花衣裙和首飾托來人帶給姑娘。第十三天,才是男方正式請客的日子,並於當天組織人送姑娘回門,女家則以酒肉盛情招待。至此,婚禮才算結束。散客時,主人要在村口擺上若干酒壇,攔客人敬酒,客人必須唱歌答謝,不善唱者則被罰酒,否則不能放行。

在黔南和黔東南部份地區,婚禮結束後,新娘即回娘家常住,直到農忙或夫家有事派人來接才到夫家暫住。如此二三年,才長居夫家。

在許多地區苗族中,還程度不同地存在著姑表婚習俗,即舅舅有取外甥女為兒媳的權利,稱為「還娘頭」。一般是娶長甥女或被看中的某個女兒,不論女方願意與否,都須服從,謂之「舅家要,跑不掉」。如若外嫁,須備一份重禮送給舅家,叫「還娘錢」。而清鎮、修文、畢節部份苗族的姑表卻相反:不是舅舅的兒子娶姑媽之女,而是姑媽的兒子有權娶舅舅的女兒,叫做「侄女趕姑媽」。

在苗族中,離婚比較自由。一般是先提出離婚者給對方以賠償。若是男方先提出離異,除不得向女方索取「定親錢」外,還要另交一筆「賠禮錢」。若是女方先提出離異,則須付給男方的「定親錢」和所花的「婚禮費」以後,才可另婚另嫁。

寡婦在大多數地區有再嫁自由。民間習慣是「先內後外」。兄死而弟未娶者,弟有權娶嫂,略帶強制性,如女方堅決不同意也可外嫁。弟死而兄鰥居者,兄亦可娶弟媳,但不能強迫。這種婚姻,俗稱「轉房」,但僅限於同胞兄弟之間。寡婦「轉房」,其未成年子女由轉房丈夫撫養,若系另嫁,可發帶走襁褓中的嬰兒,產業由伯叔照料;迨至長大後,男的須回原來的家族裡,女的聽其自願。

苗族婚姻有許多限制,最大的禁忌是同姓、同宗不婚,否則會被看作是亂倫。這種性氏概以苗性為准,漢姓不起作用。但有的地方苗姓失傳,也以漢姓為准。部份地區由於異性很少,本姓子孫太多,尋找配偶困難,不得不將本姓遠宗支系另立姓氏,與近宗支系「破姓開親」。

喪葬

苗族喪葬形式,在歷史上很復雜。見於記載的有洞葬、懸棺葬、土葬、樹葬等數種。

洞葬:即人死入棺之後,要把靈柩停放在天然的溶洞里。這類葬法主要流行於惠水、龍里、貴定、平塘、都勻、獨山、羅甸、平壩、長順、紫雲、望謨等縣的部份苗族中。近幾年來在民族考古研究中發現了這類葬法的大量遺址。洞內靈柩從魏晉南北朝起到明清兩朝止,歷朝皆有,以唐宋至明代的為最多,但遲至明清時期方有記載。長順縣交麻鄉的天星洞,平壩縣的棺材洞,是其中幾大大型的洞葬群,除朽榻不可計數外,可辯認的靈柩在百具以上,多的達五百餘具乃至千餘具,而且都是頭東腳西方向陳列。這類葬式今已絕跡。

懸棺葬:即人死入棺後,把靈柩存放在懸崖絕壁的縫隙中,或在懸崖上打洞插上木樁,將靈柩橫放於上。早在唐代,五溪地區就有這類葬式的記載。明代時黔中南地區苗族還普遍實行這種葬法。清代時逐漸減少以至消失。到抗戰前僅有個別人家保留這種習俗。

土葬:很早就有,有木棺,也有石棺(黔中地區)。葬式有順葬和橫葬兩類。橫葬是一種極古老的葬俗,頭東腳西,過去主要流行黔西北、黔北、川南的苗族中,現在還有部份人家採用這種葬式。

樹葬:是人死後用樹皮包起來裹起來掛在樹上,這在《隋書.地理志》有記載,今大部份地區已絕跡,僅個別地區對非正常死亡者採用。

老人臨終時,一般要燒「落氣錢」,有的要放在火塘邊落氣,這顯然是受了漢族的影響。人死後一面以鳴槍、放炮為號,通知全寨;一面派人通知舅家及親朋。還要給死者剃發、沐浴,換上壽衣,停屍於堂屋中,供親屬弔唁。惠水地區要把屍體停放在竹席上,掛於堂屋中柱橫樑上,離地五六尺。這可能是古代懸棺葬的一種變異。

停葬期間,親人親族都來哀悼,婦女的「哭喪」尤為哀慟,全村全寨的婦女,即使與死者毫無戚族關系,都要集體前來哭喪,極盡悲痛之情。旁產的男從無論老少,也感動得嚶嚶而泣。

屍體入棺前,黔東南地區要將幾錢碎含於死者口中,作為死者靈魂回東方故土的「路費」,稱為「買水錢」。

在停喪期間還要請祭司給死者「開路」,交代亡魂去處,從開天闢地講到伏羲兄妹造人煙歷述祖先來源和遷徙經過,要亡魂隨著祖先遷來的路線按站逆行,回到本民族發祥地的東方故土,和祖先亡靈歡聚。

出喪時,孝子拿著弓箭或刀劍在送喪隊伍前面「開路」。意在表示祖先是辟山開路,披荊斬棘、除魔隆怪而來,所以老人亡故,亦要為其掃除障礙,使亡魂能順利回到祖先故地。

墓地一般是請風水先生選定。黔東南地區有的是葬在家族公墓里,有的不擇地。葬具普遍用木棺。葬式主要是順葬,即頭朝山樑上方,腳朝下方。望謨、羅甸一帶還保持了頭朝東方的古俗。

婁順地區部份苗族還有「停喪待葬」的古俗,即靈柩出喪停放在山中數年以後才入土。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