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結婚大全 » 貴州惠水結婚山歌歌詞

貴州惠水結婚山歌歌詞

發布時間: 2023-05-19 02:23:59

1、荔波布依族山歌

大調和小調:主要流行於紅水河北岸冊亨、望謨、羅甸等縣布依族地區。大調動用較為廣泛,包括敘事、祝酒、迎賓送客、訴情說理等,有時也用於情歌;大調音域一般只有五度,因而穩重沉靜。小調主要唱情歌,音調較為開展,音域也擴展到八度,因而開朗熱情,帶山歌風,歌手常在高音和結尾使用假聲唱法,別有一番情趣。由於流行地區不同,曲調也常有所差異。
大歌和小歌:主要流行於黔南荔波、獨山和三都周覃一帶,是布依族民歌中具有多聲部結構的兩種歌唱形式。主要的區別是,大歌有向親友致意的歌頭和歌尾,四句或六句一首;小歌則只有歌尾沒有歌頭,一般只有四句。大歌在公眾場合演唱,內容比較嚴肅,多用於酒歌、敘事歌或迎送賓容、祝福慶喜等,歌曲結構較大較長,故稱「大歌」。小歌多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時成雙成對的對唱形式,歌曲結構較為短小,故稱「小歌」。大歌、小歌都是三度二度音程連續重疊使用。
明歌調和土歌調:這是貴陽郊區一帶布依族對用漢語演唱和用民族語演唱的布依族民歌的統稱。「明歌」用漢語演唱,按歌詞內容又分「排歌」、「台歌」兩類,按曲調特色又可分「四平腔」、「三滴水」、「酒歌調」三類。「土歌」指用布依語演唱,根據唱詞的布依語聲調行腔,話長音短,話短音少,歌腔多則三十餘拍,少則十六七拍,視歌詞多少伸縮,沒有固定,多用於演唱傳統的古歌。
惠水山歌調:俗稱「好花紅」調,流行於黔中南惠水、長順、貴陽、龍里、貴定等縣(市)布依族地區,基本上概括了這一帶布依族民歌的格調風貌。曲調為四聲羽調式,活動音域八度;迂迴曲折,悠緩自如。歌詞一般為七言八句,用比喻手法見物生情,內在含蓄、寓意深刻,生動活潑,委婉動聽,頗受人們喜愛而廣為流傳。音樂家們已將其曲調作為素材,改編或創作成合唱、舞蹈音樂、雜技音樂、影視音樂等,頗受群眾歡迎。
盤歌:布依族傳統民歌。是借用唱歌的形式盤問對方一些事物的 歌。青年人初交時可利用盤歌的形式了解對方的情況,如問對方姓名,住在什麼村寨等情況。老人唱盤歌,多在歡慶的場合,用盤歌互相問答,表現歌手們隨機應變的才能。盤歌范圍廣泛,天文、地理、山川草木等,都可做盤歌的內容。另外,唱歌猜謎語也是盤歌的一種形式。
十二部對歌:布依族情歌的一種,流行於貴州省望道、羅甸、冊亭等縣。一夥子們把情歌編成系統的節目,在結婚和立新房時,主人請他們演唱,一般對唱的雙方每邊都是兩人。女歌手坐在新娘房內,男歌手坐在堂屋的火塘邊隔板壁對唱。內容是把平時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過程做為十二問答進行詳細描述。所唱的十二部對歌為;問以(序歌)、問同間減(詢問)、問酥(互相贊美)、問化問馬《唱十二季花果)、問送信(送信物)、問換信(互換信物)、問離(分別)、問蓬(相逢)、問定(抗婚)、問考雙(打官司)、問調(相約逃婚)、問代問變(離婚逃婚都不成功,雙方相約殉情,變成彩蝶雙飛)。十二部對歌,想像豐富,唱詞扣人心弦,可以連續唱七八天,是羅甸、望模、班亭等縣布依族的主要娛樂形式,相當普遍。

2、土家族的傳說

是古代由貴州遷入湘西的「烏蠻」的一部。此說根據《溪州銅柱記》說:「蓋聞牂牁接境,盤瓠遺風,因六子以分居,入五溪而聚族。」認為土家族來自貴州。貴州境內一直有「比茲」族,如民國《大定縣志》卷五謂:「比濟系白羅羅之名,因號其地為比躋,久之訛為為畢節」。

元代的《經世大典 招捕總錄》的《八番順元諸蠻》篇中也說今貴陽、惠水之間有「必際」一族。「比躋」、「必際」,當即「比茲」,和土家族的自稱相近。據歷史記載,中唐以後,「越嶲」一帶的「烏蠻」曾入貴州 。

「兵敷出,侵地數千里」 。當地土著一部分被其征服,就是「白羅羅」稱謂的起源,一部分與他們進行長期的斗爭,最後被迫遷入湘西和雲南。「土家」這個名稱即是對新侵入的「烏蠻」而言。土家族的語言與西南彝族比較接近,也是土家族來自貴州的一個佐證。

(2)貴州惠水結婚山歌歌詞擴展資料

土家族的文化

飲食

土家族日常主食苞谷、稻米,輔以紅薯、馬鈴薯等。菜包穀飯餚以酸辣為其主要特點,尤喜將黃豆磨細,漿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葉煮熟,製成合渣。其它較有特點的食物還有粑粑、臘肉、油茶、合菜、團饊等。

土家族喜歡飲酒,其中常見的是用糯米、高粱釀制的甜酒和咂酒。咂酒,一般把薛曲和雜糧置於壇中密封,少則半年,多則二、三年,久之成酒。待客人到來時,取置堂案正中,以細竹通節為竿,

插壇底,堂中置案,兩旁分放雞、鴨、魚、肉等,各置筷子一雙,而不設坐,由主婦開壇,主人請客人上前依次輪流咂酒,後舉筷而食,彼此不以為嫌,邊吸邊食,邊唱邊跳,載歌載舞。

服飾

在服飾方面,土家人尚儉朴,喜寬松。

傳統衣料多為自織自紡的青藍色土布或麻布,史書上稱為「溪布」、「峒布」。

女裝上衣矮領右衽,領上鑲嵌三條花邊(俗稱「三股筋」),襟邊及袖口貼三條小花邊欄桿;下穿「八幅羅裙」,裙褶多而直,

後改為褲腳上鑲三條彩色花邊的大筒褲;姑娘素裝是外套黑布單褂,春秋季節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鴉鵲,稱之為「鴉鵲衣」。頭發挽髻,戴帽或者用布纏頭,喜戴耳、項、手、足圈等銀飾物。

男式上衣為「琵琶襟」,後來逐漸穿對襟短衫和無領滿襟短衣;纏腰布帶;褲子肥大,褲腳大而短,皆為青、藍布色,多打綁腿;頭包青絲帕或五六尺長的白布,呈「人」字形;腳穿偏耳草鞋、滿耳草鞋、布鞋或釘鞋。

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地方的土家族穿著已經與漢族差不多,只有在隆重集會和節日,或偏僻山村,才能見到土家族的傳統服飾。

3、貴州山歌都勻姊妹歌

貴州民間姊妹歌詞

4、布依族結婚風俗

布依族的風俗習慣,關於婚禮方面的,多些! A,服飾

,布依族服飾喜歡用綠,藍,白三種顏色。

解放前,布依族和年輕的成年人包頭帕,多條紋和純藍色頭帕衣服的雙排扣外套和長翻領襯衫,褲子,褲子較長,舊的很多人穿袖外套禮服。服裝方言區(第二)和(第三次)方言地區婦女之間的區別,解放後,布依族許多的男人穿漢服。 (三)友猛方言婦女的服裝分為兩種類型的衣服和服裝。

便衣:服裝,藍色,青色,大襟上衣,領口處的做盆栽的按鈕,布釘,的胸前佩戴綉靛藍圍裙,顏色鮮艷的腰帶系(已婚)磁碟蓋的長確定12樓的頭巾,面紗,內八層棉花線,上下兩端的裝飾,4個十字綉掛毯外,已婚婦女不戴頭巾,身穿藍色布和筍殼「測試。 「

服裝:夾克穿謝晉的綠盤肩膀,用彩色花線兩側的小廣場擺放成一個半圓形刺綉服裝的肩膀,領口挑花織錦的權利。套分為三,中間的錦緞,上下兩蠟染衣服下部的掛毯是一英寸寬的裝飾。胸穿綉花圍裙系淺色的腰帶。下穿長蠟染的百褶裙到腳背。一個盛大的節日穿的服裝在穿著綉花錦緞基於幾何的圖案,一組漂亮的服飾需要三到五年。另一種百褶裙,布依語稱為「粉紅色的訂單,相同的上部圖案和蠟染裙子,但裙子,我的冊告帆身體是洋紅色,因為印染布製成的古樸,典雅,端莊,老年婦女喜歡在節日和盛大(二)的場合。方言區婦女穿大襟衣服和褲子,內衣邊緣鑲嵌著藍色桿和花邊線綉花圍腰。

布依族年輕婦女喜歡戴銀蟲,魚,花,鳥頭飾銀或翡翠手鐲。

,食品

縣布依族的主食是米飯,個別田田村主食以苞谷。糯的食物,假期糯米蒸熟或糯米糕。喜飲酒,多自釀自燒米酒和苞谷酒的,一般30度左右,四點皆有醞釀之中。Shidonglayue的朗姆酒刺梨糯米酒糯米做的准備好客同類相食。 ,必須先飲酒,熱情好客,一般男嘉賓男陪女嘉賓的女性騎馬,喝酒捻盤,帶頭的老人,陪老人和在主機和客戶。此外,布依族也吃狗肉,牛肉。

現場

縣布依族多依山傍水門,幾十戶人家,數百個家庭聚集寨的小村莊,沒有一個單一的家庭的十幾戶散居。

住房建設和更符合當地的條件,使用一個斜坡建築,上層住在較低的關牲畜,或上半年,為後期建設的山寨,天花板仍然畜圈,很少有吸收漢族建築形式,修山寨內的石頭外,羞辱和更多的杉木,楸樹和香椿木結構房屋的屋頂瓦片或石板,住在家裡,用石杵,石石碗,石槽石缸,村莊和更多的石頭寨牆附近的山大多是石屯,一個典型的石頭建築。

布依族住房,主要的房間有一個神龕,左,右兩側的廚房,宿舍間,室內主要房間有一個壁爐,冬天烤火,每個村寨中或寨內置的下一次地球廟祭祀山神,也是一個地方收集的過程。

家後死亡的,由長子繼承父母的傳統觀念,被稱為BR />
布依族家庭,他的父親重男輕女的父親,作為父母有能力掌握國內的經濟和可支配家庭成員。 「哥哥,父親,姐姐在婆婆的母親」。她的丈夫去世,妻子的繼承和再婚之前,他的死亡,財產,妻子的丈夫,你失去的財產的處置權。
>

布依族婚俗有些什麼? 在中國,各民族人民都有著自己民族的風州雹俗節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習俗,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具有各自濃厚的民族獨特風采。其中婚嫁風俗最能代表各民族的文化特色。
一般人家婚禮。定婚之前,雙方先打聽對方的門戶,包括門第、門風、狐臭、性病,認為門第相當,由媒人從中撮合。待男女雙方家人同意後,媒人即取女方庚帖,詳載女之生年、月、日、時辰,送到男家。男家請算命先生或私塾先生,按男女八字算吉利否,屬相相合否,俗稱「合婚」。合婚妥,報知女家。定婚前還有「相女婿」和「相媳婦」之說。在換庚帖後,男家備酒席,請媒人陪女家父母、親戚來家相親。席間未來的女婿出來拜見。逾數日,女家備酒席,請男家到女家相親,席間未婚媳婦出來拜見。雙方相親後,沒意見,男家送定婚禮到女家,女方盛情款待。至此,正式定婚。

布依族的習俗 布依族
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布依族自稱「布依」,由於方音差異,各地尚有不同讀音。歷史上對布依族的他稱有各種不同的稱謂,古舊文獻上則多稱「仲家」。1953年,國家根據本民族的意願和自稱,統稱「布依族」。主要聚居於貴州省黔南圖庫、黔西圖庫南兩個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貴州、雲南、四川的部分地區。過去沒有本民族文字,一直使用漢文,1956年中國 *** 為布依族創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布依族的文化藝術絢麗多彩。傳統舞蹈有《銅鼓舞》、《織布舞》、《獅子舞》、《糖包舞》等。傳統樂器有嗩吶、月琴、洞簫、木葉、笛子等。地戲、花燈劇是布依族人喜愛的劇種。布依族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由農家自已紡織的布依土布久負盛名。近年來,專門生產布依織錦、蠟染布和民族工藝服裝的企業相繼建立,產品遠銷東南亞、日本和歐美等地。

布依族歷史
布依族有悠久的歷史。布依族來源於古代「濮越人」。古籍中記載的「夷越」、「夷濮」、「夷僚」等,都是對古代布依族先民的不同稱謂。《史記》、《漢書》都把他們記載為古代「南中」地區國、夜郎國的主體。古代「駱越地」,即今南、北盤江、紅水河流域地帶,正是今布依族聚居的地區。在春秋戰國至西漢末年,布依族處於奴隸制社會。隋唐時期封建領主經濟興起,元明時期實行土司制;清代「改土歸流」後,封建地主經濟得到發展。布依族社會組織,有「宗族制」、「議榔制」、「寨老制」等,它們源於古代氏族管理制,是古代民主制的繼承和發展,同時也具有階級社會的特徵。自1951年開始,布依族聚居的地區陸續建立了自治州、自治縣及民族鄉,為布依族地區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布依族有自已的語言。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都使用布依語進行交流,很多人兼通漢語。布依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根據語音差異和部分詞彙的不同,劃分為三個土語區,即黔南土語區、黔中土語區和黔西土語區(或稱第一、第二和第三土語區)。新中國建立前,布依族沒有自己通用的文字,但在民間各地流傳著一種用漢字或用「六書」造字法創造出的一些類似方塊字的文字元號,用來記錄宗教經典,被稱為布依語「土俗字」。新中國建立後,於1957年創制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試行至今。
布依族素有「水稻民族」之稱,司馬遷《史記》中記為「椎髻、耕田、有邑聚」。稻作農業一直是其突出的經濟特徵,稻作文化是古越人文化的重要標志,至今仍是布依族突出的生產生活文化特徵。
居住習慣
布依族村寨依山傍水,多聚族同姓而居,一般十幾戶或幾十戶為一寨,也有的上百戶至幾百戶。民居多用木頭作主結構,有「干欄」式樓房、平房和石板房,極具地方特色的是石板房。干欄式「吊腳樓」多為3間3層竹木結構,底層不砌牆,用木料作欄柵關牲畜,中層用竹編扎四周,用以住人;上層堆放雜物。屋側用毛竹搭一陽台,直通樓面,可乘涼、曬物。住平壩者,大都建有矮牆院落。安順、鎮寧、關嶺、普定和六枝一帶,由於盛產青石,住房從基礎到牆頭都用石頭壘砌,屋頂也蓋石板,俗稱「石板房」。加上山寨的石砌寨牆和山頂的石築古堡,形成典型的石頭建築群。典型者如扁擔山石頭寨,所有住房和寨牆、古堡、寨內通道,以及橫跨河流的平橋、拱橋、梯田保坎等,無不用石頭修築;甚至連家庭生活用具,諸如碓、磨、缽、槽、缸等,也均為石制,顯示出布依族人民的匠心獨具。

民間文學
布依族民間文學有神話、詩歌、寓言、諺語等。民間音樂可分為民間歌曲、器樂與戲曲音樂3類。民間歌曲有山歌、浪哨歌、酒歌、大歌、小歌、敘事歌、禮俗歌等。浪哨歌,是布依族男女青年在「浪哨」(亦稱「趕表」、「坐表」,是談情說愛的一種社交活動)......>>

南盤江一帶壯族布依族的結婚習俗 布依族的婚俗歷史悠久,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從明代開始流傳至今,傳承了布依族鄉人民樂觀的人文情感,團結友好、樂觀向上的品質。
布依族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弘治《貴州圖經新志》說:「歌唱相悅者,然後論姿色妍 索牛馬多少為聘禮」, 這是由當事人自己選擇,再由家長出面議定定聘資。明代後,布依族婚姻締結是自由選擇和憑媒說合兩制度並存,後憑媒說合越來越普遍,舊時的姑表親、姨媽親等親上婚姻普遍,多父母包辦,個別自由選擇。解放後,隨著《婚姻法》在少數民族地區宣傳和貫徹執行,布依族青年男子有婚姻自 *** ,在得父母的同意後,則按規定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商定婚期,禮俗從簡。近親結婚、早婚現象已檢少見,婦女政治和經濟地位日益提高,父親家長弱化,家庭管理趨向民主化。
布依族的婚俗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整個過程分為六個階段。
一、相親:主要方式有三種:1、男孩5.6歲時,父母為兒物色對象,女比男稍大;2、「指腹為婚」;3、自由選擇,男女青年利用節目、 *** 等,互唱情歌溝通,稱為「朗紹」。
二、托媒:經月老、冰人說合,作為婚姻關系的證人和雙方對話的橋梁。
三、問親:這是最重要的環節,一般往返多次才最後確定關系,女方收下禮品。
四、論婚:1、「對八字」;2、取「紅八字」;3、「回八字」;4、送彩禮,多以糧價折現金,少為2石6斗米,多為3石6斗米。
五、過禮:婚姻關系確定後,媒人和男方家組成8至16人的「過禮隊」送禮到女方家,舉行合家「禮節」。
六、接親:這是最隆重的一次禮儀。1、男方組成「迎賓客」隨同,「過禮隊」,一同前往女方家;2、女方家親家中;3、男方家大辦三天紅喜酒。
壯族的婚禮是接親、送親、成親和回門。他們的婚禮也像他們招待賓客的糖茶一樣,甜津津而耐人尋味。主要分為:接親、送親、成親、回門四個習俗。
壯族青年男女自由戀愛的方式有拋綉球、打木槽和對歌等。 拋綉球是壯族趕歌圩時,姑娘們手提五彩繽紛的花綉球,整齊地排隊唱山歌,若見到中意的小夥子,便把綉球拋給他。小夥子接過綉球,如果對姑娘滿意,就把小件禮物纏在綉球上扔回女方,戀愛就這樣開始了。打木槽一般在農歷年初舉行,最初由青年女子以木棍來打槽,擊出各種不同的聲音,大家盡情地歡樂。然後由幾個女子擊木槽數棍後就唱山歌,接著就有許多青年男子拿著木棍,跑到木槽邊來共同敲擊,每敲一下,大家就唱山歌,表達男女之間的愛慕。 此種方式當地謂之「唱流」或「趕風流」。在壯族社會中,男女通常在十二三歲起就須學會唱幾首山歌,到十七八歲時,必須能學會即情歌。唱山歌地點有著嚴格規定,無論在僻靜的山村,或於街日鬧市,都必須是大家所公認或任何人都能看見的地方。時間則根據當地農業生產季節而定。各地每年舉行次數不一。「沙人」每年多在正月第一個大街日和二、三月舉行。「依人」於每年栽秧前收割後舉行。屆期,未婚男女和已婚但未「坐家」女子各攜帶米花糖、花糯米飯以及小手巾、小鏡子等物品,在固定場地對唱山歌。倘若某一小夥子愛上某一姑娘,集體對唱階段便可竭力向她投送秋波,若姑娘也有愛慕之意,雙方即以山歌一問一答自成一對。對唱完畢,可坐下互相宴請,互贈隨身攜帶的小件物品以示信物,以後逢街日或節日並可邀約訂期相會。通過唱山歌結交的情友,日後即便情投意合,男方也要聘請媒人作形式上的求婚。
壯族婚姻的基本形態是一夫一妻制。各支系都普遍實行氏族外婚,但同姓不同宗可以通婚。「土人」家族在四代以外即認為沒有宗親關系,可以通婚。舅表姨表可婚,姑表不婚.「依人」氏族外婚多行單線姑舅表婚,姑母之子與舅父之女可婚,但嚴禁舅父之子與姑母之女通婚。歷史上,壯族曾普遍實行早婚,根據有......>>

布依族的習俗什麼??? 一、服飾
布依族服飾喜用青、藍、白三種顏色。
解放前,布依族青壯年包頭帕、頭帕多為條紋和純青兩種,衣服作對襟短衣和長襟大衫,褲為長褲,褲腳較長,老年人多穿大袖短衣和長衫。(第二)土語區和(第三)土語區婦女之間服飾區別較大,解放後,布依族男子多穿漢族服裝。(第三)土語區婦女服飾分為便裝和盛裝兩種。
便裝:衣服以藍、青色為主,大襟短衣,領口處用衣料做盆花扣子釘上,胸前戴綉花藍靛圍腰,系鮮艷腰帶(除已婚者),盤長辨蓋以頭帕,頭巾共十二層,裡面八層用棉布花線鑲邊,外面四層上下兩端挑花織錦,已婚婦女不戴頭巾,而戴用青布和竹殼做成的更考。
盛裝:上穿斜襟短衣,綠色盤肩,用各色花線把兩邊小正方形擺成半圓綉在衣肩上,領圈右邊挑花織錦。袖分三段,中間織錦,上下兩段蠟染,衣服下部均為一寸寬的織錦鑲邊。胸前戴綉花圍腰,系淺色腰帶。下穿長至腳背的蠟染百褶裙。盛裝在隆重的節日才穿戴,盛裝的綉花織錦圖案以幾何圖形為主,一套精美的盛裝需三、五年才能做成。另有一種百褶裙,布依語稱「粉令」,上部花紋與蠟染裙相同,但裙身系絳紅色自染布料做成,古樸、典雅、莊重,多為老年婦女喜愛,於喜慶和隆重場合穿著。(第二)土語區婦女穿大襟衣和長褲,衣褲邊沿鑲有藍桿和花邊,系綉花圍腰。
布依族青年婦女喜戴銀制的蟲、魚、花、鳥頭飾及銀質或玉石手鐲。
二、食
縣內布依族以大米為主食,個別地多田少的村寨以苞谷為主食。喜糯食,逢年過節均要蒸糯米飯或打糯米糍粑。喜飲酒,多自釀自烤米酒和苞谷酒,一般為30度左右,四時皆有釀造。十冬臘月,要做糯米甜酒和糯米刺梨酒,以備待客或自食。客至,必先飲酒,待客,一般男客男陪,女客女陪,長者和主客正坐,飲酒拈菜由長者帶頭。此外,布依族還好吃狗肉、牛肉。
三、住
縣內布依族多依山傍水而居,幾十戶至幾百戶聚族為寨,小的村寨也有十多戶,無單家獨戶散居者。
房屋建築多因地制宜,利用斜坡建成樓房,上層住人,下層關牲畜,或前半部為樓房後半部為平房,樓底仍作牲畜圈舍,少數吸收漢族建築形式,修成平房。房屋結構多為「內木外石」,柱頭多用杉木、楸樹或香椿做成,屋頂蓋瓦或石板,家中生活用具有石碓、石磨、石缽、石槽、石缸,村寨多有石砌寨牆,附近山上也多有石屯,形成一種比較典型的石頭建築群。
布依族房屋,堂屋設有神龕,堂屋左右兩邊為灶房、寢室、客房,室內設有火塘作冬季烤火用,每個村寨寨中或寨旁建有土地廟供奉山神,也是聚會議事的地方。
四、家庭
布依族家庭為父親家長制,父親作為家長有掌握家庭經濟和支配家庭成員的權力。家長年老去世後,由長子繼承,素有「兄長為父、兄嫂為母」的傳統觀念。丈夫去世,妻子可繼承和使用丈夫生前的,財產。妻子改嫁,則失去支配財產的權利。
布依族家庭結構有兩代人的小家庭,也有三代、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兒女長大分家時,由家族長者出面主持,財產除了留給父母的「養老田」和未出嫁女兒的「姑娘田」外,其餘田地和房屋均平均分給兒子,田地由長子選擇,房屋由幼子選擇。無嗣人家財產歸其親屬繼承,出嫁的女兒無財產繼承權。分家後,父母多同最小的兒子居住。
五、婚姻
縣內布依族婚姻為一夫一妻制,同宗同姓之間不通婚。解放前,有錢人家有娶妾習俗。婚姻締結,先由男方請媒人向女家說親,女家同意後,男家就請人帶雞、酒、糖等禮物去女家合生辰八字,叫「開口親」或「定親」。定親後,在結婚前向女方送聘禮金時,男家除送百元左右(須是雙數)的彩禮外,還須帶鞭炮一串,喜燭一對,酒兩壺,糖若干封......>>

布依族的習俗有哪些? 布依人以大米、玉米為主食,小麥、高粱、薯芋和豆類為輔。有木罐、鼎罐炊飯,油燜飯、二合飯(大米摻玉米碎,也叫包穀飯)、包穀粑、米粉、二塊粑、豌豆粉、米豆腐等花色品種。其中,糯米制的湯圓、花米飯和芝麻油團粑最為知名,多用於祭祖或宴客。 他們的肉食主要來自家畜和家禽,還愛捕食松鼠、竹鼠和竹蟲。烹調方法多為燒、煮、爆、炸、腌、凍,一般不吃生食。 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後,家家都要釀制大量的米酒儲存起來,以備常年飲用。布依族喜歡以酒待客,不管來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為先,名為迎客酒。飲酒時不用杯而用碗,並要行令猜拳、唱歌。 布依族傳統小吃很多,善做米粉、二塊粑、豌豆粉、米豆腐等。布依族豪爽好客,特點是在每年農歷「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端午、「六月六」、「七月半」、中秋等都隆重過節,四月八」很多布依族都用楓香葉、黃飯花、染簞花等各種植物枝葉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做花糯米飯招待客人和分送給親朋好友。

布衣族結婚習俗? 布依族是中國古代「百越」的一支,其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過去沒有本民族文字,一直使用漢文,1956年人民 *** 為布依族創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布依族的文化藝術絢麗多彩。民間流傳的口頭文學有神話、傳說、故事、寓言、諺語和詩歌等。傳統舞蹈有《銅鼓舞》、《織布舞》、《獅子舞》、《糖包舞》等。傳統樂器有嗩吶、月琴、洞簫、木葉、笛子等。地戲、花燈劇是布依族人喜愛的劇種。
布依族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男子喜穿對襟短衣、長褲、包頭巾,婦女穿右衽大襟衣,著長褲或褶子裙,戴銀質手鐲、耳環、項圈等首飾。由農家自已紡織的布依土布久負盛名。近年來,專門生產布依織錦、蠟染布和民族工藝服裝的企業相繼建立,產品遠銷東南亞、日本和歐美等地。
布依族喜歡依山傍水聚族而居,一般是十幾戶或幾十戶為一寨,也有上百戶至幾百戶的。住房有「干欄」式樓房、平房和石板房,最具特色的是石板房。
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有的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傳統節日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等,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歷「六月六」。
1949年底,大部分布依族地區獲得解放,至1959年3月,整個布依族地區獲得解放。1956年8月8日,建立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後又相繼成立了貴州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63年9月11日)、貴州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1966年2月11日)、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81年12月31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2年5月1日)。
日常食俗 布依族過去有閑時食二餐,農忙時食三餐的習慣。每日主食多以大米為主。新鮮的稻穀一般用碓舂加工成米,現舂現吃,在河邊或有溪水的地方,水碾把稻穀碾成米,然後加工成米飯。民間喜用一種專門的炊具「甑子」把米蒸成米飯。布依族普遍喜食糯米,並常當成改善生活或調劑口味的主食。加工糯米時,一般都先將糯米用水浸泡後蒸熟,趁熱舂爛揉成圓或長方形的粑粑保存或食用,其中以芝麻油團粑粑最具特色。除大米和糯米外,包穀也是日常主食之一。食用時,多將包穀加工磨成小顆粒,和大米摻在一起煮成二合飯,也有的將嫩包穀磨成碎糊狀,加上糯米包成包穀粑,用油炸或蒸熟食用。布依族傳統小吃很多,特別是居住在雲南的布依族,善作米線、餌塊、豌豆粉、米涼糕等。布依族日常菜餚也豐富多彩,如布依族喜食的冷盤、「青苔凍肉」、「拌豌豆涼粉」等,酸菜和酸湯幾乎每餐必備,尤以婦女最喜食用。還有血豆腐、香腸及用干、鮮筍和各種昆蟲加工製作的風味菜餚。大部分布依族都善製作鹹菜、腌肉和豆豉,民間特有的腌菜「鹽酸」馳名中外。葷菜中,狗肉、狗灌腸和牛肉湯鍋為上餚。在宰豬時布依族習慣在血盆中先放一些鹽,然後與豬血一起攪動,凝固後把蔥花、佐料,加肉末下水燒猻湯,與豬血一起煮,稱為「活血」,作為待客的最好菜餚。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後,家家都要釀制大量的米酒儲存起來,以備常年飲用。
節慶、禮儀、祭祀食俗 布依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過大年(即春節)。從除夕過到十五。除夕前要殺年豬、舂糯米粑粑、備各種蔬菜。雲南的布依族有初一到初三吃素的習慣;四川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或初一都必須吃雞肉稀飯,民間稱血米粥,傳說這種風俗源於清乾隆年間,當時在貴州的部分布依族為躲避官兵的決心。然後大家把雞切成碎塊,與血米一起煮成稀飯,全村男女老少共進最後一頓團圓飯,便各奔東西,並約定日後伺機相見。能講出吃雞肉稀飯的來歷者,才能認本家。每個姓氏都有不同的飯前儀式,相認的雙方飯前儀式必須完全一致......>>

布依族和漢族人結婚好不好 只有相互能不能接受,合不合適的問題。因為畢竟不像維族 *** 等信奉 *** 教的少數民族,一般不嫁外族;即使嫁了也要對方遵從 *** 教,比如那不食豬肉什麼的我就受不了。但我聽雲南的朋友說,你們布依族女子出嫁有個「坐家」的習俗吧,這個估計是個難題(得商量好,時間太長可不好)。接親時要對歌的吧,會難住你男友的(不過可以事先練練)。其他的風俗,飲食習慣應該沒什麼大問題。不知道「水稻民族」的你們應該吃大米多些吧,別嫁到北方總吃麵食不習慣就好。我想主要是上面的坐家、對歌、飲食看能調和好不,不互就真的沒有好不好,只有合不合適的問題了。當然,不知道是否所有布依族的習俗都一樣。。。

貴州布依族結婚嶗 布依族婚俗資料整理與簡介
[內容提要] 布依族歷史悠久,名稱繁多,古代稱「濮」或「僚」、「都勻蠻」,以後各代有「西南蠻」、「蕃」、「仲家蠻」、「八番」、「仲苗」、「青仲」、「仲家」、「水戶」、「仲蠻」等稱謂,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布依族。 本文試圖從研究報告、專著、期刊、學位論文、論文集等方面簡單介紹近代以來我國學者們對布依族婚姻研究的狀況。
[關鍵詞] 布依族; 婚姻; 專著; 期刊; 研究報告
布依族早在上古就生活在今貴州地區,是雲貴高原東南部的原駐民。其歷史悠久,名稱繁多,古代稱「濮」或「僚」、「都勻蠻」;唐代史稱「西南蠻」,宋元以後稱「蕃」、「仲家蠻」;元、明、清稱「八番」、「仲苗」、「青仲」、「仲家」、「水戶」、「仲蠻」,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布依族。布依族與壯族同源,由古代的「僚」、「百越」、「百濮」等部族演變而來。近幾十年的時間,國內學者對布依族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專著、期刊、學位論文的出版層出不窮,如黃義仁先生的《布依族史》貴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布依族宗教信仰與文化》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布依族簡史》、《布依學研究》、蔣英的《布依族銅鼓文化》、吳文定的《布依族服飾與地理環境》、《論布依古歌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等,與此同時,婚姻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相應的成果。下面將簡單介紹一下布依族婚姻方面的資料,回顧學者們的艱苦歷程一:
研究報告
布依族主要聚集有貴州地區,所以對布依族的研究也就自然的以貴州為中心,貴州省對其研究出來的成果是最多的。如伍文義先生的「平塘縣上莫鄉布依族社會歷史及婚姻喪葬」,文章中的第二部分婚姻習俗就論述了布依族婚姻[1];「鎮寧扁擔山布依族婚姻調查報告」[2] 此篇從民族學、社會學角度對扁擔山布依族婚姻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研究其性質以及它對布依族社會發展的影響,講述了一對青年男女要確立婚姻必須經歷「請布社」、「卡介」、「得娟」、「艾把」、「得把」等過程,此外,還對榔梢習俗作了一些講述;「水城特區猴場、紅岩民族鄉婚俗與節日禮儀調查報告」的第一點談論婚姻[3];雷廣正的「平塘縣掌布鄉布依族社會歷史調查報告」其中的第十五小點―婚姻、喪葬[4];趙崇南的「望謨縣樂康鄉布依族生活習俗調查」,文章中的第四小點論述了姓氏、婚姻、家庭[5];唐合亮的「三都縣周覃鎮布依族生活習俗」的第六點談論了婚姻制度、家庭、家族[6],給我們介紹了完成一樁婚事大致有如下過程,即提親、吃開口飯、訂婚、討八字、送報、結婚;「惠水縣羨塘鄉民族婚俗與家庭狀況調查」的第二點就說到婚姻制度[7];鄒曉辛的「長順縣廣順區苗族布依族習俗調查」[8]。
二:專著
光寫婚姻的專著較少,但在其它專著中寫關於布依族婚姻的資料卻很多,諸如;鄒紹志編著的《中華奇婚異俗》第371---382 民族出版社出版 2001年9月,其中有「追打『鮑鼓』」和「吹木葉、送花包」等到文章,所謂追打「鮑鼓」就是指追打男方到女方接新娘的人。追打「鮑鼓」是一種極有特色的婚俗事像,在舉行婚禮之前,男方要請兩個小夥子和一個姑娘去接新娘,稱之為「鮑鼓」和「婭鼓」(即伴郎伴娘);此外還有李朝龍和李廷蘭編的《貴州少數民族風情錄》中的婚俗篇, 貴州教育出版社 1995年8月;布依族簡史編寫組的《布依族簡史》中的「婚姻、節日、喪葬」, 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160-162;黃義仁,韋廉舟的《布依族民俗志》 貴州人民出版社,1985.41-42;
王偉,李登福,陳秀英的《布依族》 民族出版社,1991.65-69;黃義仁的《布依族史》 ......>>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