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到結婚
1、從上學到結婚,詞語怎麼說?
從上學到結婚的詞語多著了,這里拋磚引玉的說幾個吧:
金榜題名,學業有成,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成家立業,家有賢妻無價寶,,
2、大學生大多都成年了,那上學期間可以選擇結婚嗎?
已經在05年就頒布過了,在校大學生是可以結婚的,而且從新聞上看也是有很多大學生已經試水了的。
能不能結婚?一是法律上的限制;二是制度上的限制;三是你個人的限制。
法律上,其實只有年齡上的限制;但是一般都愛第二條限制,就是學校的制度,有規定不允許在校大學生結婚。現在這條也放開了,應該說也是一種進步,就是你有選擇權了,這芸芸世界,萬千種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況,那麼一刀切顯然是不太合理的。現在已經沒有這樣的限制了,有符合這種情況的願意結婚的,都可以走入婚姻的殿堂。
現在真正能夠限制一個人的婚姻意願的,實際上是第三條,這也是其中決定性的一條,也就是說你個人願不願意進入婚姻。
實際上我覺得婚姻是一種生活方式,人人都可以。但既然是一種生活方式,就是你選擇了,並且要承擔它,而不是說你選擇了要讓所有的人都替你背鍋。
如果進入婚姻太早,顯然你是沒有經濟能力的,那麼你的所有婚姻的過程都是由父母,動用自己的經濟能力來幫助你的,而你沒有這樣的經濟能力,那麼這個過程中可能就會有很多父母的意願在裡面,這也是很多80,90後夫妻在結婚後很快離婚的原因之一,因為雙方父母參與婚姻程度太深。
另外一個重點是:一個人的性格在年輕時還沒有定型。當你20多歲時,由於一直在上學,你的性格和你走入社會,到三四十歲比較成熟的時候,差距會很大。這兩個時間段你選擇的人可能差距會非常非常大,這也是《前任》系列電影如此火爆的原因之一,每個人都從中看到了自己,就像電影中說,有的人來到你的生活里,只是為了幫助你成長,他來的太早。所以愛情的很多遺憾都是,沒有在最好的時間遇到最好的人。
其實當你還不夠好的時候,即使你遇見了那個好的人,你也並沒有能力去把握這段感情,讓它變成最好。而每個人,除非天賦異稟,否則都要走過這段人生之路,都要從自己不斷的挫折和成長中,學會變成一個好的人。然後再找到那個值得你愛的人,再去好好愛他。
大學里雖然可以結婚,但是婚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僅僅是分手了,你就已經很傷心,但是結婚了,離婚不僅是傷心的事,還傷很多其他問題。所以大學里即使可以結婚,也希望你想清楚,做好准備再去結婚。
親愛的,你的一生還有五六十年,可以給你的婚姻時間也還有好長,不要著急
3、從大學戀愛到結婚,這是一個多大的考驗?
在很多的大學都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那就是大學畢業季就是分手季。這句話就充分的說明了,很多的大學生的校園戀愛,其實是並不足以能夠抵抗住兩個人生活的改變的。很多的校園戀愛,在兩個人畢業之後也就結束了。如果想要維持一段從大學到結婚的戀愛,陪念野是非常的難的,對於戀愛中的兩個人,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那麼關於從大學戀愛到結婚,這是一個多大的考驗?以下是我的看法:
一、從大學戀愛到結婚,這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兩個人在大學的時候,互相喜歡走到了一起,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且當我們還處於大學階段的時候,我們並沒有背負著很多的經濟壓力和生活壓力,所以很多蘆喊的情侶在大學談戀愛是非常輕松的。但是等大學畢業,兩個人都進入了社會之後,沉重的社會壓力和工作壓力就會壓垮兩個人。這樣就會使得很多的人迫於壓力就分手了。總之,從大學戀愛走到結婚,這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二、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我們的心境是會發生變化的
所以說從大學戀愛到結婚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主要還是因為當我們處於人生不同階段的時候,我們的心境就會非常的不一樣。在大學的時候,我們的心境是一個樣,但是工作了之後,心境又會是另一個樣。這種心理的變化就會使得戀情很難維持。
三、不管在大學中的戀人們能不能走到最後,都希望他們能夠享受自己的戀愛
其實我們談戀愛並不是一定非要有結果。不管在大學中的戀人們,最後能不能夠在一起,能不能夠走入婚姻,都希望在大學中的戀人們能夠好好享受自己的戀愛。
關於從大學戀愛到結婚,這是一個多大的考驗?以上是我的看法。那麼你覺得從大學高老戀愛到結婚要經歷多少考驗呢?歡迎留言交流!
4、大學生上學期間能結婚???哈哈…
只要符合《婚姻法》規定的結婚的基本要件,任何一位公民,無論他以哪一種身份結婚都可以。如果符合結婚基本條件的在校大學生想結婚,但是學校不同意的情況,可以通過司法過程來解決。學生完全可以提起訴訟,而且勝訴的一定會是學生。武漢大學的做法,不在表面——在校生能否結婚,而具有更深層的意義。
大學生結婚與否由學生自己說了算
也有人認為大學生結婚與否的決定權由大學生自己決定,利弊自度。
因為從現實情況來說,禁止大學生結婚的規定幾乎沒有實際意義。國家完全可以把大學生結婚與否的決定權交給他們自己,利弊自度。影響還是促進學業,那是自己需要去考慮和安排的事。這也能培養能力和責任感,對國家也有利。
眾所周知,由高中直接考取大學的學生一般都是十八九歲。要達到法定的允許結婚的年齡,男生要等到畢業(至少到大四)才符合條件,女生也要到大三。對男生來說,絕大多數人不到法定婚齡自不必說,少數剛滿22周歲而即將畢業的學生,正面臨著就業,哪裡顧得上操辦婚事呢?對女生來說,同樣也面臨著學業和就業的巨大壓力,結婚的問題恐怕也暫時提不上日程。而且絕大多數在校大學生還沒有自立,並不具備結婚的條件。想想大學的錢都是父母出的,一結婚,父母還得給置辦一個新家,負擔太重。再有結婚就得允許生孩子,父母還得跟著你養孫子。而且生孩子期間,丈夫要照顧妻子,妻子得休息,雙方的學業怎麼辦?
更進一步看婚姻,感情和物質缺一不可。雖說如今校園里愛情泛濫,一對對戀人愛得死去活來,可一畢業,大多還不是好聚好散,各奔東西?海枯石爛的承諾早化作過眼雲煙隨風飄散,曾經的浪漫轉眼間都成了往事。物質基礎就更薄弱了,當今有幾個在校生真正能自食其力?一旦真的成了家,油鹽柴米的煩惱就接踵而至,最終的結局恐怕是學業荒廢,婚姻死亡。婚姻是幸福甜蜜的,但更多的是責任和承諾。年輕的大學生,有足夠的力量去承擔這份責任嗎?
再看一下現在城市人口的實際結婚年齡,早已大大超過法定允許的年齡。由於就業、收入、住房等實際問題的制約,晚婚晚育已經為城市青年男女廣泛接受。且不說在校大學生,就是已經畢業的大學生們,走出校門兩三年內結婚的也不多,又有幾個大學生尚未畢業就急著結婚呢?
正如報道所說,「盡管社會上談論得轟轟烈烈,大學生自己卻表現平靜,很少有人表示准備在校結婚」。既然禁止與不禁止的效果幾乎沒有多少區別,又何必讓一個有違法之嫌的規定維持下去呢?國家完全可以把大學生結婚與否的決定權交給他們自己,利弊自度。影響還是促進學業,那是自己需要去考慮和安排的事。這也能培養能力和責任感,對國家也有利。
應該限制大學生結婚
還有人認為限制大學生結婚的基點是保障大學生更好地實現求知權。這一觀點的人士認為高考取消婚姻限制是情非得已的選擇,也是一個進步,是公民受教育權利的一種歸位,其立足點是教育平等,體現了一種人文關懷。教育部一再放寬對參加高考考生的限制,其最終目的是為構建終身教育體制,滿足人們的求知慾望,而大學生自己如果不珍惜學習機會玩起了「過家家」,實在是本末倒置。所以限制大學生結婚的基點是保障大學生更好地實現求知權。
學生家長方國慶就認為「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大學學府與社會上其他機構有本質區別。到大學來做什麼?當然是求學。不難想像,如果就讀大學生在學校組建婚姻家庭,將會給高校教育製造多大的混亂。婚姻家庭的拖累,會大大限制知識的獲取和自身素質的提高。提前使他們背上沉重的家庭責任,將會讓校園擺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僅從這一點看,對權利的適當限制也是必要的,因為它保障了別的權利的充分實現。
思考:在校大學生可以結婚可能引起的問題
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專家康麗穎認為:「一個大學生從性成熟到結婚條件成熟還有很長時間,容易出各種問題。他們進入婚姻的社會支持顯然不足,自身的人生閱歷也比較淺。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可以默認一種非事實婚姻(大量學生在校外租房同居),但不能同意事實婚姻,因為事後的更多現實問題,誰也不能保證。」
事實上,允許已婚人士到高校學習,與「允許高校在校生結婚」不可同日而語,已婚人士到了高校仍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仍要遵守「大學生守則」。當然,我們也要充分正視這樣的現實,現代人的思想急劇開放,生理和心理也趨向早熟,小學生「性早熟」,中學生「早戀」,而大學生則「同居」。尤其是大學生,談情說愛偷吃「禁果」乃至變相「同居」,早已不是稀有現象。允許高校在校生結婚必然會加劇「結婚」現象的發生。這就在某種程度上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必將給學校、社會和大學生自己帶來無限的尷尬、困惑和煩惱,由此引發的校園問題乃至社會問題都是難以預料的。所以我們不能把思維僅僅停留在「要不要發生」和「會不會發生」上,而要拓展到「如果發生了怎麼妥善處理」的預案上。首當其沖的就是住宿,為了照顧這些「學生夫妻」,學校難道要建幾幢「學生夫妻樓」或者是給這些學生發放住房補貼以解決其安家問題嗎?如果「學生夫妻」發生爭執、出現家庭暴力等問題,校方如何處置,難道還要在行政大樓里另設一個「學生家庭調解辦公室」嗎?如果「學生夫妻」不慎做了「學生爸爸、學生媽媽」,學校是不是還要給她們放幾個月產假呢?學校的功能是科研和教育,如果允許大學生結婚,勢必會對學校的人力、財力分配產生影響,在目前我國教育經費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其帶來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對本科生能否結婚的問題應相當謹慎,學生結婚如何審批?宿舍如何分配?已婚學生日常如何管理?如果有小孩怎麼辦?盡管可以認為真正結婚的大學生會極少,但還是應把這些問題都考慮清楚了,有個妥善的對策再作決定。因為教育部一個小小的規定,可能會帶來很多新的管理問題。社會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這一環放開了,其他的配套跟不上,產生無窮的後遺症將來怎麼辦?難道還要重蹈西方社會在七八十年代提倡性解放的教訓嗎?那個時代遺留下來的一代孩子,目前已成為西方國家嚴重的社會問題。他們的父母在自己都還年幼的時候生下了他們,這些年輕的父母並不知道怎麼正確地撫養與教育孩子,因為過早地進入這場家庭游戲,他們在各方面都顯得經驗不足,而這些問題很可能惡性地遺傳給下一代。到那個時候再去補救,再去滅火嗎?國家在發展中遇到這種問題還少嗎?再也不能了,現在人的眼光應該放長遠點,社會應該在尊重權利的同時看清問題。
本人認為:尊重權利的同時應該看清問題。
為了大學生專心於學業,同時減輕高校管理上的壓力,在校大學生晚婚晚育確實應該提倡,但不能作出與現行法律相抵觸的強制性規定。也就是說大學生應該可以享受婚姻自主權。
當然,我們很欣喜的看到教育部認為現在要重新審視這個問題,並表示大學生可否結婚應由高校說了算,近日從教育部傳來新的消息說,大學生在校期間能否結婚的有關規定,將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作出新規定。
我們期待著決策者的下一個創舉,賦予大學生「婚姻自由權」,當那未走完的一步徑直向前落下時,掌聲定會響起。同時,我們也呼籲社會多考慮一些由此帶來的實際後留問題,給教育部和高校一些諒解,給他們一些時間,以便於盡可能完善的走好這一步教育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