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結婚大全 » 科瓦奇結婚

科瓦奇結婚

發布時間: 2023-05-02 11:26:55

1、跪求魅惑2015年上映的由 瑪塔·馬祖雷克主演的百度雲資源

《魅惑 Córki dancingu》百度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w9BEhdjlEPTmorDjxibPBA 提取碼:hbue  

導演: 阿格涅什卡·斯莫琴斯卡

編劇: 羅伯特·博勒斯德

主演: 瑪塔·馬祖雷克、米哈利娜·奧利尚斯卡、金嘉·普雷斯、安德烈·卡諾普卡、雅酷朴·蓋爾秀、茲古蒙特·馬拉諾維茲奇、馬格達萊娜·謝萊卡、卡翠娜·赫爾曼、馬辛·科瓦奇克、馬爾塔·馬利克瓦思佳、茲比格涅夫·布奇科夫斯基、伊沃娜·別爾斯卡

類型: 劇情、歌舞、奇幻

製片國家/地區: 波蘭

語言: 波蘭語

上映日期: 2015-12-25(波蘭)

片長: 92分鍾

又名: 魅惑人魚姬(台)、人魚誘惑、攝魂女妖、誘惑、The Lure

一對美人魚姐妹,銀和金,在陸地上尋找他們的夢想天堂。歌舞輝煌,燈光閃耀的夜生活讓兩姐妹流連忘返。樂隊三人組的主唱女士收養了她們,帶兩姐妹看遍人間繁華,並讓她們在舞台上發光發熱,兩姐妹的歌聲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在與人類相處的過程中,兩姐妹慢慢了解到人性善與惡。

野性的金因為被社會繁華的影響,獸性突顯,噬人成魔。單純的銀愛上了人類,樂隊里的帥貝斯手,兩人陷入熱戀,然而貝斯手希望銀能變成真正的女孩子。銀願意為愛人付出一切,即使用尾巴換成雙腳後會失去美妙的歌聲。然而兩人的感情卻逃不過外界的誘惑,貝斯手出軌並要與其他人結婚

銀必須在婚禮當晚天亮前吃了背叛她的愛人,否則自己將在第二天天亮前化成泡沫消失。然而銀沒有下狠心,最後在愛人的擁抱里,帶著微笑化成了泡沫。金因為失去相依為命的姐妹,再次失去理智,咬死了貝斯手,失望的回到了海里。」

2、求一部科幻片 裡面有一個科學家受到輻射變成藍色皮膚的人

片名 守望虛橘者

那也不是他喜歡的女生 而是結婚多年,女的要離他而去。 去的星球是火星,博士以念動力場提取了砂岩裡面的硅製造了一個巨大的齒輪體系。。片子裡面對鍾表有很多次的特寫。因為主人公父親是鍾表匠,他旅仿年幼的時候拆譽纖就開始拆裝鍾表。

3、飛人克魯伊夫,中前場的魔術手,巴薩夢王朝的締造者

1

4、求魅惑2015年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瑪塔·馬祖雷克主演的

《魅惑2015》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網路.com/s/1Q73uGSPxxWngkNDjqYDVHg 提取碼: sj6n 

作品相關簡介:導演: 阿格涅什卡·斯莫琴斯卡
編劇: 羅伯特·博勒斯德
主演: 瑪塔·馬祖雷克、米哈利娜·奧利尚斯卡、金嘉·普雷斯、安德烈·卡諾普卡、雅酷朴·蓋爾秀、茲古蒙特·馬拉諾維茲奇、馬格達萊娜·謝萊卡、卡翠娜·赫爾曼、馬辛·科瓦奇克、馬爾塔·馬利克瓦思佳、茲比格涅夫·布奇科夫斯基、伊沃娜·別爾斯卡
類型: 劇情、歌舞、奇幻
製片國家/地區: 波蘭
語言: 波蘭語
上映日期: 2015-12-25(波蘭)
片長: 92分鍾
又名: 魅惑人魚姬(台)、人魚誘惑、攝魂女妖、誘惑、The Lure
一對美人魚姐妹,銀和金,在陸地上尋找他們的夢想天堂。歌舞輝煌,燈光閃耀的夜生活讓兩姐妹流連忘返。樂隊三人組的主唱女士收養了她們,帶兩姐妹看遍人間繁華,並讓她們在舞台上發光發熱,兩姐妹的歌聲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在與人類相處的過程中,兩姐妹慢慢了解到人性善與惡。
野性的金因為被社會繁華的告局影響,獸性嫌枝突顯,噬人成魔。單純的銀愛上了人類,樂隊里的帥貝斯手,兩人陷入熱戀,然而貝斯手希望銀能變成真正的女孩子。銀願意為愛人付出一切,即使用尾巴換成雙腳後會失去美妙的歌聲。然而兩人的感情卻逃不過外芹友敏界的誘惑,貝斯手出軌並要與其他人結婚。
銀必須在婚禮當晚天亮前吃了背叛她的愛人,否則自己將在第二天天亮前化成泡沫消失。然而銀沒有下狠心,最後在愛人的擁抱里,帶著微笑化成了泡沫。金因為失去相依為命的姐妹,再次失去理智,咬死了貝斯手,失望的回到了海里。」

5、跪求《魅惑(2015)》百度網盤高清資源在線觀看,阿格涅什卡·斯莫琴斯卡導演的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w9BEhdjlEPTmorDjxibPBA 提取碼: hbue
《魅惑 Córki dancingu》
導演: 阿格涅什卡·斯莫琴斯卡
編劇: 羅伯特·博勒斯德
主演: 瑪塔·馬祖雷克、米哈利娜·奧利尚斯卡、金嘉·普雷斯、安德烈·卡諾普卡、雅酷朴·蓋爾秀、茲古蒙特·馬拉諾維茲奇、馬格達萊娜·謝萊卡、卡翠娜·赫爾曼、馬辛·科瓦奇克、馬爾塔·馬利克瓦思佳、茲比格涅夫·布奇科夫胡襪斯基、伊沃娜·別爾斯卡
類型: 劇情、歌舞、奇幻
製片國家/地區: 波蘭
語言: 波蘭語
上映日期: 2015-12-25(波蘭)
片長: 92分鍾
又名: 魅惑人魚姬(台)、人魚誘惑、攝魂女妖、誘惑、The Lure
一對美人魚姐妹,銀和金,在陸地上尋找他們的夢想天堂。歌舞輝煌,燈光閃耀的夜生活讓兩姐妹流連忘返。樂隊三人組的主唱女士收養了她們,帶兩姐妹看蠢做橘遍人間繁華,並讓她們在舞台上發光發熱,兩姐妹的歌聲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在與人類相處的過程中,兩姐妹慢慢了解到人性善與惡。
野性的金因為被社會繁華的影響,獸性突顯,噬人成魔。單純的銀愛上了人類,樂隊里的帥貝斯手,兩人陷入熱戀,然而貝斯手希望銀能變成真正的女孩子。銀願意為愛人付出一切,即使用尾巴換成雙腳後會失去美妙的歌聲。然而兩人的感情帶團卻逃不過外界的誘惑,貝斯手出軌並要與其他人結婚。
銀必須在婚禮當晚天亮前吃了背叛她的愛人,否則自己將在第二天天亮前化成泡沫消失。然而銀沒有下狠心,最後在愛人的擁抱里,帶著微笑化成了泡沫。金因為失去相依為命的姐妹,再次失去理智,咬死了貝斯手,失望的回到了海里。」


6、說一下哪位運動員是你一直以來最崇拜的?

張繼科。奧運會入坑,現在還在坑底。就是特別喜歡他,如若非要說原因,大概是因為他身上的那股糙漢子的味道,就是喜歡他身上時而有村東頭張大爺的感覺,參加活動時又是霸道總裁的樣子,賽場上又變成英勇無畏的英雄。賽場上,他在腰部近乎骨折的狀況下拼了一場又一場,他說「死在場上也無所謂」。賽前他日記里寫到「今天,疼痛依舊;比賽,還在等我;勝利,拼盡全力;結果,勿忘初心;加油」。生活里他收養悔或流浪的小狗,並為它取名道哥;他會對哭鼻子的小孩溫柔低語「別哭啦,我給你買好吃的」;他叫自己的媽媽花仙子,他說特別崇拜自己的父親。他對陪伴自己12年的教練真誠的表達自己的謝意,借著學英語對教練說「thank you for your hard work 」,在教練四月份被調去女隊時,他唱了首成都送給是成都人的教練,並改了句歌詞「分別總是在四月」。外表帥氣,內里又是糙漢子一枚,心又溫柔而細心。節目里他說「做過最牛的事是通過我們隊伍的努力帶動這么多人關注乒乓球」。他帶著腳傷參加各個碧昌伍節目,每個節目里都帶著他心愛的乒乓球。張繼科迅胡表現出的一切都很對我的脾氣。對於他,真的是越了解越喜歡。

7、茨威格和希特勒長得像嗎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1.28-1942.2.23)生於維也納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父母都受過良好的教育,為此,茨威格從小耳儒目染,對文化藝術產生了強烈的興趣。當茨威格在維也納上文科中學時就對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的詩篇及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哲學著作其為崇拜。當時他還讀了許多施尼茨勒(Arthur Schnitzler)和霍夫曼斯塔爾(Hugo von Hofmannsthal)的作品,後者成為他的榜樣。1899年茨威格高中華業,在維也納大學學日耳曼學及法國文學。這期間,他利用大學的自由,不斷閱讀和寫作。1901年他把已發表的詩歌匯輯成冊,名《銀弦集》(Silberne Saiten)。1906年第二本詩集(Gedichtband)出版,名《早年的花環》(Die frühen Kränze)。《銀弦集》發表後,受到了贊賞。不久他又前往柏林,在那裡結識了許多現代派的文人及各種各樣的人物,這位他開闊了視野,深入到了生活的里層。柏林之後,他又去了比利時,他去的目的是為了認識當時的著名詩人維爾哈倫(Émile Verhaeren),因為這位詩人發現了工業時代日常生活的美。他並不緬懷過去時代的消逝,而是熱情地歌頌當今的時代,他的對人生樂觀肯定的態度使茨威格受到了莫大的鼓舞。除維爾哈倫外,對茨威格產生較大影響的還有法國的文學家兼批評家丹納(Hippolyte Adolphe Taine)以及心理分析的創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俄國作家陀斯妥也夫斯基(Fjodor Michailowitsch Dostojewski)。

1904年茨威格獲博士學位後又開始旅行,首先去巴黎,在那裡他除讀書外,還和許多賀御握朋友來往,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及雕刻家羅丹(Auguste Rodin)就是他的好友。以後,他又去了倫敦、義大利、西班牙、荷蘭。1910年甚至去了印度,還有美國、巴拿馬和哈瓦那。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他曾發表了許多作品,劇本有《特西特斯》(Tersites)、1910年的喜劇《化身戲子》(Der verwandelte Komödiant)、1911年的《海濱之屋》(Das Haus am Meer)(劇本)及中篇小說集《最初的經歷》(Erstes Erlebnis. Vier Novellen aus Kinderland)和《火燒火燎的秘密》(Brennendes Geheimnis)。他的這些中篇大部是以童年時代的經歷作為創作的源泉。

1914年爆發的世界大戰,使茨威格深惡痛絕,當時許多著名作家,包括霍普特曼(Gerhart Hauptmann)在內都不能認識這場戰爭的反動性質。茨威格對這種愛國主義抱著深深的懷疑。由於健康拆銀原因,茨威格沒有禪慶被送上前線,而是留在了戰爭檔案館(Kriegsarchiv)工作,就是在這時,他醞釀寫作了反戰劇本《耶利米》(Jeremias)。耶利米是先知,他預言了戰爭的失敗。1917年該劇本在德國出版,但沒有上演,只有中立國瑞士蘇黎世劇院(Stadttheater in Zürich)演出了此劇。茨威格到瑞士參加排練,並在那裡和羅曼•羅蘭相見,後者正在國際紅十字會(Rotes Kreuz)總部工作。就在這時,他在瑞士繼續寫《三大師》(Drei Meister Balzac - Dickens - Dostojewski),論述巴爾扎克、狄更斯和陀斯妥也夫斯基。

從這時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茨威格還發表了劇本《一生的傳說》(Legende eines Lebens)(1919)、《沃爾波娜》(Volpone)(1926),傳記《三大師》(1919)、《瑪麗•安多納德》(Marie Antoinette)(1932)、《瑪利亞•斯圖亞持》(Maria Stuart)(1935)等重要作品。1923年他和高爾基(Maxim Gorki)建立了通信聯系,長達十三年之久。1928年茨威格去參加托爾斯泰(Leo Tolstoi)誕生一百周年紀念,在蘇聯逗留了兩周,並見到了高爾基。

1933年茨威格的作品在德國被焚燒。1934年,奧地利警察對茨威格進行抄家(Hausrchsuchung),這使茨威格立刻離開奧地利去了英國倫敦。這時期,他的作品不能出版.他為理查•施特勞斯(Richard Strauss)新歌劇寫的文學腳本《沉默的女人》(Die schweigsame Frau)也被禁演。在私生活上他也經歷了一場風暴,和他共同生活二十五年的妻子和他離異,於是他跟他的女秘書、一個年輕的女大學生再次結婚。在流亡期間茨威格曾經竭盡全力向許多奧地利作家、藝術家提供各種幫助,使他們得以虎口逃生或生存下來,其中就有他的前妻及女兒。

1936年茨威格訪問巴西(Brasilien),受到熱烈歡迎。1938年他完成了唯一的長篇小說《心靈的焦灼》(Ungeld des Herzens),他的生活經歷可算是相當順利,但他心中的苦悶卻無法解除,就像他的最後一篇中篇小說《象棋的故事》(Schachnovelle)(1941)里的主人公所經受的內心的精神折磨是不可克服的—樣。歐洲大陸所遭到的厄運使他憎惡今日的世界,他思念過去的時代,於是在沉痛中留下了《昨日的世界》(Die Welt von Gestern)。這是本自傳性(Autobiographie)作品,在他去世後於1944年出版。

1942年2月茨威格在巴西首都里約熱內戶(Rio de Janeiro)附近的彼特羅波利斯(Petrópolis)聽到新加坡失守的消息,心中無限痛苦,終於和他的夫人雙雙服毒白殺。在他的絕命書里寫道:「………自從操我自己語言的世界對我來說已沉淪,而我的精神故鄉歐羅巴也已自我毀滅之後,我在這里比在任何地方都更願意從頭開始,重建我的生活。但是一個人年逾六旬,再度重新開始,是需要特殊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卻由於常年無家可歸,浪跡天涯,已經消耗殆盡。所以我認為還不如及時地、不失尊嚴地結束我的生命為好。對我來說,腦力勞動是最純粹的快樂,個人自由是這個世界上最崇高的財富。」

巴西政府為這位奧地利作家舉行了國葬(Staatsbegräbnis),他最後住過的那棟別墅被列為博物館,供人憑吊參觀。

茨威格的作品從詩歌開始,受到印象主義的影響。他成就最大的是小說和傳記文學。小說尤以中短篇為佳,除前邊提到的長篇《心靈的焦灼》及中篇《象棋的故事》外,著名的還有《馬來狂人》(1922)、《恐懼》(Angst)(1925)、《感覺的混亂》(Verwirrung der Gefühle)(1927)、《人的命運轉折點》(Sternstunden der Menschheit)(1927)等。他的長篇《心靈的焦灼》和《象棋的故事》、《—個陌生女人的來信》(Brief einer Unbekannten)尤其受到中國讀者的喜愛。他的傳記文學非常豐富,除《三大師》外,還有《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921);《同妖魔搏鬥》(Der Kampf mit dem Dämon)(1925)寫荷爾德林(Friedrich Hölderlin)、克萊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及尼采,《三個描繪自己生活的詩人》(Drei Dichter)(1928)為托爾斯泰、斯丹達爾(Stendhal)和卡薩諾瓦(Casanova)作傳。此外還有《富歇》(Joseph Fouché)(1929)及寫梅斯默爾(Franz Anton Mesmer)和「基督科學(Christian Science)」的創始人瑪麗•貝克一艾迪(Mary Baker Eddy)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療法》(Die Heilung rch den Geist)(1931)等。他的傳記文學並不拘泥於歷史事實,著重點是刻畫、反映主人公的性格,他的作品都有引人深思的情節,著重描繪的是人物細膩的心理活動,對於婦女的命運充滿同情。茨威格是位真正的和平主義者、人道主義者。他的死亡表達了他對人道受到摧殘的絕望情緒,因而他的死震驚了世界。

斯蒂芬·茨威格是享有世界聲譽的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於1881年出生於維也納,父親是富有的猶太工廠主,母親是銀行家的女兒。在中學時代,他深受尼采和霍夫曼斯塔爾的影響,17歲已在文壇嶄露頭角。離開大學後,他到歐洲、印度、北非和美洲等許多國家旅行,結識了羅丹、羅曼·羅蘭、維爾哈侖等人。旅行生活及與各國藝術家的廣泛交往,豐富了他的思想,擴大了他的創作題材和作品的生活畫面。
茨威格在40餘年的創作生涯中為後人留下了豐富而珍貴的文學財富,在詩歌、小說、傳記、文學理論和批評等各個方面都蔚然成家,成就卓著。其中以描寫女性的中短篇小說和傳記文學最為出色。

一、茨威格的女性小說
在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說中,以描寫女性的奇特遭遇、透視女性微妙心理為體材的女性小說,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和社會批判精神。這些別具特色的女性小說,善於通過心理描寫,提示女性隱秘的內心世界,再現人物的性格和生活遭遇;筆觸細膩,語言優美,構思精巧,富有立體感。在掩卷之後,讀者的面前栩栩如生地浮現了令人同情的女性形象。
1、《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這篇小說我至少認認真真地讀過五六遍,但再讀時,依舊會被打動。那位陌生女人的來信寫得纏綿悱惻,情意繾綣,哀婉感人,袒露了一個女子痴情的內心世界,如泣如訴地道出了她痛苦的感情經歷。這篇巧妙地安排兩性關系的小說,「把深沉的愛,那幾乎是痴情的愛,變態的愛,寫得那樣崇高」,「真是一部驚人的傑作」!茨威格以嫻熟而細膩的心理描寫手法,再現了一個為熱情所驅使的純潔女性的悲劇,有力地控訴了畸形的社會對情愛的戕害。以至於高爾基在讀了這部作品後贊嘆道:「你寫得真好!由於對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由於她的形象及其悲劇的心曲使我激動得難以自製,我竟絲毫不感羞恥地哭了起來。我不知道有哪一位作家,能用這么一種對於女人無限尊重而且體貼入微的態度來描寫女人。」

2、《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
這篇小說的主要特點除了心理描寫外,還有對動作的描寫。尤其是幾段對賭徒的手的動作描寫,更是精彩絕倫。「這兩只手像被浪潮掀上海灘的水母似的,在綠呢檯面上死寂地平躺了一會。然後,其中的一隻,右邊那一隻,從指尖開始又慢慢兒倦乏無力地抬起來了,它顫抖著,閃縮了一下,轉動了一下,顫顫悠悠,摸索迴旋,最後神經震慄地抓起一個籌碼,用拇指和食指捏著,遲疑不決地捻著,像是玩弄一個小輪子。忽然,這只手猛一下拱起背部活像一頭野豹,接著飛快地一彈,彷彿啐了一口吐沫,把那個一百法郎的籌碼擲到下注的黑圈裡面。那隻靜卧不動的左手這時如聞警聲,馬上也驚惶不寧了;它直豎起來,慢慢滑動,真像是在偷偷爬行,挨攏那隻瑟瑟發抖、彷彿已被剛才的一擲耗盡了精力的右手,於是,兩只手惶悚悚地靠在一處,兩只肘腕在檯面上無聲地連連碰擊,愉像上下牙齒打寒戰一樣。」這手已經不僅僅是手了,幾個動作,人物的心理,賭徒的形象,都躍然紙上了,讓人不得不嘆為觀止。
小說的女主人公在情慾的驅使下,委身於一個賭徒,作品對潛意識心理的描寫也很逼真,幾乎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論的藝術再現。
除了以上例舉的兩例之外,茨威格寫得精彩的女性小說還有很多。《女人和景物》把沉積在夢游症女人心底的本能沖動展現得淋漓盡致;《恐懼》寫一個女人偷情被人發現後的一系列心理活動。作者把形形色色的人物的心靈,都活生生地獵取了,惟妙惟肖地描繪了人物的內心活動和精神狀態。還有《姐妹樓》、《夜色朦朧》、《埃里卡之戀》等等,都是彰顯著茨威格特色的優秀短篇幅小說。

二、茨威格的傳記文學
茨威格一生寫下了大量的傳記文學作品,其中富有盛名的就有六部:《巴爾扎克傳》、《羅曼·羅蘭傳》、《麥哲倫》、《瑪麗·安唐尼特》、《約瑟夫·富歇》、《伊拉斯謨的勝利和悲劇》。
1、《巴爾扎克傳》是一部耗費了作者十年時間的巨著。作者企圖把它寫成自己所著的傳記中最有價值的一部。《巴爾扎克傳》從巴爾扎克的童年生活入筆,既記述了他在成功前的種種努力,奇異的幻想和追求,令世人咋舌的傳奇,又記述了他成名後與同時代名人、朋友、家庭的交往及他的寫作生活,讓人們感受到了多側面的巴爾扎克。無疑,《巴爾扎克傳》是迄今為止利用最翔實的史料寫成的一部傳記文獻,為人們了解、認識和研究這位文學巨匠提供了詳盡的資料。
2、《羅曼·羅蘭傳》也是一部思想性較高的傳記巨著。作者在書中揭示了羅蘭作品在人類精神世界中產生的巨大震動和深遠影響。同時,作者的筆觸還探及到了羅曼·羅蘭的思想境界形成、發展和變化的深層原因。茨威格深刻的心理分析和精巧的藝術構思都可在其中窺豹一斑。
3、《麥哲倫》是作家僑居國外後的第一部傳記小說。當時,希特勒的入侵讓茨威格也淪為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作家有感於麥哲倫的遠大理想,著筆塑造了一個具有深刻悲劇感染力的偉大探險家形象。
《瑪麗·安唐尼特》寫的是法國皇後。因為被捲入法國大革命的漩渦中,最後命喪斷頭台。這部作品寫得真摯感人,同樣被譽為世界傳記文學史上的一流名著。《約瑟夫·富歇》寫的是法國近代史上最沒有節操的政客。這個集背叛者、敗德者、狗頭軍師等不名譽的別名於一身的人,卻比任何一個政治家更巧妙地安然度地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時代。《伊拉斯謨的勝利和悲劇》引用了豐富的原始資料,並對書中人物有著深刻的心理洞察,把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人文主義者——伊拉斯謨的悲劇及其意義生動地描述了出來。

三、茨威格的長篇小說
《永不安寧的心》是斯蒂芬·茨威格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它在1938年於瑞典問世,1946年在英國被搬上銀幕。這部小說已屬於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品。它描寫了騎兵少尉霍夫米勒與癱瘓的猶太富家少女埃迪特的愛情悲劇,對貴族階層虛偽的尊嚴、榮譽以及嚴重的社會偏見作了有力的揭露和無情的鞭撻;小說還向讀者展示了哈布斯堡王朝崩潰前夕奧匈帝國的社會風貌。
作者在這部小說中試圖通過「我」(少尉霍夫米勒)和孔德爾大夫這兩個具體形象來剖析兩種截然不同的同情;「一種是怯懦的、多愁善感的同情。這實際上只是心的焦躁,當他人遭到不幸時,它就會盡快逃脫這種莫可名狀的激情。那種同情根本談不上同情,不過是從自己的心靈深處對他人的痛苦進行本能的抵禦。另一種同情才是名副其實的—它不多愁善感,卻勇於自我犧牲;它知道要干什麼,便堅決、沉著、耐心地堅持下去,直到使盡最後的及至超過最後的一分力量。」這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道主義,但作者所追求的人道主義的同情在那個時代、那個社會里是不現實的,這就更加襯托也了這部作品的悲劇性。
「罪惡是忘不掉的,只要良知尚未泯滅。」小說的結尾道出了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作者的心聲。
作者是以小說男主人公懺悔的口吻來說這句話,但即便是這樣的醒悟,也只不過是作家的理想罷了。

通過《象棋的故事》看茨威格的小說創作

如果讓我挑選一部最能代表斯蒂芬?茨威格的創作風格的小說作品,那麼我會挑選《象棋的故事》。它發表於茨威格死後,在社會上一起了很大的轟動。它繼承了茨威格一貫的寫作手法與寫作內容,可以說這是他一生中小說作品的濃縮版。那麼下面,我們就通過這部作品來簡要地分析一下茨威格的小說創作。

一、關於「人」的主題

「人」的話題是從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中就已經被人們廣泛談起。一般地認為是關於的人權力的學說。同樣這個主題也橫貫在了茨威格的小說創作中。但他並不是僅僅用於啟蒙,啟蒙的意義在他那裡已經很薄弱了。人的主題被茨威格賦予了雙層的含義,一方面是對「人性」的關注,另一方面是對「人的本性」(也就是人的本能)的發掘。這兩方面在《象棋的故事》中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一)對「人性」的關注

這里的「人性」同啟蒙運動中的「人」的學說相一致,也就是對人之所以為人的最起碼所要獲得權利的維護,比如生存的權利、繁衍的權利等。當這些權利受到威脅後,人本身的地位就受到了威脅。但它卻不能和啟蒙運動中的「人」的主題完全契合,這主要是由於作家所處的時代環境所致。

茨威格是猶太人,生活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戰爭的原因促使他對人性的認識更加深了一步。於是他作品中的人性總是和戰爭聯系在一起的。戰爭不僅僅是對人生存權利的破壞,更重要的是在戰爭的狀態下以及在邪惡的軍事統治下,人的精神世界受到了極端的壓制和迫害,從而達到了一種扭曲的狀態,精神一旦被扭曲了,人也就會達到一種混亂的狀態,人也就不能稱之為人了,又何談人性?

正是茨威格看到了戰爭對人的精神世界的破壞,所以他的小說大多是反對戰爭的。同時他又從另一個方面來消解戰爭,剖析那些戰爭狂。茨威格認為,「在普通民眾的戰爭狂熱中,較少有意識形態和政治因素,更多是不同程度的夾雜著愛國主義和放縱受壓抑的本能。」這不僅看到戰爭對人性的壓制,也看到了那些戰爭狂們進行的戰爭實際上是一種發泄,而無盡的發泄也是精神扭曲的結果。戰爭無論是從正面還是反面,無論是從它的參加者還是從它的受害者,都只能是對人本身的迫害,並且這種迫害很大程度是根植在精神世界中的,都是對人性的壓抑。在這一點上,《象棋的故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象棋的故事》中B博士就是如此,納粹分子企圖用無窮無盡的時間和空間的空虛來摧毀人的靈魂和意志,從而達到令其招供的目的。雖然B以頑強的毅力和非凡的智慧粉碎了納粹的陰謀,但我們卻看到了在高度的空虛下B博士靈魂的苦悶與心靈的扭曲。當一天中的所有時間與象棋結緣之後達到了短暫的緩和,但緩和之後又是一種極度的緊張。「只有象棋」和「只有空虛」的差別也不大,同樣免不了受到精神的扭曲。雖然是B博士擁有了高超的棋藝,但他卻永遠擺脫不了象棋對他心靈的壓抑,以至於在下棋的過程中差一點就又一次達到精神錯亂的狀態。

在這在這部作品中,作者讓我們看到了戰爭對人心靈的扭曲,揭露了納粹分子對人性的忽略。作者呼籲的是和平,是正常的人性,是現實世界與精神世界達到的和諧一致。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茨威格對人性的關注是基於人性受到威脅的狀態下的,他對此提出的反抗就是消除戰爭。因此,在「人」的權利又一次受到威脅之後,茨威格終於無法忍受,在二戰開始沒多久就自殺了。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茨威格對「人性」的關注也是和「種的滅亡」聯系在一起的。身為猶太人,茨威格同樣受到來自納粹的生命威脅,於是他從歐洲流落到巴西。在他的作品中,對猶太人的生死,以及對整個猶太民族的命運的憂慮表現得尤為突出。這也是和「人性」中的人的生存的權利緊緊聯系在一起。在他早期的作品《雪中》就有明顯的體現。《雪中》描寫了一群面對著納粹分子的趕盡殺絕只能逃走的猶太人,而就在他們逃走的過程中遇到了大風雪,最終全都凍死在了荒原之中。「首奴役者將自己的幸與不幸不是歸因於自身,便是歸因於上帝,對第三者不報任何奢望。」「他們心中對死亡的恐懼變成了心如死灰、無望的順從。」從這些語句中我們不難看出茨威格心中深深的憂慮,也許這不僅僅是對猶太人的命運,對於當時的整個人類也是恰當的。

茨威格對「人性」的關注是全面的,涉及到的不僅僅是人的生命的權利,更深的則是對人的精神世界的關注。

(二)對「人的本性」的發掘

眾所周知,茨威格深深的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影響,弗氏的性本能等學說在他那裡接受並被發展。於是茨威格對這種在「人的本性」驅使下產生的感情波動、情感沖動、慾念沖動等給予了充分的關注,他深入的觀察這些本能對人行為產生的影響,這在他的作品中也有充分的體現。

《夜色朦朧》使他在早期的一篇中篇小說,其中他描寫了一位少年在一連幾個夜晚被一個莫名的女子親吻之下產生了一系列的情感沖動。懷著對那個陌生女子的猜測而產生了一系列的情感波動,由猜測到了熱愛,由熱愛有達到了迷戀,這一切都僅僅是產生於相吻那一瞬間的沖動。直到後來他發現了他由猜測而達到愛戀的女人並不是那個親吻他的女人,證實了那僅僅是一個沖動,之後一切又恢復了正常。但那種「本能與沖動」的影響無疑是深遠的,這一情結在《象棋的故事》中標顯得更為深刻。

在《象》中我們可以看到,人生來就由抵抗孤獨的本能,只有將自己置於紛繁的外界環境中才能有所發展。但B博士面對的卻是一片虛無的空間與時間,對他來說一切都成了空白,圍繞他的是一種徹頭徹尾的空虛。面對這種孤獨,B博士動用一切的心智與其作斗爭。剛開始是朗誦詩、背兒歌、背法典條文、演算算術……但就像他說的,「在空虛中,我的記憶力什麼也抓不住。我已不能把思想集中在任何事情上。」這種瘋狂的斗爭在得到那本象棋棋譜後暫時達到了緩和,但在他將棋譜背誦了上千遍的時候,一切又回到了原來的狀態。於是他又「自己同自己下棋」,從一天有計劃的幾盤開始,一直到後來的一盤接一盤發瘋似的互相挑戰……在任何時候他都沒有放棄動用可能的方法與空虛作著頑強的斗爭。盡管他最後還是達到了一種精神錯亂的狀態,但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博士已經將人的「抗孤獨的本性」發揮到了極至。

茨威格的對「人的本性」發掘對人學本身來說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他為我們文學開拓了的一個嶄新的表現領域,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人士人的行為,以及這些行為的根源——人的本身。

二、由內而外的展現

「人」的主題是就其小說的表現內容而言的,二者一點是針對茨威格小說的小說藝術手法而言的。

在茨威格最著名的幾篇中篇小說中(《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看不見的收藏》、《象棋的故事》等),作者採用的都是一個主人公講故事的手法寫成,全文幾乎都是由一個人敘述而成的。有人稱之為「內向寫作」。這種「內向寫作」的突出優點就是能夠更好的深入任務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的情感的變化,更直接的表現人物的思想狀態。茨威格自己就曾經說過:「我在寫作上的主要志趣,一直是想從心理的角度再現人物和他們的生活遭際。」這句話精闢的概括了他這種內向寫作的意圖:從內在角度反映人物的外在經歷,從而凸顯出整個的外在環境。

這一點可以說於海明威的「冰山原理」構成鮮明的對比,海明威側重於描寫外界環境的變化,而不直接描寫人物的內心歷程的變化。他的主要目的主要是讓讀者自身去感受外部環境的變化對人物的內心思想、情感之類的影響,從而做出了相應的選擇,而茨威格則是在心理的變化中帶你去感知外在環境的變化,從而凸顯整個的外部環境。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海明威是「讀者的文本」,而茨威格的小說則是「作者的文本」,他們是從兩個極端進行創作的,而同時得到了廣大讀者的認可。

同樣,《象棋的故事》中也具體的體現了這種「內向寫作」的特點。他以一個棋手博士的自述來講述了一個人的經歷。作品對博士面對孤獨的抵抗過程中的心理變化作了詳盡、精闢的描寫,從剛開始的無助到得到棋譜後的欣喜,再到最後的絕望,在心理的變化過程中我們看到了納粹統治下的那個社會。如果說心靈是一口井,那社會就是一個巨大的黑洞,茨威格讓我們通過這口井,窺見了整個的黑洞。

茨威格這種由內而外的展現有著更強的藝術感染力,讓我們隨著心靈的波動一齊跳動,在與心靈的接觸中與整個社會緊緊相依。它能吸引人,更能打動人,能讓你更全面地認識這個社會。這是茨威格的現實主義小說中最具「殺傷力」的寫作手段。

茨威格是一個偉大的作家,是一個由社會責任感的作家,正是由於他的存在才是我們從心靈的角度全面了解他生活的那個時代。他對「人」的關注使我們警醒,戰爭是一把巨大的屠刀,我們有責任避免它的再一次屠殺。同時,另一方面,茨威格對「人的本性」的描寫是對「人」的主題的完善。他從生理和精神的角度完整的詮釋了人的存在。這對於我們也是一種啟迪,讓我們在對「人」的認識上又近了一步。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