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面結婚
1、古代人怎麼圓房
一撒長命富貴, 二撒金玉滿堂。 三撒粗肆宴良田千頃, 四撒騾馬咸行。 五撒五子登科, 六撒六六成雙。 七撒七子八婿, 八撒八仙漂洋。 九撒早生貴子, 十撒五世同堂。 在眾人的簇擁下,新郎新娘在中堂香案前行拜堂成親之禮: 曰: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對拜 跪拜畢,送新郎新娘入「洞房」,在司岩銀儀的安排下,行「坐帳、喝交杯酒、吃長生面」之禮。禮畢,在傳統意義上即視為正式結婚,受社會尊重和「法律」保護,叫明媒正娶。當日,設宴款待賓朋,盛行鬧房討喜;下午,新婚夫婦給長輩親眷行磕喜頭大禮;晚上,設席請親友街坊來家飲酒「送房」,調笑戲謔,歡洽至深夜,將新郎新娘送入洞房安歇。鬧房不分男女老幼,皆可笑鬧,稱娶媳婦「三天不分大小」。婚後三天,女方打發親人等接女兒回娘家,當天日落前送回,稱「接短趟」,或派親人到男家探視,稱「瞧親」。一般的情況圓房都是在發生夫妻結婚雹嫌的當天晚上。
2、圓房的意思
定婚後,男方選擇吉日,將寫有「敬求金諾」等字樣,有固定格式的紅紙帖連同聘禮送至女方家,稱「傳啟」,女方將寫有「謹遵台命」和女子生辰八字之類字樣的紅紙帖回復男家,稱「回啟」;回啟後,男方根據情況擇定嫁娶日期。舊時不同年齡(屬相)的女孩有固定的出嫁月份。
(女子屬相,下同) 正七迎雞兔 二八虎和猴。 三九蛇與豬, 四十龍和狗。 牛羊五、十一, 六臘馬與鼠。 至期,男方打發轎、車到女方家搬娶,當天不返回即視為「過轎」;花轎迎娶,女方差親友送嫁妝隨轎同行,曰:「送嫁妝。」新娘上轎前要啼哭,流眼淚,但不能「痛哭」,只能「甜哭」曰「灑金豆」。新娘上轎要由哥哥「抱」上花轎,叫「抱轎」,抱轎也有講究:要十指扣攏,掌背朝上,新娘雙膝跪在掌上,伏迅好渣在肩頭。親眷護持走出家門曰「出閣」。到新郎家下轎,由家中「全福人畝悄」(上有公婆,下有子女者)攙出,曰「領親」;8今未婚女孩引領,曰「迎轎」;緩行中,司儀抱斗向新娘頭上撒「五穀」,唱諾: 一撒長命富貴, 二撒金玉滿堂。 三撒良田千頃, 四撒騾馬咸行。 五撒五子登科, 六撒六六成雙。 七撒七子八婿, 八撒八仙漂洋。 九撒早生貴子, 十撒五世同堂。
在眾人的簇擁下,新郎新娘在中堂香案前行拜堂成親之禮,曰: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跪拜畢,送新郎新娘入「洞房」,在司儀的安排下,行「坐帳、喝交杯酒、吃長生面」之禮。禮畢,在傳統意義上即視為正式結婚,受社會尊重和「法律」保護,叫明媒正娶。當日,設宴款待賓朋,盛行鬧房討喜;下午,新婚夫婦給長輩親眷行磕喜頭大禮;晚上,設席請親友街坊來家飲酒「送房」,調笑戲謔,歡洽至深襪遲夜,將新郎新娘送入洞房安歇。鬧房不分男女老幼,皆可笑鬧,稱娶媳婦「三天不分大小」。婚後三天,女方打發親人等接女兒回娘家,當天日落前送回,稱「接短趟」,或派親人到男家探視,稱「瞧親」。婚後滿月,女方接閨女回家,3白—9天送回,同時置備男家所需用品,如饅頭、鞋襪等,稱「回門」,禮節比較隆重。 貧窮人家無力舉辦婚事,一切從簡,也不為過。舊時送幼女到婆家養活的稱「童養媳」,夠結婚年齡完婚稱「並親」或「圓房」。童養媳只有圓房後才可與丈夫同床。
3、為什麼有的八字結婚不能拜堂,先生說不能接親
為什麼有的八字結婚不能拜堂
婚嫁習俗由來已久,漢代已形成,至今仍在沿襲傳承。傳統的婚嫁習俗比較繁雜,20世紀初形式有了簡化,60-70年代曾被「化」的婚嫁儀式所取代,80年代又逐漸恢復。但程序、禮儀已有了較大的,形式、內容有了很大的簡化。俗話說「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因面積廣,人口多,行政區劃又幾經變化,因此各地又有自己的獨特習俗。
主要的婚俗是:
一、定親
1、說媒 舊時,農村有早婚的習俗,有「閨女過了十七、八,不填房就嫁窮家」,「閨女大了不可留,留來留去仇」之說。所以,女孩十五、六歲就得找婆家,由父母委託媒人,媒人根據女方本人及家庭條件物色男方。一般的情況是,條件相當、門當戶對。然後,爭取女方同意,再去說媒。
2、合年命 男女雙方家庭同意後就要合年命。合年命就是查男女雙方的出生年月、生辰八字和屬相合不合,如果合就能定婚,如不合就不能定。它是婚姻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並起決定性作用。
合年命後的婚姻狀況大體上可分為三種類型,即上等婚、中等婚和下等婚。另外還有犯忌的「斷頭婚」。口訣如下:
自古雞狗淚,從來白馬怕青牛。
蛇見猛虎如刀斬,豬配猿猴不到頭。
龍見兔子雲端去,老鼠遇羊一命休。
命相不合,男女雙方無論如何是不能結婚的。
3、看家庭 合過年命之後,只要不屬斷頭婚,男女雙方就可以作親。
有的女方認為,媒人的話不能全信,為慎重起見,想方設法打聽男方家庭的真實情況。更好的辦法是親自到男方家裡去看。通過實地觀察,窮富情況一目瞭然。但考察男方家庭情況,一般都是搞突然,否則男方有所准備,那就看不到真實情況了。
看家庭情況,有女方親自去的,也有女方父母偷偷去男方村裡打聽的,只有親眼過目,心裡才踏實。
4、相親 女方到男方家裡看過家庭情況之後,如果沒有什麼意見,就可以見面,即相親了。相親的地點有的選在媒人家裡,有的選在集市上。男女雙方由家人帶著,如果打算見面後買東西,男方還得帶備用錢。
見過面之後,如果雙方都滿意,有的就在集市上買衣服、鞋襪之類的生活用品,慧則租作為定親物。男方還要再辦一桌酒席,請媒人和女方家裡人吃頓飯,這門親事就算定下來了。
5、傳啟 男方給女方買衣料、化妝品、首飾等物品,派人給女方送去,叫傳啟,也叫傳柬,下柬子。
傳啟的時間一般都選用農歷的雙月雙日。好事成雙,雙數吉祥。
去傳啟的人必須是兩名男性,而且是兩輩或三輩人,另外媒人必須到場。
傳啟有傳小啟和傳大啟之分。傳小啟,就是只買幾件衣物送給女方作擋頭,表示雙方同意這門婚事,俗稱「過紅」。傳大啟,要有包袱,包袱意為包福。盯慶包袱皮子是大紅布,二尺半見方,也就是長寬為70-80公分左右。傳啟的當天早上,由本家族的嬸子或來包包袱,但必須是兒女雙全的夫妻倆,俗稱「全乎人」,否則,不能給人包包袱。
包袱內除了布料、鞋襪、化妝品及首飾等物品外,還要有吉祥物。如:用紅紙包一點鹽,象徵賢惠;包上一點麥麩子,象徵帶去福份;包上一點面和米,象徵米面夫妻;包上一對蔥,象徵聰明而嘉禾長青到老;包上一對艾草,象徵恩愛夫妻;上面用穿引紅綠絲線的鋼針關好,象徵實心實意天作之合。包袱里還有用紅紙製成的兩個大信封,叫「啟」,內裝紅、綠紙,上頭寫「天作之合」,底下寫「白頭偕老」,中間寫男女雙方的姓名,表示「紅紙綠貼是親戚」。
包袱包好之後,傳啟的人就可以送往女方家。如果男方要求近期結婚,在傳啟的同時,委託媒人索要女方的生日,即「生辰八字」,以便選擇吉日良辰迎娶新娘。因而,男方需要增加一對果盒或者四包果子。女方家人見到果盒就明白,男方要女方生日。如果同意,就給「開生日」,把女兒的生辰八字寫在大紅紙上讓傳啟人帶回。
6、看日子 女方的生日送達之後,男女雙方就可以准備辦喜事了,但首先是看好日子。看日子,是由男方根據女方的出生年月日找人合查,確定結婚的日期。但男方的父母當前兆年若有一個是四十七歲或五十一歲,那這一年是不能給兒子娶媳婦的,這是一個忌諱。長期以來有個說法「四十七、五十一,家有長子不娶妻「。
至於哪一月結婚,要根據女方的屬相推算出來。一般按照農歷月份選擇。大和月的口訣如下:
雞兔巧逢正七月,虎猴二八正相合。
豬蛇適宜用三九,龍狗喜歡四、十月。
牛羊趕五和十一,鼠馬六臘喜氣多。
如果有特殊情況,不能按口訣的說法來確定結婚月份,那就叫借月。借月結婚時要使「鎮唬」。至於哪一天是好日子,主要看女方的生辰八字了,用的日子與她本人的命相是相生還是相剋。所以,選擇結婚日子要因人而異,不能千篇一律。
二、出嫁
女子出嫁也叫「出門子」、「出閨」。日子看好之後,由先生把看好的日子分別寫在紅綠紙上,紅紙由男方保存,綠紙由媒人送到女方家裡,女方根據看好的日子作好出嫁的准備。其習俗主要有:
1、過轎 路遠的需頭日去轎,路近的當日去轎。有錢人家為圖熱鬧,在女兒出嫁的前一天,要求男方雇的嗩吶班、花轎來到女方家裡吹打。到了晚上由接來的親戚出錢點響,一直吹到深夜,當天晚上就住在女方家裡。
2、壓轎 轎到女家莊頭,女方派一男孩前去坐轎。
轎到女家,奏喜樂,迎轎的先放鞭炮,男方帶轎的也跟著放鞭炮,並將「妝衣」、「青龍貼」交給女方家問事的人。
3、妝 男方帶轎人放妝鞭炮,樂手奏妝曲,新娘換上妝衣,梳洗打扮。
4、裝箱 由女方的嬸子或嫂子裝箱。箱底先鋪紅紙,再放衣物,並放上壓箱禮。裝好後,在箱子上貼上封條。在桌屜里放上艾棵(意恩愛)、麥麩皮(意幸福)、大蔥(意聰明)等。
5、伴娘 方言稱伴娘叫「老伙計」、「跟屋的」,就是女方父母怕女兒到男方家裡受委屈,花錢雇一位年長的陪伴女兒一起去婆家。伴娘的任務是全權負責出嫁人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嫁娶那天如果人家鬧得歷害,伴娘還要起到保護作用。伴娘一般要陪伴新娘三、五七天,最多也有陪一個月的。
6、坐花轎 二十世紀60年代前,女子出嫁必須坐花轎。花轎是木質的框架,周圍用轎衣蒙上。轎衣是綢緞布做的,上面綉有龍和鳳。轎頂四周有塑像,非常好看。花轎由四個轎夫抬著。前面還有一個打傘的,叫遮陽傘。
7、拿嫁妝 不管誰家的女兒出嫁都得賠送嫁妝,有多多賠送,有少少賠送。「賠不盡的閨女,辦不盡的年」說的就是賠送閨女和過年一樣無盡無休。嫁妝有「大八件」、「小八件」之說,一般人家賠「小八件」,富者賠「大八件」。嫁妝全部找人抬送,婆家再遠,也得抬送嫁妝。「拿嫁妝,好生意,抹下扁擔吃東西」。吃過飯,男方家裡還要「開賞」(過去是一包香煙二元錢)。所以,庄鄰都爭著去拿嫁妝。
8、發嫁 發嫁的時間要看路程的遠近而定,路程遠的就早發嫁,路程近的就晚發嫁。北部的習俗是,新娘須在中午十二點前到婆家,而南部則相反,越晚越好,但不遲於天黑之前到婆家。發嫁前開始梳妝時,嗩吶班來到門前吹「紅孩出嫁」曲,待梳妝完備後,就可以發嫁了。
9、照轎 由女方的嬸子或嫂子(兒女雙全者)燃紅紙在轎內繞一圈,表示驅走。
10、抱轎 事先找好一把椅子放在門口,由出嫁人的舅舅、叔叔或哥哥、弟弟將其抱出來,放在椅子上,再抬到花轎前上轎。因出嫁人腳不能沾地,從屋裡走到門口時,必須倒穿的鞋,表示不沾娘家的土帶給夫家。出嫁人還要哭,叫「哭嫁」,也稱為「哭轎」。哭是好的,哭得淚水越多,說明留給娘家的財富越多。淚水示為「金豆子」。不哭反而不好,娘家人要勸其哭。待一切准備停當後,就可以鳴炮奏樂,發嫁起程了。
11、送轎 發嫁之後,娘家男性親屬一起出來送轎,有的人跟在轎的後面,有的走在轎的前頭,讓轎慢行,嗩吶班走在前頭邊走邊吹,一直送出庄才停轎。娘家人對嫁女進行一番規勸,讓其止哭。除送客的以外,其他送轎的人返回家,轎夫可以大步溜星地抬著花轎走了。帶轎的包里裝有「青龍」貼子和鞭炮,遇到橋就貼一張青龍貼,放一掛鞭炮,以避。如果在路上有兩頂花轎相遇,都想搶占「上風」,就由兩個新人互換手帕解決。
12、送大客 女兒出嫁都有送大客的習俗。送客必須是兩個人以上,而且是兩輩人。女方如果有舅舅,更好是舅舅去;沒有舅舅的,就是自已的叔叔大爺去一人,哥哥弟弟去一人。送客的人必須在上有一定地位,更好有文化,能說會道,還要能喝酒,因為其行為舉止代表娘家人的形象。「大客」的職責一是把花轎安全送到男方家裡;二是與親家見面說說客套話;三是喝酒;四是照房,到新房屋看一看,告訴新娘要孝敬公婆、尊老愛幼等等。
三、迎娶
娶親,又叫「帶親」、「成親」、「娶媳子」。它有一定的程序,每個程序缺一不可。
1、套喜被 請兒女雙全者套被,並在被的四角分別放上紅棗(早生子),紅花生(插花生兒子),白果(白頭偕老)等。
2、套妝衣 套時邊套邊唱「紅棉褲,白褲腰,白頭到老,步步高」。
3、鋪床 請兒女雙全的大爺、叔叔嬸子用高粱秸、穀草、芝麻秸等多籽植物(寓多子)鋪床,用大紅紙包青磚墊床腿,並唱鋪床歌,放枕頭歌。
4、滾床 找晚輩的小男孩2-3個,鋪床人用碗罩住兩三個紅雞蛋在床上推滾,唱「紅雞蛋滿床串,明年生個大頭蛋」。男孩們在床上翻滾一番後,分吃紅雞蛋。
5、貼喜聯 婚日的前一天,主家就要找人把喜聯寫好,所有的大門、小門都貼上喜聯,本族人家的大門上也都貼上喜聯。營造喜氣洋洋的氛圍。
6、燒喜紙 就是到祖墳上燒紙、磕頭、放鞭炮,讓們的在天之靈知道自已的後代子孫結婚了。因為是喜事,所以叫燒喜紙。一般由一個比較年長的老人挎著箢子,裡面裝有鉸好的火紙、裁好的紅紙條以及鞭炮、果貢等物品,走在前頭帶路,嗩吶班跟在後面,小陪客頂著花席和新郎一起走在最後。來到墳前,擺上貢品,在上用土塊壓一張紅紙條,點燃火紙,小陪客和新郎跪著磕四個頭,然後點放鞭炮。
7、迎轎 迎轎隊伍一般由4——7個少女組成。她們身著鮮艷的服裝,在院子里排好隊等候。當聽到迎花轎到來的鞭炮聲時,她們便從家裡走出來,緩步而行。走在最前頭的少女手裡捧著「壺」,寓意保一生平安;另一女子端一茶盤,上面放有小碗蜂蜜,轎門時,用一指蘸蜜抹在新人口角處,以示甜甜蜜蜜。
領親的應是一男一女夫妻倆。男的捧著斗,斗里裝著五穀雜糧和一面鏡子(代表白),並插著一桿秤(稱心如意),用一條青色的包頭巾蒙著(代表青,與鏡子合起來叫清清白白)。後面跟著一個「上頭」的青年婦女,行走時要穩重且慢。
8、下轎 花轎來到離家不遠的地方停下來,新娘要等迎轎的來到後才能下轎。「要想發,大伯姐拉」,新娘由大伯姐上前扶下轎。下轎後,要「走席」。席共兩條,由兩位兒女雙全男子在席的兩邊將席抬起,從新娘身後越過頭部鋪在新娘落足的前方。走席意為「傳喜子」,有的地方傳麻袋,叫「代代相傳」。進了大門,抱斗的人要抓五穀撒向新娘的臉或頭部,叫「撒喜」;進大門不遠,有一個大鐵盆,裡面燃燒著松枝,新娘必須從火盆上跨過去,示今後的日子紅紅火火;院子中間還有一個馬鞍子,同樣跨過去,示今後一生平平安安。
9、撒帳 撒帳,又叫「撒喜」。待新娘子下轎,撒帳人把麥麩、白果、花生、紅棗撒向新娘,邊撒邊唱「一撒榮華富貴,二撒金玉滿堂,三撒良田千頃,四撒騾馬成群,五撒五子登科……」。
10、拜堂 院子中間放一張桌子叫「天桌」,上面點燃一對紅蠟燭,桌子底下拴有一公一母兩只雞(長命雞),雞脖子上套著用紅紙剪成的套脖。新娘來到天桌前,新郎早已在此等候,兩人並肩 好。先由領親的在天桌前點燃松枝煙火,然後宣布結婚典禮開始,鳴炮奏樂,接著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11、坐帳 新郎新娘進入洞房後,「走席」的用席遮擋住洞房門,把鬧喜的人趕出去,然後開始「坐帳」。「上頭」的人先把長命燈點上,讓新郎新娘面對面的坐在床上,接著就是新郎用秤桿挑去新娘的蒙頭紅子,這時夫妻二人才之一次面對面。床上放一隻斗,兩人同時用腳蹬斗。
12、上頭 由兒女雙全的嬸子或嫂子兩人,手拿拜盒,內放兩個紅雞蛋,一根打結白線,一包。「上頭」人先拿紅雞蛋在新娘子的臉上滾三滾、劃三劃,口唱「今天上頭入洞房,明年早生狀元郎」。並念念有詞:「紅雞蛋滿臉串,今年吃果子,明年吃你紅雞蛋」。
13、開臉 由「上頭」人用沾上的白線,把新娘子額頭上的汗毛絞去,叫「開臉」。「開臉」後,姑娘即成媳婦了。
14、吃長生面 坐帳之後,由廚師煮一碗掛面,叫「長生面」,但面不要熟。當新郎、新娘吃「長生面」時,還要問「生不生」,新郎新娘一般都說「生」,以此討生子口彩。此時有人將床底兩只「長命雞」用木棍趕出,如果公雞先出來,預示婚後先生男孩,母雞先出來就先生女孩。
15、送房 即鬧洞房,是婚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郎、新娘結婚的當天晚上,由事主備下幾桌酒席,擺在院子當中。新郎邀請親朋好友、庄親庄鄰前來參加送房(以年輕人為主),一般在15-30人左右。其中必須有能說會道的人當,相當於婚禮司儀。語言要幽默、逗笑,能想點子讓新郎、新娘出洋相,使儀式熱烈,笑聲不斷。
天黑以後,先把桌子擺好,一般是4張桌子擺在一起。送房的人圍坐在周圍,用蠟燭照明。先端上四個果碟子,再端上四個冷盤,冷盤上齊,送房開始。嗩吶班開始吹奏,鼓樂齊鳴。安排人員坐定,自已坐在中間,高聲:「一進大門喜洋洋」,眾人應和:「好」,「新郎請俺來送房」,「好」,「對對花燭前引路」,「好」,「兩邊鼓樂一起忙」,「好」,:「好,咱喝。」大家一起端盅,頭一杯必須一飲而盡。三杯酒過後,開始請新郎。道:「織女久在河邊等」,「好」,「快架鵲橋渡牛郎」,「好」。這時,新郎到場,坐在旁邊,先陪客人喝三盅酒,然後再逐個勸酒。接著請新娘出來參加儀式,也要喊「好」。新娘必須由晚輩或比新郎小的同輩。請之一遍,新娘不會出洞房。那就二請、三請,直到請出新娘為止。
新娘入場後,開始端上熱菜。每桌一般6至8道菜。接著,開始唱觀新娘的唱段。新娘敬酒時,儀式到了,送房人開始出新郎和新娘的「洋相」了。有的要求新郎、新娘換褲腰帶;有的用線拴一個蘋果,讓新郎、新娘同時用嘴去咬;有的用線拴一塊糖果,讓新娘新郎同時去吃等等,花樣百出,刁難新郎、新娘。
送房,一般鬧到深夜才收場,至此,婚禮宣告結束。
四、回門
閨女出嫁之後就是人家的人,不能像在娘家那樣自由了,什麼時間走娘家要徵得公婆的同意,否則就不能走。特別是婚後之一次回娘家,必須娘家來人接。
婚後第幾天接送,很有講究。回門時間一般是娘家定的。有接四還四的(取越過越恣的諧音),就是結婚第四天接走,在娘家過四天再送回來。也有接七還八(取越過越發的諧音),就是結婚第七天接走,在娘家過八天送回來。還有接九還九(取越過越有的諧音)。現在,一般都改為「忙三天」,之一天結婚,第二天接回娘家,第三天送回。
回門那天,娘家要送給女兒九十九個饅頭、兩只雞(一公一母,也有光是公雞的,叫回門雞)、一個拍子(用秫秸莛子串起來的)、一個篾列子,還有回門鞋(公公婆婆小叔子等每人一雙,有幾口人就做幾雙)。回門鞋是嫁女自已做的,一是表示對公婆的敬重和對小叔子等人的關愛;二是顯示針線活手巧的功底。回門鞋宜大不宜小,小了算是給家人小鞋穿。回門之後,整個結婚程序才算結束。
2007年,婚俗被市列入市之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本文 高伯華 尚化啟】
以上就是與為什麼有的八字結婚不能拜堂相關內容,是關於婚姻的分享。看完先生說不能接親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4、古代有圓房,那現代呢?
圓房是中國古代婚姻嫁娶活動的最後一道重要程序。
成親當日,新婚夫妻行拜堂成親之禮,曰: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跪拜蠢慶畢,送新郎新娘入「洞房」,然帶敏握後在司儀的安排下,行「坐帳、喝交杯酒、吃長生面」之禮。禮畢,在傳統意義上即視為正式結婚,受社會尊重和「法律」保護,叫明媒正娶。
當日,設宴款待賓朋,盛行鬧房討喜;下午,新婚夫婦給長輩親眷行磕喜頭大禮;晚上,設席請親友街坊來家飲酒「送房」,調笑戲謔,歡洽至深夜,將新郎新娘送入洞房安歇拿旅。鬧房不分男女老幼,皆可笑鬧,稱娶媳婦「三天不分大小」。
人群散了,關起門來,新婚夫妻走入最後一道程序,也就是行周公之禮,這才算是有了「夫妻之實」,成了正兒八經的夫妻。
現代婚姻中,早已完全擯棄了這些俗套,婚姻自由,奉子成婚都成了普片現象。
5、結婚當天我媽在箱子里一碗麵粉一碗米,帶到婆家,說讓婆婆做面給我們吃,可是婆婆加了麵粉一家都吃?
你媽的意思就是讓你們倆吃掉長長久久,絕對不會離婚,然後婚姻白頭偕老!就是希望你版們好寓意吉祥的權意思!而里婆婆把面做成全家人吃!也沒有什麼壞情況,就是大家一起都在一起長長久久,幸福永遠幸福。也不錯呀!然後也不要太相信迷信了,這個方法也不錯的。
6、古代圓房那晚做些什麼
一撒長命富貴, 二撒金玉滿堂。 三撒良田千頃, 四撒騾馬咸行。 五撒五子登科, 六撒六六成雙。 七撒七子拍蘆八婿, 八撒八仙漂洋。 九撒早生貴子, 十撒五世同堂。 在眾人的簇擁下,新郎新娘在中堂香案前行拜堂成親之禮: 曰: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對拜 跪拜畢,送新郎新娘入「洞房」,在司儀的安排下,行「坐帳、喝交杯酒、吃長生面」之禮。禮畢,在傳統意義上即視為正式結婚,受社會尊重和「法律」保宴昌護,叫明媒正娶。當日,設宴款待賓朋,盛行鬧房討喜;下晌賀扒午,新婚夫婦給長輩親眷行磕喜頭大禮;晚上,設席請親友街坊來家飲酒「送房」,調笑戲謔,歡洽至深夜,將新郎新娘送入洞房安歇。鬧房不分男女老幼,皆可笑鬧,稱娶媳婦「三天不分大小」。婚後三天,女方打發親人等接女兒回娘家,當天日落前送回,稱「接短趟」,或派親人到男家探視,稱「瞧親」。一般的情況圓房都是在發生夫妻結婚的當天晚上。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