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結婚大全 » 楊潘不結婚

楊潘不結婚

發布時間: 2023-04-07 13:20:27

1、為什麼潘楊兩家從不結親

在北宋時期,潘指的是大漢奸潘美,楊指的是保大宋的楊業楊老令公。楊家誓死保衛大宋,最後楊家將在抵抗金兵入侵時全部戰死。所以潘美和楊業就像是正義和邪惡的代表,兩個人水紅不容。也就不可能結為親家了。

在傳統的戲劇、說書、小說中,關於兩家人的故事演變愈演愈烈,潘美成了奸臣,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楊業則由於忠於大宋,勇於抵抗遼軍,最後戰死沙場,從而名垂青史。

其實,這就是一種是非善惡的二元對立的歷史觀,是極不成熟的。事實上,潘美也並不像戲劇中那麼無能,他為宋王朝的建立可謂是立下汗馬功勞。一路南征北戰,在征服南漢,剪除南唐的戰爭中皆是主力。由此也可見他並不是一個「草包」,是有傑出的軍事才能的。

(1)楊潘不結婚擴展資料

故事要從契丹進攻北宋開始說起,在宋太宗時,十萬的遼軍想要消滅掉宋朝,太宗皇帝派東西兩路大軍抵抗,西路大軍就是潘美指揮的。楊業這個時候還不是主帥,只是潘美的一個副將。

在宋朝為了控制武將的,一般會有參軍監督,參軍大都素質低下,但有皇帝做後台,自然會趾高氣昂。王冼就是這支部隊的參軍,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由於當時軍校分離,武將再不願意也要對參軍敬畏三分。

王冼立功心切,就命令楊業前進。可是打仗需要戰機,不是兒戲,不是想打就打的。楊老令公不過是一名副將,對參軍的命令也只能聽從,祥凳很多人都知道前進肯定是必敗無疑,迫於王冼的勢力,軍中無人給楊業作證,潘美也是其中的一個。

結果一目瞭然,宋軍和遼軍實力差距太大,楊業又中了圈套,所以楊業率領的宋軍全軍覆滅,楊業自己也做了俘虜。楊業被俘虜後為了自己的氣節堅決不投降,後來絕食維護自己的尊嚴。

楊業陣亡後,他的氣節得到尊重,民間也對潘美很憎惡,因為他是主帥,竟然看著自己的兄弟們去送死,就把楊業死的責任全部推給潘美身上。潘美就謹知旅成了歷史上所謂的「猛巧大漢奸」。害死忠義楊家將的兇手。

直到後來,在一些戲曲作品裡,比如《楊家將》,把潘美的名字改成了潘仁美,對他的形象進行醜化,刻畫成大漢奸,說他與遼軍相互溝通企圖顛覆大宋政權。這些都是傳說。

這樣的說法流傳了很久,民間也就接受了。也正是這個主要原因,楊家和潘家結下了不可化解的仇恨。自古楊潘不通婚,這個說法也就成立了。

2、古代為何會流傳潘姓和楊姓不通婚這個奇怪的說法?

到現在還有許多地方,流傳著潘姓和楊姓不通婚這個說法,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古代會流傳潘姓和楊姓不通婚這個奇怪的說法呢?有一種說法就是因為楊業是被潘美害死的,所以楊姓的人都非常的討厭潘姓的。於是「自古潘楊不結親」的說法就在民間流傳開來了,而且歷史上確實她們也這樣做過。

潘美是宋朝有名的開國功將。他跟著趙匡胤出生入死,然後擁護趙匡胤稱帝了,在「陳橋兵變」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由於趙匡胤對於潘美非常信任,所以就沒有解除潘美的兵權。潘美為宋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他還是一個很傑出的軍事家,具有極高的軍事才能

而楊業呢,是劉之遠的養子,在北漢被滅後,楊業選擇棄暗投明,就投靠了宋國,於是趙光義給他取名為楊業。


在契丹進攻北宋的時候,楊業被強行命舉悶令進軍。但是當時的情況是,此戰必敗。所以最後楊也不幸被抓了當作俘虜,但是他拒不投降最後自殺而亡。在楊業戰死沙場後,人們都非常的贊賞他的氣節。大家一看就知道楊業顯然是被人陷害的。由於當時潘美是軍隊的主帥,但是他卻沒有制止楊業返答隱出戰,就這么看著楊業去送死。但其實大漏廳家不知道當時潘美沒有那麼大的權力阻止楊業進軍,所以後人就都覺得是潘美害死了楊業,於是潘姓和楊姓就結仇了,之後就流傳出「潘姓和楊姓不通婚」的說法。

3、為什麼潘楊不結親

這是有歷史典故原因的,說是在宋朝時候關於楊家將的故事,潘仁美陷害楊七郎被萬箭穿心而死,楊家與潘家結下世仇,延續到他們的後代沒消;

不過根枯兆知據考證,這個說法的成立顯得有點牽強,隨著社猜悉會進步,潘楊不結的說法也漸漸淡化。

4、潘、楊兩姓真的不通婚嗎?

《楊家將》里「楊潘兩姓不通婚」的典故都是作者杜撰出來的故事,都是虛擬故事情節怎麼能當真呢,呵呵現在不是都盯和講「科學發展觀」嗎,磨寬相信科學相信事實,杜絕迷信和愚昧瞎則亮!

5、民間為什麼有「潘楊不接親」的說法?

實際上李態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不符合史實的。歷史上的潘美是個很好的將軍,也不是什麼國丈友喚,只是小說塑造這樣的人物,潘好擾凱楊兩家是世仇,不結親。

6、哪些姓氏不能通婚?

你知道哪些姓氏是不能通婚的嗎?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姓氏,那麼,姓氏來源有什麼說法呢?通過姓氏分析我們可以知道什麼呢?生活中,具有皇族血統的姓氏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姓氏的人不能通婚吧!

第一位:「朱」和「李」不通婚

李姓和朱姓是幾千年的世仇,在唐朝末年,李姓做皇帝,當時的地方節度使朱溫篡唐建立了後梁,大唐李姓王朝從此滅亡,李姓和朱姓開始為仇敵。

幾百年後,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末期,李自成發動農民起義,並最終攻入北京城,崇禎帝被迫自縊在萬歲山,明朝滅亡。李姓成功復仇,從此,朱李兩家的「仇恨」又加深了一層,世代不通婚。

第二位是「楊」和「潘」不通婚

在楊家將演義里,潘仁美陷害楊家人,使得楊老令公自殺而死,幾個兒子也是家破人亡,這昌旅以後,楊家和潘家就成為了「世仇」,山西的楊姓後人也就將「潘楊不通婚」的家訓寫進族譜。

據說,在元明時期,楊家後人只要遇到潘家後人,不僅不說話,還會武力相向。

第三位:「岳」和「秦」不能通婚

什麼原因大家都明白。南宋初年,秦檜等奸臣陷害,名將岳飛,被宋高宗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他的子孫逃難四方才倖免於難。

從那以後,岳姓家族就立下規矩:岳家和秦家今後世代不通婚,這以後,岳秦兩家真的不相往來了,到了明朝,有人還寫了一部言情小說,故事的內容就是岳家小姐和秦家公子相愛被父母阻擾歷盡磨難,最終結為連理的故事,類似西方的《羅密歐和朱麗葉》。

第四位:「鄭」和「施」不通婚

這兩家結怨的由來是清朝初期,鄭成功收復台灣,當時,施琅是鄭成功手下的大將,後來,鄭王爺聽信了讒言,殺死施琅的父親和弟弟,施琅憤而投奔清朝。

最後,率領清軍攻破台灣,滅掉了鄭氏王朝,導致了兩姓家族不共戴天,嚴令後人不得與對方結為姻親。

第五位:「武」和「潘」不通婚

源頭來自水滸傳,武大郎娶了潘金蓮,可是,潘金蓮卻和西門慶勾搭成奸,害死了武大郎,後來,武松又殺死了潘金蓮,自此後,武潘兩家勢如水火兩不相立,互不來往。

據說,在山東,家耐巧凳長從小就叮囑自己的孩子,不準和對方的孩子玩,不準和對方的孩子相好。私下相好的,到頭來架不住親朋的棍棒與眼淚,只得無可奈何的分手。

此外,在南方,呂姓與吳姓,方、汪、江、洪、翁、王六姓,還有水姓和火姓,姬姓和嬴姓爺都忌諱通婚。

現在看來,很多的前輩的恩恩怨怨,都是強牽附會,更不應該成為後代牽手的障礙。如果有緣,當然是該出手時就出手,是前生註定事,莫錯過了姻緣。

 在我國 歷史 上,由於種種 歷史 遺留原因,造成了一些姓氏之間在很早以前就不能通婚,並形成了約定俗成的民間禁忌。盡管這些約定已不被遵守,但了解一下也頗有意思,說不定你就莫名躺槍了!



世仇不通婚

「朱」「李」不通婚

李姓和朱姓是上千年的世仇。在唐朝末年,地方節度使朱溫篡唐建立了後梁,大唐李姓王朝從此滅亡,李姓和朱姓開寬蘆始為仇敵。到了明末,李自成發動了農民起義,並最終攻入北京城,崇禎帝被迫自縊在萬歲山,明朝滅亡——李姓「成功復仇」。從此,這兩家的仇恨又加深了一層,世代不通婚。

「楊」「潘」不通婚

在《楊家將演義》里,潘仁美陷害楊家人,使得楊老令公自殺而死,幾個兒子也是家破人亡。這以後,兩家就成了「世仇」。據說有的楊氏家族甚至將「不準和潘姓通婚」寫到了族譜當中。

但其實他們都被 歷史 上這些故事害慘了,正史當中兩家根本沒有不和,而且潘仁美也並不是個無惡不作的壞人。

「岳」「秦」不通婚

南宋初年,秦檜等奸臣陷害名將岳飛,使他被宋高宗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岳家的子孫逃難四方才倖免於難。從那以後,岳姓家族就立下規矩:岳家和秦家世代不通婚。在明朝,有人還寫了一部小說,內容就是岳家小姐和秦家公子相愛被父母阻擾歷盡磨難,最終結為連理的故事。

據媒體報道:在當今的合肥市,已經有明確記錄在族譜上的岳飛後人有近萬名。但是在改革開放之前,岳氏的男子都不準許和秦姓的女子結婚。直至改革開放後,才有所改善。

「鄭」「施」不通婚

清朝初期,鄭成功收復台灣。當時,施琅是鄭成功手下的大將。後來,鄭王爺聽信了讒言,殺死施琅的父親和弟弟,施琅憤而投奔清朝。

這以後,施琅率領清軍攻破台灣,滅掉了鄭氏王朝。從此以後,兩姓家族不共戴天,嚴令後人不得與對方結為姻親。

「武」「潘」不通婚

緣起於《水滸傳》中的故事:潘金蓮是武大郎的妻子,卻與西門慶勾搭成奸,害死了武大郎。後來,武松為兄報仇,又殺死了潘金蓮。自此以後,武潘兩家勢如水火兩不相立,互不來往。



這本來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是卻對清河縣武潘兩家造成了深久的影響。為此,不得已的施耐庵直系後人施勝辰曾經專程趕赴清河,代自己的祖先向兩家後人致歉,武植祠堂裡面至今仍裱糊著他當時的詩作:「杜撰水滸施耐庵,潘武無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畫,貶褒迄今數百年。武植祠里斷公案,施家欠債施家還。

同姓不通婚

特定的異姓家族不通婚多是源自 歷史 上的人為因素,但是同姓之間不通婚的習俗卻從中國最早的婚姻制度誕生起就有了。

北方各民族中,幾乎也都秉持著「同姓可結交,異姓可結婚」的傳統。以蒙古族為例,古代全蒙古各部王公,均為成吉思汗家族後裔,在民俗傳統中有「同姓是同骨,同骨不通婚」的禁忌。因此,蒙古貴族之間通婚,只能在血緣很遠的其它貴族之間進行。

其實,關於同姓能否結婚,核心考慮的還是血緣因素。在那個人際圈還很狹窄,人類的腳步還沒有踏遍世界的年代,禁止同姓通婚,也是一種優生的措施。

滿漢不通婚

民族間不通婚,最著名的一項政策恐怕就是清朝的「滿漢不通婚」。清朝這項政策嚴厲的時候,違者甚至要面臨殺頭。

但在乾隆年間,還有一個「曲線通婚」的故事。乾隆把自己的女兒過繼給大臣於敏中,於是公主就變成了漢家女。然後乾隆把女兒嫁給孔子第七十二代嫡孫衍聖公孔憲培。這樣才算沒有違背祖制。

到了光緒朝,漢滿兩族因為長期的雜居,早已沒有什麼純正的滿人。光緒二十七年,慈禧發布懿旨:「所有滿漢官民人等,著准其彼此結婚」,這才廢除了這項政策。

但是,這個習俗,直到現在,在一些滿族聚居地依然存續。如在岫岩、寬甸等滿族自治縣的婚姻調查中,這些老戶寧可到外縣尋找旗人,也不與當地漢人結親。

對此,學社君表示,這些特定姓氏不通婚的現象雖然有,但只是存在於小部分宗族 歷史 觀比較強的家族裡。現代人,大多往上追溯不過四五代,哪還都記得曾經的恩恩怨怨。緣分到了,還是得有點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精神,該牽手時就牽手,你們說是不是?

秦岳不通婚源於秦檜以「莫須有」罪名害死了岳飛。自岳飛被秦檜害死後,岳家就立下家規:不準與秦姓聯姻,就算是做朋友也要保持一段距離。誰要是違背就會被踢出家譜。可見秦檜對岳家傷害至深。清乾隆時,曾有某秦姓狀元來到岳飛墓前留下感慨之句:「人從宋後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

岳家不允許與秦姓通婚,也有一個姓氏被立下規矩不能與岳姓通婚,那就是完顏氏。凡姓完顏者,多多少少都有女真血統,是滿族後代。女真人建立大金,滅北宋,與南宋劃江而治。在與南宋的戰爭中,完顏氏與岳飛可謂戰場上的死敵。女真後裔都表明一個祖訓:女真後裔不和岳姓通婚。河南鹿邑完老家村的完顏姓村民一直守護著女真完顏氏的文化符號和民間信仰,恪守著三大族規:一是不聽不看《說岳全傳》;二是不唱不看《草坡面禮》《八大錘》等戲曲,據說,1978年古典戲解禁後,有一個劇團在鄰村演《朱仙鎮》,被完老家村村民上台阻止,並發生打鬥;三是同姓同族不通婚,可與漢姓通婚,但不得與岳姓通婚。

歷史 上潘姓曾被楊、武兩姓列為不通婚的對象,甚至有楊姓後人將「潘楊不通婚」的家訓寫進族譜。這完全是被虛構的 歷史 故事給害了。

潘楊不通婚是因為潘仁美陷害楊業,成為楊家敵人。其實,《宋史》中並沒有「潘仁美與楊業不睦」的記載。而後來的小說《楊家將演義》中,將潘仁美(原型潘美)描述成了陷害楊業的奸臣。

潘武不通婚,大家都知道是因為《水滸傳》,潘金蓮紅杏出牆害死武大郎,這才有武松殺嫂……誰知從此後,武潘兩家勢如水火兩不相立,互不來往。想要結親,自然不被允許。《水滸傳》里的故事,對清河縣武潘兩家造成了深久的影響。為此,施耐庵直系後人施勝辰曾專程趕赴清河,代祖先向兩家後人致歉,武植祠堂里至今仍裱糊著他的詩作:「杜撰水滸施耐庵,潘武無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畫,貶褒迄今數百年。武植祠里斷公案,施家欠債施家還。」

這兩個姓氏的老祖先分別是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在遠古時期就是兩個勢不兩立的人,所以後世他們的子孫更是不能通婚。

這兩家可以說是世仇了。在唐朝末年,軍閥朱溫造反,建立了後梁,宣告著唐朝的正式滅亡。而朱元璋所建立的大明朝江山,最終是被李自成所帶領的農民起義所破壞,進而導致了明朝的滅亡。所以,兩家可謂是死地時代不能通婚。

梁、祝不通婚,源於《梁祝》中國式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希望悲劇不再重演;施、鄭不能通婚,源於清朝施琅與鄭成功後人的家仇。

古代的文化開放程度很低,古人大多數很迷信,有時候做事情往往還要利用迷信來凝聚人心,比如陳勝吳廣起義時,要把不挑塞入魚的肚皮,還要要人學鬼叫,再比如宋江為了自己當梁山泊的老大,專門搞了個108星宿排行的石碑等,這些都是古人的迷信。

古人的迷信存在很多地方,除了剛剛說的兩個地方外,還有姓氏通婚,也是古人比較愛迷信的一種,古代有如下姓氏不能通話,否則結果就不會太好,有哪些姓氏呢?快來看看其中有沒有你。

姓李、姓朱的不能通婚

李朱不能通婚,有一定的道理,五代十國時期,朱溫篡位,建立了後梁,大唐終於徹底滅亡,所以姓李的和姓朱的有世仇,通婚不宜。

除了朱溫的例子外,還有明朝的例子,李自成發動農名起義,殺進北京城,把明崇禎朱由檢逼死,所以李、朱一般不通婚。

姓潘、姓武不能通婚

這主要取決於《水滸傳》對後人的印象,故事中的潘金蓮想勾引武松,最後讓武大郎戴了綠帽子,最後武大郎被毒死,潘金蓮被武松打死,所以武家和潘家向來不合,導致後世武、潘不通婚。

不過這個說法後來被人否決了,後來施耐庵的後人,還專門為了武大郎和潘金蓮的事情向後人道歉,因為真正 歷史 上的武大郎是個很好的父母官,深得百姓愛戴,而潘金蓮是不存在的,虛構出來的人物,所以姓潘、姓武不能通婚已經成為 歷史 。

姓秦、姓岳不能通婚

這兩個形式不能通婚,主要取決於南宋岳飛的故事,岳飛是民族英雄,深受後人稱贊,但他卻死在秦檜手下,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害死,但不管如何,岳飛還是成為後來忠精報國的楷模。

許多人都說自己的岳飛的後代,載入族譜的岳飛後人有近萬名,當然也有不少女子載入了岳飛的族譜,所以姓岳的對姓秦的基本沒有好感,姓岳的男子一般不會娶姓秦的女子,導致秦、岳不能通婚。

古人因為迷信,才有了很多姓氏不能通婚的說法,而現實中我們往往不去考慮這些因素,只要兩人相愛就可以結婚,甚至有些同名同姓的夫妻。

不管怎麼說, 歷史 流傳下來的古訓,總有一定的道路,有些姓氏通婚,結局一般都不太好。

我是山東的,祖籍河南,姓晁,我們家的規矩就是和姓王的不能通婚,從小就被告知,無論男女,不得與姓王的通婚。具體是什麼 歷史 原因並不清楚,只知道家族內部可以了解的上數三代,至少有五個人因為與姓王的通婚而遭遇不幸的。最早是我大爺爺,也就是我爺爺的哥哥,據說是特別強壯的山東大漢,當時20歲娶了19歲的姓王的媳婦兒,也就是我大奶奶,22歲的時候被瘋狗咬了,沒幾天狂犬病發作去世了,當時他妻子才21歲,兒子才不到一歲,由於種種原因,大奶奶一輩子都沒有改嫁,活到八十多歲,她兒子,也就是我大伯,一共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女兒,據說大奶奶聽過姓晁和姓王不能通婚的規矩,後來她孫子,也就是我堂哥,有一個感情特別好的女朋友,可惜姓王,老太太以死相拼,最終拆散了。近年的一次掃墓,堂哥開玩笑說,幸虧當時聽了奶奶的話,要不然現在可能也躺在這了

7、為什麼潘楊不能結婚?難道真的和「楊家將」有關系?

小說、戲曲和民間演義,讓《楊家將》廣為流傳,楊業、楊延昭、楊宗保、穆桂英等人物吵卜熱血忠勇,是家喻戶曉的英雄。廣為流傳的橋段是這樣的:楊業忠君愛國,最後被潘仁美陷害,一頭撞死在「李陵碑」上。他的兒子楊延昭,以及孫子楊宗保穆桂英夫婦,也都持續為國效力。楊家和潘家有了這層世仇,導致「潘楊不通婚」這個祖訓流傳下來。但事實上,楊家將並不存在,而且大部分人物,如穆桂英都是虛構的,那潘楊不通婚從何而來?

當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周邊強敵環伺,趙匡胤打算先掃清中原,然後再北伐遼國。當時南唐、後漢等勢力猶在,尤其在後漢如並,有一名叫楊業的大將,對後漢忠心耿耿,給趙匡胤造成了很大麻煩。趙匡胤去世後,宋太宗趙光義接替哥哥,繼渣碰跡續征討後漢,後漢終於滅亡。因為愛惜楊業,趙光義對楊業非常禮遇,楊業對著北漢痛哭一場後,投降宋朝。

此後,趙光義延續哥哥的遺志,開始舉兵北伐,楊業被任命為大將,在北伐的路上一路高歌猛進,還在幽州(北京)取得一場大勝。但遼國猛將耶律休哥的出現,讓宋軍無法抵禦,宋軍潰敗,北伐失敗。此戰稱為「高粱河之戰」,讓宋朝元氣大傷。

接下來,遼國乘勝追擊,宋朝嚴防死守,楊業被趙光義安排在鄭州一代,抵禦遼國的侵犯。而楊業的直屬上司,名叫潘美。此人就是潘仁美的原型。潘美是趙匡胤時代的舊臣,也曾戰功赫赫,算是北宋的開國重臣。在楊業和潘美的配合下,他們大勝遼軍,取得了雁門關大捷。楊業和潘美的組合在北宋和遼國都出了名。

大概過了6年,遼國新老皇帝交替,趙光義覺得是個好時機,於是派了三路人馬,分左中右三路北伐,想一舉收復燕雲十六州。三路軍的主帥分別是曹彬、田重進、潘美。潘美肯定不會忘記把老伙計楊業帶上,因為楊業是潘美最得力的先鋒。楊業連續攻佔四個城池,銳不可當。但曹彬和田重進的兩路人馬卻一敗塗地,趙光義只好下令讓三路人馬都退回來。並且潘美這一路人馬還有一個任務,就是掩護大軍和百姓撤退。

遼軍趁著宋軍撤退,一路追擊,情況非常危機。為了保護百姓,楊業和潘美商議,由楊業帶領小股人馬,把遼軍引誘到陳家谷口,讓潘美帶兵埋伏在兩側伏擊遼軍,這樣才能拖延遼軍的速度,掩護後方撤退。但遼軍強大,楊業的人馬少,他很有可能在未完成誘敵人物之前就被掩殺了。但楊業不怕死,哪怕只有一絲希望,他也甘願試試。

8、姓潘的和姓楊的到底能結婚嗎?

不可以,兩家是世仇,就好比岳家和秦家一樣不可以,你們這些人不是我們楊家的人,祖上有規定,如果結婚,就不配楊姓,更加忘祖輩們的犧牲,恥辱不可忘

9、自古以來潘楊真的不結親嗎?

假的,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是假的。相反潘楊經常通婚,是從古代開始通婚率最高的兩個姓,歷史上詩人對這兩個姓的結親贊美的詩歌有很多。只是近代的一些改編小說把楊家將的歷史改編後糊弄了不少人,加之電視劇的改編,造成的結果,但是事實卻是相反的鎮塌拍。

潘長江的老婆就姓楊的。他說:「潘仁美迫害楊家,有我什麼事兒啊?那都多御羨少年前的事了,礙著我什麼啊?關我什麼事兒,我多冤啊我!!」

(9)楊潘不結婚擴展資料

潘楊,代指姻親衫笑交好關系。 

典源▬《昭明文選》卷五十六晉·潘安仁(岳)《楊仲武誄》

楊綏,字仲武,滎陽宛陵人也。……既藉三葉世親之恩,而子之姑,余之伉儷焉。往歲卒於德宮里。喪服同次,綢繆累月,苟人必有心,此亦款誠之至也。不幸短命,春秋二十九,元康九年夏五月己亥卒。嗚呼哀哉!乃作誄曰:……潘楊之穆,有自來矣。矧乃今日,慎終如始。

釋義,"既藉三葉世親之恩,而子之姑,余之伉儷焉……潘楊之穆,有自來矣,矧乃今日慎終如始。"呂延濟注:"謂岳父與仲武祖舊相知好,況今日我與仲武順祖父之好如始也。"潘安之妻楊氏早亡,潘安終生未娶,後因以為典,代指姻親交好關系。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