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兩邊開門
1、金灶鎮的婚嫁習俗
金灶地處潮汕地區,其婚禮形式仍保留許多傳統的潮汕特色,潮汕結婚習俗是有一定講究的,舊時較注重「明媒正聘」。 其禮俗雖各地繁簡有異,但較一致的提法和儀禮是:提親、合婚、定親、行聘、請期、迎親,俗稱「六禮」。也有將其概括成「四禮」:文定、請期、送聘、迎娶。潮汕婚嫁習俗經歷代演變而有精簡和變異。當代大多已廢棄舊俗,從簡從新。旅行結婚、舉行小型茶話舞會和參加集體婚禮成為時尚。部分戀舊者,則還保持舊婚俗。潮汕結婚習俗大致如下
結婚當日,新郎到新娘家,用自行車、摩托車或汽車把新娘載回,伴娘、阿舅(新娘的兄弟)伴新娘而至。阿舅要備有禮品到男方家,這禮品除要有雌雄雞一對外,特別要備上一瓶燈油,其意為男方「添丁」,小舅子到了親家家裡,會受到熱烈款待。
出嫁時,新娘要帶上嫁妝。嫁妝中,必須有燈、木屐、針線、鏡子、梳子、尺子、米筒、草頭肚兜(肚兜中夾上兩株連根的草頭香,即莎草)等,要備上送給兒童的玩具、文具,送給親朋好友的襪子。其中帶木屐取「同偕老」或「亦步亦趨」之意;帶梳子象徵著新娘做事有如梳頭,有條不紊。 金灶鎮是汕頭市萬畝反季節香蕉種植基地、汕頭市三棱橄欖種植基地,也是汕頭市潮汕蕉柑、三棱橄欖標准化栽培示範區。全鎮年產各類水果約7萬噸。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2.33億元,農業產值2.79億元。
金灶鎮已形成了平原地區的香蕉產業帶,種植面積24000畝;山區和半山區的橄欖、楊梅、油甘產業帶,其中橄欖種植面積近10000畝,楊梅種植面積超過10000畝,油甘種植面積8000多畝。在山區形成了以鮮柿為原料的柿錢和柿餅加工產業。金灶鎮農業經濟正以果品種植為主體,鮮果加工為動力,不斷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 為提高金灶鎮農產品種植的經濟效益,達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目的,金灶鎮委、鎮政府運籌帷幄,不遺餘力地為農產品做好各種服務,解決農產品收獲後的銷售難題。其中,2004年底至2005年初,金灶鎮委、鎮政府成功謀劃、組織了「中國百年三棱橄欖精品認證暨拍賣會」,有力地促進本地區三棱橄欖的銷售,大大提高了三棱橄欖種植的經濟效益,並帶動其他品種橄欖的銷售,使農民嘗到了甜頭,提高他們的生產積極性。2005年6月。暨三棱橄欖的成功拍賣後,金灶鎮委、鎮政府又成功舉辦了「金灶鎮首屆楊梅節」,通過遊客自摘品嘗、購買、遊玩金灶鎮的風景名勝,吸引外地客商前來采購等多種渠道促進楊梅的銷售,打響「金灶楊梅」的品牌知名度,提高楊梅的經濟價值。本屆楊梅節共銷售楊梅500萬公斤,創產值1000多萬元。
通過「一會一節」的宣傳效應,金灶鎮的農產品和人文景觀在粵東地區以至廣東省內的知名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為把握這一契機,促進本鎮經濟的發展,發掘和開發本鎮的旅遊資源,結合本鎮農業的特點,金灶鎮委、鎮政府正著力規劃建設「金灶鎮旅遊生態農業大觀園」該項目的規劃建成將為周邊市區如汕頭、揭陽等地的市民周末提供「農村生態體驗游」。通過遊客在本鎮的消費活動帶動本鎮相關行業的發展。 點金」是潮汕風俗的獨特建築,因其四角上各有一間其形如「金」字的房間壓角而得名。在舊時只有富達的家庭才能建造。「四點金」的建築格局跟北京的四合院有點像。外圍一般有圍牆,圍牆內打陽埕,鑿水井;大門左右兩側有「壁肚」;一進大門就是前廳,兩邊的房間叫前房;進去就是空曠的天井,兩邊各有一間房,一間作為廚房,稱為「八尺房」。另一間作為柴草房,一般稱為「厝手房」;天井後面就是後廳,也稱大廳,是祭祖的地方,兩邊各有一個大房,是長輩居住的卧室,如果小輩住進去就是大不敬。所以潮汕話說「細仔弟住厝耳」。
「四點金」一般對外不開窗,窗只開向內庭。這是因為「凡屋以天井為財祿,以面前屋為案山。天井闊狹得中,聚財」(《陽宅撮要》)。「財氣」從大門或從上天降臨積聚於天井後,再通過各房門窗「吸」進屋裡,若對外開窗就是葫蘆漏氣,「財氣」外泄。「四點金」的構式建築還有許多種。只有前後四個正房,沒有「厝手房」及「八尺房」,而四廳齊向天井的,稱「四廳會」;前後房都帶「厝手房」和「八尺房」的,變八房為十室的稱為「四噴水」。如果在「四點金」外圍建一圈房屋,就叫做「四點金加厝包」。 「下山虎」的建築在潮汕地區農村較為普遍,又稱為「爬獅」。顧名思義,「下山虎」的開頭真有點如下山虎又似爬行之獅。建築格局比「四點金」簡單,比它少了兩個前房,其餘的基本一樣。「下山虎」因為出入門路不同,因此有開正門和邊門的區別。通常中間不開門,而是兩邊開門,兩邊的門又稱為「龍虎門」,也既有開正門而不開邊門的。「下山虎」形制十分古老,在廣州出土的漢代明器和北京故宮博物館藏的傳為隋代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圖》中可見其前身,其格局與雲南白族「一顆印」住宅也頗為相似。
過去的民居,大多是一家一戶住的。隨著社會人口的發展和增加,一家一戶住的形式漸漸被人們打破。一個民居往往住著三、四戶人家。這樣的住宅,雖然住起來有些擁擠、雜亂,但是非常適合人與人之間的友好交往。平整光滑的大理石鋪就了天井,所有的房門之上亦繪有壁畫,這些壁畫的內容不同於「門樓肚」上的花花草草,而是民間廣為流傳的戲劇故事、神話傳說,如「穆桂英掛帥」、「仙姬送子」、「郭子儀得寶」等等,正廳牆上則有一幅長壁畫,多為「十仙賀壽圖」,皆取吉祥之意。還有紅色的檀木,藍色的櫞子,這些豐富多彩的繪畫使得「下山虎」成為一座真正的畫苑,就像頤和園的長廊一樣,有無處不在的藝術可欣賞。
單獨畫並不能彰顯華麗,還有更具潮汕文化藝術代表的瑰寶:巧奪天工的雕刻,金光閃閃的潮綉和栩栩如生的剪紙,以及永不褪色的嵌瓷使得整座「下山虎」富麗堂皇,美輪美奐。 「四馬拖車」也稱「三落二火巷一後包」,是「四點金」的復雜化。
「四馬拖車」整個建築的各個部分都有它特殊的功能。頭進的「反照」是為了遮擋路人和客人的視線,不致使屋裡一覽無遺。通廊是主人和來訪客人停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南北廳是平時接待客人用的,而長輩們重要的會見和議事則在二進和三進的大廳進行。三進的大廳還設置祖龕供奉祖宗靈位。逢年過節、祖宗忌辰、家人要出國,就要開龕門祭拜抑或向祖宗「
告別」;家人做了傷風敗俗的事要繩之以家法,也要開龕焚香,讓他在祖宗面前請罪。後庫則是供辦喪事時停放棺柩的地方。主體建築的大房由長輩居住,最高長輩一般住在三進的房子,其它房間由小輩居住。磨房、廚房、浴室、廁所等生活用房都集中在左邊的火巷。家中遇上辦喜事,則各進大廳的禪門洞開。辦喪事時更為隆重,不單要卸下「反照」,還要卸下各進的禪門。所有天井架上地板,天井的上空撐起帳篷。這樣一來,一、二、三進形成了一個寬敞的大空間,便於進行各種活動。總的來說,主體建築前低後高,每進遞增三級石階,這樣便於突出主要廳堂,更重要的是為了不讓前進遮住後進,保證後進的採光。後包是為了保護主體建築和防盜而設。 金灶民居的主要特色是將傳統的建築文化與潮汕特有的傳統工藝美術如金漆木雕、工藝石雕、嵌瓷藝術、金屬工藝以及書法、繪畫藝術等最大限度的融合。民居建築金碧而不庸俗、淡雅而有韻味,具有濃郁的文化底蘊和豪華氣派,而且規模龐大,輕巧通透,注重裝飾,工藝精緻,追求與自然的和諧,講究風水,無論在建築序列格局還是裝飾工藝等方面都可以與皇宮相媲美,故自古就有「潮汕厝,皇宮起」、「京華帝王府、潮汕百姓家」之說。
2、桐鄉地方風俗什麼是兩頭開
兩頭開也叫兩頭開門.是桐鄉一種婚姻舊俗.「兩頭開門」有些地方叫做「兩頭花燭」,就是小夫妻兩頭安家,在結婚時聘禮、禮金都不需要往來,開銷各付各的。據了解,一開始「兩頭開門」這種婚姻習俗的出現主要是為了緩解普通人家結不起婚的壓力,而並不是為了爭什麼姓氏。凡事都有兩面性,「兩頭開門」有利也有弊,當今社會結婚對於一個收入一般的家庭來說確實是筆不小的開銷,要買房(造房)、裝修、辦酒席、買家電(嫁妝),一個婚結下來父母親幾十年辛苦積攢下的錢一下子就花掉了,不借已經算不錯了。這種「兩頭開門」婚姻習俗的存在對緩解資金壓力確實發揮了較大的作用。不過,對於現在很多人都是獨生子女的情況,這種習俗的存在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比如親戚過多導致日常開銷增大、雙方家庭中居住的時間長短不一引起家長的不滿,最大的矛盾還在於子女的姓氏問題,以至於有些家長為了姓氏一定要讓小夫妻生兩個孩子,一個跟男方姓一個跟女方姓。
3、大門是雙開門是不是結婚要各貼一個囍字?
你好,大門是雙開門,結婚當然要各貼一個囍字咯,不然也不好看呀
4、結婚風俗流程
接親。結婚當天早晨新郎要先去女方家接新娘,到女方家後需要經過堵門、敬茶、拍全回家福環節,然後將答新娘背上婚車。
2、迎親。迎親主要是指男方家人需要做的事,新娘及送親人到了後男方家人應該出來迎接,並且吃點喜糖喜餅之類的東西。
3、婚禮儀式。婚禮儀式主要分為開場、新人進場、宣誓、交換戒指、敬茶、致辭、喝交杯酒、敬酒、退場環節。
4、鬧洞房。結婚當天晚上新人的朋友會來婚房玩鬧一下,主要是讓結婚的氣氛更濃郁、更熱鬧。
5、回門。回門是結婚最後一個流程,新年結婚後的第三天要帶著新郎會娘家探親,女方家也會准備回門宴招待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