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陽司儀
1、古代德妃和皇上的關系
就是皇帝和嬪妃的關系,丈夫與小妾的關系。
陰嬪,封號原本應為德妃,因其子謀反而被降為了嬪。
陰德妃的父親陰世師因效忠隋朝而被李淵處死,陰世師之子陰弘智等人由於年幼而免於一死,陰氏則被沒入掖庭為婢。也許是因為陰世師與李淵有著相當的仇怨,而陰氏又成了李世民的妃嬪,所以許多人喜歡臆想李世民與陰氏之間有著一段隔著國仇家恨的虐戀深情。然而就史實而言,這樣的說法顯然是毫無根據的,畢竟後宮中作為罪籍沒入的女子不在少數,上官婉兒即因祖父上官儀之事被沒入掖庭;而作為宮婢被主子臨幸的更不在少數,章敬皇後吳氏便是在沒入掖庭後得到了唐肅宗的臨幸,從而生下了唐代宗。
而且若是對陰氏這個所謂的仇人之女心存芥蒂的話,李淵就不會在武德八年將陰氏之子李祐冊封為宜陽郡王,一向與李世民有嫌隙的李建成等人也會藉此機會大肆抨擊他。所以李世民與陰氏之間所謂的隔著國仇家恨的愛情,不過純屬後人的YY罷了。更不用說陰氏在史書中只得一句「陰妃生庶人祐」後,便再無只言片語的記載,甚至單就其子李祐謀反一事來看,陰氏在李世民心中能有幾分分量也是可以掂量得很清楚。
同樣是謀反,李祐的結局是被誅後廢為庶人,生母連坐遭降。隨後唐太宗又將敢於當面數落李佑罪行並試圖殺了李佑的齊州百姓羅石頭追贈為亳州刺史,而痛斥李佑的高君狀被封為榆社縣令,將李佑捉拿歸案的杜行敏由兵曹一下子被提拔為了巴州刺史,其他協助杜行敏擒住李佑的眾人也一並得到了豐厚的賞賜。而反觀李承乾謀反後,唐太宗千方百計想保住他一命,為李承乾說話的來濟因此得到了得到唐太宗的看重,官職不斷得到升遷,不久就考功員外郎,次年便升遷中書舍人,與令狐德棻等人共同撰寫《晉書》。
這樣的差距很明顯可以看出陰氏與李祐是否得到過李世民的寵愛,若陰氏真的與李世民有過一段所謂的超越國仇家恨的轟轟烈烈的愛情,那麼想必李祐絕不會落得個身死的下場。畢竟陰氏只有李祐這么一個兒子,處死了他就相當於毀掉了陰氏下半輩子的依靠,李世民若對其有情,再怎麼對李祐處以重罰也好過將其處死。
而陰氏一夜之間失去了唯一的兒子,她本人或是因此被降級為嬪,然後一生孤寂鬱郁而死;又或是和兒子一起被廢為庶人賜死,最後以嬪禮下葬,都不得而知。但即使陰妃還能留得一條性命,也是從此生不如死。
燕德妃,根據其墓誌記載,於武德四年選入秦王府,貞觀元年拜冊賢妃,貞觀十八年遷封德妃。考慮到貞觀十七年李祐謀反,生母陰氏遭到連坐,四妃之位有所空缺,燕氏應該是因此晉的位。同樣的,這位燕氏也並不是出於什麼可歌可泣的愛情才進的宮,「武德四年禮聘入秦王後庭」這一句說得很清楚,不過是唐高祖李淵為自己的兒子選的小妾。
燕氏的祖父是隋朝著名的酷吏燕榮,為人貪暴淫縱,被隋文帝賜死。也正因為祖父燕榮為人「虐毒」的緣故,燕氏自幼被母親楊氏嚴格教導要學會溫恭謙讓,以養成身為貴族該有的閨范。
燕氏武德四年成為李世民的小妾,但直到七年後才生下第一個兒子李貞,在生下次子李囂後便再也沒生育過。李囂早夭,而李貞可以說是唐太宗比較有才乾的皇子之一,但唐太宗並沒有因此對這個兒子有任何的偏愛之處,既沒有到了年紀不讓他之藩,也沒有因為李貞才華出眾而給予特別的關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燕妃的母親與武則天的母親為堂姐妹,所以武則天成為唐高宗的皇後後,年老體衰的燕氏為了討好武則天,在患有眼疾行動嚴重不便的情況下,仍堅持抱病為武後的母親榮國夫人奔喪,結果不幸病倒在半路上,大半年後病逝在驛站里,武後為此不得不好好封賞了一番。而李貞在武則天時的待遇也很一般,不過是和一群皇叔兄弟一起受到的加封,而且李貞作為唐太宗的第八子只加封為太子太傅,反而比第十子李慎的太子太師級別要低。
甚至武則天在唐高宗駕崩五年後開始對付李唐宗室時,第一個下手的就是這位表姐的兒子。李貞起兵反抗武則天失敗後,自殺身亡,但武則天並沒有就此放過燕妃的子孫,不僅殘忍地下令將李貞父子的首級砍下來,還送到洛陽梟首示眾。而李貞的另外三個兒子要麼是「坐與父兄連謀伏誅」,要麼是「減死流嶺南,尋卒」,無一倖免於難。
唐玄宗登基後,也只將李貞的嫡曾孫李溫封了個沈國公,李溫的兒孫更是爵位降為了郡公,繼承嗣越王封號的卻是夔國公李琳(許王李素節之子)這樣毫不相乾的遠房旁支。結果李琳也是個不爭氣的,剛過繼為嗣越王,就病死了,越國乾脆國除——不知道燕太妃在天之靈,會對她花了半生精力小心翼翼奉承討好的表妹做何感想。
2、秦漢到兩晉的文學著作
1、《史記》
《史記》最初稱為《太史公》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該著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2、《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是樂府詩發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後人盛稱它與北朝的《木蘭詩》為「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取材於東漢獻帝年間發生在廬江郡(今安徽懷寧、潛山一帶)的一樁婚姻悲劇。
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因詩的首句為「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全詩350餘句,1700餘字。主要講述了焦仲卿、劉蘭芝夫婦被迫分離並雙雙自殺的故事,控訴了封建禮教的殘酷無情,歌頌了焦劉夫婦的真摯感情和反抗精神。
3、《法書要錄》
《法書要錄》唐朝張彥遠編撰,共十卷,是一部書法學論著總集。張彥遠字愛賓,河東(今山西永濟)人。出身於縉紳大族,高祖、曾祖和祖父皆曾為相,有「三相張家」之稱。
4、《後漢書》
《後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由中國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後漢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取自司馬彪《續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後漢書》大部分沿襲《史記》、《漢書》的現成體例,但在成書過程中,范曄根據東漢一代歷史的具體特點,則又有所創新,有所變動。
5、《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此文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系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
3、我國古代的詩鬼是誰?
李賀(790-816),字長吉,河南昌谷(今河南省宜陽縣)人。唐皇室遠支。因父親名晉肅,「晉」、「進」同音,不得參加進士科考試,堵塞了仕進之路,僅作過幾年奉禮郎(管宗廟祭祀司儀一類事務的從九品小官)。他對這種低微的職務很不滿,年少失意,心情抑鬱,再加上刻苦作詩,損害了身體,年僅二十七歲就逝世了,後人稱其為詩鬼。。李賀早年即工詩,很有才名,受知於韓愈、皇甫湜。 他繼承了《楚辭》的浪漫主義精神,又從漢魏六朝樂府及蕭梁艷體詩多所汲取,以豐富的想像力和新穎詭異的語言,表現出幽奇神秘的意境,要凌駕大自然而創造出新奇幽美的藝術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獨創風格,並對中晚唐某些詩人發生了一些影響。他的詩大都構思奇特,意境怪誕、想像豐富,語言新穎詭異。但由於仕進無路,少年失意,使他生活孤寂,性情冷僻,詩中常帶有感傷、消沉的情調。他作詩態度嚴肅,冥索苦思,命意遣詞,都力求深刻、獨到。
希望採納
4、關於張的歷史文化
張姓
基本來源
張姓的來源,可以推溯到遠古傳說時代。根據中國科學院提供的資料,匯編的《河南·大姓的故鄉》地圖顯示:當前使用頻率最高的100個大姓中,有73個源於河南。其中張姓、姚姓源於濮陽。根據1、 史實依據。2、文物遺址。3、族譜記載。4 依據當代研究成果.。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又據《元和姓纂》所載:「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由上這兩條史料的記載可看出,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的發明者揮,其後有以張為姓氏的。
這一支由黃帝直接傳下來的張姓,因揮住在尹城國的青陽,亦即清陽,清陽在清河以南而得名(今河北清河縣東),是為河北張氏。
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後,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其中,以遷居韓國的張氏影響較大,歷代都有入朝為官的。韓國始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後南遷宜陽(今河南宜陽縣韓城),又遷陽翟(今河南禹州),最後遷至鄭 (今河南新鄭)。趙國初都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後遷中牟(今河南鶴壁市西),最 後又遷邯鄲(今屬河北)。魏國始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後遷大梁(今河南開封市)。是為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
據《讀史方輿紀要》所載,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於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後改為張氏,世居雁門馬邑(今山西朔縣),後成為 大姓。另有韓、姬等姓人士和烏桓、女真、羯、鮮卑、匈奴、契丹等一些少數民族分支改姓張姓。
據公安部統計人口「張」這個姓氏排在全國第三位,有8750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
張氏祖庭
華夏張氏祖庭,坐落在張氏發源地的河北清河縣,此處每年召開世界張氏肯親大會,來自海內外的30多個國家的張氏子孫參加了2009年第四屆世界張氏肯親大會。清河縣張氏園區建設了一殿兩園。
「一殿」,即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大殿(華夏張氏祖庭),總體規劃構思源於原始的「明堂」意象,演繹上古祭祖建築的「品」字形古風,規劃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約90畝,加上外圍緊密區綠化、廣場、甬道等共計300
華夏張氏祖庭畝。「兩園」,即張氏文化生態園和世界張氏工業園。
張氏文化生態園,環繞揮公大殿周圍,以現有1000多畝森林公園為基礎,以「弓形」湖水和「生態」之林為總體框架,輻射周邊近5000畝區域建設集生態、旅遊、文化、休閑為一體的高品位文化生態園林。
世界張氏工業園,包括如今省級開發區羊絨園區西擴部分和張氏生態園在內,概念規劃約30平方公里,計劃整體招商,成片開發,最終打造成以特色產業為依託,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引領,張氏志士能人集聚創業的國際國內知名園區。
郡望堂號
郡望
魏晉以後區別居於不同地域之同姓者為「郡望」。
清河郡:漢時置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省清河縣東南)。此支張氏,世居武城,其開基始祖為漢留侯張良裔孫張歆。
范陽郡:三國魏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縣(今屬河北省)。此支張氏,其開基始祖為東漢司空張皓之子張宇。
太原郡:戰國時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太原市西南)。此支張氏,其開基始祖為北魏平東將軍、營州刺史張偉。
京兆郡:漢時置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此支張氏,其開基始祖為西漢御史大夫張湯。
敦煌郡:漢武帝從酒泉郡分置,治所在敦煌縣(今甘肅省敦煌縣西)。治河西走廊西端。
安定郡:西漢置郡,治所在高平(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東晉移至安定(今甘肅省涇川北)。這支張氏為西漢趙王張耳之後。
襄陽郡:漢始置襄陽縣,東漢末始置襄陽郡。治所在襄陽(今湖北省襄陽市)。其後襄陽歷為郡、州、道、府之治所。此支張氏始祖為張安之。
洛陽郡:秦始終置縣,東魏置郡。漢、魏時治所在今洛陽市白馬寺東洛水北岸;隋、唐代移治漢城西十八里。
河東郡:秦時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治今天山西省黃河以東 、夏縣一帶。
始興郡:三國吳由桂陽郡分置,治所在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南)。治轄相當於今廣東省連江、曲江、韶關一帶。
馮翊郡:漢武帝置左馮翊,三國魏改為馮翊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省大荔)。
吳 郡:東漢末年分會稽郡置。治所在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治轄今江蘇省長江以南一帶。
平原郡:西漢初置,治所在平原(今平原縣西南)。治轄相當於今山東省西北部平原縣一帶。
河間郡:原為戰國時趙地。漢高帝置郡。治所在樂城(今河北省獻縣東南)。治轄在今河北省中部河間縣一帶。
中山郡:戰國時為中山國,漢高帝置郡。治所在盧奴(今河北省定州)。治轄相當於今河北省北部地區。
魏 郡:漢高帝初置。相當於今河北省魏縣,河南省浚縣,山東省冠縣之間地區。治所在鄴縣(今河北省臨漳西南)。
蜀 郡:戰國時秦置,治所在成都(今屬四川省)。治轄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帶。
武威郡:西漢置。相當於今甘肅省黃河以西,武威以東地區。治所在武威(今甘肅省民勤縣東北)。
犍為郡:西漢建元六年置。屬益州,在今四川省宜賓縣西南。治所在敝邑縣(今貴州省遵義市西)。
沛 郡:漢高帝將泗水郡改為沛郡,東漢時改為沛國。治所在相縣(今安徽省濉溪縣西北)。
梁 郡:漢高帝置梁國,南朝宋改為梁郡。相當於今河南省商丘至安徽省碭山一帶。治所在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南)。
汲 郡:西晉泰始二年置,不久即廢。治所在汲縣(今河南省汲縣西南)。
河內郡:楚漢之際置。相當於今河南省黃河北岸武陟縣一帶。治所在懷縣(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南)。
高平郡:西晉泰始元年將原山陽郡改為高平郡,在今山東省巨野縣一帶。治所在昌邑(今山東省巨野縣南)。
上谷郡:戰國燕設置,秦時治所在沮陽(今河北省懷來東南)。
堂號
1、清河堂:張姓得姓始祖張揮,字玉爵,號天祿,為黃帝之子或孫,「觀弧制矢,賜姓張氏」,或「始制弓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或「性長弓矢,善張綱羅,世襲其職,因賜姓曰張」。揮居於尹城國之清陽,清陽者,清河之南也,漢屬清河郡、清河國。後世張氏譜書有以尹城為郡望者,然多以清河為郡望,譜書常標以「清河堂」字樣,以示永記先祖之地。清河為極古老之河,戰國時為齊、趙兩國之界。《水經注》載其源在河南北部,流至今河北威縣以下始稱清河。東北流經清河縣故城北、景縣南,至東光西,略循今衛河、海河入海。隋以後東光以下被導浚為永濟渠(京杭大運河之一部),東北以上則漸廢。今清河縣已無清河。
2、報本堂:廣東省普寧市泥溝鄉,是粵東地區一古老村落,置寨至今七百餘春秋。鄉中有多姓集聚,現以張姓人口最為繁茂。泥溝鄉張氏先祖,張翠峰公,原居於福建道興化府(莆田縣)大菜園村,因避戰亂,於元世祖至元22年(1285年),同攜兄弟七人及妹翠娥來到潮州府,另創基業。以張翠峰公為第一世,自以第四世為開始,輩序詩為:
繼子乙大衍天清,騰光上國鳴珂聲。
伯仲怡和咸濟美,夔龍勛業動虞延。
張氏宗祠 張氏宗祠俗稱老祠,位於老寨南門側,建於明嘉靖庚辰年(1520年),距年近五百年,坐北朝南,格局嚴緊,材料簡朴,講求堅固。雍正三年(1725年)張祖之玄孫御前特等侍衛張燦恭立匾額「報本堂」。
張氏宗祠設置龕幾,奉祀翠峰公祖考妣及二世祖鳳梧、鳳雛、鳳居之公考妣神位。
3、百忍堂:系唐高宗泰山封禪(665年)經濮陽過壽張(今濮陽市台前縣)時,登門拜訪張公藝(張良26代孫,生於577至676年,時八十八歲,前李世民在公藝門前小河馬失前蹄遇難,公藝救至家中療傷,世民未告真情。貞觀九年(635)世民親書「義和廣堂」金匾,差人送給公藝。)。據《資治通鑒》載:「壽張人張公藝九世同居,齊、隋、唐皆旌表其門,上過壽張,幸其宅,部所以能 共居之故,公藝書『忍』字百餘以進。(其內容為: 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鬧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上善之,賜以縑帛。」唐高宗親書「百忍義門」四個大字旌表。封公藝為醉鄉侯,長子希達為司儀大夫,(壽張縣志載)。故張旭題詩曰:「張公書百忍,唐朝著勛名。天 子躬親問,旌表懸門庭。洪都是故郡,清河脈長存。兒孫須當記,族遠詩為憑。」爾後族人便以「百忍」為族徽。
此外,張姓的主要堂號還有:「金鑒堂」、」、「正始堂」、「孝友堂」、「親睦堂」、「冠英堂」、「燕貽堂」、「敦睦堂」、「宗岳堂」、「敬誼堂」、「源流堂」等。
5、河南洛陽宜陽縣司儀培訓學校在哪 ?
1
6、南宋時期有影響的江西籍的三位詩人分別是
黃庭堅(1045-1105)
作為江西詩派的開創者,黃庭堅的詩歌理論有很大影響。他的詩歌理論涉及的范圍相當廣泛,諸如詩歌本體論、創作論、鑒賞論、詩人論以及詩的境界、風格等都有所論及。但是主要還是詩歌創作論范疇。 其宗主黃庭堅倡導求新求變,要在廣泛吸取前人文學遺產的基礎上推陳出新,自成一家。這種思想也貫穿了江西詩派的整個發展嬗變史。
黃庭堅詩歌理論中最著名的主張是:「奪胎換骨」、「點鐵成金」。即或師承前人之辭、或師承前人之意的一種方法,目的是要在詩歌創作中「以故為新」。他主張多讀前人作品,從中汲取藝術營養,熟練地掌握煉字、造句、謀篇等寫技巧,同時力求打破技巧的束縛而進入「不煩繩削而自合」的境界,並爭取超越前人而自成一家。他極力推崇杜甫,把晚期杜甫詩視為宋詩美學理想的參照典範。他的尊杜觀點最能體現宋代詩學的時代精神。他主張對前代詩歌的語言藝術作積極的借鑒。他說:「自作語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故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雖然如此,但一黃庭堅為代表的江西試派也不滿與當時崇尚晚唐詩歌的風氣。平淡質朴,精光內斂,體現出黃詩的老成境界。由此可見平淡之美是宋代詩壇的整體性追求,黃庭堅的創作道路也是以此為終極目標的。
陳師道(1053-1102)
也是蘇軾門下的重要詩人,為蘇門六學士之一。他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後山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因不滿新學而不應科舉,至35歲時才由蘇軾的舉薦而任州學教授。他視蘇軾為師長,曾不顧朝廷禁令私自離境為出守杭州的蘇軾送行。但陳師道作詩的方式的「閉門覓句」式的苦吟,與蘇軾揮灑自如的方式迥然不同。所以他寫詩並不學蘇,而以同樣重視推敲鍛煉的黃庭堅為師,自稱:「仆於詩,少好之,老而不厭,數以千計。及一見黃豫章,盡焚其稿而學焉。」(《答秦覯書》)雖說陳師道的詩最終自成一體,但畢竟與黃詩有一層淵源關系,因此他和黃庭堅並稱為「黃陳」。 陳詩運思遣詞都很有工力,但字面上已洗凈風華綺麗。這正是宋詩以平淡為美、以思理見長特色的一種表現。
黃庭堅、陳師道去世以後,詩壇空氣趨於凝固。經過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陳師道等人的努力,宋詩的特徵已基本定型,黃、陳法度森嚴的創作更為青年詩人提供了法則和規范,而嚴酷的政治局勢又從外部促使詩人的心態更加內斂。於是,吟詠書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便成為江西詩派的創作傾向,這也是當時整個詩壇的傾向。
突然發生的靖康事變打破了詩壇的沉悶空氣。崛起於東北的金國於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滅遼,第二年就攻陷汴京。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北宋滅亡,南宋建立,淮河以北成為金的領土。在短短兩年之內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大事變,金兵的鐵馬胡笳徹底打破了詩人們寧靜的書齋生活,整個詩壇震驚了,代表詩壇風氣的江西詩派因此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金兵圍攻汴京時,呂本中正在城中,他最早用詩歌記錄了那場事變,《守城士》描寫了抗金將士的奮勇抵抗,《兵亂後寓小巷中作》刻畫了人民遭受戰禍的慘狀,《城中紀事》控訴了敵軍燒殺搶掠的罪行。金兵退後,呂本中又寫了《兵亂後自嬉雜詩》29首以抒憤,其一寫道:
晚逢戎馬際,處處聚兵時。
後死翻為累,偷生未有期。
積憂全少睡,經劫抱長飢。
欲逐范仔輩,同盟起義師!
沉鬱悲壯,寫出了愛國士大夫的共同心聲。
其他經歷了靖康事變的江西詩派人也有一此類似的作品,例如韓駒的《陵陽先生詩》中就頗多呼籲抗金的詩。即使在詠物、詠史一類傳統題材方面,也時而可見他們的憂國傷時之思,如洪炎的《次韻公實雷雨》和徐俯的《詠史》:
驚雷勢欲拔三山,急雨聲如倒百川。但作奇寒侵客夢,若為一震靜胡煙?田園荊棘漫流水,河洛腥膻今幾年?擬扣九關箋帝所,人非大手筆非椽。
楚漢分爭辯士憂,東歸那復割鴻溝?鄭君立義不名籍,項伯胡顏肯姓劉?
前一首表示了對淪陷山河的懷念。後一首借古諷今,聯繫到徐俯在張邦昌僭位時故意名婢女為「昌奴」之事,詩中肯定寓有提倡民族氣節的意思。隨著宋金和議的簽訂,江西派詩人又漸漸地恢復了早期的題材內容,但他們在靖康事變後的一度振作畢竟是值得重視的。
在南宋初期,江西詩派在藝術風格上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黃庭堅的詩論中本來就包含求新求變、自成一家的精神,江西詩派中幾個比較傑出詩論家都理解並繼承了這種精神。曾季狸在《艇齋詩話》中指出:「後山論詩說換骨,東湖論詩說中的,東萊論詩說活法,子蒼論詩說飽參。入處雖不同,然其實皆一關捩,要知非悟入不可。的確,從陳師道、徐俯到呂本中、韓駒,江西詩派成員的詩學觀點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們在黃庭堅詩論基本精神的首推呂本中的「活法」之說。
呂本中(1084~1145)
是後期江西詩派最重要的詩論家。他早年作詩,專以黃庭堅為典範,生新刻峭,旨趣幽深。但黃庭堅是主張自成一家的,呂本中對此心領神會,所以他力圖創造自己的新風格。進入南宋以後,黃庭堅詩風的影響在呂詩中逐漸減弱,代之而成的是一種輕快圓美的新風格,例如《春晚郊居》:
柳外樓高綠半遮,傷心春色在天涯。低迷簾幕家家雨,淡盪園林處處花。檐影已飛新社燕,水痕初沒去年沙。地偏長者無車轍,掃地從教草徑斜。
流動和婉,已與黃詩風格迥然不同了。與此同時,呂本中在理論上提出了 「活法」之說:「學詩當活法。所謂活法者,規矩具備而能出於規矩之外,變化不測而亦不背於規矩也。」(《夏均父集序》,見劉克庄《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五)所謂「活法」,是主張擺脫既有的法則而自有所得,其中並沒有特定的風格論內容。但由於當時盛行的詩歌法則是源於黃庭堅的江西詩法,所以這意味著江西詩派內部的新變。
在南宋初年,詩壇上轉移風氣的人物是呂本中,但創作成就更高的詩人則是陳與義和曾幾。陳、曾二人都寫了一些較成功的愛國主題的詩,例如陳與義的《傷春》和曾幾的《寓居吳光》。
陳與義、曾幾都與江西詩派有較密切的關系。曾幾的詩風雖然不類黃庭堅、陳師道,但他非常推崇黃、陳,曾說:「華宗有後山,句律嚴七五。豫章乃其師,工部以為祖。」(《次陳少卿見贈韻》)他還隱隱以江西詩派的繼承者自居: 「老杜詩家初祖,涪翁句法曹溪。尚論淵源師友,他時派列江西。」(《李商叟秀才求齋名於王元渤,以「養源」名之,求詩》之二)南宋人多把曾幾看作江西詩派中人,劉克庄認為「比之禪學,山谷初祖也,呂、曾南北二宗也。」(《茶山誠齋詩選序》)的確,呂本中和曾幾都是江西詩派詩風轉變的關鍵人物,南宋的其他詩人受到江西詩派的影響,大多是以他們二人為中介的。
陳與義的情況要復雜一些。陳與義對黃庭堅、陳師道都很推崇,創作上也接受了黃、陳詩風一定的影響,然而他的主體風格及主要題材取向都已與江西詩派相去較遠。葛勝仲說他「晚年賦詠尤工,縉紳士庶爭傳誦……號稱『新體』。」 (《陳去非詩集序》)在江西派詩風還籠罩詩壇的時代被稱為「新體」,可見其詩風已突破黃、陳的藩籬。但是也有人仍把陳與義看作江西詩派,嚴羽《滄浪詩話·詩體》中說他是「亦江西之派而小異」,宋末的方回更把他說成是江西詩派的「一宗」。事實上,在江西詩派的發展過程中,陳與義所起的作用不如呂本中和曾幾,但他是與江西詩派有淵源關系的南宋初期最傑出的詩人。
總之,在蘇軾和黃庭堅以後,陸游等中興四大詩人之前的四五十年間,江西詩派的崛起是詩壇上最重要的文學現象。江西詩派自身的演變同時也代表著北宋詩風向南宋詩風的轉變。這種演變,固然受到了靖康事變等外部因素的激發,但更重要的原因則是詩歌自身的發展規律。江西詩派是宋詩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江西詩派的影響在北宋末期已經非常顯著,如當時的汪藻等人雖然沒有被看成詩派中人,但他們在創作中也受到黃庭堅和陳師道較大的影響。到了南宋,江西詩派的影響更遍及於整個詩壇,象楊萬里、陸游、姜夔等著名詩人都曾在藝術上受到江西詩派的熏陶。江西詩派的影響在宋代以後也不絕如縷,其餘波一直延及近代的同光體詩人。
江西詩人入選《全唐詩》總數位列中上,具有一定的實力;二、江西詩人的發展趨勢最為迅猛,由初唐的空缺一躍而為晚唐五代名列第二。此外,這個統計表還清楚地表明,自東晉陶淵明之後,其間有三百餘年的沉寂,江西地區再次出現具有較大影響的詩人始於盛唐。除了清康熙年間編錄的《全唐詩》之外,表現唐代江西文學概貌的還有元代辛長房輯撰的《唐才子傳》。
現存本收錄江西籍才子:劉慎虛、綦毋潛、吉中孚、王季友、熊孺登、施肩吾、陳陶、來鵬、虛中、鄭谷、任濤、王貞白、王轂、貫休、沈彬、孫魴、李中、廖圖共十八人。此外,唐代殷璠輯撰的《河嶽英靈集》是一本為學術界公認的盛唐詩歌選本,該書堅持嚴格的輯錄標准:"如名不副實,才不合道,縱權壓梁竇,終無取焉。"(《河嶽集自序》)全書輯錄了天寶年間二十四位著名詩人的二百三十四首詩,在二十四位英靈中江西佔三家:綦毋潛、劉慎虛、王季友,他們是盛唐時期江西最重要的詩人。
綦毋潛(約691-756)是江西第一位進士及第的"唐才子"詩人,後人稱?quot;摩詰一路人"。虔州(今江西贛州地區)人。復姓綦毋,字孝通。開元十四年(726)進士及第,授宜壽(今陝西周至縣)尉。開元十八年入集賢院待制,為著作郎。開元二十一年冬辭官南歸,游歷江淮。天寶初,重返京洛,終官著作郎。安史之亂爆發後,再度棄官,游於江淮,不知所終。
綦毋潛以詩歌著稱於世,"盛唐時,江右詩人惟潛最著。"(《贛州府志》)宋代嚴羽《浪滄詩話》曰:"況唐人如沈、宋、王、楊、盧、駱、陳拾遺、張燕公、張曲江、賈至、王維、獨孤及、韋應物、孫逖、祖詠、劉慎虛、綦毋潛、劉長卿、李長吉諸公,皆大名家。"綦毋潛與盛唐詩人李頎、王維、張九齡、儲光羲、孟浩然、盧象、高適、韋應物等互為文友。《唐才子傳》記述其掛冠歸隱江東別業:"一時文士咸賦詩,祖餞甚榮。"王維尤為至友,綦毋潛科舉落第,王維贈《送綦毋潛落第還鄉》詩,曰:"吾謀時不用,勿謂知音稀。";他南行歸隱,王維又贈《送綦毋潛校書棄官還江東》詩,全詩長達二十句,末四句雲:"微物縱可采,其誰為至公。余亦從此去,歸耕為老農。"綦毋潛與王維過從甚密,他們在文學風格上亦有相通之處,清代楊希閔評其詩:"清回拔俗處,故是摩詰一路人。"《河嶽英靈集》總評曰:"潛詩屹崒峭蒨,足佳句,善寫方外之情,至如「松覆山殿冷「不可多得。又「塔影掛清漢,鍾聲和白雲「歷代未有。荊南分野,數百年來,獨秀斯人。"評述中的佳句引自綦毋潛的《題鶴林寺》、《題靈隱寺山頂禪院》,兩詩以寫意的筆調描繪出幽深空寂的方外物象與情致。
綦毋潛的詩作具有清麗典雅,恬淡閑適的風格,《春泛若耶溪》是這一特色的代表,為歷代選家所注目。全詩寫道:"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際夜轉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後。生事且彌漫,願為持竿叟。"相傳若耶溪為西施浣紗之處,位於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一說浣紗石在今浙江省諸暨縣南)。開篇兩句總寫詩人放任自適的意趣,即所謂"幽意"。接下來寫泛舟的情境:晚風、花路、山壑、潭煙、林月……後兩句表達世事迷茫,不如歸去的感慨。這首五言古體詩大約作於詩人南遊江淮之際。以月夜朦朧寫人生彌漫,由此表達一種超然出世的方外之情。綦毋潛躋身盛唐詩人之列,王維高度評贊綦毋潛的詩"盛得江左風,彌工建安體"。歷代唐詩選本均錄其詩,《河嶽英靈集》輯錄六首,《全唐詩》輯一卷二十六首。
劉慎虛(生卒年不詳)自幼聰穎,姿容秀朗,有"開元永?quot;之美譽。新吳(今江西奉新縣,一說靖安縣)人,《唐才子傳》載其嵩山人,《全唐詩》謂其江東人。字全乙、挺卿,號易軒。劉慎虛自幼聰穎,八歲作文上書,受到皇帝的常識,拜為童子郎。《人才佳話》載其"八歲屬文上疏,拜「童子郎「。" 但日後劉慎虛仕途失意,開元二十一年(733)進士及第。曾任洛陽尉,夏縣令,左春坊司經局校書郎,崇文館校書郎等小吏。壯年辭官南歸,游歷於休寧、安慶、潯陽、廬山、洪州等地。與賀知章、包融、張旭交遊,時稱"吳中四友",並與孟浩然、王昌齡、高適等往來酬唱,互贈詩章。晚年定居江南西道洪州建昌縣桃源里(今江西省靖安縣水口鄉桃源村),於深柳讀書堂著書自娛。其交遊多文人士子、山僧道侶。
在現存的十幾首詩中,《闕題》(原題為《歸桃源鄉》)為其代表作:"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幽映每日白,清輝照衣裳。"這首詩是其歸鄉後所作,如一幅濃淡相宜的水墨畫,重筆勾勒的是山溪、書屋;淡墨湮染的是白雲、清輝……超然物外,神思邈遠。《唐才子傳》評價其人其詩:"為詩情幽興遠,思雅詞奇,忽有所得,便驚眾聽。當時東南高倡者數十人,聲律婉態,無出其右,惟氣骨不逮諸公。永明以還,端可傑立江表。善為方外之言,夫何不永,天碎國寶,有志不就,惜哉!"明代銅鼓衛經歷舒孟華的《劉全乙先生考》稱道其詩功力"淵永深厚超然,上逼漢魏,下薄六朝,絕不與世之鍛煉求工者同日語焉。"清代朱琬在《友貽草題辭》贊嘆曰:"誦劉慎虛詩,不患其少。"
劉慎虛著有《鶺鴒集》五卷,今已散佚。《河嶽英靈集》收存其詩十一首,《全唐詩》收存十五首,《靖安縣志·藝文志》(清道光五年版)收存十二首。《唐才子傳》評綦毋潛"善寫方外之情";評劉慎虛"善為方外之言",他們的作品在風格上都可歸為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詩派。
王季友是一位為杜甫稱道的"豐城客子"。原籍河南,寓居於江西。關於王季友的身世大致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江西歷代文學藝術家大全》載其生卒年為714-794,舉開元進士,歷任監察御史、御史中丞。第二種,《江西文化》著者認為以上觀點不準確。其一,生卒年不可靠,天寶十二年(753)王季友四十歲,與《河嶽英靈集》中描繪的"白首短褐"不相符;其二,元結編撰於乾元三年(760)的《篋中集》載王季友諸人"皆以正直而無祿位,皆以忠信而久貧賤",不可能做到御史中丞這樣的顯要。第三種,《唐才子傳》舒寶璋注中認為:成書於天寶十二載(753)的《河嶽英靈集》謂王季友"白首短褐",到後來"顯然已言不副實"。根據孫望《蝸叟雜稿.篋中集作者事輯》記載,天寶十二年(753),王季友崎嶇士林,寶應、廣德間(763年傾)已任司儀郎,廣德、大歷間(765年傾)且為洪州幕客兼監察御史,並為江西觀察使李勉之副使。第三種說法與第一種相近,只是第三種說法指出王季友在天寶以後,"白首短褐"的狀況已有改善。但至少可以推斷,王季友早年家境貧寒,妻柳氏棄之而去。其不以貧賤志短,苦讀不輟,終於成為眾所仰慕的唐代才子、河嶽英靈。
王季友現存詩不多,《河嶽英靈集》收六首,《全唐詩》收十三首。《河嶽英靈集》評其詩:"季友詩放盪,愛奇務險,遠出常情之外"。如狀寫家境困窘之作《贈山兄韋秘書》:"山中誰余密,白發日相親。雀鼠晝夜無,知我廚廩貧?quot;又如《酬李十六》:"自耕自刈食為天,如鹿如麋飲野泉。亦知世上公卿貴,且養丘中草木年。"詩中寫雀鼠知貧,鹿麋自養,透露出一股遠志風疏,逸情雲上之氣。此外,王季友還有一些詠史吟物,往來酬答之作,其中《古塞曲》一掃奇險之風,借漢朝抗擊匈奴諷當朝忠奸不辨,表達出對社會政治的關注,詩曰:"進軍飛狐北,窮寇勢將變。日落沙塵昏,背河更一戰。騂馬黃金勒,雕弓白羽箭。射殺左賢王,歸奏未央殿。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見。東出咸陽門,哀哀淚如霰。"
王季友與杜甫、岑參等相交往,當世著名詩人對王季友的作品與人品深為欽敬。杜甫《可嘆》詩曰:"近者抉眼去其夫,河東女兒身姓柳。丈夫正色動引經,豐城客子王季友。群書萬卷常暗誦,孝經一通看在手。""王生早曾拜顏色,高山之外皆 嶁。"岑參《潼關使院懷王七季友》詩贊曰:"王生今才人,時輩成所仰。何當見顏色,終日勞夢想。"
吉中孚(?-786年前後),鄱陽(今江西波陽縣)人。早年做過道士,後還俗拜官。大歷年間舉進士,授萬年(今陝西長安縣)尉,除校書郎。又登宏辭科為翰林學士,歷任諫議大夫、戶部侍郎、判度支事。吉中孚為中唐間著名詩人,與錢起、盧綸、韓翃、司空曙、苗發、崔峒、耿 、夏侯審、李端並稱"大歷十才子"。(《新唐書·盧綸傳》)。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而衰的轉折點,盛唐之際文壇上升起的巨星王維、李白、杜甫等相繼辭世。大歷、貞元間響名詩壇的是劉長卿、顧況、韋應物以及"大歷十才子"諸人。
吉中孚神骨清虛,吟詠高雅,《唐才子傳》載其赴京都後詩名大作,"來長安謁宰相,有薦於天子,日與王侯高會,名動京師。"盧綸《送吉中孚校書歸楚州舊山》詩贊曰:"舊籙藏雲穴,新詩滿帝鄉,名高閑不得,到處人爭識。"至今僅存詩一首《送歸中丞使新羅冊立弔祭》。這是一首送別國使的餞行詩,詩曰:"官稱漢獨坐,身是魯諸生。絕域通王制,窮天向水程。島中分萬象,日處轉雙旌。氣積魚龍窟,濤翻水浪聲。路長經歲去,海盡向山行。復道殊方禮,人瞻漢使榮。"新羅是朝鮮半島上的一個國家,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新羅景德王卒,惠恭王繼位,代宗於大歷元年(766)派遣倉部郎中、御使中丞歸崇敬赴新羅充任弔祭、冊立使者。吉中孚歸中丞是好友,於是寫下這首壯行詩。詩中 "絕域通王制"、"人瞻漢使榮",說明當時新羅王室得到唐朝的弔祭、冊立是一件重大的國事,新羅人民也以一睹漢使的風采為榮。全詩走筆窮天絕域,摹寫殊禮萬象,紀志下中朝人民源遠流長的友誼,詩中充滿了奇幻的色彩,是一篇別具風格的送別佳作。
鄭史、鄭啟、鄭谷。晚唐間,袁州(今江西宜春)"鄭氏三父子"響名文壇。父親鄭史為詩賦家、歷官永州刺史、國事博士。其子鄭啟、鄭谷亦有詩名。其中尤以鄭谷最為稱著。
鄭谷(生卒年不詳),字守愚。自幼穎悟絕倫,七歲能詩。他在《卷末偶題三首》中自述:"七歲侍行湖外去,岳陽樓上敢題詩。"詩論家司空圖曾與鄭史同院,見而奇之,聽小鄭谷評自己的詩《曲江晚望》後,拊其背曰:"當為一代風騷主也。"光啟三年(887)進士及第,官至尚書都官郎中,詩友稱其"鄭都官"。鄭谷於乾寧年間(894-898)告歸,退隱於仰山書堂(今江西宜春境內)與許裳、任濤、張 、李棲遠、張喬、喻坦之、周繇、溫憲、李昌符唱答往還,並稱"芳林十哲",又以僖宗年號稱"咸通十哲"。
鄭谷的詩清婉明白,別具機杼。其中最著名的是《鷓鴣》:"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里啼。遊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春日西。"詩中明寫鷓鴣,暗抒離愁,神韻警絕,詩家又稱其"鄭鷓鴣"。"一字師"是鄭谷的又一美稱,《唐才子傳》記述鄭谷退隱宜春仰山書堂,將詩僧齊己《早梅》詩中"前村深雪裡,昨晚數枝開"的"數枝"改為"一枝",認為這樣更能體現花期之早。齊己深為嘆服,拜曰:"我一字詩也。"鄭谷曾隨僖宗登華山,著《雲台編》三卷,歸隱後又有《宜陽集》三卷及《國風正訣》一卷。《全唐詩》評其"名盛唐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曰:"往往於風調之中,獨饒思致。汰其膚淺,擷其菁華,固亦晚唐之巨擘矣。"
7、請舉些有關江西才子或對江西作出了巨大貢獻的人的詩
江西詩人入選《全唐詩》總數位列中上,具有一定的實力;二、江西詩人的發展趨勢最為迅猛,由初唐的空缺一躍而為晚唐五代名列第二。此外,這個統計表還清楚地表明,自東晉陶淵明之後,其間有三百餘年的沉寂,江西地區再次出現具有較大影響的詩人始於盛唐。除了清康熙年間編錄的《全唐詩》之外,表現唐代江西文學概貌的還有元代辛長房輯撰的《唐才子傳》。
現存本收錄江西籍才子:劉慎虛、綦毋潛、吉中孚、王季友、熊孺登、施肩吾、陳陶、來鵬、虛中、鄭谷、任濤、王貞白、王轂、貫休、沈彬、孫魴、李中、廖圖共十八人。此外,唐代殷璠輯撰的《河嶽英靈集》是一本為學術界公認的盛唐詩歌選本,該書堅持嚴格的輯錄標准:"如名不副實,才不合道,縱權壓梁竇,終無取焉。"(《河嶽集自序》)全書輯錄了天寶年間二十四位著名詩人的二百三十四首詩,在二十四位英靈中江西佔三家:綦毋潛、劉慎虛、王季友,他們是盛唐時期江西最重要的詩人。
綦毋潛(約691-756)是江西第一位進士及第的"唐才子"詩人,後人稱?quot;摩詰一路人"。虔州(今江西贛州地區)人。復姓綦毋,字孝通。開元十四年(726)進士及第,授宜壽(今陝西周至縣)尉。開元十八年入集賢院待制,為著作郎。開元二十一年冬辭官南歸,游歷江淮。天寶初,重返京洛,終官著作郎。安史之亂爆發後,再度棄官,游於江淮,不知所終。
綦毋潛以詩歌著稱於世,"盛唐時,江右詩人惟潛最著。"(《贛州府志》)宋代嚴羽《浪滄詩話》曰:"況唐人如沈、宋、王、楊、盧、駱、陳拾遺、張燕公、張曲江、賈至、王維、獨孤及、韋應物、孫逖、祖詠、劉慎虛、綦毋潛、劉長卿、李長吉諸公,皆大名家。"綦毋潛與盛唐詩人李頎、王維、張九齡、儲光羲、孟浩然、盧象、高適、韋應物等互為文友。《唐才子傳》記述其掛冠歸隱江東別業:"一時文士咸賦詩,祖餞甚榮。"王維尤為至友,綦毋潛科舉落第,王維贈《送綦毋潛落第還鄉》詩,曰:"吾謀時不用,勿謂知音稀。";他南行歸隱,王維又贈《送綦毋潛校書棄官還江東》詩,全詩長達二十句,末四句雲:"微物縱可采,其誰為至公。余亦從此去,歸耕為老農。"綦毋潛與王維過從甚密,他們在文學風格上亦有相通之處,清代楊希閔評其詩:"清回拔俗處,故是摩詰一路人。"《河嶽英靈集》總評曰:"潛詩屹崒峭蒨,足佳句,善寫方外之情,至如「松覆山殿冷「不可多得。又「塔影掛清漢,鍾聲和白雲「歷代未有。荊南分野,數百年來,獨秀斯人。"評述中的佳句引自綦毋潛的《題鶴林寺》、《題靈隱寺山頂禪院》,兩詩以寫意的筆調描繪出幽深空寂的方外物象與情致。
綦毋潛的詩作具有清麗典雅,恬淡閑適的風格,《春泛若耶溪》是這一特色的代表,為歷代選家所注目。全詩寫道:"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際夜轉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後。生事且彌漫,願為持竿叟。"相傳若耶溪為西施浣紗之處,位於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一說浣紗石在今浙江省諸暨縣南)。開篇兩句總寫詩人放任自適的意趣,即所謂"幽意"。接下來寫泛舟的情境:晚風、花路、山壑、潭煙、林月……後兩句表達世事迷茫,不如歸去的感慨。這首五言古體詩大約作於詩人南遊江淮之際。以月夜朦朧寫人生彌漫,由此表達一種超然出世的方外之情。綦毋潛躋身盛唐詩人之列,王維高度評贊綦毋潛的詩"盛得江左風,彌工建安體"。歷代唐詩選本均錄其詩,《河嶽英靈集》輯錄六首,《全唐詩》輯一卷二十六首。
劉慎虛(生卒年不詳)自幼聰穎,姿容秀朗,有"開元�永?quot;之美譽。新吳(今江西奉新縣,一說靖安縣)人,《唐才子傳》載其嵩山人,《全唐詩》謂其江東人。字全乙、挺卿,號易軒。劉慎虛自幼聰穎,八歲作文上書,受到皇帝的常識,拜為童子郎。《人才佳話》載其"八歲屬文上疏,拜「童子郎「。" 但日後劉慎虛仕途失意,開元二十一年(733)進士及第。曾任洛陽尉,夏縣令,左春坊司經局校書郎,崇文館校書郎等小吏。壯年辭官南歸,游歷於休寧、安慶、潯陽、廬山、洪州等地。與賀知章、包融、張旭交遊,時稱"吳中四友",並與孟浩然、王昌齡、高適等往來酬唱,互贈詩章。晚年定居江南西道洪州建昌縣桃源里(今江西省靖安縣水口鄉桃源村),於深柳讀書堂著書自娛。其交遊多文人士子、山僧道侶。
在現存的十幾首詩中,《闕題》(原題為《歸桃源鄉》)為其代表作:"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幽映每日白,清輝照衣裳。"這首詩是其歸鄉後所作,如一幅濃淡相宜的水墨畫,重筆勾勒的是山溪、書屋;淡墨湮染的是白雲、清輝……超然物外,神思邈遠。《唐才子傳》評價其人其詩:"為詩情幽興遠,思雅詞奇,忽有所得,便驚眾聽。當時東南高倡者數十人,聲律婉態,無出其右,惟氣骨不逮諸公。永明以還,端可傑立江表。善為方外之言,夫何不永,天碎國寶,有志不就,惜哉!"明代銅鼓衛經歷舒孟華的《劉全乙先生考》稱道其詩功力"淵永深厚超然,上逼漢魏,下薄六朝,絕不與世之鍛煉求工者同日語焉。"清代朱琬在《友貽草題辭》贊嘆曰:"誦劉慎虛詩,不患其少。"
劉慎虛著有《鶺鴒集》五卷,今已散佚。《河嶽英靈集》收存其詩十一首,《全唐詩》收存十五首,《靖安縣志·藝文志》(清道光五年版)收存十二首。《唐才子傳》評綦毋潛"善寫方外之情";評劉慎虛"善為方外之言",他們的作品在風格上都可歸為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詩派。
王季友是一位為杜甫稱道的"豐城客子"。原籍河南,寓居於江西。關於王季友的身世大致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江西歷代文學藝術家大全》載其生卒年為714-794,舉開元進士,歷任監察御史、御史中丞。第二種,《江西文化》著者認為以上觀點不準確。其一,生卒年不可靠,天寶十二年(753)王季友四十歲,與《河嶽英靈集》中描繪的"白首短褐"不相符;其二,元結編撰於乾元三年(760)的《篋中集》載王季友諸人"皆以正直而無祿位,皆以忠信而久貧賤",不可能做到御史中丞這樣的顯要。第三種,《唐才子傳》舒寶璋注中認為:成書於天寶十二載(753)的《河嶽英靈集》謂王季友"白首短褐",到後來"顯然已言不副實"。根據孫望《蝸叟雜稿.篋中集作者事輯》記載,天寶十二年(753),王季友崎嶇士林,寶應、廣德間(763年傾)已任司儀郎,廣德、大歷間(765年傾)且為洪州幕客兼監察御史,並為江西觀察使李勉之副使。第三種說法與第一種相近,只是第三種說法指出王季友在天寶以後,"白首短褐"的狀況已有改善。但至少可以推斷,王季友早年家境貧寒,妻柳氏棄之而去。其不以貧賤志短,苦讀不輟,終於成為眾所仰慕的唐代才子、河嶽英靈。
王季友現存詩不多,《河嶽英靈集》收六首,《全唐詩》收十三首。《河嶽英靈集》評其詩:"季友詩放盪,愛奇務險,遠出常情之外"。如狀寫家境困窘之作《贈山兄韋秘書》:"山中誰余密,白發日相親。雀鼠晝夜無,知我廚廩貧?quot;又如《酬李十六》:"自耕自刈食為天,如鹿如麋飲野泉。亦知世上公卿貴,且養丘中草木年。"詩中寫雀鼠知貧,鹿麋自養,透露出一股遠志風疏,逸情雲上之氣。此外,王季友還有一些詠史吟物,往來酬答之作,其中《古塞曲》一掃奇險之風,借漢朝抗擊匈奴諷當朝忠奸不辨,表達出對社會政治的關注,詩曰:"進軍飛狐北,窮寇勢將變。日落沙塵昏,背河更一戰。騂馬黃金勒,雕弓白羽箭。射殺左賢王,歸奏未央殿。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見。東出咸陽門,哀哀淚如霰。"
王季友與杜甫、岑參等相交往,當世著名詩人對王季友的作品與人品深為欽敬。杜甫《可嘆》詩曰:"近者抉眼去其夫,河東女兒身姓柳。丈夫正色動引經,豐城客子王季友。群書萬卷常暗誦,孝經一通看在手。""王生早曾拜顏色,高山之外皆 嶁。"岑參《潼關使院懷王七季友》詩贊曰:"王生今才人,時輩成所仰。何當見顏色,終日勞夢想。"
吉中孚(?-786年前後),鄱陽(今江西波陽縣)人。早年做過道士,後還俗拜官。大歷年間舉進士,授萬年(今陝西長安縣)尉,除校書郎。又登宏辭科為翰林學士,歷任諫議大夫、戶部侍郎、判度支事。吉中孚為中唐間著名詩人,與錢起、盧綸、韓翃、司空曙、苗發、崔峒、耿 、夏侯審、李端並稱"大歷十才子"。(《新唐書·盧綸傳》)。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而衰的轉折點,盛唐之際文壇上升起的巨星王維、李白、杜甫等相繼辭世。大歷、貞元間響名詩壇的是劉長卿、顧況、韋應物以及"大歷十才子"諸人。
吉中孚神骨清虛,吟詠高雅,《唐才子傳》載其赴京都後詩名大作,"來長安謁宰相,有薦於天子,日與王侯高會,名動京師。"盧綸《送吉中孚校書歸楚州舊山》詩贊曰:"舊籙藏雲穴,新詩滿帝鄉,名高閑不得,到處人爭識。"至今僅存詩一首《送歸中丞使新羅冊立弔祭》。這是一首送別國使的餞行詩,詩曰:"官稱漢獨坐,身是魯諸生。絕域通王制,窮天向水程。島中分萬象,日處轉雙旌。氣積魚龍窟,濤翻水浪聲。路長經歲去,海盡向山行。復道殊方禮,人瞻漢使榮。"新羅是朝鮮半島上的一個國家,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新羅景德王卒,惠恭王繼位,代宗於大歷元年(766)派遣倉部郎中、御使中丞歸崇敬赴新羅充任弔祭、冊立使者。吉中孚歸中丞是好友,於是寫下這首壯行詩。詩中 "絕域通王制"、"人瞻漢使榮",說明當時新羅王室得到唐朝的弔祭、冊立是一件重大的國事,新羅人民也以一睹漢使的風采為榮。全詩走筆窮天絕域,摹寫殊禮萬象,紀志下中朝人民源遠流長的友誼,詩中充滿了奇幻的色彩,是一篇別具風格的送別佳作。
鄭史、鄭啟、鄭谷。晚唐間,袁州(今江西宜春)"鄭氏三父子"響名文壇。父親鄭史為詩賦家、歷官永州刺史、國事博士。其子鄭啟、鄭谷亦有詩名。其中尤以鄭谷最為稱著。
鄭谷(生卒年不詳),字守愚。自幼穎悟絕倫,七歲能詩。他在《卷末偶題三首》中自述:"七歲侍行湖外去,岳陽樓上敢題詩。"詩論家司空圖曾與鄭史同院,見而奇之,聽小鄭谷評自己的詩《曲江晚望》後,拊其背曰:"當為一代風騷主也。"光啟三年(887)進士及第,官至尚書都官郎中,詩友稱其"鄭都官"。鄭谷於乾寧年間(894-898)告歸,退隱於仰山書堂(今江西宜春境內)與許裳、任濤、張 、李棲遠、張喬、喻坦之、周繇、溫憲、李昌符唱答往還,並稱"芳林十哲",又以僖宗年號稱"咸通十哲"。
鄭谷的詩清婉明白,別具機杼。其中最著名的是《鷓鴣》:"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里啼。遊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春日西。"詩中明寫鷓鴣,暗抒離愁,神韻警絕,詩家又稱其"鄭鷓鴣"。"一字師"是鄭谷的又一美稱,《唐才子傳》記述鄭谷退隱宜春仰山書堂,將詩僧齊己《早梅》詩中"前村深雪裡,昨晚數枝開"的"數枝"改為"一枝",認為這樣更能體現花期之早。齊己深為嘆服,拜曰:"我一字詩也。"鄭谷曾隨僖宗登華山,著《雲台編》三卷,歸隱後又有《宜陽集》三卷及《國風正訣》一卷。《全唐詩》評其"名盛唐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曰:"往往於風調之中,獨饒思致。汰其膚淺,擷其菁華,固亦晚唐之巨擘矣。"
8、崑山玉碎鳳凰叫下一句
芙蓉泣露香蘭笑。出自《李憑箜篌引》。全文: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譯文:秋夜彈奏起吳絲蜀桐製成精美的箜篌;聽到美妙的樂聲,天空的白雲凝聚起來不再飄游。 湘娥把淚珠灑滿斑竹,九天素女也牽動滿腔憂愁;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樂工李憑在京城彈奏箜篌。 樂聲清脆動聽得就像昆侖山美玉擊碎,鳳凰鳴叫;時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飲泣,時而使香蘭開懷歡笑。 清脆的樂聲,融和了長安城十二門前的清冷光氣;二十三根弦絲高彈輕撥,打動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樂聲直沖雲霄,沖上女媧煉石補過的天際;好似補天的五彩石被擊破,逗落了漫天綿綿秋雨。 幻覺中彷彿樂工進入了神山,把技藝向女仙傳授;老魚興奮得在波中跳躍,瘦蛟也翩翩起舞樂悠悠。 月宮中吳剛被樂聲吸引,徹夜不眠在桂樹下逗留;桂樹下的兔子也佇立聆聽,不顧露珠斜飛寒颼颼。
李賀(790-816),字長吉,河南昌谷(今河南省宜陽縣)人。唐皇室遠支。因父親名晉肅,與晉、進兩個字同音,不得參加進士科考試,堵塞了仕進之路,僅作過幾年奉禮郎(管宗廟祭祀司儀一類事務的從九品小官)。他對這種低微的職務很不滿,年少失意,心情抑鬱,再加上刻苦作詩,損害了身體,年僅二十七歲就逝世了。李賀繼承了《楚辭》的浪漫主義精神,又從漢魏六朝樂府及蕭梁艷體詩多所汲取,以豐富的想像力和新穎詭異的語言,表現出幽奇神秘的意境,要凌駕大自然而創造出新奇幽美的藝術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獨創風格,並對中晚唐某些詩人發生了一些影響。他的詩大都構思奇特,意境怪誕、想像豐富,語言新穎詭異。但由於仕進無路,少年失意,使他生活孤寂,性情冷僻,詩中常帶有感傷、消沉的情調。他作詩態度嚴肅,冥索苦思,命意遣詞,都力求深刻、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