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江縣婚宴
1、什麼是「吳川年例」?
我的家鄉——吳川是南海邊上的一個縣級市,地處廣東省湛江市,吳川市區就坐落在南海的邊上,國道325線在市區的南邊穿過。這里的交通便利、氣候宜人、海產豐富、地靈人傑,這個邊陲小縣曾經在清代出了一個狀元,狀元的名叫林紹棠,他雖然沒有在中國的歷史上留下輝煌的一筆,但是作為吾鄉吾民,能有這么一個狀元作為今天的學子的榜樣,也足夠鼓勵他們發憤圖強的了。
大年剛過,家鄉各村鎮的「年例」就陸續開始了,伴著瀟瀟的春雨,「年例」向我們走來了。整個正月期間,城鄉之間,到處都能聽到遠遠傳來隱隱的鑼鼓聲、鞭炮聲,這種情景讓我想起了陸游的那首《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詩中的意境,正是家鄉「年例」的滋味呵!在這片鄉土長大,我對正月期間的天氣也是尤其有感覺的。正月里,春寒料峭,煙雨蒙蒙,人們乘著霏霏的冷雨和颼颼的寒風開始了走親戚的活動了。小時候,我們就是在這樣的天氣里去姑媽家做「年例」的。姑媽家的村莊離我們村很近,奶奶帶著我們幾個小孩子,步行穿過一條條沾滿春天的雨水珠兒的田塍去姑媽家做客。一路上,經過田野、村莊、樹林,路上行人很少。正月里,大家都沉浸在年節的歡樂氣氛中呢!還沒有農人願意下田幹活,四野茫茫,不見人影,春天的雨霧籠罩了遠村和近樹。田野里的莊稼返青了,都粘上了春天的雨水,濕漉漉的,青翠欲滴。這樣的天氣、這樣的景物,早已定格在我的童年記憶中!
家鄉有「做年例」的風俗習慣,「年例」是什麼呢?「年例」是廣東省粵西地區的湛江和茂名兩市所特有的風俗。廣東省粵西地區的湛江、茂名兩市,在春節過後,有做「年例」的風俗,其熱鬧和隆重程度絲毫不亞於別處過春節。在這里,外出的人過年甚至可以不回家,但「年例」時必須要回家團聚,可見,做「年例」有多麼重要。
「年例」,顧名思義就是一年一度的,一個村子一年之中在一個固定的日子裡做「年例」。「年例」傳說源於「元宵節」,但「年例」的時間范圍卻比元宵節寬泛得多,以選擇在元宵節或元宵節前後做「年例」的居多,各地因地理位置和族人姓氏的差異,所定的日子而有所不同。一個村莊的「年例」一般是一天的時間,搞得熱鬧隆重的地方一般延續到兩三天,一直到中秋節前後,仍有村莊做「年例」(早的在年初二,遲的在十一、二月份)。做「年例」這樣的風俗,在廣東省乃至全國並不多見,那麼,「年例」是何時起源的?
據《茂名市志》記載:「『年例』唯粵西鑒江、羅江兩江流域的村落所獨有,清代已十分流行。『年例』是當地民間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禱風調雨順、百業興旺、國泰民安的活動」。「年例」實際上是擴大的春節、元宵節、廟會,也包括祖先遷移落腳紀念日等在內的綜合節日。「年例」的最大目的是敬神,「年例」首先是為神而做的。「年例」中,各種民間藝術表演竭盡所能都是為了表演給神看的。在節日里,人們極盡所能來討好神,獻媚於神,以博取神的歡心,討得一年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這是人們美好的願望!在古代,人們的生產力極低,對大自然的駕馭能力很弱,因此,對神的敬畏是很深切的。現在,「年例」依然在繼續過,敬神的色彩依然很濃,但是現在的「年例」已經不僅僅是為了神而過,人們也可以籍此而自娛自樂了,吳川市的人們就憑借「年例」而大做「招商引資」的文章,搞「一節一會」,一節就是「吳川市元宵民間藝術節」,一會就是「吳川市經貿洽談會」,這就是「文化搭台,經貿唱戲」了。
「年例」期間,鞭炮聲伴隨著鑼鼓聲不絕於耳,家家張燈結綵,村鎮街道布置綵樓、彩廊、畫廊,搭建花橋、花塔,裝扮飄色、泥塑等,各種民間藝術表演竭盡所能,盡獻於眾。一村過年例,周圍村莊百姓都來看熱鬧助興,家家戶戶大擺筵席招待親朋好友,這時,主人認識的客人帶著主人不認識的客人都來了,主人也毫不見外,一律熱情款待招呼茶飯,大家便很快融為一體,無拘無束地談笑風生,吳川人也因此留給客人熱情好客的好印象。過去,鄉村青年交際圈狹小,「年例」就曾起過「情人節」的作用,深為年輕人所喜愛。每到「年例」,青年男女,走街串巷,一來二往,漸漸熟悉了,婚姻大事不用別人操心了。
過「年例」的時候,家家戶戶廣延賓客,從早到晚不停地宴請親朋好友,賓客們隨到隨吃。誰家到的客人越多,誰家門前停的小汽車最多,誰的臉上就越光彩;若是門庭冷落,則要被人看不起的。有錢人家是這樣做「年例」的:他們的「年例」比一般人家的婚宴還要豐盛,開銷還要大,他們的餐桌上擺滿了山珍海味,珍饈佳餚、名貴酒品。一桌花費少則上千元,多則三幾千,一天下來,共擺了十多桌,就得花去數萬元。有錢人家這樣做「年例」,豈不是虧大了?非也,他們不會全乾虧本的事,因為地方的黨政幹部是他們的「座上賓」,他們把吃 「年例」當成拉關系的一種手段,關系建立了,還不方便他們以後賺更多的錢?沒錢人家當然也做「年例」,雖然沒錢,但也要盡其所能請一些親戚來吃「年例」才心安理得,否則就覺得自己太寒酸了。
也許是年年有「年例」的關系,吳川菜在遠近也是知名的,吳川人的各種喜筵上的菜色,都比周邊地區的好,味道也佳,吃過吳川人的酒席,再到別處吃酒席,就吃出差別來了!「年例」,不但是一個腸胃的盛宴,還是一個眼球的盛會。街頭巷尾搭起牌樓,沿路彩旗飄揚,每家每戶張燈結綵。城鄉各處,電影、粵劇、輕音樂會陸續上演。吳川是一個粵劇之鄉,人人都愛聽粵劇,「年例」期間,本地的粵劇被人一訂而空,人們就從湖南、廣西、廣東其他地區請來粵劇團唱戲。這時候,必然要從各種廟宇里請出眾神來觀看演出。戲首先是演給神看的,然後才是演給人看的。近些年來,由於電視劇的發達,年輕一代喜歡看粵劇的漸漸少了,舞台下面的觀眾日漸稀少了,照此下去,到最後,也許粵劇的觀眾就可能只剩下的神了!
吳川市區——梅菉鎮的民間藝術可是赫赫有名的,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了吳川市梅菉鎮民間藝術之鄉的稱號。梅菉鎮民間藝術的「四絕」是:飄色、泥塑、花橋、花塔,歷年來曾經吸引無數的海內外遊客前來觀光。「四絕」的來歷跟梅菉鎮的「年例」密切相關,因為在「年例」中,各種民間藝術都要竭盡所能,表演給神看。梅菉鎮的「年例」就是農歷正月十五、十六、十七三天,因此梅菉鎮從「年例」敬神的歷史淵源中發展出了吳川民間藝術的「四絕」。
「飄色」是四絕之首,「飄色」是什麼呢?「飄色」是運用力學的原理,用鋼筋作為骨架,巧妙地支撐一個小孩子坐在骨架頂上,小孩身穿鮮艷的古代服裝,遮掩了他是坐在上面的實質,外人一點也看不出來,看起來,他們就像是站在上面的或者是飄在上面的。憑民間藝人的想像,他們可以把「飄色」的造型做得變化萬千,千奇百怪。有些大型的「飄色」,甚至可以支撐十來個小孩坐在骨架上面。
「飄色」上面的孩子,年齡一般在4至10歲之間,身高在1.1米左右,個子要瘦瘦的。人們不禁擔心,一個這么小的孩子坐在鋼筋做成的骨架上面,無依無靠,無遮無攔,安全嗎?這是不必擔心的,他們是很安全的。就骨架的承重能力而言,「飄色」上面的孩子一般是40斤左右,而鋼筋骨架,一般大人都事先試坐過,承受百多斤的重量都沒問題。「飄色」巧妙地運用了力學的原理,它在平衡方面也是做得很好的,這么多年,從來沒有出過什麼事故。家長們都爭相讓自己家的孩子去扮演「飄色」,在他們看來,「飄色」是做給神看的,因此他們相信扮演飄色的小孩會得到神的保佑和眷顧。
泥塑,就是用泥巴做成的一個個比人還大的彩色塑像,沿街布置,裝點節日的街道。泥塑本沒有什麼稀奇的,但它是梅菉鎮「年例」的保留節目,是吳川民間藝術「四絕」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泥塑的造型通常是古代人物造型,近年來,泥塑的造型也推陳出新,加入了一些現代人物造型,尤其是加入了吳川的歷史文化名人的塑像,如原籍吳川的清代駐美大使陳蘭斌、民國時期的愛國將領李漢魂將軍等等。還新增加了電動泥塑,電動泥塑就是用電作為動力,推動泥塑運轉起來,民間藝人把它們設計成自己能吹拉彈唱,自娛自樂的「活」泥塑呢!看到這些,我們不禁佩服這些民間藝人的智慧。
花橋,是利用流經市區的鑒江中的江心島上的一條水泥橋裝扮成的。橋上擺滿了鮮花,橋的上空搭起了彩棚,上面張燈結綵,彩旗飄揚,彩棚的兩側還掛滿了吳川文化名人的字畫。夜幕降臨,花橋上燈花通明,流光溢彩,正月十五的晚上,全城的人們都出動去逛花橋,花橋上人山人海,那種場面真的可以用「燈如雨,遊人如織」來形容。花橋的盡頭,是一個巨大的送子觀音泥塑,新婚夫婦都要到送子觀音泥塑跟前買一朵白色的菊花,白色的菊花會祝福他們生出兒子。
花塔不是固定的建築,它是每年臨時用竹木搭建的,「年例」過後就又拆掉了。花塔共六層,塔上用彩燈裝飾,夜晚,塔上燈火輝煌,光芒四射,人們要爬上塔的第二層,從塔身上經過,以圖吉利。塔上也有送子觀音的泥塑,人們把零錢扔到觀音身上,以求生得子嗣。
從前,梅菉鎮的「年例」是市民們自發搞的,現在有了政府的組織,政府把它和 「吳川市經貿洽談會」結合起來,搞成「一節一會」 希望梅菉鎮的「年例」在吸引海內外遊客前來觀光的同時,能夠吸引更多的商人前來投資搞建設,政府把「年例」定為每隔兩年搞一次,這是文化搭台,經貿唱戲的完美結合。願家鄉「年例」的風俗給家鄉的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雙翅,願家鄉的經濟發展快步前進、日新月異!
當大城市的居民日益覺得傳統的節日過得越來越無味了的時候,家鄉傳統的民情風俗依然保存得很完好,家鄉的傳統文化沒有在當今的一切都全球化了的大潮中消失殆盡,我不禁暗暗慶幸!多得了那一批民間藝人,他們年年付出的辛勞使得這些民間藝術的瑰寶得以保存!謝謝他們了,我衷心祝願家鄉的傳統民情風俗繼續保存下去,直到永遠!
2、粵西地區的年例習俗的來歷
一說:相傳粵西的「年例」是由道教上元節(民間元宵節)衍化而來。自漢唐以來,北方文化習俗逐漸滲透粵西大地,其習俗與本地習俗慶祝豐收、祈禱祭祀相結合後,逐步演變成現今隆重熱烈、極受村民重視的民俗節日。
一說:它是上元節、廟會、粵西地方各村村民祖先遷移落腳紀念日等綜合起來的節日。
(2)羅江縣婚宴擴展資料年例主要盛行地方:高州、化州、電白、茂南、吳川、信宜、遂溪、廉江、赤坎、霞山、坡頭、麻章、雷州、徐聞,以及廣西北流一帶。年例從正月初二起至二月底,各村均有不同日期的年例日,集中在新春期間。一般年例日期一天,有的一至三天。
傳統年例活動包括:起年例、正年例、年例尾。具體指敬神、擺宗、打醮、祭拜、掛花燈、游神、放鞭炮等環節,大都以祭祀活動為主。還有舞獅、舞龍、舞春牛、八音、粵劇(「做大戲」)、木偶戲(「鬼仔戲」)、歌舞、雜劇、宴席等活動。
3、德陽市羅江縣擺酒席選哪個喃?
其實你說的幾個地方菜品都差不多,要說哪家有多好,都談不上。
既然菜品上沒版有明顯區別,那就看堂子了,權火鳳凰的堂子比較大,三盛源的堂子比較方正但是中間有幾根柱子,靜潔的堂子……有點擠。從服務上來說的話,個人覺得火鳳凰不是太好,當然也許是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