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婚宴婚車 » 津市辦酒席

津市辦酒席

發布時間: 2022-05-19 04:19:09

1、常德老鄉進!!!請問有人知道常德的婚俗嘛???

常德(以前叫津市)的婚俗在過去幾千年封建社會中,與其他地區的婚俗有相同之處,但津市婚俗由於受移民、商業氛圍濃郁等因素的影響,又有其鮮明的特色。在男女婚姻全過程中規約分明.程序清晰,形成了一整套婚姻規定,誰也不能逾越。津市婚俗分得很細,共分說媒、換庚、過茶、求喜、報期、下書、過禮、哭嫁、娶親、女方發親、入洞房、鬧房、回門等十多道程序,十分復雜。一場婚姻,搞得雙方親人囊中如洗,精疲力竭。但不管怎樣累,怎樣繁瑣,結親的雙方都盡心盡力操持,爭取把婚事辦得盡善盡美。

在舊時,津市婚俗中第一道程序是「說媒」。這是典型的封建包辦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男方的父母看中了女方,就請媒人去女方家說媒。說媒有兩層意思:第一,誇獎男方家如何好,如何有錢,男方長得如何英俊、有地位、有學問等等。第二是看女方的家境如何,姑娘是否漂亮等等。媒人,津市俗語稱「紅人先生」,此「紅人先生」去女方家告知,無論說媒是否成功,男方必須給錢財。

男女方通過說媒,送彩禮,雙方滿意後,第二個程序是「換庚」。庚就是生庚八字,指雙方出生的時辰、年庚。換庚又叫換八字,《文海披沙》釋義:『『李虛中以人生年月日所直干支,推人禍福生死,百不失一,初不用時也。自宋而後,乃並其時參合之,謂之八字。」八字由算命先生推算,若八字合得上,才選定吉日,將男女雙方的生庚八字用紅紙寫好,相互交換。男女雙方換庚後,男方就給女方送禮,男方隨媒人把禮物送到女方,女方設宴招待,這樣,雙方就正式確定了婚姻關系。

第三道程序是「過茶」。男女雙方確定婚姻關系之後,必須選良辰吉日辦喜事,在還未辦喜事的這一段時間里要相互往來,特別是年節諸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大節里,男方必須再給女方送禮。此送禮與彩禮有區別,不必送太貴重的禮,肉、魚、糕點、糖果均可,以示男方對女方的重視和客氣,以及與未來的親家增添友好氣氛。

過茶使雙方保持密切聯系,等雙方都到了結婚的年齡,第四道程序就是「求喜」。求喜是由男方請媒人到女方家求辦喜事。求喜也要帶一點禮物,主要是衣被布料等。若是女方同意,又要請算命先生推算良辰吉日,確定吉日後,女方便向男方正式提出彩禮要求等。

第五道程序叫「報期」。男方將算命先生算的良辰吉日用紅紙寫好,帶著准備好的彩禮由媒人陪同送往女方。津市舊時乃繁華商業城市殷實人家較多,送彩禮一般是綢緞衣物,大戶人家還送金戒指、金項鏈等貴重物品,彩禮越重,越顯示男方的經濟實力和「會做人」,這樣,女方就愈高興愈願意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男方。

彩禮送到女方家,女方收下彩禮,男方家就要向女方家親戚長輩「下書」,請女方家的上親,一般為長輩或舅子,在婚期送親吃酒。這種酒客又叫「書客」,被視為最尊貴的客人。

「下書」過後,男女雙方便開始操辦喜事等。男方將女方提出的「水禮」(殷實富家送整豬、整羊、整罐酒、瀏糖餅120個,普通人家也要送二十斤肉、數瓶酒、衣物鞋襪等),以及主親的茶(肉、魚、點心包子),請人送往女方,新郎、媒人一同去,此為「過禮」。到了晚上,男家備辦一桌酒席招待新郎,此時。男家要配「十兄弟」,即新郎加上九名未婚童男。童男可以是自家親屬,也可以是鄰居、朋友等。在席間還要鬧席,鬧席就是猜拳行令,每個童男向新郎敬酒,十分熱鬧。這時,辦席的廚師也參與,向新郎索取煙錢。大戶人家除了配「十兄弟」,還要設宴祭祖,行三獻禮,升號匾,謂「即冠而字」,顯得更熱鬧。那麼女方同樣備辦酒席招待新娘,也要配「十姊妹」,請未婚的九名少女同樣可以是親屬,也可以是鄰居、好友相陪。此時新娘便開始哭嫁。

「哭嫁」是第八道程序。這是新娘嫁給新郎必不可少的規矩,一是顯示有孝心,娘家把自己養大,就要離開了,從此不能天天盡孝,難受得哭。其二嫁到男方家,未來生活,不知是否幸福.心中沒底,懼怕得哭。其三是撒嬌得哭。其四是興奮、激動得哭等等。津市流傳有《哭嫁歌》如下:

我的姆媽也,
我頭發往上梳,
眼雨往下流,
我一世不想把新娘做。
我的姆媽也,
我假如是您的兒子,
娶個媳婦滿堂紅。
我的爹爹也,
您嫁了姑兒滿屋空。
此時,在門外看熱鬧的小童,就會唱起清亮、刺耳的兒歌
新姑兒新姑兒你不哭,
轉個彎兒就是你的屋。
新姑兒新姑兒你不笑,
轉個彎兒就是你的灶。

「哭嫁」往往哭到新娘聲音嘶啞,母親淚涕四流方才罷休,實在有趣。

第九道程序是「娶親」,男方用轎子到女方抬新娘。抬新娘的轎子必須是紅花大轎。此轎很講究,紅篷金桿,前垂水竹大紅鏤花轎簾,甚是氣派。抬書客則用小轎。新郎坐花轎前去,娶回新娘後換高頭大馬,或坐小轎,由媒婆陪同娶親隊伍去接新娘。娶親隊伍前有吹鼓手吹喇叭,敲鑼打鼓,中間幾頂四抬大轎,後有「十兄弟」、親友、媒人等相陪,十分熱鬧。娶親隊伍到了女方家,不許進屋,女方的廚師和侍女急忙把門關緊,向新郎索取喜錢、煙錢(往往從門縫里塞進屋去),女方的人收到喜錢、煙錢,才把大門打開,迎接娶親隊伍和新郎,大辦酒席。如果是富戶人家,不光三親六眷都接請吃酒,連整個一條街的街坊鄰居,都下請帖接客,紅包、禮品堆積成山,酒席可擺上數百桌。小戶人家也拚命攀比。酒畢,新郎還要向女方長輩下四大禮後,再返回,等候女方發親。

「女方發親」就是第十道程序。此時,新娘打扮一新,頭戴鳳冠霞帔,身穿大紅鑲邊擺裙,腳上卻穿著舊鞋,由長兄(沒有長兄由弟弟,沒有弟弟由表兄弟)背到堂屋,站在預先准備好的四方木頭上,拜叩祖宗牌位,三叩三拜,十分繁瑣,此叫做「辭香火」。拜完祖宗,再換上新鞋,由兄長或兄弟背上大紅花轎。新娘臨行時,父母給新娘一些零錢,叫「撒轎錢」。這種「撒轎錢」作用很大,因為途中轎夫喜歡挑逗新娘,時而把大紅花轎搖擺不定,時而故意停轎不走,時而從轎窗偷看新娘等等,此時,新娘就用「撒轎錢」打發轎夫,轎夫才會平安把大花轎抬到婆家。此為富貴者娶親。貧家人娶親,新娘沒有鳳冠霞帔,只頂紅蓋頭,其他禮節都一樣。娶親隊伍來到男家後,隊伍中抬傢具,挑馬桶、腳盆或瓷器的腳夫要在男家門口顛幾顛,晃幾晃,似乎在告訴男方多給幾個力資錢。男方要毫不吝嗇地給腳夫力資錢。男方再派人把衣櫃、傢具、箱子、被褥等接進新房擺好,請鄰里受尊敬的人來鋪床,一般鋪床時都唱《鋪床歌》:

甲:鋪床鋪床,兩頭適當。
乙:先生貴子,慢生姑娘。
甲:枕頭兩頭架,新郎倌兩頭爬。
乙:枕頭兩頭丟,養的兒子像泥鰍。

此《鋪床歌》充滿了封建主義色彩,先生貴子,是重男輕女。鋪床時特別講究枕頭,枕頭鋪不好,夫妻睡覺就不和諧,而且養的兒子像泥鰍一樣瘦小。待床鋪好,新房布置好後,禮生 (一般為道士)在門口擺起香案花燭,並宣讀《車馬文》,又叫《攔車馬》,此行是灑雞血攔轎,這裡面有儺祭成分。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十姊妹分兩排站在門前,迎接舅子,叫「接風」。然後由廚師殺雄雞,用雞血治煞,《攔車馬》所表達的意思就是把妖氣邪氣攔在門外,保佑新婚家庭清吉平安。之後,轎夫再抬起花轎,在房前打幾個圈圈,叫做「回車馬」。經過這樣多的程序,再把轎子抬到堂屋,書客(舅子)掀開轎簾,男方請鄰里受尊敬的女人牽新娘出轎門,再由禮生引新郎與新娘跪在堂屋中擺好的草墊上,進行「雙拜堂」,禮生先讀「合巹文」,合巹即成婚。讀畢「合巹文」,拜堂開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拜祖先,夫妻對拜,夫妻換盞,喝交杯酒等。拜畢,新郎牽著新娘入房。入洞房也有講究,夫妻人洞房後,看誰先搶到床上坐,誰搶了先,在以後的婚姻生活中,誰就為強。

第十二道程序是「鬧房」了。古時鬧房有各種各樣的鬧法,有低級庸俗的,也有健康文明的。據說津市「百祿齋」的大老闆娶媳婦鬧房,全是由津市上流社會賓客考新娘,無論是對對聯、猜謎,還是其他問題,新娘都對答如流,顯示出新娘的才氣和機敏,很受客人欽佩。也有鬧房叫新娘新郎做游戲咬糖果的。更有趣的鬧房是用諧音來說明夫妻問的快樂。客人在洞房中拿出先准備好的五件物品:一隻金戒指,一隻瓷碗,一根針,一雙筷子,一面鑼。客人叫新娘把五件物品從頭至尾念一遍。新娘不知其意,只得念「金、碗、針、筷、鑼」,連起來一聽就知道是 「今晚真快樂」,真是有趣。

最後一道程序就是「回門」。婚後三天,娘家派舅子或姨妹子接新婚夫妻回娘家,此叫「回門」。不過新郎新娘必須當日返回,不能在娘家留宿。新郎新娘回家後,一月之內不準空房,新郎新娘都不準在外面睡覺。等到一個月後,新郎再送新娘回娘家,這樣,新娘可在娘家住上一個月,然後再由新郎接回。

2、結婚辦酒席前期需要做的准備工作是什麼?謝謝!

先清點人數,看大概多少桌,找酒店定菜,再寫請柬通知客人時間地點,一般瓜子等休閑食品自備,煙酒自備,最後送客禮(紅包
糖之類)自備。一般婚禮前要再給客人確認一下要來參加你的婚禮。當天要在酒桌上放個客人引導牌(如同學桌
同事桌
男方親戚
女方親戚等),這樣不至於人員安排雜亂,主要席不會被占。還要安排敬酒

3、津市薊縣的婚俗?

估計你得被安排在一個親戚家。結婚那天早上 男方派車去接你 然後女方親戚朋友 車隊跟著男方派來的車一起去男方家裡 到男方家裡就開始放鞭炮 然後你的未婚夫把你抱到家裡典禮的地方 拜天地 然後再進屋子 你在新房裡等著 然後就有男方家的親戚過來 你對象給你介紹 介紹一個 那個人就給你錢 你就等著收錢吧 然後就沒你什麼事了 就等著開飯 、、、 我們本地的 然後還要回門 車隊再返回女方家裡 然後在女的家再吃一頓 再有女方父親跟過來 。 晚上再送走 這一天就基本完事了。 但是你是外地的 估計要簡單很多。 典禮完了 吃了飯就基本沒什麼事了吧 看怎麼安排了 還有就是薊縣各個地方還有不同 不過都差不多這個程序。

4、請問咱們天津市幾月份可以辦婚宴酒席?

咱們天津市最好燒,也需要在五一之後才可以辦。婚宴酒席的,但是我們大家還是應該注意做好防疫工作,注意自身安全。

5、津市有哪些風俗

天津風俗簡介
歲時民俗

歲時、節日民俗是一種內容寬泛、涵蓋面較廣的社會文化現象。天津地方,特別是城市區域流行的歲時節日,絕大多數是屬於漢族近兩千年間不斷豐富而在各地普遍傳承的全國性節日,由於城市經濟活動不受農時直接制約,人們對於歲時的注意已大為淡化。天津地區流行的歲時節俗及人們活動方式大致如下:

春節

農歷新年。舊時天津習俗臘八節後便開始辦年貨。年貨以香燭紙錁、神馬、神前供品、節日食品為主。二十五日以後,家家貼春聯,戶戶掛吊錢兒、准備年飯年菜。除夕和元旦是春節活動的高潮,津俗有守歲、辭歲、祭祖先、吃團圓飯等活動。晚間燃放鞭炮通宵不絕。在豐盛的節日食品中一定要蒸粘糕,取其一年更比一年高之意。

破五正月初五。傍晚家家剁餡包餃子,意為剁小人,捏小人嘴,以驅邪穢。

元宵節

正月初五,亦稱「燈節」。以前一天所蒸「刺蝟老鼠」供於神像前,及窗檯、門墩上,上午頭向外,下午轉向里,以求馱寶還家。晚飯間以湯元供神佛祖先,並合家食湯元。各大商號張燈結綵,燃放煙火,遊人如雲。40年代後此俗大減,近年又有於此日做「燈會」者。

二月二此日謂為「龍抬頭」

均食烙餅、煎燜子、炒雞蛋、炒綠豆菜(又稱「龍須菜」)。婦女忌做針線,恐傷龍目。

清明節

津俗為清明前後各十天祭掃祖墓,供香燭祭品於墳前,焚紙箔後,取土培墳叫「添墳「。今仍為民間祭祖節日。

端午節

五月初五,又稱「五月節」。住家自初一日插蒲艾於兩旁,懸符籙於門楣。兒童穿黃色「五毒衣」、「五毒鞋」,衣襟綴「老虎褡拉」。20年代前有塗雄黃於小兒頭、胸、耳及臀部者,以祛瘟避邪。應節食品為江米小棗粽子。

中秋節

八月十五,又稱「八月節」。以月餅、鮮果供神佛。晚間於庭院設幾案,供月亮馬子,月餅、瓜果等,由主婦焚香跪拜。「圓月」只限婦女,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之諺。應節食品為月餅,親友互贈。

十月初一

津俗以蠟花紙裁剪糊制衣服,與紙箔一同於家門外焚化,俗稱為已故親人「送寒衣」,至今仍有此俗。

臘八節 十二月初八

以各種米豆、小料煮粥,稱「臘八粥」,供佛並食用。有的於此日用醋泡大蒜,稱「臘八醋」,春節時食用,今仍有此俗。

臘月二十三

以糖瓜、粘糕、草料和清水供灶神,晚間由家長祭拜。之後,神馬與紙錁一同焚化,謂灶神上天,除夕換新神馬供奉之,謂灶君回宮。

民間花會

指表演民間傳統音樂舞蹈的群眾性團體。此類團體名稱一般以所在社區地名加主要表演的藝術形式命名,如「東園法鼓會」,「東園」村名,「法鼓」是它表演的藝術形式名。團體的辦公或集合地點稱為「公所」;團體的主持人稱「會頭」。團體的各種活動,如會眾扮裝後到繁華街道去表演時,邊表邊舞,謂之「行(Xing)會),民間對行會和停留一地的表演則統稱為「出會」;行會中,會頭對沿途的機關衙署、著名商號、團體、士紳富戶等投遞本會紅紙大字拜帖以示敬意,稱作「拜會」;上述各處以茶水和糕點、茶葉數十斤為禮品,約請一個會在自己門前停留作表演活動,叫做「截會」。據傳清光緒以前有獅子、中幡、跨鼓、杠箱、重閣、旱船、秧歌、花鼓、十不閑、高蹺、大樂、鶴齡、 綉球、鮮花等20餘類,每類藝術形式都有幾個表演團體,每個團體即為一道會。這類民間歌舞團體均在重大的節日或廟會上進行街頭表演活動,娛人兼自娛,或者完成酬神的信仰活動。天津的傳統音樂舞蹈形式與內容都極其豐富,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深受天津人民群眾的喜愛。

法鼓會

法鼓本系佛教音樂,傳最早的一個法鼓團體是「大覺庵金音法鼓會」。法鼓會樂器由鼓、鈸、鐃、鉻子、鐺子組成,以鼓為主居中央;鈸左、鈸右各七八人;鉻子、鐺子各二人都在鼓後。開始演奏稱作「開」,先擊鼓數聲,繼之頭鈸連敲四聲,之後各樂器按譜齊奏。行會時只由鉻子、鐺子打《常遠點》曲牌以整齊步伐。表演時各種手持樂器要「耍」,並要輪流「獨奏」。法鼓曲牌約十幾套,常用的有《老西河》、《搖通鼓》等。著名的法鼓會還有龍亭的井音法鼓、芥園的花音法鼓、侯家後永音法鼓等。

太平花鼓會

傳成立於清咸豐年間,由鳳陽人傳到西沽。在津僅為西沽一地獨有。行會時由8名十三四歲少年依據水滸故事扮裝表演,依次分成4對。四對樂器分別為霸王鞭、小太平鼓、小鑼、花鼓。表演時先打花鼓奏「八板「曲牌後,開始耍唱,4人為一班,輪流托唱,笛子伴奏,檀板指揮,唱鳳陽花鼓調或崑曲,有時也唱文人新編的曲詞。曲詞新奇動聽。行會時有頭鑼、門旗各一對,高照一對,軟、硬對各一付,花、素茶炊子各一對,點心盒兩對,設擺筲兩對,後面是二鑼、三鑼、笛師和保護少年會眾的武會眾。

五虎杠箱會

全名「北城根公議集善五虎杠箱老會」。五虎扛箱不同於各地的丑角扛箱官,而是以武技的嫻熟表演為主。五虎保護扛箱,裝扮仿京劇巴家五虎,劫杠箱者仿濮天雕等人,表演時穿衣勾臉,真刀真槍,聽鑼指揮,分對對打,精彩處十分動人。杠箱的表演全在前面的抬者。他在行進中作翻滾等高難動作,但立地後杠箱竹竿必須落在肩頭,多人輪流抬演,走耍輕快利落,箱要顫動優美,箱上燈、旗不倒。出會時用大樂開路,繼之是燈牌、旗、鑼,後面是五虎棍,最後是杠箱。

重閣老會

重閣又名「節節高」。最享名的是「陳家溝子德善重閣老會」,傳創於清道光年間,也是子孫會。初劇中旦角概由男童扮演,最後一次出會有十幾個女孩參加表演,為天津人出會之首創。節節高是下面一個成年男性角色馱一旦角,二人即算一級,共八組,每組以一出戲曲為內容。此一戲曲中的主要道具經特別處理即作為上面旦角立足之地,高據男性角色頭頂二三尺處,且須表演歌舞,十分驚險。出會時邊走邊舞,上下配合一致,由鑼、鼓、嗩吶、鈸、笛伴奏,樂聲悠揚。

跨鼓中幡

是兩種藝術形式結合表演的會,由廚行同業所辦,會名「鄉祠前遠音跨鼓中幡會」,傳建立於清康熙時,乾隆時曾因接駕表演精彩而獲賞賜龍旗兩面、鼓手8人每人一件黃馬褂之殊榮。跨鼓隊是大鼓八面,用黃繩系於頸間,鼓手人穿黃馬褂;鐺子八面,擊者每人穿黃坎肩;另有雙髻文童12人,各著鮮衣,手托花籃;武童亦12人,手持對鈸。演奏時,跨鼓聲輕重緩急不同,鐺子打點。文童輕歌,嗩吶伴奏。武童則擊耍對鈸和人體擺字,常擺的吉祥詞為「江山太平」、「天下太平」等,變換極迅速。中幡隊最初是中幡三架,各由三丈長竹竿掛長幡,幡寬五尺,青緞面初是中幡三架,各由三丈長竹竿掛長幡,幡寬五尺,青緞面,紅布里。幡頂斜插旗子兩面、燈籠兩個、傘蓋三把,並系綴銅鈴若干,每架各有長幌繩兩條(較北京中幡少一至二條)。每架總重超過百斤,行會中或托手中,臂上或杠肩頭。表演時則頂上額,或伸臂托塔,表演者作各種驚險動作,但幡竿不能離身,不能倒地。

高蹺

漢族節日民間社火活動中的一種歌舞表演藝術。高蹺歷史久遠,六朝以前稱「蹺技」;宋代稱「踏橋」;清代始稱高蹺。天津方言謂高蹺表演為「踩高蹺」。表演者雙足縛於1~3尺高木棍製成的「蹺腿」上,邊行走邊表演。清代中葉高蹺盛行時,高蹺腿子曾有高5尺者。高蹺有文、武之分:文蹺以走唱為主,簡單的舞扭動作;武蹺則表演諸如倒立、翻筋斗、疊羅漢、跳高桌劈叉等難驚驚險動作。天津高蹺多屬武蹺,其舞扭動作,如倒立翻滾、前奔下傾等均有固定模式,造型美觀,氣氛紅火。清代以來,天津城郊高蹺會最為普遍,多以戲曲名目相標榜。表演時按戲目分項進行,演員在鑼、鼓、鐃、鈸擊打伴奏中舞蹈翻跌。本世紀30年代未以來,因戰爭和社會經濟破敗,各種社火活動消失。70年代末,社火會活動逐漸恢復,多數是高蹺老會。

秧歌

漢族節日民間社火活動中的一種歌舞藝術,天津方言稱為「地秧歌」。在京津一帶,地秧歌有兩種區別:一是踩蹺與否,踩蹺者腿子也只1尺余;二是大扭大唱與只扭不唱之分。以上4種形式中,唯不踩蹺、只扭不唱,也不扮演故事角色者,僅配以服裝綵綢,隨鑼鼓伴奏碎步舞扭。至於「跑旱船」、「跑驢」等藝術形式,在天津往往是和秧歌會附在一起,也有的是附在高蹺會後,作為大劇目間的一種緩沖表演項目或短節目後的補充項目,在熱烈火爆之後,詼諧曼舞,使觀眾情緒為之一舒。

耍獅子民間社火活動中的一種表演藝術形式。獅子有大小兩種,大獅子扮演須二人,小獅子由一人扮演。獅子頭由竹藤作胎架,外罩著色珍珠線,全身也由珍珠線織成。因行頭、道具價值昂貴,早年天津城鄉各村獅子會只三四道,以城西姜家井的「捷獸老會」為最有名。捷獸會由五個大獅、四個小獅表演,拿手節目有「大癢癢」、「小癢癢」、「一柱香」、「馬馱象」等。其中馬馱象是兩三個大小獅子站在一個大獅子的肩背上且扭且行,這一動作純是力的顯示,總是獲得全堂彩。

訂婚的時候,娘家要給新郎買雙布鞋和一件衣服;婆家得給新娘買件小褂,一對銀鐲子。
結婚的時候娘家要買紅門簾子,意思好像是連子;紅痰筒 叫子孫筒子;台燈 不知道怎麼講;再有就是日用品,洗漱用具什麼的,這個好像沒聽說有什麼講兒頭。娘家還得給新郎從里到外買一身新衣服,結婚那天穿。
結婚頭三天,小兩口不能見面,
結婚頭天晚上,新娘子得有個沒結婚的女孩陪著睡一晚上。
結婚當天,新娘子早晨起床後到上車前,只要再脫了鞋上了床就不能再下來了,非得等到婆家把鞋拿來換了衣服才能下地。
中午吃喜面,新娘吃的這碗面不能吃完,得剩個底給娘家留下。
新娘化完妝後,頭上的花和首飾得由婆家來接親的人給帶。
換衣服的進候,嘴裡得含塊糖。
臨走的時候,媽媽給包一塊糖親手放新娘子嘴裡含著,注意這塊糖全含嘴裡,吃一半留一半給娘家,而且不能嚼,一定得含到婆家。
出門時一定得哭,這叫哭嫁,說不哭不好,為什麼,不清楚,不過一般到那會一般都會哭,不用想不想的
下了車,如果是直接到婆家,新娘子到門口,一般門是關著的,得新娘子在外面叫一聲「媽,開門!」有人把門開開,婆婆在里頭接進來,這就算進了家門了。(去飯館的話就沒這出了)
結婚第二天,小兩口一早就到婆家,結婚第一天的晚飯必須到婆家吃,還得吃餃子。

接親 送親
娘家送親人數為雙數,婆家接親的是人是單數,加上新娘一共是雙數。而且按天津的老例講,新郎是不能去接新娘的。
接親的人從婆家出來的時候,嘴裡也得含著糖。到娘家接了新娘子,臨走的時候,頭上帶的喜字花要跟娘家換一下,換成娘家的。
接親的人來的時候帶著裝衣服的紅包袱,裡面要裝上四個蘋果,一把糖,到娘家也要和娘家換一下,而且這個包袱要注意,千萬不能擠死扣,會挨罵的。

認親
親家雙方在酒店見面,娘家人一家一份點心,在酒店見了面以後交到婆婆手裡,就算認了親了。酒席散後,婆家人一家一盒拿走,或新人第二天開始串親的時候帶著都行。

酒席
新娘子在敬酒時無論賓客怎麼逗,不能急,好在一般在酒席時不會出過分的節目。酒席時娘家人一般不等結束就提前走,特別是長輩們。娘家長輩不走,婆家人不能提前走。(朋友不包括在內)。

6、辦酒席大概要多少錢一桌

按現在的物價,在酒店大概是700~1000元一桌左右。豪華一點的酒店更貴一點。家裡自己的話大概500~700元一桌左右,菜式同樣很豐富。只是很麻煩,又辛苦。

7、辦酒席,一般的酒店,要多少錢一桌

因為酒店不同,風格不同,婚宴套餐不同,還有邀請的人數不同,所以價格都會大有不同。但由於消費水平和成都物價,所以成都酒店婚宴大多集中在這這個價位。
星級酒店和特色酒店
一般來說,星級酒店都會比特色酒店餐標高一些。
特色餐廳酒店的酒席一般是每桌1000左右,從600到1500不等,當然有的特色酒店也有高端一點的餐標,有接近3000一桌的酒席,比如老房子華粹元年食府的珠聯璧合宴2999,菜品非常大氣豐富。
星級酒店餐廳價格一般在1000到3000一桌,像加州花園酒店、春熙賓館、凱賓斯基都是這個價位。當然也有很高端的酒席,像洲際飯店就有5888的套餐,有芝士焗澳洲龍蝦、粉絲蒸四頭鮑魚這樣的大菜。有的星級飯店也有不到1000的酒席,如空港明珠最低只要688一桌,菜品沒那麼豐盛,但性價比極高。
市區酒店和郊區酒店
一般來說,市區里的酒店餐標會比郊區貴一些,畢竟市區地價都要高一些。比如位於龍泉的和錦花園餐廳以及和錦上席的酒席最低只要798一桌。但小編發現特色餐廳差距會大一點,而星級酒店無論在那個位置都差不多。比如位於牧馬鎮的成都彭山恆大酒店離成都市區很遠,但餐標也要1288-6888。
小總結:在預算有限范圍內,若是選擇星級酒店就是1200-1500最佳,特色餐廳800-100就很不錯了。當然如果預算高,那就選擇地理位置好的,菜品豐富有檔次的星級酒店吧。

8、辦酒席一般需要准備哪些東西?

如果是結婚: 桌卡 鮮花 簽到筆 簽到簿 紅包
煙、酒(白酒、紅酒、飲料) 糖(小點心) 茶 瓜子、花生等可以吃的小零食
太多了 就先想到這些了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