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辦酒席
1、什麼是客家人
客家,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民系,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圍最廣闊、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一。
有關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種說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說和客家土著說。客家中原說認為客家主體構成為來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說則認為「客家共同體,是南遷漢人與閩粵贛三角地區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後產生的共同體,其主體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數流落於這一地區的中原人」。從兩宋開始,中原漢民大舉南遷,經贛南、閩西到達梅州,最終形成相對成熟的、具有很強穩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後,客家人又以梅州為基地,大量外遷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客家三州」為 嘉應州、贛州、汀州。
說到客家最著名的就是他們的土樓了,如果你在網上搜索客家,會同時出現很多關於土樓的條目。如果你是集郵愛好者的話,你應該注意到了中國民居那套郵票里的福建民居之中有張便是客家的土樓。由於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區或深山密林之中,當時不但建築材料匱乏,豺狼虎豹、盜賊嘈雜,加上懼怕當地人的襲擾,客家人便營造像土樓似的「抵禦性」城堡式建築住宅。在福建,土樓分方形土樓和圓形土樓兩種,而圓樓相對少見。
關於土樓的一個笑話估計大家還有印象:據說,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的間諜衛星對中國進行拍照偵察,驚訝地發現在我國福建省的山區里分布著很多的不明大型建築,或圓或方,經過分析認為是「導彈發射基地」,中國的軍事實力不可小覷。直到中美建交後,美國人才知道那些所謂的「導彈發射基地」實際上是客家典型的民居——土樓。
當然客家的豆腐同樣也是很有名的,中國最出名的豆腐:客家釀豆腐、四川麻婆豆腐、湖南臭豆腐,後兩個只能算是小菜小吃,唯有客家人把豆腐上升為大菜、主菜。甚至他們鬧新房的歌曲里都有豆腐,例如有一首這樣唱到:
新買磨石圓叮當,
一心買來磨豆漿,
三更半夜磨豆腐,
呀呀嚙嚙到天光。
一:客家淵源
客家是中國漢族的一個龐大的民系共同體,形成歷史悠久,人數眾多,根據資料顯示,客家人現有總人數5500萬,其中中國約4500萬,在海外客家人當中,大多數居住在亞洲的一些國家,其中馬來西亞約125萬、印度尼西亞約40萬、泰國約37萬、越南約30萬、新加坡20萬、緬甸10萬...,其他分布在美洲、歐洲、澳洲等地。
客家先民,系來自中原。是歷代因戰亂從中原大規模直接遷徙而至,或輾轉遷入,或官宦、貶謫、經商等原因而落居。其先民遷徙有以下幾個時期:
(一)秦漢統一中國,中原移民開始南下。
1、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軍六十萬滅楚「南征 百越之君」,集結余干之水的秦軍,於公元前221年置閩中郡後,即分兵南下,從閩粵贛邊入抵揭嶺,即揭陽山,今揭陽縣北一百五十里,直抵興寧、海豐二縣界。
2、秦始皇三十三年,五十萬人守五嶺,即趙佗「將卒以戍越」。由是觀之,閩粵贛邊有兩支秦軍屯戍,一戊南野之界,一戍揭嶺。
3、秦始皇三十四年,趙佗又在隔河二里築城以控武水,築萬人城於中宿湞山。趙佗又在龍川築城居之。這批築城者人數不詳,但同期徙往北方邊郡築城可考者,少者三萬戶,多者五萬戶。
4、秦始皇三十六年,估計秦駐閩粵贛邊之戍徙民約占當地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5、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5年),又大批中原士卒南戍 嶺南,分駐於郡縣及軍事要沖。
6、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閩中及揭陽(潮、梅古為閩越地)的閩越人都搬走了,是地只留下秦中縣徙民的後裔。這說明自此起,閩粵贛邊居民是以中原移民為主體。
(二)漢末建安至東晉永嘉之際,中原人民避難,有一部分人遷入閩粵贛邊區。
東漢末年,中原人民避難入交州,曾掀起一次高潮,南遷主要由海道而來。
南北朝時,南北對峙,中原人民又一次大規模南遷,遷移人口約96萬,大部分穩定在長江中游兩岸,其中一部分入江西贛南,部分又經寧都、石城進入閩粵邊州縣。
永嘉之際,中原士族流入福建者眾。
(三)唐代安史之亂,戰禍給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中原人民大量南逃。
(四)唐末黃巢起義,中原人民避難者又大批逃入閩粵贛區。如宗室李孟,由長安遷汴梁,繼遷福建寧化古壁鄉。固始人王緒、王潮響應黃巢起義,率光、壽二州農民起義軍五千下江西。唐末至宋、閩贛邊人口激增。
(五)宋南渡與宋末再有大批中原人民逃難至粵中與閩粵贛邊地區。
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杭、秀、蘇、常、湖、即太湖流域一帶。另一部分而且是大部分隨隆 皇太沿走洪、吉、虔州,皇太回臨安。這些士民沒有隨太後的條件,又勢不能北返,因而一部分南渡大庚嶺,入南雄、始興、韶州。一部分由虔州入汀州。一部分滯留贛南各縣。
南宋末年,元軍大舉南下,江浙及江西大量宋民,一路從蒲田逃亡廣東沿海潮汕至海南島。
(六)除以上所述因戰亂大規模南遷外,中原人民因旱災水患逃荒而南來,亦有歷代官宦、貶謫、經商、游學而定居閩粵贛邊地區者。
從以上史料看,客家先民主要來自中原漢族。而客家民系形成的過程中,又不斷融化吸收畲、瑤、蛋、木客等南方少數族群壯大了客家隊伍。
二:客家禮儀,習俗
(一)傳統婚嫁習俗
說媒 過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歲以後就可托媒人說媒,介紹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說,也有女家請媒人先訪男家的。
看妹子 男女兩家通過央媒說合,如雙方都有意,就約定時間「看妹子」。
寫庚帖 雙方同意後,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後,各請算命先生來「合八字」。如八字合得來,不會相沖相剋,就寫出庚貼(俗名婚單),各置於香案之上,如三天內無不祥之兆,這門親事就定下來(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貼送還女家)。
編紅單 也稱「開紅婚帖」,或叫講財禮。由男方父母,宗親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將男方要送給女家的財禮開具出來。紅單中有的還要寫上回婿禮品,如帽、銀花、衣服、鞋、襪等。開紅單過程中,雙方會討價還價,最後協商敲定。紅單開完後,男女雙方還要交換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後男方來人在女家吃完中飯回去。
定親 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確定下來。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豬頭、魚、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場。吃完中飯後,女孩子要出來見面,稱男家父母為爸媽,兩家父母相互稱親家、親家母。
看家方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時間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後,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親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幾人,不帶禮品,就是帶一點,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後,男方要請算命先生擇定過門日子,包括新娘出門的日子、時辰,到男家後歸門的時辰,此外女方裁紅衣、男方鋪床的日子也要同時擇定。
送菜和抬嫁妝 新娘過門前一、二天,男家要請宗親將紅單規定的聘禮和魚、肉、禽、面條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來時就把妝奩、傢俱等帶回男家。
迎親 也叫接親或過門。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親,有鼓手樂隊,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轎的,有燒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廟宇、社公燒香),一個挑擔的,一頭挑帶路雞(一公一母),另一頭是酒和松明,一個女的要帶上新娘穿的衣服,還有扛木篋的二人,要扛去魚、肉、酒、糕餅、香煙、鞭炮、蠟燭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轎,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權代表,隨帶紅包一、二十個。
接親的人到女家後,先吃點心,然後由女家二人帶著到祠堂燒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設宴請客。
新娘動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時或卯時,越走天越亮,象徵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門,也不會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親隊伍前面是打燈籠的,接著是吹鼓手,花轎在中間,後面是接親的人。
新娘到達男家,如還不到所規定的入門時辰,就要在大門口坪上或在門外旁邊房子等候。入門一般是早上七、八點或八、九點,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門時辰,新娘要踢轎門,由男方的伴娘將新娘牽出轎,然後在大門口「過火堆」,新娘從用杉樹枝燒起的火堆上跨過,才進大門。
拜堂 新娘在鼓樂聲中進到大廳以後,就開始拜堂。大廳擺設香案,東邊站父母、長輩,西邊站外戚,北邊站房親,南邊站小輩。拜堂前,外家要給新郎掛紅,用五尺長的紅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念:「手拿幡紅五尺長,一心拿來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貴子,早生貴子中個狀元郎。」拜堂時,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禮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對拜。
最後是親戚見面,要給新娘紅包。拜堂畢,伴娘用紅羅將新娘牽進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聲中從房門口向大廳撒喜糖。然後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盤捧上一隻雞,邊端酒邊講:「團團圓圓,壁合珠聯」,「觀音送子,早生貴子」;「夫妻和好,白頭到老」。 (此禮儀在梅州地區亦已不常見,被現代婚禮模式取代)
中午辦酒席,吃婚宴,用高聲地炮邀客,每半小時放一次,酒席開始入席時放三響。接著由禮生報名單,一桌二個上席,按輩份和親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後其他人隨便入席。男女賓客分開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鬧房 鬧房一種在大廳鬧,一種在新房鬧,也有先在大廳鬧,後到新房鬧。鬧房期間,鞭炮隔幾分鍾放一次,一直鬧到午夜方停。
回門 也叫「轉門」。一般是婚後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來請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罷午宴,當天回來。
送滿月 結婚後一個月,新娘娘家要來送滿月,同時送來小雞、蔬菜、種子、谷種、豆子等,示意五穀豐登,財丁興旺。
(二)傳統喜慶習俗
1.誕生禮儀
標志著一個人出生的慶賀和祝福,是人生中的開端禮儀。
催生 出嫁女兒懷孕快分娩時,一般是嬰兒出生前一、二十天,娘家要帶著雞、雞蛋、面條、粉乾等來到女兒家「催生」,有預祝平安出生之意。如母親已不在,則由嫂子去催生,中午要設宴招待。
小孩出生後,女婿要帶著雞、蛋、米酒(有的帶幾十斤)到岳家去報喜,外婆家要請客,至親友好都會來參加,以表示祝賀。外公、外婆會回贈雞和紅蛋。
做三朝 小孩出生三天,要做「三朝」。先給小孩洗澡,請接生婆吃飯。外婆會送來大公雞、雞蛋、面條、糯米粉等。要做「三朝酒」,宴請外婆及親房。有些地方還要給至親親友送紅蛋,親友在滿月前會回送雞、雞蛋、面條等物。
做滿月 嬰兒出生一個月,要做「滿月」,外婆會送來大公雞(很多地方送大閹雞)、雞蛋,還會送來嬰兒穿用的衣服、小被、帽子、項圈、風衣、裙、銀手鐲和背帶等,舅舅、舅母、姨姨等女家親戚,一般都送小母雞、雞蛋、衣服、布料等,姑姑、叔伯等男家親房也會來慶賀。
一百天 小孩出生100天,也要慶賀。這一天,外公和女家的伯叔會拿公雞來慶賀,其他親屬一般都要給嬰孩送紅包。
做周歲 孩子出生一周歲,要做「周」,慶賀孩子「得周」。周歲比滿月更為隆重,來慶賀的客人也更多。
2.成年禮儀
客家的成年禮儀分男、女兩種,男子的成年禮儀叫做「冠禮」,女子的成年禮儀叫做「笄禮」。 (現在好像已經無此禮儀,至少在我所在地(世界客都——梅州)沒有了)
3.壽誕禮儀
做生日 客家人與各地的習俗一樣,每年做一次小生日,十年做一次大生日,但以做大生日較為普遍。從十歲「啟十」起,一直做到四十或五十歲,到了六十以上,可稱為祝壽。做生日要吃壽面和荷包蛋,示意長壽百歲。 (此習俗亦已簡化,只做大壽:六十歲以上)
祝壽 祝壽時,出嫁的女兒要送來大公雞,還要送壽衣、壽帽、壽餅、壽鞋、壽襪,從頭到腳一整套,父親做壽,同時也要給母親送上一整套,此外還要送來壽軸、喜炮、壽燭、公雞以及壽桃、壽面、壽餅、壽酒、壽肉等。其他人來祝壽,一般親友送壽幛、壽聯,或者再加上送禮金。
不少地方,七十歲以上高齡、子孫多、家境較好的老人祝壽,要舉行拜壽儀式。
客家人生日和祝壽,是知情人自行送禮,上門祝賀,先賀後請;除內親、至交有發請貼外,不賀不請。
4.建房遷新居
客家人把建房和喬遷新居亦視為重大喜慶之一,要進行隆重慶賀。
建房時,房屋定位,房門定向都要請堪輿先生測定,豎柱上樑時,要張燈結綵,貼紅聯。新房建成後,要在入宅的前一天晚上,進行「驅邪」、「除煞」,然後才能遷入居住。
遷入新居時,要隨帶燈籠(或油燈)、火籠、秤等進屋,還要帶一窩小雞,蒸一甑飯捧進新屋,以示新丁興旺,喜氣盈庭。遷新居要辦「入宅酒」,宴請親友和建屋工匠及幫工等。菜餚中要有韭菜、豆腐、豬腸、豬血和米糕等,示意長長久久,發財高升。
(三)客家酒俗
客家人十分好客,每當親朋戚友到來,他們都喜歡以家釀米酒相待,這種米酒又稱「水酒」,如是初開壇提取的酒,稱之為「酒娘」。這種「酒娘」好喝,度數雖然不高,但後勁大,容易醉人。他們在喝酒時,很注意禮節。
客家人喜歡使用四方桌,俗稱「八仙桌」,一種可供八個人同坐的木頭桌。上座時,他們很重視席位的安排,一般按親朋戚友的尊卑入席就坐。宴席間的大小位,是這樣安排的,如正廳只排有一張桌子,這時以面對大門的左側為首位,右側為第二位。然後從左到右,穿插論序,面對正廳的右側為最小。如果安排二張桌子,這時候以左邊桌位為大,右邊為小,席位大小也是穿插而行。如果安排三桌,稱之為「一品席」,這種情況,以首席為尊。如果安排五桌,一般要排成「梅花席」。
宴席間第一回斟酒(亦稱篩酒),是按尊卑長幼次序先後斟酒,最後再給自己斟酒。酒斟好後,酒壺嘴不能對客人,要對著自己,否則就是失禮。敬酒時,敬酒者要站起來,左手摁胸(表示尊敬和誠意),右手舉杯講幾句祝頌的吉祥語,並且要先喝表示敬意。有人遲到,視不同情況罰酒1-3杯,婦女半杯。如中途退席,要喝1-3杯,才能離席。
客家人喝酒時,為了增添酒興和熱鬧氣氛,在各種宴會場合,或俗、或雅、或簡、或繁,都有猜拳助興的習俗。猜拳時還有一些規則,比如出三時,不能拇指、中指、食指一起出。出一時,大拇指要側向,不能往上翹。出二時,如使用大拇指、食指表示,出手時要側向,不能象燈駁殼槍一樣食指指向對方,以表示禮貌。
客家人酒令,具有豐富的知識性。猜拳的數字從零到拾,如猜中雙方所出的手指合計數,即為勝方。如雙方同時猜中或均未猜中,也有採取「四字式」叫法,比如猜「一」時叫「一品高升」;猜「二」時,叫「兩家和好」;猜「三」時叫「三星高照」;猜「四」時叫「四季發財」;猜「五」時叫「五子登科」;猜「六」時叫「六六順心」;猜「七」時叫「七巧成圖」;猜「八」時叫「八仙慶壽」;猜「九」時叫「九久長長」;猜「十」時叫「十全十美」。所以喊的就是吉祥語。
喝酒猜拳時,一般以三杯酒為一組,輸拳者喝酒,三杯酒喝完就算過關。如余興未了,可再來一組或幾組。如需請人代拳、代酒,應和對方協商,,徵得對方同意才行。除了猜拳斗酒外,還有出手指點數字斗酒,做法是席間指定一人為首,按大家所出手指的總數,算到誰,誰就得喝一杯,例如大家所出手指是六,從為首者算起,到第六位即為喝酒者。另外也有「轉湯匙」斗酒的,桌中擺一個湯匙,由一人旋轉湯匙,待湯匙停止轉動時,湯匙柄指向誰,誰就得喝一杯。除外還有「猜單雙」斗酒的,在手心中任意放入一枚或兩枚硬幣,讓別人猜單、雙,輸者喝酒。
客家人酒令花樣多,有文化的人還喜歡「字詞令」(包括地方特產令、農諺令等)、「詩詞令」,此外還有「通令」(多是別出心裁,涉及意趣,令人忍俊不禁。),包括猜謎等。客家人喜歡通過酒規酒令、這一群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游戲,增添酒興,消除寂寞睏倦,直至盡歡盡醉。
2、用餐的時候,你經歷過哪些奇葩神操作?
1.傲嬌類:有時候一桌人在一塊吃飯,點菜的時候這種人低頭玩手機,被問到要不要點菜時隨口表示:「你們隨便點,我都行。」到菜上來的時候夾起菜喃喃自語:「你們這都點的啥東西啊?」然後滿臉嫌棄。更有甚者拿起筷子在盤子里搗鼓搗鼓就不吃了,邊夾邊喊搞得旁人都沒法吃了。
2. 任性類:組團旅遊或者參加婚禮等活動的時候每桌的費用都是固定的,而有的人胃口大,這也可以理解。但菜一上來他一人直接夾一大半在自己碗里,別人想吃都吃不到。有的還把盤子拿到自己前面一個人占著,自己喜歡的別人不能碰,自己不喜歡的別人才能吃。
3. 浪費型:出於旅遊文化的發展,很多旅行團都會設計自助餐的形式,省事省心。然而即便這樣還是會有一些特例:專挑貴的拿,一盤又一盤,到後面剩一桌吃不完,只能白白浪費。
4. 大大咧咧型:吃飯的時候有的湯類會放一個大勺,目的就是讓大家將湯盛到自己的碗里。而有的人直接拿自己的小勺子對著湯鍋一口一口舀著喝。有的打噴嚏的時候還毫不避諱,對著菜直接「開火」,搞得人都想吐。
3、各國的飲食文化!急!!
韓國飲食的主要特點: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膩,味覺以涼辣為主。韓國人自古以來把米飯當做主食。菜餚以燉煮和烤制為主,基本上不做炒菜。韓國人喜歡吃面條、牛肉、雞肉和狗肉,不喜歡吃饅頭、羊肉和鴨肉。
韓國人普遍愛吃涼拌菜。涼拌菜是把蔬菜直接切好或用開水焯過後,加上佐料拌成的。還有生拌魚肉、魚蝦醬等菜餚。生拌魚肉,是把生肉、生魚等切成片,加上作料和切成絲的蘿卜、梨等,再澆上加醋的醬或辣醬拌成。
湯也是用餐時必不可少的部分,它通常用蔬菜、山菜、肉類、大醬、咸鹽、味素等各種原料烹調而成。
韓國人愛吃辣椒,家常菜里幾乎全放辣椒。韓國人有一日四餐的飲食習慣,分別安排在早上、中午、傍晚、夜晚。韓國人就餐用勺和筷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飯碗和湯碗,其他所有的菜則擺在飯桌中間供大家享用。韓國人使用飯碗也很有講究,分男用、女用和兒童用。韓國人注意節儉,無論是自己食用還是招待窮人,都盡可能把飯菜吃光用凈。
日本飲食文化介紹
說到飲食,不僅是以大米為主食、蔬菜、魚與肉為副食的日本式餐點,而且西歐中國餐點一般也很普及,在日本可以品嘗到豐富多樣的餐食。日本是一個優質水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衛生設施也很完善,所以自來水在日本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飲用。現代的日本文化更是多彩多姿。女孩子們在學習自古以來的日本傳統文化,如茶道、花道的同時,也跳迪斯科。觀覽市區、古老寺院和高層建築相鄰而建的情景並不稀奇。故而現代的日本文化是結合了古老的、新興的、西洋的和東洋的文化而形成。
日本人普遍愛食用生魚,因而蓋著生魚片的壽司是日本國內最流行的食物。
日本料理非常講究保持食物的原味,不提倡加入過多調料,以清淡為主。對菜餚的色面尤其有著很高的要求,不但使用各式各樣非常精緻的盛器來裝食物,對食物的形狀、排列、顏色搭配也都有很細膩的考慮。看著那一道道精細得有如風景畫一般的日式料理,初到日本的遊客往往不忍破壞那份美麗。
飲食習慣
日本的冷麵是放在竹製盤上,用筷子夾起一口的數量放在冷湯里進食。有些餐館沒有附上湯匙,日本人習慣拿起來喝湯。
夜生活
日本人習慣下班後三五成群地去喝酒。在大都市內的娛樂中心區,到處都有酒吧、的士高及夜總會。
日本的酒類
啤 酒:日本人最喜歡喝啤酒,無論是生啤酒或是瓶裝的都受歡迎在夏天,部分百貨公司更高有露天啤酒館,吸引大量遊客。
日本清酒:清酒可以熱喝或冷喝,無論那一種清酒,都是日本菜餚的最佳搭配。酒味可口甜美,容易喝過量而醉。
威 士 忌:日本人喜愛喝威士忌加冰加水稱(Mizuwari)
燒 酒:這種酒是用蕃薯、大麥、蔗糖等材料製成,經過濾後的酒精,與伏特加有些類似。
泰國美食國際知名。無論是口味辛辣的還是較為清淡的,和諧是每道菜所遵循的指導原則。泰式烹調實質上是由有幾百年歷史的東方和西方影響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泰國飲食。泰國美食的特點要根據廚師、就餐人、場合和烹飪地點情況而定,以滿足所有人的胃口。泰國烹飪最初反映了水上生活方式的特點。水生動物、植物和草葯是主要的配料。避免用大塊的肉。後來的影響使得泰國飲食中也使用相當大塊的肉。
泰國飲食文化介紹
因為有佛教背景,所以泰國人避免使用大塊動物的肉。大塊的肉被切碎,再拌上草葯和香料。泰國傳統的烹飪方法是蒸煮、烘焙或燒烤。由於受到中國影響,引入了煎、炒和炸的方法。自17世紀以來,烹飪方法一直受到葡萄牙、荷蘭、法國和日本的影響。在17世紀後期,葡萄牙傳教士在南美洲習慣了紅辣椒的味道,於是在泰國菜中引入了紅辣椒。
泰國人非常擅長「暹羅-伊勢」的外國烹飪方法,並替換一些成分。印度飲食中使用的酥油被椰子油取代,椰子汁代替了其他乳製品。減少使用過於強烈的純香料,增加了新鮮的草葯,比如檸檬草和高良姜。最後,在泰國咖喱中使用較少的香料,而增加新鮮草葯的使用量。通常人們都知道泰國咖喱的辣味很強烈,但持續時間短,而其他咖喱,由於香料味道強烈,辣味會持續很長時間。泰國菜上菜不是按照一定的順序,而是一次上齊,這樣用餐的人就可以盡情享受各種味道相互補充,相互結合。
完整的泰餐應該包括一份湯,一份有調味品的咖喱菜,魚和蔬菜。加香料的色拉可以代替咖喱菜。湯也可以是辛辣的,但是咖喱應該被不辣的菜取代。每道菜和整頓餐都必須在口味和材質上協調。
泰餐也SPA
泰國的SPA業正在形成一個獨特、清新和具有活力的泰式風格,一個真正時尚的健康大餐。
古老的健康食品通常是指盤子里的生菜和胡蘿卜,現在他們已經走進了SPA健康菜系的行列。但是,今天泰國SPA菜系的大廚們又在花園里找到了許多新鮮的蔬菜、水果和香草並將他們加工使之出現在餐桌上。
泰餐是世界上最好的菜系之一,在質量和製作方式上也是亞洲最具有創新風格的菜系。現在,那些健康的食品正在取代泰國傳統的烹飪方式,賓客們可以期待一些很特別的食品。
對那些難得一試的SPA菜系,健康食品的領軍人物安德魯揭開了一個神話:不像素食那樣利用一些原料烹飪成「魚」和「肉」類食品。不論怎樣,健康食品往往是與很多蔬菜結合用來平衡人體蛋白質的需求。廚師們的創新是將蔬菜、水果和香草烹飪成帶有魚、肉等美味的健康食品。
沙拉
重要的是各種味道的協調和草葯口味。主要的味道是酸、甜和咸。根據肉的質地和場合不同,辛辣的程度也不同。
普通菜
一道又甜又酸的菜,一份松軟的煎蛋和一道炒菜就是完整的一餐。
蘸醬
蘸醬有些復雜。伴上蔬菜和肉,可以作為一頓飯的主菜。當蘸醬做的很稀時,可以作為沙拉設計。特殊的簡單的蘸醬是由紅辣椒、大蒜、干蝦、酸橙汁、魚露、糖和蝦醬做成的。
湯
平均每人一頓飯要有一份湯和米飯。傳統的泰式湯很獨特,因為它比其他食物有更多的口味和材料。
咖喱
多數非泰國咖喱由粉狀或干香料構成,然而泰國咖喱的主要成分是新鮮的草葯。簡單的咖喱醬包括干辣椒、蔥和蝦醬。較為復雜的咖喱包括大蒜、高良姜、胡荽根、檸檬草、kaffir酸橙皮和胡椒子。
單個菜餚
本身就是完整的一頓飯,包括米飯和面條,如Khaoh Pat和泰式炒飯。
甜點
如果沒有泰式甜點,這頓飯是不完整的。飯後甜點都很甜,在吃完具有強烈的香料和草葯味道的飯後,這些甜點特別受歡迎。
泰餐的吃法和點菜方法
泰餐使用叉和匙。即使只有一道菜,比如肉炒飯或烤鴨飯,都切成很小的片或塊,這就避免使用餐刀。匙用來把食物送到嘴裡。
吃泰國菜最好是兩個人或多人集體用餐,這主要是由於用餐的人數越多,點的菜越多。一般說來,兩個人用餐,除自己的米飯外,點三個菜,三個人用餐點四個菜,等等。用餐者從共享的菜餚中選擇自己需要的,一般加到自己的米飯上。湯和米飯一起享用。不單獨點湯,要和其他菜餚一起享用。也不單獨點辛辣的菜餚。辛辣的菜餚要用口味清淡的菜餚「中和」一下,以免太辣產生不適。
理想的泰餐是辣、甜、酸的和諧混合,同時色、香、味俱佳。典型的泰餐應該包括一份湯(或許是苦瓜塞滿切碎的豬肉),一份蒸的菜(咖喱醬貽貝),一份炒菜(魚和姜)、一份熱色拉(牛肉片配生菜、洋蔥、紅辣椒、薄荷和檸檬汁)以及用來蘸食物的各種各樣的調味料。餐後是甜點和/或新鮮水果,比如芒果、榴槤、木菠蘿、番木瓜、葡萄或甜瓜。
新加坡飲食文化
海鮮
新加坡附近熱水域的海產豐富,品質鮮美,龍蝦,螃蟹,蝦,貽貝、墨魚及各種海產品都是上桌的好菜,海鮮的受到歡迎也使一些餐廳只專賣各種海鮮。一般而言,東海岸一帶的海鮮餐廳收費較市區的許多餐館便宜。菜色中最受歡迎的可說是辣椒蟹,這是將肥美的螃蟹連肉帶殼加上茄汁及辣椒一起拌炒,口味令人回味無窮。
馬來西亞飲食文化
馬來西亞的多元社會,在食物等方面同樣表露無遺。這里匯集了中國、印度、西方、馬來西亞本土民族的食物,使得各種風味的美食琳琅滿目,任君選擇。
飲食
馬來西亞人民的主要食物是米飯,但面類也相當普遍。華人食物從街邊小攤子到酒店中菜館,從小食到昂貴的酒席,不一而足,任君選擇。小食方面有釀豆腐、蝦面、炒猓條、加厘面、清湯粉、薄餅、海南雞飯、瓦煲雞飯、餛飩面、香港點心、肉骨茶、檳城辣沙等,種類繁多。
馬來人的食物以辣為主,其中較出名的食物有椰漿飯、香噴噴的沙爹(雞肉、牛肉及羊肉串)、馬來糕點、竹筒飯、黃姜飯等。
印度人的食物也以辣為主味,最普遍的莫過於其拉茶及各類煎餅。其他印度食物還有查巴迪(capati)、打拜(tapai)、多屑(tosei)等。印度人的香蕉飯也是有名的。
除此之外,在馬來西亞也有不少西餐廳及快餐店。年青人最喜歡上的快餐店有肯德基家鄉雞、麥當勞快餐店、皮薩屋等等。
文化
馬來西亞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及習俗。馬來人有馬來武術、他們稱之為"希拉"(silat),是馬來社會的一門傳統藝術。
他們的舞蹈也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其中較出名的有從阿拉伯傳入的扎賓舞(tarianZapin),它所用的樂器包括阿拉伯六弦琵琶、小鼓和小提琴。納吉舞則是從馬六甲王朝流傳下來的。最出名的納吉舞叫作約吉南巴(jogetlambak)。其他馬來舞蹈還有蘇馬紹舞(Sumazau)、蝶舞、燭燭舞、宮廷舞及扇舞等。
在音樂方面,馬來音樂是從馬六甲王朝時代流傳下來的。它可分為兩種,即民間音樂及宮廷音樂。其中著名的傳統音樂有:
加薩(Ghazal)
它深受柔佛州人民的喜愛,所使用的樂器包括受手風琴、單面鼓(kompang)、小提琴、六玄琵琶(gambus)和鼓。
哈得拉(Hadrah)
這是以敲擊單面鼓伴奏的歌唱,歌詞通常歌頌上天的偉大、勸告及稱贊等。
另外,馬來人的雕刻與手工藝術也有相當悠久的傳統。他們喜用森林裡的硬木如龍腦木(cengal)、菩提木(meranti)和軟木(nyatah)來雕刻花紋及各種植物圖案,用它們來裝設牆壁、走廊、門柱、窗口和傢具。
在馬來人當中,又以吉蘭丹的馬來人的手工最好,他們所制的風箏及巴迪布,優美亮麗,是許多遊客的紀念品首選。馬來人的詩歌稱為班頓(Pantun)。
華人
馬來西亞的華人,基本上繼承了中國華人的傳統文化,在音樂上傳承了華樂、在舞蹈上延繼了中華許多傳統舞蹈,包括舞獅、舞龍等。武術上傳入了太極拳、氣功、詠春拳術、洪拳等。在這樣的基礎上,馬來西亞華人又開創了新的傳統藝術,其中最著名的是廿四節令鼓。
華人也保留了許多節日的習俗,如中秋節時作燈籠、提燈籠,端午節時裹粽子賽龍舟、祭神時演大戲酬神、冬至吃湯圓、清明節掃墓、過年守歲放鞭炮迎財神等習俗。
在生活的文化上,華人的待人處事方面仍深受儒釋道的巨大影響
緬甸飲食文化
緬甸緬族人喜食椰漿飯及攔有姜黃粉、椰絲、蝦松的糯米飯;每餐必食一種叫「雅比」的魚蝦醬;菜餚喜放咖喱。緬甸克欽族人喜吃獸肉,他們習慣用火烤食,烤熟後撒上鹽、用手撕食。緬甸克倫族人,無論男女老幼都吸煙斗。酒列是日常必備之物,任何儀式上,人們都要以酒助興。緬甸人一般早晨愛吃西餐,午、晚喜食中餐;餐台喜歡備有辣椒油和辣椒醬等調味品。他們用餐習慣一人一把匙和一個湯盤,他們不習慣用碗。用餐「工具」是右手,抓食取飯靈巧方便。他們樂於菜齊後一起上桌用餐。
緬甸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講究菜餚要豐盛,注重菜品要質精量小。
②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食甜、酸、辣味。
③主食:以米飯為主,對水餃、蒸餃、餡餅、烤餅、燒麥等也很感興趣。
④副食:喜歡吃雞、魚、蝦、鴨、雞蛋及各種蔬菜;調味愛用蕃茄醬、蝦醬油、辣椒油、辣椒醬和咖喱粉等。
⑤製法:對烤、炸、爆、煎、燒、醬、拌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⑥中餐:喜愛中國的川菜。
⑦菜譜:很欣賞大拼盤、素雞、吉利魚條、姜芽鴨片、煎釀明蝦、炸脆皮雞、棒棒雞、奶油菜花、炸板蝦等風味菜餚。
⑧水酒:愛喝啤酒、汽水、桔子水等;飯後有喝咖啡或熱茶的習慣,不過他們愛喝的是怪味茶(即有茶葉拌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末、炒熟的辣椒籽等,攪拌後沖成怪味茶飲用)。
⑨果品:愛吃香蕉、椰子、芒果、木瓜、柑桔、菠蘿等水果;乾果喜歡核桃仁等。
因境內種族的多元,仰光市的餐飲也呈現包羅萬象的特色,尤其以撣族、緬族、中國和印度的影響最為顯著。當地食物的精髓包括以咖哩烹調的魚、肉和蔬菜以及葫蘆湯等。緬甸料理的特色為比較油和咸但較不辛辣。
·爽口香脆炸素菜:把胡蘆瓜切段及豆芽蘸炸漿入油鑊炸,前者炸起來十分爽口;豆芽則以脆口取勝,蘸自家調制的辣醬,酸甜又香口。
·茶葉沙律:緬甸的沙律沒有沙律醬,而用清香茶葉去提香,拌菜絲、蝦 米、緬甸珍珠豆(花生),蠶豆,用來佐酒或茶俱佳。
·魚粉湯:把魚拆肉,以香茅和姜去調味,除去俗稱的「泥臭味」,再用炒香的馬豆熬湯,米粉盡收魚湯的鮮味之餘,伴菜有入口香而爽的香·蕉樹芯、炸制, 魚湯底濃到化不開。
·咖喱蟹:主要以咖喱粉調味,拌洋�提香,辣度可隨口味增多減少,肉蟹味濃郁又香口。
·緬甸大蝦:緬甸運來的大蝦以多膏見稱,烹調以姜油、蒜及咖喱粉,芫荽味很香,身長而肉嫩,入口如吃龍蝦肉。
4、苗族有哪些風俗?苗族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原先無民族文字,20世紀50年代後期創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現今大部分人通用漢文。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祭鼓節"是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於農歷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視先人。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群眾喜愛的蘆笙舞,技藝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綉、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節日較多,較隆重的節日有過"苗年"、"四月八"、"龍船"節等。
苗族的傳統風俗:
1、開年節
開年節是苗族人民的「春節」,也稱作「客家年」。過年時,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烤酒打粑慶豐收,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按照風俗,苗族人民用對歌的方式表達他們對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黔湘渝(貴州、湖南、重慶)邊區五鄉四鎮的各族同胞就從四面八方趕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腳,用歌聲表達迎新的喜悅。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2、踩花山節
踩花山是苗族傳統節日。雲、貴、川等省苗族群眾在農歷正、二月間或四、五月間盛行踩山、跳場,源於青年男女的求愛活動。節日期間,青年男女對歌、跳蘆笙舞、尋求配偶;老農們則來到花場地交流生產經驗,傳授生產技術,祝願五穀豐登。居於山區的苗民在節日內還要進行鬥牛比賽。屏邊縣的苗族還舉辦跳獅子和爬花桿的比賽。
3、四月八
苗族傳統節日,傳說這個節日起於明代。每逢農歷四月初八,苗族人都身著盛裝群集於貴陽市噴水池邊,吹笙奏笛,對歌談心,以紀念、憑吊傳說中的古代
4、英雄亞努。
此外,四月八還是布依族的節日,有稱它為「牛王節」的,也有叫「牧童節」或「開秧節」的。每逢這天,人和牛都要吃「牛王巴」或糯米飯,並休息一日,表示對耕牛的慰勞。
5、龍船節
龍船節是流行於湘西和黔東南施洞、松桃一帶的苗族節日。大都在農歷五月初五進行。這天除了角逐龍舟外,還有跑馬、鬥牛、踩鼓等活動。
6、姐妹節
在貴州省東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農歷三月十五至十八日為苗家「姐妹節」。節日里,苗家按傳統風俗都要吃「姐妹飯」。這種飯是用姑娘們在山上採集的野花和葉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後蒸成的。節日里還有熱鬧的鬥牛場面和「遊方」活動。
7、趕苗場
為苗族傳統節日。流行於敘永、古藺一帶。每年農歷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舉行兩次。關於趕苗場的起源,相傳是苗族人在一次起義失敗後形成的。官府不讓他們聯聚會。人們便以到場壩吹蘆笙娛樂為名,秘密聯系,後來逐漸演變為固定的節日。
8、贈帶節
流行於敘永縣下東一帶。每年農歷二月初五日舉行。屆時,方圓數十里的青年男女。如雙方中意,便可互贈腰帶,作為訂婚禮物。事後反悔者,可索回腰帶,解除關系。
(4)泰國辦酒席擴展資料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口碑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時代又遷移至江漢平原,後又因戰爭等原因,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進入西南山區和雲貴高原。自明、清以後,有一部分苗族移居東南亞各國,近代又從這些地方遠徙歐美 。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在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中,中國苗族總人口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數民族中居第四位。
參考資料
網路-苗族
網路-苗族節日
網路-苗族的習俗
5、想要南音 吳欣霏的資料
編輯本段出處
「南音」一詞最早應該出現在漢代,張衡《南都賦》雲:「齊僮唱兮列趙女,坐南歌兮起鄭舞。」高誘注曰:「南歌,取南音以為歌也。」「南音」文獻有載。《呂氏春秋 音初》記:「禹行功,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女乃作歌。歌曰:『侯人兮猗!』實始作南音。」從「侯人兮猗」與《楚辭》體式相類來看,南音主要應指楚音,也很可能包括長江下游的吳音和越音。(楊匡民:《楚聲今昔初探》,《江漢論壇》1980年第5期。)
編輯本段南音的歷史
唐宋
一般認為南曲起源於唐,形成於宋: (1)據文獻記載:唐僖宗光啟元年(885),王潮、王審知兄弟率軍入閩,他們帶去了唐代「大麴」傳播於民間。大麴與當地民間音樂的相互影響和吸收,從而
產生了別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樂器琵琶的演奏姿勢是斜抱著彈奏。所用筒簫嚴格規定為一尺八寸。這兩件樂器的演奏姿勢與形制與唐舊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稱有不少與唐代大麴、法曲的曲牌名稱相同。如《摩訶兜勒》《子夜歌》、《清平樂》、《梁州曲》、《婆羅門》等。 (4)宋代「南戲」五大名劇:《荊釵記》、《白兔記》、《拜月記》、《殺狗記》和《琵琶記》,南曲也演唱這些劇目。
元朝
元朝時,文人加入戲曲創作,南音一方面吸取元曲之內容,一方面模仿其風格從事創作。及至五大傳奇《琵琶記》、《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及《殺狗記》產生後,更豐富南音曲文;此外各地聲腔亦為南音所吸收、融合。至明代中葉以後,流行於江浙一帶崑山腔、弋陽腔傳入閩南,亦為南音所吸收,而創作亦日漸增多,迄清代,南音已相當成熟。
論點
南音的源流研究資料不少,主要有以下一些論點: ○1。南音肇始於秦漢的「相和歌」,如「趨」、「亂」、「艷曲」都帶有南音的影子; ○2。南音起源於唐「大麴」、「雅樂」; ○3。南音源自元明的「曲」; ○4。南音形成於明清,北曲南遷形成。
編輯本段簡介
南音也稱「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兩漢、晉、唐、兩宋等朝代中原移民把音樂文化帶入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並與當地民間音樂
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樂遺韻的文化表現形式--南音。
編輯本段古月遺韻
《中國音樂詞典》載「南音」條目有以下四方面的內容:①周代的南方音樂,簡稱「南」。 ②先秦已視作古樂的「南音」。 ③即「福建南曲」。 ④曲藝的一種,用廣州方言演唱。流行於珠江三角洲地區。有一百多年歷史,以清唱為主。由此可見,南音、南曲之名古已有之,專指特定年代、特定地域的音樂;而「南音」又在一百多年前已為廣東的地方民間音樂所名。 王驥德《曲律》中論及:「入元而益漫衍其制,櫛調比聲,北曲遂擅盛一代;顧未免滯於弦索,且多染胡語,其聲近嘵以殺,南人不習也。迨季世入我明,又變而為南曲,婉麗嫵媚,一唱三嘆,於是美善兼至,極聲調之致。」又曰「《孺子》、《接輿》、《越人》、《紫玉》、吳歈、楚艷,以及今之戲文,皆南音也。」這里所提到的「南音」、「南曲」是指今之「崑曲」,以及江、浙、贛一帶的海鹽腔、餘姚腔、青陽腔、弋陽腔等。所以「南音」、「南曲」古代、現代,以及地域不同,所指也不同。
編輯本段源遠流長
簡介
南音,又稱南曲、南樂、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譜」、「曲」三大類組成,是保存我國古代音樂比較豐富、完整的一個大樂種。它薈集了盛唐以來中原雅樂之精
華,後來又吸引了元曲、弋陽腔和崑腔的特長,並與閩南的民間音樂融為一體而逐漸成為詞曲清麗柔曼、旋律纏綿深沉的美妙樂種,尤其長於抒發鄉人思親、遊子懷鄉的真摯情懷,那如怨如慕如絲如縷的聲音,猶如南國夏夜的玉蘭花香,一陣陣沁入人們如痴如醉的心田。
南音從中原走來
我國黃河流域的中原古樂的許多遺響與南音有相似之處,如先奏的五音之樂、音階與宮調理論;宮角繞商等多重角的旋法特點;漢代的譜式記號及漢藺相和歌的"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之演唱演奏形式;清商三調、相和五調等等均能在南音之中找其蹤影。(拙挫文:《南音標准音諸問題》對以上現象已作了詳細詮釋,此文故之)難怪《泉州府志》載有明萬曆年間的晉江寒儒蘇浚作詩雲:"滿徑蒼蒼煙雨突,長空浪卷曉雲沈。江頭不斷清商曲,留得春風與客心。"蘇浚是位南音愛好者,他所指的清商曲若不是南音又能是什麼呢?因此,古時泉州南音很可能也有清商曲之稱謂。 中原古樂之所以存活於泉州南音之中,這與歷史上的幾次大移民現象不無關系。永嘉之亂(公元304-309年),晉人衣冠南渡。宋太平寰宇記:"東晉南渡,衣冠士族,多萃其地,以求安堵,固立南安郡(今泉州)景雲二年改泉州和晉安郡(今福州)。"泉州考古學家們還不斷發現晉江流域一帶有大量晉人墓地,特別幾年前,於豐州茂霞村發現晉代一墓葬,存有"部曲印"之陪葬品,這更是這一史實的重要見證。然而,南遷的晉人為了讓他們的子孫後代記住這一史實,同時表以對晉國故土的思念而把原命名為南安江的河流易名為晉江。東晉亡後,南朝統治的一百多年歷史,南遷在江左一帶的晉人,依然覺得江左不比南方太平、安定,因此又小批量地陸續由浙江入閩北、轉閩東,而最後又在這氣候宜人、土壤肥沃、偏安東南一隅,依山傍水,猶如世外桃源的晉江流域一帶沿江而居。 唐僖宗光啟年間(公元885-887年)自河南隴畝起義的王潮、王審治兄弟入閩,據有閩中五州,立為閩王,建立閩國。這次移民時間短而大批量。其侄王延彬在南安設置招賢院,招賢納士,中原士族如黃滔等紛紛遷地而南,一時泉州成為"海濱鄒魯"。此時的泉州經濟和文化已相當發達,已是"千家羅綺管弦鳴"的繁榮景象了。中原人的南渡,不僅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同時也必然帶來中原優秀的音樂文化,這對當時泉州的經濟與文化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也為宋元泉州的鼎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南音與梨園戲交融發展
為什麼南音古樂能世代相傳,久唱不衰,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在歷史進程中除了不斷吸收兄弟樂種的聲腔來豐富自己外,其決定因素是長期與梨園戲交融發展。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南侵,汴京(今開封)淪陷,北宋覆亡而遷都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趙宋皇族南外宗正司也自臨安遷往泉州。遺臣、遺民們紛紛南移,一時泉州成為南宋的陪都。這時泉州港處於興盛時期,有"東方第一大港"之美譽。由於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帶來文化的繁榮。以南音為基礎,以帶濃重的中州洛下正音的泉南腔為唱詞吐音,並加以故事化了的梨園戲,此時應運而生。應該指出,它與宋室南遷而帶來的宮廷文化如家庭班(又稱家班戲)不能說沒有關系。 梨園戲以南音為母體音樂,以南音"曲"為主要唱腔,在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部分民歌以及其他戲曲聲腔,諸如弋陽腔、崑山腔、青陽腔、潮調來豐富自己,而形成"上路"、"下南"、"小梨園"流派。南音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由宮廷走向民間,又從民間搬上舞台而形成一種個性獨特,雅俗共賞的傳統音樂。南音古樸、典雅、舒緩、低回的音調卻最適合配以哀怨、憂傷、抒情、思念,特別是以愛情為題材的民間故事,因而,極富感染力,與民眾心靈相通,深受人們的青睞,有雄厚、堅實的群眾基礎。《明刊閩南戲曲弦管選本三種》就有《陳三五娘》等梨園戲的痕跡。它不僅記有南音的滾門曲牌,同時還標有唱詞及南音工×譜的撩拍記號,這說明南音與梨園戲的密切關系由來已久。 梨園戲的產生不僅豐富了南音的"指"與"曲"內容,同時通過演出實踐而對南音的撩拍、樂器、定音等方面作了發展。撩拍方面由原來二分音符為一撩而緊縮為四分音符為一撩;樂器方面則由品簫代替洞簫;定音方面也由"以工為商"為標准音的洞管定音法,一改為"以×代工"的品管定音法。由於南音與梨園戲在歷史長河中互為滲透吸收,互為交融發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從某方面而言,梨園戲對南音所作的改革更貼近現實生活,群眾也更樂意接受,這無疑起到完善南音和充實南音的作用,讓南音藝術更具生命力。 不僅如此,閩南的其他地方戲曲,諸如提線木偶戲、高甲戲、打城戲,甚至薌劇(歌仔戲),它們在發展過程中也同樣從南音中吸收養分來豐富自己,如歌仔戲最富特色的大廣弦,不就是從南音二弦演化而來的嗎?同樣,閩南諸劇種在面向民眾的演出過程中又不斷地豐富了南音,實踐了南音,讓南音更貼近群眾、更深入人心,而成為人們的精神食糧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編輯本段古樸優雅
特點
據學者研究考證,從南音的曲牌名稱、格調韻味和所用樂器的製造特點、演奏姿勢等方面看,都足以說明南音與唐宋大麴、法曲、宋詞、元散曲有著密切關
系,"是一部立體的中國古代音樂史"。它保留著唐宋古典曲牌,有濃厚的中原古樂遺風,間或融入某種異域情調。
樂器
南音所用的主要樂器洞簫又稱"尺八",十目九節,其長0.6米,延用唐簫規制,聲韻渾厚深沉。前幾年日本"尺八"演奏團來泉州訪問,就是自稱要來"尺八的故鄉"尋根覓源的。演奏南曲的琵琶(南琶),彈奏時採用橫抱姿勢,與豎抱的北琶迥然而異,卻和泉州開元寺內的飛天樂伎及敦煌壁畫上的飛天造型十分相似。南音的二弦與魏晉"奚琴"相似,拍板與唐以前的"節"相同。而用閩南話演唱南曲,其中就有許多中原古語的詞彙和音韻完好地保存至今。
編輯本段泉州南音
泉州南音演奏演唱形式為右琵琶、三弦,左洞簫、二弦,執拍板者居中而歌,這與漢代"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的相和歌表現形式一脈相承。其工尺譜記法自成體系,是古代音樂記寫形制之遺存。橫抱演奏的曲頸琵琶、十目九節的洞簫、二弦、三弦擊拍板等,也都因襲古樂器遺制。南音曲目有器樂曲和聲樂曲兩千餘首,蘊含了晉清商樂、唐大麴、法曲、燕樂和佛教音樂及宋元明以來的詞曲音樂、戲曲音樂等內容。南音以標准泉州方言古語演唱,讀音保留了中原古漢語音韻。演唱時講究咬字吐詞,歸韻收音。南曲曲調優美,節奏徐緩,古樸幽雅,委婉深情。 泉州南音由"大譜"、"散曲"和"指套"三大部分(俗稱"指"、"譜"、"曲")構成完整的音樂體系。"指",即"指套",亦稱"套曲",是一種有詞、有譜、有指法(即琵琶彈奏指法)、比較完整的套曲。每套套曲由兩首至七首散曲組成,以音樂的"管門"和"滾門"歸類編成套,共50大套,主要有《自來》、《一紙相思》、《趁賞花燈》、《心肝撥碎》、《為君出》5套。"譜"是有標題的器樂套曲,附有琵琶彈法,是有標題的器樂套曲,沒有曲詞,以琵琶、洞簫及二弦、三弦為主奏樂器。每套包括三支至十多支曲牌,共16大套。內容多為描述四季景色、花鳥昆蟲或駿馬賓士等情景,其中著名的有"四"(《四時景》)、"梅"(《梅花操》)、"走"(《八駿馬》)、"歸"《百鳥歸巢》)4套。"曲"即散曲,又稱草曲,只唱不說。有譜、有詞,一般由琵琶、洞簫、二弦、三弦等四件主要樂器伴奏。內容大致可分為抒情、寫景、敘事三類。曲詞的內容,主要取材於唐傳奇、話本和宋元及明代戲劇人物故事,其中《山險峻》、《出漢關》、《共君斷約》、《因送哥嫂》等曲目廣為流傳。
編輯本段音樂瑰寶
意義
泉州南音有深厚的群眾基礎,作為陶冶情操、自娛自樂的文化表現形式,它與閩南人的生活密切相關,閩南人聚居之地幾乎都有民間南音社團。除了在閩南地區
的泉州、漳州、廈門和港、澳、台地區以外,泉州南音還流播到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緬甸、越南等國家,成為維系海外僑胞和台灣同胞鄉情的精神紐帶,對增進民族認同感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組織
泉州有很多南音組織。據記載,最早當屬建於明崇禎三年(1630年)的晉江深滬御賓南音社了。早期泉州市區的南音組織有"筠竹軒"、"靈裳閣"、"昇平奏"、"回風閣"及"回風閣俱樂部"等。泉州周邊各縣市、各鄉鎮亦幾乎都有南音社團組織。特別是在比較富裕的鄉鎮,南音社團活動則尤為活躍,被譽為"南音穴"的浮橋鎮就是其中一例。這個富庶的小鎮,人文景觀極為豐富,笱江月色讓人流連忘返,也孕育不乏南音人。夜晚,人們經常聚在橋頭邊的榕樹下聽老人們講李九我的故事或接官亭的傳說,遠處還不斷傳來絲絲的弦管聲。夜深,當人們返家路過下洲巷、祠堂口、和光宮,南音依然陣陣,清音雅樂不絕於耳。那時浮橋南音之盛,可見一斑。據浮橋下洲村84歲高齡的老藝人蔡百合介紹,早在60年前,就有許多資深的南音藝人在浮橋開館設閣,收徒傳藝,那時浮橋的"臨江閣"在新門外一帶名噪一時。當時,"延陵吳"13鄉為"割香"慶典而舉辦的南音大會唱可說是盛況空前,那幾天人們興高采烈,到處張燈結綵、高搭錦棚,先由來自泉州城裡及廈門等名社團登台獻藝,再有13鄉社團才一一登台演唱。"臨江閣"出色的演唱讓其他名社館閣刮目相看。
編輯本段蓬勃發展
解放後,南音事業蓬勃發展。南音社團不僅有業余的組織,還有專業的組織。如1960年由視南音為無價之寶的王今生市長一手創建的泉州南音樂團,40多年來,
不僅培養造就了一批南音專業人員在各地區發揮骨幹作用,而且在各種賽事及訪問交流活動為泉州爭了不少榮譽。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常年活躍在街頭巷尾的眾多業余南音社團,與群眾的接觸最為直接,也最受群眾的歡迎,他們為泉州南音的普及與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泉州市南音愛好者、華僑、華人也不時給他們以各方面的支持與經濟贊助,為弘揚泉州南音事業而作了可貴的貢獻。 三五成群,家庭式的南音演唱在泉州最為常見,可說比比皆是。以曲會友、以聲傳情是弦友們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選擇。主人們對待來者,不管初交或深交,都會奉茶施粥,若遇知音還會備辦酒席招待。南音的藝術魅力讓他們相處得十分融洽和諧。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8日,福建省泉州市南音樂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編輯本段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列為遺產
2009年10月1日,南音(泉州弦管)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此時距2002年5月泉州市正式啟動泉州南音申報工作已有近8年的時間。 在歡慶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華誕的日子裡,泉州南音正式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第四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成果
南音原稱弦管,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樂種,是我國彌足珍貴的民族音樂瑰寶,被譽為「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中國民族音樂的根」。南音典雅優美,獨具魅力,千年來廣泛流傳於泉州一帶閩南語系地區,並遠播台灣、港澳和東南亞等地,成為聯繫世界各地閩南人的精神紐帶。作為南音的發祥地與集中地,我市歷來重視和愛護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民間的弦管班社館閣,幾乎遍布城鄉各地,以至山邊海角,愛好者自願結合,自娛自樂,隨處都有管弦之聲。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市首次出現由文化部門出面組織的弦管團體和公辦樂團,弦友們成為新文藝工作者,他們學習新事物、服務新社會,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改革開放以來,泉州弦管重獲生機與活力,民間的弦管團體恢復發展至500多個。在1981年至2005年期間,泉州市已成功舉辦了8屆海內外南音大會唱。從1990年起,南音進入中小學課堂,並且年年舉行中小學演唱演奏比賽,至今已舉辦了20屆。泉州師院、泉州藝校招收南音專業學生,開辟了傳承新渠道。而在保護與研究南音文化遺產方面,成立於1985年的中國南音學會、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做了大量艱巨、基礎性的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保護
相關政府歷來十分重視南音的保護與弘揚,將其擺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2002年,泉州市啟動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南音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工作,並把申報的過程作為保護與弘揚的過程,如制定實施泉州南音藝術保護與振興的決定,開展南音社團的普查和南音專業代表性傳承人的推薦與報批,支持文化部門出版或發表一批弦管典籍與研究論著,等等。目前,泉州市政府投資建設的泉州戲曲、南音陳列館和泉州南音藝苑已先後落成啟用;專業團體和民間社團也多次晉京和出境、出國交流與演唱,產生良好的影響。可以說,泉州南音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和價值日益彰顯,泉州南音榮登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實至名歸!
編輯本段同名歌曲
歌曲:南音 歌手:方大同 專輯:soulboy 歌名:南音 演唱:方大同 專輯:soul boy 作曲:方大同填詞:林夕 在他的墨鏡里 看不到二泉的月映有多麼蒙朧 只記得少年時 練習著二胡時琴弦勒出了血紅 三十四歲後失明了 怎麼用他雙眼尋找自己的光榮 小時候拉奏著浪淘沙 他們說他是個天才兒童 可是下一個畫面里 他就走在街販賣著他的童夢 喧嘩酒家中擁擠的小巷中 他拉著等待著誰為他而動容 音樂沒人懂 打賞要人懂因為他真的很窮 漆黑北風中飄渺的燭光中 他想他總能為人們奏出彩虹 音樂自己懂 一樣有聽眾沿途點亮 他命運的燈籠 二泉映月他才不管紅與不紅 圓圓的墨鏡里 自圓其樂昭君出塞自有人歌頌 他人窮名不窮 他人窮志不窮音樂證明他有用 回家路上由他老婆 摻扶著拉奏著那一曲才最感動 不知道路過的聽到的 免費的有沒有因此心痛 最親愛的聽眾 想像他們的臉孔流淚或滿臉春風 老爸是他英雄他慈祥的臉孔 也漸漸地消逝在南音的琴聲中 南音本說「河南話」 千年流傳有遺韻 宋室南遷,趙匡胤嫡系皇族在泉州一住就是147年,人口發展至3000多。中原移民不僅帶來了中原音樂,還把其家鄉話「河洛語」也帶至泉州,而且反客為主成為泉州的主流語言與音樂,一直保存至今。 「南音」原稱「泉州南音」「泉州弦管」,是保存在福建東南沿海的一種古老音樂,所以有時也以「福建南音」稱之。但南音發祥於歷史文化名城泉州,以泉州地道方言演唱,所以海內外弦友習慣通稱為「泉州南音」。這種古樂使用的「上、下四管」傳統樂器,簡陋古樸,看起來不起眼,但演奏起來,旋律古遠典雅,歌唱者以泉腔「照古音」咬字吐音作韻,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無不扣人心弦。 南音原不姓「南」 其實,南音並不「生於南國」,最早可追溯至中原早已消失了的古樂與「河洛語」。 1983年,時任中央音樂學院名譽院長的趙沨在泉州調研之後認定:泉州南音「是中國音樂歷史的活化石」,並倡議在泉州成立中國南音學會,發動國內外音樂史家開展南音學研究。時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的黃翔鵬也贊同趙沨的觀點,認為泉州南音「既與歷史樂種有著諸種聯系,本身又是當代猶存的樂種。」 據音樂史記載:中國音樂發展至盛唐達到頂峰之後,幾經戰亂便灰飛煙滅,到了宋代就已經找不到唐代的音樂了。後來人們只能從古墓、敦煌莫高窟、佛教寺廟以及民間的收藏中,找到一些寶貴的音樂史跡。秦漢時期的橫抱琵琶、豎吹尺八,晉唐的篳篥、拍板,敦煌壁畫上來自天竺的「迦陵頻伽樂舞」和西域各式各樣的絲竹樂器及演出場面。但這一切都僅僅是歷史遺跡,只見其形不聞其聲。所以,一些音樂史學家們感嘆中國音樂史是一部「啞巴音樂史」。 所幸的是,「禮失求之野」,樂失也存於野。音樂史學家們發現了既古老又鮮活的泉州南音。它傳承了晉唐音樂的歷史信息,又積淀了歷代的音樂文化特徵,並存活於海內外講閩南語的地區,成為一部活的中國音樂史。 南音在新中國成立前,一向被稱作弦管。史料證明,弦管之稱,始於漢初,風行於魏晉,《晉書·樂志》有「凡此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弦管」的記載。唐·杜牧詩句「弦管開雙調」中兩個古樂名詞「弦管」與「雙調」,都保存在泉州編訂出版的《明刊戲曲弦管選集》中。在晚唐也有「弦管鐃拍、出沒花柳」的記述。在五代後蜀《花間集》中,更有多處以「弦管」描寫絲竹之聲的。但「往事越千年」,「弦管」之名早已消失,只有「泉州南音」繼承和保存下來。 南音主要的演唱形式是,右邊分別為橫抱曲項琵琶和三弦者;左邊分別為豎吹洞簫(古稱尺八)和拉二弦者(宋以前稱奚琴),唱者居中執拍板而歌。這種演唱形式,是漢「相和歌--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的遺制。而其主要樂器,無不是漢唐的傳承,可以與《中國音樂文物大系》刊載的古樂器互為印證。 南音以「乂、工、六、思、一」五個漢字記譜。這五個譜字與唐高宗(650-683)時的「樂調」六個譜字「思、一、六、犯、工、六」十分相近。南音五個譜字右旁加上琵琶指法和撩拍號,稱為「工乂譜」或琵琶指骨譜。「敦煌古譜」的撩拍符號與其近似。「敦煌古譜」僅有25首,可惜被劫至法國,難得一見。而南音「虛譜無詞」的器樂曲譜就有15大套,有譜有詞的「指套」有50套,散曲多達2000多首。音調分4個「管門」、7個「支頭」、108個「滾門」,節律有序,自成體系,又保存了唐燕樂「雙調」「越調」「背雙」的調名和唐教坊的「拂(諧音作舞)霓裳」「杜韋娘」「玉樹後庭花」等曲名,是一個積淀大量古代音樂信息的寶庫。 人口遷移形成「南音」 歷史上作為政治文化中心地帶的中原曾多次發生戰亂,戰亂迫使那裡的皇族、士族以至黎民百姓紛紛南逃。泉州美稱「溫陵」,有較好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通過晉代「衣冠南渡」和唐宋的多次遷徙,以及大量官兵先後入閩形成的移民大部分就居留在泉州。而宋室南遷,由「南外宗正司」管理的趙匡胤嫡系皇族在泉州一住就是147年,人口發展至3000多。中原移民不僅帶來了中原音樂,還把其家鄉話「河洛語」也帶至泉州,而且反客為主成為泉州的主流語言與音樂,一直保存至今。南音還哺育了泉州南戲,先後孕育誕生了梨園戲、傀儡戲以及高甲戲、打城戲、布袋戲。這些戲種都以南音作為基本聲腔,而南音又從戲曲中吸取優美的唱段作為它的散曲與套曲。曲與戲的互相依存、互為滋養,便形成了一個興旺發達的戲曲家族,成為閩南人在漫長農耕時代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生活內容。之後,南音逐漸傳向周邊地區,帶到海外東南亞各地,形成一個約5000萬人講閩南語的南音文化圈。在這個南音文化圈中,30年來共舉辦了15屆南音大會唱。 南音何以倖存? 泉州南音1000多年的發展歷程,沒有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卻能夠幸運地存活下來。原因之一在於它的深入人心。人們自覺地愛護它,口傳心授,世代相承。文革時期,有的人牆上掛著「樣板戲」曲譜,口中唱的卻是南音;有的弦友,把曲簿包上層層油紙,挖地三尺,埋在床前;有的則藏之古墓。原因之二,海內外有不少熱心人士,傾心搶救保護。400年前刊刻出版的《滿天春》《鈺妍麗錦》《百花賽錦》三本雕版書,刊載272首弦管曲詞和18出與弦管相關的戲文,國內已盪然無存,無人所知。後來英國牛津大學教授龍彼得在英國和德國圖書館發現了它們,並經過二三十年的調查研究,寫出長篇論文。另一部刊刻於100多年前的《文煥堂指譜》,閩南一帶尋覓多年,不見蹤影,卻出現在台南玉市上,幸為台灣成功大學教授胡紅波重金買下。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分別與兩位教授合作,經過認真校訂、翻譯,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了《明刊戲曲弦管選集》和《清刻本文煥堂指譜》兩書,為南音溯本探源提供了可靠的史料,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重視。而大量的民間手抄本,也先後整理、校訂,大部分已匯編出版。2009年,南音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將進一步促進這份珍貴文化遺產的保護。
編輯本段同名書籍(即將開始創作)
作者:笛安 連載雜志於雜志《最小說》 相信即《西決》《東霓》之後,《南音》會閃爍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編輯本段同名人物
《最小說》最強實力作者笛安的作品《西決》及其姊妹篇《東霓》中出現的人物。鄭南音是鄭東霓、鄭西決的妹妹。生長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自幼深得家人寵愛,因其屬兔,被家人親昵地稱作「鄭小兔」或「兔子」。 在《西決》中,我們看到的鄭南音是個可愛、活潑、開朗、樂觀的少女,也是個執著的追求自己的愛情,願意去放手一搏的人;在《東霓》中,我們看到的鄭南音是個喜歡小孩子,愛姐姐並且能和她站在同一戰線上的女生,她也可以在重病的爸爸面前做到堅強勇敢,是個懂事孝順的孩子。
6、世界上哪個國家最賤?
韓國!韓國這是奴性心態的兩面,一方面極度仇視日本,另一方面又極度巴結日本。我在韓國兩年,參加漢學學術會議時,韓國主辦者都是先請日本學者上車,鞠躬90度,然後請台灣學者上車,不鞠躬。最後輪到大陸學者,車就不夠了,長者還可以擠一輛,年輕的就自己打車走了。而私下,他們又大罵日本,不共戴天的樣子,說得日本一點好處也沒有。這都是殖民地心態的表現,也許過二三十年才能緩過來。
不要怪韓國,生氣也沒用,中國自己搞好了,韓國這種趨炎附勢的國家自然會浪子回頭的。
韓國人在這個世界上最怕誰呢?是他們的另一半--北朝鮮!北朝鮮在韓國人的眼中是無法控制的一條瘋狗,北朝鮮有核武器,北朝鮮正在挨餓,如果那邊的人們餓瘋了,也許他們會發動戰爭,這是韓國人的思想和他們最擔心和害怕的。所以盡管心中討厭美軍,美軍在他們的國土上幹了那麼多不好的事,但在自己的軍備能力不強的情況下,還是願意美軍留下來。自己打不過北朝鮮,唯一的辦法是留住美軍,用美國來牽制對方。所以有了韓國痛哭流涕挽留美軍的場面,如喪考妣的悲痛之下是對戰爭的恐懼和自己生活的擔憂,他們才不考慮國家的臉面呢!
韓國人不買外國產的汽車是么?韓國70%人買國產車,那餘下的30%買外國車的人是什麼人呢?都是有錢人,恰恰是這個社會的有錢人。所以不買外國車不是因為愛國,而是因為還沒有這個經濟能力。 韓國人不買日本貨是嗎? 那麼每年韓國對日本的巨額貿易逆差是怎麼產生的? 2005年韓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是200多億美元! 日本的服裝/化妝品/電器/是韓國人的最愛.
韓國特別愛國,人人願意為國家服務是么?可有很多人為了逃避兵役服務要拋棄國籍,不做韓國人了。而這是什麼人呢?他們正是官員 律師 教授等上層社會家庭的孩子。人們譴責他們也不是為了愛國,而是人們感到了不平等。 說韓國人愛國,不如說韓國人更愛自己,他們是愛國,但並不比我們中國人更愛國。
不要高看了韓國.中國人的心胸/豁達/智能/品位/博大, 韓國人永遠也學不到. 所以無論歷史還是將來,韓國永遠只能夠跟在中國的後面做小學生. 以韓國的狹隘特性,韓國永遠也只能是一個三流的小國寡民.
韓國人喜歡誇耀他們比中國早20年舉辦奧運會。
但是,事實不是這樣簡單,韓國是1982年獲得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主辦權。當時因為舉辦奧運會是一個虧本買賣,只有日本的名古屋和漢城參與申辦,因為日本國民反對,名古屋後來也退出,漢城輕而易舉獲得主辦權。
因為1984年洛山磯奧運會一舉賺錢,主辦奧運會變的炙手可熱。
1993年因為悉尼賄賂和不正當競爭,中國僅僅以2票告負。
2001年,中國擊敗強大的巴黎、多倫多,大阪,以絕對優勢勝利。
與當年的漢城的輕而易舉不可同日而語。 我們要看到自己國家的進步,不要總是抱怨自己的國家。回首看看20多年前的中國是什麼樣子,因為文革錯誤,國民經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落後愚昧。短短20年來今天的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家在積極進步,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取得今天的成就是非常不容易的。 國家的發展需要時間,中國現在正處於經濟起飛的階段,再有20年的和平建設,中國將成為繁榮富強的偉大國家。
韓國確實有些媒體不自重,篡改歷史,一些韓國人在中國人面前,自以為了不起。這也是他們的狹隘可悲之處。 正確地說起來,韓國想上進沒有錯誤。只是這個國家不太好相處,敏感又脆弱,同時還惦念著你的什麼東西,總想向你炫耀。對這樣一個即敏感又脆弱的國家只能恩威並重,在大事上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真實地位,不要有非分之想。和他們合作,爭取雙贏的結果可能是最好的.
一個人要想得到別人的尊敬,首先要學會尊敬別人,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這一句話,送給某些韓國人。
我的一個堂叔,前幾年,作為一個公司副手,陪老總去韓國談一筆生意,而之前他並未去過韓國也不了解韓國。談判之餘,跟著老總和韓方人員有過幾次酒席上的來往。 酒席上,他們常常問老總中國有沒有電視、電腦啊,有沒有蘋果啊之類的問題。老總回答了之後他們還一副不信的樣子,後來越問越過分,言辭之間頗為鄙夷。老總發怒了:中國除了美軍,什麼都有!搞得那幫人灰溜溜的,場面極為尷尬。後來這單生意也沒談成,老總回國後逢人邊說:那幫韓國龜孫子,給臉不要臉!
我堂叔之後的總結是:韓國人的說話方式很無理,作為生意場上的人,是不能接受的,對兩國人民的交流,更是有害。
自從他們引進還珠格格後,在韓國火得一塌糊塗。於是,他們發了禁令,中國電視劇一律不準引進。(總共三大電視台,非常好控制)
不喜歡韓國的文化,是不喜歡韓國的重要原因。很多韓國人表面上文明有禮,可離開了公共場合,卻是另外一番模樣。有很多跟韓國人合住的同學,說他們的室友經常在他們睡覺的時候吹頭發,講電話等等,吵得不得了。 好多青年男女明明談戀愛,可是當眾表現一點也不親昵,甚至有些人是男女朋友關系,但跟他們同系的同學都看不出來他們是男女朋友,這多怪異阿。相愛就要表現出來啊。
提到文化,不能不提到韓國人。這方面,愛看韓劇的韓國人恐怕要失望了。很多韓國男人都很大男子主義,認為自己是個男的就多麼了不起了。每天晚上十點鍾乘地鐵的時候,車廂里彌漫著惡心的韓國男人喝過酒的味道。
韓國女性漂亮?嗬嗬,你觀察初中生高中生就會發現,裡面漂亮的女孩很少,這話不是我說的,是一個澳門的男同學說的。那為什麼到了大學都變好看了呢?整容阿。因為底子不好,所以整容工業發達。一個韓國的女性也說,韓國女孩沒有中國女孩好看。有的人還說韓國多麼好的繼承了中國的優良的文化傳統,如果中國優良的文化傳統就是歧視婦女的話,我想,那不要也罷。
韓國人最愛攀比,喜歡一窩蜂。文中舉例是染發。染發很早以前就在日本流行,但經過了很多年,街上也還是有許多的黑頭發。可是一傳到韓國,就迅速的普及,世界盃上韓國隊那滿場的黃發,偶像演員們滿頭的黃發......
在韓國真的是這樣,他們氣的你想笑。
"你是中國哪裡里來的?"
"**省"
"**省有我們的**市大么?"
"比韓國都要大!!!!"
其實看韓劇有好處的,每次看都能找出一堆可笑的東西,金順買排骨還要從裡面挑出幾塊送給奶奶,要在我們國家,排骨拿得出手嗎?鍍金的送人還差不多。浪漫滿屋裡喬妹的朋友抱了一個西瓜當作禮物來拜訪。還有最搞笑的,原來他們皇帝老子住的所謂景福宮其實只是一個破屋子,牆頭低到墊兩塊磚頭就可以看到裡面發生得一切,記得長今那個叔叔看長今參加御膳宮女考試的場面嗎?我笑噴了!
在韓國的時候,常常聽到韓國人喜歡諷刺中國說,韓國有三星,LG,中國有什麼?
我問韓國人,你們除了三星,現代,LG, 還有什麼? 這幾個企業產值占你們韓國總產值的大半以上, 三星/現代如果有一天垮了,韓國也就完蛋了.其他的呢?
我們中國有什麼?
先不跟你們談文化和歷史(你們喜歡剽竊),也暫時不把香港台灣澳門包括在內就說大陸的現代工業,
下面是你們沒有的
1、我們有需要20萬個精密零件的宇宙飛船以及其後的產業鏈, 我們已經有五艘宇宙飛船上天,你們韓國人有嗎? 不要跟我說汽車,汽車只要1萬多個零件,而且韓國汽車在國際上是低等三流汽車的代名詞。
2、我們有龍芯CPU, 世界上僅次於美國,你們有嗎?
3、我們有收購了IBM的聯想,聯想Lenovo在全球PC市場佔有率排第三名,你們有世界著名的PC品牌嗎?
4、我們有三峽這種巨無霸工程,你們造得出來嗎?我們能去國外投標比三峽發電量大兩倍的水電站,你們有資格嗎?
5、我們能造J10三代半戰機,核潛艇,核導彈,中華神盾艦,洲際導彈,你們造的出來嗎? 你們除了跟美國買,讓美國踐踏你們的國土,你們還有什麼?
6、世界上只有中國、美國\俄羅斯擁有火箭發射衛星技術,小日本的火箭也沒有這個能力。我們有60顆衛星在天上飛,你們韓國有嗎?
7,我們的華人在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控制了這些國家的經濟,你們韓國還有什麼?
8,我們的華為公司是全球一流的第三大通信設備製造商,擁有完整的自主技術和研發能力,華為公司的程式控制交換機/寬頻/互聯網通信設備已經覆蓋亞洲、歐洲、非洲和美洲,年銷售收入接近100億美元,華為能讓Cisco發抖,你們有嗎?
9,你們引以為豪的三流韓劇,出了亞洲又有誰知道?我們的〈英雄〉〈十面埋伏〉〈卧虎藏龍〉〈霸王別姬〉這些電影哪裡一部不是在美國票房接近上億,你們韓國有嗎? 我們的成龍,章子宜,李連傑,鞏麗,周潤發都是世界級影響的大牌,你們的金喜善出了東亞,又有誰認識她呢?
下面的產品,中國很快就會收拾你們
1、家電,中國的家電製造商海爾/海信/TCL/格力/美的/科龍/格蘭仕上述企業每一個主打產品,都已經是全球同類產品最大的家電製造企業之一。中國家電市場日本產品已經基本被我們的企業趕出去了,等著海爾去收拾你們吧。
2、造船,目前中國排世界第三,不過你們賴以賺錢的天然氣液化船,我們已經造出了,你們等著被幹掉吧。3年之內你們等著全面被我們KILL吧。
3、IC產業,你們自己人統計我們跟你們差距是1年左右,等著我們的中芯幹掉你們的三星吧。
4、網游,目前中國國內你們的份額在我們的國產游戲打擊下,已降到30%,緊接著在中國以外你們等著吃苦頭吧。
我們和你們有差距的地方: 我們的國土沒有美國的軍隊, 我們是獨立自主的國家.你們需要美國的保護,你們的婦女在自己的國家被美軍強 J了, 你們韓國連獨立司法的權利都沒有.
1、足球。我們的球員是小學初中文化程度,不踢球就是地痞流氓。
2、自慰能力,你們韓國人喜歡自慰,這點中國人比不上你們。 你們沒有大面積的國土,於是幻想著東北是你們的;你們沒有文字,於是幻想著漢字是你們發明的;你們沒有醫學,於是幻想著中醫針灸是你們發明的。你們沒有偉人,於是幻想著孔子,西施是韓國人。你們的飲食單調的可憐,於是污衊中國菜油膩(可憐的韓國人哪裡里知道中國八大菜系油膩的只有北方菜)。
最後說一點,你們韓國人在國內自以為是發達國家,可是按照聯合國人類發展署的定義,亞洲只有日本、新加坡和中國香港地區屬於發達水平。實際上,韓國只是我們眼睛裡的小丑,我們眼睛裡看到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超越美國。 我在韓國生活工作一年多。 坦率說,韓國的平民百姓其實還是比較淳樸,有人情味的。 但是,這個國家的精英階層,包括媒體,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相當多數對中國不友善。這是這個民族非常可卑和危險的現象,也是我鄙視韓國的真正原因。
以我的觀察,他們並不是真正恨中國,而是一種病態的心理,是一種復雜的心態。 由於長期以來,韓國夾雜在大國之間,歷史上先是拜中國為宗主國,是中國的附屬國;近代受日本欺負,造成他們偏執狹隘的心理。 事實上,雖然歷史上韓國是中國的附屬國,但是中國一直是善待高麗民族的,韓國人也很清楚。他們真正嫉恨的是日本人。 但是他們不能夠接受本民族的歷史,不願意接受中華文化的對韓國文化的大影響。 因此,千方百計切斷高麗歷史與中國歷史的紐帶,抓到一點芝麻,就借題發揮,高麗歷史如何如何,甚至狂妄到想篡改歷史,說是高麗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源頭。 這就非常讓人感覺可笑了。
熟悉古代歷史的都知道,中華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的發源地,是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確認的,中華文明對亞洲和東南亞的影響,也是舉世公認的。
韓國人完全可以正確面對歷史,從現在開始扎扎實實建立自己的本民族文化。 但是,他們不是這樣,極力否認中華文化對韓國的影響,其實中國go-vern-ment和人民從來沒有把自己的文化強加給他們。他們這樣,是自己的掩耳盜鈴,此地無銀三百兩。
有一次,我對韓國同事說,你們何必呢,中國又沒有強加說韓國文化發源於中華漢族,你們極力否認,這不是不打自招嗎?
韓國對美國軍隊駐扎在自己的國土;對韓國的青年作為美國的炮灰派去伊拉克;對歷史上曾經受日本的欺負凌辱;對朝鮮半島的分裂;對曾經是中國的附屬國,基本沒有自己的本民族文化,感到深深的自卑和屈辱。
我在韓國期間,電視報道,一個韓國人在伊拉克被當地民族激進分子作為人質,經過幾天,最後被殺害,電視全程報道跟蹤了這樣一個事件。 恰好後來中國福建的民工也被伊拉克當地民族激進分子作為人質,經過中國go-vern-ment的斡旋和全力營救,福建民工被安全釋放,這件事情,更在韓國人內心激起漣漪,感到自己民族的悲哀和國家的弱小。
所以,綜觀韓國的歷史,我們就不難理解韓國人偏執的愛國情懷,這其中有非常深刻自卑和狹隘心理。 我們要愛國,但是,絕對不是學習韓國這樣的態度。
本來,韓國人如果能夠莊敬自強,正視本民族的優劣,奮發圖強,完全可以取得世人的尊重。 但是,他們選擇了另外的思維,阿Q精神,粉飾自己的歷史,粉飾自己的文化,粉飾自己的現實生活,在對外輸出的文化節目上粉飾和包裝,俊男美女。
本來這是一件小事情,但是當一個國家民族,津津樂道,滿足於這樣的表象;以為依靠幾個明星就是橫掃中國和亞洲,就是一種畸形現象了。
所以,現在的韓國人,以嘲笑和蔑視中國,來平衡自己的畸形變態心理,以貶低中國證明自己的優越,而這種現象是發生在韓國的主流媒體上,發生在韓國知識精英階層上,不是發生在一般的平民百姓身上,所以就不得不讓我深思。
中國有古語:知恥而後勇,有容乃大。所以有歷史上強盛的中國,中華文化容納、同化了歷史上的很多民族,使中國成為一個多元的各民族並存的國家。 你們不要妄自菲薄,走出去看看,你們會發現,今天的中國go-vern-ment,今天的中國人民,在走一條走向富強的、有尊嚴的康莊大道。 雖然這條道路不平坦,雖然我們有很多的不足,雖然我們現在的環境還不夠清潔,政治不夠民主,百姓不夠富裕。
但是你們可以看看20年前的韓國、台灣和新加坡,他們那時候有什麼清潔、民主。 國家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我們的自尊自愛,和奮發圖強。
今天的中國,正視自己的不足,正在卧薪嘗膽,我們為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而自豪。
韓國商品在中國被塑造成高品質的代名詞。事實上,就象GE公司韋爾奇所說,韓國從來就沒有生產出象ipod這樣的創新產品。韓國的電器僅僅是做點表面的工夫,而沒有自主的創新,卻以強大的廣告來佔領市場。
中國的家用電器質量已經非常好,但是,和中國電器一樣的韓國電器,就因為是韓國的,以高價掠奪我們善良百姓的錢包。 中國媒體似乎有自虐症, 常常喜歡神話韓國,抑中褒韓, 常常說什麼韓國如何如何好,然後再貶低中國,無知地打擊國人的自尊和自信。
國內的媒體還宣揚過說韓國人如何如何重視"端午",似乎應該把端午拱手相讓了。
但很抱歉,我在韓國還真感覺不出來。首先我身邊的年輕人根本就沒多少人知道端午這個東西,那一天也根本不像國內媒體所說"全國慶祝",連休假都沒有,一切如常。當然有的地方有慶祝活動,但那是拿來作秀的,go-vern-ment出錢搞的公關活動,為什麼要這么勞民傷財?把端午這個東西從中國人手上奪過來成了"大韓民國"的文化遺產,光榮呀,"民族自信感"大增呀,更重要的是,以後可以以此為證據"考證"出韓民族文化對中華的影響。
我在韓國被多次問到:"中國有沒有中秋節,中國有沒有春節"之類的,不要笑,這其中很多是名牌大學博士,以至於我後來實在厭煩了答他們:"農歷是中國人發明的,所有農歷節日中國都有。"
還有個韓國名校博士一次和我討論,信誓旦旦的說甲骨文應該是從朝鮮半島傳到中原的,並引用了一些韓國學者的"論據",遇到這樣的事我都懶得爭辯了,真希望他在國際學術會上做這個報告,也給西方人看看韓國學者的"風采"。
後來我看了篇韓國學者的文章,乖乖,連大禹治水用的"神書"都是朝鮮半島傳過來的,對韓國學者的學術能力我簡直找不到語言形容了,驚如天人。
要知道韓國直到15世紀才有自己的文字,韓國建國後為了"去漢化"才禁止使用漢字的,它們的學者"參考"的史書幾乎都是用漢字寫成的中國史書,它們以前還根本沒有文字記錄的歷史呢。
真實的韓國:資源匱乏、飲食單調、美女並不如雲
(三):一個留韓學生的經歷:
四年前,我隻身來到韓國,說實話,來之前,我受到"韓流"的影響挺深的,打心裡認為韓國是個很好的國家,有多麼先進,韓國人有多麼和藹親切…….
但是,這一切的喜愛之情,在我抵達漢城之後,都瞬間的化作了失望和恐懼……坐在車里的我,吃驚的望著車外的街道,滿腦子就是一個想法:不是吧,怎麼這么破啊!?這真是漢城?!韓劇里看到的高樓大廈,豪華別墅都哪去了?!為什麼這么多破破爛爛的小房子,而且還蓋的亂七八糟的,韓國是不是沒有城市規劃局啊?!為什麼街上的好多景象,都跟電視劇里相差太遠?!這簡直就是兩個國家嘛!!!!.
隨後的日子,我因為語言不通,也沒怎麼敢上街,心想著等開了學,就能交上韓國朋友了,因為在國內的時候,看到的聽到的都是國人對外國人很友好,所以我想韓國人應該也這樣吧……所以開學後,我"傻呵呵"地到處跟人說"我是從中國來的",本以為他們會表示歡迎,哪怕是最起碼的禮貌也好,可沒想到他們一個個都只是"噢"一聲就走了,好冷漠,冷漠的我後背直冒冷汗….
慢慢的,我的語言好起來了,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麼那些韓國同學聽說我是中國人後,反映如此冷淡……下面舉幾個例子,都是我的親身經歷:.
一.跟朋友找房子,搬家那天,房東來敲門,送了我們一對牙刷和牙膏,我和朋友挺納悶的,為什麼要送這個,當時還以為韓國有這個習俗呢,結果房東說"這個叫做牙刷,那個叫做牙膏,我們韓國人都刷牙的,你們來到韓國以後,也要學習刷牙,既然家裡送你們到先進國家來學習,那就要學的徹底一些……".
天哪……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韓國人對中國有多麼不了解,太不可思議了,離得這么近的國家,不知道也就算了,居然還歪曲……從那時起,我就決定:關注韓國的go-vern-ment和媒體都是怎麼向國民宣傳中國的…….
二.半年後我交了個韓國男朋友,當時也是為了盡快把語言學好,跟他的朋友們一起喝酒的時候,其中一個人問我:"怎麼樣?韓國好吧?在中國的時候也坐過沙發嗎?",我男朋友:"不要這么無知,我去過中國,去過北京,大連,南京,很發達,你們應該多走走~!"……結果那天晚上,男友被打了,理由就是:他不配做"大韓民國"的人…….
三.也是男朋友的一個朋友,有一次在我家看電視,正好演張藝謀的"一個不能少"(順便提一下:來韓國這幾年,電視上看到的中國電視劇或電影,不是七八十年代的古裝片,就是農村片,跟國內成天放那些誇張韓國好形象的韓劇,真是鮮明的對比),看著看著,那個人問我:"你在中國的時候,上學也要爬山嗎?爬幾座啊?"…….
四.大學的一個同學,問我:"昨晚看電視,說你們中國代步工具都是自行車,這幾年因為受韓流文化的影響,才開始知道我們韓國的汽車有多棒,韓國的手機有多高級,聽說你們那兒能買得起韓國貨的都是有錢人,你會騎自行車嗎?……".
五.經常遇到一些韓國人,得知我從中國來之後,問我"哇~~那你們家一定是相當的有錢了,能來得起我們韓國,我們韓國人都去美國去英國,最差也是去日本呢~~~!".
六.去年暑假回國,帶了好多漂亮的衣服回韓國,因為我覺得國內又便宜又好看的衣服一點都不比韓國的差,果然開學後,就總有韓國女生拽著我問"哇,你這衣服在哪兒買的?""我喜歡你的鞋,好可愛哦"……我說"都是我從中國帶的",她們說為什麼不在韓國買,我說"現在東大門很多很多很多衣服都是在中國進的,或者在中國製作的"……結果她們說"沒想到,中國人窮也有窮的志氣啊,嘴真硬!"(言外之意:我那些漂亮衣服都是在韓國買的,嘴硬才說是從中國買的).
七.打工的時候,老闆不直從哪兒弄來了幾個芒果,忙好心地招呼我去吃,韓國的芒果很稀少,本來平時就很虧嘴的我,急忙去吃,但是老闆的幾句話,徹底讓我沒胃口了"這是芒果,沒吃過吧?真難為你出生在中國了,多好個女孩兒啊,唉,真可惜了……".
八.我有個當兵剛退伍的朋友,想趁假期跟我去中國玩兒玩兒,因為他的出身挺高級的,家裡有錢到他連冷麵,年糕條那些"普通市民"的食物都沒吃過,天天西餐,日餐,突然聽他說想去中國玩兒,我心裡還暗爽:這次一定要讓他知道知道中國有多好!結果他跟他媽媽商量的時候,他媽媽死都不讓他去,原因是:中國又臟又亂,根本就沒有他能吃的高級西餐,而且中國人很野蠻,萬一被人知道他在韓國是相當有錢的,被搶劫綁架甚至撕票了怎麼辦?!?!……我到現在都挺佩服他媽媽的想像力的,還撕票,以為拍電影呢?!說實話,就算被人綁架撕票,也肯定也是沖著你們韓國人瞧不起中國的!!!.
九.我去做家教,教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小姑娘,有一次故意問了她們所學到的中國歷史,她說:"老師說成吉思汗是罪人,因為他搶佔了本來屬於韓國的大片疆土/****** 文化是我們韓國的,其實中國的東北三省都應該屬於韓國,可你們中國不但不承認,還說韓國曾經是你們的隸屬國,所以老師教育我們,一定要強大祖國,不能讓中國得逞……".
十.韓國的街頭有很多"漢醫院",其實在韓國叫做"韓醫院",因為"漢"和"韓"在韓國是同一個字,所以我一直以為那是"漢醫院",因為不管從用葯,還是到療法,都跟中醫一樣,雖然我不太懂中醫,但我最起碼見過中葯,聽說過療法,最差最差,也知道去抓中葯的時候,那些具有中國特色的葯櫃和小秤吧?!……大二的那年,我選修了跟這個有關的課,是想聽聽韓國人怎麼看待中醫的,因為在韓國真的很火,韓國人很信這個,可是第一節課,老師就在黑板上寫"韓國的醫學",簡稱"韓醫",原來是"韓"不是"漢",那你們的用葯和療法都是自己的嘍?!我怎麼一點都沒看出來?!後來的幾堂課,老師講了"本草綱目",一句一個"我們大韓民國文化的結晶,我們韓民族的驕傲",說到針灸的時候,也連說了好幾次"同學們應該為我們的民族而驕傲,我們有這么偉大的發明!"….
我跟幾個中國同學當時就爆了~!跟老師一頓大吵,真的真的真的是氣氛到極點了!!!!平時你們瞧不起中國人,對中國無知也就算了,我們都能忍!!!但不要臉到連別人的東西也說是自己的,那就太不是人了!!!!最後我們全都摔門而出了,不上就不上!??!.
十一.出去逛街,吃飯,總能遇到很多中國遊客或日本遊客,要是遇到的是日本遊客,店主一般都會先招待日本人,那叫一個陪笑啊,等日本人走後,再"變臉" 來搭理我們,日本人也侃價,但店主就不生氣,等我們侃價,十個店主有八個會馬上不耐煩,一副"買不起就別買!"的樣子,有幾次我們買了很貴的東西,店主馬上問"你們是日本人吧?",我說"中國人",店主"華僑吧?".
……懶得理論,走人…….
四年了,我從按耐不住跟韓國人大吵,到如今的嗤之以鼻懶得搭理……這樣的心理變化過程是必然的,因為不是吵架能解決得了的問題,因為韓國人對中國的"偏見和無知"的思想已經太根深蒂固了,就算你表面上吵贏了,但並不代表你就真的改變了他們的看法……想必大多數跟我一樣在韓國生活的中國同胞都有同感,所以努力的學習工作,努力地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去發展中國,才是唯一正確的路…….
最後奉勸那些哈韓的朋友,你們有權利喜歡你們的偶像,但不要盲目地連同他們的國家都認為有多棒,別忘了你們是中國人,如果不相信的話,就來韓國生活吧(只旅遊旅遊不管用的),相信你們的想法會徹底改變的,我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看完這篇文章,我只能說韓國的無知和無恥.我個人從來不迷韓流.但是我對其中韓國的無恥感到憤怒,《大長今》中說什麼針灸,中醫是韓國人發明,孔子是韓國人,西施是韓國美女,人可以不要臉,但不要無恥到如此的地步。.
安七炫,Se7en在中國媒體面前大呼:」好想加入中國!」號稱韓國第一美男的元彬在國內的一個見面會只亮象30秒拍照,就拿了100萬的出場費.我時常跟周圍朋友說:」我並不覺得元彬帥到哪裡去,這種號稱韓國第一美男的人在中國的掃大街的人里隨便踢一腳都能掉出來幾個!!!!」.
世界盃韓國最後一輪被瑞士淘汰,中國媒體只是在網上發表了對比賽的看法,竟然被韓國網站拿來造謠生事,說什麼「中國是世界上最垃圾的國家,無恥的民族。「以前******為什麼沒有把中國滅掉」等等。.
看了這些,韓迷們應該醒悟了吧?.
你們把人家當神,人家竟然不把你當人!!!!.
希望中國能更加強大,有天讓這個連文字都是中國照搬過去的高麗--大韓民國重做中國的附屬國!
7、愛情公寓他們去泰國是第幾集
我記得沒有去泰國的時候。
好像是愛情公寓4第10集。
子喬變身勵志大師 三瘋動情苦追美嘉
美嘉沒有出席三瘋的畢業舞會,她暗示張三瘋自己和他不合適,張三瘋只好虛構出一個女朋友,讓美嘉放下對自己的戒心,進而繼續接近美嘉。子喬開設了一個女性心理課程,幫助大家找回自信和美麗。他的視頻分為堅強篇、自信篇和勇敢篇,每個篇目都要單獨付錢,大家覺得很坑人。許多女孩子看了子喬的視頻都受到了鼓舞,甚至是張偉也從中受到了啟發。張偉和薇薇上庭,張偉輸了官司,一度失去信心,一蹶不振,好在有子喬的視頻幫他渡過難關。張偉看了視頻以後變得有些過於女性化,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外貌,大家很受不了。
酒吧的阿邦和阿冰要結婚了,兩人為了婚宴的事忙得不可開交。悠悠想去兩人的婚宴現場觀摩,為自己將來訂酒席收集資料。阿冰和阿邦為了要不要給悠悠加位置的事大吵一架,甚至要取消婚禮,最終被悠悠和關谷勸了回來。悠悠和關谷因籌備婚禮發生很多摩擦,他們決定將婚禮外包給一菲和小賢。一菲小賢為了婚禮的事吵得厲害,阿冰和阿邦以為是小賢和一菲辦婚禮,將關谷他們勸服自己的話說給兩人聽,搞得一菲他們莫名其妙。最後一菲和小賢索性罷工,要悠悠關谷自己搞定婚禮。關谷和悠悠在足療店洗腳,不一會兒小賢美嘉他們都來了,大家一起度過了一段輕松時光。
美嘉和張三瘋表明了態度,他們不合適,張三瘋決定放手。美嘉在三瘋走後發現自己其實對他也有感覺,她決定給大家一個機會。美嘉和三瘋在酒吧見面,三瘋帶來了自己的新女友,美嘉的戀情又告吹了。
是這個嗎?
8、泰國與中國文化差異很大,有哪些事在泰國被禁止,在中國卻習以為常?
泰國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個國家,但是泰國和中國的生活習俗有著天然的差別。兩個國家在一定程度上有影響,但是差別還是有很大的,那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哪些在中國可以做的事情,但在泰國不能做。
首先,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說,摸頭並沒有什麼可怕的。其實大家一起開玩笑,玩鬧的時候隨摸一下都沒有什麼問題。對在泰國,你可得注意了,因為在泰國頭是不能摸的。有人認為頭是不可侵犯的,非常的神聖。還有就是在送禮方面,平時我們一般送禮的話,喜歡抽煙的人,我們都會給他送很好的香煙,但是,在泰國卻不能把香煙作為禮物送給別人。還有就是去寺廟的時候一定要守規矩,女孩子不能穿短裙或者無袖的衣服,男人呢,也不能衣冠不整。
還有,在國內喜歡賭博的人要提醒一下,過的時候最好是不要賭博,因為泰國是禁止賭博的,即使你在自己的房間里也是不能的。不然的話,有可能就會因為觸犯法律而受到處罰。再者就是泰國禁止在公開場合與異性有過於親熱的表現,這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是沒有什麼的,因為大家談個戀愛有一點親密的動作是非常正常的,但這在泰國是不允許的。有一個奇葩的現象,就是在泰國,右手是被認為是神聖的象徵,而左手則是被譽為不凈的象徵。是要拿什麼重要的東西的話,一般是用右手而不能用左手,這對我們來說簡直是奇葩現象。
但無論如何?我們要尊重文化的差異,如果我們去旅遊的話,必須要尊重別人的文化,也要遵守別人的規矩。我在家還知道哪些泰文化的差異,請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9、是我國一種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巨型宴席。既有宮廷菜餚之特色,又有地方風味之
1. 中華美食
1. Chinese cuisine
2. 異域風味
2. Exotic flavors
3.滿漢全席起興於清代,是集滿族與漢族菜點之精華而形成的歷史上最著名的中華大宴.
3. Man hanquan banquet QiXing in qing dynasty, is a collection of the essence of manchu and han nationality formed its history's most famous Chinese big feast.
滿漢全席是我國一種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巨型宴席.
Man hanquan banquet is our country a kind of a rich ethnic characteristics of giant feast.
既有宮廷菜餚之特色,又有地方風味之精華,菜點精美,禮儀講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獨特風格.
Bo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perial cuisine, and the essence of its local flavor, elegant, etiquette exquisite, formed a compelling unique style.
滿漢全席原是官場中舉辦宴會時滿人和漢人合坐的一種全席.
Man hanquan banquet was originally held dinner in officialdom amidst and han a feast sit together.
滿漢全席上菜一般起碼一百零八種,分三天吃完.
Man hanquan banquet serving general at least three days, points 108 eating.
滿漢全席取材廣泛,用料精細,山珍海味無所不包.
Man hanquan banquet drawn wide, with makings fine, epicurean delicacies abandoned.
烹飪技藝精湛,富有地方特色.
Cooking is highly skilled, rich in local characteristics.
突出滿族菜點特殊風味,燒烤、火鍋、涮鍋幾乎是不可缺少的菜點;
Outstanding unique flavor, barbecue manchu menu items, pot, rinse boiler is almost indispensable menu items;
同時又展示了漢族烹調的特色,扒、炸、炒、熘、燒等兼備,實乃中華菜系文化的瑰寶.
At the same time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 han cooking steaks, fry, fry, inline skate, both, solid burn, and other treasures of the cuisine culture.
4.北京菜是由具北京風味的山東菜、民族清真菜和宮廷三種風味的菜餚組合而成.
4. Beijing cuisine is with Beijing by the flavor of shandong cuisine, national Muslim cuisine and palace three cuisine combination becomes.
其形成的歷史並不久遠,但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均有廣泛的影響,並享有盛譽.
The formation of the history is not old, but in the nation and even the world, all have broad impact, and reputation.
北京菜的基本特點是:選料講究,刀工精湛,調味多變,火候嚴謹,講究時令,注重佐膳.
Beijing cuisine i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aterials exquisite, knife work masterly, seasoning and changeful, temperature is rigorous, exquisite seasonal, pay attention to assist meal.
北京菜的「爆」法,變化多樣,具體可分為油爆、醬爆、蔥爆、水爆、湯爆等.
Beijing cuisine "critical" method, the variety, concrete can be divided into oil burst and blasting, onion burst and sauce of blasting, soup detonation water etc.
口味講究酥脆鮮嫩,清鮮爽口,保持原味,並且要求做到色、香、味、形、器五方面俱佳
Taste exquisite crisp fresh and tender, flavour and refreshing, freshness, and required to get color, fragrance, taste, shape, for 5 aspects and taste
5.在長期的飲食文化和烹飪實踐中,湖南人民創制了多種多樣的菜餚.
5. In long-term diet culture and cooking practice, hunan people's created a variety of dishes.
隨著歷史的前進,及烹飪技術的不斷交流,逐步形成了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三種地方風味為主的湖南菜系.
Along with the advance of history, and cooking technology continuous exchanges, graally formed in xiangjiang river basin, dongting lake and xiangxi mountainous area mainly three kinds of local flavor of hunan cuisine.
6.川菜以四川成都菜為代表,基本特點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濃,具有濃厚的四川鄉土風味.
6. Sichuan cuisine represented in cheng, sichuan cuisine, basic characteristic is sour, sweet, hemp, hot, sweet, oil heavy, taste thick, strong sichuan local flavor.
四川菜的主要烹調方法是:炒、爆、烤、燒、煸等.
Sichuan food's main cooking method is: Fried, blasting, bake, burn, anti-inflammatory, etc.
菜餚色彩鮮艷、口味麻辣濃重,調料偏重於三辣(辣椒、胡椒、花椒)等.
Bright colors, tastes spicy dishes, condiment focus on three strong spicy (chili, pepper, Chinese prickly ash), etc.
7.南宋時受御廚隨往羊城的影響,明清發展迅速20世紀隨對外通商,吸取西餐的某些特長,粵菜也推向世界,僅美國紐約就有粵菜館數千家.
7.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with by chef to the influence of Ming and qing yangcheng rapid development, with foreign trade of the 20th century, absorb some of the specialty, cantonese food is around the world, the United States alone and New York city is YueCaiGuan thousands of home.
粵菜是以廣州、潮州、東江三地的菜為代表而形成的.
In guangzhou, guangdong chaozhou, dongjiang via represented the dish formed.
8.東北菜以燉、醬、烤為主要特點,形糙色重味濃.
8. With composed, baked, sauce, stew for main characteristics, form lubricious heavy flavour thick rough.
粗線條的東北菜,不拘泥於細節,頗像粗線條的東北人,令人胃口大開.
Broad composed, don't get bogged down in the details, much like the northeast person, a broad-brush appetite.
醬脊骨、醬豬蹄、醬雞爪雞脖雞肝等醬菜,若佐以醇厚的高粱燒酒,便有幾分豪氣從胃中升騰,充滿了塞外的味道.
Sauce pig spine, sauce, chicken chicken feet, sauce, chicken liver, my if carried out with such pickles, then the sorghum mellow wine from the stomach is part heroism surged, filled with the taste of the Great Wall.
9.義大利菜味濃香爛,以原汁原味聞名,烹調上 以炒、煎 、炸 、紅燜等方法著稱,並喜用面條、 米飯作菜,而不作為主食用.
9. Italian food flavor aroma with authentic black, famous, cooking with fry, fry, fry, GongMen celebrated, and xi methods with cook noodles, rice, not as staple food use.
義大利人吃飯的習 慣一般在六七成熟就吃,這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
Italian people eat the acquisition in commonly used six or seven mature ate, this is other countries do not have.
口味愛好:喜吃烤羊腿、牛排等和口味醇濃的菜.
Taste hobby: xi roast lamb, steak, etc and mouth mountain oolong concentrated dishes.
每樣食品都是在適宜的季節,在風味最佳的時候趁新鮮吃.
In every kind of food is suitable in the season, while fresh flavor of best when eating.
10.日本料理講究營養的配比,而且喜吃生食:龍蝦、金槍魚、三紋魚,都是蘸了綠芥末和調料生食,吃進喝一些清酒.
10. Japanese cuisine exquisite nutrition, and xi eat ratio of raw food: lobster, tuna, three lines fish, are dipped the green mustard and condiment raw food, eat into drink some wine.
除生魚片、壽司外,日式料理的名菜還有鐵板燒、天婦羅、蘸生雞蛋吃的牛肉火鍋和類似中國涮羊肉的牛肉水鍋.
In addition to the Japanese sashimi, sushi cooking dishes and teppanyaki, tempura, dip in eggs beef hot pot and similar Chinese instant-boiled mutton beef water pot.
但總的來說,與中餐相比,日本料理的口味要清淡的多,數量也少,習慣了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人恐怕會有吃不飽的感覺.
But overall, compared with Chinese, Japanese food taste to light many, quantity is little also, accustomed to bowl of drinking large meat might well have underfed feeling.
11.泰國菜具有色調鮮艷,青脆新鮮,紅紅綠綠,眼觀極佳的優點,不管是新鮮蔬菜瓜果的艷麗清新,還是烏賊尤魚等眾海鮮的肉感,都讓食客在未飽口福之前大飽了眼福,猛咽口水.
11. Thai food has bright color, green crisp fresh, red and green, eye view excellent advantages, neither fresh fruit or vegetables gorgeous fresh, or squid especially fish of all kinds of seafood, let diner in voluptuous not full the luck to eat STH delicious big full before 64, fierce pharynx saliva.
從口味來講,酸辣是泰餐最大的特點.
Will tell from the taste, the biggest characteristic is TaiCan drizzle.
12.法式菜餚的特點是:選料廣泛(如蝸牛、鵝肝都是法式菜餚中的美味),加工精細,烹調考究,滋味有濃有淡,花色品種多;
12. French cuisine features are: material widely (such as snails, goose liver are French dishes, the delicious), cooking, exquisite processing fine tastes have strong weak, breed of design and color is much;
法式菜還比較講究吃半熟或生食,如牛排、羊腿以半熟鮮嫩為特點,海味的蚝也可生吃,燒野鴨一般一六成熟即可食用等;
French cuisine has more exquisite and eat a half cooked or raw food, such as steak, sheep leg with rare fresh seafood as the characteristic, also can be eaten raw burned oyster ck generally can be eaten; mature thousands
法式菜餚重視調味,調味品種類多樣.
French food flavoring, condiments holbein attention.
用酒來調味,什麼樣的菜選用什麼酒都有嚴格的規定,如清湯用葡萄酒,海味品用白蘭地酒,甜品用各式甜酒或白蘭地等.
With wine to taste, what kind of food do with the wine has strict regulation, such as clear soup with wine, brandy, with seafood procts with various liqueur or brandy dessert.
這是中英對照的,便於修改增補哦!謝謝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