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哪有定酒席上的饅頭
1、農村辦酒席上「九大碗」分別是什麼?
「十里不同俗,百里改規矩」,在我們老家農村,婚宴上的菜餚沒有說叫「九大碗」的,而是說「八大碗」或者「八大件」,是四個葷菜和四個素菜,不過都是要上蒸籠蒸的,也是蒸菜的一種。
當然也有很多的農村地方,在婚宴上會上「九大碗」,其實和「八大碗」一樣,不過是多了一個菜而已。不管是「八」或者是「九」,都有一語雙關的寓意,八和九都有很吉祥的的寓意,八是恭喜發財,九是久久長長。多是虛數,農村婚宴上不止只上八個菜或者九個菜,有很多,不過這幾個有代表性罷了。
有人說農村人婚宴的「八大碗」脫胎於滿漢全席,其實不是的,很早就有了。當年趙子龍犒勞將士們就是用四個肉菜和四個素菜,但那是不叫八大碗,至於叫八大碗,還是因為人們對八這個數字崇拜的時候,才有八大碗的說辭。據考察,八大碗定型於唐代時期並被民間所接受。
八很吉利。以前的農村人擺酒宴坐八仙桌,一桌坐八個人,桌上擺十六個菜,這十六個菜有八個冷盤,八個熱菜,其中的八個熱菜就是八大碗。四葷四素,都是從蒸籠里拿出來的。很多城裡人沒見過農村婚宴待客辦酒席,蒸籠菜是那種臨時搭建的大土鍋灶,一口大鍋上面擺放蒸籠,要一層一層的疊加很多次才能把所有的蒸籠菜放完。
我父親以前跟人家做菜,被稱為「廚丈」,也就是現在的廚子。他還有一個搭幫伙計,兩人配合得很默契,一個配菜,一個炒菜。父親說,農村人待客辦酒席不僅僅只有「八個盤子八個碗」,以前農村人平時吃油水少,全靠待客辦酒席時能吃上好菜,有酒有肉,菜做少了就吃不飽,於是要提前做很多的冷盤,炒菜和各種湯,吃的差不多了再上八大碗,然後還會配有饅頭,大夥吃饅頭就八大碗菜,能吃的飽飽的。
八大碗葷菜不油膩,素材不寡淡,吃起來滿嘴流油,很合農村人的胃口。我們老家,我記憶中的八大碗,葷菜包括大肉皮(八大塊),粉蒸肉,魚塊,排骨,素菜包括蒸藕,土豆,豆腐丸子,茄子等,全名字叫什麼不懂了,而且八大碗花樣也不一樣。現在農村生活條件好了,頭碗雞子二碗魚三碗上的大肉皮什麼的,八大碗的說法早就不存在了,而是十八碗,二十八碗了。
2、能賣遍全國的山東大饅頭,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
山東大饅頭哪裡最有名?我說我們老家萊州大饅頭最有名,萊州農村家家都有八人的大鐵鍋,用木柴燒火,最大個的大棗餑餑有2斤重量,面硬,真是又甜又香,吃了這頓還想下頓。紅紅火火。所以,每年從臘月二十左右開始,各家各戶就都開始忙著蒸大餑餑,一直持續到年根,幾乎整個正月里都不用做麵食了。山東文登的花餑餑,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了。
就像工藝品一樣,既好看又好吃,每逢節日人們都會蒸餑餑來增添節日氣氛。如今花餑餑已成為文登的一張名片,多次被評為省級優秀旅遊產品,做花餑餑是文登代代傳承的手藝,口感好~實在的山東人做饅頭也是相當實在,絕對不給你來虛的。一個饅頭那麼大的個,但扎扎實實,不像很多充氣饅頭,一捏就癟。香甜的大饅頭下肚,肚子飽了,但嘴仍停不下來,越吃越香。
饅頭個大,面白,筋道,吃到嘴裡麥香濃郁,還有淡淡的甜頭。春節她會做棗花,棗山,棗卷;糖包有糖壽桃,糖魚,糖元寶。這種老味道是山東最好的大饅頭,永生難忘。然後用柴火蒸出來,一邊蒸饅頭的香味就不斷的飄出來,記得每年做完饅頭,揉面揉的,渾身疼,但還是高興,因為過年了,不想現在的孩子,體會不到我們小時候的快樂。
看上去非常白,過年回家在吃飯的時候看看老媽蒸的饅頭黑黑的,老媽說是自己種的麥子磨的,這種饅頭沒有添加任何東西,吃起來濃濃的麥香味,非常的好吃,感覺又回到了兒時,流行於山東膠東一帶。尤其是威海青島煙台。膠東花餑餑距今有三百多年歷史,不僅外觀好看,而且是純天然手工製作,營養美味,健康環保,是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3、請問膠東是指煙台、威海、青島三地區嗎?
膠東半島位於山東省膠萊河以東,是山東半島的一部分,包括山東省的文登市、榮成市、威海市、煙台市、乳山市、海陽市、萊陽市、棲霞市、蓬萊市、長島縣、龍口市、招遠市、萊州市、萊西市、即墨市、青島市、膠州市、膠南市、平度市,共19縣市。東、南、北三面環海的半島地區,氣候良好,四季分明,由於受海洋的影響,與同緯度的內陸相比,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溫變幅較小,冬季比較溫和,夏季無酷暑,1月均溫在0℃以上,7月均溫25℃左右,全年無霜期約165~250天,年平均降水量約600~700毫米。膠東半島地區的主要氣候特點:在溫度方面,半島西部高於東部,北部高於南部,沿海高於內陸,其中包括威海、煙台、萊州、平度、蓬萊、龍口、青島,年平均氣溫12.0-12.6℃。其降水量在東部地區較多,西部:大澤山、萊州、龍口、招遠、蓬萊的降水量較小,在676.4mm左右。日照時間從半島東部沿海向西北丘陵山地呈遞減狀態,西北的大澤山、龍口、蓬萊等地多達2834.43小時。然而在半島近2萬平方公里的地域內,又分為幾個不同的小區。半島上丘陵起伏,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主要由花崗岩組成,最高峰嶗山海拔1130米。農作物可一年兩熟,主產冬小麥、大豆、玉米等。盛產梨、蘋果、葡萄等水果。海岸線曲折,多深水港灣,如青島等。
地質與地貌
[編輯本段]
膠東半島屬中朝准地台膠遼台隆。太古代片麻岩和片岩等深變質結晶岩廣泛出露,白堊紀末有廣泛的火山岩噴發和酸性岩漿侵入活動。中新世以後,渤海總體大幅度下陷,成為華北—下遼河沉降帶拗陷最深的大型新生代斷裂—拗陷盆地。上新世末,特別是第四紀以來渤海海峽斷裂下陷,山東半島形成。全區被北北東—北東和北北西—北西兩組斷裂分割,形成大小不一的斷塊,經長期剝蝕分割,形成較破碎的低緩丘陵。少數山嶺突出丘陵之上。半島南部的嶗山主峰嶗頂海拔1133米,為半島最高峰。中北部的牙山、昆嵛山、偉德山以及羅山、大澤山、艾山等,多為近北東走向。山地丘陵間有桃村地塹盆地、萊陽斷陷盆地和膠萊凹陷平原等。沿海有寬窄不等的帶狀平原,以蓬(萊)黃(縣)掖(縣)平原面積最大。
膠東半島海岸蜿蜒曲折,港灣岬角交錯,島嶼羅列,是華北沿海良港集中地區。膠州灣的青島、芝罘灣的煙台、威海灣的威海、石島灣的石島和龍口等均為中國著名港口。半島沙嘴沙灘發育。沙洲發育之地,島陸相連形成陸連島,如煙台附近的芝罘島、龍口附近的屺�島。沿海島嶼除渤海海峽的廟島群島外,均分布於近陸地帶,較大者有象島、莫邪島、杜家島、田橫島、劉公島、雞鳴島、崆峒島、褚島、蘇山島和南黃島等。
氣候
[編輯本段]
膠東半島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1月均溫-3~-1℃,8月(最熱月)均溫約25℃,極端最高溫約38℃。10℃以上活動積溫為3 800~4 100℃。年降水量650~850毫米,半島南側在800毫米以上;西北側濱海平原約600毫米。年降水量約60%集中於夏季,且強度大,常出現暴雨。降水年均相對變率約20%。年均相對濕度在70%以上。半島東側南部沿海4~7月多海霧,年均霧日30~50天。
水系半島水系發源於中部山地,南北分流,獨流入海,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河川徑流洪枯懸殊,汛期集中全年徑流量的70~80%,水位、流量過程線隨降水變化而迅速漲落,但一般不致為害。如遇暴雨則山洪暴發,加以河口受海潮頂托,往往加重了洪水危害;枯水季節河床暴露,甚至發生河水斷流和枯涸現象。
植被與土壤 天然植被為暖溫帶落葉闊葉林,主要樹種有櫟類,如麻櫟、檞、枹等樹,以麻櫟最多,但常因放養柞蠶而伐去主幹呈灌木狀,構成山地丘陵特殊的「柞嵐」景觀。針葉樹以日本赤松為代表。植物區系中有亞熱帶成分,如苦木、山胡椒、三椏烏葯等;還有東北區系成分,如蒙古櫟、遼東櫟、赤楊等。20世紀初引種了黑松、日本落葉松等樹種。山東半島開發歷史悠久,原生植物破壞殆盡。
地帶性土壤為典型棕色森林土(俗稱山東棕壤),一般分布在緩坡地和排水良好的平地,多已辟為農田和果園,發育成熟化的耕作土。低山丘陵中上部殘積、坡積物上的粗骨棕壤土層淺薄,質地較粗,多種植花生、甘薯等作物。半島的果樹栽培以蘋果、梨、葡萄為主,著名者有煙台蘋果、萊陽茌梨、平度大澤山葡萄。
經濟概況
[編輯本段]
膠東半島經濟開發較早。公元前8世紀的春秋時代,漁鹽業已逐步發展。戰國時代,冶鐵業和絲麻紡織已有較高水平。漢代成為著名的東方谷倉。唐代登州、萊州是對外交往的重要港口。鴉片戰爭以後經濟畸形發展,青島,威海先後被德國和英國割占。1949年以後,半島地區優勢條件才得以發揮,成為全國著名的花生、果品、水產品和柞蠶絲生產基地。青島和煙台現正建設經濟技術開發區。
飲食文化
[編輯本段]
(一)日常食品
魚,漁家人離不開魚,舊時的漁村在青黃不接之時,家家糧食斷了頓,魚則成為漁家的主食。老人們常說「那時候來了個討飯的人,咱拿魚打發他,哪有飯給他吃?魚是不值錢的東西,要出嫁的姑娘拿一簍魚換幾根絲線做綉鞋,漁家過年船幫上貼的對聯是用幾十隻大螃蟹換來的。
漁家人喜食刀魚。在捕刀魚的旺季,小舢舨剛上岸,婦女們便涌到海邊挑撿,把細小的刀魚和小蝦撿出來,扔在大場上晾曬,叫作曬「腥糞」,「腥糞」是用來做莊稼肥的(現在用來做飼料)。把寬厚的刀魚剖凈後,擱在大鐵鍋的箅子上。順著大鐵鍋的邊緣豎著盤放,一條接一條,條條首尾相接,密密地盤放滿滿一鍋後,只撒點鹽蓋上鍋蓋去蒸,待燒熟後,招呼孩子們過來,每人一條,孩子們象啃青玉米棒子一樣,拿在手裡。在沙灘上又跑又跳,邊走邊吃,漁家孩子自小剔刺就十分麻利,僅一會兒功夫,一條魚就進了肚,於是高喊著「還要一條!還要一條!」而再僅吃半條,肚子就飽了。這種寬厚的大刀魚味道鮮美,而且越吃越香。一方面是因為是在旺季捕獲的,漁家人都喜食旺季捕獲的魚,從科學的角度分析.魚在產量多的旺季臨近產卵期,體內積蓄了很多脂肪和營養。產卵前的魚味鮮美,使人吃起來感到很香。另一方面是由於這些魚是剛從海上捕上來的,鮮度好。
下過海的漁民都有這種體會,在海里吃剛捕上來的鮮魚味道最鮮美。漁民在海上捕了魚放在小船上的鐵鍋里,加點自製的豆瓣醬,再不加任何佐料,煎熟後,吃起來口齒留香,味鮮無比,欲罷不能,是任何大館子名廚精心烹調都無法比擬的。漁民們說:那魚要是上了岸,即使還是活的,吃起來味道可差多了。
舊時海邊人吃魚種類很多,但只吃海魚,不吃河魚,嫌河魚有股「泥腥味」,70年代有一次大旱,塘里的水乾涸了,大大小小的河魚白花花地死在塘里,無人理睬,如今,魚市上賣的河魚還蠻貴的,有的人居然花錢買回來「嘗鮮」。當然,漁家人現在吃海魚也不象過去那樣視魚如草,魚成了金貴的東西。
膠東沿海糧食作物主要是玉米、小麥、大豆、地瓜等。
玉米餅子、又稱「大餅子」、「粑粑」、漁民們常說:玉米是個賤東西,產量高,給點腥肥它就長。由於其產量高,分布十分廣泛。
玉米餅子的做法很簡單,將玉米面加點涼水調和,放在手裡摶摶,待大鐵鍋燒熱後,貼在鍋邊上,家裡人口多的,黃燦燦的餅子圍著鐵鍋貼一圈,十分好看,如果鍋底正煎著鮮魚,則更加誘人。
餅子是粗糧,沒有刺激性的副食和著一起吃往往感到難以下咽,漁家婦女趕海時總願揣著塊餅子,在海邊就著餅子吃生蠣子肉。平時,吃餅子就大蔥蘸醬,這種醬,有自己磨製的豆瓣醬,但更多的是魚醬或蝦醬,有牙扁魚醬、蝦頭醬、蟹醬、鮐巴拐子醬……這些魚蝦醬和著餅子吃,極其下飯,正是「臭魚爛蝦、下飯的冤家。」
餅子就鹹菜也很下飯,海邊人腌萊不用鹽,而用「魚鹵油」。每逢秋天,婦女們把大蘿卜切成厚厚的長條兒,放在腌鹹菜的陳湯里(有的人家裡有幾十年前的老陳湯,越陳越香),放它一年半載,拿出來吃時,蘿卜條腌成了橙紅的顏色,吃時只能啃一點點,很咸,卻不是單純的咸,而是又香又鮮,餘味無窮,拿一塊啃半天卻不捨得放下,這時候冷餅子、燒焦了的餅子,全吃得下,再喝兩碗溫開水,肚子就撐圓了。
饅頭,又稱「餑餑」,形方的叫卷子,「餑餑」一般比「卷子」更精緻,以前「餑餑」一般拿來饋贈親友,「卷子」是家裡蓋新房,管人家吃飯時才蒸的,自家人只有年節時才能吃上白面饅頭。
包子,又名「萊餑餑」或「大菜餃子」,主要有發面、燙面、冷水面幾種,漁家常用海白菜(又稱海青)和肉包包子,還有蟹黃包,青島一帶有對蝦小籠包、大雞包等。
餃子,又名「水包」,漁村餃子皮薄餡多,肉餡餃子與其他地方相同,海邊人喜歡鮁魚餃子和蠣餡餃子。鮁魚餃子,取新鮮鮁魚,去內臟、頭、皮、洗凈後,平切兩半取出魚刺,將魚肉與韭萊、油、鹽、味精等加水攪和調製成餡,皮要又大又薄,包好後,有的形如拳頭大小,每碗只盛二、三個,一般人吃八、九個盡飽,這種水餃以長島最有名,吃起來又嫩又鮮,極為酣暢。
海蠣子餃子是用海蠣子肉和新鮮燙熟蘿卜絲調製成餡,味道清新而鮮美。
面條,最好吃的要屬魚面,以水煮鮮魚塊,待開鍋,加面條、青菜再煮,飯熟,魚面、菜、湯混在一起,即連湯帶面吃下。
餅,有發面餅、燙面餅、油餅、家常餅、單餅、餡餅、火燒、蒸餅等等。
地瓜。在山東沿海,地瓜的栽種也十分廣泛。災荒年間,地瓜是漁村老百姓的救命糧,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很多人因飢餓而死,一些身體強壯的,餓得全身浮腫,舉步維艱,仍硬撐著去山上開荒,栽幾棵地瓜苗,到了秋上,那些地瓜喝著海風瘋長,刨出來的地瓜個個象「小娃娃」大,很多老人都感慨地說:地瓜救了咱的命,咱這輩子再沒吃過那年秋天那麼好吃的地瓜。
地瓜除了煮食外,還有許多吃法:煮熟,搓之為「泥」,用以和麵粉作餅,和玉米面貼餅子,和豇豆蒸成豆包。擦地瓜成絲,加水煮成稀粥,以前在稀粥熟後加糖精,現在有的加白糖,喝起來甘甜潤滑,俗稱「地瓜稀的」。將熟地瓜剝皮、切片、晾大半干,封存缸中使生粉狀白醭,用作零食,也是舊時海上漁民必不可少的「干糧」。如今城裡商城的食品玻璃櫥里也擺放了紅薯脯、紅蘿條,但不及鄉下老百姓自己做的軟和、甜爽。在文登、榮成,有一種食物稱為「起糕」,做起來比較復雜,將地瓜面放入盆中,細細灑水,反復調和,令其潮濕而不粘濕,在鍋中設篳子,鋪籠布,用細羅將和好的地瓜面篩在籠布上,加水蒸熟,切方分食,甜軟而有「咬勁」,配稀飯食用,風味獨特。
豆面粑粑,用新玉米和新黃豆三比二混合,在石磨上磨出新面,即用以下鍋,此面非常講究,糧不新不佳,在機磨上磨面不佳,玉米與黃豆分別磨出後再行混合的不佳,磨出的面存放太久不佳。做餅子時,以溫水和面,反復以拳搗杵,不時添加冷水,使面中生出泡沫,如果泡沫滿盆,掐少許面,以碗盛水,放面於水上,倘若面馬上散沉,仍欠火侯,需要再搗杵,直到面與泡沫充分混合,取面放水上飄而不沉時才為合格。這時,貼至鍋邊,(如貼玉米餅子類似),如同時燜魚,魚與粑粑一起出鍋,比玉米餅子就魚吃還香,有諺語「魚就豆子粑粑,一下子撐死仨」。
以菜代糧,方法很多。切菜為餡,以玉米麵包成餅子狀,叫作「菜餅子」,海邊人常剁海菜為末,摻玉米面,貼海菜餅子。最常見的還是「渣」,又稱「豆沫子」、「菜豆沫」即古之謂「半菽」,是以少量豆面和大量野菜煮成。做渣的野菜很多,牟平、乳山一帶用野芹菜,榮成,文登一帶用蘿卜纓子,海陽縣用沙里沙,俗語「沙里沙,好擦渣,大人吃,孩子抓。」公認的「渣」中佳品,是芋頭葉子,夏秋間鋤芋頭時,取嫩葉,掛在檐頭下晾乾,擦渣時用水泡軟剁碎即可。這種「渣」香味別致,極受歡迎,民間有俗語:「芋頭渣炒三遍,魚肉都不換。」
海邊山區的野菜種類極多,不僅可用來擦渣,還可煮食、涼拌、腌鹹菜。幾十年前,由於口糧不足,漁村人經常挖野菜充飢,令他們十分不解的是,常年吃不飽肚子而*野菜度日的許多人竟意外長壽,而且身體硬朗,很少生病。其實,千姿百態的野生蔬菜,屈身於山澤泥淖,棲息在山邊岩縫,練就了一身傲霜鬥雪,抗蟲驅病的本領,又不經任何培育,土生土長,無污染,是全天然的綠色食品。它具有很高葯用價值,而且能夠提供大量的氨基酸和種類齊全的優質蛋白質,其營養價值比許多種植蔬菜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目前,許多國家都把野菜譽為「健康食品」、「天然食品」,野菜不僅進入漁家人的萊藍子,而且擺上了豪華賓館的席面。
(二)節日食品
過年在漁家十分隆重,年前殺豬宰羊,蒸各種各樣的棗餑餑、大餑餑、萊餑餑,准備過年。年三十的晚飯是團圓飯,作為年飯,一般要有十碗萊,叫「十大碗」,謂之十全大福之彩,有魚、雞、豬、羊肉等。吃飯時忌諱很多,不許說「不夠」、不許罵人,不許把筷子橫放碗上等等。
除夕之夜,是一年之中最為忙碌的一晚,除了與其他地方一樣敬天地祖先以外,有的漁家過去都要在海灘嶴口進行祭祀海神的儀式,俗稱「謝年」。謝年要准備豬頭、羔羊等五牲和極豐盛的餚饌,表示漁民對海神的還願。祭祀儀式極其隆重,海口上,鞭炮不熄,香煙繚繞。
除夕夜要吃餃子,餃子里包紅棗、硬幣等,吃到棗的認為有喜事,吃到錢的認為能發財,因而,那些熬不住困的孩子也被叫起來吃餃子,以圖吉利。初一早晨,有的地方女主人一起床就手持紅燭,掀起炕席照照,然後把各個角落都照一遍,意思是用光明驅走黑暗,把邪惡之氣趕出去。而後是貼春花,把剪制精美的龍、鳳、老虎等貼在門上、窗上、牆上。初一早晨也要吃水餃,初一的餃子非得煮破幾個不可,但不可說「破了」,而要說「掙了」,意為發財掙錢。從初一到初二,連續不斷鳴放鞭炮,到初二日落後山送年。送年時也要擺供品,焚香燒紙,鳴放鞭炮。
正月初七為「人七日」,吃糕,吃面條。
正月十五,元霄節,在膠東吃元霄不很多,通常還是擺酒席,吃水餃。
二月二,俗稱龍抬頭,家家早起蒸糕,以祝春龍起蟄,糕一般有黍米糕和高梁米糕,又叫黃米糕和紅米糕,有的地方用白面或豆面做成小龍,謂之神蟲,放在糧囤和麵缸里,祝願糧面用之不盡。
清明節。榮成、文登一帶蒸面燕,即把面做成燕子狀,蒸熟後用高梁稈吊起,燕子尾下繫上彩色布條,掛在家裡。長島地方又說這天是「驢生日」,此日必吃高梁米稠粥。飯熟時先盛一碗餉驢,故有歌唱道:「打一千罵一萬,忘不了清明這碗飯。」
五月端午,包粽子、煮雞蛋,漁村一大早起來吃安康魚,文登、乳山一帶習慣早起用多種鮮花浸泡的水洗臉。長島在端午早晨拉過露水後,又到海灘的礁石下去摸鮑魚,謂之「摸房檐」,據說這天鮑魚爬上來特別多。
曬衣節,六月六為曬衣節,即墨人說是海蜇生日,這天天落一雨星就生一海蜇。即墨吃涼面,長島、榮成等地吃包子,俗話說:「六月六,看谷秀,碗大的包子一包肉」。
伏日,漁村在伏日都吃面條,這時海上蛤正肥,婦女拿著刨子、簍子去趕海,早早地趕回去,用它下面條。 。
七月七日,乞巧節,膠東家家戶戶烙「巧果子」,即以木模磕小餅烙食,小餅式樣各異,其中有面剪刀、面小簍、面果、茄、瓜、石榴、小猴、小雞、小鳥、金魚、蝦、蟹、獅子狗……烙好後用線穿起,給小孩掛在脖子上邊吃邊玩,親友之間也互相饋送。
八月十五,吃月餅,包餃子,漁村有的地方做面箭,吃芋頭、花生、蘿卜、地瓜。
冬至,漁村在冬至都吃餃子,還要喝酒,據說,喝酒是為了暖身子,吃餃子是怕凍掉耳朵。
小年,臘月二十三日為祀灶日,民間俗稱「小年」,祀灶多用甜和粘的食品,威海一帶用糯米餅和小糖瓜,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上天向玉帝匯報這一年人的善惡情況。因此,用糖瓜和糕粘在灶王爺的嘴上,他上天「會多說好話,少說壞話。小年這一天,漁家孩子都圍坐在村裡製作糖瓜的大屋裡,吃著糖瓜,聽老人們講灶王爺的故事。過小年家家戶戶吃水餃,因此,供品除了糕和糖瓜外,還有水餃。
(三)禮儀往來食品
禮儀往來食品有特色的主要有結婚、女兒回娘家、生孩子「看喜」等互相饋贈的食品。
舊時漁家女遠嫁,正月初三回娘家,有錢人家的姑爺趕一匹騾子,騾背上馱著一左一右兩個大筐簍,一頭坐著媳婦,一頭裝著回丈母娘家的禮物,有女兒親手為自己父母做的里表一新的鞋,有單的,也有棉的;有婆家送給親家的禮物:兩瓶老燒是親家爹最喜歡的,還有各種面點,當地特產等。女兒回娘家,娘家回禮不甘示弱,回送的大餑餑一定要更白、更精、更好吃,面要用頭面(精粉)而且發面要恰到好處,發好後,拚命揉,揉得時間越長越好吃,當雪白的石榴狀的餑餑出籠,一家人才鬆了一口氣,點上紅點,做為女兒帶回婆家的回禮。除此之外,還必備「海腥」、干魚片、鹵的和腌的咸魚、干螃蟹肉、蝦虎仔、魚仔、烏魚干、魷魚干、海螺肉、蝦米、蝦皮、蝦醬……足夠女兒大半年吃的。這是幾十年前的習俗,如今女兒回娘家多了些時興食品,也沒有人騎毛驢了,大都騎上「電驢子」(摩托車)。
在掖縣等地,婚前男家向女家送麵粉,女家用此面做「富貴」、「魚」、「鴛鴦」,所有這些麵食「主件」件上,又插滿鳳凰、燕子、荷花種種小麵食,還做一種麵塑,大魚背上插一個小面人,叫做「王小摸魚」。所有這些總名「早花」,意為「富貴有餘」、「早生貴子」。結婚之日,所有陪嫁品的「盛器」(箱、盆等)上都需做印紅印的大紅火燒壓著。另做面魚,佛手等油炸食品放置「席頭盒子』』中,隨身攜帶,留以餉新郎者,名為「體己干糧」。新娘三日歸寧,由娘家再回婆家時,需做包子數十個,炸面魚、翻白果、「荷葉」各數十個。
乳山、文登、榮成等地,新娘歸寧,娘家要准備「媳婦餅」,這種餅要用上等好的白面、雞蛋、花生油、白糖精製而成,烙餅時,家裡要揭開席子,(燒炕太熱,以免燒焦)請鄰居中揉面能手,烙餅高手,忙碌大半天,很是辛苦。榮成有些地方要烙幾千張小餅,幾十幾百張大餅,烙得越多越說明娘家人大方。烙得好吃,說明娘家人手巧能幹。
如今,年輕人嫌麻煩,姑娘結婚時攜帶的「媳婦餅」數量少了,老人們對這種變化也能夠接受。漁家人富了,一些古老的習俗改變了,然而,那些最能熱辣辣代表海邊風味的飲食習慣卻永遠不會改變。那些離開故鄉幾十年的,甚至是漂泊在異國他鄉的遊子至今都念念不忘故鄉的餅子就臭蝦、豆子粑粑,想念兒時坐在船頭嚼著魚頭喝口酒的舊時光。
4、文登哪有治療胃炎的權威中醫
1、一般慢性胃病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硬的、纖維類的東西不好消化建議少吃。
2、胃病的人要絕對戒煙、酒、咖啡、碳酸性飲品(汽水)避免胃癌的出現。
3、 饅頭可以養胃,不妨試試作為主食。
4、蔬菜水果類的食物是人體不能缺乏的,應該足量。
5、有胃病的人飯後不宜運動,可以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緩和再開始工作。
6、三分治療,七分保養。建議喝9味欣謂cha來調脾胃。可以溫中和胃,散寒消食,盪滌胃腸濁氣,消除胃部不適。
5、濟南的特產,特色小吃有哪些
濟南紅玉杏
紅玉杏又稱「金杏」,主產於濟南市歷城、長清,有2000多年栽培歷史,為山東杏中之魁。紅玉杏果實呈圓形,單果重60-83克,最大單果重150克,可食率91.6-93.9%。果皮、果肉均為桔紅色,肉細嫩,酸甜可口,耐貯運。紅玉杏是山東省重要出口商品之一,遠銷港澳地區,在國際市場上作為點綴商品,頗為暢銷,而且價格高。
麻醬油燒餅
又叫麻汁燒餅,是以芝麻醬為主要佐料製成的麻酥燒餅,為濟南傳統的回民小吃。過去不少回民餐館都經營此類麵食,外皮多數帶有芝麻,也有不帶芝麻的,但不管表皮怎樣,中間都是以塗麻醬為酥層的。
製作此燒餅,將面用溫水和成;麻汁醬內摻些花椒鹽,並用花生油調稀調勻。將面團擀成面片後,抹上麻汁醬,再將面片捲成長條,然後一個個揪成面劑,放在案上,逐個捏成圓形,使收口包攏,麻汁擀不外露,放案上用小麵杖擀成小燒餅。擀完後,每個燒餅上刷一層清水,再沾上芝麻仁,稍餳一下,再放烤爐里,用微火烤成金色即成。這種燒餅,皮酥脆,並有濃厚的芝麻及芝麻醬的香味,層次達十多層,若與五香醬牛肉同食,倍覺其香酥適口。
馬蹄燒餅創始於清末。由於面團發得好,烤時的火候均勻、適度、鼓得很高,其形極象馬蹄,外焦里嫩,透酥適口。吃時輕輕將鼓起的脆皮拍扁,將饊子放在上面(有芝麻的一面),使底面朝外,一折就將饊子夾在中間,呈半月型。這樣芝麻就不會撒在外面,不過為了防止散落芝麻,在吃時還要用空的一隻手接著,作為早點,馬蹄燒餅在濟南人中間,是很受歡迎的。
阿膠
阿膠因產於原東阿縣城(現平陰縣東阿鎮)而得名,它以專用黑驢皮與當地得天獨厚的天然水質——狼溪河水熬制而成,已有兩千年歷史。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將阿膠稱為「聖葯」,與人參、鹿茸並稱中葯三寶。
龍山小米
章丘市名產「龍山小米」,在歷史上為全國四大貢米之一。相傳自有「龍山文化」以來就有「龍山小米」。從清朝乾隆年間開始向皇帝進貢.「龍山小米」的營養很豐富,據化驗,它含脂肪5.26%,比其它小米高2%;含蛋白質10%;維生素A和維生素B1及維生素B2的含量也超過其它小米。因此,人們把它作為敬養老人、哺育幼兒、 滋補身體的佳品。 「龍山小米」集中產於龍山村周圍十里內,全都是旱田春播,不澆水,不施化肥,多用農家肥和餅肥,是一種無公害食品。
明水白蓮藕
明水白蓮藕產於明水百脈泉頭,花潔白如玉,藕質地細膩,塊大脆甜,嚼後無渣,是宴席上的佳菜,蓮子既可上席,又可入葯,有清淤理氣之功能。十年動亂期間,白蓮藕瀕臨絕產,現已發展到500多畝,畝產5000斤以上。
明水香稻
明水香稻產於明水鎮硯池村附近百脈泉水的泉頭,已有2000年的歷史,從明朝開始就作為貢米向皇帝進獻.以濃郁的香味而聞名中外,有詩為證「一處開花滿坡芳,一家煮飯四鄰香」。1959年,明水香稻參加了在印度舉行的國際香稻品種展覽,各國專家一致認為中國的明水香稻為最好,其次是美國、日本和印度。明水香稻原種「大紅芒」,雖然米質好、香味濃,但因稈高易倒,低產晚熟,種植面積越來越少,為了保護地方名產,章丘市人民政府組織科技人員,經過幾年努力,培育出了「明香花育一號」和「輻香三號」兩個品種。新品種既保留了「大紅芒」的優點,又增加了抗倒伏、耐肥水、早熟高產、營養豐富的優點,為發展香稻生產開拓了廣闊的前景。
平陰玫瑰
平陰玫瑰始植於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不僅栽培歷史悠久,而且因花大瓣厚,色艷味濃,品質優異而聞名中外。世界著名玫瑰王國保加利亞的玫瑰專家斯達依坷夫曾於1958年、1959年兩次來平陰考察玫瑰,給予了高度的評價;1960年,輕工業部在平陰召開了「全國玫瑰花生產現場會」;1982年,在文登召開的「全國玫瑰花生產座談會」確認平陰玫瑰香甜如意,芳香四溢,具有香氣純正、清甜、濃郁等特點,是中國傳統玫瑰的代表。1996年,平陰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五大花卉基地之一。目前,玫瑰種植面積已近萬畝。平陰玫瑰的用途十分廣泛,玫瑰花可用於食品、醫葯、化工等行業,既可製作玫瑰醬,釀造玫瑰酒,又可提取玫瑰精油。玫瑰精油被稱作「液體黃金」,其價格昂貴,既是香精工業的高級香料,又可用於香煙,化妝品的加香工藝中。玫瑰乾花蕾可用作中葯,具有醒郁解脾,通經活血的功效,對治療心血管疾病有特效。目前,平陰玫瑰以出售鮮花蕾為主,大多銷往江浙一帶及東南亞地區。
糖酥煎餅
「三龍牌」糖酥煎餅,採用山東特產「龍山小米」為主要原料,輔以「湧泉」礦泉水,經科學配方烘製而成。主要有花生、山楂、芝麻等30多個品種。該廠地處四門塔景區,由於地處泰山之陰,素有吃煎餅的習慣。相傳郎公和尚主持神通寺時,廟里僧人常以煎餅為主食,一日誤將花生摻入料中,攤出的煎餅酥脆可口,從此就有了酥煎餅的說法。
木魚石
木魚石是60億年前生成於長清縣饅頭山一帶的一種珍貴石材。總儲量為1.2億立方米,可開發量0.8億立方米。據《本革綱目石部》記載,木魚石有「益脾,安臟氣,定六腑,鎮五臟」之功效,其機械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均達到或超過國家規定標准。經國家科學技術部門鑒定,木魚石含有許多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經過自來水、蒸餾水、白開水浸泡,能夠析出硒、鋅、鐵、鑽、鰓、錳、偏硅酸等多種元素。用木魚石製作的器皿,對抗衰老,防止高血壓、動脈硬化,降低血液膽固醇,維持人體內的正常代謝,促進人體發育,有積極明顯的作用。用木魚石製作的器皿還具有通透、防腐的性能,酷署季節泡茶7天,色、香、味不變。木魚石色澤凝重,紋理清晰,還能製成各類造型美觀,晶瑩剔透的觀賞收藏藝術精品。長清縣的木魚石礦石質好,用木魚石研製而成的各類保健品聞名全國。現已研製出各類茶具、酒具、餐具、咖啡杯,文房四寶等保健器皿及工藝製品40多個系列,近300個品種,產品除了暢銷國內外,還遠銷日本、俄羅斯、加拿大及港澳等許多國家和地區。
章丘大蔥
章丘大蔥是章丘市的名產之一。高大脆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既可生吃,也可熟食,還能做葯用,據中國醫學科學院營養研究所分析,大蔥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特別是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和具有強大的殺菌能力的蒜素,用它作葯用,可以預防治療十幾種病,如殺滅痢桿菌,治療心血管病等。章丘種植大蔥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優良品種「大梧桐」,一般株高150至170厘米,最高達到2米,單株重1斤左右,有的達到3斤多,章丘大蔥被稱譽為「世界蔥王」。章丘大蔥不僅暢銷國內,而且打入了國際市場,現已擴大到4萬多畝,總產達1億公斤以上,主產區為棗園、鄉惠、寧家埠、三鄉鎮接壤地區。
黑 陶
黑陶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文化遺產,其工藝在世界制陶歷史上獨具特色,並以其特有的歷史價值和美學價值,為當今世人所珍愛,被譽為「中華國粹,稀世珍寶」。為繼承發掘古老的黑陶工藝,濟陽黑陶工藝品廠通過技術引進,開發生產出黑陶產品,該廠在繼承了傳統技藝的基礎上,以開拓精神不斷開發新產品。目前已生產出近150個品種,主要有罐、壺、杯、瓶、尊、爵、錘、鬲、籃、鍾、鼎、香熏、畫盤、地動儀、筆筒、臘台、台壁燈以及壁飾、壁畫和人物、動物造型等等。其形體製成高度最高達到2米,製成難度最大的是龍山典型器皿——蛋殼陶杯。杯體高度與平面大喇叭口的直徑均為23X23厘米,最小厚度為1毫米。粘接難度最大的是四足六耳仿青銅陶籃。特別是開發出的新產品——陶制編鍾,不僅技術難度大,比例要求嚴格,外型美觀,且音階排列有序,擊之音色集中,聲音悅耳,能奏出和諧動聽的旋律。這些黑陶產品,造型與裝飾、整體構思與組合協調。或簡潔、剛健、粗獷,或繁麗、娟秀、精巧,均不失去朴典雅之風采。陶體色澤黑中透亮,有烏金墨玉之感。裝飾紋樣,既具有濃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也不乏現代藝術格調。構圖嚴謹,刀法豪放細膩,疏密結合,錯落有致,韻律感強,賞心悅目,充分體現出其外觀質量和美學價值。目前,濟陽黑陶產品暢銷於港、澳、美國、泰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
魯綉
古老的齊魯之邦,刺綉十分發達,據《論衡》記載:「齊郡刺綉,恆女無不能者,目是而手狎也。」這種傳統技藝流傳到元明時代,出現了「百鳥朝鳳圖」、「羅漢圖」等魯綉佳作(現藏於故宮博物院)。這些都是雙絲拈線的「衣線綉」,花紋粗獷雄健,質地堅實,色彩對比強烈,具有傳統的魯綉特點。隨首我國經濟重心的南遷,明清時代出現了蘇綉、湘綉、粵綉、蜀綉四大名綉,「魯綉」幾乎銷聲匿跡了。
解放後,已瀕臨絕境的魯綉,於1952年在濟南又恢復了生產。
魯綉以絲綉、發綉著稱。特別是以頭發為絲綉出的中國水墨畫,風格秀雅,栩栩如生,《奔馬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絲綉構圖朴實簡練、色彩明快、針法多變。魯綉綉品,在全國工藝品展覽會上,曾受到周總理的贊揚。
麵塑
麵塑,俗稱「捏麵人」。它以糯米面為主料,調入不同色彩的顏料和防腐劑,用指和簡單工具——小刀、小篦子、竹針等,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塑像,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舊社會的麵塑藝術都是挑擔提盒,走鄉串鎮,做於街頭,成於瞬間,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但他們的藝術作品卻被作為一種民間小玩意兒,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濟南麵塑是濟南工藝美術中,最具地域特色的類別之一。著名的濟南麵塑老藝人李俊興曾挑著擔子走遍中國各地,還遠離國土到過東南亞、歐洲、中東等十幾個國家。解放後,在黨和政府關懷下,麵塑藝術獲得了新生,李俊興被聘到濟南工藝美術研究所傳授技藝,培養出兩代麵塑藝人,形成了濟南麵塑的獨特風格。濟南麵塑的色彩鮮明,手法細膩,應用於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篦、針的搓、切、點,製成的人物形象,衣飾容貌逼真傳神,特別是對中國古裝戲劇人物的塑造,尤為專門。優秀作品《火燒琵琶精》、《老壽星》等,曾多次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展覽,得到好評。以後又創造出《嫦娥奔月》、《天女散花》、《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霸王別姬》等古裝人物作品。這些高僅數寸的小巧玲瓏小面人,有的龍騰虎躍,表的婷婷玉立,栩栩如生,見者無不為之叫絕,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其中不少作品在省、市乃至全國的工藝美術展覽中獲獎,有的作品還參加了國際展覽銷售。
絹花
又名京花,創始於京津一帶。山東絹花最早產地是濟南,濟南花店街就是因該地多花店而得名。
絹花以輕、薄、透、挺的絹、真絲綢、電力紡、縐紋緞、上塑漆布(作葉),低碳鋼絲(用於枝桿)等為原料,經漂白、上漿、下料、染色、成型、串花(粘合)等工序製成。品種按其用途大體可分為瓶插、盆景、花籃、胸花、帽花、領花、壁花、光榮花等,花式均模仿大自然中各種花卉的形態、色彩製造,具有色彩鮮艷、形態逼真等特點。
山東絹花至今仍大宗出口,暢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
6、家裡人想吃饅頭,准備自己做,請問用酵母做好還是老面頭好,用酵母的話哪裡能買到,我是文登滴
老面頭的話做法比較傳統,味道會好一些但是不好做而且相對來講發酵慢一些,建議還是用酵母吧,小商店或超市裡都有賣的,這個不分地區,1元多一小袋,一小袋也許就夠你用了
7、賣饅頭一天掙多少?
200元左右。買饅頭一般都是一塊錢一個,可能有些好的店子里就要貴一些。我們就算每天賣出有300個饅頭吧,那一天的收入保底也有300塊錢。而一個饅頭的成本也就是兩三毛錢,再加上其他費用,大概也要扣除100塊錢。算下來一天的凈利潤就有200塊錢,那一個月就有6000的收入了。
有些食品商家總是會昧著良心賺錢,就算是做饅頭也會偷工減料,或者用一些劣質的麵粉,這樣就可以大大縮減成本。不管是正常的賺了錢,還是昧著良心賺了錢,前提都是要把饅頭賣出去,而且要賣得多。如果一天只賣個幾十個饅頭估計成本都賺不回來。
賣饅頭注意要點
質量是第一位,現在人們不管是買用的還是吃的,看的不是價錢而是質量,如果商家賣的饅頭吃了有害健康,那以後是不會有人買的。再者饅頭可以多做些花樣,比如說做成動物形狀或者是花的形狀,這樣給人帶來視覺的享受,自然買的人也會多。
最後就是味道了,好吃人們才會經常買。賣饅頭賺不賺錢就看每天賣得數量多不多了。所以商家要尋求方法,來讓自己的饅頭受歡迎這樣才賺錢。
8、剛蒸出來的饅頭上有泡泡怎麼辦?
剛蒸出來的饅頭上有泡泡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①醒發濕度太大,可降低醒發濕度
②成形時有氣泡,可成形操作時盡量趕出氣泡
③蒸時水滴在饅頭表面 旺火急蒸,避免水直接滴在表面
饅頭剛蒸好的時候不能立即掀開鍋蓋,因為鍋裡面氣溫高氣壓低,外面氣壓高,外面的高氣壓會把饅頭壓扁,出現手指印或者不平,所以饅頭蒸好後先等五到十分鍾,慢慢冷卻了再掀開鍋蓋,那樣饅頭就不會回縮不平了。
9、民間宴席「八大碗」,你們那是哪幾道菜?
●“八大碗”是民間廚子的行話,指的是硬菜套裝格式,席面的核心大菜,一般八個,用碗裝,所以叫“八大碗”。
各地的物產和飲食習慣,決定了硬菜內容,雞鴨魚肉、燉炸燒蒸、甜酸苦辣各不同,但是格式基本一樣,都有“八大碗”的款式。這里分享信陽光山民間宴席八大碗。
⒈宴席概況。光山傳統席面,一般的十六道菜,俗稱“七大盤子八大碗一主食”。這十六道菜分三個層次:四道冷盤;四道熱炒;八個大碗。其中的四個熱炒里包括一道主食,算不得菜,所以稱做“七大盤子八大碗”。
⒉宴席內容。桌面菜式的內容沒有一定之規,根據當時季節食材、家庭情況和宴席的性質,隨即而定,但是十六道菜不能變,是標配。只是上菜順序有講究,最重要的是第一道熱炒,標志著本次宴席的性質,是喜事還是憂事。
⒊上菜順序。按著習俗慣例,最先擺定四冷盤,客人落座,斟酒,然後陸續上熱炒,每隔五分鍾上一道。第一道熱炒上桌後,客人舉筷開吃。這第一道菜最關鍵,標志著本次宴席的性質。如果是“白事”,第一道就是炒雞,“紅事”是魚。熱炒後上饅頭或點心,當主食。接著就是八大碗了,主角登場。
⒋八大碗。八大碗由燉菜、蒸菜和湯組成,一般格式為“三蒸四燉一湯”。蒸米粉肉、蒸圪炸雞、蒸塊魚;燉牛肉、燉豬肚、燉雞、燉豬蹄;最後一道雞蛋湯。燉菜、蒸菜都有數十種菜譜可選。
⒌宴席性質。也就在二十多年前吧,信陽各縣的農村縣城,百姓家裡有事了,還都在家做菜擺酒席宴請親朋好友。宴席主要分紅、白兩種類型,“紅事”包括結婚添子、喬遷新居、高升慶壽、高考命中,所有值得慶賀的喜事;“白事”就是家裡有人去世,這個還有分別,白事里有喜有憂。
八十歲以上老人去世,叫做“老喜喪”,白事當做紅事辦。還有老人病癒和家裡其他重要成員大病初癒,撿回一條命,要擺喜宴感謝病中探望的親朋好友。
10、煙台有什麼好吃的特色小吃?
煙台的特色小吃有煙台燜子,福山拉麵,蓬萊小面,鮮魚水餃,寧海腦飯,黃縣肉盒,糖酥杠子頭火食,盤絲餅,紅燒藕丸,碧綠羊排,芙蓉干貝,韭菜海腸,紅燒大蝦,油爆雙脆,疙瘩湯等。其中以福山拉麵,蓬萊小面和盤絲餅最為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