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辦酒席娘家人隨份子錢嗎
1、遠嫁後娘家親戚辦喜事要送禮嗎?
遠嫁後娘家親戚辦喜事需不需要送禮,這取決於你的父母怎麼安排,如果父母說你們自己上個禮,那麼就隨個份子,這個錢可以讓父母代付,你可以微信轉給父母的;如果父母說不用管了,那麼就聽父母的即可,另外在我身邊有遠嫁的,我分享你幾個案例看下:
我朋友A就是遇到這種情況,當時是叔伯兄弟結婚,女方父母說不用回去了,但是她跟老公一起回去的,相聚300公里,開我的車去的,所以我很清楚;
開始女方父母說不用回去了,但是男方父母說回去看看吧,正好你們公司最近不忙,然後倆人開始准備回去,也帶了一些土特產,然後隨禮好像是上了200元,正好是當時他們結婚時候禮金,回來時候也帶了很多吃的,給我不少,我分析這一家人處理方式很好,女方怕路途遠不想讓女兒耽誤,男方怕女方想家,直接幫媳婦做決定,去時候一車特產,回來又一車特產,這樣關系不在路途多遠,親情格外珍重,只是以參加婚宴為名,回家探望父母。
我同學B也遇到這種情況,她是親哥哥結婚,女方父母讓她回去,還指出來隨禮多少錢,好像是隨禮6600,因為當時跟同學喝酒,他跟我說過,本來日子剛攢點錢,結果路費加隨禮錢,外加帶禮物根本沒了,我們同學一起支援了2000給他,當時剛結婚都沒錢。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女方父母還想讓我同學去,我同學屬於國企,請假根本不好請假,最後拗不過女方,直接硬著頭皮跟領導請了幾天假去的,去的時候我開車送的車站,拿了不少禮物,回來以後在一起吃飯,我們同學都沒拿到禮物,而且倆人還有點吵架,據說是女方跟父母吵架了,我總結,這樣親情即便不遠,那麼心也會遠,不懂替孩子考慮問題,那麼孩子會慢慢只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至今他們倆一年只回家一趟。
綜合上訴以真實案例分析,遠嫁後娘家親戚辦喜事,如果有時間可以回去,但是要考慮自己小家情況,同時條件允許倆人一塊回去,這不是參加喜宴,而是回家探望父母,至於父母要多體諒孩子吧,畢竟遠嫁的女孩有委屈不能訴說,娘家應該給與實際行動的體貼吧。
2、娘家親戚都怎麼隨禮的
娘家親戚在成都那邊隨禮,也是根據情況來的,畢竟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
隨禮的情況也是根據以往的水裡進行參考的。比如以前以上往來是300多,那麼親戚結婚以後一般是500以上吧。
3、我結婚後娘家長輩的孩子辦喜事需要隨份子錢嘛
如果你已經結婚了,娘家的長輩就是你的長輩,他們的孩子結婚,當然你們要去要包紅包。那不算是隨份子,那是必須包紅包,那是自己的親戚。
結婚在新郎家辦婚禮娘家父母需要隨份子錢。
份子錢,亦稱禮金,指的是中國的一種民間習俗和傳統。所謂份子錢即是別人結婚、生孩子、老人歸老、包括單位、個人喬遷之類的,相關的人要去送錢,包括禮金和禮品。古代:在古代並沒有流行送份子錢的習俗,人們習慣送東西給新人。
(4)結婚辦酒席娘家人隨份子錢嗎擴展資料;
清末民初:送份子錢成為上流社會舉辦喜事必不可少的項目。尤其是滿族八旗,為了體現身份更講究送份子錢的禮節。老舍先生的小說《正紅旗下》就描述過家裡為了湊份子錢發愁作難的情景。
解放初期: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流行送份子錢。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結婚特別簡單。
「文革」時期:不興送份子錢,但是親朋好友會送暖壺、臉盆等生活用品。
改革開放後:人們手上也有了閑錢,隨著商品經濟觀念的深入人心,直接送錢為全社會所接受,送份子錢成為祝福新人的方式。
份子:1、集體送禮時各人分攤的錢:湊份子。2、泛指做禮物的現金:出份子。
份子錢代表了對新人的一份祝福,但是錢永遠不能代替感情,誰份子錢給得多,就代表誰更親近的想法是不可取的。不能讓錢成為感情的量化標准。份子也寫作分子,是一個老詞,打從明代中葉開始就流行。這種叫法,本身顯示湊份集資、群策群力的風氣。
湯顯祖《牡丹亭》第三十三出《秘議》:「便是杜老爺去後,謊了一府州縣士民人等許多份子,起了個生祠」,便是一例,四處募捐修祠堂,頗有古代亂集資、亂攤派的意思。至明末清初之際,份子更加流行,譬如吳敬梓小說《儒林外史》通篇眼花繚亂盡是「湊份子」、「派份子」、「出份子」。例如第二十七回道:「歸姑爺也來行人情,出份子」。全書有十個章回不止一次出現「份子」,有的章回出現四、五次。
通常在圈子裡做事,朋友同事一有人結婚,自己心裡就發緊。唉,又要破費了,請柬似罰款單。遇著好友辦喜事還心甘情願,偏偏常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系,諸如沒見過面的親戚、同學的弟弟、單位管鍋爐的臨時工,不勝其煩。但是,請柬本身具有制度強制力,效力不亞於交通警察開的罰單,收到請柬的無一例外趕緊湊份子錢。這規矩打從明朝就開始了,一直傳到現在。
如今的婚禮有多重功效,作江湖樣本效果神奇,涵蓋江湖化社會許多元素,譬如關系、人情、面子,是江湖化社會運作的範例。中國小城市婚禮運作,乃是關系網制度運作之集大成。譬如,前篇「關系網」,曾借用喜筵賓客名單為素材,研究了關系網一般規模大小;後篇「面子季場」,還要分析婚禮大操大辦中的面子訴求。本篇,我們還以婚禮為樣本,分析「份子錢」的人情運作。
5、我老公的親哥哥結婚,我父母需要隨禮嗎?
我認為咱們老公的親哥哥結婚了,咱們父母不用隨禮的,你去隨禮就可以了,因為你就代表了你們一家人,也包括你的父母,所以說咱父母就不要再隨禮了。
6、結婚擺酒娘家人到男方還要封紅包嗎
結婚擺酒娘家人到男方家,無論紅包里錢多少,還是要封紅包的。
7、男方擺酒娘家人需要隨份子錢嗎?
這個隨意啦,各地的風俗不一樣,反正我結婚的時候我娘家人沒給錢的
8、出嫁的女兒娘家親戚有事該隨禮嗎 次次出錢?
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用的。每個人的密接圈子總量大體守恆(也就是能維持親密聯系的人數總量大體不變),結婚後特別是有自己小孩後,親疏關系會有調整(可能不好聽,但是這是客觀事實)。當然,有很多女生想與所有娘家親屬保持親密關系,這實際上是自私的表現,是在宣洩自己的私慾與情感價值而已,對新生家庭不負責。這是社會學問題,有很多專門論文做過研究,逃避當下和未來實際所處關系,嘗試維持並擴大舊有關系,只能走向虛偽,也必然自陷且拉他人陷入人際關系危機。另外,親情關系也並不見得靠禮錢來維持的。當然,這都不能一概而論,就像有些朋友之間的交往親密程度可能遠勝過親屬之間交往,這都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有些親屬,即使是遠房親屬,但是因種種原因,其實質上處於親+友+更多的位置上,這當然應該更親近。另外,不管是父母也好、兄弟姐妹也好、親朋也好,都應該扮演一個合適的角色,最好不要刻意去拉、牽、拽情感,給新生家庭充裕的空間,讓其具有一定的獨立性,這才是對新生家庭的大愛。各自保持在一個合適的位置上,大家都能過的很融洽幸福。
9、女孩出嫁娘家親戚隨份子給誰
你好,關於女孩子出嫁,娘家親戚隨份子的錢給誰,要看當地的風俗習慣,在我們老家,女孩出嫁娘家親戚份子錢都給女孩子,女孩娘家人出錢的禮單和錢全部給女孩子,婆婆一分錢也不留,過去還是有人留的,給女孩的錢婆婆說了算,隨著社會發展,人們比以前富裕了,婆婆也就不留了,即使婆婆有很多很多外債,女孩子娘家的份子錢自己一點不留,全部給了兒媳婦,為了增加婆媳之間的關系。
10、在婆家辦婚禮娘家親戚要送禮嗎
古時候喜宴是分開的,給男方送禮叫道喜;男方設宴招待所有隨喜的客人;給女方送禮叫添箱,女方設宴招待所有來添箱隨禮的客人。現在結婚的禮儀進化啦,二者合一啦,理應誰設宴誰收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