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貴妃禮服
1、清朝末期後宮服飾圖片及等級 需要圖片
1、清代皇後朝服朝褂:清代皇後服飾 皇後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組成。朝冠,冬用薰貂,夏用青絨,上綴有紅色帽緯。頂部分三層,疊三層金鳳,金鳳之間各貫東珠一隻。帽緯上有金鳳和寶珠。冠後飾金翟一隻,翟尾垂五行珍珠,共三百二十顆,每行另飾青金石、東珠等寶石,末端還綴有珊瑚。
朝袍以明黃色緞子製成,分冬夏兩類,冬季另加貂緣。朝袍的基本款式是由披領、護肩與袍身組成。披領也綉龍紋。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飾,其樣式為對襟、無領、無袖,形似背心。上面也綉有龍雲及八寶平水等紋樣。本圖為戴朝冠、穿朝服、朝褂的皇後(《清代皇後像》)。
2、清代貴妃朝服:清代後妃服飾、皇後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組成。朝冠,冬用薰貂,夏用青絨,上綴有紅色帽緯。頂部分三層,疊三層金鳳,金鳳之間各貫東珠一隻。帽緯上有金鳳和寶珠。冠後飾金翟一隻,翟尾垂五行珍珠,共三百二十顆,每行另飾青金石、東珠等寶石,末端還綴有珊瑚。
朝袍以明黃色緞子製成,分冬夏兩類,冬季另加貂緣。朝袍的基本款式是由披領、護肩與袍身組成。披領也綉龍紋。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飾,其樣式為對襟、無領、無袖,形似背心。上面也綉有龍雲及八寶平水等紋樣。本圖為清代乾隆帝慧賢皇貴妃冬朝服像,頭戴冬朝冠,外穿冬朝褂,內穿冬朝袍,周飾貂皮邊。
3、清代後妃龍褂 :清代後妃服飾 清代龍褂,樣式為圓領、對襟、左右開氣、袖端平直的長袍。龍褂只能為皇後、皇太後、皇貴妃、貴妃、妃、嬪服用。皇後龍褂紋飾,據文獻記載有兩種類型,北京故宮所藏實物,則有三種類型,均為石青色:
第一種飾五爪龍八團,兩肩、前胸後背各一團為正龍,前後襟行龍各兩團,下幅八寶、壽山水浪江涯及立水紋,袖端各兩條行龍及水浪紋。第二種只飾五爪金龍八團,下幅及袖端不施紋樣。第三種飾五爪金龍八團,下幅加水浪江涯、壽山、立水紋。
皇後、皇太後、皇貴妃、貴妃、妃龍褂與此相同。嬪所穿龍褂,兩肩前後正龍各一條,襟變四龍。此圖為清代光緒皇後石青緞地五彩綉緝米珠雲龍八團,有水龍褂,即為第一種。
4、清乾隆皇後朝褂:清代後妃服飾、清代乾隆皇後朝褂,樣式為對襟、圓領、無袖、開氣,通身綉金立龍紋,但紋樣有幾種不同樣式,本圖朝褂紋樣為自上而下分四層以金錦沿邊分隔;
上層兩肩前後各綉立龍一條,2層、3層、4層前後各綉立龍10條、12條、16條,總計78條,上層有珊瑚扣5粒。朝褂領後均垂有明黃色絛,絛上綴有珠寶。朝褂穿在朝袍外面。此圖為清乾隆皇後朝褂。
5、清代後妃金龍朝袍:清代後妃服飾、皇後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組成。朝袍以明黃色緞子製成,分冬夏兩類,冬季另加貂緣。朝袍的基本款式是由披領、護肩與袍身組成。披領也綉龍紋。
穿朝袍時必須與朝褂配套,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飾,其樣式為對襟、無領、無袖,形似背心。上面也綉有龍雲及八寶平水等紋樣。本圖為清代乾隆皇後所穿的明黃緞綉五彩雲金龍朝袍。
2、清朝妃嬪的服飾描寫
【朝冠】
朝冠是皇後在朝祭時所戴之冠。
皇後所戴朝冠(包括太皇太後、皇太後)冬用薰貂,夏以青絨為檐,上綴朱緯。頂三層,貫東珠各一,皆承之以金鳳,飾東珠各三,珍珠各十七,上銜大東珠一。朱緯上周綴金鳳七,飾東珠各九,貓睛石各一,珍珠各二十一;後金翟一,飾貓睛石一,珍珠十六。翟尾垂珠,凡珍珠三百零二。五行二就,每行大珍珠一,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一,飾東珠珍珠各六,末綴珊瑚。冠後護領,垂明黃色絛二,末綴寶石,青緞帶。
皇貴妃、貴妃所戴朝冠,其質與皇後朝冠相同。冬用薰貂,夏以青絨為之。上綴朱帷。其冠頂、朱緯等之飾,亦與皇後朝冠相同。惟翟尾垂珠,凡珍珠一百九十二顆,三行二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一,東珠、珍珠各四;末亦綴珊瑚。冠後護領與皇後朝冠相同。
貴妃之冠服袍及垂絛,皆為金黃色,余制均與皇貴妃相同。
妃之朝冠,頂為二層,貫東珠各一,皆以金鳳,飾東珠九,珍珠十七,上銜貓睛石。朱緯上周綴金鳳五,飾東珠七,珍珠二十一;後金翟一,飾物與貴妃朝冠相同。惟翟尾垂珠為珍珠一百八十八顆,三行二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一,飾東珠、珍珠各四,末綴珊瑚。冠後護領亦與貴妃相同。
嬪之朝冠,頂為二層,貫東珠各一,皆承以金翟,飾東珠九,珍珠十七,上銜砢子。朱緯上周綴金翟五,飾東珠五,珍珠十九。後金翟一,飾珍珠十六,翟尾垂珠,為珍珠一百七十二顆,三行二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一,飾東珠、珍珠各三,末綴珊瑚。冠後護領與妃之朝冠制同。
【吉服冠】
皇後吉服冠,薰貂為之,上綴朱緯,不綴鳳翟,頂用東珠。
皇貴妃、貴妃吉服冠,均與皇後服制同。
妃之吉服冠,冠頂用碧琧弘(王旁),余制同貴妃吉冠。
嬪之吉服冠,與妃之冠制同。
【朝褂】朝褂、朝袍和朝裙為皇後朝祭時所穿禮服。皇後朝服有緞、紗、夾、單,俱依時令更替。
皇後朝褂是皇後在朝祭之時套在朝袍外的禮褂。朝褂制三,皆為石青色,片金緣。其一,綉文為前後立龍各二,下通襞積,四層相間,上為正龍各四,下為萬福、萬壽之文。其二,綉文為前後正龍各一,腰帷行龍四,中有襞積,下幅行龍八。其三,綉文前後為立龍各二,中無襞積,下幅八寶平水。領後皆垂明黃色絛,其飾之珠寶無定。
皇貴妃之朝褂均與皇後制同。
貴妃之朝褂為金黃色,余制均與皇貴妃相同。
妃、嬪之制同貴妃。
【朝袍】
皇後朝袍是皇後在朝祭之時所穿禮袍。朝袍之制三,皆為明黃色。其一,披領及袖皆石青色,片金加貂緣;肩上下襲朝褂處亦加緣。綉文為金龍九,間以五色雲。中無襞積,下幅八寶平水。披領行龍二。袖端正龍各一,袖相接處行龍各二。其二,披領及袖皆石青色,夏用片金緣,冬用片金加海龍緣;肩上下襲朝褂處亦加緣。綉文為前後正龍各一,兩肩行龍各一,腰帷行龍四。中有襞積,下幅行龍八。其三,領袖片金加海龍緣,夏用片金緣。中無襞積,後開裾。余俱如貂緣朝袍之制。領後垂明黃絛,飾珠寶。
皇貴妃之朝袍均與皇後制同。
貴妃之朝袍為金黃色,余制均與皇貴妃同。
妃之朝袍制同貴妃。
嬪之朝袍用香色,其制亦與妃同。
【朝裙】朝裙是穿在朝袍裡面的禮裙。
皇後朝裙冬用片金加海龍緣,上用紅織金壽字緞,下用石青行龍妝緞,皆用正幅,有襞積。夏朝裙用片金緣。
皇貴妃之朝裙,均與皇後服制同。
妃之朝裙,均與貴妃服制同。
嬪之朝裙,皆同妃制。
【龍褂】皇後龍褂為皇後吉服褂。龍褂有綿、夾、紗、裘,均依時令更替。
皇後龍褂之制有二:皆為石青色。其一為綉文五爪金龍八團,兩肩前後綉正龍各一團,襟綉行龍四團。下幅八寶立水。袖端行龍各二;其二為下幅及袖端無章采,余與其一制同。
皇貴妃龍褂與皇後服制同。
貴妃龍褂以金黃色,余制與皇貴妃相同。
妃之龍褂,與貴妃服制同。
嬪之龍褂,綉文兩肩前後為正龍各一,襟為夔龍四,余亦同妃制。
【龍袍】
清代皇後龍袍之制有三,皆為明黃色,領袖為石青色。其一為綉文金龍九,間以五色雲,福壽文彩惟宜;下幅八寶立水,領前後正龍各一,左右及交襟處行龍各一,袖相接處行龍各二;左右開裾。其二為綉文五爪金龍八團,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襟行龍四,下幅八寶立水。其三為下幅不施章采,余與第一種相同。
皇貴妃龍袍與皇後服制同。
貴妃龍袍亦與皇後服制同,惟用金黃色。
妃之龍袍與貴妃之制同。
嬪之龍袍用香色,余制亦與妃同。
【采帨】
皇後采帨為綠色,綉文為「五穀豐登」。佩箴管等,絛為明黃色。
皇貴妃之采帨與皇後制同。
貴妃采帨,絛為金黃色。余制與皇貴妃相同。
妃之采帨,綉文為「雲芝瑞草」,余亦同貴妃制。
嬪之采帨不綉花文,余同妃制。
【金約】
皇後佩金約:鏤金雲十三,飾東珠各一,間以青金石,紅片金里。後系金銜綠松石結,貫珠下垂,凡珍珠三百二十四,五行三就,每行大珍珠一。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二,每具飾東珠、珍珠各八,末綴珊瑚。
皇貴妃金約,鏤金雲十二,飾東珠各一,間以珊瑚,紅片金里。後系金銜綠松石結,貫珠下垂,共珍珠二百零四顆,三行三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二,每具飾東珠、珍珠各六,末綴珊瑚。
貴妃與皇貴妃制同。
妃之金約,鏤金雲十一,飾東珠各一,間以青金石,紅片金里。後系金銜綠松石結,貫珠下垂,凡珍珠一百九十七顆,三行三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二,每具飾東珠、珍珠各六,末綴珊瑚。
嬪之金約,鏤金雲八,飾東珠各一,間以青金石,紅片金里。後系金銜綠松石結,貫珠下垂,凡珍珠一百七十七顆,三行二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二,每具飾東珠、珍珠各四,余與妃制相同。
【耳飾】
皇後耳飾為左右各三,每具金龍銜一等珍珠各二。
皇貴妃耳飾用三等東珠,余同皇後。貴妃制同。
妃之耳飾用三等東珠,余皆同貴妃服制。
嬪之耳飾用四等東珠,余皆同妃服制。
【領約】
皇後領約,鏤金,飾東珠十一,間以珊瑚,兩端垂明黃絛二,中各貫珊瑚,末綴綠松石各二。
皇貴妃領約,鏤金為之,飾東珠七,間以珊瑚。兩端垂明黃絛二,中貫珊瑚,末綴珊瑚各二。
貴妃之領約,垂絛為金黃色。余制與皇貴妃相同。
妃、嬪之領約,皆同貴妃制。
【朝珠】
皇後朝服所配朝珠三盤,東珠一,珊瑚二。佛頭、記念、背雲、大小墜珠寶雜飾適宜。皇後吉服所配朝珠一盤,珍寶隨所御。絛為明黃色。
皇貴妃朝服所配朝珠三盤,蜜珀一,珊瑚二。吉服朝珠一盤。絛明黃色。
貴妃朝服所配朝珠,絛為金黃色,余制與皇貴妃相同。
妃之朝珠,與貴妃服制同。
嬪之朝珠三盤,一盤為珊瑚,兩盤為蜜珀。吉服朝珠一盤。絛用金黃色。
3、古代後宮嬪妃的穿著,禮儀等之類的,越詳越好!
嬪妃等級
皇後
正一品:
貴妃、淑妃、賢妃、德妃
從一品:
夫人
正二品:
妃
從二品:
昭儀、昭媛、昭容、淑儀、淑媛、淑容、修儀、修媛、修容
正三品:
貴嬪
從三品:
婕妤
正四品:
容華
從四品:
婉儀、芳儀、芬儀、德儀、順儀
正五品:
嬪
從五品:
小儀、小媛、良媛、良娣
正六品:
貴人
從六品:
才人、美人
正七品:
常在、娘子
從七品:
選侍
正八品:
采女
從八品:
更衣
宮女、姑姑無數
-----------------------------------------------------------------
後宮嬪妃以正九品以上正二品以下,宮女、太監,太醫,大臣和侍衛都要稱其為小主
比如「XX小主吉祥」「恭迎XX小主」「XX小主慢走」「恭送XX小主」.
而正二品以上要稱娘娘:
「(賜號,職位名)吉祥」「恭送(賜號,職位名)」
------------------------------------------------------------------
------------------------------------------------------------------
簡述:
明朝的後宮等級除皇後外,還有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才人、選侍、淑女等級別。明代後宮諸妃稱號為:賢、淑、庄、敬、惠、順、康、寧,也有貴妃,位在諸妃之上。後妃以下,雜置宮嬪,而間以婕妤、昭儀、貴人、美人等名號。嘉靖十年(1531年)仿古禮冊立九嬪:德嬪、賢嬪、庄嬪、麗嬪、惠嬪、安嬪、和嬪、僖嬪、康嬪,位在妃下。明朝中後期還出現了妃嬪中最高的等級——皇貴妃,皇貴妃這一稱號最早出現是在明憲宗時期,明憲宗成化皇帝朱見深的寵妃萬貴妃死後被追謚為: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而皇貴妃正式作為妃嬪的封號則是在明神宗時期,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寵妃鄭貴妃生皇三子後晉升為皇貴妃。
嬪妃侍寢
翻牌
嬪妃進御之事,是內廷的一件要務,如在外廷皇帝上朝一樣重要。對於
皇帝來說,後者可以免去,而前者一日不可或缺。後宮有專人負責辦理、記
錄寢妃進御之事。
明代,文書房宦官負責記錄皇帝每晚寢宿所在及所幸宮嬪名字。女官彤
史,負責記錄後妃宮女被幸於皇帝的寢所。看來,明代是雙重記錄,宦官與
女官,各根據皇帝、後妃宮女的形跡,分別記錄。
明代後宮,每日天漸黑時,嬪妃所住的宮門前,都掛起兩只紅紗籠燈。
皇帝臨幸某宮,則該宮門上的燈卸下來,表示皇帝已選定寢宿的地方。於是,
負責巡街的宦官,傳令其他各宮均卸燈寢息。失意的嬪妃們只得滅掉希求寵
幸的紅紗籠,明晚再重新掛上。
明代皇帝第一次臨幸嬪妃的住所,要鋪宮,由宦官將房間裝飾一新,該
承幸的妃子也要有相應的裝飾。
皇帝臨幸之所照例焚香,香氣異常,其用意有宮詞道出「參於鼻觀氣非清,脈脈遺芳媚寢情。雨跡雲蹤易牽引,莫容輕露上空明。」
參考資料:http://tieba.baidu.com/f?kz=408860634
4、如懿傳:慧貴妃僅僅只是妾室,為何頭飾穿著比皇後貴重呢?
皇後是皇上的妻子,她要考慮整個後宮的開銷,如果不能每一個人都節省的話,那麼皇後一個人節省也還是好的,因此皇後一直以來都主張節儉。所以自己的衣著首飾也都很普通。
慧貴妃在後宮中的地位僅次於皇後,而她父親在前朝的地位則是蒸蒸日上,慧貴妃的家世也逐漸可以和皇後的母家相抗衡。雖然慧貴妃只是一個妾室,她的位分也比較高,但是她知道皇上最看重的人不是她,因此她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就是為了引起皇上的注意。
從一開始她就妒忌如懿受寵,如果想從情感方面超過她,肯定是非常不現實的事情,所以慧貴妃選擇投靠富察皇後,幫她做了好多壞事。
不管是謀害妃嬪難產致死,還是往冷宮里放蛇害如意等等,她都傻乎乎的聽了富察皇後的計謀去執行,完全沒想到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所以觀眾才會覺得她傻得令人心疼。
雖然慧貴妃的首飾衣著都比皇後娘娘的貴重,但是慧貴妃是一個知道分寸的人,她的衣著首飾都是仿照前朝的貴妃所制,在此基礎上稍作更改,是完全沒有僭越皇後的。之所以皇後在她跟前顯得寒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皇後大力提倡節儉。
除了傻乎乎的執行計謀之外,平時對人做事的態度也十分高調直接,比如阿箬在大殿被逼問那場戲,如懿和皇上都非常想知道幕後指使阿箬的人是誰,如果阿箬不說其實也沒辦法。
可是慧貴妃就非常沉不住氣了,阿箬只是看了她一眼,便立馬站起來大聲反駁,這種情商和智商阿箬這種小人不選擇看你才怪呢,這么激動的反應不就是向大家說明自己就是幕後指使者嗎?
因為皇帝總是偏心如懿,慧貴妃只好拿著如懿的好友海蘭出氣。但也只能是剋扣生活費。不給炭火而已。可這個時候,嘉嬪缺來挑撥惠貴妃。萬萬沒想到,萌蠢的慧貴妃。並沒有聽出這招借刀殺人的招式。竟然真的找海蘭的茬,最後落得一個禁足3月的下場。
之後慧貴妃和白蕊姬互懟,兩個都是低段位,戰鬥力不足的傻白甜。每次見面都是要打一場嘴巴戰。絕對是整個劇中的一大特點,直到臨死才知道自己十多年未孕的真相。皇帝更是在背後聯合的皇後算計了她的性命。看來古代的貴妃,還真的不好當啊。她的造型也是非常符合高晞月本人了,囂張跋扈,頭飾華麗比皇後的頭飾還要奢華。
5、乾隆皇帝的最愛究竟是孝賢皇後還是慧賢皇貴妃
應該是慧賢皇貴妃才對,雍正帝駕崩,剛即位二十一天的乾隆帝就封她為貴妃,地位超越第一側福晉那拉氏(乾隆初封為嫻妃)成為乾隆後宮僅次於皇後的第二尊貴的人物。【也是她在世時唯一的貴妃】她是乾隆唯一親自求雍正提升為側福晉親自抬起的人,【乾隆朝唯一得享皇帝親自抬旗的特例後妃】在乾隆二年,乾隆帝為雍正帝守孝的孝期滿後正式冊封後妃大典時,高氏被冊封為貴妃,只有她和皇後一樣,享有了公主王福晉和三品以上命婦到她的寢宮向她跪拜叩頭朝賀的禮儀。可見乾隆心裡將她的地位和孝賢皇後等同。更甚者,在她死後,乾隆在晉升其他嬪妃時,發了一道聞名的旨意:「初封即系貴妃,與由妃嬪晉封貴妃者不同,前者位份尊貴,所以得享公主王福晉大臣命婦的叩頭。由妃嬪逐級晉升貴妃的則不同,未便照初封即系貴妃的典禮」為由取消了貴妃的應享公主福晉命婦齊集叩頭的大典,可見乾隆對她的看重。慧賢住居在乾隆年間皇帝偶爾起居之所的咸福宮和御花園之間的儲秀宮,儲秀宮前殿懸掛著乾隆皇帝親筆書寫的大匾:「茂修內治」,與乾隆皇帝為其皇後所居住的長春宮而親題的「敬修內則」匾相輔相成。
並且在《心寫治平》圖中,只有皇帝、皇後和慧賢三人是乾隆元年郎世寧親筆所畫,圖中慧賢和皇帝皇後一樣身著明黃龍袍(按例貴妃只能著金黃龍袍,太後、皇帝、皇後、皇貴妃級別才能使用明黃色)。
在慧賢死後為了懷念她,乾隆皇帝寫下了多首輓詩。並在皇後離世後,將她畫像一並掛在長春宮紀念。可見乾隆對她有多麼不忘。
散遣間愁點筆時,無端觸緒轉增悲。 歌詩擬改杜詩句,生別終勝死別難。是乾隆為她做的輓詩之一。。。生前對她寵愛可以說是貪圖她的美色,但是,對於皇帝來說,在人死後十幾年還能懷念一個人,為她下旨讓她地位超然,為她傷神作詩,難道這還不能體現出乾隆對她的感情么?
6、如懿傳17位嬪妃介紹
1.皇後富察氏
富察·琅嬅,小說及電視劇《如懿傳》的主要人物之一,為中期表面上的最大反派,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孝賢純皇後富察氏。
2.慧貴妃高氏
從古而今,人們對權力的膜拜和渴望從沒停止過。毋庸置疑,她身後的權杖依然是眾人眼中值得追隨的那道光。慧貴妃高晞月就皇後最大的死忠粉,她視皇後為助她謀求富貴榮華的最終倚靠。
於是,她明知很多事人神共憤,天理不容,也會觸碰到皇上的底線,卻仍然唯皇後馬首是瞻,協助皇後用最隱秘的手段大開殺戒。
3.皇後烏拉那拉氏
原名烏拉那拉·青櫻,烏拉那拉·那爾布的女兒,烏拉那拉·宜修的表侄女。滿洲正黃旗人,原型為清高宗繼皇後那拉氏。
少時天真爛漫,家道中落後日漸沉穩,入宮後屢遭陷害被逼而習得謀略手段。喜愛梅花,獨愛綠梅,被皇帝認為溫柔而帶清爽剛氣。自始至終與珂里葉特·海蘭交好,也與高晞月、富察·琅嬅、金玉妍、衛嬿婉四人爭斗一生。
4.純貴妃蘇氏
蘇綠筠是小說及電視劇《如懿傳》中主要人物之一,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純惠皇貴妃蘇氏。乾隆前中後期的次要妃嬪,漢軍旗出身,蘇召南之女。始終寵遇平平,但身體極善生養,是皇三子永璋、皇六子永瑢、皇四女璟妍之生母。
5.嘉貴妃金氏
金玉妍,小說《如懿傳》及電視劇主要角色,擁有艷麗的外貌和蛇蠍的心腸,擅長嫁禍之術,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淑嘉皇貴妃金佳氏。
6.愉妃柯里葉特氏
乾隆五十七(1792年)年五月二十一日薨,享年七十九,五月二十三日追封愉貴妃,乾隆五十八年十月二十日入葬裕陵妃園寢。人物生平 愉貴妃(1714-1792),珂里葉特氏,亦稱海佳氏、海氏,南苑海子人。
7.舒妃葉赫那拉氏
葉赫那拉·意歡,小說及電視劇《如懿傳》的主要人物之一,說話咬文嚼字,喜好引經據典;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舒妃葉赫那拉氏。 乾隆中期盛寵妃嬪,太後棋子其一,但對皇帝痴心一片。
8.炩皇貴妃衛氏
衛嬿婉與《延禧攻略》令皇貴妃「魏瓔珞」對應,以清史稿記載的令妃魏佳氏為原型。不過,《如懿傳》劇這次劍走偏鋒,將一向予人善良印象的令妃寫成奸角。
9.豫妃博爾濟吉特氏
博爾濟吉特·厄音珠,小說及電視劇《如懿傳》里的中後期主要人物之一。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豫妃厄魯特博爾濟吉特氏。
10.容妃和卓氏
容妃(1734年10月11日-1788年5月24日),和卓氏,或稱霍卓氏,名法蒂瑪(《清宮後妃》一書中則稱本名買木熱·艾孜木。
11.玫嬪白氏
白蕊姬,小說及電視劇《如懿傳》里前中期的主要人物之一,相貌可愛、牙尖嘴利、做事專一,其歷史原型推測為乾隆帝怡嬪柏氏。乾隆前中期嬪妃,蘇州南府出身,太後甄嬛的第一枚而且是最得力的棋子,原本彈月琴,為進宮而變為職業琵琶伎。
12.慎嬪索綽羅氏
慎嬪,拜爾葛斯氏,生年不詳,為厄魯特蒙古人,德穆齊塞音察克之女。
13.慶嬪陸氏
陸沐萍,電視劇《後宮如懿傳》人物,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慶恭皇貴妃陸氏和晉妃沙濟富察氏。由原著中的慶貴妃陸瓔珞與晉嬪富察·閔琇合並而成。乾隆全時期次要妃嬪,前期為太後甄嬛的第二枚棋子。
14.穎妃巴林氏
爾穎妃巴林氏、淑慎聿彰。柔嘉允協。位崇九御。欣壼職之久襄。年近七旬。應宏階之遞進。茲特晉封為貴妃。錫之冊寶。爾其知恩敬受。長符吉於安貞。迪德懋修。被引和於雍穆。欽哉。
15.恪嬪拜爾果斯氏
歷史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慎嬪拜爾葛斯氏。乾隆中後期次要嬪妃,第一個嫁入清朝的蒙古公主。初封即為貴人,獲得封號為恪,再升至恪嬪,從此定格。
16.婉嬪陳氏
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十二日,晉封為嬪,內閣典籍廳為陳氏封嬪所擬定的字樣有「婉、巽、穎」三個字,乾隆帝從中選擇了婉字。時年32歲。
17.儀嬪黃氏
黃綺瑩,小說及電視劇《如懿傳》 角色之一,乾隆後宮內第一個死亡的嬪妃;電視劇中名為黃綺瑩、封號為儀;原著小說中名為黃綺沄,封號為怡。電視劇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儀嬪黃氏,小說原型為儀嬪黃氏+怡嬪柏氏。人生無常,福兮禍兮。
7、戲曲貴妃服飾紅色和金色的區別
戲曲貴妃服飾紅色和金色的區別:金色是皇後和皇貴妃才有的,普通妃子的是紅色。
8、清朝皇後皇太後的禮服介紹
清代女貴族穿著的禮服較為繁瑣,同時也更能反映出保留的許多滿族服飾舊俗。以皇後禮服為例,除朝冠、朝服外,額上束金約,頸下飾領約,朝服內襯朝裙,外罩朝褂,朝珠戴三盤,又胸前所垂彩帨與耳上所飾耳墜等皆在禮制之內。清制,皇太後、皇後的禮服等級完全一樣,皇貴妃禮服稍次一等,貴妃以下袍服皆用金黃色,其餘飾品等級遞降。
9、清朝後宮妃嬪服飾要求及規定有何要求?
引言:清宮劇中我們能夠看到各個等級的妃嬪穿的衣服都各不相同,這些衣服的不同除了根據每個妃嬪的喜好來決定之外,也是有硬性的要求和規定的。在清朝對後宮妃嬪的服飾有非常嚴格的分類和要求,每個等級的妃嬪都要按照此要求來執行,包括在宮中的宮女,大臣和其他人員,在服飾上都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
一、皇太後和太後在清朝,皇太後和皇後的等級是後宮中最高地位的。所以皇太後和皇後的服飾面料是最高檔,而且做工最講究的。皇後的服飾從外觀上來看,跟滿族貴婦的服飾有一些相似,在圓領大襟衣袖的地方都有,用寬花邊來裝飾,只是圖案會有一些不同。皇後,皇太後,皇貴妃太皇太後的朝褂會按照《大清會典》的規定來製作,根據出席的場合,不同服飾的款式與細節都會有所變化。
二、貴妃貴妃的服飾一般用冠頂東珠和妃冠東珠來做裝飾,禮服用鳳凰翟鳥等緞,五爪龍緞,八團龍緞,貴妃一般不能夠用黃色和金黃色的面料來製作服裝。貴妃可以選用紫色或者是正紫色帶釵子的時候,可以佩戴鳳簪釵也叫七尾鳳,可以佩戴到肩膀部分的流蘇,但是在佩戴的時候只能夠佩戴其中一邊,不可兩邊同時佩戴。
三、小主除了皇後,貴妃之外,其他的後宮小主一律是要穿著粉紅色,淺綠色或者乳白色的服裝,在頭飾的選擇上只可以佩戴頭花。在清朝後宮的等級制度非常森嚴,而且制度大多都比較嚴苛,所有宮內人員必須按照要求和規定來穿著服裝和佩戴配飾,如果有不當的地方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其實真實的清朝後宮生活跟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有很多不同。
10、清朝後宮妃子的頭飾和衣服有等級區別嗎
清朝後宮妃子的頭飾和衣服有等級區別。
1、頭飾等級區別
清朝後宮總分為八個等級:皇後(正超品)、皇貴妃(正一品)、貴妃(從一品)、妃(正二品)、嬪(庶二品)、貴人(從七品)、常在(庶七品)、答應(從十品)。
皇後:明黃色 正紅色,可戴鳳鈿/鳳冠(九尾鳳),可戴垂至肩膀流蘇,且可兩邊同時佩帶。
皇貴妃:正紫色,可戴側鳳簪釵(七尾鳳),可戴垂至肩膀流蘇,但只可佩帶一邊。
各宮主位:寶藍色,可戴側鳳珠釵(五尾鳳),可佩帶垂至耳垂流蘇。
從三品以上可穿紅色(紅色必須為偏色,如橙紅、海棠紅),可佩戴金步搖,可佩帶垂至耳垂流蘇。
從四品以上可穿紫色(紫色必須為偏色,如淺紫,紫羅蘭),可佩戴銀步搖,可佩帶短流蘇。
從五品以上可穿藍色(藍色必須為偏色,如寶石藍,靛藍),可佩戴寶石翡翠為材質製成的首飾。
從七品以上可穿除了黃色,紅色,紫色,藍色之外的所有顏色,顏色可為正色。可佩戴珊瑚象牙為材質製成的首飾。
從九品以上可穿除了黃色,紅色,紫色,藍色之外的所有顏色,顏色必須為偏色。可佩戴金銀為材質製成的首飾。所有小主級統一穿粉紅色/淺綠色/乳白色宮服。只可帶頭花。
2、服飾顏色等級區別
清代服飾中等級最高的顏色是明黃色,它只有皇帝、皇太後、皇後和皇貴妃才可享用,明黃色是凌駕於一切服色之上的神聖而不可侵犯的顏色。
在後妃服裝中,用顏色來區分等級也十分嚴格。皇太後、皇後和皇貴妃的朝袍用明黃色,皇太子妃用杏黃色,貴妃、妃用金黃色。等級再低的妃嬪用上述顏色則是僭越。
3、服飾掛件等級區別
皇太後和皇後、皇貴妃的冬朝袍用明黃色、披領和袖均用石青,肩的上下均加緣,並有金龍、行龍、正龍以及八寶平水等圖案綉文。皇太後和皇後的領約,以縷金鑄之,以珍珠、綠松石、珊珊為飾。
皇太後和皇後著朝服時胸前掛有三盤朝珠。著吉服掛一盤朝珠,均為珍珠和珊珊等高檔飾物;皇貴妃、貴妃和妃的朝珠,是用密珀為飾。這種朝珠共計一百零八顆,分四部分,以三顆大珠間隔,每個部分二十七顆。
皇太後、皇後和皇貴妃配有綠色采,絛用明黃色,綉文為五穀豐登。皇太後、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和嬪的冬朝裙,用片金加海龍緣,紅織金壽字緞和石青行龍庄緞;夏朝裙用緞紗,圖案與冬裙相同。
(10)慧貴妃禮服擴展資料
清代皇帝服飾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區別主要在衣服的邊緣,春夏用緞,秋冬用珍貴皮毛為緣飾之。
其基本款式是披領和上衣下裳相連的袍裙相配而成。上衣衣袖由袖身、熨褶素接袖、馬蹄袖三部分組成;下裳與上衣相接處有襞積,其右側有正方形的衽,腰間有腰幃。
而披須(又名披肩、扇肩)、馬蹄袖(又名箭袖)是清代朝服的顯著特色。朝服的顏色以黃色為主。冬朝服祭祀、圈丘、祈谷用藍色,朝日用紅色,夏朝服常雩(求雨),祭祀時用藍色,夕月時用月白色,即淺色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