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婚紗禮服 » 絳紅色禮服

絳紅色禮服

發布時間: 2023-01-12 12:45:54

1、古代公主可以穿正紅色或絳紫色牡丹紋的服飾么

可以穿,正紅和絳紫都是古代貴族專用的色彩,牡丹又是不跟品級搭邊的常用紋飾,公主之尊隨便就用了,她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僭越使用了那些她不夠格使用的更高品級首飾和配飾、紋飾等,不要穿錯了特定場合的禮服祭服,一般性的日常服飾沒什麼問題的。

2、我國婚服有哪些特點?

那是在我國的秦漢時期,人們在婚禮舉行之日前,新夫家當以媒拜會新婦的父親。這個時候,媒婆穿著玄端服。婚禮當日,新夫穿著爵弁服迎娶新婦,新婦由兩名隨嫁女子到達夫家。

在服裝方面,新夫要頭戴爵弁形似無毓之冕,上衣玄色象徵天,下裳纁色象徵地,有黑色緣邊,喻陰陽調和。蔽膝隨裳,棕紅色。大帶黑色。鞋履為赤舃,即紅色復底鞋。

新婦戴著與真發混同梳編的裝飾假發。婚服形制與男子同,惟服色有別,上衣下裳均為黑色,取"專一"之意。蔽膝、鞋履、大帶隨裳色,亦為黑色。另外從陰陽五行思想考慮,由於黑色屬陰,故而在裳下緣紅色邊,以注入陽氣而致平衡。

姆以黑色絲帶和發笄束發,身著生絲所制黑色衣裳。蔽膝、鞋履和大帶色黑。隨嫁者也穿著著黑絲衣裳,披綉有黑白相間的黼紋的披肩。

新婦上車時由姆為其披上由黑色素紗罩衣以防風塵,此衣名"景"。婚禮中使者、侍者均著玄端服,包括玄冠、玄衣、玄色或者黃色裳、黑舃。

傳統婚禮服在各個朝代、各個時期都有所差異。我國服飾經過幾千年的變革,婚禮服也有其自身的變化。

自周代禮服的出現,婚禮服也應運而生。經歷秦漢發展,在唐宋達到一個高峰,我國古代婚禮服制式主要有三種,分別為純衣纁袡、釵鈿禮衣和鳳冠霞帔。

純衣纁袡為周禮昏禮禮制中新婦的禮服描述。我國的冠服制度在周朝逐步完善,隨著等級制度的產生,各種禮儀出現,不同場合穿戴的服飾也不盡相同,有祭禮服、朝會服、從戎服、吊喪服、婚禮服等。周代婚制中的禮服崇尚端正莊重,與後世婚制中有所不同。

婚服的色彩遵循"玄纁制度"。新郎的服飾為爵弁,玄端禮服,緇衪纁裳,白絹單衣,纁色的韠,赤色舄(或履)。新娘在正婚禮的時候,穿玄色純衣纁袡禮服,拜見公婆時則穿宵衣,發飾有纚、笄、次。新娘頭戴"次",以"纚"束發,有一尺二長的笄。

秦漢時皇太後、太後、公卿夫人等的婚禮服形式採用深衣制。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連接,當時男女服用極為普遍。禪衣內有中衣、深衣,其形無大區別,只是袖形有變化,都屬於單層布帛衣裳。漢代曾採用12種色彩的絲綢設計出不同身份的人穿用的婚禮袍服。

釵鈿禮衣始於唐代,它包括禮服及發髻上的金翠花鈿,並以鈿釵數目明確地位身份。

唐制婚禮服融合了先前的莊重神聖和後世的熱烈喜慶,男服緋紅,女服青綠。釵鈿禮服是晚唐時期宮廷命婦的禮服,身穿大袖衫長裙,披帛,在花釵大袖襦裙或連裳的基礎上發展出來。層數繁多,穿時層層壓疊著,然後再在外面套上寬大的廣袖上衣。常作為唐代通用的歸嫁禮服。

唐以後,這種繁復的婚禮服有所簡化,成為一般意義上的花釵大袖衫。在科舉制度影響下出現假服,即當時貴族子孫婚娶可以使用冕服或弁服,官員女兒出嫁可以穿用與母親的身份等級相符的命婦服,平民結婚也可穿用絳紅色公服。

"假服"發展到後來,新娘通常穿紅地綉花的襖裙或旗袍,外面"借穿"誥命夫人專用的背心式霞帔,頭上簪紅花,拜堂時蒙蓋頭,新郎通常穿青色長袍,外罩紺色馬褂,戴暖帽並插赤金色花飾,拜堂時身披紅帛。

宋代尚簡,婚服雖然已經不是隆重繁重的釵鈿禮衣,但依然是花釵大袖禮服。

從明代以來,男子娶妻俗稱"小登科",可以穿九品官服的,青綠色的九品襆頭官服,新嫁娘則用鳳冠霞帔。過去此俗多流行於滿族、漢族、朝鮮族及其他民族。據《清稗類抄》雲:鳳冠為古時婦人至尊貴之首飾,漢代惟太皇太後、皇太後入廟之首服,飾以鳳凰。

其後代有沿革,或九龍四鳳,或九翠四鳳,皆後妃之服。明時,皇妃常服,花釵鳳冠。其平民嫁女,亦有假用鳳冠者。但《續通典》所載,則曰庶人婚嫁,但得假用九品服。婦服花釵大袖,所謂鳳冠霞帔,於典制實無明文也。至國朝,漢族尚沿用之,無論品官士庶,其子弟結婚時,新婦必用鳳冠霞帔,以表示其為妻而非妾。

頭戴鳳冠,臉遮紅蓋頭,上身內穿紅絹衫,外套花紅袍,頸套項圈天官鎖,胸掛照妖鏡,肩披霞帔,再挎個子孫袋,手臂纏"定手銀",下身著紅裙、紅褲、紅緞綉花鞋。這是一個典型的傳統的新娘造型。

我國少數民族的婚禮服與漢族有很大差異,但也是其民族特性的表現。許多民族的婚禮服飾都有著一些世代流傳下來的特殊風俗講究。少數民族的婚禮服飾,很大程度上是把盛裝當作嫁衣。

瑤族姑娘在婚禮服上有許多裝飾,如開屏孔雀,水中游戈的魚,36顆梅花等。苗族姑娘極其喜愛佩帶銀飾,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後戴的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兩只衣袖有以火紅色為主基調的刺綉,袖口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多穿百褶裙,再加上親手刺綉的花腰帶、花胸兜。

水族婚服多以水家布縫制的無領大襟半長衫或長衫,上裝的肩部一圈及袖口、褲子膝彎處皆鑲有刺綉花帶,包頭巾上也有色彩繽紛的圖案。頭戴銀冠,頸戴銀項圈,腕戴銀手鐲,胸佩銀壓領,耳垂銀耳環,腳穿綉花鞋。

彝族新嫁娘在出嫁之日要著花邊紅色喜衣、紅色喜帕,披一件精工製作的羊毛披氈,並跳起披氈舞。朝鮮族人舉辦婚禮時新郎要頭戴紗帽,身穿禮服,腳穿白襪。新娘頭挽"大發",上戴"簇頭里",發釵上懸垂兩條寬"發帶",垂於前胸兩側,穿淡綠色上裝,下穿紅色長裙,外披長衣,腳穿白襪和勾勾鞋。回族辦婚禮,都要穿上紅色的棉襖,主要是講究吉慶。新娘頭上還要搭上一塊紅綢子或紅紗頭巾。

侗族等地區有新娘穿舊衣出嫁的風習流行,新娘出嫁這天,送親的姑娘都穿新衣,戴銀器、首飾,惟獨新娘卻穿著舊衣、草鞋,且無頭飾、首飾,不帶嫁妝

壯族新娘出嫁時要穿黑色的嫁衣,並由穿黑衣褲的伴娘陪伴,打著黑傘去男家。壯族認為穿黑色嫁衣才表示喜慶、吉利。

由我國傳統婚禮服文化發展的整個歷程我們會發現,盡管婚禮服經過了漫長歷史的演變,它所蘊含的民族特徵的核心意義卻仍然沒有改變的。

從風俗上來看,我國民間在結婚辦喜事時,絕大多數地區和民族都有特製的新婚禮服。婚服要新,取"新婚大喜"之意。若著舊裝,則不吉利,或有新人不貞之嫌。

在我國,服飾審美與傳統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服裝被納入社會體系中,開始了它的變化與發展。當服飾藝術融入了禮儀教化、倫理道德、宗教訓誡的內容後,便擺脫了具象表現的束縛,逐漸形成為獨特的意象藝術,婚禮服尤其如此。它所表達的寓意為吉祥喜慶、高貴歡快,成雙成對、白頭偕老、早生貴子等誓言。

古代婚禮服的樣式為梁冠禮服,基本為直裾,上面附加一些禮服的配件,比如玉佩、彩絛、絡穗、蔽膝、綬佩等。這些都是作為禮服不可少的,身上再披紅花結帶。女式為廣袖對襟翟衣頭戴珠鳳冠。

婚禮服受當時服飾影響,屬於一元文化的范疇,具有大一統觀念,即人們在穿著中習慣於不突出個性,服裝造型上重視空間效果,在結構上採取平面的直線裁剪法,強調用來保護人體的,所以剪裁得十分寬松。服裝的形制標志著平衡、和諧。

婚禮服共同點大多是注重色彩,搭配上對比強烈、色彩鮮明,並加上奪目的配飾。中國人的婚禮主色是紅色,男女婚服,皆應是大紅色。紅色在我國是幸福、吉祥、喜慶的顏色,意味著幸運、幸福、威嚴、生命、興旺、愛情、熱烈,是傳統性的用於喜慶活動的顏色。

歷朝女式婚服顏色多為大紅色,男式的唐宋至明也都是紅色,但秦漢是黑色。紅色婚服起源於准庶人著絳紗袍親迎的先例。直至宋代,宮廷命婦的婚服還是青色。漢代以前大多是周制婚禮,玄黑色和纁黃色的婚禮服,象徵著天地的神秘色彩。

傳統婚禮服圖案多種多樣,異彩紛呈,有龍鳳呈祥、戲水鴛鴦等,都是中華民族傳統吉祥圖案,象徵和和美美,團團圓圓,成雙成對,或五子登科,象徵早生貴子。圖案本身也很有講究,對襟是完整的對稱感,且在我國文化里本身就代表合稱、合美的意思。

傳統婚禮服的材質受到當時服裝面料的影響,多為絲綢、錦緞、棉麻等。旗袍的面料多用織錦緞、素緞或庫緞等絲綢織物,上面多有刺綉。服裝上還大量運用了亮片、蕾絲、飾花、飾珠來裝飾。

在婚禮服中配以大量配飾也是我國民族特性的一大表現。飾品以金銀、玉器居多。

唐朝時新娘的發簪金翠花鈿、霞帔、紅蓋頭,新郎的金花、紅帛。明清新娘的鳳冠霞帔以象徵吉祥、項圈天官鎖、紅色綉花鞋等。後來新娘佩戴紅絨花,以諧音"榮華",象徵富貴。

3、唐朝婚禮服飾特點 不同朝代西服特色不同

<

4、結婚女的需要准備幾套衣服。敬酒服必須要傳紅色的嗎?回門服又是什麼?

一般結婚禮服分為出門紗、迎賓紗、敬酒服、送客服。不過有的地方舉行婚禮也沒有那麼多講究,所以也不一定非要有這幾套,准備必備的出門紗、儀式紗、敬酒服就行了。
1、出門紗
通常情況下,在婚禮當天要准備4套禮服,第一套就是出門紗,它的顏色最好以白色為主,位置在腳踝以上,款式以簡單大方,便於行動為宜。
2、主婚紗
若身材比較勻稱修長的話,那麼,最好以拖尾白紗為主,因為,長長的拖尾,不但非常華麗好看,而且還能營造出新娘高貴典雅的氣質。若身材比較嬌小的話,那最好選擇前短後長的拖尾婚紗,這樣不但有拉伸身高的效果,而且還能秀出美腿和好身材,因此,深受大家的青睞和喜歡。
3、敬酒服
在完成儀式之後,新娘要去休息室換敬酒禮服,而敬酒禮服的顏色也是有講究的,最好以紅色為主,長度宜短不宜長,以免影響行動,造成不必要的尷尬。
4、送客禮服
送客禮服不是必不可少的,只是一些比較講究的婚禮也會買上送客禮服。當婚宴快結束時,新娘要去休息室換最後一套送客禮服,而送客禮服要以大方得體,簡約時尚的款式為主。
注意:要盡量避免長拖尾的款式,以免影響行動,造成不必要的尷尬。
以上就是結婚女的需要准備幾套衣服的內容,希望能幫到你

5、胭脂紅、紅衣、點絳唇,紅色與女性有著怎樣的難解之緣?

不論在世界哪種文化中,紅色與女性都有一種不解之緣,將紅色視為女性的專屬顏色,一點也不誇張。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女性與紅色也是纏綿了上千年,那抹粉紅色的糾纏或許就是從胭脂開始的。

女子千年的閨中密友--胭脂

中國女性使用胭脂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據五代時後唐一位學者馬縞考證,他曾出任過國子監太學博士,其所著《中華古今注》有載「起自紂,以紅藍花汁凝作燕支」,其意為商紂時期,燕地的婦女採集一種紅藍花,取其汁液凝結為脂,用於粉飾容貌,稱為「燕支」。如果馬縞的考證成立,從商紂時期公元前11世紀算起,胭脂至少已經存在了三千多年。

紅藍花參考圖

也有另外一種說法,說這胭脂原產於中國西北地區的焉支山,而非華北的燕代地區。《五代詩話·稗史匯編》曾載:北方有焉支山,上多紅藍草,北人取其花朵染緋,取其英鮮者作胭脂。

焉支山,如果按照當今的中國地圖,此山位於甘肅省張掖市的南部,在先秦與漢初時代,距離中原極其遙遠,是游牧民族的樂土,胭脂是匈奴婦女的常用之物。

後來由於受到漢武帝的征討,匈奴被迫向西遷徙,曾有哀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再到張騫出使西域時,將胭脂帶回中原,由此受到了漢人女子的寵愛。

胭脂紅

中原女子與胭脂的結緣理論上講早於秦漢,有文人的背書為證。戰國時代的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用施朱抹粉來形容美人,《韓非子·顯學》中也有「脂澤粉黛」之語。由此可見,女性使用胭脂怎麼也不晚於戰國。

幾千年來,紅色具化為一盒小小的胭脂,融入了女性的生活,締造了紅粉佳人,培養了紅顏知己。它不僅是女性的閨中密友,更是溫暖男性心田的軟化劑。

紅妝走入文學深處

胭脂在漢代從工藝上和審美情趣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漢朝的經濟發展推動了生產工藝的提高,工匠們學會了在花汁中加入動物油脂,便於保存的同時,也使其價位大大降低,以致於普通老百姓家的女子也用得起。

經濟的發展也推動了精神層面的提高,增加了人們的審美情趣,讀書人與士大夫們開始把女性的柔美嫵媚寫進了詩詞歌賦里。

劇照 李夫人

漢武帝劉徹在《漢書·孝武李夫人傳》辭賦中寫道:「既激感 而心逐兮,包紅顏而弗明」,其中的「紅顏」就是指代美麗又愛塗胭脂的李夫人,劉徹大概是「紅顏」一詞的創始人。而最早描寫女子紅妝的詩為東漢的《古詩十九首》,其中有「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以此來形容女子的美麗。

到了南北朝,基於劉徹的影響,「紅顏」一詞的使用更加廣泛,男性用它來抒發人生的不得志。比如庾信寫了「恨心終不歇,紅顏無復多」,以此來抒發自己在北朝做官的隱恨和回歸南方的渴望。鮑照則寫了「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以此感嘆容顏衰老,人生將終。最著名的民歌句子有《木蘭辭》中的「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弈棋仕女圖

再到隋唐,國力空前強盛,物質力量雄厚,女性的妝容也跟著千變萬化。新疆吐魯番曾出土了一幅《弈棋仕女圖》,墓主是武則天時安西都護府的官員,此圖所描繪的是貴族婦女的家庭生活場面,圖中少女的「桃花妝」尤其引人注目。

「桃花妝」的畫法,以白粉敷面,再將胭脂塗抹於面頰及眼部周圍,主要特點在於突顯面頰的紅,以紅襯白,映襯前額、鼻翼及頸部的白,白里透紅,香艷無比。不過依今天的審美標准來看,這「桃花妝」確實有點雷人。

桃花妝

女性妝容的多姿多彩,也為唐朝的詩人們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李白有「玉面耶溪女,青娥紅粉妝」(《浣紗石上女》),韋庄有「滿街珠翠,千萬紅妝」(《怨王孫》),杜甫有「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新婚別》),白居易有「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燕子樓》)等諸多詩句。

唐代以後,盡管妝飾風格有所變化,但女性對胭脂以及化妝的喜愛度則是有增無減,在發現的遼代墓穴壁畫里,宋代的少數民族女子也酷愛紅妝。《紅樓夢》里的賈寶玉對胭脂更是在行,他說上好的胭脂先是擰出汁液,然後經沉澱過濾,再配上花露蒸制面成。可見,明清時期胭脂及紅妝的發展又提升了不少。

紅妝之美,不僅增添了女性的柔美,更將那抹嫣紅插入了男人的骨髓,以至於在文學深處,處處可見它的影子。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絳紅色深衣

石榴裙下展現女性魅力

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衣物中,有件絳紅紗深衣(如上圖),這至少說明,紅衣在漢代已成為女性的裝束,但此時的紅衣還未達到普及的程度。

《詩經》里的許多女性形象,有普通人也有貴婦人,但大都以縞衣素服為主,紅色僅是用來作點綴,或「素衣朱襮」,即白色衣領紅色圖案,或「縞衣茹藘(lǘ)」,即穿白衣佩紅絲巾。根據周禮,當時的紅衣主要為男性穿著,是天子和諸侯們祭祀時的禮服,沒有點身份地位與紅衣無緣。


直到漢代皇室尊崇紅色,許多妃嬪和宮女都開始穿起了紅衣紅裙。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使得社會生產快速恢復,棉麻和絲織品大量增加,為普通百姓改善穿著提供了機會,紅衣紅裙來了一場自上而下的運動,由皇室發起這股潮流,普通百姓很快效仿。

唐《宮樂圖》中的女子

樂府詩中的酒家女都因為紅羅裙招來了不必要的麻煩,「貽我青銅鏡,結我紅羅裾,不惜紅羅裂,何論輕賤軀」(出自《羽林郎》)。唐朝李賀借用魏晉時期的民謠,改編了一首新版的《休洗紅》:

休洗紅,洗多紅色淺,卿卿騁少年,昨日殷橋見。封候早歸來,莫作弦上箭。

詩意是講,一個橋下洗衣的姑娘,愛上了橋上馳騁而過的英俊少年郎,而少年為了求取功名奔赴戰場,姑娘又勸他,千萬別忘了自己,一去不復返。這首詩中的「殷橋」,有學者解釋為,因為洗紅衣而染紅了石墩的橋。古人有河邊洗衣的習慣,洗衣時要麼用木槌在石墩上捶打,要麼用手在石墩上揉搓,加上衣服掉色,染紅石墩也不是沒有可能。由此可見,紅衣在唐朝是有多麼的流行,不知有多少女子的紅衣在石墩上浸染,才「染」出那座「殷橋」。

6、古代婚服都是紅色的嗎

不完全是,到了明代才以大紅為基調。
周朝的婚禮低調、含蓄、內斂,不擺宴席,不鋪排場,因此,女性婚服也並非今天的大紅色搶眼奪目,而是端莊的玄色禮服。(玄色,黑中揚紅的顏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徵著天的、最神聖的色彩)。到了漢代,婚服也應不僅僅體現為玄黑,而漸變揚紅或纁黃。
魏晉時期女子常服甚至婚服在一段時間內崇尚白色,在今天看來,完全是對「紅喜白喪」兩儀禮的一種顛覆,究其原因,多因當時玄學「以無為本,返璞歸真」的風氣影響所致。這種全身白的婚服,和今天西方國家的白色婚紗,在色彩的講究上,雖如出一轍,但文化源頭則相去甚遠。
唐代婚服崇尚絳紅和青綠。「士假絳公服親迎」,女服「花釵青質連裳,青衣革帶韈履」,青色的深衣,飾以金銀琉璃等釵飾,屬於典型的紅配綠,學界有人認為這是紅色婚服的起源。

宋朝的婚服崇尚簡約,女性婚服的基本形制在唐朝的基礎上,略有演化,成為釵鈿大袖衫,簡稱大袖衫或大衫。不過,和唐朝的大袖衫寬大廣袖相比,宋朝的大袖衫更收約,束腰塑型是大袖衫的一個主要功能。顏色是青色 。
明朝沿襲唐宋服制,但在形制和色彩上開始有了大的突破。學界認為,婚服尚大紅,就是明朝形成並確定下來的一種婚俗,因此,明朝女性婚服,被認為是後世中式婚服的重要代表,也跟人們崇尚紅色的喜慶、吉祥和祝福的文化心理相吻合。

7、合唱表演,指揮女生白色衣服,合唱的藍色衣服,鋼伴女生什麼顏色禮服好?

看你是什麼性格的女生了,一般比較含蓄的就穿藍色吧,這樣比較低調,整體也和諧,不過要是我的風格,我就選紅色禮服長裙,白色和藍色都太讓人壓抑了,來點火熱的顏色節奏吧,不過紅色不要太艷的那種,最好是暗紅或者絳紅。

8、婚紗顏色有什麼講究嗎?

婚紗顏色有講究,一般以白色和紅色為主,但現在的人更追求個性和自由,更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也就不願被過往的一些習俗束縛著。

近日山東棗庄一新娘在自己的婚禮上穿著一件粉色婚紗引起網友的很大爭議,新娘說自己喜歡粉色,也喜歡動漫,親手畫圖設計托婚紗店花了半個月的時間才製作好這套婚紗,自己很喜歡,也不在乎別人說什麼。

其實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已經摒棄老一輩的做法了,自己的婚禮自己做主,怎麼開心就怎麼安排,我覺得只要自己心裡喜歡,那才是最重要的,畢竟結婚這么重要的日子,是關乎自己的一生的,不用過多聽從別人的安排。要說婚紗顏色有什麼講究,那確實是有的,先來簡單說下幾種常見的婚紗顏色代表的含義:

白色婚紗。代表純潔、無暇、簡潔,象徵著純潔和對愛情的忠誠,是比較流行的一種色系,也最為常見。

紅色婚紗。這是我們中國傳統的婚服了,象徵著歡樂、吉祥和喜慶。

粉色婚紗。有溫暖和可愛的意思,給人感覺可愛、青春。

黑色婚紗。神秘、庄嚴,但很少人會在婚禮當天選擇黑色婚紗,拍婚紗照的話比較常見。

但看含義其實這些婚紗顏色都沒錯,但如果是按照我國傳統的習俗來說,紅色婚紗是最為吉利的,鳳冠霞帔,唐朝的時候開始流行絳紅色這種鮮艷的顏色,到宋朝的時候則收斂了許多,紅色是男人權力的象徵,青綠色則是女人高貴榮華的代表,在趙麗穎主演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劇中我們就能看出,只有正妻才能穿正紅色的,粉色或者玫紅色只有妾才會穿,劇中的林小娘,就總愛穿這種顏色的衣服,所以大家對粉色會有些偏見吧,但跟這部劇沒多大關系,只是反映一個時代的縮影罷了,從明朝開始,就正式流行了鳳冠霞帔,延續到清朝後期出現了旗袍,再到民國時期我們逐漸開始接納西方文化,西裝和白色婚紗也流行起來,並且一直沿用至今。

紅色禮服代表著我們對過去文化習俗的傳承,白色婚紗則代表著我們與時俱進,跟著時代潮流的發展,所以結婚的話很多人是採取中西結合的方式的,一套白婚紗,一套紅色的旗袍或是秀禾服。黑色婚紗一般是極少極少有人會選擇的,在大多人眼裡,婚禮當天穿黑色不吉利,一身黑給人看著也壓抑,但有的人也會覺得很酷,不過礙於世俗的眼光,還是會選擇中規中矩的服飾,粉色婚紗同樣也很少有人選擇,一是認為這是二婚才穿的顏色,二是粉色給人感覺有些幼稚,也很難hold住這個顏色,平時連衣服都不愛穿粉色了,更別談粉色的婚紗。

不管是哪種顏色的婚紗吧,自己喜歡才是最重要的,穿上一件喜歡的婚紗,嫁給自己最心愛的人,那就是最浪漫的事情,婚紗的顏色並不能說明什麼,關鍵是以後的日子兩個人如何去過。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