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大禮服
1、電視里演的日本長官的軍服有幾種圖片
別看電視劇了。。。。
在歷史上,日本的軍官分陸海空和近衛。陸軍分為派遣軍和關東軍兩種,派遣軍的軍官的夏裝一般是草綠色半袖+草黃色軍褲,關東軍沒有夏裝,只有冬裝和正裝。如果你在抗戰電視劇裡面看到日本人的關東軍穿制式軍官裝那絕對是假的,真正的日本關東軍軍官是頭戴大檐帽,身穿草黃色軍大衣的。而且,關東軍只有抗聯討伐隊和士官才被允許戴狗皮帽,穿毛翻領軍裝,等兵都是身著制式棉冬裝,穿著防雪服的。
入侵中國的派遣軍的軍官穿著的是田野綠(不是草黃色),士兵身穿草黃色作戰服。
日本海軍陸戰隊身穿草灰色作戰服,頭戴鋼盔。軍官同。
入侵中原的日軍派遣軍的軍官,校(佐)佩戴王八盒子,系著腰帶,手持佐官刀。將官不及腰帶,只持武士刀。
特別提示,日本入侵軍大多數是不帶護頭布(就是那兩個破布片)
海軍和空軍請自行百度,陳述太過繁瑣,我只能大概說一下:海軍一般著禮服,作戰時穿著黑色作戰服(從擦地板的到指揮官都一樣),戴黑色軍帽。空軍與陸軍的差不多。
http://bbs.tiexue.net/post2_3453312_1.html?6830761
這是全部的資料來源。
2、明治時期日本軍服看像法國,什麼時候才有自己設計軍服?
沒錯,日本明治時代的陸軍軍服就是學法國的,日本建軍後陸軍學法國,海軍學英國,但普法戰爭法國戰敗後,日本陸軍改學德國,陸軍大學的教官就是德國人。這段歷史參見日劇《坂上之雲》裡面講了很清楚。陸軍一邊學法國,一邊學德國,這就發生了很有趣的現象,陸軍常服是法國式的,陸軍禮服是德國式,但禮服的帽子還是法國式的。現在自衛隊的禮服簡章還是德國式的。
從明治時代到大正時代,日本陸軍一直是法國風格的軍裝,直到昭和時代98式軍裝才是日本自己風格的陸軍軍裝。法式軍裝最大的特點是軍銜簡章是豎著的,袖口也有軍銜。而98式軍裝的軍銜在領子上,和國軍和相似,但也保留了法式袖口軍銜的傳統。但是這個袖口軍銜一般大陸的影視劇沒有表現出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
3、日本海上自衛隊又幾種軍裝,還有士兵的水兵帽上的字是什麼
海上自衛隊有幾套軍裝的,冬、夏常服、作業服(作訓服),常服又分士兵與軍官的(好像士官海曹也有自己的常服)。具體樣式與美海軍很像,只是美軍的所有用五角星的地方都是櫻花。冬常服是藏青色,軍銜軍官在袖上,士官和兵是臂章。夏常服是白色,軍銜軍官是肩章,士官和兵也是臂章。作訓服是深藍色的,和陸自的M64差不多,只是顏色不一樣,軍銜都是肩章。飛行員的工作服是綠色的。出海時兵和士官戴的是帶有本艦或本隊自己標志的的類似棒球帽的帽子(艦帽),這個在陸軍和空軍也是如此。樓上說的「去掉屁簾的便帽」是一般訓練時戴的,帽徽和二戰時的日本海軍一樣,是帶有櫻花的錨
水兵帽的話正式場合用的是寫有「海上自衛隊」帶子的帽子,平時使用寫有所在艦隊或編制的帶子(ペンネント),比如「第xx護衛艦隊」。這是傳襲舊海軍的東西。二戰時候就分別寫的是「大日本帝國海軍」和所在相應部隊、戰艦名字。
還是不清楚的話可以去海上自衛隊官網上下載介紹的視頻,內容很豐富,可以看到很多內容。
http://www.mod.go.jp/msdf/
4、二戰中日本海軍軍服是黑色的嗎?
分3種
藍黑色雙排扣常禮服 通常禮服
藍黑色 常服 又稱為「第1種軍裝」
白色 夏常服 又稱為「 第2種軍裝「
5、日本二戰時期海軍副官服裝是啥樣的?
服裝樣式只與軍銜和軍兵種有關,「副官」並不是一種軍銜級別,而是與其服務的主官軍銜高低有關,所以當副官的人有可能是尉官級、也可能是佐官級,在軍部的甚至有將官級副官。
東北淪陷期間, 主要是所謂「昭和5年式」,關東軍(陸軍)的式樣如下:
圖1中的右側是大尉,圖2中的左側是少佐,這是比較常見的級別。
同時期海軍的中尉式樣:
6、海軍一般給發幾套衣服啊?最好有圖!
海軍一般給發3套衣服,系列服裝分禮服、常服、作訓服三類。
禮服是軍官在重大慶典和重要外事活動時著穿的制式服裝。分夏禮服和冬禮服兩種。禮服為西服式。配白襯衣,系藏青色領帶,按不同顏色和褲中縫牙線的顏色區分軍種。禮服用料按銜級區別。女軍官禮服樣式、用料、顏色與所在軍種男軍官相同,系玫瑰紅領帶。
常服是軍人在平時和一般性禮儀場合著穿的服裝。分夏常服、制式襯衣和冬常服三種。軍官夏常服為翻領,兩個上貼袋,兩個下挖袋,配白襯衣,系藏青色領帶,按不同顏色區分軍種。夏常服用料按不同銜級區別。
(6)日本海軍大禮服擴展資料:
樣式改進
1、改進了軍帽造型。大檐帽增加了翹度,帽牆採用與服裝面料相近的顏色,將官配金黃色飾帶,加帽檐花,顯得更加威武。為女軍人設計了卷檐帽,符合女性特點。貝雷帽作為國際軍帽通行樣式,具有佩帶簡單、攜帶方便的特點,已被世界大多數國家軍隊所採用。
我軍現行貝雷帽採用聯合國維和部隊樣式,由於帽頂、帽口尺寸偏大,成型性不夠好,戴起來不夠美觀、方便。這次對貝雷帽進行了改進,縮小了帽頂、帽口尺寸,帽頂由平頂改為圓弧頂,預定型、加暗扣,較好地解決了存在的問題。
2、改進了禮服樣式。軍官禮服採用西服式雙排6粒扣,左臂增設軍旗標識,袖口增設區分將、校、尉的金黃色裝飾條,褲側縫增設金黃色裝飾帶,典雅莊重,與春秋常服區別明顯。
3、改進了常服結構。陸、空軍春秋常服加橫帶,腰身收緊,顯得體形修長;下擺開衩,解決了收腰後下擺起翹問題,適合東方人的體型特點。軍官冬常服改為開領式,與現行冬常服的關領式相比,更加美觀莊重,符合制服發展趨勢。
海軍軍官藏青色春秋常服和冬常服採用西服式,男軍官雙排扣,女軍官單排扣,海軍軍銜級別在袖口表示,便於艦上識別和國際交往,軍官短袖夏常服上衣改為束腰式,穿著精幹利落,增強軍人儀表形象意識。
代表了世界軍服發展的主流,國內公安、海關、民航等行業制服,以及人民群眾的襯衣著裝,也都普遍採用束腰式。陸、空軍士官與兵的常服樣式相同,海軍男士官改穿水兵服,便於統一制式和組織供應。
7、問一下日軍二戰的將軍服是怎樣的、
因為那是海軍常服,被稱為「第一種軍裝」,深藍色(業友說是藍黑色或者藏青色),光線不好的時候通常看起來像是黑色
下圖左邊白色的是禮服,被稱為「第二種軍裝」,正中間的大禮服才是黑色,戰爭時期被取消配發了
而國產的電影、電視劇中,基本上都是日本陸軍
8、請問二戰日本海軍軍服和陸軍軍服哪個有氣質
那自然是海軍軍服
海軍是所謂的貴族軍種,在各個方面要體現貴族氣質
自然是海軍軍服更漂亮,全英式的
普通軍官也有禮服
9、電影《甲午風雲》故事,被誤解的沙子炮彈,被冤枉的劉步蟾,還有什麼?
老電影《甲午風雲》拍攝於上世紀中葉,那個時候中國史學界對甲午海戰的認識還存在不少誤區。甲午戰爭作為中國近代史充斥著最多撲朔迷離謠言的一段歷史,很多真相長時間不為人所知。
該片講述了鄧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戰中反對李鴻章主和,指揮北洋艦隊英勇抗擊日本海軍,在彈葯用盡後,率領致遠號戰艦硬撞敵艦吉野號,不幸被魚雷擊中,以身殉國的故事。《甲午風雲》這部老電影非常經典,我認為該片至今依然是反映甲午海戰最好的電影。當然這個評價是從藝術角度來說的,從歷史角度看,確實有很多與歷史不符的地方。
中日軍服都與史實不符雙方海軍軍官的制服都是白色,這顯然是受到了電影拍攝時海軍制服的影響,而實際上北洋海軍是深藍色,日本海軍是更深的藏青色,而且並非西式軍服,而是有點中式風格。
根據影片提供的場景,北洋水師穿著一種白色的軍官軍服,而士兵則是穿著胸口帶圓形補子的軍服,這些軍服在歷史上是沒有過的。
而日軍的軍服也是搞錯了,日軍司令官伊東右亨穿的是民國海軍大禮服加上了一些混搭,如日本的勛章、民國時代的勛章等。身邊的日軍艦長河原要一(當時吉野號的艦長)穿的是抗戰勝利之後國民黨海軍的美式軍服,帽徽都直接用的國民黨海軍的帽徽,只是扣掉了上面的青天白日。
日方旗艦有誤電影中描寫日本海軍旗艦是吉野號,實際上吉野只是第一游擊隊旗艦,聯合艦隊旗艦是松島號。
炮彈填沙子有誤電影中致遠號發射禮炮時,由於彈筒里都是沙子沒有火葯,所以炮彈不響。編劇不知道的是,北洋海軍的炮彈並非帶有金屬葯筒的整體式炮彈,而是使用絲綢葯包的分裝式炮彈,而且葯包內的黑火葯也不是類似鞭炮的沙狀,而是六角葯餅,是不可能用沙子冒充的。
致遠追擊吉野有誤電影中最激動人心的是致遠追擊吉野的情節,但其實致遠航速只有十四、五節,吉野有二十二點五節,致遠是根本追不上吉野的。
五、致遠被魚雷擊沉有誤電影中致遠躲避魚雷的情節相當驚心動魄,但實際上日本海軍為了避免魚雷被打爆,戰前拋棄了魚雷,而且當時魚雷最大射程只有四百米,有效射程一般是二百米,必須抵近發射,是不可能遠遠偷襲的。
致遠擊毀西京丸有誤電影中日本海軍讓西京丸去牽制致遠,結果被致遠擊毀。實際上西京丸是一艘商船改造成的代用巡洋艦,只有一門120毫米炮,是海軍軍令部長的座艦。海軍軍令部長是聯合艦隊司令的上級,後者不可能讓西京丸去擔負作戰任務。海戰中西京丸被北洋海軍定遠、廣丙、福龍等艦艇誤認為日本運兵船進行了攻擊,但其中不包括致遠。
經遠先被擊沉有誤在影片中,鄧世昌指揮的致遠號經過一陣火力輸出,擊沉了日軍的西京丸號。當然是為了體現主角鄧世昌的英勇,但是在實際的黃海海戰中,中日雙方損失比是5:0,北洋水師被擊沉了5艘戰艦,而日軍一艘也沒有被擊沉。在影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西京丸直接被炸成了兩截。
劉步蟾的形象有誤由於和外國顧問關系不好,劉步蟾一直是外國顧問回憶錄抹黑的重點,電影顯然受了影響。實際上劉步蟾才是海戰總指揮,丁汝昌受傷後 正是劉步蟾指揮艦隊一直英勇作戰,直到逼退日本海軍,戰後因此受到表彰。
《甲午風雲》這場電影當中的劉步蟾,更多的是參考當時的歷史記錄以及相關文獻,而近50年以來,關於劉步蟾的個人形象發生了重大轉變,百姓對於他也有著諸多方面的考量。
在影片中,為了突出鄧世昌的形象,其他隊友基本都是「豬隊友」的存在,尤其是艦隊的總兵劉步蟾(實際是北洋水師的二把手),在開戰的時候竟然掛錯了信號,命令全體艦隊呈一字橫隊迎戰,而在戰爭過程中膽小怯戰,表現得十分猥瑣。實際上在整個海戰過程中,劉步蟾作戰還是很勇猛的,基本沒有慫。
日本海軍並沒有懸掛美國旗幟偷襲電影中這一情節曾經深入人心,實際上並無此事。
王國成並沒有調到致遠號上電影中用尾炮擊中吉野的濟遠炮手王國成,作為普通水兵的形象代表,塑造成一個調到致遠號上,最後犧牲的英雄形象。實際上王國成在拿到賞銀後離開了北洋海軍,因為賭博輸光了,很年輕就病死。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甲午戰役之所以失敗,很大程度上的因素是炮彈問題。根據中日雙方的數據對比,不難發現,甲午海戰直到結束,日本的開花彈還剩下1200多顆,而北洋水師在此次戰役開始之前僅僅有3000餘枚炮彈,而3000餘枚炮彈當中很少是開花彈,更多的是實心沙土的,這樣的沙土彈威力更小,影響力更小,在戰場過程當中所能夠起到的打擊能力更是少之又少
不過這部電影主要是為了宣傳民族英雄,致遠艦管帶鄧壯節公,所以以當時的研究水平來說,只要大方向沒錯就行了。
10、水手服跟海軍服區別在哪裡?
水手服,或稱水兵服,是一種在日本女子中學生所使用的校服款式。1921年,日本的福岡女學院院長伊利莎白·李(エリザベス·リー)將水手服率先推行。這種款式的意念來自英國皇家海軍的制服,是李院長在英國當交換生時接觸到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這種校服亦在亞洲其他地區普及。在香港,它成為了旗袍及六幅裙以外最多學校選用的服裝。水手服最初在日本也只是海軍士兵的服裝,大約是1872年海軍服制度制定時所導入。當時正值日本明治維新時期,人們都沉溺於富國強兵的思想之中,因此這種帶有軍事涵義的服裝也就正對日本人的胃口。原本日本學生的制服為傳統的和服,也就是所謂的褲裙,不管男女都是穿這種,現今也只有在大學畢業典禮看的到了。明治末期到大正初期逐漸洋裝化運動後,日本的學校陸陸續續拋棄了傳統的和裝,採用的式樣則是我們現常見的黑色立領制服,這是用真正的海軍軍官的軍裝修改而成的,最早是在1879年由日本貴族學校學習院正式採用,之後就逐漸變成了中學以上學校的正式服裝。
服裝特色
水手服
在一般情況下,作為校服,一般都為女生校服,該類型水手服花樣繁多,其均為大翻領,夏裝淺色,秋冬裝多為藍黑。如同男性的制服一樣,水手服也會帶有海軍的服裝式樣。這種服裝常帶有特殊的領子及裙子。伴隨季節的變換,夏季和冬季服裝的袖子長度和材料會有適當調整,在前面會有一個絲帶構成的領結。絲帶形式主要包括:領帶式、飾扣式和弓形式。
常見的顏色為海軍藍、白色、灰色及黑色,但是一般以藍色、黑色、灰色多見。領巾一般有兩種:直條型和三角型,據說三角領巾在背後露出小三角是「戀人招募中」的意思。
上衣是V形領子 襟線多見為三本線 有的領子可以拆下來 領子後面是方形的布。
領子下面系領巾或者領繩或者領帶或者蝴蝶結,上衣正面或側面有拉鎖或者前面有扣子 裡面學校有規定穿統一的背心 ,但是一般女生都不穿。裙子分輪褶 箱褶 百褶 裙子一般是及膝的 但日本女生喜歡在腰部把裙子折起來 使其短到不能再短 她們認為那樣可愛 短裙校服已經成為群體意識 。鞋、襪及其他配件常被作為制服的一個部分。襪子常為藏藍或者白色,有連褲襪,長襪,短襪和泡泡襪;鞋則為黑色或者褐色,酒紅色較少,通常用制服鞋或者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