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婚禮禮服
1、伊斯蘭教婚禮典禮的流程,注意事項,急求
伊斯蘭教認為,婚姻是穆斯林男女間的一項契約,具有法律、社會、宗教三方面的意義。經雲:「真主以你們的同類做你們的妻子,並為你們從妻子創造兒孫。」(16:72)《古蘭經》對男女婚配以及他們相互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作了高度的概括,而以夫妻互為對方的衣服的比喻來表述雙方之間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當男女雙方及其家庭按照經訓及教法之有關規定在做好雙方締結婚約的有關准備工作之後,在舉行婚禮時要由本坊教長或雙方家長所敬仰信賴之阿訇念「伊札布」(ljāb)。伊札布為阿語音譯,意為「確認」、「確定」。系指確認穆斯林男女間的婚姻關系為符合教法規定的有效婚姻之專有名詞。念伊札布的阿訇首先徵得男女雙方表示其婚姻為自願結合,沒有包辦買賣,有兩名以上的證婚人在場作證,並取得雙方家長允許,表示同意兩家結為姻親。同時驗查在當地政府所辦理之「結婚證書」,證明符合行政手續,非非法私婚。鑒於從1958年清真寺關閉之後青少年學習教門基礎知識荒疏的實際情況,阿訇還要考問新郎清真言、作證詞、伊瑪尼等教門基礎知識。之後,阿訇才為男女雙方念「尼卡哈」(Nikāh),即證婚詞,正式宣布這對婚姻有效。其實,伊斯蘭教的婚姻制度是最民主、最文明、最先進的婚姻制度。關鍵是男女本人雙方自願同意。阿語「伊札布」原指向女方提議,「格布力」(Gbuni)專指男方接受、承領。「尼卡哈」是明揚,是讓眾人知道這是一樁符合教法的有效婚姻,雙方自願,父母同意,有證人。這種作法屬於嘉懿行為。
念「伊札布」之後,阿訇還要講伊斯蘭教關於婚姻的教法規定之「卧爾茲」,宣傳教義,使新郎、新娘及雙方家長知道男女婚配的教律及其夫婦相互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以便沿著教門的軌道處理好夫婦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同公婆及家庭一切成員之間的關系,辦好今後兩世的事情,建立健康幸福的新生活。
一般坊民多借舉行婚禮之機會過乜帖,感謝主恩,搭救亡人。過乜帖待客一般只請阿訇講「卧爾茲」,給阿訇出散「海迪耶」,不收客人禮金。男女雙方締結婚約不算生辰八字,不看相數,不貼喜對聯,新郎不披紅戴花,不放鞭炮。
2、伊斯蘭教的女裝(Hijab,Burqa,Niqab)有什麼區別。(抱歉不知道這三種衣服中文怎麼說)
伊斯蘭教的女裝(Hijab,Burqa,Niqab)的區別在於它們是不同的服飾。
Hijab是頭巾,用來遮蓋婦女頭發的;Niqab是面紗,有些伊斯蘭國家要求婦女把臉部也遮擋起來;Burqa是罩袍是阿拉伯國家、及一些伊斯蘭國家裡女性的傳統服飾,也是多數這些國家的規定。
Hijab是一塊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布,看起來像一條圍巾,折疊後包住頭,系在下巴上,用來遮蓋頭發和脖子,只露出臉。
Niqab是一種頭巾和面紗的組合,覆蓋在頭部部、耳朵和脖子,只露出眼睛。Niqab經常延伸到背部中央和胸部。
Burqa是一種罩袍,從頭到腳覆蓋整個身體。穿上它後,婦女從頭到腳就被包裹地嚴嚴實實,只能透過眼前一小塊網紗看到外面的世界。
(2)穆斯林婚禮禮服擴展資料
穆斯林女性到達青春期後,出現在成年男性或者是非穆斯林女性面前都需要佩戴面紗或者頭巾,Hijab是世界范圍內最流行的穆斯林女性服飾。
Niqab可以和burqa或其他衣服一起穿。常見於阿拉伯、巴林、科威特、卡達、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家,以及東南亞、北非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以及印度的部分地區。
在一些伊斯蘭文化中,burqa是女性外出的日常裝束,回到家才能移除。Burqa是遮蓋得最嚴實的穆斯林服飾之一。
3、穆斯林女性結婚時能穿白色婚禮服么 白色在伊斯蘭教中的寓意是什麼
白色寓意說明干凈, 高純...., 穆罕默德(願他安息)喜歡穿白色的衣服
4、穆斯林婚禮流程詳解 回族的婚禮的習俗有哪些
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一些習俗。而婚禮習俗就是其中表現很明顯的一個。那大家知道穆斯林婚禮流程是怎樣的嗎?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隨我一起來看看穆斯林婚禮流程介紹吧。
穆斯林婚禮流程詳解
1、提親
提親在我國不同地區也是有差異的,而回族的穆斯林提親是這樣的:男方家的媒人前往女家提親,但這時女方父母一般都不表態。而是等到回族節日之際,男女雙方及父母互相相看。如果相中,在下一個主麻日(一般為周五)前,女方才收下媒人帶來的男家送的茯茶等禮物。
2、訂婚
在回族,他們一般都將訂婚叫做道喜。而且他們的道喜是很有講究的,無論是時間還是禮品都有他們特定的習俗。他們通常都會選在主麻日(也就是周五)進行訂婚,該天凌晨,男女雙方家要過乜貼,以寄託美好的希望。還有訂婚前,男方要贈給女方一定的禮物(一般有金耳墜兒、衣服或衣料、化妝品、現金等),而女方也要准備一些回禮。
3、結婚
(1)新郎家派出迎親車隊以及人員到新娘家迎親;
(2)新娘家會安排相應的人員給新娘「大凈」,其實就是給新娘開臉(拔汗毛)、洗「離娘水」;
(3)新娘梳洗裝扮完之後,會在送親人的陪同下,由眾多鄉親簇擁上車;
(4)迎親隊伍抵達新郎家門口時,賀喜的親友自動排成兩行,夾道歡迎;
(5)新娘下車一般都是由娘家的哥哥或舅舅將之抱進新房,因為他們的婚禮習俗是新娘鞋不能沾土;
(6)婚禮儀式上,參加婚禮的親朋好友們會向新人討要「喜物」。這時新郎就會將事先准備好的一大盤核桃、紅棗等撒去,引得男女老少爭相搶拾,以求喜慶。隨後主人邀請賓客入席歡宴,慶賀新婚。
4、回門
在回族,新人一般會在完婚後的第三天或是第七天,回新娘的娘家,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回門。而與我們不同的是,這日晚上,新郎一般要趕回自己家中,新娘則在娘家住上三至五天後,由新郎接回。至此,穆斯林婚禮流程完整謝幕。
5、穆斯林長袍名字
樓上說的是過節時穿的節日禮服,巴基斯坦人平時穿的衣服叫做 Sharwa gamis
漢語的音譯叫做 沙爾瓦 格迷思
6、阿拉伯人的傳統服裝的名稱是什麼
阿拉伯長袍(迪史達什),是阿拉伯民族男子的傳統服裝。自古至今,阿拉伯國家男子包括孩童,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一年四季都習慣穿長袍。。穿大袍時戴白帽或纏頭巾,阿拉伯語叫「庫非耶」。纏頭巾分花白兩種顏色,用棉布或薄紗織成長約一公尺。白色較傳統,而花色也深受人們喜愛,有黑格、藍格、紅格、紫格、綠格等。
在發達的阿拉伯國家的街頭,各式各樣的現代流行服裝中,黑白兩色的阿拉伯長袍仍力壓群芳,白袍素凈、聖潔,暗示著萬事隨心、吉祥如意,所以逢年過節、喜事臨門時穿著;遇到喪事穿黑袍,黑袍莊重、肅穆,表示出對亡者的哀悼之情。
(6)穆斯林婚禮禮服擴展資料:
阿拉伯大的傳統:
在許多阿拉伯國家,從老到小的女子,自幼從頭到腳用長袍裹著,頭戴面紗,即使是最熱的三伏天也不裸露皮膚。其面紗多黑色絲綢。有三角形,正方形和五角形。
阿拉伯民族男子的傳統服裝,就是阿拉伯大袍。阿拉伯大袍的顏色一般分為黑白兩種,逢年過節,喜事臨門常穿白袍,喪事則穿黑袍。阿拉伯大袍一般無領子,飛袖寬腰,長垂及地,穿在身上涼爽舒適,攜帶方便。
每逢穆斯林聚禮日,婚禮儀式或官方社交場合,阿拉伯男子必須穿上這種大袍,即便是德高望重的國家元首也不例外。阿拉伯人認為:穿上阿拉伯大袍儀表堂堂,氣度非凡,會給人增添幾分風采,尤其是正式場合,更為高雅、大方,這是阿拉伯民族的尊嚴的象徵。
阿拉伯人穿大袍時,必須配上纏頭巾,阿拉伯語叫做「塔增」,纏頭巾用薄紗織成,長約一公尺,從右往左纏在頭上,一般多用白色,和長袍顏色和諧一致。在阿拉伯國家裡,男子穿大袍和纏頭巾被受人尊敬,被認為是對伊斯蘭教虔誠篤信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