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婚紗禮服 » 三國禮服

三國禮服

發布時間: 2023-01-04 10:38:26

1、老版《三國演義》中,曹操封為大將軍、武平侯後,曹操居然戴了一頂類似皇冠的帽子,這合乎情理和禮儀嗎?

曹操是侯爵,有自己的封國,是可以戴這種帽子的。況且他當時是軍政一把手,沒人管得了他。
東漢建安元年,獻帝以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置武平侯國。
秦地近西陲,與戎雜處,很難想像它的衣冠制度不打上戎人服裝的烙印。中原列國目之為戎狄,也並非僅囿於其軍政禮制上不與華夏同。始皇帝建制百端,衣冠即其一,肯定也是在原制度上有所強化尊卑而已。漢初承秦制,大體沿襲,直至東漢明帝時,始參照三代與秦的服制,確立了以冠帽為區別等級主要標志的冠服制度。服飾整體呈現凝重、典雅的風格。
秦漢時期男子主要穿著一種寬衣大袖的袍服,基本上分為曲裾與直裾。前者即戰國時的深衣;後者又稱襜褕,除祭祀、朝會外,其它場合均可穿著。漢代服飾還有一個特點是實行佩綬制度。漢代婦女禮服是深衣,還有穿襦裙和褲,這種褲有點像現在的套褲,僅兩只褲管。她們一般都將頭發往後梳,綰成一個髻,樣式名目繁多,不可勝舉。貴族婦女頭上還插步搖、花釵作裝飾,奴婢則多以巾裹頭。漢代的鞋也有嚴格的等級規定。
古代的服飾制度始終貫穿著禮的「分等級,定尊卑」的精神。《後漢書:輿服志》曰:「夫禮服之興也,所以報功章德,尊仁尚賢。故禮尊尊貴貴不得相逾,所以為禮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順禮也。」所謂「非其人不得服其服」,維護的是古代社會等級中人與人之間貴與賤、上與下的系統排列,身份地位異,則「冠履異,則衣袋異,則環佩異……是以天下見其服而知其貴賤,望其章而知其勢位……尊卑已著,上下已分,則人倫法矣。」
歷代王朝以帝王冠服為主線、以各級官吏為從屬,制定了各自的冠服制度,界限森嚴,不得逾越。頒布各種服飾禁令,對下級官吏,特別對平民庶人的服飾做出種種限制 。
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在舉行祭祀等大典時所戴的大禮冠。外黑色,里硃色。冕頂有長方板,稱為延,後高前低,略向前傾。延之前端綴有數串小圓玉,謂之旒。冕加在發髻上,要橫插一長笄(簪),以別住冕。笄的兩端繞頷下系一小絲帶,謂之紘;又各用一條名叫枕的絲繩掛下一個綿丸,謂之纊,纊下端飾玉,謂之珎。因兩珎正當左右兩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松、纊都是冕的部件。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說前後各有十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歷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後,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專稱皇帝的禮冠。《淮南子.主術訓》:「古之王者,冕而前旒。」高誘註:「冕,王者冠也。」唐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禮器》:天子之冕朱綠藻,十有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此以文為貴也。
《說文》: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瑬纊紞。從冃,免聲。古黃帝初作冕。
《徐曰》:冕,上加之也。長六寸,前狹圓,上廣方,朱綠塗之,前後邃延。斿,其前垂珠也,俯仰逶迤,如水之流。纊紞,黃色也,以黃綿綴冕兩旁,下系玉瑱,又謂之珥,細長而銳若筆頭,以屬耳中,無作聰明,虛己以待人之意。冕之言俛也,後仰前俯,主於恭也。
段玉裁《說文解字》:大夫㠯上冠也。冠下曰。弁冕之摠名。渾言之也。此雲冕者,大夫以上冠。析言之也。大夫㠯上有冕則士無冕可知矣。周禮。王之五冕皆玄冕朱裏延紐。五采繅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筓朱紘。諸侯之繅斿九就。琘玉三采。其餘如王之事。繅斿皆就。戴先生曰。實六冕而曰五冕者,陳采就玉之數止於五也。亦以見服自十二章至一章而六。冕璪自十二旒至三旒而五。其天子大裘之冕無旒也。槩舉諸侯又申之曰繅斿皆就者,明九旒至於三旒。其就數九。公侯伯子男無降差同也。䆳延垂𡏬紞纊。䆳,深遠也。延者,鄭雲冕之覆。周禮弁師。王之五冕。皆玄冕朱裏延紐。謂延上玄下朱。以表裏冕版也。古者以三十𦫵布為之。故尙書,論語謂之麻冕。用三十𦫵布。上玄下朱為延。天子至大夫所同也。其字左傳作綖。垂瑬,詳玉部瑬下。紞纊,糸部曰。紞者,冕冠塞耳者也。按紞所以懸瑱也。瑱亦謂之纊。詳糸部紞下。據許紞系於延左右。據周禮注。王後之祭服有衡垂於副之兩旁當耳。其下以紞懸瑱。是專謂後服也。然左傳。衡紞紘綖。昭其度也。似男子有衡簪於冕覆而系紞。從冃。免聲。亡辨切。按古音當在十三部。讀如問。許書無免字。而俛勉字皆免聲。葢本有免篆而佚之。或曰古無免兔之分。俗強分別者,非也。冕之義取前俯。則與低頭之俛關通。古者黃帝初作冕。大平御覽引世本曰。黃帝作旃冕。宋衷注雲。通帛曰旃。應邵曰。周始加旒。周易𣪠辭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葢取諸乾坤。
大將軍官職最早見於戰國時代,漢之前,最高軍事武官稱為上將軍,如秦之白起,秦末之宋義,項羽,為指揮重大戰役的臨時統帥。陳勝,吳廣起義時,趙王武臣任命陳余為大將軍。日後劉邦在漢中拜韓信為大將軍,位在諸將上總理軍事,韓信被處死後即不設。
西漢直到漢武帝,才因衛青而復置大將軍,作為將軍的最高稱謂,位在三公上。又設大司馬,作為將軍的加官,如衛青為大司馬大將軍,早期丞相的權力過大,皇帝不能親自裁決政務。自漢武帝以後,章奏的拆讀與審議,轉歸以大將軍為首的尚書。大臣有罪,由尚書劾奏;選任御史大夫,由尚書品定高下;官吏有功遷升,上報尚書;州郡官吏入朝奏事,則面見尚書。丞相若有過失,反由尚書問狀劾奏。由此,丞相的權力被一步一步的剝奪,只是在禮儀上還是百僚之長。(《漢書·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漢武帝死時,遺命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輔政。西漢末年,取消作為加官的大司馬,設立單獨的大司馬職位。
東漢時大將軍原位在三公下,到漢和帝時竇憲出任大將軍,由於權勢太大,朝廷震動,聯合奏請以大將軍位列三公之上。東漢末年,又開始設置大司馬作為掌武事最高官員,位在大將軍上。
自中國先秦時代開始,已有君主賜封侯爵,是中國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二等。
《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周朝諸侯國中侯爵國有魯國、齊國、陳國等。
秦朝、漢代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度內,侯爵作為非宗室人員可封的最高爵位,分成兩等,即關內侯、列侯,其中列侯又分數等。
上古時,華夏族之冠主要從屬於禮制,男子成年時皆行冠禮。漢代的冠則主要從屬於服制,是身份、官職以至官階的表徵。身份低微的人,只能戴幘而不能戴冠。冠本為加於發髻上的一個發罩,並不覆蓋整個頭頂。幘則像一頂便帽。冠和幘原來互不相關,到了王莽時,據說因為他頭禿,所以先戴幘,幘上再加冠。後來這種戴法普及開來,因而在東漢畫像石上出現的冠,也都在下面墊著幘。
冠和幘不能隨便配合,文官戴的進賢冠要配屋頂狀的介幘,武官戴的武弁大冠則要配平頂的平上幘。進賢冠前部高聳,後部傾斜,外觀若斜俎形。冠前有「梁」,可根據梁數的多寡來區別戴冠者的身份。皇帝戴的通天冠和諸侯王戴的遠游冠也都是在進賢冠的基礎上增益華飾而成。武弁大冠又名「惠()文冠」,起初只是用(薄麻布)製作的下垂雙耳之弁,後來在弁下墊幘,進一步又在弁上塗漆,其狀遂若漆沙籠,故又名「籠冠」。甘肅武威磨嘴子62號新莽墓曾出土了紗籠冠。此外,武士也戴冠。執法的官員則戴獬豸冠。
在區別尊卑方面,進賢冠上的梁雖然起一定作用,但梁數多不過三,等級的劃分較粗略。所以漢代又用綬作為官階的標志,不同等級的官員之綬的顏色、織法、密度和長度都不相同。這時的綬是系在官印上的帶子,但它和西周時佩玉之組實一脈相通。漢代祭服延用"大制度",遵從古禮穿冕服佩綬、佩玉。
皇帝、公卿、諸侯均用大,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絲繩的質地上加以區別。皇太後、太後、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謁廟服)、親蠶服、朝見服和婚禮服的形式都採用深衣制。
遠游冠,制如通天冠,有展筒橫於前而無山述。"山述",即在梁與展簡之間,高起如山形者。諸王所戴,有五時服備為常用,即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採用五行之色)。
西漢時為四時服,春青、夏赤、秋黃、冬皂。按遠游冠漢以後歷代都有沿用,至元代始廢。
《後漢書·輿服志下》:「遠游冠,制如通天,有展筩橫之於前,無山述,諸王所服也。」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三月,天子使魏公位在諸侯王上,改授金璽、赤紱,遠游冠。」
《晉書·輿服志》:「遠游冠,傅玄雲秦冠也。似通天而前無山述,有展筩橫於冠前。皇太子及王者後、帝之兄弟、帝之子封郡王者服之。諸王加官者自服其官之冠服,惟太子及王者後常冠焉。太子則以翠羽為緌,綴以白珠,其餘但青絲而已。」
《新五代史·劉鋹傳》:「 鋹於內殿設帳幄,陳寶貝, 鬍子冠遠游冠,衣紫霞裾,坐帳中宣禍福,呼鋹為太子皇帝,國事皆決於鬍子 。」亦省稱「 遠游 」。
三國 魏曹植《求通親親表》:「若得辭遠游,戴武弁,解朱組,佩青紱……乃臣丹情之至願,不離於夢想者也。」

2、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女子衣著穿戴

三國時期女子穿戴的是漢服。東漢明帝永平二年,漢服有正式完備的規定,漢朝的婦女穿著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2)三國禮服擴展資料:

漢朝女子佩飾-發飾、步搖、鳳冠、梳篦、珠翠

佩飾是以其審美功能和實用功能而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但一進入等級制度分明的文明社會,分等級、定尊卑,則成為它最主要的功能,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鏤,皆存等差。如韘,天子、諸侯用象骨,士則用棘。又如充耳,天子用玉瑱,諸侯以石。當今則不必拘泥這些。

古時常見的佩飾有玉、珠、刀、帨等。不過,如服裝分男女一樣,佩飾上有著明顯的性別區分。

女子飾件:

頭面: 笄,簪,釵,步搖,梳篦,花鈿,勝,玉梅/雪柳,鬧蛾,花冠/鳳冠,假髻。

耳飾: 耳玦,耳璫,耳環,耳墜。

項飾: 串飾,項鏈,項圈,纓絡,項鎖,霞帔。

臂飾: 手鐲,臂釧,戒指,護甲。

佩飾:包括各種佩掛飾件。如霞帔、帔帛、環佩等。

狀容: 大致可分為紅妝和白裝兩類,一些傳統的眉樣、唇樣、面飾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漢朝服飾

3、三國兩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服飾特點

唐朝服飾

唐代服飾圖案,改變了以往那種以天賦神授的創作思想,用真實的花、草、魚、蟲進行寫生,但傳統的龍、鳳圖案並沒有被排斥,這也是由皇權神授的影響而決定的。這時服飾圖案的設計趨向於表現自由、豐滿、肥壯的藝術風格。

唐代國家統一,經濟繁榮,形制更加開放,服飾愈益華麗。唐代女裝的特點是裙、衫、帔的統一。在婦女中間,出現了袒胸露臂的形象。在永泰公主墓東壁壁畫上,有一個梳高髻、露胸、肩披紅帛,上著黃色窄袖短衫、下著綠色曳地長裙、腰垂紅色腰帶的唐代婦女形象,從而對「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有了更形象的理解。

慢束羅裙半露胸

慢束羅裙半露胸,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做的。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開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悅於統治階級,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許半裸胸的。當時,唐朝半露胸的裙裝有點類似於現代西方的夜禮服,只是不準露出肩膀和後背。

襦裙半臂穿戴

襦裙半臂穿戴

襦裙半臂穿戴--半臂這種服飾早在初唐即已出現;不僅在中原地區流行,西北地區的婦女也同樣喜歡襦裙半臂穿戴,半臂是從短襦延邊出來的一種服飾,一般都用對襟,穿在胸前結帶。也有少數用「套衫」式的,穿時從上套下,領口寬大,呈坦胸狀。半臂的下擺可以顯現在外,也可以像短襦那樣束在裙腰的裡面。從傳世的壁畫,陶佣來看,穿著這種服裝,裡面一定要襯內衣(如短襦),而不能單獨使用。

宋朝服飾

宋代服裝分三種:一為自皇後、貴妃至各級命婦所用的"公服",一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稱"禮服";一為日常所用的常服。

宋代女子服裝

宋代官服大部分是沿襲初唐。在北宋初年因服飾沒有定製,又受外來影響,所以曾出現過著"氈笠"、"鉤墪"(襪袴)的契丹服,人們稱它為奇裝異服。

宋代官家服飾普遍十分奢侈,民家著裝也很講究。宋太祖三年(乾德年間)規定宮內婦女的服色要隨大夫變化,還規定庶民百姓不得採用綾縑五色華衣。到仁宗、英宗、神宗直至政和七年時期,官府提倡改良服飾,而且更趨奢華。

宋仁宗皇後像

對於這些規定民間庶民置若罔聞,綾縑錦綉任意服用。一些京城的貴族閨閣們,還別出心裁地設計出許多種裝扮方法,追求出新與別致。不但衣料選擇考究,而且梳妝也很特別,有的梳大方額,有的扎發垂肩,有的雲光巧額鬢撐金鳳,貧者還有用剪紙裝飾頭發,身上抹香,足履綉花等。

元朝服飾

元代是由蒙古人統治,蒙古人和漢族衣冠是一個體系,僅僅是發型不同 [3] 。蒙古人多把額上的頭發弄成一小綹,像個桃子,其他的就編成兩條辮子,再繞成兩個大環垂在耳朵後面,頭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質孫服」是較短的長袍,比較緊、比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這種衣服很方便上馬下馬。

元代的貴族婦女,常戴著一頂高高長長,看起來很奇怪的帽子,這種帽子叫做「罟罟冠」。她們穿的袍子,寬大而且長,走起路來很不方便,常常要兩個婢女在後面幫她們拉著袍角,一般的平民婦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明朝服飾

明代的男裝,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寬大長衣,頭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頭巾。

這個時候出現了一種六瓣、八瓣布片縫合的小帽,看起來很像剖成半邊的西瓜。本來是僕役所戴的,但是因為戴起來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來。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

明代的貴婦多是穿紅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婦女只能穿桃紅、紫綠及一些淺淡的顏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長裙,腰上系著綢帶,裙子寬大,樣式很多,像百褶裙、鳳尾裙、月華裙等。

清朝服飾

清王朝時段推行剃發易服,清王朝時段推行剃發易服,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明朝的冠冕、禮服以及漢族的一切服飾,但滿族服飾同時吸收了明朝服飾的紋理圖案。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剃發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

朝服

龍袍、鳳袍

龍袍

鳳袍

鳳袍

氅衣

甲胄

皇室甲胄

清代女裝

黃馬褂

清代蟒袍

4、三國題材服裝設計說明

漢服,即漢族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唐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1])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近四千年中,以漢族(及漢族的前身華夏族)的禮儀文化為基礎[2],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的具有獨特華夏民族文化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它民族傳統服裝的服裝體系。[3]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4],是漢民族傳承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以儒教聖經《詩經》、《尚書》、《周禮》、《禮記》、《易經》、《春秋》、大唐《開元禮》和其他經史子集為基礎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體現了漢族千年不變的民族特色,並通過周禮和中華法系影響了整個漢字文化圈。日本、朝鮮、越南均曾頒布法律效仿華夏的冠服制度。[5]

漢服包括衣服、冠帽、發式、面飾、鞋履、配飾等共同組合的整體的禮儀系統,反應了漢族的文化信仰,是儒教禮制的一部分,漢文明的核心是禮儀文化,而禮儀文化植根於服制,正如孔子所著《易·系辭傳》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的基本特徵是交領、右衽、系帶、寬袖,又以盤領、直領等為其有益補充,一般不用扣子(至明代才開始於少數款式的服裝上使用金屬扣)。

清初,滿族統治者執行剃發易服政策,禁止人民穿著漢服,從此漢服從人民生活中消失。當代,社會上重新出現了復興漢服的勢頭,希望透過復興漢服讓中國人認識自身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漢服」一詞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這里的「漢」主要是指漢朝,是指漢朝的服裝禮儀制度,特別是以《周禮》《儀禮》《禮記》為基礎的儒教禮典,因為漢朝的禮儀制度由漢高祖的太常叔孫通依據周禮所制定。[6]「漢族」的形成,直接與周朝、漢朝有關。正如胡人傳統服飾叫「胡服」,漢人傳統服飾也就有了相對應的名稱「漢服」。所以,後來這個詞彙的基本內涵也固定下來,即漢族傳統服飾。它最初是其他民族對漢人傳統服飾的稱呼,進而成為漢人自我認同的文化象徵。到了宋元明時期,一些異族執政者明確地用「漢服」來指稱漢人國服,如「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後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元代修《遼史》時,甚至專門為漢人國服開辟了一個「漢服」條,分皇室朝臣祭服、朝服和常服。[7]這里的「晉之遺制」和「漢服」都屬於儒教的周禮服制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8],源自黃帝制冕服[9],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的宗周尊儒形成完備的服制體系。古老的天子六服、王後六服、儒服、劍服位於漢服體系的中心。冕服是一切漢服的根源,也最能體現「絕地天通」的華夏信仰,更是漢人千年來祭神祀祖的吉服。

漢服在幾千年的漫長時間中通過歷代華夏王朝對周禮服制堅持和革新代代相傳、世世相襲,在儒教禮典的永恆中也不斷適應時代的需要而產生朝代特色的常服。不同朝代的常服則不盡相同,各朝代往往對各個等級允許的顏色、式樣有細致規定,朝代特徵較明顯。[18]現代漢服不再體現等級制度,可粗略分為禮服和常服,禮服是正規禮儀場合所穿,常服則是平常穿著。
上古時期
根據中國古籍,華夏衣裳為距今約五千年的黃帝所制。例如,漢代《世本》記載:黃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系辭》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之妻嫘祖養蠶制絲,以作衣裳。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記載「黃帝造屋宇,制衣服」[19]。王逸《機賦說》認為,上古人們拿獸皮當衣服,伏羲、炎帝以來,已經出現了真正的衣裳,到黃帝時期,則出現了袞冕等較為完備的服飾制度。[20]。這說明,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期,漢族(及其先民)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了。

考古發現則證實,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遺址、陝西臨潼白家村遺址中都發現骨針、紡輪,說明當時人們已會紡布制衣。到了約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不但大量發現紡輪,還在陶器上發現大量布紋的印痕。同時期的遺址中還發現了薴麻、蠶繭。說明此時已經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用薴麻織成的麻布和飼蠶得到的絲紡來做衣服,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只是,此時期的服裝實物,在考古發掘中至今尚未發現。[21]

[編輯] 夏商周時期
這一時期的服裝繼承了上古時期的特徵,並且已有充分的實物可證實漢服的基本特徵已在此時確定:交領、右衽、系帶為最基本的典型特徵,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式樣。在甲骨文、金文的多種字形中,很常見的一種字形的「衣」字即為交領右衽上衣的形象。夏朝黑衣裳,商朝尚白則縞衣裳,周朝折中夏殷之制而玄衣素裳。[22]夏商周的衣裳之制即吉禮中的冠弁服、皮弁服、爵弁服。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玉人亦穿著此種特點的服裝,該玉人是中國目前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服飾造型。與交領、右衽、系帶的上衣相配的下裝是「裳」。上衣下裳是漢服最基本的式樣,至今漢語仍然用「衣裳」這兩個字作為服裝的統稱。

[編輯] 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服飾大致沿襲周代的服制,只是略有變化。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范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

這時的衣服已經具備漢服沒有扭扣的特點,一般在腰間系帶,有的在帶上還掛有玉制的飾物。

這一時期出現了深衣與袍服,袍服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還出現了襦裙。這都是後世漢服最常見的式樣。

[編輯] 秦漢時期
秦漢服裝基本沿襲戰國時期,仍然以衣裳、深衣、襜褕為主,袍按裁剪方式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都是男女均可穿著。武士則著短衣小袖大絝。[23]

秦漢時期曲裾袍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

由於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婦女有所減少,但並沒有消失,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中發現了襦裙實物。

漢朝時期,中國的文化、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面都空前繁榮、強大,漢族由此而得名。此時期的服飾禮儀制度也極大完備,並由此出現了一個成語「漢官威儀」來稱頌漢朝的服飾制度。「漢服」的名稱也間接由此而來。

魏晉南北朝時期,服裝基本承襲秦漢的遺俗。男子的服裝流行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愛好,成為一時的風尚。

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襇裙,裙長曳地,下擺寬松,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
唐代男子常服,以襆頭袍衫為尚,襆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前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

隋唐婦女的常服仍然是襦裙。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此外還有「半臂」,又稱「半袖」,是一種從短襦中脫胎出來的服式。一般為短袖、對襟,衣長與腰齊,並在胸前結帶。樣式還有「套衫」式的,穿時由頭套穿。半臂下擺,可顯現在外,也可以像短襦那樣束在裡面。披帛,又稱「畫帛」,通常一輕薄的紗羅製成,上面印畫圖紋。長度一般為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並盤繞於兩臂之間。走起路來,不時飄舞,十分美觀。從傳世的壁畫、陶俑來看,穿著這種服裝,裡面一定要穿內衣(如半臂),而不能單獨使用。

五代時期服飾基本筵沿襲了唐朝服飾。

宋朝漢族男子野服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宋朝漢族女服基本式樣有兩種:大襟右衽交領和對襟,女裝相比男裝要富於變化些,出現褙子。

[編輯] 元朝
元朝雖然是蒙古人建立,但是蒙古人並沒有推行類似滿清的剃發易服政策,故此民間仍然以漢服為主,只是風格上多少受到一些蒙古族的影響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後,詔令「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舊」,因此明朝服式恢復了漢服傳統。男子服飾基本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但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飾特點,發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飾。明代婦女的服裝仍以襦裙為主,除了一直流傳的衫、襖及裙子外,還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鮮樣式,衣服的多變與款式做工達到一個高峰。[24]。明代出現紐扣,在部分常服及軍服中使用較多,禮服、官服則仍然沿用交領及盤領款式,不用扣子。

1644年滿清入關,推行了剃發易服政策,禁止穿著漢服,使漢族傳統的服飾制度被迫中止。

為保護文物衣冠,漢族各階層人士以各種方式反抗清朝政府的政策,如孔子的後裔孔聞謤上書攝政王多爾袞請求保存孔府服飾;鄭成功的兒子明鄭鄭經以繼承明朝為號召,將剃發易服作為拒絕投降的原因之一;各地人民屢次起義反對剃發易服政策,但都被清政府鎮壓了下去。滿清為了鞏固其統治,還組織群臣學習《金世宗本紀》,告誡群臣不要學習漢人習俗,從北魏至遼金元「凡改漢衣冠者,無一不再世而亡……凡一朝所用原各自有法程,所謂禮不忘其本也。自北魏始有易服之說,至遼金元諸君浮慕好名」。一旦從習漢俗,就好像把左手交給了他人,「待他人割肉而後食」。

據傳,有「十從十不從」之民謠,譬如:「生從死不從」,指男子生前要穿滿人衣裝,死後則可服明朝衣冠;「男從女不從」、「老從少不從」,指女子及少年兒童可以不剃發易服。[25]然而這只是民謠,從未見於正式命令或明文規定。並且,即使因此殘留了部分漢族服飾,因為受到統治當局主流服飾的沖擊,也逐步滿化。但直至清末仍然有一些童裝和少數女裝維持交領右衽的典型漢服款式。

清代的農民起義,如白蓮教、太平天國、捻軍等都大量穿著漢族風格的衣服。有些太平軍將領拒絕混入滿族元素的服裝,而寧願穿戲服作戰。

[編輯] 民國時期
1910年(宣統二年),資政院議決剪辮易服案,中國各地各族人民開始群起剪辮。袁世凱逼宣統帝退位之後,臨時政府頒布「剪辮令」。同盟會的核心人物主張全盤學習西方,當時中國人正式改穿西式服裝,而沒有恢復漢族傳統服飾。遭清政府禁制的漢、回、苗等各族服飾以及一些與服飾相關的傳統文化,逐漸消失於現實生活中或轉以融合後的新樣式存續,漢人也以為韃虜強迫漢族穿著的旗袍、馬褂就是漢族傳統服裝。

有少數兒童服飾仍然維持明代以來的交領右衽
漢服具備獨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徵是交領右衽、系帶無扣。漢語里和衣服相關的詞彙,通通是漢服的特點。漢服的結構分為10個部分:領、襟、裾、袂、袪、袖、衿、衽、帶、系。[26]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小衣包括汗衣(汗衫)、犢鼻褌。中衣包括上衣下褲、中單、曲領等。大衣通常為顏色艷麗的外衣,如深衣袍、圓領袍、衣裳、袴褶、裙襦、裲襠、半臂、褙子等。此外,還有配飾如襪、帔、革帶、玉帶、銙、騰蛇等等。

漢服的足衣分為:舄、履、屨、屐、靴、鞋。堯舜禹以後始服木屐。伊尹以草為履,以帛為屨。[27]周人以麻為鞋。屐是木履之下有齒者,又稱木屐。江南以桐木為底,用蒲為鞋,麻穿其鼻。草屨是黃帝之臣所做,即草鞋[28]靴來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編輯] 漢服的布料
漢服用布分為:錦、絹、綾、羅、帛、布、棉、麻、紗等等 周禮就規定有典絲、染人從事印染。傳統染色的材料包括:紅花、烏梅、蘆木、蘇木、黃櫱、青礬、莧藍、槐花、棓子、楊梅皮、藍牙葉、蓮子殼、綠豆粉等等。[29]古典布料的染色遵從古制,體現了華夏陰陽五行信仰。有六象六色之說,青所以象東方的木,赤所以象南方的火,白所以象西方的金,黑所以象北方的水,玄所以象天,黃所以象地。除了六正色以外,還有對應的間色:𫄸【黃赤色】、紫【青赤色】、紅【赤白色】、綠【青黃色】、縹【青白色】。間色也是唐宋公服的色制,公服五等:朱、紫、緋、綠、青。
另外還有紺【深青揚赤色】、緋【赤】、絳【大赤】、緹【丹黃】、朱【深𫄸】。

漢服的紋章及其豐富,周禮「以紋為貴」[30]代表了漢文化的信仰和習俗,千古的服飾文化思想之表徵,勉人向善,在在充滿尊天、隆祖、明禮、尚義之義涵。黃帝的黻衣是最早的帶有紋章的上衣,黻即指兩色相背的紋章。《詩經》雲:「君子至止、黻衣綉裳、佩玉將將、壽考不忘。」虞皇的「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紋章中,日、月、星辰昭明,象發生萬物、養成萬物。山龍興雲雨、能適應沾物濟眾以配天。火明而炎上,強調明理崇禮精神。又如虎,嚴猛;蜼,智慧,象神武定亂。粉米粒民。黼象割斷能決。韍象背拂於非義,或君臣可否相濟。其次,《新唐書·車服志》記載文官官服章紋,有鸞銜長綬、鶴銜靈芝、鵲銜瑞草、雁銜威儀、俊鶻銜花、地黃交枝等名目。

[編輯] 交領右衽
交領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漢服的衣襟一般是向右掩(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將右襟掩覆於內,稱右衽),稱為右衽;中國古代一些少數民族服裝是向左掩,稱為左衽。右衽的特徵在漢服誕生之初即以出現,並一直延續,是漢服最原初、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徵。孔子曾說過,如果沒有管仲尊王攘夷,我們就會被異族統治,像異族一樣披頭散發、穿左衽的衣服。[31]可見「右衽」這一特徵的重要性。

在交領右衽的基礎上,後來出現了盤領、直領。盤領又稱「圓領」,向右掩的衣襟一直延長到右肩部,在右肩附近用束帶系扎。注意圓領也是右衽的。直領,又稱「對領」,兩邊衣襟近乎平行,但末端仍然是右襟搭在左襟上,與現代韓服的領子接近,可以認為是程度極其微小的右衽。

[編輯] 系帶
漢服一般用束帶系扎,不用扣子。明代後期出現紐扣,但與滿清服飾有明顯不同,明代紐扣細小,以金屬製造,一般位於不顯眼位置,只在少數款式中比較顯眼,見於女裝及少數男裝常服、軍服;滿清服飾以布制盤扣為主,扣帶很長,極為顯眼,大量用於禮服、官服、常服等各類型服裝。

[編輯] 剪裁
漢服雖然是平面剪裁,但用料遠遠大於覆蓋人體的需要。在裁剪之時,看上去雖然是平面直線的,但是穿在人的身上,配合以束腰等手段,就會隨著人體的結構,呈現出不同的線條,無論從正面、側面、背面看,都十分動人,和環境共同成為靈動的藝術品。這與中國文化中重視人與自然的共融關系,「萬物與我為一」可謂互相輝映。因此漢服不僅重視人體的各個側面的線型,而且還注重人與環境之間,繼而成為服飾的特色。漢族傳統服裝中,貴族服飾的大袖,不僅是袖徑的寬大,袖子的長度也十分長。官員與老人的袖子延至手後,可以挽回相當的長度。漢服袖徑寬大時可達四尺,這種寬大的剪裁,使得漢服在穿著起來之後,可以形成如行雲流水般的流線,隨風而動,但毫不拖拉,給人灑脫飄逸、仙風道骨的感覺。

漢服的基本款式,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式(上下分開,上身著短衣,下身著裙)、上下連綴式(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上衣下褲式等類型。在基本款式下又因其領口、袖型、束腰、裁剪、搭配等的不同變化演繹出幾百種款式。漢服雖然發展出了豐富多樣的款式,但基本特徵始終不變,可謂「萬變不離其宗」。

以下介紹漢服的基本款式,詳細介紹請參見漢服列表。

[編輯] 上衣下裳式
上衣下裳是漢服最基本的式樣,至今漢語仍然用「衣裳」這兩個字作為服裝的統稱。其中「裳」(此處讀為cháng)指下裙,古代男女都可以穿著。後來男子逐漸改穿袍衫作為日常服飾,上衣下裳的樣式多保留在禮服中,如冕服。而女子依舊以上衣下裳的樣式為主,稱為襦裙。

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自「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時期起,一直延續到明朝,形制基本沒有變化。

5、中國日本越南,三國古代男女服裝大比拼,你最中意哪個

中國日本越南,三國古代男女服裝大比拼,你最中意哪個時期的服裝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編小人物說大歷史,今天很高興能給大家帶來新的一期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國古代男服裝:中國古代的各種衣裳、冠帽、鞋襪等服裝,在世界上自成一系,其結構與款式隨著生產與生活方式的發展而逐漸變化,古代服裝存世不多,在研究中除依據實物外,古代雕塑、繪畫中的人物形象,也往往是重要的參考資料。

中國古代女服裝:中國古代的各種衣裳、冠帽、鞋襪等服裝,在世界上自成一系,其結構與款式隨著生產與生活方式的發展而逐漸變化,古代服裝存世不多,在研究中除依據實物外,古代雕塑、繪畫中的人物形象,也往往是重要的參考資料。

日本古代男服裝:提起和服,首先要說源流,從神治時代起,日本的服裝文化始終帶著鮮明的「外來」印記。這一點不僅體現在服裝的形式,還體現在衣料的織造技術上。從應神天皇統治時代起,日本與韓國之間日益頻繁的交往,使大量的錦、綾、絹、羅等高級絲織品源源不斷的運進國內。絲織品傳入的同時也將絲織技術帶了進來,從此絲織技術在日本開始發展。

日本古代女服裝:提起和服,首先要說源流,從神治時代起,日本的服裝文化始終帶著鮮明的「外來」印記。這一點不僅體現在服裝的形式,還體現在衣料的織造技術上。從應神天皇統治時代起,日本與韓國之間日益頻繁的交往,使大量的錦、綾、絹、羅等高級絲織品源源不斷的運進國內。絲織品傳入的同時也將絲織技術帶了進來,從此絲織技術在日本開始發展。

越南古代男服裝:越南民族服裝在重要的節日或者參加婚禮宴會的時候越南女孩子都穿長袍,服飾穿著簡單,正式場合男士著西裝,女士著民族式「長衫」(類似旗袍)和長褲。和許多民族一樣,越南人在婚、喪、喜慶等重要節日中,也有特別的服裝,例如,在傳統結婚典禮時,新郎新娘都必須穿著正式的傳統禮服。

越南古代女服裝:越南民族服裝 在重要的節日或者參加婚禮宴會的時候越南女孩子都穿長袍,服飾穿著簡單,正式場合男士著西裝,女士著民族式「長衫」(類似旗袍)和長褲。和許多民族一樣,越南人在婚、喪、喜慶等重要節日中,也有特別的服裝,例如,在傳統結婚典禮時,新郎和新娘都必須穿著正式的傳統禮服。

6、中國古代三國時人穿的什麼衣服?

三國的服裝



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漢代因為織綉工業很發達,所以有錢人家就可以穿綾羅綢緞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的婦女穿著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男服服飾:
禮服:漢朝的祭祀禮服,承襲了秦代的廢除「六冕」,以一種冕服為祭天地明堂之禮服的辦法。

冕冠服:為最尊貴的祭祀禮服,是天子及三公諸候、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時穿著。

長冠服:為夫子和執事百官,用在祭宗廟及各種小祀,如五嶽、四瀆、山川、社稷等典禮穿者。

委貌冠服:相當於周代的冠弁服。為公卿諸候大夫行大射禮於辟雍的時候穿著。

皮弁冠服:此種冠服為大射禮時,執事者穿著,衣裳為緇麻衣,皂領袖、素裳。

朝服:自秦開始以袍作為朝服,漢代從皇帝至賤更小吏亦以袍作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過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稱。漢代的朝服,服色是隨著五時色,即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襯以告緣領袖的中衣。

女服服飾:
廟服:相當於周代的禕衣,是女子禮服中,地位最尊貴的一種。太皇太後、皇太後之入廟服,皇後之謁廟服,其服色是皂下。

蠶服:相當於周代約鞠衣。每年三月,皇後帥領公卿諸侯夫人親蠶禮時穿著。

朝服: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後,皆以蠶衣為朝服。
這個沒什麼標准,可以看看一些漢朝或三國時期的古裝片,像三國演義裡面的服裝應該差不太遠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