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婚紗禮服 » 漢武帝禮服

漢武帝禮服

發布時間: 2022-12-29 05:14:20

1、漢朝服飾的基本特點介紹

漢服具備獨特的形式,其基本特點是交領、右衽、系帶、寬袖,又以盤領、直領等為其有益補充。以下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漢朝服飾的基本特點,希望你喜歡。
漢朝服飾的基本特點
男服服飾

禮服:漢朝的祭祀禮服,承襲了秦代的廢除「六冕」,以一種冕服為祭天地明堂之禮服的 辦法 。

冕冠服:為最尊貴的祭祀禮服,是天子及三公諸侯、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時穿著。

長冠服:為夫子和執事百官,用在祭宗廟及各種小祀,如五嶽、四瀆、山川、社稷等典禮穿者。

委貌冠服:相當於周代的冠弁服。為公卿諸侯大夫行大射禮於辟雍的時候穿著。

冠:冠是服飾的一部分。《釋名.釋器》雲:“冠,貫也,可以韜發也。”第一種長冠。所謂“長冠”,本作劉氏冠,乃劉邦徽時所制,材料用竹皮,仿楚冠製成。《後漢書.輿服志》:“長冠,一曰齋冠,高七寸,廣三寸,促漆纚為之,制如板,以竹為里......民謂之鵲尾冠,非也。祀宗廟諸祀則冠之......此冠高祖所造,故以為祭服,尊敬之至也。”至漢八年(前199年)劉邦下令:“爵非公乘以上。毋的冠劉氏冠。”即有軍功爵八級以上的人才有資格戴劉氏冠,一般人是不允許戴了。這種冠的主要特點是頭頂冠上有向後上方伸出的似鵲尾的長板,所以杜佑在《通典》中又雲:“後人謂之鵲尾冠也”。第二種爵弁。《後漢書.輿服志》雲:“爵弁,一名冕。廣八寸,長尺二寸,如爵形,前小後大,繒其上似爵頭色,又收持笄,所謂夏收殷朂者也。”所以爵弁似不為楚冠,可能是效法中原服飾之結果。這種冠的特點除冠的兩側各有纓,交結後有緌外,其形制為一端高一端低,恰如爵形。另外,1973年在長沙子彈庫1號墓中出土的人物御龍帛畫中的男子頭戴一高冠,是切雲冠。冠蓋住發髻,兩側各有一纓於頷下交結留緌,冠頂上伸出一曲狀物。這種冠在中原地區出土文物中所未見。這種冠的制形為高5寸,“以纚為展甬,鐵柱卷”。

皮弁冠服:此種冠服為大射禮時,執事者穿著,衣裳為緇麻衣,皂領袖、素裳。

朝服:自秦開始以袍作為朝服,漢代從皇帝至賤更小吏亦以袍作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過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稱。漢代的朝服,服色是隨著五時色,即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襯以告緣領袖的中衣。

女服服飾

漢代橫跨兩朝四百年,女裝款式豐富,從現有文物來看,最流行的式樣有如下款式:

廟服:相當於周代的禕衣,是女子禮服中,地位最尊貴的一種。太皇太後、皇太後之入廟服,皇後之謁廟服,其服色是皂下。

蠶服:相當於周代約鞠衣。每年三月,皇後帥領公卿諸侯夫人親蠶禮時穿著。

朝服: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後,皆以蠶衣為朝服。
漢朝服飾的分類
漢服的基本款式大約有九類,在基本款式下又因其領口、袖型、束腰、裁剪方式等的不同變化演繹出幾百種款式。他與西服大不相同,與那些即使受到漢服影響而產生的韓服、和服等服飾也不同,足以體現華夏民族的特色。

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發型

漢代婦女的發型,通常以挽髻為主,一般是從頭頂中央分清頭路,再將兩股頭發編成一束,由下朝上反搭,挽成各種式樣,有側在一邊的墮馬髻、倭墮髻,有盤髻如旋螺的,還有瑤台髻、垂雲髻、盤桓髻、百合髻、分髾髻、同心髻等名稱。髻上一般不加包飾,大都作露髻式。皇後首飾還有金步搖、笄、珈等。

配飾

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

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發綰成發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

女子發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發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發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

古漢服的鞋也是很講究的,在傳統 繪畫 和戲曲中體現出來的履與其它民族的有很大不同,有的有很厚的鞋底、鞋頭往往有翹起的的裝飾。

佩劍也是古漢服的一部分,士人著正式服裝往往有佩劍。

組綬

在袍服外要佩掛組綬,組是官印上的絛帶,綬是用彩絲織成的長條形飾物,蓋住裝印的鞶囊或系於腹前及腰側,故稱印綬。以綬的顏色標示身份的高低。帝皇黃赤綬四彩,黃赤紺縹,長二丈九尺九寸,五百首。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後同。諸侯王赤綬四彩。赤黃縹紺,長二丈一尺,三百首。長公主,天子貴人同。公侯金印紫綬二彩。紫白,長一丈七尺,一百八十首。九卿銀印青綬三彩,青白紅,長一丈七尺,一百二十首。千、六百石銅印墨綬三彩。四、三、二百石銅印黃綬。自青綬以上有三尺二寸長的縌與綬同彩,而首半之,用以佩縌。紫綬以上可加玉環和鐍(鐍是有舌的固定帶子用的環狀物)。這里的首是經絲密度的單位,單根絲為一系,四系為一扶,五扶為一首,綬廣六寸,首多者絲細密,首少者粗。佩縌就是結綬於縌,意即在佩玉的帶紐上結綵組,與綬相連。平時官員隨身攜帶官印,裝於腰間的鞶囊中,將綬帶垂於外邊,綬帶一端打雙結,一端垂於身後。商周綬帶的前面掛下廣二尺、上廣一尺、長三尺,其頸五寸的韍,春秋戰國時廢去韍佩,改為系縌,以方便行動。

管褲

褲子在先前多為無襠的管褲,名為袴。將士騎馬打仗穿全襠的長褲,名為大袴。西漢士儒婦女仍穿無襠的袴。漢昭帝時(公元前87年至前75年),大霍光專權,上官皇後是霍光的外孫女,為了阻撓其他宮女與皇帝親近,就買通醫官以愛護漢昭帝身體為名,命宮中婦女都穿有襠並在前後用帶系住的“窮褲”,窮褲也稱“緄襠褲”,以後有襠的褲子就流行開來。漢代男子所穿窮褲,有的褲襠極淺,穿在身上露出臍子,但沒有褲腰,褲管很肥大。

所謂窮褲:服虔曰:“窮絝有前後當〔襠〕,不得交通也。”顏師古日:“使令,所使之人也,絝古袴字也,窮絝,郎今(唐)字緄襠袴乎。”然依“緄襠袴”觀之,又與今日之褲異,按,緄詩經小戎,竹閉緄滕,傳雲:緄,繩也,緄襠袴之腰下前後,施之以襠,唯襠之當私處,仍加開折,而用繩帶約束,以便溺溲,與今西裝褲,前面開折,加之以扣略同,絕非如今唐裝褲也。我國自漢至唐,依師古所雲,仍穿窮褲,緄襠袴,何時始變如今制,文獻未詳,仍待吾人之考證。(參閱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深衣制

漢代婦女禮服也採用深衣制,《續漢書·輿服志》:“太皇太後,皇太後入廟服紺上皂下,蠶青上縹下,皆深衣制。”所以深衣是男女通用的服裝。《禮記》的《玉藻》、《深衣》二篇對深衣制有很多記載,內容所謂“應規、矩、繩、權、衡”之類,重點在於“明禮”,而對形制和尺度則說得不清楚,也不太符合實際。1972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對西漢楚長沙王利蒼夫人墓進行了系統的發掘整理,出土袍12件(綿袍11件,夾袍1件)均為交領右衽,外襟形式有曲裾、直裙兩種,除上衣下裳相連,袪廣(大袖口)袂胡下(袖寬大下垂至袖口呈弓弧線)等項與《禮記》所記相符外,其餘如裳的腰圍“三袪”(三倍於袪圍)、縫齊倍要(下擺為腰圍的一倍),裳前後各六幅等,文獻與實物形制相差很遠。所以對文獻的繁瑣考證,應當與出土實物相佐證。

漢代的一般服裝,男子穿襦褲,婦女穿襦裙和類似半臂的綉〓;都穿短上衣、上身和下身分開。漢成帝時(公元前32年至前7年)規定青綠為民間常服,但藍色偏暖的青紫為貴族燕居的服色,古時用藍靛染色,經多次套染而成的深青會泛紅光,故怕深青亂紫,連縣官也不許穿。而青、綠色在視覺上有平和之感,後世一直被定作平民的服色

長袖飛帶

漢代華夏地區 舞蹈 服裝則流行長袖和飛帶(纖),並在衣上加燕尾形的飛髾(袿)為飾,以助長舞者的動勢。其他地區則各有地方特色。

豪紳門閥所養的樂師,也可穿長袍戴平巾幘或進賢冠,女梳花釵大髻。雜戲藝人已有束鞢〓帶的。

漢代農夫服裝朴質單純,穿短衫短襦,褲子,束勞作裙,跣足或穿平頭麻鞋,頭上裹巾或戴笠帽等,此種服裝一直流傳到後代。
漢朝服飾的 歷史 沿革
漢高祖初期,找不到4匹純色的馬來拉車,將相只能坐牛車,劉邦本人對服裝的上層建築作用,開始也認識不足,曾將儒生的高冠用來當溲器,後來經孫叔通的說服,才叫孫叔通去制定 禮儀 。採用秦朝的黑衣大冠為祭服,對一般服裝,除劉邦當亭長時用竹皮自製的劉氏冠不許一般人戴之外,沒有什麼禁例。此後,經過70年左右的經濟恢復,到漢文帝時,國力已經充裕起來,但漢文帝只穿“弋綈、革舄、赤帶。”王後的裙裾長不及地,提倡節儉,漢文帝在位23年,經濟進一步繁榮,出現了“文景之治”。由於經濟的發展繁榮,社會上的服飾 文化 也逐漸由儉轉奢,當時紡織品產量的不斷增長,和由絲綢出口交換進來的珠玉犀象、琥珀玳瑁等高貴的裝飾品,刺激著衣著生活水平的上升。京師貴戚的穿著打扮,逐漸超過了王制、高貴的服裝面料。如錦、綉、綺、縠、冰紈等,原來屬於後妃們專用,此時,富商大賈也都穿以為常,在他們嘉會賓客的時候,還拿這些高貴的絲織品裱被牆壁。貴族之家,僮婢亦穿綉衣絲履,這在儒家看來,是一種尊卑混亂的現象。所以儒家學者賈誼就給漢文帝上書,建議按照儒學傳統思想建立服飾制度,但漢文帝未能實行。到漢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 決定 改正朔,易服色,表示受命於天,把元封七年改為太初元年,以正月為歲首,服色尚黃,數用五,但也沒有規定詳細的章服制度。直到東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下詔採用《周官》、《禮記》、《尚書·皋陶篇》,乘輿服從歐陽氏說,公卿以下從大小夏侯氏說,才制定了官服制度。永平二年正月祀光武帝明堂位時,漢明帝和公卿諸侯首次穿著冕冠衣裳舉行祭禮,這是儒家學說衣冠制度在中國得以全面貫徹執行的開端。漢明帝的祭服、朝服制度包括冠冕、衣裳、鞋履、佩綬等,各有等序,它的重點在冠冕,朝服採用深衣制。[2]

演變

漢服男裝的式樣基本有兩種:

1、自隋唐開始盛行的圓領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續了唐、五代、宋、元朝、明,並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常見的宋太祖、明太祖畫像中所穿均是這個類型服飾。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場合穿的服飾就是這種漢服的變種。注意這種圓領袍衫也是右衽的,在右肩附近用圓形小扣系緊。

女裝式樣在早期和男裝類似,也穿深衣,後來則以襦裙為主。

2、自古傳下來的大襟、右衽、交領、寬袍大袖、博衣裹帶那種(秦漢服飾為代表),延續了商、周(春秋戰國)、秦、漢、 三國 、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並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日本和服最常見的式樣就是這種。

漢族各朝服飾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主體部分相同。西漢的深衣和明朝的漢服基本式樣是相同的,只是在細枝末節上不同。

春秋戰國時期,服飾大致沿襲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變化。衣服的樣式比商代略寬松,衣袖有大小兩式,領子通用矩領,沒有扭扣,一般在腰間系帶,有的在帶上還掛有玉制的飾物。當時的腰帶主要有兩種:一種以絲織物製成,叫“大帶”或叫“紳帶”;另一種腰帶以皮革製成,叫“革帶”。這時出現了曲裾深衣,與其他服裝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連這一特點之外,還有一明顯的不同之處,叫“續衽鉤邊”。“衽”就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鉤邊”就是形容衣襟的樣式。它改變了過去服裝多在下擺開衩的裁製方法,將左邊衣襟的前後片縫合,並將後片衣襟加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時繞至背後,再用腰帶系扎。

秦尚黑,所以秦的服飾標准色都是黑色。但式樣依然是大襟右衽交領這種。基本沿襲戰國時期。

漢代的男子的服裝樣式,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但多見於西漢早期。到東漢,男子穿深衣者已經少見,一般多為直裾之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秦漢時期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另外,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

漢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著。這種服飾早在西漢時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原因是古代褲子皆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系於腰間。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裡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著曲裾深衣。以後,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的形式也得到改進,出現有襠的褲子(稱為“褌”)。由於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深衣。

魏晉南北朝時期,男子的服裝有時代特色,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 愛好 ,成為一時的風尚。

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襇裙,裙長曳地,下擺寬松,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

隋唐時期曾流行過窄袖緊身翻領的胡服。

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

五代時期服飾基本筵沿襲了唐朝服飾。

宋朝漢族男子服飾服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宋朝漢族女服基本式樣有兩種:大襟右衽交領和對襟,女裝相比男裝要富於變化些。

漢代冠

漢代冠和古制不同之處,是古時男子直接把冠罩在發髻上,秦及西漢在冠下加一帶狀的頍與冠纓相連,結於頜下,至東漢則先以巾幘包頭,而後加冠,這在秦代是地位較高的人才能如此裝束的。巾本是古時表示青年人成年的標志,男人到20歲,有身份的士加冠,沒有身份的庶人裹巾。勞動者戴帽。巾是“謹”的意思。戰國時韓國人以青巾裹頭,故稱蒼頭。秦國以黑巾裹頭,稱為黔首。東漢末如袁紹、孔融等都以幅巾裹頭。幘是戰國時由秦國興起的,用絳帕(赤缽頭)頒賜武將,陝西咸陽秦俑坑出土的武士就有戴赤缽頭的。幘類似帕首的樣子,開始只把鬢發包裹,不使下垂,漢代在額前加立一個帽圈,名為“顏題”,與後腦三角狀耳相接,文官的冠耳長,武官的冠耳短。巾覆在頂上,使原來的空頂變成“屋”,後來高起部分呈介字形屋頂狀的稱為“介幘”,跨於介幘之上的冠體稱為展筒,展筒前面裝表示等級地位的梁。呈平頂狀的稱“平上幘”,身份高貴的可在幘上加冠。進賢冠與長耳的介幘相配,惠文冠與短耳的平上幘相配。平上幘也有無耳的。幘的兩旁下垂於兩耳的繒帛名為“收”。蔡邕在《獨斷》中講:幘是古代卑賤執事不能戴冠者所用,孝武帝到館陶公主家見到董偃穿著無袖青襟單衣,戴著綠幘,乃賜之衣冠,漢元帝額上有壯發,以幘遮掩,群臣仿效,然而無巾。王莽無發,把幘加上巾屋,將頭蓋住,有“王莽禿,幘施屋”的說法。漢代未成年的幘是空頂的,即未冠童子,幘無屋者。文官在進賢冠下襯介幘,武官在武冠下襯平上幘。東漢後期出現前低後高,即顏題低,耳高的式樣,稱為平巾幘。

漢代的冠是區分等級地位的基本標志之一,主要有冕冠、長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遠游冠、高山冠、進賢冠、法冠、武冠、建華冠、方山冠、術士冠、卻非冠、卻敵冠、樊噲冠等16種以上,這些冠的形式,只能從漢代 美術 遺作中去探尋。

冕冠,是皇帝、公侯、卿大夫的祭服。冕綖長一尺二寸(合27.96厘米,漢尺一尺合0.233米),寬七寸(合16.31厘米),前圓後方,冕冠外面塗黑色,內用紅綠二色。皇帝冕冠十二旒,系白玉珠,三公諸侯七旒,系青玉珠,卿大夫五旒,黑玉為珠。各以綬采色為組纓,旁垂黈纊。戴冕冠時穿冕服,與蔽膝、佩綬各按等級配套。用織成料製作,由陳留襄邑的服官監管生產。

長冠,漢高祖劉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編制,故稱劉氏冠,後定為公乘以上官員的祭服,又稱齋冠,形式與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墓出土木俑所戴鵲尾冠相似。配黑色絳緣領袖的衣服,絳色褲襪。

委貌冠,長七寸,高四寸,上小下大,形如復杯,以皂色絹制之,與玄端素裳相配。公卿諸侯、大夫於辟雍行大射禮時所服。執事者戴白鹿皮所做的皮弁,形式相同,是夏之毋追、殷之章甫、周之委貌的發展。

爵弁,廣八寸,長一尺六寸,前小後大,上用雀頭色之繒為之。與玄端素裳相配。祀天地五郊,明堂雲翹樂舞人所服。爵弁也是周代爵弁的發展。

通天冠,高九寸,正豎頂少邪,直下為鐵卷,梁前有山,展筒為述。百官月正朝賀時,天子戴之。山述就是在顏題上加飾一塊山坡形金板,金板上飾 浮雕 蟬紋。

遠游冠,制如通天冠,有展筒橫於前而無山述。諸王所戴,有五時服備為常用,即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西漢時為四時服,春青、夏赤、秋黃、冬皂。

高山冠,又稱側注冠,直豎無山述,中外官謁者僕射所服,原為齊王冠,秦滅齊,以之賜近臣謁者。

進賢冠,前高七寸,後高三寸,長八寸,公侯三梁(梁即冠上的豎脊),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兩梁,博士以下一梁。為文儒之冠。

法冠,又稱獬(xie音械)豸(Zhi音質)冠,獬豸一角,能別曲直,故以其形為冠,執法者所戴。楚王曾獲此獸,製成此冠,秦滅楚後賜執法近臣,漢沿用為御史常服。

武冠,又稱武弁大冠,諸武官所戴,中常侍加黃金璫附蟬為紋,後飾貂尾,謂之趙惠文冠,秦滅趙以之賜近臣,金取剛強,百煉不耗,蟬居高飲清,口在掖下,貂內到悍而外柔縟,漢貂用赤黑色,王莽用黃貂。

《續漢書·輿服志》武官在外及近衛武官戴鶡冠,在冠上加雙鶡尾豎左右,“鶡者勇雉也,其斗對一,死乃止。”鶡是一種黑色的小型猛禽。亞細亞北方“斯克泰人”帽以及“高句麗人”的折鳳冠,形狀像弁,均插羽為飾。

建華冠,以鐵為柱卷,貫大銅珠九枚,形似縷鹿,下輪大,上輪小,好像漢代盛絲的縷簏。又名鷸冠,可能以鷸羽為飾。祀天地五郊,明堂樂樂舞人所戴。

方山冠,亦稱巧士冠,近似進賢冠和高山冠,用五彩縠為之,不常服,惟郊天時從人及鹵簿(儀仗)中用之。概為御用舞樂人所戴。

術士冠,漢制前圓,吳制差池四重,與《三禮圖》所載相合。是司天官所戴,但東漢已不施用。

卻非冠,制如長冠而下促,俗稱鵲尾冠。宮殿門吏、僕射所冠。

卻敵冠,前高一寸,通長四寸,後高三寸,制如進賢冠,衛士所戴。

2、「金步搖」是哪個朝代出現的?

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步搖這種飾物,據《周禮·天官冢宰第一》載「追師掌王後之首服,為副、編、次」,東漢鄭玄注雲:「副之言覆,所以覆首為之飾,其遺象若今之步搖矣,服之以從王祭祀。」又五代馬縞《中華古今注·卷中》載:「殷後服盤龍步搖,梳流蘇,珠翠三服,服龍盤步搖,若侍,去梳蘇,以其步步而搖,故曰步搖。」可見,步搖是殷代、周代王後禮服的必要配飾。
關於「步搖」之名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戰國宋玉的《諷賦》:「主人之女,翳承日之華,披翠雲之裘,更披白縠之單衫,垂珠步搖。」據東漢劉熙《釋名·釋首飾第十五》:「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也。」其上垂飾珠滴,是步搖的一個重要特徵。
據近代王先謙《後漢書集解》引北宋陳祥道雲:「漢之步搖黃金為鳳,下有邸,前有笄,綴五采玉以垂下,行則動搖。」
另據《西京雜記·卷一》,趙飛燕被冊封為皇後時,妹妹趙合德送來很多貴重的道賀禮物,其中首飾有「五色文玉環、同心七寶釵、黃金步搖、合歡圓璫」。

3、電視劇《漢武大帝》里漢武帝頭上的冠叫什麼名字?沒有珠簾的那種冠,有珠簾的教冕旒

爵弁爵弁,冠名,爵,通「雀」故亦作「雀弁」。古代禮冠的一種,比冕次一級,形制如冕,但沒有前低之勢,而且無旒。色如雀頭,赤而微黑。其形廣八寸,長一尺六寸,前小後大,用極細的葛布或絲帛做成。 爵弁示意圖
這里說的長與寬指的是爵弁頂上的板狀物的長寬。 通常戴爵弁服時所穿著的是爵弁服。《儀禮·士冠禮》:「爵弁服:纁裳、純衣、緇帶、韎韐」。鄭玄註:「爵弁者,冕之次,其色赤而微黑,如爵(雀)頭然。或謂之緅。其布三十升。」又:「爵弁、皮弁、緇布冠,各一匴。」 鄭玄註:「爵弁者,制如冕,黑色,但無繅耳。」 鄭玄所說的三十升是指布料的密度,按古代布寬二尺二寸,每八十二根經線叫一升,三十升即二尺二寸的布上一共有經線2460根,同時經緯線密度相同。三十升就是當時最細的布。繅,冕上穿珠作旒的絲繩,無繅即無旒,即爵弁沒有我們看到的帝王冠冕前後的珠串。 爵弁,為大祭時士和樂人所服,同時也做士的冠禮三加禮冠,士婚禮新婿(即新郎)禮冠。 身著周制禮服的新人,新郎所戴即爵弁
參考閱讀《釋名·釋首飾》。

4、漢武帝穿的朝服叫什麼名字?

你指的是冕服么

冕服,是古代的一種禮服名稱。主要由冠(冕冠)、上衣(玄色,即黑色)、下裳(一般為紅色或黃色)、舄(或靴——明制)等主體部分及蔽膝、綬、佩等其他配件相構成。

你可以查一下關於這個詞的其他  是不是你想要找的

5、我想了解古代文武官員的朝服上面綉的都是什麼?各個朝代的,希望大家給予幫助...

朝服就是古代君臣朝會時所穿的禮服。周代的朝服就是緇衣(緇:黑色)、素裳,腰束緇帶,腳著素褲。天子頭著皮牟,臣下著委貌冠或玄冠。以後歷代,服制都有因革,至清代,朝服一品至四品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披領及袖俱石青片金緣,各加海龍緣,兩肩前後正蟒各一,腰帷行蟒四,中有襞積,裳行蟒八,皆四爪。五品至七品色用石青片金緣,通身雲緞,前後方襕行蟒各一,中游襞積,領袖俱用石青妝緞。八品九品用石青雲緞,無蟒,領袖冬青皆青倭緞,中有襞積,朝珠文五品武四品以上均得用,以雜寶及諸香為之。

朝服雖然可代替祭服用於祭祀,但主要用途還在於朝會,它是古代君臣百官的議政之服。 從文獻記載來看,早在周代已有朝服。《周禮·春官·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視朝,則皮弁服。"皮弁服就是最早的朝服。這種衣服多採用細白布製成,衣裳分制,下裳也用白色。和這種衣服相配套,頭上也戴白色的冠帽:其制為尖頂,造型像兩只手掌相合,名稱叫"弁"。

製作弁的材料,通常用白色鹿皮,所以又稱為"皮弁"。皮弁之服不僅用於天子,士以上的男子覲見君王也可用之。由於衣裳採用白色,素而無紋,不能辨別各人的身份,所以特在皮弁上加以區分。具體做法是在皮弁上加以玉飾,天子用五采玉;侯、伯、子、男用三采玉;卿大夫用三采玉;士一級則不用玉飾。另外在玉飾的數量上也有些區別。以示尊卑。

卿士退朝以後回到府邸,如果要自己聽朝,即朝見比自己身份低的人,則不能再著皮弁之服,而要換上一種"緇衣",即以黑布製成的朝服。《詩經·鄭風·緇衣》中即有"緇衣之宜兮。"的說法。考慮到人們在讀《詩經》時對這句話較為費解,所以漢代的毛亨特地加以注釋:緇,黑色,卿士聽朝之正服也。"宋代儒學大師朱熹則說得更加明白:"卿士朝於王,服皮弁不 服緇衣,退食私朝服緇衣,以聽其所朝之政也。"

春秋戰國時的朝會之服,大多用黑色布帛製作,其形端莊方正,因稱"玄端"。和玄端配套的首服是委貌,這是和皮弁造形相似的一種冠飾,只是不用鹿皮,而代之以黑色繒絹。因為這種朝服是用委貌和玄端組成的,所以"委端"就成了朝服的代名詞。

《春秋穀梁傳·僖公三年》:"陽谷之會,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諸侯。"晉范寧注:"委,委貌之冠也。端,玄端之服。"唐揚士勛也解釋說:"謂之玄端者,其色玄而制正幅無殺,故謂之玄端。桓公會諸侯,因使諸侯朝己'故服朝服也。"也有將"委端"兩字倒過來,稱作"端委"的,如《左傳·昭公元年》:"吾與子弁冕、端委,以治民臨諸侯。" 西漢君臣朝會之服也用黑色,只是在領袖部分緣以絳邊。曾經因為替妻子畫眉而名噪天下的漢京兆尹張敞說過:"敞備皂衣二十餘年,嘗同罪人贖矣,未聞盜賤起也。"他所說的"皂衣",就是指朝服。"備皂衣二十餘年",就是說當了20餘年的官。可見西漢時,盡管祭服制度不甚完備,但朝會之服仍有章可循。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有個名叫田恬的武安侯,穿著一件名叫"襜褕"的衣服上朝,結果被漢武帝怒斥為"不敬",盡管他身份不低,結果還是被免去了侯爵。為什麼漢武帝會為了這件事大動肝火呢? 襜褕是一種什麼服式?它與朝服有何不同?要說明這些問題,首先必須談一談當時的服裝形式。 在周代以前,中國的服裝主要採用一種形制,即上衣下裳制,那時的服裝不分男女,全都做成兩截:一截穿在上身,稱"衣";一截穿在下體,稱"裳",裳的形制有點像後世的圍裙。在 裳的裡面,雖然也穿有褲,但當時的褲子沒有褲襠,也無褲腰,只有兩只褲管,穿時套在腿上,用帶子系縛在腰間。陰私部分則全靠裳來遮擋。到了春秋戰國時,中國社會又出現了一種新的服制,將上衣下裳合並起來,做成一件服裝,名叫"深衣"。由於衣裳被連為一體,一個新的問題隨之出現,即衣襟和下擺的處理關系。過去衣裳分制,衣、裳、褲三者各司其職,衣襟與裳裾(下擺)各不相干;現在連屬為一,去掉了圍裳,下體部分就不容易處理:如果在下擺兩邊開叉,難免會將遮蔽不甚嚴密的下體暴露在外:如不開叉,又勢必影響走路。為了解決這個矛盾, 人們採用了"曲裾"相掩的辦法,即將衣襟接長,形成三角,穿時繞在身後,用帶系結,從背後看上去好象一個燕尾,這樣即便於舉步,又無露體之虞。與傳統的上衣下裳相比,深衣的穿著要簡便得多,而且也更加適體,所以深受社會各界歡迎, 不分男女尊卑,均喜穿著,有時甚至還用於朝會。

《禮記·玉藻》中就有"朝元(玄)端,夕深衣"的記載,意思是說早朝為大禮,一定要用玄端朝服,到了夕朝,就可採用輕便一些的深衣。 進入漢代以後,人們的內衣漸趨完善,特別是褲子,也採用褲襠,這時的深衣若再用曲裾繞襟就沒有必要了,所以人們採用了直裾--即衣襟相交至左胸後,垂直而下,直至下擺。這種直裾之服就叫"襜褕"。 襜褕出現在民間,最初只用作便服,武安侯田恬為了趕時髦,意然穿著它謁見皇帝,這種既沒有圍裳遮蔽,又沒有曲裾遮掩的服裝在漢武帝眼裡,當然是"不敬"之物了。
到了西漢晚期,情況大大改變,人們在實際生活中漸漸發現襜褕的優點,越來越樂意接受,並逐漸從便服發展到禮服,進而再發展到朝服。《東觀漢記》記公元25年,劉秀登基,即皇帝位,開始了東漢歷史。原來在更始皇帝劉玄麾下的騎都尉耿純見劉玄大勢已去,遂率領宗族賓客2千餘人歸順劉秀,2千餘人全都穿著襜褕。可見到了東、西漢交替時期, 襜褕已在官場中普及,並且取代了傳統的朝服。

襜褕的進一步發展,就成為袍。在東漢時,上自帝王,下及百官,都以袍服為朝服。《後漢書·輿服志》記:"乘輿(即皇帝)所常服,服衣,深衣制;有袍,隨五時色。……今下至賤更小吏,皆通 制袍,單緣領袖中衣為朝服雲。"說的正是這種情況。從東漢開始,歷經三國、晉南北朝、隋、唐、五代,乃至宋明,帝王百官的朝會之服,一直 採用袍制。所用質料多為絳料,因此也懷為"絳紗袍"。其袍多做成交領,大袖,下長及膝;領、袖、襟、裾等部位均緣以寬闊的黑邊。與絳紗袍配用的服飾還有白紗中單(內衣)、白裙糯、絡 紗蔽膝、白襪、黑舄等。皇帝穿絳紗袍時,一般戴通天冠,文武百官則有進賢冠、法冠、貂蟬冠等首服,戴時各按其職。從漢代開始,文官著朝服時,都要在冠下安插一支毛筆,俗為"珥筆"。

這種毛筆本來是實用品,插在冠下是為了聽朝時記錄的方便,後來漸漸變為一種冠飾。唐代仍有此制,專用於七品以上官吏。宋代則稍有改制,削竹為桿,裹以緋羅,並用絲絨代替筆毫,使之立於冠前,名謂"立筆",我們從傳世的宋人畫像中就可看到這種情況。 從周代開始,凡有重大朝會,特別是君臣之會,所有的人都應穿著朝服赴會,連皇帝也不能例外。三國時,魏明帝為圖方便,戴著綉帽,穿著一件短袖便服會見臣下楊阜,結果被楊阜責備了一通"此禮何法服邪?"說得皇帝啞口無言,從此,他不穿朝服不見楊阜。說實話,帝王百官穿著這么一套形制繁瑣的朝服上朝,一站幾個小時,那滋味一定也不好受。冬天尚可,到了夏天,全身上下,從頭到腳,披披掛掛,全被掛滿,確實是一種累贅。

宋代有一名丞相,就因為身體虛弱,在盛暑之日,勉強穿著朝服上朝,結果差點被悶死在朝殿。因為發生了這么件事,所以宋代曾一度規定,文武百官平時禮見朝會例應穿著補褂,但是到了三伏之時,則容許不穿補褂禮見,俗謂"免褂"。晚清小說《官場現形記》中就有這方面反映,如36回所寫:"此時六月天氣,正是免褂時候,師四老爺下得車來,身上穿了一件米色的亮紗開氣袍,竹青襯衫。" 朝服並不是男子的專用之服,女子也可著之,當然僅限於內外命婦。《周禮·天官·內司服》記六種命婦禮服,前三種專用於祭祀,後三種則兼用於朝會。如鞠衣,王後著之以躬親蠶(主持向先帝禱告蠶桑之事的一種儀式),九嫁,卿妻則用於朝會。王後在朝見天子及禮見賓客時,則服展衣。鞠衣和展衣,就是古代命婦的朝服。 清代後妃、命婦所穿的朝服較有特色,通常由朝袍、朝褂、朝裙等組成。如皇太後、皇後朝袍,共有5種款式,冬用3式,夏用2式。全都以明黃色絲織物製成,上綉金龍、祥雲、 八寶及海水紋樣。和清代官吏朝服一樣,命婦朝袍也用箭袖,即俗稱的"馬蹄袖"。朝褂是一種無袖背心,上自後妃,下至七品命婦都可穿著,所綉紋樣有萬福萬壽、八寶平水等,使 用時加罩在朝袍之上。朝裙則襯在朝褂之內,也綉有各種吉祥圖紋。
唐代文吏服飾 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佩圍裳,玉佩組綬一應俱全。在大袖衫外加著裲襠,也是隋唐時期官吏服飾的一個特點。
隋唐時期,雖然在最隆重的禮儀服裝仍跟上傳統,但是穿得最多的官式常服,卻有了新面貌,並且成為了後代服色制度的另一個傳統。因此這是服飾史上的重要時代。

隋唐時,一般人是穿白色圓領的長衫,低下階層穿的是用麻、毛織成的「粗褐」。隋代女子穿窄合身的圓領或交領短衣,高腰拖地的長裙,腰上還系著兩條飄帶。唐代的女裝主要是衫、裙和帔;帔就是披在肩上的長圍巾。還有特別的短袖半臂衫,是套穿在長衫外面。唐代初期的婦女還喜歡穿徂領的小袖衣、條紋褲、綉鞋等西域式的服裝,她們的頭上還戴著「冪離」、「帷帽」。隋唐的女裝,以紅、紫、黃、綠四種顏色最受歡迎。

男服服飾:

冕服:祭服,最隆典禮禮服。自天子至百官均服之。

朝服:為次於冕服的第二等禮服。

通天冠服:天子之最隆重朝服。

遠游冠服:為皇太子及親王的最隆重之朝服。

具服:亦稱朝服。

公服:為次於冕服、朝服的第三等禮服。

弁服:天子在朔日受朝時服之,皇太子在朔望視事時服之。

公服:皇太子在五月常朝、元日冬至受朝時服之。

平巾幘服:戎裝的公服。

烏紗帽服:為天子及皇太子視朝、聽訟和宴見賓客的服裝,以烏紗做帽。

黑介幘服:沒有公職的士人,在朝見受詔時穿著。

常服:為使用最多的一種服裝。

黃袍:天子開始常穿黃色袍。

品服:以不同服色來分別品官之職位高低的傳統。

女服服飾:

大禮服:

褘衣:最隆重的大禮服。

褕翟:皇太子妃最降重的大禮服。

常禮服:

青衣:皇後禮見皇帝時穿著的。

朱衣:皇後宴見賓客時穿著的。

鈿釵禮衣花釵禮衣:歸嫁禮服。

6、漢武帝時期文官的衣服叫什麼

大漢天朝的服裝樣式及特點

春秋時期各國衣冠服飾面目不一的狀況,在秦漢時期有了改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國後,為鞏固統一,相繼建立了各項制度,包括衣冠服制。秦始皇常服通天冠,廢周代六冕之制,只著「玄衣纁裳」,百官戴高山冠、法冠和武冠,穿袍服,佩綬。不過,由於秦始皇當政時間短,服飾制度僅屬初創,尚不及詳盡完備,只在服裝旗幟的顏色上做了統一。秦始皇深受陰陽五行學說影響,相信秦克周,應當是水克火,因為周朝是「火氣勝金,色尚赤」,那麼,秦勝周,就應該是水德,色尚黑,這樣,在秦朝,黑色為尊貴之色,衣飾也以黑色為時尚顏色。

而完整的服飾制度則在漢朝得到了確立。漢取代秦朝(公元前206年)之後,對秦朝的各項制度多所承襲。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漢初出現了繁榮昌盛的局面。地主階級統治地位業已鞏固,追求奢靡生活的慾望日益強烈;加上與鄰國在經濟上和文化上交流的增強(如以絲綢為主的貿易商隊曾兩次出使西域),以及國內各民族間來往的加多,漢代的服飾也更為豐富多彩起來。到了東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揉合秦制與三代古制,重新制定了祭祀服制與朝服制度,冕冠、衣裳、鞋履、佩綬等各有嚴格的等級差別,從此漢代服製得到了確立。

在漢代初年,基本上沿用秦朝的舊有服制,即用「袀玄,長冠」。漢書《王莽傳》中記載「時莽紺袀服,紫璽綬」。意思是說,王莽時著黑色衣服必配紫色絲織裝印的裝飾物。當時的長冠是指漢高祖採用楚制之冠,名為劉氏冠或長冠,後漢書《輿服志》中說『此冠高祖所造,故以為祭服」,定為祭祀大典上通用的冠服。一般官員還要穿禪衣,又名「祗服」。在西漢時期二百年之中,服飾實行「深衣制」。其特點是蟬冠、朱衣、方心、田領、玉照、朱履。所服總稱「禪衣」。禪衣是單層的外衣,漢書《匯充傳》中說「充衣紗觳禪衣」。朝服用黑色,做為祭服,限用紅色鑲邊。從形式上官民服用無差別,但從原料和顏色上,卻可明顯顯示等級的不同。以衣襟分類,可以劃分兩種:一為曲裾禪衣,即開襟是從領曲斜至腋下;一為直裾禪衣,是開襟從領向下垂直,此種禪衣又稱「襜褕」。這種服式由於既長且寬男子服用較為普遍。漢文帝當政時,比較儉朴,自穿「弋綈(黑色絲織衣)革履」。百官在朝會時均著黑色禪衣。

一般朝服的服色均有具體規定,一年四季按五時色朝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硃色;季夏用黃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皇後的祭祀服,上衣用紺色,下裳用皂色。皇後蠶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縹色(淺黃色)。

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連接的形式,當時男女服用極為普遍。禪衣內有中衣、深衣,其形無大區別,只是袖形有變化,都屬於單層布帛衣裳。區別在於內穿和外用。

漢代的男子的服裝樣式,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但多見於西漢早期。到東漢,男子穿深衣者已經少見,一般多為直裾之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而漢代婦女的禮服,以深衣為主。只是這時的深衣已與戰國流行的款式有所不同。顯著的特點是,衣襟繞轉層數加多,衣服的下擺增大。

總體來看,漢代著衣有以下一些特點:著外衣時,由於領大且彎曲,有人稱這種交垂的領型為「古者文領」;著衣時必需暴露中衣的領型;著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袖寬為一尺二寸;衫無袖;著裘毛朝外;腰帶極為考究等。我們從一些出土文物中,常見到漢代陶俑,有女奴僕,也有男掃地夫和牧羊人。以長衣覆地不露足為多,服裝寬大,袖子端立或雙手攤開或作握物姿勢,也有的微露雙足。女人一般在頭後挽髻,形象端莊持重,敦厚朴實。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漢代織綉技術相當高明,華美的紡織物成為西域諸國的最愛。刺綉在漢代是民間婦女普遍掌握的手工藝術,在服飾文化中不僅是裝飾美化的手段,更是婦女們表達愛心和情感的最佳方式之一,在生活用品如香囊、手套,甚至靴底、襪子上都能夠發現。

衣長130厘米,通袖長236厘米,袖寬41厘米,袖口寬30厘米,腰寬48厘米,下擺寬57厘米,領緣寬29厘米,擺緣寬38厘米。它的衣式形制有交領、右衽、胡袖、直裾,袖與下擺均鑲大幅的寬緣。此件衣服有一大特點,就是有一個寬大的續衽,即衣襟(古代稱「衽」)自腋下鑲於下裾部位,直通與下擺平齊,好象是右衽的繼續,故名「續衽」。這種續衽寬邊直裾式深衣是西漢長沙地區流行的款式,但保持著以前的直裾形式,這在當時是為了與剛才介紹的「曲裾」形式相適應。它可以將寬大的衣襟覆包於身後,再用腰帶束緊,在冬天能起到取暖的效果。

此件深衣的面料是透明的紗(一種有著方孔的輕薄平紋絲織品),其經緯絲的纖度為10.2旦,絲經非常纖細。由於它的經緯密度較接近,所以紗的質地較為密緻。

這件衣服的色染工藝也非常傑出。衣料以絳紅色為底色。這種絳紅色是由茜草素經媒染後染成的,時至今日,這種紅色仍艷麗無比。在絳紅色的紗地上進行印花並加以彩繪,古人稱為印花敷彩工藝。其所印刷的花紋為藤本植物的變形紋飾,是用朱紅、粉白、銀灰、金、棕灰、黑色等顏料,經過印花和彩繪相結合的工藝,製作了花、葉、蓓蕾和花苞,最後用粉白色勾繪雲水紋和點,花地分明,華麗多姿。

該衣穿著時,里衽掩入左側腋下,外衽折到右側身旁,底擺呈喇叭狀。雙手平放,大的袖胡呈弧形下垂,衣紋顯示出當今蝙蝠袖的外觀。

7、漢武帝時期服飾稱呼……

西漢服飾(男裝):
漢代男子的曲裾深衣
.漢代的男子的服裝樣式,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但多見於西漢早期.到東漢,男子穿深衣者已經少見,一般多為直裾之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
西漢服飾(女裝):
漢代婦女的曲裾深衣
漢代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形象資料中有很多反映.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另外,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