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婚紗禮服 » 烏蘇禮服

烏蘇禮服

發布時間: 2022-12-22 23:16:59

1、滿族都有什麼風俗

滿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三省,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其後裔一直生活在長白山以北、黑龍江中上游、烏蘇里江流域。1644年清軍入關,統一了中國,形成滿漢長期雜居的局面。辛亥革命後,滿洲族改稱滿族。滿族是以女真族為主體,吸收融合漢、蒙古及其他民族成分而形成的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

滿族有自已的語言、文字,滿族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文創制於16世紀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創制的。17世紀四十年代,滿族大量入關後,普遍開始慣用漢語文。

滿族信仰薩滿教,崇拜祖先,佛教在其生活中也有影響。

滿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獵、戰斗的活動演化而來。歷史上滿族男子喜穿青藍色的長袍馬褂,頭頂後部留發梳辮留於腦後,戴圓頂帽,下穿套褲。婦女則喜歡穿旗袍,梳京頭或「盤髻兒」,戴兒環,腰間掛手帕。滿族入關後,其服裝與漢族服裝趨於一致,但旗袍卻以其獨特的魅力流傳下來,成為中國婦女的傳統服裝。穿旗袍一般外罩一件馬甲相配。馬甲又稱坎肩,是一種無袖短衣,有大襟、對襟、琵琶襟、一字襟等多種。

滿族有立族譜的習慣。族譜又稱家譜、宗譜、世譜等,是一種記錄家族世系、源流、家族成員重要事跡、家族興衰變遷過程 的譜表或文書。滿族的族譜有譜單式和譜書式兩種形式。譜單式記載比較簡略,在碉磨紙或絹上書寫先輩人名的世系表,用線表示血緣關系,長輩在上,晚輩在下,同輩在同一行。譜書式族譜記載詳細,可以說是一部家庭的發展史。每隔若干年,家族都要在穆坤達的主持下,進行修譜,對家族人丁的增減情況進行登記。

風俗習慣

婚姻家庭

2、蠶絲分為多少種?都有什麼區別?市價一般各是多少?

(1) 柞蠶絲

柞蠶有國外又稱中國柞蠶,有中國種、印度種和日本種3個品系。柞蠶生長在野外的柞樹(即櫟樹)上,我國的柞蠶品種很多,目前放養的品種主要有一化性和二化性兩種。前者一年放養一次,所結的繭既作種繭,雙是繅絲原料;後者為一年放養2次,春繭只作秋繭的種繭,秋繭為繅絲原料。柞蠶繭的繭型比桑蠶繭大,其結繭時留在繭上的繭柄給繅絲帶來一定的困難。
柞蠶絲是織造柞蠶繭綢、裝飾綢以及一些工業、國防用絲織品的原料,一般用於織造中厚型絲織品。柞蠶繭絲的平均細度為6.16dtex (5.6旦),內外層細度也不一樣,一般外層平均細度為6.82dtex (6.2旦),中層平均為6.05dtex (5.5旦),內層平均細度為4.95dtex (4.5旦),都比桑蠶繭粗。柞蠶繭的春繭為淡黃褐色,秋繭為黃褐色,而且外層較內層顏色深。
柞蠶絲的絲膠含量比桑蠶絲約少12%-15%,柞蠶絲的橫截面為鈍三角形。與桑蠶絲基本相同,但較扁平些,長徑約為65um,短徑約為12um,越向繭的內部,長短徑的差異越大,形態越扁平。單絲是由許多細纖維集聚構成,各根纖維之間有一定的空隙,位於中心的空隙較大,*近表面的纖維較細,有利於通氣和吸濕。柞蠶絲中含有微量的單寧,它與絲膠或絲朊呈化學結合。絲朊內外還含有色素,這些雜質在加工中很以難去除。

(2)天蠶絲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以"物以稀為貴"來形容珍稀的物品,用此成語來形容天蠶絲是最恰當不過的了。天蠶絲珍稀,價格昂貴,在國際市場上每公斤售價高達3000~5000美元,高於桑蠶絲、柞蠶絲近百倍,經濟效益令人咋舌。
天蠶又名"日本柞蠶"、"山蠶"。它是一種生活在天然柞林中吐絲作繭的一化生四眠五齡完全變態的昆蟲,以卵越冬。幼蟲的形態與柞蠶酷似,只能從柞蠶幼蟲頭部有黑斑,而天蠶沒有黑斑這一點來加以區別。天蠶的幼蟲體呈綠色,多瘤狀突起,被剛毛,食山毛櫸科櫟屬樹葉上的野蠶,屬於蠶的家族中一個成員,它適於生長在氣溫較溫暖而半濕潤的地區,但也能適應寒冷氣候,能在北緯44度以北寒冷地帶自然生息。主要產於中國、日本、朝鮮和俄羅斯的烏蘇里等地區。
天蠶絲是一種不需染色而能保持天然綠色的野蠶絲。它的特有的淡綠色寶石般的光澤和高強度的耐拉性、韌性,常被人們譽之"纖維鑽石"、"綠色金子"和"纖維皇後"。 其經濟價值極高,一般比桑蠶絲高出30倍,比柞蠶絲高50倍。其纖度比桑蠶絲稍粗,與柞蠶絲差不多。由於產量極低,僅於桑蠶絲織品中加入部分,作為點綴,用來製作服裝面料,高雅莊重的飾品和綉品,是日本市場和東南亞市場的緊俏商品。
天蠶絲的性能:
天蠶絲的絲膠含量比桑蠶絲和柞蠶絲多,約為30%,絲素含量約為70%。國外採用馬賽皂15%、純鹼2%、油劑0.5%,浴比1/45,在100℃下精練2.5小時,練出的天蠶絲織物閃爍著令人喜愛的果綠色寶石光。染色時,直接染料或酸性染料都不能使天蠶絲上染,而用部分經篩選的金屬絡合染料、鹽基染料和活性染料,經長時間的染色,可使其上染。
天蠶絲纖維纖細(平均細度5.5-6.6dtex),但粗細差異較大。纖維橫截面呈扁平多棱三角形,如同鑽石的結構,具有較強的折光性,其光猶如熠熠的寶石輝光,引人入勝。天蠶一旦成熟,蠶體就會呈現出亮麗的綠光,故在國際上被譽為"綠色鑽石"。
天蠶絲長為90~600m,出絲率為50%~60%,1000粒繭產生絲量約為250g左右。強力31.2cN/tex ,伸長率在40%左右。天蠶絲富有光澤,色澤鮮艷,質地輕柔,具有較強的拉力和韌性,質量好於桑蠶絲和柞蠶絲,且無摺痕,不用染色就能保持天然的綠寶石顏色,故享有"鑽石纖維"和"金絲"之美稱,是一種珍貴的蠶絲資源。採用天蠶絲製作的夜禮服,主要由皇家和貴族使用,在華燈的照耀下猶如珠翠滿身,使穿著者顯得格外雍容華貴,身價百倍,象徵著穿著者的富有和地位。

(3)天然彩色蠶繭

隨著彩色棉花的開發,天然彩色蠶繭也應運而生。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廣東省曾飼養過多化性蠶繭就是黃色,但由於繭層薄、絲質粗、質量不高而被淘汰。在浙江桐鄉試養有色蠶繭已經成功,這批夏繭產量與白色蠶繭不相上下,繅生絲品質達到了A級以上。桐鄉是全國產繭量大的縣市之一,其蠶繭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30%左右。浙江花神絲綢集團公司、桐鄉市蠶繭管理總站與浙江動物科學學院蠶蜂系正式簽約,進行天然彩色蠶絲規模化生產、研究和開發。根據浙江大學開發天然彩色蠶絲項目負責人陳玉銀介紹,天然彩色蠶絲製品的研究開發在國內外尚屬首次,其具有的環保優勢決定了它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安徽省農科院蠶桑研究所與省絲綢公司聯合攻關,開發家蠶天然彩色繭技術近日也獲得成功,他們運用在人工飼料或桑葉中添加經過處理的色素飼料喂養家蠶,使蠶繭變得五彩繽紛。
四川成都華神集團資源昆蟲生物技術中心利用生物基因技術生產出新蠶種,使白蠶能吐出五顏六色的彩色絲。據介紹,這項技術主要是*家蠶的突變基因,基因定位後,利用染色體技術把需要的基因組合輸入家蠶體內,從而培育能吐彩色絲的新蠶種

(4) 蓖麻蠶絲

蓖麻蠶又稱印度蠶,是蠶的一個品種。它原是野外生長的野蠶,食蓖麻葉,也食木薯葉,鶴木葉、臭椿葉、馬松葉和山烏柏葉,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多食性蠶。現在是在野外生長,由人工放養,也有在室內由人工放養的。

蓖麻蠶所結的繭兩端尖細,形如棗核,中部膨大,腰幅兩側闊狹不相等,也有的呈不規則的三角形,尾部封閉,頭部有一個出娥小孔。
蓖麻蠶最適宜在氣候炎熱、潮濕多雨的夏季生長。它原產於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森林中,故又有印度蠶之稱。
蓖麻蠶的繭衣又厚又多。約占繭層量的1/3。繭層松軟,缺少彈性,厚薄松緊差異較大,外層松似棉花,與繭衣無明顯的界限,中層次之,內層緊密,手捏有回彈聲。繭層較薄,且有明顯的分層,多為層繭,外層縮皺略模糊,中層明顯,內層平坦。繭的厚薄也不一致,中部最厚,尾部次之,頭部最薄,且疏鬆有一個出娥小孔。在鮮繭重量中,繭衣約佔3.6%,繭層約佔10%,蛹體約佔86.5%。
蠶繭呈潔白色,但光澤不如桑蠶繭明亮,不能繅絲,只能作絹紡原料。
蓖麻蠶絲的斷面形狀與桑蠶絲相類似,但比桑蠶絲更為扁。其含絲膠量約為7%-12%,絲素約為85%-92,雜質約為1.5%-4.0%。絲的細度約為1.65-3.3dtex (1.5-3.0旦),強度比桑蠶絲低,斷裂伸長率及耐酸性與桑蠶絲相接近,而耐鹼性略強於桑蠶絲,適紡6.25(160公支)絹紡紗

區別:好的蠶絲色澤比較白,應當有光澤有彈性,又黃又脆的要麼是陳年的,要麼是品質很差的,如果很白但是比較脆,那是用化工原料熏白的。

市價:
說是冬暖夏涼。不過不能洗,屬於一次性產品。商場里的太宰人了,萬通的又不保險,我建議你去超市看看。或者買商場特價的。我買過絲被470,純棉花被160,昨天又從物美買了2床9孔被99(特價).
澳洲千年的2斤的,5折330元(差不多是這個價),斜紋外罩。物美大賣場曾經有自然三和的4斤299元,只不過外皮是平紋布,所以便宜。不過,斜紋、平紋都沒有關系,反正我們都要套被罩使用

好難找啊!!! 80分怎麼樣

3、滿族有什麼風俗習慣

滿族生活中有許多忌諱,犯忌則被視為無禮貌。滿族不興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諱別族人戴狗皮帽進家來。西炕不許隨便坐人。院中有鎖龍桿,不許拴牲口等等。

拓展資料:

飲食民俗:

(1)滿族餑餑。滿族人喜歡吃粘食,因為粘食耐餓,便於外出射獵活動。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製作精巧,風味獨特的各種點心,統稱為「滿族餑餑」,因此素有「滿點漢菜」之說。滿族餑餑歷史悠久,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栗子面窩窩頭」,也稱小窩頭。

(2)滿族入關前有一種筵席叫「餑餑席」,每桌使用麵粉80斤,可見規模之大。使用的麵粉多為粘面,就是以糯米或大黃米、小黃米為主,摻入適量其他米碴,再用豆沙、果仁、白糖作餡。主要的品種有薩其瑪、綠豆糕、蘇葉餅、豌豆黃、牛舌餅、打糕、油炸糕、粘豆包等。每到冬天,滿族人家一般都要做上幾鍋粘豆包,凍起來隨吃隨拿。現在沈陽冬天的集市上仍然經常可以聽到粘豆包的叫賣聲。

(3)菜餚。滿族人特別喜歡吃豬肉、酸菜,而且烹調方法很多。比較有特點的菜餚有吃肉大典、白肉酸菜血腸、火鍋、酸湯子等。

(4)遇到喜慶的事情或祭祀時,要設肉食大典。八人為一桌,席間主人端上一方方約十斤左右的豬肉和調好的肉汁,客人不用筷子,而是自己用刀將肉切成塊或片,蘸肉汁吃肉,並依次捧碗喝酒,十分豪爽。

4、關於民風民俗的文章

滿族滿民風民俗
[民族簡介]
滿族,現有人口約9821000人。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遼寧省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國各大中城市。 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2 0 0 0 多年前的肅慎人。肅慎人,是滿族的最早祖先。遼、宋、元、明幾個朝代稱「女真」。長期生活在長白山以東、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的廣闊地區。1 6 世紀後期,努爾哈赤崛起,以女真人為主體融合了部分漢人、蒙古人和朝鮮人,形成了一個新的共同體——滿族。 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滿族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文是1 6 世紀末參照蒙古文字母創制的。後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加「點」,稱之為「有圈點的滿文」或「新滿文」。由於清代以來大量滿族遷入中原地區,在經濟、文化、生活上與漢族交往密切,滿族人民逐漸慣用漢語文。 滿族主要從事農業。散居城市的滿族人大多從事工業和文化科學事業。在歷史長期發展進程中,滿族同胞對祖國的締造和文化的發展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飲食習慣]
餑餑是滿族平時和節日的主要食品。餑餑是用粘米做成的。有豆面餑餑、蘇葉餑餑和粘糕餑餑等。滿族的餑餑很耐餓,攜帶方便,風味獨具,至到今天仍是頗為風行的食品。 酸湯子也是滿族的傳統餑餑食品。薩其瑪是馳名全國的滿族糕點。

[婚喪習俗]
滿族婚禮既帶有本民族濃厚的特點,又融合了不少漢民族的風俗禮節,一般地講要經過以下程序: 訂婚:滿族青年男女訂婚有兩種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長是熟人或朋友,相互了解,有意做親,便 托媒人給子女許訂終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種是男女雙方互不認識,托媒人為子女訂婚,並由媒人轉交雙方的"門戶貼",開具雙方的旗佐、履歷、姓氏、三代。此外,還要互相檢驗生辰八字。 放定:即遞財禮。分放大定和放小定兩種。放小定是未來的媳婦拜見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親時,得到財物。放大定叫做「過大禮」,俗稱「下大菜」,就是選擇吉日,男方將聘禮送到女方家。 結婚前一日,送親的要喝「迎風酒」。新娘則離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稱「打下發」。次日清晨,女方家用彩車送親,由其哥哥護送。彩車到新郎家時,洞房門前的地上放有一火盆,讓喜轎車抬著新娘從火盆上經過,俗稱"過火避邪"。為趕走或殺死隨轎而來的鬼怪,新郎要向轎門虛射三箭;也有實射的,但一般都是朝轎底射,以免傷著新娘。接著,新娘被人扶出轎來到天地前,同新郎一同向北三叩首,俗稱「拜北斗」。拜完北斗後舉世聞名行「撇盞」儀式。即頭戴紅蓋頭的新娘和新郎,面朝南跪在院中神桌前,桌上供豬肘一方、酒三 盅、尖刀一把,薩滿單腿跪在桌前,一面用滿語念經,一面用尖刀把肉割成片拋向空中,同時端酒盅齊把酒潑到地上。主要目的是乞求上蒼保佑新婚夫婦,使他們子孫滿堂,白頭偕老。舉行完以上這些儀式後,新娘由全科人(即父母子女俱全的人)攙進洞房。新娘過門坎時,在門坎上放有一副馬鞍,新娘必須從上面跨過去。新房的床鋪必須全科人鋪設,洞房鋪好後要在房內奏樂,稱 「響房」。新娘入洞房時,一小女孩手拿兩面銅鏡,對新娘照一下,然後把銅鏡掛在新娘的前胸後背。接著,另一小女孩遞過兩只錫壺,裡面盛有米、錢等,新娘或抱在懷里,或夾在腋窩,俗稱「抱寶瓶」,又叫「抱保媒壺」。當新娘在床上坐穩後,新郎用秤桿把罩在新娘頭上的紅布揭去,叫做 「揭蓋頭」。接下來便是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長壽面或子孫餑餑等。

[建築特色]
滿族傳統住房一般為西、中、東三間,大門朝南開,西間稱西上屋,中間稱堂屋,東間稱東下屋。西上屋設南、西、北三面炕,西炕為貴,北炕為大,南炕為小,來客住西炕,長輩多住北炕,晚輩住南炕。

[服飾特色]
本世紀3 0 年代,滿族男女都穿直統式的寬襟大袖長袍。女性旗袍下擺至(左骨右干)(小腿),有綉花卉紋飾。男性旗袍下擺及踝,無紋飾。4 0 年代後,受國內外新式服飾新潮的沖擊,滿族男性旗袍已廢棄,女性旗袍由寬袖變窄袖,直筒變緊身貼腰,臀部略大,下擺回收,長及踝。逐漸形成今日各色各樣講究色彩裝飾和人體線條美的旗袍樣式。

[民族禁忌]
室內西炕不得隨意坐人和堆放雜物;忌打狗、殺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鋪狗皮褥,忌諱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5、滿族有什麼習俗

滿族有什麼風俗習慣
服飾
滿族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其服飾高雅華麗,在中國民族服飾文化中獨樹一幟,並對中國的服飾文化發展產生過很大影響。
由於寒冷的生活環境和射獵生活的需要,過去滿族人無論男女,均多穿「馬蹄袖」袍褂。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後,「旗人」的裝束,便成為「旗袍」(滿語稱「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樣一般是無領、大襟、束腰、左衽、四面開衩。穿著既合體,又有利於騎馬奔射。出獵時,還可將干糧等裝進前襟。這種旗袍有兩個比較突出的特點,一個是無領。努爾哈赤為統一衣冠,曾釐定衣冠制,規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領,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帶領子,只有入朝時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領;二是在窄小的袖口處還接有一截上長下短的半月形袖頭,形似馬蹄,俗稱「馬蹄袖」。平時綰起來,冬季行獵或作戰時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類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響拉弓射箭,故又稱之為「箭袖」(滿語稱之為「哇哈」)。滿族入主中原以後,「放哇哈」成為清朝禮節中的一個規定動作,官員入朝謁見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將馬蹄袖彈下,然後再兩手伏地跪拜行禮。
旗袍的外面還習慣套一件圓領、身長及臍、袖長及肘的短褂。因這種短褂最初是騎射時穿的,既便於騎馬,又能抵禦風寒,故名「馬褂兒」。清初,馬褂兒是八旗士兵「軍裝」,後來在民間流行起來,具有了禮服和常服的性質,其式樣、面料也更加繁多。滿族人還喜歡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為棉、夾和皮數種,為保暖之用。樣式有對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種。
而作為有清一代「時裝」的滿族女式旗袍,則多有發展。當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鑲」的做法,即鑲十八道衣邊才算好看,樣式也變成寬袍大袖;辛亥革命後,旗袍樣式由肥變瘦;在20世紀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響,長度縮短,幾近膝蓋,袖口縮小;30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開高衩,並突出曲線美;40年代又縮短,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外為流線型。繼後,衣片前後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廣泛,棉、毛、絲、麻和各種化纖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長、短袖之分之外,還分皮、棉、單、夾數種,便於在不同季節穿用。經過不斷改進的旗袍,一般樣式大致為:直領,窄袖,右開大襟,釘扣絆,緊腰身,衣長至膝下,兩側開叉;講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領口、袖口和衣邊上綉有各色圖案的花邊。如此既襯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顯得文雅大方。具有東方色彩的旗袍現已成為中國婦女普遍喜愛的中式服裝。
旗袍和「旗頭」、「旗鞋」等搭配起來,就構成了滿族婦女典型的傳統服飾裝束。
「旗頭」指的是一種發式,也稱發冠。類似扇形,以鐵絲或竹藤為帽架,用青素緞、青絨或青紗為面,蒙裹成長約30厘米、寬約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時固定在發髻上即可。上面還常綉有圖案、鑲珠寶或插飾各種花朵、綴掛長長的纓穗。「旗頭」多為滿族上層婦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結婚時方以為飾。戴上這種寬長的發冠,限制了脖頸的扭動,使身體挺直,顯得分外端莊穩重,適應於隆重場合。
「旗鞋」款式獨特,是一種高木底綉花鞋,又稱「高底鞋」、「花盆底鞋」、「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達14-16厘米,最高的可達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後鑲在鞋底中間腳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狀通常有兩種,一種上敞下斂,呈倒梯形花盆狀。另一種是上細下寬、前平後圓,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馬蹄。「花盆底」和「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幫上飾以蟬蝶等刺綉紋樣或裝飾片外,木跟不著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綉或串珠加以裝飾。有的鞋尖處還飾有絲線編成的穗子,長可及地。這種鞋的高跟木底極為堅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無損,還可再用。高底旗鞋多為十三四歲以上的貴族中青年女子穿著。穿這種高底鞋走起路來顯得姿態優美。老年婦女的旗鞋,多以平木為底,稱「平底鞋」,其前端著地處稍削,以便行走。
滿族的帽子種類較多,主要分為涼帽和暖帽兩種。過去,滿族人常戴一種名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稱「帽頭兒」,其形狀上尖下寬,為六瓣縫合而成。底邊鑲一約3厘米寬的小檐,有的甚至無檐,只用一片織金緞包邊。冬春時一般用黑素緞為面,夏秋則多用黑實地紗為面。帽頂綴有一個絲絨結成的疙瘩,黑紅不一,俗稱「算盤結」。帽檐下方的正中釘有一個「標志」,稱「帽正」,有珍珠、瑪瑙的,也有小銀片、玻璃的。相傳這種帽最早始於明代初期。因其為六瓣縫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統一」之意,故盛行起來。滿族入關以後,受中原文化影響,也取其「六合統一」之意,開始戴用此帽,而且頗為流行。現在,在有關清代和民國時期的電視、電視劇中,我們仍能經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滿族男人多穿雙脊臉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種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緞布料。鞋前臉,鑲雙道或單道黑皮條。鞋尖前凸上翹,側視如船型。婦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綉花卉圖案,鞋前臉多綉有「雲頭」)外,還有一種「千層底鞋」。「千層底鞋」用多層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為布料,一般不綉花卉等圖案,多在勞動中穿用。
還有一種很有特點的鞋,叫烏拉(靰鞡)鞋,多為滿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豬皮縫制,內絮靰鞡(烏拉)草,既輕便,又暖和,適於冬季狩獵和跑冰。
住行
滿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適應他們的生產生活習慣。滿族農村房屋正房一般為三間或五間,坐北朝南便於採光,均在東端南邊開門,形如口袋,俗稱「口袋房」,便於聚暖。東西各有廂房,配以門房,這便構成通常所說的四合院。房屋多為起脊磚瓦房,俗稱「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門向南開,高大寬敞。房內正對門一間謂堂屋,又稱外屋,設廚灶鍋台、水缸,灶通西內室火炕,火炕,滿語稱「土瓦」。從堂屋西牆開門為裡屋,為南、北、西三面構成「萬字坑」或「蔓枝炕」。滿族尚右,西牆供祖宗牌位。西炕為窄炕,不住人,下通煙道。南北對面炕。上鋪炕席,或糊炕紙刷油。炕梢置衣櫃,櫃內裝衣物,櫃上疊置被褥、梳妝用品。夜間長輩居於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寢時,頭朝炕外,腳抵牆,對防寒和呼吸新鮮空氣頗為適宜。牆壁多貼有紙畫。為御北方寒冷,有的還建有火地。屋外西山牆頭砌有圓形煙囪(滿語稱為呼蘭),高出房檐數尺。煙囪根底有窩風窠,以擋逆風。南北牆上有窗,窗戶紙糊在窗欞外,多「高麗紙」,紙上淋油或鹽水,免得為雨雪淋濕脫落。窗欞及門上亮子窗欞構成各種圖案,美觀牢固。窗戶分上下兩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風。房樑上常懸有悠車,嬰兒放在悠車里。炕上擺有長方形的炕桌,吃飯時圍桌盤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鋪有氈褥子以待賓客。房欞、椽、棟多有雕花油彩。廂房則設碾房和倉庫(滿語稱哈什)。房外四周環砌圍牆。院內東南豎「索倫桿」,桿上有錫斗,桿下放三塊石,稱為「神石」。桿後是一面用磚砌成的壁牆,牆頭飾有雨搭。
過去,城中的富貴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門多為三間屋宇式建築,正房三至五間,東西廂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間,四周圍以磚牆,門房兩側設有石礅,稱為上馬石。有的四合院分為前後兩院。滿族的這些民間居所式樣,大部分保留在東北的滿族聚居區。但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傳統建築方式外,絕大部分已建造成更為寬敞明亮的現代式房屋。
為適應山區和林海雪原居住環境,滿族聚居地區的傳統交通工具主要有馬車、爬犁、獨木舟和樺皮船等。爬犁(滿語稱法喇)是雪上交通工具,將兩根樹干用火烤後彎成弓形,上端翹起,貼地部分寬約1米半,上面鋪板或做成箱式,駕以馬、牛,載人載物極為輕便。目前只在較寒冷的北部山區偶爾使用。滿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最早是獨木舟(滿語稱威呼),由粗大原木鑿空而成,可容數人。還有一種樺樹皮船,製作較為麻煩。先做龍骨,里外附上樺樹皮,一人可以扛著行走。相當輕便。現在已經不多見,被現代船隻所取代。
禮儀
滿族是一個十分注重禮節的民族。滿族人見面或拜見客人,有各種禮節,其中有打千禮、撫鬢禮、拉手禮、抱見禮、半蹲禮、磕頭禮等。其中,打千禮、抱見禮、磕頭禮主要為男人所用,其他則用於婦女。打千禮用於晚輩對長輩、下屬對長官,形式為彈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彎,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並問安。抱見禮是平輩之間用,晚輩對長輩也可用,不過晚輩要抱長輩的腰,長輩撫晚輩的背,等等。現在,有些繁瑣的禮節已被簡化。
滿族尊老敬上的傳統更為明顯。晚輩每日早晚要向父、祖問安,途中遇長輩人要讓路,吃飯時長輩先坐先吃。滿族重感情講信義,對賓朋真誠相待,有客人必設宴招待,所允諾之事必全力去做。
滿族傳統的婚姻儀式較為復雜,大致經過通媒、放定、納彩、過箱、迎親、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門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請媒人向女方家求婚,兩家都同意後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贈如意或釵釧諸物為定禮。然後是定婚,即選擇吉日,男方家及其親戚往女家問名,女家設宴款待,男方家長致辭求婚,女方家則推謝再三,男方家堅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後,才算定下婚事。此時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長輩。定婚後要過禮,也是選擇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綢緞、羊、鵝等禮物。男方家還要贈銀兩錢財。此時要議定婚期。進入迎親階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妝,俗稱「過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謝。迎親時,新郎在迎親隊伍的陪伴下趕著彩車迎親,在途中兩車相錯時,新娘的哥哥將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車,俗稱「插車」(由於各地區滿族風俗不同,也有新郎與迎新隊伍直接到新娘家迎親的。還有的地方有"旗俗不親迎"之說)。新娘至新郎家,換車乘轎,花轎落地,新郎要虛射三箭。新娘蒙紅蓋頭下轎,與新郎站在事先擺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稱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後撤天地桌,新娘進入臨時搭的帳篷,謂之坐帳。坐帳時「開臉」,換頭型。坐帳後,新娘跨過馬鞍進洞房,新郎用秤桿揭去蓋頭扔到房檐上。夫妻飲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孫餑餑,眾人鬧洞房。在婚日當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後第一天,新娘給夫家親戚裝煙敬茶,拜宗族,認明輩分,謂之分大小。一般在結婚三日之後,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見娘家人並拜祖宗。婚後一個月,新娘回娘家住一個月,謂之住對月。到了這時,婚娶儀禮乃告結束。
這些繁雜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滿族聚居地區已經簡化,並且融合了現代形式。比如插車,演變為男女青年騎自行車或摩托車,各自由婚慶隊伍陪伴,從自己的家裡出發,行進至中途相遇時,兩人交換自行車或摩托車,再一同到新郎家。還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變為新人拜雙方父母。雖然有變化,但仍然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另外,滿族的婚姻儀式因居住地區不同而略有變化,並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滿族的育兒習俗比較特殊。生男在門左掛弓箭,生女在門右掛彩色布條,娘家送一個悠車。生兒三天時,親朋送賀禮,俗稱「下奶」。並舉行洗禮,稱「洗三」。滿月時要請客人來「做滿月」,並將弓箭或布條取下掛在「子孫繩」上。百日時,要用從各家要的彩布條編成鎖,稱掛鎖。周歲時要舉行較為隆重的儀式,讓孩子「抓周」。一般在16歲時,男孩剃發,女孩盤發髻。至今在東北滿族聚居區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滿月」、「抓周」等傳統習俗。
葬俗
滿族的喪葬以土葬、火葬為主,土葬和火葬歷史都很久遠。在滿族入關前以火葬為主,這主要是由於他們經常遷移。另外,八旗將士在清初戰死較多,屍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滿族入關後逐漸發生變化,從火葬與土葬並用發展為以土葬為主。喪葬儀式是,死者臨終前穿壽衣,多為長袍、馬褂,為單數。屋內停靈,一般在7日之內。用木板做成靈床,頭西腳東。靈幡用3尺左右的紅布製成,上綴以黑穗,懸掛在院中高桿上。滿族人用的棺具形狀特別,上部隆起,上寬下窄,稱「旗材」。
停靈期內合家舉哀,舉行祭奠。入殮時棺內放金銀等物,貧者用金銀箔元寶代替,口含銅錢或玉器,靈具放在院內靈棚內。出殯多選陰歷單日,抬靈有16杠、32杠、64杠之分。出殯後要感謝幫忙的人並請吃飯。下葬後,每7天到墳上燒一次紙,連燒7次。百日時要燒百日,周年時要燒周年。滿族燒紙是將紙疊成口袋狀,俗稱燒口袋。清明節要上墳,燒口袋和插佛托。近30年來,滿族的喪葬又改為火葬為主。但祭奠親人的儀式仍然保留了許多古老傳統,如清明節燒口袋、插佛托、燒七、燒百日、燒周年等,都依然如故。
禁忌
滿族禁忌較多。不允許褻瀆神靈和祖宗。比如滿族以西為貴,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許住人和放雜物,不能有各種不敬行為。不許打狗,更禁忌殺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許外族人戴狗皮帽子進家。傳說努爾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獸,盡可以打來吃,但是,今後不準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義犬。"從此愛犬、敬犬便成了滿族的習尚。另外,滿族人不僅不食烏鴉之肉,還有飼喂烏鴉、祭祀烏鴉之俗。

6、中國56個民族的服飾特點

蒙古族:蒙古族服飾具有濃厚的草原風格。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夏裝多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黃、深藍色。男女長袍下擺均不開衩。

高山族:高山族服飾沒有明顯的季節性差異,但有地區差異。台灣南部的男子穿對襟長袖上衣,外套坎肩式短褂,系寬腰帶,垂其兩端的作為前裙。衣袖、領、腰及下擺都鑲上彩色花邊,用黑布纏頭。經常戴藤盔或木盔。女子服飾分為短衣長裙、長衣下裳和裸露式三種款式。

土族:土族男子現在冬天穿斜襟光板皮襖和羊毛褐衫,其它季節穿小領、斜襟長袍或白色高領短褂,外套黑色或紫色的大襟坎肩,下穿長褲,系腰帶、圍肚。頭戴白氈帽,腳穿綉花布鞋。男服習慣綉花,鑲黑、紅邊飾。婦女服飾五彩斑斕。

回族:回族服飾的主要標志在頭部。男子們都喜愛戴用白色製作的圓帽。圓帽分兩種,一種是平頂的,一種是六棱形的。講究的人,還在圓帽上刺上精美的圖案。回族婦女常戴蓋頭。蓋頭也有講究,老年婦女戴白色的,顯得潔白大方;中年婦女戴黑色的,顯得莊重高雅;婦女戴黑色的,顯得莊重高雅。


(6)烏蘇禮服擴展資料:

朝鮮族: 朝鮮族服裝的特點是斜襟,無紐扣,以長布帶打結。朝鮮族的傳統服裝,男女迥然不同。男子的褲襠肥大,易於盤腿而坐,褲腳繫上絲帶,並喜歡在上衣加穿帶紐扣的有色坎肩,但不鑲邊,講究合體,顏色多為灰、棕、黑色。出訪時再加穿長袍(式樣與上衣相同,只是長及蓋)。朝鮮族長袍能體現男性持重的風度和雄健的體魄。長袍,禮貌是朝鮮族男性外出的服飾。現在,傳統的長袍已無人問津,但男性襖褲仍是老年人"花甲"慶典必穿的禮服。

男女所穿的上衣,在斜襟上都鑲著白布邊。這種白布邊可以經常拆洗,使衣服保持干凈。傳統的朝鮮族女裝,其特點是襖短裙長。襖的衣領同襟連成一條斜線,衣襟右掩,沒有紐扣。朝鮮族傳統女性服裝,以黃襖粉裙為典型。襖長及至現在上衣三個紐扣之上,裙長及膝蓋或腳面不一。

年輕婦女襖的面料色彩繽紛,亦有專一諧調、淡雅為基本格調的筒裙和纏裙。纏裙把裙子的右側下擺稍稍提起,掖在左側後背腰帶上,十分巧妙地勾勒出女性優美的線條。朝鮮族老年婦女喜著素白衣裙,並習慣用白絨布包頭。到冬天,加穿以毛皮為里、綢緞為面的坎肩。

中老年婦女多穿纏裙,不穿筒裙。穿纏裙時,必須在裡面加穿素白色的襯裙。筒裙是縫合的筒式裙子,但與其他民族的筒裙不一樣,它的腰間有許多細褶,達到合腰身為止,上端還連上一個白布小背心,前胸開口扣紐扣,穿時從頭部往下套。這種裙長過膝蓋,利於勞動、步行。

朝鮮族老年婦女舊時衣著以白、灰最常見,襖裙外多配以帶兔毛等毛邊的坎肩,坎肩兩襟由一瑪瑙橢圓形墜子連接。現在,老年人也和年輕人一樣喜著五彩繽紛、質地精良的短襖長裙,卻很少有人系白頭巾。

朝鮮族的童裝,不論男女,以顏色絢麗為特色。童裝的款式同大人的基本相同。童裝的衣料多選用粉、綠、黃、藍等色彩的錦緞。幼兒上衣的袖筒多用"七色緞"(七種顏色相配的綢緞)做料,穿在身上好象身披彩虹一般,因此這種衣服被稱作是"彩虹襖"。朝鮮族一向認為彩虹是光明和美麗象徵,用"七色緞"給幼兒做衣服,意在讓幼兒們更加美麗和幸福。

7、300以內的好詞好句

好詞:江寬水闊 驚濤駭浪 碧波盈盈 震耳欲聾 奔騰不息 一瀉千里 綠水如帶
好句:漁火明月交輝,把烏蘇里江映得金波滾滾,像是有千萬條銀蛇在游動。

彩虹輝映著湛藍的晴空,陣陣涼風吹來,美麗的嘉陵江兩岸,風光更加動人。

嘉陵江像匹墨綠的緞子,在月光下抖動。

眼前的灕江,像黑色的緞帶,發出幽暗的亮光。

洶涌澎湃的金沙江,像一條搖擺飛騰的金龍。

熟睡的松花江還在做著甜蜜的夢,發出的鼾聲像打雷一樣響亮。

微風吹來,鴨綠江面上便泛起朵朵浪花,發出有節奏的嘩嘩聲,好像一支樂曲,悅耳動聽。

岷江就像母親一樣養育著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澆灌著莊稼,哺育著人們。

江水洶涌奔瀉而來,如箭離弦,如馬脫韁,如猛虎出山。

江水穿山破壁,氣勢洶洶奔騰而下;奔騰叫囂的江水,如瀑懸空,砰然萬里。

江水像滾沸了一樣,到處是泡沫,到處是浪花。

涓涓細流,匯在滔滔不絕的大江里;江水像微微拂動的絲綢。

極目遠眺,江峽如天際銀河奔流東去。

浩渺的江面,煙波盪漾著山形塔影。

滾滾黃河,沖破冰山,切開雪野,艱難曲折而又一往無前地一瀉千里。

古老的黃河彎彎曲曲,富饒的河套偎依在母親黃河那寬闊溫暖的懷抱里,這里孕育了燦爛的河套文化,這里養育了世世代代質朴勤勞的河套人。

黃河水如同一群在狹窄的峽谷里奔騰的駿馬,擠在河灘中間那條只有五六十米寬的河道里直瀉而下。

古桑乾河,銀波泛泛,晚霞蒙蒙。

淮河像一條翡翠緞帶,在中原大地金黃色的地毯上飄過;又像一條碧綠的玉帶,緊緊系在巨人的袍子上。

碧藍明凈的古運河,像一匹美麗的藍緞,終年不息,緩緩流淌著。

紅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樣,從上游山峽里直瀉下來,撞擊在岩石上,飛濺起一丈多高的浪花,震耳欲聾。

晚風拍打著波濤,那柔和的水聲,像是有誰抖動著銀鏈,錚錚做響。

好 段

長江,你是偉大的中華民族的象徵。你從世界最高處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雪山,奔騰而出,一瀉千里,直奔東海,注人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中,你是這樣的源遠流長,汪洋浩瀚,洶涌澎湃,一往無前,偉大而美麗。然而,你又是在艱難曲折中奮勇向前的。三峽,就是對你的磨煉與考驗。多少懸崖絕壁!多少暗礁險灘!多少驚濤駭浪!多少急流猛灣!一切都阻擋不了你的前進。你是這樣的英勇頑強,奔騰不息,永遠向前,向前!

受感情的驅使,這時我倏然想起了母親的形象,並把母親同黃河緊密聯在一起。黃河就是母親。盡管她有過暴戾,有過憂傷,流過淚;她的兒女曾飽經憂患,心靈上也曾浮現過陰影和愁雲。但是,從她作為母親身份那天起,是以何等博大的胸懷和甘美的乳汁,在把她的兒女哺育啊!多少個世紀過去了,她不施粉黛,梳理著自己,不著艷裝,勝過艷裝,一天比一天更加年輕。今日,她躺在坦緩的黃土地上,任麗日照耀,顯得那麼慈祥,那麼溫柔,那麼壯美,那麼崇高!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它以一往無前的氣概,和千迴百折中積蓄起來的力量,沖出潼關,勇決三門,劈開中原大地,將九曲黃流人大海,在青藍綠紫的海面上,幾十里范圍內,塗上了一片有赤有橙有黃有綠的奇光異彩。

夏日的黃河美麗無比。黃河兩岸綠樹成陰,枝繁葉茂,垂柳倒映,水鳥飛翔。登上攔河大壩,舉目遠眺,河水濁浪排空,像母親的血液輸人平原兒女的條條「血管」,滋潤著肥沃的河套平原。

這時太陽直射頭頂,天氣已比較暖和,冰雪在悄悄地消融,冰水像乳汁一樣一滴一滴地從「舌尖」往下滴,陽光下,那樣的晶瑩,那樣的圓潤,靜靜地匯集到一個只有10多平方米的小潭裡面。等小潭盛滿以後,才緩慢地向外溢出,形成一條細細的小溪流,又靜靜地向前流去。在這冰川如林的群峰之間,它是那樣的細小,那樣的不引人注目,這是母親河擠出的第一滴乳汁的地方,奔騰萬里的浩浩長江,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向前走去,便看清了那剛剛融化的松花江。它雖然沒有長江奔騰萬里的氣勢,也比不上黃河波濤洶涌的壯麗景色,但也有著自己獨特的風光。淡藍色的江水緩緩地向東流去。在微風的輕拂下,水面泛起了魚鱗似的波紋,是那樣的溫柔,那樣的恬靜。江面上漂浮著一葉葉小舟,船上的人有的在撒網打魚,有的在裝卸貨物。幾艘輪船在江上行駛,激起層層的浪花。輪船的汽笛聲,人們的喧鬧聲,使松花江上一片沸騰。江中的柳樹島也一片蔥郁,洋溢著春色。

南渡江如巨蟒般奔騰呼嘯著向前沖去。它不知在五指山腹地孕育了多久,吸吮了多少山泉小溪的營養,才脫穎而出。又不知翻越了多少山巔溝壑,走過多少彎曲的路,才流到這里。一路上,它或是平緩舒徐,低聲吟唱;或是急流回漩,碧波盪漾,雖然彎彎曲曲,但總是一往無前,認定目標,直至投入廣闊無垠的南海的懷抱。

嘉陵江,威烈如火,又像柔情似水的母親河,這就是你的情懷么?裝得下柔波狂浪,百舸千帆;也裝得下風雨雷電,血火硝煙。送走了昨天的貧窮與恥辱,又載來了今天的繁榮昌盛與自豪。

灕江水真多呀,滿滿地填充著河床,天上還不時有小雨點跳入水中;灕江水好清呀,雖然沒有太陽光的直接照射,卻也可以看清河底的小卵石,水中還不時地有幾尾調皮的小魚游來竄去;灕江水好靜呀,靜得彷彿能聽見她在你耳邊低語,偶爾微風飄過,清脆的水聲就像一個小姑娘在輕歌;灕江水好柔呀,柔得使人忍不住要去撫摸,卻又不忍碰皺她。微風掠起的波浪,好像亭亭的舞女拖著的裙幅,她是那樣軟,那樣美。

使我非常驚奇的,是那江水的綠,綠得濃極了。時已深秋,但那濃綠,卻給人春深如海之感。原來雄偉的山,蒼郁的樹,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下綠油油的倒影,事實上是天空和地面整個綠成一片,就連我自己也在那閃閃綠色之中了。

你是一條雄性的河,又是一條慈母般的河。你那靜謐的江水,拍岸的驚濤,像一首深情的母親搖籃曲,像一部悲愴的命運交響樂,迴旋在故鄉的紅土地上。

清水河,畫一般:堤上,小草密密匝匝,在陽光下爭綠斗艷;岸邊,一棵棵柳樹排成行,柔軟的枝條垂在明鏡似的河面上;水中,小魚成群,有的輕游,有的蹦跳,有的貼在河底,一動也不動;河面上,燕子飛來飛去,唧唧地叫個不停,還不時地用翅膀拍打著水面。

草原上的河流具有狂野和嫻靜兩重性格。每當滂沱大雨之後,山洪猛發,匯入熊河,頓時,它像一群瘋狂奔騰的黃膘馬,萬千隻飛蹄擊出隆隆濤聲,以不可阻擋之勢奔向碧玉湖。但是如果晴上兩天,洪水馬上消退,草地就像海綿吸盡污垢,顯出一泓清碧。淺灘上的流水凈似琉璃白玉,露出淺黃或淡綠的水底卵石,每隔百十米就有個激流沖刷出的碧綠水潭。遠遠望去,熊河像條銀帶綴著顆顆深綠色的寶石。

……門前一條小河,說深不深,說淺不淺,是山泉匯集成的。窄的地方,潺潺做響,搭上幾塊石頭,便可涉足越過;寬的地方,像一泓深潭,晶瑩碧透,清澈見底,兩岸柳絲婆娑,綠草茵茵。

河,深深地嚮往著一泓靜湖。它沖過千重山岡的阻隔,終於來到這清澈又恬靜,美麗又寬廣的湖邊,為的是與她融合,使寬廣的湖面更加寬廣。

小河真美啊!清澈、碧綠、恬靜,令人神往。遠看它是那樣的綠,綠得像一條翡翠色的綢帶;近看它是那樣的清,清得可以看見河底游動的魚蝦。夜晚,那彎彎的月牙倒映在清澈透明的小河上,是那樣的美麗,又是那樣的溫柔。此時的小河更顯得迷人。

最快樂的就是這河水,簡直像一位活潑的少女,唱著、跳著,撥動著老樹伸過來的根須,拍打著黃褐色的山崖,踏著河灘上那些石子,無憂無慮地奔跑著。河水中不時跳出一條魚兒,使河流顯得更富有情趣,更天真可愛了。

小河洋溢著滿河的春水,帶著來自上游的殘冰碎塊,高興地流淌著。每一個小小的漩渦,都是一片笑意,映著藍天白雲,和兩岸初春的嫩綠,流動著柔和歡快的聲音,啊!

春天的生機啊!
湖海:
● 潮汛 海濤 海嘯 海浪 巨浪 惡浪 碧綠 海峽 海灣 海濱 海島 海灘
● 白浪如山 白浪滔滔 白浪滔天 百川歸海 奔騰不息 奔騰呼嘯 奔騰咆哮
碧波盪漾 碧波萬頃 一望無垠 碧海青天 碧江盈盈 碧藍如茵 蒼茫大海
汪洋大海 海天相接 海水連天 海天一色 波浪滔天

湖海:
●湖是活的,層層鱗浪隨風而起,伴著跳躍的陽光,伴著我的心,在追逐,再嬉戲。
●湖水在枯草叢里微微低語,遠處不時傳來一兩只小鴨的撲翅聲,使月夜的湖面更顯得孤寂和冷清。
●數葉白帆,在這水天一色金光閃閃的海面上,就像幾片雪白的羽毛似的,輕悠悠地漂動著,漂動著。
●海水滿盈盈的,照在夕陽之下,浪濤像頑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躍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湖是硬的,像一塊無瑕的翡翠閃爍著美麗的光澤。
●湖是靜的,宛如明鏡一般,清晰地映出藍的天,白的雲,紅的花,綠的樹。
●湖上泛著一片青煙似的薄霧,遠望微山,只隱約辨出灰色的山影。
●浪花是海上的奇景,可她更像一位舞蹈家,她能使人拋開煩惱,盡情地欣賞。
●海水那麼藍,使人感到翡翠的顏色太淺,藍寶石的顏色又太深,縱是名師高手,也難以描摹。
●陽光照在波光細細的湖面上,像給水面鋪上了一層閃閃發光的碎銀,又像被揉皺了的綠緞。
兔子的耳朵又大又長,只要聽見一點輕微的聲音,就會「唰」地一下豎起來,靈巧地四面轉動,尋找聲音發出的地方,直到聲音沒有了,才恢復常態。
小白兔吃飽了的時候,就仨一群倆一夥地在沙地上跑來跑去,像一個個小雪球在滾動。
小花貓的腦袋圓圓的,頂著一對尖尖的小耳朵,那大大的綠眼睛瞪得像兩盞小綠燈。
小貓「咪咪」的那一雙大耳朵,一天到晚都直豎著,哪個地方有聲音,馬上往那邊轉,活像一架有特殊性能的雷達。
這只花貓的全身是白底黑斑,遠看上去,像一團雪白的棉花點上了幾滴墨汁。
小貓鼻子下面有一張人字形的嘴巴,兩旁有6根白色的胡須,常常一扇一扇的,挺神氣。貓的鬍子非常硬,像鋼針一樣,能量出洞口的尺寸。
小黑貓長長的尾巴像小鞭子似的,左右搖擺。
小貓有一對透亮靈活的大眼睛,黑黑的瞳仁還會變:早晨,像棗核;中午,就成了細線;夜裡,卻變成兩只綠燈泡,圓溜溜的,閃閃發光。
小花貓早上起來先伸一下懶腰,然後再坐起來,用兩只前爪在舌尖上舔一點唾沫,像人一樣地洗著臉,再用舌頭不停地舔著自己的毛皮,直到有一點光亮為止。
那條小狗一身金黃色的毛,閃閃發亮,像剛剛擦過油似的。
這只天真可愛的捲毛獅子狗,小黑尾巴一擺動起來,像個滾動的小絨球。
那條小黑狗,一身烏黑發亮的皮毛,就像黑緞子一般油亮光滑;雪白的小爪兒,像4朵梅花;那條撅著的小尾巴,總是悠閑不停地搖擺著。
那黑狗不吼不叫,像一個很有身分的武士,威嚴、老練,一動不動蹲在那裡,雄糾糾張開胸脯上絨樣的長毛。
狗的叫聲不像貓的咪咪聲那樣有氣無力,也不像老虎的叫聲那樣恐怖,而是中氣十足,使人聽起來有雄壯乾脆的感覺。
這頭大肥豬,屁股溜圓,肚子蠻大,由於脂肪過度豐富,它只得慢慢走著,好像架子很大的老爺。
這只豬吃東西的時候,兩個耳朵像大扇子一樣一扇一扇的,腦袋一顛一顛的,眼睛緊緊地盯著食物。
豬吃完食乖乖地走到圈裡,懶洋洋地躺下了,還不時地哼哼兩聲,好一副心滿意足的樣子。這匹馬,全身皮毛黑發紅,紅中透亮,油光水滑,像剛從油缸里跳出來似的。
這匹棗紅馬,長長的鬃毛披散著,跑起來,四隻蹄子像不沾地似的。
這匹高頭大馬,渾身的每個部分都搭配得那麼得當,每塊肌肉都顯示出力量,讓人一看就覺得那麼柔和,那麼健美。
剎那間,「千里雪」平穩地騰到空中,簡直像滑翔一般地飛過了深溝,輕輕地落在對岸,繼續前奔。
小毛驢是那樣惹人喜愛,黑眼珠滴滴溜溜亂轉,撒起歡兒來像一隻小鹿。
「呱噠、呱噠、呱噠……」驢蹄聲均勻而單調,像牆上那面掛鍾的砣在搖擺。那頭騾子仰著頭,皮籠頭上的紅纓,像是秋雨里一朵艷紅的雞冠花。
這些奶牛,身上白一塊黑一塊的,好像穿著花棉襖。
這條牛的兩隻眼睛像銅鈴一樣大,兩只彎角青里透亮,特別是那一身黃毛,像綢子一樣光亮。
那黑牛性子暴烈、凶惡,兩眼大如乒乓球,紅如火焰,頭上兩只尖角,利如鋒刃。
雪白的羊群撒在碧綠的草原上,像花、像雲、像聖潔的哈達。
草原上游盪的羊群像是一堆堆滾動的白銀。
暴風雪越來越猛,颳得羊群像棉花團似的滾動著。
一峰峰駱駝,在大漠的孤煙中慢慢移動著身影,像小舟在大海里航行,乘著風,迎著浪。駱駝的眼睫毛是雙重的,當風起沙揚的時候,雙重的眼睫毛像衛士似的,將沙擋住,不使它吹進眼裡。
太陽鳥的嘴巴生得十分奇特,很像一把錐子,又尖又長,略微有點彎曲。
太陽出來了,照在小鳥黃澄澄的羽毛上,全身變得金燦燦的,簡直像神話中的金翅鳥一樣。到了林中,百鳥的喧鳴,彷彿奏起一曲永不休止的樂章,連微微顫動的樹葉都好像在歌唱著。
金翅雀唱著、跳躍著,有時也撲打著,像一群不知疲倦的孩子,給這幽靜的山莊更增添了情趣。
這林子里的鳥什麼顏色都有,什麼聲調都有。你聽,高音的、中音的、粗嗓的、細嗓的,簡直是各種流派的、各種聲調的歌唱家,在這里舉行著歌唱大比賽。
孔雀那小巧的頭上像插著幾朵翡翠花,展開的彩屏像一把巨大的羽毛扇,一個個黑環,黑、綠、黃相間,像是無數只大眼睛。
只見一隻花孔雀把尾巴抖得嘩嘩響,那漂亮的尾巴就像仙女手中的彩扇,慢慢散開,又像透亮的珍珠撒在它身上,非常美麗。
孔雀飛起來就如同一朵綺麗的綠色彩雲,從山頂上飄過。
只見花孔雀拖在尾後的長長的羽毛都挺直起來,圍成一個圓圈,像一把五顏六色的大花傘,又像一塊圓形的彩緞。
孔雀開屏時,猶如一把碧紗宮扇,尾羽上那些眼斑反射著光彩,好像無數面小鏡子。
那兒的孔雀多得出奇,路邊上,野地里,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好像美人兒拖著翠色的長裙子,四處轉游,根本也不避人。
那些天鵝用粉紅色的腳掌劃著湖水向前游,湖面上盪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紋,遠遠望去好像一隻只白色的帆船在水中盪來盪去,又像天上的朵朵白雲映在水面上。
白天鵝用紅腳蹼使勁地劃動著那綠色的湖水,身體就像一隻小艇模型那樣搖搖擺擺。
天鵝那白瓷一般光滑的羽毛,沒有一絲雜質,就好像一團濃墨潑上去,也會整個兒滾落下來,沾不上一星半點。
一對雪白的天鵝,像兩朵碩大的白蓮似的浮在水面上。
湖面上,當天鵝伸展著寬闊的雙翼,引翅拍水行進時,猶如一葉葉的扁舟,一張張的風帆。寬闊的湖面上,成群潔白的天鵝,在悠閑地游盪,像朵朵白絮在隨風漂流。
湖面平靜,水清見底,山光水色融為一體,潔白彷彿置身於仙境之間,流連忘返。
天鵝時而挺脖昂首,神氣如同將軍;時而曲頸低頭,閑雅勝似仙子。
當白鶴展開美麗的雙翅,翩翩起舞的時候,那修長的雙腿,那優雅的舞姿多麼像傑出的「芭蕾舞大師」。
漫空飛舞的丹頂鶴如早開的蘆花,綿軟地、慢悠悠地落在了沼澤地區。
仙鶴是天生的舞蹈家。它們頭頂鮮紅,脖項修長,羽毛潔白,雙腿纖細,真個是形體秀麗,舉止瀟灑,神采飄逸。
丹頂鶴雪白的頭上頂著鮮紅的肉冠,像白金王冠上嵌著一顆奪目的紅寶石。
仙鶴站立時總是高高豎起身體,伸直脖子四下張望,常常站立許久。因此,人們常用「鶴立」、「鶴望」來形容戲劇舞蹈中引頸四望的優美姿態。
鶴群長距離飛行時,常常排成「V」形或「Y」等形。遠遠望去,飄飄然呈現出一副輕逸而瀟灑的風姿。
水面上黑壓壓一群野鴨子,燦爛的羽毛,在夕陽的余輝下,像浮著一簇簇花環。
這些野鴨子都生著一個金翠色的頭,亮晶晶的眼睛,頸上有一圈灰白色的羽毛,就像是每一隻野鴨都戴上一串珍珠項圈似的。
野鴨悠閑自在地浮著,一會兒跌入水底,一會兒又立在浪尖上,像孩子在打鞦韆。
遠處的湖面上有幾只野鴨在游動著,就像一隻只無線電操縱的小軍艦,那麼英武,那麼雄壯。
那五色斑斕的野雞,挺著胸,邁步走出草窩,像驕傲的將軍。
金雞全身的羽毛色彩艷麗,油光發亮,就像披上了一件華貴的大禮服。
金雞張開翅膀站在太陽下,就像鳳凰朝陽,渾身金亮金亮的,美麗極了。
金雞有勻稱的體型,矯健的雙腳,頭戴黃冠,頸部裝飾著金黃色的「項圈」,兩肩有金光燦爛的披肩。
雄鴛鴦羽毛華美絢麗,背部褐色,腹部白色,頭頂羽冠,眼後生有長長的白色眉紋,好像剛剛化過妝一樣。
在葦塘里,鴛鴦常將脖子伸得長長的,兩翅展開拍擊水面。一對對色彩斑斕、絢麗的鴛鴦在水中嬉戲、追逐、並肩暢游,時而發出「咕棗咕棗咕」的低沉而柔美的叫聲,好像情侶在竊竊私語。
大雁的身體構造很像小船,一雙帶蹼的腳,像是兩把船槳。扁平的嘴有鋸齒狀的缺口,便於切斷植物的嫩葉、幼莖和淘食水生植物的塊根和種子。
一群大雁「咕咕嘎嘎」地叫著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成行的大雁,像勝利進軍的隊伍展翅南飛,互相呼應著一往直前。
群雁在霞光中抖擻著翅膀,悠然地從草地中飛起。它們排著「一」字飛上天空,像出征的戰士,呼喊著,歌唱著,聲音里充滿了必勝的信念。
雁群排成整整齊齊的人字形,目標一致地向前飛著,它們在天空嘹亮地叫著,好像在庄嚴地宣告:它們的隊伍是整齊的,它們的目標是明確的。
翠鳥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綉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春裝,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
一隻翠鳥忽地從柳樹間飛出,掠過水面往另一個樹叢中去了,它那美麗的羽毛帶走了眾人的眼光。
他輕輕一抖,慢慢拉起網來,就有一些鮮蹦活跳的魚花花,在網里跳呀跳呀,像一兜銀星星……
灰白鰱子,游得就像一支箭,也許只有坐噴氣式飛機才能追得上。黑魚呢,那是位大力士,比得過摔跤健將,你必須小心它鰓兩邊的硬刺,和像鋼鞭一樣的尾巴。鯽魚,長得胖胖的、短短的,游起來一擺一擺,裝出很庄嚴的樣子,活像個大老闆。
雞吃了蟲子,食袋子鼓得像小皮球,走路都搖搖擺擺的了。你看那些母雞,臉巴下紅紅的,挺著大肚皮,「咯嗒咯嗒」,爬到草窩窩里生元寶去了。
羊都吃得咕碌圓,尾巴像個倒掛的大油葫蘆,吊在屁股上,甩呀甩的。
那蜜蜂兒,好勤快喲,趕集似地飛來飛去。來的蜂,毛茸茸的大腳挾著花團、花粉,樂得「嗡嗡」直嚷,好像生怕人家不知道似的;去的蜂,薄紗一樣的小翅膀扇呀扇呀,風風火火的,就像要趕去上課似的。
各家的雞都來了,啊呀呀,紅背心,綠尾巴,黃褲腿,羊蹄花,等等,擠擠嚷嚷一大片,像數不清的活蹦亂跳的鮮花。它們有的拍拍翅膀,在禾坪里賽跑;有的互相叩叩嘴,像多年不見面的老朋友一樣。有的啄一口菜葉,喝一口水,口裡唧吧唧吧,還假充斯文哩。
成群的鴿子在路上啄食,頻頻地點著頭,咕咕咕呼喚著,文靜地挪動著腳步,它們不怕人,只是人們走近的時候,好像給人讓路一樣,哄的一聲飛起,打一個旋,又唰的一聲在遠遠的前面落下。
又白又嫩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又睡在蠶床上,脫下舊衣裳,換上新衣裳,醒了,醒了,從此一天天發亮。
那隻白公雞周身的羽毛潔白無瑕,頭上的雞冠血一樣紅,像是戴著一頂小紅帽。
大公雞的冠子紅通通的,像頂著一朵紅花,嘴巴下的肉瘤耷拉著,像掛著一對耳環。
大公雞身上長滿油亮的花羽毛,像披著一件錦衣似的,它叫起來:「喔棗喔!」那威武的樣子,確實像個「金號手」。
白公雞豎著雞冠怒氣沖沖地扇著翅膀,伸著長長的脖子箭似的向前沖去。突然,怪叫一聲,弓著腰,脖子上的毛像扇子一樣散開了,騰空而起向花公雞撲去。
鄰家的公雞逃走了,我家的公雞卻帶著勝利者的姿態,看起來活像一個凱旋的將軍,在院子里不斷地兜圈子,顯威風。
黃公雞昂首曲頸,正在引吭(háng)高歌,猶如一位初次登台的男高音歌唱家,神采飛揚。
遠處傳來一片雞啼之聲,此起彼伏,一唱百和,恰似一支清新的晨曲,正在迎接著黎明的到來。
看雞搶食的作風,令人厭惡,前蹬後刨,左擠右踹,唯恐自己不能獨吞似的貪婪的心腸暴露無遺
等打開雞窩門,你看吧,這幫掙命的雞,一點也不像鴨,不是謙讓地文質彬彬地依次而出,而是擠擠擦擦,連飛帶叫,各奔前程似的逃了。
只見一隻雞蛋慢慢地晃了一下,隨即聽到了「嗶剝」的一聲,蛋殼上面出現了一個小洞,接著從洞內冒出一個尖尖的乳黃色的小嘴,像蠶吃桑葉一般啄著蛋殼,慢慢從洞里探出一個毛茸茸的小雞頭。
小雞娃體態笨拙而又輕盈,走起路來像是在滾動,又像是在彈跳。
這幾只小雞絨乎乎的,羽毛短短的,密密的,一個個像小棉花團似的。
小鴨子的腳趾間各有一層很薄的腳蹼,把腳趾連在一起,兩只腳好像兩把小扇子一樣。
小鴨子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個又扁又平的嘴巴,吃起食來就像簸箕收土一樣。
小鴨子鳧水的時候,兩蹼輕輕往後一蹬,就像小汽艇一樣穩穩地向前游動。
小鴨走路時,總是挺著胸,拍著翅膀,一搖一擺地走著,嘴裡還不停地嘎嘎叫著,好像在誇耀自己。
大公鴨在岸上走時搖搖擺擺,彷彿剛學走路的娃娃。
雌鴨像一個肩上披著家織褐色條紋披巾的拾掇(o)得乾乾凈凈的農婦。大白鴨長得很肥胖,走起路來尾巴一搖一擺的,活像個上了年紀的老太太。
每天中午,大白鴨總是一搖一擺地來到水池邊,像跳水運動員一樣「撲通」一聲,跳入水中洗起澡來,有時還把頭伸入水中捉些小魚、小蝦吃,可真有意思。
白鵝走起路來,那禿禿的向上翹的小尾巴,不停地向左右搖擺,顯得像醉漢似的可笑。
成群的白鵝浮在水面上,像開放的一片雪蓮。
滿河靜靜地浮動著白鵝,兩只柔軟的紅腳掌像蝴蝶結一樣拖在身後。
小白鵝睡覺的時候,小頸子縮短了,那腦袋就像用絨粘在上面。
鵝周身的羽毛潔白無瑕,那淡黃色的雙腳和扁圓的嘴,像嵌在白玉上一樣。
白鴿的翅膀和尾巴上長著又長又硬的翎毛,能像摺扇一樣張開。
這只鴿子的羽毛是灰色的,像披了一件銀灰色的外套;頸上長著一圈金黃色的羽毛,就像少女頸上美麗而耀眼的金項鏈。
那隻鴿子長著潔白如雪的羽毛,紅褐色的小尖嘴,機靈的眼睛,細長的雙腿,一雙腳像雞爪但卻沒有腳蹼。站在那裡,亭亭玉立,簡直像一位高雅華貴的夫人。
小白鴿站在那裡不動的時候,簡直就像商店裡擺的工藝品。
一大群鴿子密密麻麻棲(qī)落在屋頂上,咕嘰咕嘰地叫著,看上去像開放了大片銀灰色的花朵。
微風吹動電線上兩只小鴿那雪白的羽毛,這簡直是兩個剛出徒的小雜技演員在走鋼絲呢,又像兩個銀色的音符鑲嵌在五線譜上。
一群白色的鴿子在空中鳴囀,好像在碧空中忽然下了一場潔白的6月雪。
美麗的家鴿,每天按著固定的時間,像一片流動的霞似的在青天上飛舞。
這一群油黑發亮的魚鷹,脖子上長著白色的細絲一般的羽毛,細長的嘴巴尖上有一個小鉤。鸕鶿捕魚時,像一隻魚雷,在水中拚命地追捕著魚兒,魚嚇得丟魂失魄,胡亂地逃竄。
魚鷹飛行的時候,翅膀扇得特別快,發出「嗖嗖」的聲音,好像生後怕下來似的。
小白兔的嘴是「丫」字形的,好像合不攏,露出兩排碎玉似的小牙。
小白兔的眼睛是紅色的,好像兩顆閃閃發光的紅寶石。
小白兔的尾巴很短,活像一個小絨球球貼在屁股上,蹦跳的時候,一撅一撅的,可有意思了。
兔子躬著身子用後腿在地上使勁一彈,呼的一聲直竄出去,像飛起了一團白雪。

草原上的羊群像一團團棉球一樣奔跑著.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