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甲禮服
1、永恆之塔這個皮甲套裝是什麼套裝?
這是全職業通用服飾外形,神廟訓練所裡面有賣。物品列表裡那個端莊的神廟外出服就是,4020個普通徽章換一件,只能提取一次外形。昂德宴會服比這個好看多了
2、中國古代戰甲和中國古代經濟的關系和相互影響
中國被稱為「衣冠之國」,可惜由於歷史原因和垃圾電視劇的影響,很多人只識「唐裝」和「旗袍」,還認為是最好看的服裝 呵呵,先發個想像圖,根據出土的工具和後來的發展想像的
商周貴族服飾 窄袖織紋衣、蔽膝穿戴展示圖。這個時期的織物顏色,以暖色為多,尤其以黃紅為主,間有棕色和褐色,但並不等於不存在籃、綠等冷色。只是以硃砂和石黃製成的紅黃二色,比其他顏色更鮮艷,滲透力也較強,所以經久不變並一直保存至今。經現代科技分析,商周時期的染織方法往往染繪並用,尤其是紅、黃等正色,常在織物織好之後,再用畫筆添繪。(根據出土玉人服飾復原繪制)
商代武士復原圖。衣、裳、舄是根據廣漢商代祭祀吭出土青銅像和石邊璋線刻人像復原,胄採用江西薪干縣商墓出土實物,甲參考安陽殷墟遺址遺跡,兵器參考《中國古代兵器圖集》。
西周武士復原圖。古代戰甲,多以犀牛、鯊魚等皮革製成,上施彩繪。除皮甲之外,商周時期的戰甲還有「練甲」和「鐵甲」。練甲時間較早,大多以縑帛夾厚綿製作,屬布甲范疇。鐵甲出現於戰國中期,它的前身為青銅甲,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獸面壯胸甲。戰國時期的鐵甲通常以鐵片製成魚鱗或柳葉形狀的甲片,經過穿組聯綴而成。
戰國武士復原圖。戰國是個諸侯爭霸、群雄割據的時期。在這個時期里,我國古代的各種思想學說、科學文化都得到很大發展,軍事裝備的製造技術進步也很快。從出土的實物來看,古代戰甲,多以犀牛、鯊魚等皮革製成,上施彩繪;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組成;甲片的編綴方法,橫向均左片壓右片,縱向均為下排壓上排;胄也是用十八片甲片編綴起來的。除皮甲之外,商周時期的戰甲還有「練甲」和「鐵甲」。練甲時間較早,大多以縑帛夾厚綿製作,屬布甲范疇。鐵甲出現於戰國中期,它的前身為青銅甲,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獸面壯胸甲。戰國時期的鐵甲通常以鐵片製成魚鱗或柳葉形狀的甲片,經過穿組聯綴而成。
開始「胡服騎射」了,但是基本傳統元素還是保留了。其實中國古代還是很注意吸收外族先進的文化的,不象某些自大的民族。
胡服騎射復原圖。(胡服袍參照洛陽金村出土戰國銀人像;冠根據文字記載,參照漢代出土實物設計;靴根據蒙古諾音烏拉匈奴墓出土實物復原。) 戰國末年,發生了歷史上有名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變服事件。當時戰國七雄之一趙國地處北方,與林胡、樓煩等少數民族接壤。遠在商代武丁時期,東北方的嚴允、鬼方和林胡開始崛起,他們生活在崇山峻嶺和起伏不平的丘陵地帶,常年從事放牧、狩獵,嫻於騎射。這些民族經常南侵,搶掠財物,俘虜人口,不斷給邊境的居民和國家的安全帶來苦難和威脅。對這些民族的征討一直持續不斷,但都因為使用戰車作戰而不能獲得全勝。要征服這些民族,只有改變作戰方法變車戰為騎戰,發展騎兵部隊。但騎兵發展一直比較緩慢,一是當時沒有馬鞍具,騎馬就有一定難度,而在馬上作戰射箭,難度就更高。二是還沒有合適的服裝。傳統的深衣戎服不便騎馬但一下子改變千百年流傳下來的上衣下裳和深衣,,也並不容易,於是變服成了一件有關增強國力的大事。趙武靈王幾經周折,在取得部分統治集團上層人物的支持後自己帶頭以國君的身份穿起了緊身窄袖、長褲皮靴的胡服。所謂胡服,實際上是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的服裝,它與中原地區寬衣博帶式漢族服裝有較大差異,一般為短衣、長褲和革靴,衣身瘦窄,便於活動。趙武靈王是最先採用這種服裝的人,他是中國服飾史上最早一位改革者。短衣齊膝是胡服的一大特徵,這種服裝最初用於軍中,後來傳入民間,成為一種普遍的裝束。
周代服飾大致沿襲商代服制而略有變化。衣服的樣式比商代略為寬松。衣袖有大小兩種樣式,領子通用矩領。這個時期的服裝還沒有鈕扣,一般腰間系帶,有的在腰上還掛有玉制飾物,腰帶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絲織的為「大帶」或叫「紳帶」、另一種是皮革製成的為「革帶」。本圖為窄袖織紋衣穿戴展示圖(根據出土銅人服飾復原)。這種服裝為矩領,領、袖、襟、裾均有緣飾,肩上有披肩,腰系絛帶,並在右側掛玉佩。此服屬於當時一般士之服飾。
這個東西叫「帶鉤」是用於使用「革帶」類衣物中的革帶上,就象現在的皮帶扣,還曾經救過公子小白
「帶鉤」的材質除了金屬,還有中國人最喜歡的玉。
找這個猴子帶鉤找了半天,圖太小,大家將就下,古人還是挺好玩的,小小的帶鉤就有很多樣式。
君子無故不去玉,中國人很喜歡玉,因為這種石頭可以表示主角高尚的品德,戰國和秦漢人喜歡佩帶玉佩,而且是成組佩帶。
這里只有小圖,大家將就下。
楚國的服飾影響了後來的漢朝,誰讓劉邦是楚人呢!
楚國貴婦的直裾單衣 綉羅單衣及刺綉紋樣。從實物來看,錦袍和禪衣樣式基本相同,即前身、後身及兩袖各為一片,每片寬度與衣料本身的幅度大體相等。右衽、交領、直裾。衣身、袖子及下擺等部位均平直。領、袖、襟、裾均有一道緣邊,袖端緣邊較為奇特,通常用兩種顏色的彩條紋錦鑲沿。
北方的少數民族也受中原影響很深。
戰國時期中山國婦女的服飾 插笄、穿短衣長裙的婦女(河北平山三汲出土中山國玉人)及窄袖短衣、方格紋長裙穿戴展示圖(根據出土玉人服飾復原繪制)。中山國是戰國中期中原地區的一個由白狄族建立的少數民族諸侯國。圖中展示的玉人服飾,上穿緊身窄袖衣,下穿方格花紋裙,在當時具有代表性。人物頭上的卷型發飾,形似牛角,可能是中原地區流行的笄飾。
戰國窄袖曲裾女服展示圖(根據四川成都出土青銅壺紋飾復原繪制)。
馬王堆出土的深衣
漢代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為曲裾深衣,形象資料中有很多反映。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另外,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本圖為漢代窄袖繞襟深衣圖(參考湖北雲夢大墳頭一號漢墓出土木俑復原繪制
曲裾深衣很容易走光,所以對走,坐姿勢要求很高,這也許是中國人為什麼要講究禮的原因吧!
漢代婦女的襦裙圖(參考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及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實物復原繪制)。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早在戰國時代已經出現。到了漢代,由於深衣的普遍流行,穿這種服式的婦女逐漸減少。據此,有人認為漢代根本不存在這種服飾,只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才重新興起。其實,漢代婦女並沒有摒棄這種服飾,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中發現了襦裙實物,襦以淺藍色絹為面,中納絲棉,袖端接一段白色絲絹。裙子也納有絲棉,質料用黃絹。可惜由於年代久遠,這套服飾在出土時已經粉化。本圖展示的襦裙樣式,即根據該墓發掘時的形象記錄復原繪制而成。採用的紋樣,主要依據新疆民豐出土的「長樂明光錦」及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豹首紋錦等。襦裙是中國婦女服裝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戰國直至清代,前後二千多年,盡管長短寬窄時有變化,但基本形制始終保持著最初的樣式。
曲裾深衣圖(根據西安、徐州等地出土陶俑服飾復原繪制)及穿曲裾深衣的婦女(江蘇徐州銅山漢墓出土陶俑)。漢代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形象資料中有很多反映。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
走光從古到今天都是很嚴重的問題,所以直裾袍服取代了曲裾深衣
漢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著。這種服飾早在西漢時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原因是古代褲字皆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系於腰間。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裡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著曲裾深衣。以後,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的形式也得到改進,出現有襠的褲子。由於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深衣。
完整的皇帝套裝,從秦始皇時代一直用到明朝
漢代皇帝冕服圖、冕冠圖、赤舄圖(參考文字記載及山東濟南漢墓出土陶俑、沂南漢墓出土畫像石復原繪制)。本圖根據文獻記載及圖案資料復原繪制,服裝上的紋樣大多採用同時期的磚畫、漆畫、帛畫及畫像磚等。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禮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
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志。漢代規定,皇帝冕冠為十二旒(即十二排),為玉制。冕冠的顏色,以黑為主。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發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繫上絲帶,在頜下系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內,只是系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後世的「允耳不聞」一語,即由此而來。按規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硃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組成一套完整的服飾。這種服制始於周代,歷經漢、唐、宋、元諸代,一直延續到清代,綿延兩千多年。
3、唐朝服裝各部分的名稱
襆頭紗帽"和圓領袍衫"是唐代男子最主要的服飾。"襆頭"是一種包頭用的黑色布帛。唐代的男子服裝主要是圓領袍衫。傳統的冠冕衣裳,只是在隆重的場合,如祭祖天地、宗廟等時偶爾用之,其他則以"襆頭袍衫"為尚。袍服的用途非常廣泛,上至帝王,下至百官,禮見宴會均可穿著,甚至將其用作朝服。袍服的款式,各個時期不盡相同,早期的袍服的袖子多用大袖,但大袖對域外的民族來說,則不太適宜。因北地寒冷,不便採用大袖,而採取緊裹雙臂的窄袖。隨著南北風俗習慣的相互滲透,這種緊身、窄袖的袍服樣式,也被漢族人民所接受,而且成為唐代袍服款式的代表。
婦女服裝可歸納為三種類型:
1、窄袖衫襦、長裙;
2、胡服;
3、女著男裝。
這三種不同特點的服裝,構成了 盛唐女裝的主流。婦女衣胡服、著男裝,更是盛唐的一大特點。
唐朝服飾
由隋入唐,中國古代服裝發展到全盛時期,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發達,生產和紡織技術的進步,對外交往的頻繁等促使服飾空前繁榮,服裝款式、色彩、圖案等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嶄新局面,而這一時期的女子服飾,可謂中國服裝中最為精彩的 篇章,其冠服之豐美華麗,妝飾之奇異紛繁,都令人目不暇接。大唐二百餘年的女子服飾形象,可主要分為襦裙服、男裝、胡服三種配套服飾。下面藉助古籍詩畫,分而述之。
一、襦裙服
襦裙服系指唐代女子上穿短襦或衫,下著長裙,佩披帛,加半臂(即短袖)的傳統裝束。唐女襦裙裝在接受外來服飾影響下,取其神而保留了自我的原形,於是襦裙裝成為唐代乃至整個中國服裝史中最為精彩而又動人的一種配套裝束了。襦,一般只長到腰,很短,是唐代女服的特點。與此相近的衫,卻長至胯或更長。唐女的襦、衫等上衣是各個階層的常服。元稹詩句「藕絲衫子藕絲裙」,張佑詩句「鴛鴦綉帶拋何處,孔雀羅衫付阿誰」,歐陽炯詩句「紅袖女郎相引去」。從這些詩句看,唐代女子著襦、衫已非常普遍,而且喜歡紅,淺紅或淡赭,淺綠等色,並加上「羅衫葉葉綉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的金銀彩綉為飾,外觀更是美不可言。襦的領口常有變化,襦衫領型有:圓領、方領、直領和雞心領等。盛唐時代有袒領,即領口開得很低,早期只在宮廷嬪妃、歌舞伎者間流行,後來連豪門貴婦也予以垂青,從唐墓門石刻畫和大量陶制女俑來看,袒領流行開來,或許已經遍及黎庶,因而當時藝術形象中出現的袒領女裝形象為數實在不少。裙,唐代婦女下裳為裙。這是當時女子非常重視的下裳形式。制裙面料多為絲織品,但用料有多少之別,通常以多幅為佳。裙腰上提高度,有些可以掩胸,下身僅著抹胸,外披紗羅衫,致使上身肌膚隱隱顯露。如周昉《簪花仕女圖》,以及周濆「慣束羅衫半露胸」等詩、畫即描繪這種裝束,這是中國古代女裝中最大膽的一種,足以想見當時思想開放的程度。唐代裙的質料、色彩和樣式均大大超過前代,可謂群芳爭艷,瑰麗多姿。如唐詩中所涉及的諸多裙式有:「上仙初著翠霞裙」,「荷葉羅裙一色裁」、「兩人抬起隱花裙」、「竹葉裙」、「碧紗裙」、「新換霓裳月色裙」等。唐代裙色多彩,可以盡如人所好,多為深紅、杏黃、絳紫、月青、青綠。其中尤以石榴色流行時間最長。李白有「眉欺楊柳葉,裙妒石榴花。」萬楚五有「眉黛奪得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其流行范圍之廣,從《燕京五月歌》中可見,「石榴花開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雲,千門萬戶買不盡,剩將女兒染紅裙。」石榴裙最大的特點,是裙束較高,上披短小襦衣,兩者寬窄長短形成鮮明對比。這種上衣下裙的「唐裝」,是對前代服裝的繼承、發展和完善。從整體效果看,上衣短小而裙長曳地,使體態顯得苗條和修長。
二、女著男裝
女著男裝在中國長期封建社會中,是較為罕見的現象。《禮記 內則》曾規定,「男女不通衣服。」盡管事實上不可能這么絕對,但是女子著男裝,常會被認為是不守婦道。唐以前雖然在漢魏時也有男女服式差異較小的現象,但那不屬於女著男裝,只有在氣氛非常寬松的唐代,女著男裝才有可能蔚然成風,即使這樣,還應將一部分起因歸於游牧民族的影響。當時影響中原的外來服飾,絕大多數都是馬上民族的服飾。那些粗獷的身架、英武的裝束,以及矯健的馬匹,對唐女著裝意識產生一種滲透式的影響,同時創造出一種適合女著男裝的氣氛。《舊唐書 輿服志》載,「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內外斯一貫矣」已明確記錄下女著男裝的情景。《新唐書 五行志》記,「高宗嘗內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帶,皂羅折上巾,具紛礪七事,歌舞於帝前。
帝與後笑曰『女子不可為武官,何為此裝束?』」雖說這太平公主此舉有些恃寵撒嬌,但也說明了唐初已經出現女著男裝的傾向。女著男裝的風氣尤在大唐開元、天寶年間盛行。《中華古今注》記,「至天寶年中,士人之妻,著丈夫靴衫鞭帽,內外一體也。」《新唐書 李石傳》記,「吾聞禁中有金鳥錦袍二,昔玄宗幸溫泉與楊貴妃衣之。」由此可以看出,當時女子仿製男裝,穿著男裝相當普遍。
三、胡服
初唐到盛唐間,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契丹、回鶻與中原交往甚多,加之絲綢之路的駱駝商隊絡繹不絕,對唐代服飾影響極大。所謂胡人,是漢族人對北方民族的一種貶稱,我們這里講史,權且保留當時的稱呼。隨胡人而來的文化,特別是胡服---這種包含印度、波斯等很多民族成分在內的民族裝束,令唐代婦女耳目一新。於是,一陣狂風般胡服熱席捲中原諸城,其中尤以長安及洛陽等地為盛,其飾品也最具異邦色彩。元稹詩:「自從胡騎起煙塵,毛毳腥膻滿地洛,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竟紛泊。」唐玄宗酷愛胡舞胡樂,楊貴妃、安祿山均為胡舞能手,白居易《長恨歌》中的「霓裳羽衣舞」即是胡舞的一種。另有渾脫舞,枯枝舞,胡旋舞等對漢族音樂、舞蹈、服飾等藝術門類都有較大影響。所記當時「臣妾人人學團轉」的激動人心的場面也是可以想像到的。姚汝能《安祿山事跡》記,「天寶初,貴游士庶好衣胡帽,婦人則簪步搖,衣服之制度衿袖窄小。」關於女子著胡服的形象或見於石刻線畫等古跡。較典型者,即為上戴渾脫帽,身著窄袖緊身翻領長袍,下著長褲,足登高腰靴。《輿服志》雲,「中宗後有衣男子而靴如奚、契丹之服」當為此種裝束。
四、冠服制度
唐代是我國政治、經濟高度發展,文化藝術繁榮昌盛的時代,是封建文化燦爛光輝的時代。唐統一了魏晉南北朝和隋的混亂分裂狀態,建立了統一強盛的國家,對外貿交易發達,生產力極大發展,較長時間國泰民安。尤其當盛唐成為亞洲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中心的時期,更是我國文化史上最光輝的一頁。這個時期吸收印度和伊朗文化,並融入我國文化之中,從壁畫、石刻、雕刻、書、畫、絹綉、陶俑及服飾之中,充分體現出來。
時至隋唐,中國服飾最明顯的特點是雙軌制。在大的祭祀場面,穿漢人的傳統衣服。在平時,唐代的常服是胡服(即鮮卑裝)系統。
唐代國家統一,經濟繁榮,形制更加開放,服飾愈益華麗。唐代女裝的特點是裙、衫、帔的統一。在婦女中間,出現了袒胸露臂的形象。在永泰公主墓東壁壁畫上,有一個梳高髻、露胸、肩披紅帛,上著黃色窄袖短衫、下著綠色曳地長裙、腰垂紅色腰帶的唐代婦女形象,從而對「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有了更形象的理解。
慢束羅裙半露胸,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做的。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開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悅於統治階級,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許半裸胸的。當時,唐朝半露胸的裙裝有點類似於現代西方的夜禮服,只是不準露出肩膀和後背。
唐代女服的領子,有圓領、方領、斜領、直領和雞心領等。短襦長裙的特點是裙腰系得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
「羅衫葉葉綉重重,金鳳銀鵝各一絲」。「眉黛奪得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唐代的裙子顏色絢麗,紅、紫、黃、綠爭艷斗研,尤以紅裙為姣姣者。街上流行紅裙子,不是現代人的專利,早在盛唐時期,就已經遍地榴花染舞裙了。
也許是受陰陽五行說的影響,楊貴妃最喜歡著黃裙,那是地位的象徵。
「慢來羅裙半露胸」,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思想開放的程度。
在一定經濟基礎上形成的社會意識形態。是影響社會風尚、衣冠服飾的一個重要因素。服裝是社會政治氣候的睛雨表。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尤其是貞觀、開元年間,政治氣候寬松,人們安居樂業。唐朝的京師長安,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同時也是東西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古城西安,雁塔晨鍾、草堂煙霧、灞柳風雪、驪山晚照、華岳仙掌、碑林石刻彷彿還縈繞著裊裊的盛唐之音。和唐朝政府有過友好往來的國家,曾經有三百多個。燦爛的中國文化,通過他們傳到世界各地。時至今日,東亞地區的一些國家,仍把唐朝時期的服飾作為正式的禮服,可見影響之久。外國的友好使者雲集長安,也把他們的文化的種子,播撒在八百里秦川。唐朝的繪畫、雕刻、音樂、舞蹈等藝術都吸引了外來的技巧和風格。對異國衣冠服飾的兼收並蓄,使唐朝服飾的奇葩開得更加鮮艷奪目。
由於唐朝採取開放政策,對西域、吐蕃的服飾兼收並蓄,因而「渾脫帽」、「時世妝」得以流行。這就是中國古代服飾史上的第三次大變革。與前兩次服飾大變革所不同的是,這一次的服飾大交流是由南北走向向東西方向流動。
冠服制度是封建社會權力等級的象徵,作為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精神支柱的儒學,則把恪守祖先成法作為忠孝之本,強調衣冠制度必須遵循古法,特別是作為大禮服的祭服和朝服,不能背棄先王遺制,故稱法服;它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和封閉性。宮廷日常服裝稱為常服,常服具有時代的特徵。唐高祖李淵(公元618年至 636年)於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頒布新律令,即著名的「武德令」,其中包括服裝的律令,計有天子之服十四、皇後之服三、皇太子之服六、太子妃之服三、群臣之服二十二、命婦之服六。內容基本因襲隋朝舊制,天子的14種服裝為大裘冕、袞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通天冠、緇布冠、武弁、弁服、黑介幘、白紗帽、平巾幘、白恰。皇太子的六種服裝有袞冕、遠游冠、公服、烏紗帽、弁服、平巾幘。群臣的22種服裝有袞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平冕、爵冕、武弁、弁服、進賢冠、遠游冠、法冠(獬豸冠)、高山冠(側注冠)、委貌冠(與皮弁同制)、卻非冠、平巾幘、黑介幘、介幘、平巾綠幘、具服(朝服)、從省服(公服)、婚服;皇後的三種服裝有褘衣、鞠衣、鈿釵襢衣;皇太子妃的三種服裝有褕翟、鞠衣、鈿釵禮衣。命婦的六種服裝有翟衣、鈿釵禮衣、禮衣、公服、半袖裙襦、花釵禮衣。以上各類服裝的配套方式和服用者對象及服用場合,《唐書·車服志》都有詳細說明。凡是從祭的祭服和參加重大政事活動的朝服(又稱具服)、制度與隋朝基本相同,而形式上比隋朝更富麗華美。一般場合所穿的公服(又稱從省服)和平時燕居的生活服裝常服(又稱燕服),則吸收了南北朝以來在華夏地區已經流行的胡服、特別是西北鮮卑民族服裝以及中亞地區國家服裝的某些成分,使之與華夏傳統服裝相結合,創制了具有唐代特色的服裝新形式。其中像缺胯袍、〓襠、半臂、〓衣、大口褲等都是例子。缺胯袍就是直裾,左右開衩式的長袍,又稱四〓(音撰,衣緣也)衫,它可以和襆頭、革帶、長靿靴配套,成為唐代男子的主要服裝形式。唐代官服發展了古代深衣制的傳統形式,於領座、袖口、衣裾邊緣加貼邊,衣服前後身都是直裁的,在前後襟下緣各用一整幅布橫接成橫襕,腰部用革帶緊束,衣袖分直袖式和寬袖式兩種,窄緊直袖的稱為〓衣,《釋名》說它「言袖夾直,形如溝也。」這種款式便於活動。寬袖大裾的款式則可表現瀟灑華貴的風度,稱圓領衫、袍,上自帝皇、下至廝役都可以穿。襆頭、圓領、革帶、長靿靴配套的服式,一直流傳到明代。
唐代冠服制度在武德令推行之後,也在不斷修改完善,它上承周漢傳統,從服裝配套、服裝質料、紋飾色彩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系列,對後世冠服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唐以前,黃色上下可以通服,例如隋朝士卒服黃。唐代認為赤黃近似日頭之色,日是帝皇尊位的象徵,「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故赤黃(赭黃)除帝皇外,臣民不得僭用。把赭黃規定為皇帝常服專用的色彩。唐高宗李治(公元650年至683年)初時,流外官和庶人可以穿一般的黃(如色光偏冷的檸檬黃等),至唐高宗中期總章元年(公元668年),恐黃色與赭黃相混,官民一律禁止穿黃。從此黃色就一直成為帝皇的象徵。
唐高祖曾規定大臣們的常服,親王至三品用紫色大科(大團花)綾羅製作,腰帶用玉帶鉤。五品以上用硃色小科(小團花)綾羅製作,腰帶用草金鉤。六品用黃色(檸檬黃)雙釧(幾何紋)綾製作,腰帶用犀鉤。七品用綠色龜甲、雙巨、十花(均為幾何紋)綾製作,帶為銀銙(環扣)九品用青色絲布雜綾製作,腰帶用瑜石帶鉤。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7年至649年)時期,四方平定,國家昌盛,他提出偃武修文,提倡文治,賜大臣們進德冠,對百官常服的色彩又作了更細的規定。據《新唐書·車服志》所記,三品以上袍衫紫色,束金玉帶,十三銙(裝於帶上的懸掛鞢〓帶的帶具,兼裝飾作用)。四品袍深緋,金帶十一銙。五品袍淺緋,金帶十銙。六品袍深綠,銀帶九銙。七品袍淺綠,銀帶九銙。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淺青,瑜石帶八銙。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黃色,銅鐵帶七銙(總章元年又禁止流外官及庶人服黃,已見上述)。唐高宗龍朔二年(公元662年)因怕八品袍服深青亂紫(古代用藍靛多次浸染所得深青泛紅色光,故怕與紫色相混),改成碧綠。自春秋時期齊桓公(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穿紫袍始,才確定了以紫為上品的服裝色彩格局,至宋元一直未變。到明朝才被大紅色所取代。《新唐書· 車服志》記載文官官服花式,有鸞銜長綬、鶴銜靈芝、鵲銜瑞草、雁銜威儀、俊鶻銜花、地黃交枝等名目。
唐代政府規定的服裝色彩制度,在實際生活中其實是無法徹底執行的。唐高宗咸亨五年(即上元元年、公元674年)五月,因在外官人百姓於袍衫之內,穿朱、紫、青、綠等色短衫襖,或在鄉間公開穿這些顏色的袍衫,故又頒布過禁令。
唐代武官的服制花色,規定武三品以上、左右武威衛飾對虎,左右豹韜衛飾豹,左右鷹揚衛飾鷹,左右玉鈐衛飾對鶻,左右金吾衛飾對豸。又諸王飾盤龍及鹿,宰相飾鳳池,尚書飾對雁。後又規定千牛衛飾瑞牛,左右衛飾瑞馬,驍衛飾虎,武衛飾鷹,威衛飾豹,領軍衛飾白澤,金吾衛飾辟邪,監門衛飾獅子。唐太和六年又許三品以上服鶻銜瑞草、雁銜綬帶及對孔雀綾襖。這類紋飾均以刺綉,按唐代服裝款式,一般應綉於胸背或肩袖部位。
唐代在戰場上馳騁的都是人披馬甲不具裝的輕騎,步兵甲占步兵人數60%,《唐六典》記唐甲有13種,即明光甲、光西甲、細鱗甲、山文甲、烏錘甲、白布甲、皂絹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鎖子甲、馬甲。
鎖子甲即曹植表中所說的環鎖鎧,《晉書·呂光傳》記載前秦呂光在進攻龜茲城時見西域諸軍甲如連鎖,射不可入,隋唐時西域康國向中原朝廷進貢過此種鎧甲。唐代將此種鎧甲分成大中小三種型號,按體型高矮分給戰士使用。《唐六典》武庫令中記載著弓、刀、甲的種類,盾則改名彭排,計6種,即藤排、團排、漆排、木排、聯木排、皮排。據註明,藤、團、漆、木都是古制。
五、唐代大袖衫
唐朝還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裝。腰帶形式也深受胡服影響。在此以前,人們的腰飾是以金銀銅鐵,這時候流行系"蹀躞帶",帶上有金飾,並扣有短而小的小帶以作系物之用。這種腰帶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後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穿著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鈿釵禮衣"。
唐高宗以後,以紫色為三品官的服色;淺緋色為五品官服色,深綠色為六品官服色,淺綠色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為八品官服色,淺青色為九品官服色,黃色為宮外之人及庶民服色。
唐裝還對鄰國有很大的影響。比如日本和服從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裝的精華,朝鮮服也從形式上承繼了唐裝的長處。唐裝襦裙線條柔長,十分優美自如,用料主要是絲織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軟"和"飄柔"著稱。唐裝本身品類多,善變化,從外形到裝飾均大膽吸收外來服飾特點,多以中亞、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飾為參考,充實唐代服飾文化,使得唐代服飾豐富多采富麗堂皇,風格獨特奇異多姿,成為中國歷史服飾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矚目。
唐代服飾圖案,改變了以往那種以天賦神授的創作思想,用真實的花、草、魚、蟲進行寫生,但傳統的龍、鳳圖案並沒有被排斥,這也是由皇權神授的影響而決定的。這時服飾圖案的設計趨向於表現自由、豐滿、肥壯的藝術風格。
晚唐時期的服飾圖案更為精巧美觀。花鳥服飾圖案、邊飾圖案、團花服飾圖案在帛紗輕柔的服裝上,真是花團錦簇,爭妍斗盛。正如五代王建所說:"羅衫葉葉綉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每翩舞時分兩向,太平萬歲字當中。"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華貴優美的服飾圖案,是畫工們在敦煌石窟用艱苦的勞動為後人們保留下來的珍貴形象的資料。唐代服飾的發展是整體上的發展,這時服飾圖案的設計趨於表現自由、豐滿、華美、圓潤,在鞋、帽、巾、玉佩、發型、化妝、首飾的表現,都說明了這一特點。
唐代承前繼承了周、戰國、魏晉時期的風格,融周代服飾圖案設計上的嚴謹、戰國時期的舒展、漢代的明快、魏晉的飄逸為一體,又在此基礎上更加華貴,使服飾、服飾圖案達到了歷史上的高峰;唐代的服飾、服飾圖案對後代的影響一直沿續到今天。纏枝紋在現代服飾圖案中的運用,展示了傳統紋樣與現代審美意識結合所產生的意蘊。
4、周、秦、漢、唐朝時士兵的服飾分別是什麼樣的啊?
上古商周服飾--商代武士復原圖。衣、裳、舄是根據廣漢商代祭祀吭出土青銅像和石邊璋線刻人像復原,胄採用江西薪干縣商墓出土實物,甲參考安陽殷墟遺址遺跡,兵器參考。
上古商周服飾--西周武士復原圖。古代戰甲,多以犀牛、鯊魚等皮革製成,上施彩繪。除皮甲之外,商周時期的戰甲還有「練甲」和「鐵甲」。練甲時間較早,大多以縑帛夾厚綿製作,屬布甲范疇。鐵甲出現於戰國中期,它的前身為青銅甲,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獸面壯胸甲。戰國時期的鐵甲通常以鐵片製成魚鱗或柳葉形狀的甲片,經過穿組聯綴而成。
這里很多,自己看吧!
http://bbs.tiexue.net/post_3271040_1.html
5、古時的人民是穿什麼做的鞋子?
古代把人類身上的服飾分作首衣.上衣.下衣和足衣。足衣,就是古人對鞋與襪的總稱。當時,社會生產力極其低下,沒有發明紡織。「婦人不織,禽獸之皮足衣也。」(《韓非子
6、中國軍隊服裝怎麼樣知乎
中國從古至今軍隊服裝的變化,還是現在的最帥!
中國古代軍隊出征作戰時,穿著具有防禦和識別作用的盔甲。西周以前的鎧甲,有皮甲,西周出現青銅甲,戰國後期出現鐵甲。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用短衣袍窄袖,代替寬松博大的中原服裝。秦漢時期,軍隊除用甲胄外,還有赤黃色絮衣及紅色褲子。南北朝時期,步兵著錦緞或野獸皮製作的褲褶,緊而窄小,長與膝齊。唐代有將帥用袍、軍士用襖之分。宋朝軍服有步軍服裝和馬軍服裝之分,春衣、冬衣也有不同。如步軍春衣有皂綢衫、白絹汗衫、白絹夾褲、紫羅頭巾、藍黃搭膊、白絹襯衣、麻鞋;步軍冬衣有皂綢綿披襖、黃絹綿襖、白絹綿襪頭褲、紫羅頭巾、藍黃搭膊、麻鞋。馬軍用緋絹勒帛取代藍黃搭膊,冬衣增加白絹夾襪頭褲,其餘與步軍同。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和1909年(宣統元年),分別制定了陸軍和禁衛軍的軍服式樣。陸軍服裝分禮服和常服,禮服上衣為藍色,褲子是黑色。冬夏常服均為青灰色,對襟,軍官四個口袋,士兵兩個口袋,同樣顏色的大檐帽。禁衛軍軍服,夏季為土黃布料,冬季為瓦灰呢料。
西周武士服
西周武士服裝西周武士身著的「練甲」大多以縑帛夾厚綿製作,屬布甲范疇。
戰國武士服
戰國皮甲,多以犀牛、鯊魚等皮革製成,上施彩繪;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組成;甲片的編綴方法,橫向西周武士服裝均左片壓右片,縱向均為下排壓上排;胄也是用十八片甲片編綴起來的。另外,鐵甲出現於戰國中期,它的前身為青銅甲,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獸面壯胸甲。戰國時期的鐵甲通常以鐵片製成魚鱗或柳葉形狀的甲片,經過穿組聯綴而成。
秦將軍服
秦代將軍服飾復原圖這種鎧甲為秦朝臨陣指揮的將官所穿。胸前、背後未綴甲片,皆繪幾何形彩色花紋,似以一種質地堅硬的織錦製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後繪上圖案。甲衣的形狀,前胸下擺呈尖角形,後背下擺呈平直形,周圍留有寬邊,也用織錦或皮革製成,上有幾何形花紋。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後腰等處,都綴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狀為四方形。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條或牛筋穿組,呈「V」字形並釘有鉚釘。另在兩肩裝有類似皮革製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處還露出綵帶結頭。
西漢
西漢時期,鐵制鎧甲開始普及,並逐漸曾為軍中主要裝備,這種鐵甲當時稱為「玄甲」。西漢戎服在整體上有很西漢武士鎧甲多方面與秦代相似,軍隊中不分尊卑都穿禪衣,下穿褲。禪衣為深衣制。漢代戎服的顏色為赤、絳等都屬紅色。本圖即為西漢騎士手持鐵鎩復原圖。
隋代
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鎧甲為兩襠塏和明光塏。兩襠塏的結構比前代有所進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變化。一般身隋代武士服裝甲全魚鱗等形狀的小甲片編制,長度已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來的皮革甲裙。身甲的下擺為彎月形、荷葉形甲片,用以保護小腹。這些改進大大增強了腰部以下的防禦。明光塏的形制基本上與南北朝時期相同,只是腿裙變得更長。隋代戎服為圓領長袍。本圖為隋代武士復原圖。左為戎服,右為胄甲。
唐代
唐代穿明光甲及戎服的武士復原圖。初唐的鎧甲和戎服的基本保持著南北朝以來至隋代的樣式和形制。貞觀唐代武士服裝以後,進行了一系列服飾制度的改革,漸漸形成了具有唐代風格的軍戎服飾。高宗、則天兩朝,國力鼎盛,天下承平,上層集團奢侈之風日趨嚴重,戎服和鎧甲的大部分脫離了使用的功能,演變成為美觀豪華,以裝飾為主的禮儀服飾。「安史之亂」後,重有恢復到金戈鐵馬時代的那種利於作戰的實用狀態,特別是鎧甲,晚唐時已形成基本固定的形制,唐代的鎧甲,據《唐六典》記載,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等十三種。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鳥錘、細鱗甲是鐵甲,後三種是以鎧甲甲片的式樣來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則是以製造材料命名。在鎧甲中,仍以明光甲使用最普遍。
明代
明代武士服裝圖為明代武士復原圖。明代軍士服飾有一種胖襖,其制:「長齊膝,窄袖,內實以棉花」,顏色所為紅,所以又稱「紅胖襖」。騎士多穿對襟,以便乘馬。作戰用兜鍪,多用銅鐵製造,很少用皮革。將官所穿鎧甲,也以銅鐵為之,甲片的形狀,多為「山」字紋,製作精密,穿著輕便。兵士則穿鎖字甲,在腰部以下,還配有鐵網裙和網褲,足穿鐵網靴。
清代
清代一般的盔帽,無論是用鐵或用皮革製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後左右各有一梁,額前正中突出一塊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盤,盔盤中間豎有一根插纓槍、鵰翎或獺尾用的鐵或銅管。後垂石青等色的絲綢護領,護頸及護耳,上綉有紋樣,並綴以銅或鐵泡釘。鎧甲分甲衣和圍裳。甲衣肩上裝有護肩,護肩下有護腋;另在胸前和背後個佩一塊金屬的護心鏡,鏡下前襟的接縫處另佩一塊梯形護腹,名叫「前擋」。腰間左側佩「左擋」,右側不佩擋,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圍裳分為左、右兩幅,穿時用帶系於腰間。在兩幅圍裳之間正中處,覆有質料相同的虎頭蔽膝。
民國
現代
7、古代士兵穿什麼鞋
商代(約公元前17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
原始社會晚期以來,隨著民族部落的不斷兼並,戰爭越來越頻繁,規模也越來越大。多時可達一萬三千人,如此龐大的軍隊,又是幾支部隊配合,如果沒有統一的服裝,指揮起來必定是十分困難,因此戎服開始出現。
西周(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1世 紀末,周武王擊潰了商紂王的軍隊,建立了西周王朝。西周是青銅台鑄發達時期,鎧甲已經向金屬材料發展。西周初年開始實行「國人」當兵的制度。《周禮.春 官.司服》詳細記載了周天子、諸侯的各種冕服,其中的韋弁服是為「兵事之服」。西周軍隊中還沒有武官,天子及諸侯就是軍隊的統帥,他們出征所穿韋弁服,就 是專用戎服。帥與兵的戎服區別只在與兵的裳要比帥的短些(以便於奔跑);衣裳簡陋些,衣料粗些。西周武士身著的「練甲」大多以縑帛夾厚綿製作,屬布甲范疇。
東周(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 年)
公元前770年,周王室由於王位繼承的斗爭而引起了諸侯的叛變,他們聯合犬戎攻入鎬京(今西安),殺了幽王,滅了西周。繼位的周平王 遷都洛邑(今洛陽),史稱東周,又稱春秋、戰國時期。這是一個諸侯爭霸、群雄割據的長期戰亂年代,也是封建社會向奴隸社會全面過度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軍事 裝備的製造技術進步很快。甲胄製造業已採用了類似今天的流水作業生產方法,且具有相當規模。春秋戰國除大量使用皮甲胄外,也使用青銅鎧甲。戰國後期,出現 了鐵制鎧甲。春秋戰國時期的戎服開始採用深衣。深衣是一種上衣與下裳連成一體的衣服。黃河流域的不少諸侯國已經開始創建騎兵,騎兵的出現必然要改變服裝,於是緊身窄袖、長褲皮靴的胡服便成為了戎服。戰國皮甲,多以犀牛、鯊魚等皮革製成,上施彩繪;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組成;甲片的編綴方法,橫向均左片壓右片,縱向均為下排壓上排;胄也是用十八片甲片編綴起來的。另外,鐵甲出現於戰國中期,它的前身為青銅甲,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獸面壯胸甲。戰國時期的鐵甲通 常以鐵片製成魚鱗或柳葉形狀的甲片,經過穿組聯綴而成。
秦代(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
秦代是我國歷史上的軍事強國。秦代的軍戎服飾是至今資料最全 面、最准確、最詳細的朝代。這要歸功於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現。秦代的戎服,上自將軍下至士卒形制全部相同,一律上穿深衣,下穿小口褲,士卒腿上裹有行纏, 足穿靴或履。兵的首飾有四類。一類為幘,有兩種,一種為騎兵,一種為軍吏的。第二類是冠,為騎兵所戴。第三類為帽。第四類是發髻。靴履也有四種,根據形象 定名為高統靴、方口翹頭履、方口齊頭履、方口尖頭履。靴和履都用帶縛於腳背和足踝。戎服一般都束腰。腰帶用皮革做成。帶用帶勾系接。這種鎧甲為臨陣指揮的 將官所穿。胸前、背後未綴甲片,皆繪幾何形彩色花紋,似以一種質地堅硬的織錦製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後繪上圖案。甲衣的形狀,前胸下擺呈尖角形,後背下 擺呈平直形,周圍留有寬邊,也用織錦或皮革製成,上有幾何形花紋。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後腰等處,都綴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狀為四 方形,每邊寬大處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條或牛筋穿組,呈「V」字形並釘有鉚釘。另在兩肩裝有類似皮革製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處還露出綵帶結頭。
漢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
漢代以王莽新政為 界分前、後兩個時期。前漢(又稱西漢)的軍戎服飾基本上沿襲秦制。鐵兵器經過戰國後期和秦代的發展,到西漢時已佔主要地位。西漢鎧甲全都是鍛鐵製成。漢代 的戎服在整體上有多方面與秦代相似,軍隊中不分尊卑都上穿禪衣,下穿褲。禪衣為深衣,又稱沙轂禪衣(即有縐紋的單衣)。漢代軍人的冠飾基本上是平巾幘外罩 武冠。東漢時期,武吏還有在平巾幘外加沙冠的習慣。漢代戎服外一般束兩條腰帶,一條為皮製,一條為絹制。武士主要穿靴履,以履為主,有圓頭平底、月牙形頭 等樣式。漢代是我國武官制度初步形成的時期。春秋以後,軍隊規模日益擴大,軍、兵種和戰略戰術也不斷復雜,於是出現了一些專門的軍事家,形成了實際上的專 職武官。區別官兵身份的不僅是服飾,還有軍服上的徽識。軍服上標出徽識在先秦時代已有制度。漢代的徽識,主要有章、幡和負羽三種。章的級別較低,主要為士 卒所佩帶,章上一般要註明佩帶者的身份、姓名和所屬部隊,以便作戰犧牲後識別。幡為武官所佩帶,為右肩上斜披著帛做成的類似披肩的飾物。負羽則軍官和士卒 都可使用。騎兵在漢末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這主要歸功於馬鞍、馬鐙的發明。
魏晉時期(公元220年至公元420年)
東漢末年,統治集團內部激烈的斗爭,引發了殘酷的大混戰。經過 長期兼並,司馬氏在滅吳後統一了全國,建立了晉朝(史稱西晉)。晉惠帝時又爆發了「八王之亂」,出現了東晉十六國的局面。這一時期頻繁的戰爭,雖然促使戰 略戰術得到發展,但給社會經濟生產造成的破壞卻極其巨大,因此在武器裝備方面與漢代相比並沒有明顯的進步。魏晉時期的戎服主要是戰袍和褲褶服。袍長及膝 下,寬袖。褶短至兩胯,緊身小袖,袍、褶一般都是交直領,但也有盤圓領。褲則為大口褲。東晉與西晉相比較褲腳更大,很像今天的女裙褲。冠飾主要有武冠、鶡 冠、卻敵冠、樊噲冠、幘、幅布和帢等。軍人一般都穿圓頭靴,靴尖不起翹。鎧甲和戎服外均束帶。左側為鐵制筒袖鎧,是一種胸背相連、短袖,用魚鱗性甲片編綴 而成,筒袖鎧的外形與西漢的鐵鎧很相似,從頭上套穿,這種筒袖鎧堅硬無比。胄基本沿襲東漢的形制,胄頂高高地豎有纓飾。右側為魏晉時期的戎服,主要是袍和 褲褶服。袍長及膝下,寬袖。褶短至兩胯,緊身小袖,袍、褶一般都為交直領,右衽,但也有圓領。
南北朝(公元420年至公元589年)
這個時期的武器裝備生產發 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在鎧甲方面,不但種類多樣,而且質量和製造技術也很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兩當鎧,「兩當,其一當胸,其一當背也。」保護頭部的有 兜鍪、胄、盔等。南北朝時期,很多帝王都是胡人、羯人,其軍隊也以胡人為主,他們的服飾文化被帶進了中原地區,因此南北朝時期的戎服很具特色,不僅樣式 多,融合了多民族的服飾,而且因武官制度進一步完善,官兵在服飾上有了更明顯的區別。裲襠衫是當時最突出的,武官在裲襠衫外披上與兩當甲形制完全相同的布 制或革制兩當,作為武官的公事制服,一直使用到唐代。短袖襦也是這一時期主要使用的戎服,小袖口,前開襟,大翻領,單、棉都有。戎服褲基本沿襲東晉樣式, 一般是大口褲,褲腳在膝下用帶扎住。冠飾以平巾幘、帽為普遍。圖中前排為兩襠鎧,長至膝上,腰部以上是胸背甲有的用小甲片編綴而成,有的用整塊大甲片,甲 身分前後兩片,肩部及兩側用帶系束。圖中後排兩人所穿鎧甲為明光鎧胸前和背後的圓護有關。因為這種圓護大多以銅鐵等金屬製成,並且打磨的極光,頗似鏡子 (護心鏡)。在戰場上穿明光鎧,由於太陽的照射,將會發出耀眼的「明光」,故名。這種鎧甲的樣式很多,而且繁簡不一:有的只是在裲襠的基礎上前後各加兩塊 圓護,有的則裝有護肩、護膝,復雜的還有數重護肩。身甲大多長至臀部,腰間用皮帶系束。另外,一說明光鎧的護心鏡系用漢代的「日光鏡」(銘曰「見日之光, 天下大明」),此說不可信。
隋代(公元581年至公元618年)
隋朝是中國歷史上繼秦代之後又一個短命的,但是統一的封建王朝。由 於建國時間短,在沒有完成各種政治經濟變革之前就已被推翻,因此很多方面還基本沿襲著南北朝的舊制,軍戎服飾也是如此。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鎧甲為兩襠塏和明 光塏。兩襠塏的結構比前代有所進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變化。一般身甲全魚鱗等形狀的小甲片編制,長度已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來的皮革甲裙。身甲的下擺為彎 月形、荷葉形甲片,用以保護小腹。這些改進大大增強了腰部以下的防禦。明光塏的形制基本上與南北朝時期相同,只是腿裙變得更長。隋代戎服為圓領長袍。本圖 為隋代武士復原圖。左為戎服,右為胄甲。
唐代(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
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藝術都對歷史 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唐代是我國歷史上武官制度全面建成的時期,因此唐代武官的服飾比過去歷代更為完備,官服有朝服和常服之分,服用范圍是朝廷九品以上的 文武官員。武官的專門戎服為缺胯衫,綉有各種紋飾。士兵的戎服用兩種,一種是盤領窄袍,另一種就是缺胯袍,士兵的缺胯袍沒有綉紋飾,頭戴折上巾,唐代稱襆 頭,晚唐時襆頭已變成無須系裹,隨時可戴的帽子。唐代武士還時興在襆頭外包一塊紅色或白色的羅帕。初唐的鎧甲和戎服的基本保持著南北朝以來至隋代的樣式和 形制。貞觀以後,進行了一系列服飾制度的改革,漸漸形成了具有唐代風格的軍戎服飾。高宗、則天兩朝,國力鼎盛,天下承平,上層集團奢侈之風日趨嚴重,戎服 和鎧甲的大部分脫離了使用的功能,演變成為美觀豪華,以裝飾為主的禮儀服飾。「安史之亂」後,重有恢復到金戈鐵馬時代的那種利於作戰的實用狀態,特別是鎧 甲,晚唐時已形成基本固定的形制,唐代的鎧甲,據《唐六典》記載,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等十 三種。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鳥錘、細鱗甲是鐵甲,後三種是以鎧甲甲片的式樣來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則是以製造材料命名。在鎧甲 中,仍以明光甲使用最普遍。唐代也出現過一些新的戎服,短後衣就是其中之一。唐後期出現了一種「抱肚」的戎服附件,抱肚成半圓型圍於腰間,其作用是為了防 止腰間佩掛的武器與鐵甲因碰擊、摩擦而相互損壞。唐代武將好穿長勒短勒烏皮靴,靴頭尖而起翹。但著朝服、常服時也穿鞋頭有雲頭裝飾的履或麻鞋。
五代十國(公元907年至公元960年)
五代十國從建立後起前後約50年,政權更迭,朝令夕改,因此在 服飾等方面基本沿襲唐末制度,明光甲已基本退出歷史舞台,鎧甲重又全用甲片編制,形制上變成兩件套裝。披膊與護肩聯成一件;胸背甲與護腿連成另一件,以兩 根肩帶前後系接,套於披膊護肩之上。另外五代繼續使用皮甲,用大塊皮革製成,並佩兜鍪及護項。
宋代(公元960年至公元1279年)
宋朝自建立起制定出一整套 以文制武、兵權分立的措施。這些措施被奉為宋室治軍的家法而代代相傳,一開始頗有成效,但經過後來幾位庸帝的濫意發揮,使宋軍出現了冗兵、積弱和對外戰爭 每戰必敗的嚴重局面。公元1127年,北宋皇朝終於被迫逃亡。南渡之後,南朝小朝廷一直處於孱弱狀態,根本無心顧及軍備生產,鎧甲製造處於落後停滯狀態。 造成鎧甲停滯的另一原因,是火葯的發明。南宋時火葯的殺傷力已有很大的提高,鎧甲在戰爭中的防禦作用越來越小,盡管以後還使用了數百年,但它已不象以前那 樣受到重視了。宋代的戎服是在五代的基礎上經過改變形成的。宋朝的軍隊有禁軍和廂軍兩大部分,禁軍是皇家正規軍,廂軍是地方州縣軍,這兩種軍隊的戎服具有 一定的差別。禁軍九品以上的將校軍官,通常有三種服飾:朝服、公服和時服。朝服和公服的用途與唐代相同,時服是皇帝每年按季節不同,賞賜給近侍和文武官員 的時令服飾。宋代軍隊的普通士兵作戰時只有衣甲,頭上戴的是皮蒞子。
宋代(公元960年至公元1279年)
宋朝自建立起制定出一整套 以文制武、兵權分立的措施。這些措施被奉為宋室治軍的家法而代代相傳,一開始頗有成效,但經過後來幾位庸帝的濫意發揮,使宋軍出現了冗兵、積弱和對外戰爭 每戰必敗的嚴重局面。公元1127年,北宋皇朝終於被迫逃亡。南渡之後,南朝小朝廷一直處於孱弱狀態,根本無心顧及軍備生產,鎧甲製造處於落後停滯狀態。 造成鎧甲停滯的另一原因,是火葯的發明。南宋時火葯的殺傷力已有很大的提高,鎧甲在戰爭中的防禦作用越來越小,盡管以後還使用了數百年,但它已不象以前那 樣受到重視了。宋代的戎服是在五代的基礎上經過改變形成的。宋朝的軍隊有禁軍和廂軍兩大部分,禁軍是皇家正規軍,廂軍是地方州縣軍,這兩種軍隊的戎服具有 一定的差別。禁軍九品以上的將校軍官,通常有三種服飾:朝服、公服和時服。朝服和公服的用途與唐代相同,時服是皇帝每年按季節不同,賞賜給近侍和文武官員 的時令服飾。宋代軍隊的普通士兵作戰時只有衣甲,頭上戴的是皮蒞子。
遼(公元907年至1125年)
遼是由契丹貴族耶律氏建立的,與北宋長 期對峙,後為金所滅。遼在契丹國時,軍隊已使用了鐵甲,遼朝的戎服分為兩類,一類為契丹服,一類為漢服。據《遼史》記載,遼在契丹國時,軍隊就已使用鎧 甲,主要採用的是唐末五代和宋的樣式,以宋為主。鎧甲的上部結構與宋代完全相同,只有腿裙明顯比宋代的短,前後兩塊方形的鶻尾甲覆蓋於腿裙之上,則保持了 唐末五代的特點。鎧甲護腹好象都用皮帶吊掛在腹前,然後用腰帶固定,這一點與宋代的皮甲相同,而胸前正中的大型圓護,是遼代特有的。遼代除用鐵甲外也使用 皮甲。契丹族的武官服裝分為公服和常服兩種,樣式沒有明顯不同,都是盤領、窄袖長袍,與一般男子服飾相同,可能常服比官服略緊身一些。這兩種都可作戎服。
金(公元1115年至1234年)
金是由女真族建立的。1115年滅遼後又乘勝南下,於1126年攻入 北宋都城汴梁(今開封),迫使宋室南渡,以後便與南宋對峙了百年左右,終於被成吉思汗所滅。金代早期的鎧甲只有半身,下面是護膝;中期前後,鎧甲很快完備 起來,鎧甲都有長而寬大的腿裙,其防護面積已與宋朝的相差無幾,形式上也受北宋的影響。金代戎服袍為盤領、窄袖,衣長至腳面;戎服袍還可以罩袍穿在鎧甲外面。
西夏(公元1032年至1227年)
西夏是由黨項羌貴族拓跛氏建立的多民族王國。北宋初因與宋發生矛盾 轉而臣事遼。1227年為成吉思汗所滅。西夏武士所穿鎧甲為全身披掛,盔、披膊與宋代完全相同,身甲好象兩襠甲,長及膝上,還是以短甲為主說明鎧甲的製造 畢竟比中原地區落後一些。西夏的官服為也可作戎服,如遼代的契丹服一樣,兩者五明顯差別。
元代(公元1279年至1368年)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草原,建立了蒙古國,被各部尊稱為成吉思 汗。在1218年至1258年的四十年間,數次率軍遠征,先滅西遼、花刺子摸、金等國,攻陷巴格達和達(大)馬士革等城,使蒙古成了橫跨歐亞大陸的大汗 國。從1236年起,蒙古開始對南宋發起進攻。這期間,忽必烈於1271年即帝位,改國號為元,於1279年滅了南宋,嗣後又出兵日本、安南、緬甸、占城 和爪哇,兵鋒遍及東南亞。元朝之所以能東征西討,依靠的是一支強大的軍隊,蒙古主力軍全部是騎兵,組織嚴密、裝備精良,而且還配有火器,尤為突出的是甲 胄。甲身全部用網甲製成,外表用銅鐵絲綴滿甲片,內層用牛皮為襯,製作十分精巧。元代的戎服在建國之初無論將帥士兵,只有本民族的服飾——質孫服。蒙古式 戎服的冠是帽和笠。蒙古統一中國後,為了鞏固政權,爭取漢族上層人士、特別是知識分子的支持,在各方面都遵行漢法。定都北京後,朝廷制定百官的禮服、公 服,大都採用漢制。公服與宋代相同,武士的戎服是唐宋形成的式樣。平時一般都穿靴。元代鎧甲有柳葉甲、有鐵羅圈甲等。鐵羅圈甲內層用牛皮製成,外層為鐵網 甲,甲片相連如魚鱗,箭不能穿透,製作極為精巧。另外還有皮甲、布面甲等。戎服只有一種本民族的服飾,即質孫服,樣式為緊身窄袖的袍服,有交領和方領、長 和短兩種,長的至膝下,短的僅及膝。還有一種辮線襖與質孫服完全相同,只是下擺寬大、折有密襇,另在腰部縫以辮線製成的寬闊圍腰,有的還釘有鈕扣,俗稱 「辮線襖子」,或稱「腰線襖子」。這種服裝也是元代的蒙古戎服,軍隊的將校和宮廷的侍衛、武士都可服用。
明代(公元1368年至公元1644年)
元末爆發的紅巾軍大起義,使元朝的統治走向了崩潰。明朝建立之 初就重視發展軍工生產,提高火器和鎧甲製造的水平,不斷加強國防力量。明代的甲胄絕大多數是用鋼鐵製造的,技術十分先進,種類繁多。明代的武官制度是歷史 上最完備的,而軍戎服飾的等級差別也最明顯。武官九品以上有四種官服:朝服、公服、常服和賜服。除常服使用較普遍外,其餘三種都屬於宮廷服飾,不屬戎服范 圍。穿常服時要戴烏紗帽,常服和賜服雖也不屬於戎服范圍,但常服作為武官的品級制度經常要穿戴。明代軍人在穿戎服時,即可戴盔甲,又可戴巾、帽、冠。帽為 紅笠軍帽。冠有忠靜冠、小冠等。明代軍士服飾有一種胖襖,其制:「長齊膝,窄袖,內實以棉花」,顏色所為紅,所以又稱「紅胖襖」。騎士多穿對襟,以便乘 馬。作戰用兜鍪,多用銅鐵製造,很少用皮革。將官所穿鎧甲,也以銅鐵為之,甲片的形狀,多為「山」字紋,製作精密,穿著輕便。兵士則穿鎖字甲,在腰部以 下,還配有鐵網裙和網褲,足穿鐵網靴。明代的下級軍人一般只能穿履,而不能穿靴。
清代(公元1644年至公元1911年)
清朝是由滿族建立的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滿族的前身是女真 族,11世紀時曾建立金朝,16世紀後期,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落,建立了八旗制度。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兩年後公開反明,開始了與明朝 的戰爭。1644年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明朝滅亡。清軍在吳三桂的配合下入關鎮壓了農民起義軍,並消滅了南明政權和抗清力量,統一全國,建立了清皇 朝。在康熙統治時期的中國,還是一個強大的國家。由於長期與明朝進行戰爭,清軍不但學會了使用火器,而且掌握了從歐洲引進的槍、炮等近代兵器,特別是兵器 的生產,無論是技術性能,還是數量品種,都達到了歷史高峰。火器的日益發達使鎧甲越來越不受重視,因此清代的鎧甲在前期還用於作戰,中期以後純粹成了擺 設,只有在閱兵典禮上有時還使用,作戰時只穿戎服或綿甲,根本不穿鎧甲。盔在清代重新改稱胄,胄分官胄、隨侍胄、兵胄幾種。清代中後期鎧甲廢棄不用後,戎 服成了軍隊的唯一服飾。戎服都是滿族衣裳。清代的武官有朝服、蟒服、補服、行袍等幾種服飾。補服如明代的常服,以胸背上的補子區分文武官的品級。行袍為武 官的戎服,其形制與蟒服相同。官服的冠飾與袍服一樣,文武相同。士兵的戎服要簡單的多,上身穿對襟無領上袖短袍,下身穿中長寬口褲,上衣外面一般還要罩一 件馬褂。士兵的冠飾有暖帽、涼帽、頭巾和氈帽等幾種。清軍的軍官一般穿靴,士兵穿雙梁鞋或如意頭鞋。清代的腰帶有朝帶、吉服帶、常服帶、行帶等幾種。清代 中後期,由於久無戰事,天下太平,統治集團上層日益驕奢淫逸起來,再加上固步自封、閉關自守的封建意識作崇,居然堅持「騎術乃滿洲之根本」的愚蠢政策,放 棄對現代科學技術和兵器的研製,使國防力量迅速衰弱。當西方列強的大炮轟開清帝國的大門時,滿清軍隊幾乎無還手之力。中國成了西方的半殖民地,幾千年來的 文化和科學優勢喪失殆盡。在這種情況下,滿清統治集團中出現的「洋務派」,倡導按照西方軍隊的樣式編練新軍,這些新軍的建制和訓練、武器和裝備、兵種和軍 服都參照歐洲各國。新軍軍服雖然仍然參雜很多舊色戎服,但無疑是中國近代軍服的開始。舊式戎服從歷史舞台上完全消失,則是在滿清皇朝被推翻以後。清代一般 的盔帽,無論是用鐵或用皮革製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後左右各有一梁,額前正中突出一塊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盤,盔盤中間豎有一 根插纓槍、鵰翎或獺尾用的鐵或銅管。後垂石青等色的絲綢護領,護頸及護耳,上綉有紋樣,並綴以銅或鐵泡釘。鎧甲分甲衣和圍裳。甲衣肩上裝有護肩,護肩下有 護腋;另在胸前和背後個佩一塊金屬的護心鏡,鏡下前襟的接縫處另佩一塊梯形護腹,名叫「前擋」。腰間左側佩「左擋」,右側不佩擋,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圍裳 分為左、右兩幅,穿時用帶系於腰間。在兩幅圍裳之間正中處,覆有質料相同的虎頭蔽膝。
8、魔獸世界 有哪些專業可以做紫裝? 需要設計圖才能做嗎?
奧杜亞和十字軍出的圖紙是裁縫、制皮、鍛造的,屬性不錯。
其他一些紫裝可以在訓練師那裡學到,但是一般沒人去做那些紫裝(卡牌除外),大致是:
鍛造做板甲、武器
裁縫做布甲
制皮做皮甲、鎖甲
珠寶做項鏈、戒指、飾品
銘文做副手、卡牌(換飾品)
工程做槍、工程眼鏡
9、中國有沒有自己的衣服?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服飾。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指漢服。我們漢族的民族服裝就是漢服,又稱漢裝、華服,與韓國、日本的傳統服飾比較像,因為他們的服裝就是從中國穿過去的。漢服有近4000年的歷史,但是1644年明朝滅亡後,清朝統治者為了達到削弱漢人的民族認同感,以便於維護滿洲貴族統治的目的,而大力推行滿族發型和滿族服裝,並以殘酷的手段禁止人民穿戴漢族服飾,史稱「剃發易服」。漢人只能在死後才可以穿上漢服,久而久之,漢服竟成了喪服。
如今,在一些有識之士的倡導和推動下,復興漢服運動正在各地積極地開展,並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我所知道的就這些,更具體的可以上漢網www.hanminzu.com上查詢。那裡有詳細的漢服歷史、介紹、發展情況、製作方法及樣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