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婚紗禮服 » 通達禮服

通達禮服

發布時間: 2022-11-24 08:13:34

1、雖有嘉餚的原文翻譯。一共包括五個小段。網上找不全,請看圖,是繁體的。當然可以加懸賞。

學記 作者:佚名
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游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
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兌命》曰:「敬孫務時敏,厥修乃來。」其此之謂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發然後禁,則捍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三王四代唯其師。」此之謂乎!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屍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鍾,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古之學者:比物丑類。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譯文:
(執政者)發布政令,徵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輔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聲譽,不能夠聳動群眾的聽聞;(如果他們)接近賢明之士,親近和自己疏遠的人,可以聳動群眾的聽聞,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君子想要教化百姓,並形成好的風俗,就一定要重視設學施教啊!
玉石不經雕琢,就不能變成好的器物;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會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國家,統治人民,首先要設學施教。《尚書·兌命》篇中說:「始終要以設學施教為主」,就是談的這個道理啊!
盡管有味美可口的菜餚,不吃是不會知道它的美味的;盡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學習也不會了解它的好處。所以,通過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過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學業的不足,才能反過來嚴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後才能不倦的鑽研。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兌命》篇說:「(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是一個事情的兩個方面」,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啊!
古代設學施放,每二十五家的「閭」設有學校叫「塾」,每一「黨」有自己的學校叫「庠」,每一「術」有自己的學校叫「序」,在天子或諸侯的國都設立有大學。
大學開學的時候,(天子或官吏)穿著禮服,備有祭菜來祭祀先哲,表示尊師重道,學生要吟誦《詩經·小雅》中(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篇(敘述君臣和睦)的詩,使他們一入學就產生要作官的感受;要學生按鼓聲開箱取出學慣用品,使他們嚴肅地對待學業;同時展示戒尺,以維持整齊嚴肅的秩序;(學生春季入學,教官)沒有夏祭不去考查學生,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按自己的志願去學習。(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先觀察而不要事先告訴他們什麼,以便讓他們用心思考;年長的學生請教教師,年少的學生要注意聽,而不要插問,因為學習應循序漸進,不能越級。這七點,是施教順序的大綱。古書上說:「在教學活動中,教宮首先要盡職,讀書人要先立志」,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啊!
大學的教育活動,按時令進行,各有正式課業;休息的時候,也有課外作業。課外不學雜樂,課內就不可能把琴彈好;課外不學習音律,課內就不能學好詩文;課外不學好灑掃應對的知識,課內就學不好禮儀。可見,不學習各種雜藝,就不可能樂於對待所學的正課。所以,君子對待學習,課內受業要學好正課;在家休息,要學好各種雜藝。唯其這樣,才能安心學習,親近師長,樂於與群眾交朋友,並深信所學之道,盡管離開師長輔導,也不會違背所學的道理。《兌命》篇中說?只有專心致志謙遜恭敬,時時刻刻敏捷地求學,在學業上就能有所成就",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啊!
今天的教師,單靠朗誦課文,大量灌輸,一味趕進度,而不顧學生的接受能力,致使他們不能安下心來求學。教人不能因材施教,不能使學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學的方法違背了教學的原則,提出的要求不合學生的實際。這樣,學生就會痛惡他的學業,並怨恨他的老師,苦於學業的艱難,而不懂得它的好處。雖然學習結業,他所學的東西必然忘得快,教學的目的也就達不到,其原因就在這里啊!
錯誤出現了再去禁止,就有堅固不易攻破的趨勢;放過了學習時機,事後補救,盡管勤苦努力,也較難成功;施教者雜亂無章而不按規律辦事,打亂了條理,就不可收拾;自己一個人瞑思苦想,不與友人討論,就會形成學識淺薄,見聞不廣;與不正派的朋友來往,必然會違逆老師的教導;從事一些不正經的交談,必然荒廢正課學習。這六點,是教學失敗的原因。
君子不但懂得教學成功的經驗,又懂得教學失敗的原因,就可以當好教師了。所以說教師對人施教,就是啟發誘導:(對學生)誘導而不牽拉;勸勉而不強制;指導學習的門徑,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訴學生。(教師對學生)誘導而不牽拉,則師生融洽;勸勉而不強制,學生才能感到學習容易;啟發而不包辦,學生才會自己鑽研思考。能做到師生融洽,使學生感到學習容易,並能獨立思考,可以說是做到了善於啟發誘導了。
學生在學習上有四種過失,是施教的人必須要了解的:人們學習失敗的原因,或者是因為貪多,或者是知識面偏窄,或者是態度輕率,或者是畏難中止。這四點,是由於學生的不同心理和才智所引起的。教師懂得受教育者的不同心理特點,才能幫助學生克服缺點。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發揮其優點並克服其缺點。
君子要根據學生學習時感到難易不同,從而看出學生的資才的好壞,然後能做到分別情況,對學生多方面的啟發誘導。能夠多方面啟發誘導,才能當好教師。能當好教師才能做官長,能做官長才能當人君。所以說,當教師的,就是教統治權術的人。因為這個緣故,所以選擇教師不可不慎重。古書上說:「古代君王以選擇教師為首要任務」。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啊!
在教育工作中,尊敬教師是難能可貴的。尊敬教師才能重視他傳授的道。在上的君王能尊師重道,百姓才能專心求學。所以君王不以臣子相待的臣子有兩種人:一是正在代表死者受祭祀的人,不以臣子相待;二是教師,不以臣子相待。根據禮制,(這二種人)雖被天子召見,可以免去朝見君王的禮節,這就是為了表示尊師重道的緣故。
會學習的人,能使教師費力不大而效果好,並能感激教師;不會學習的人,即使老師很勤苦而自己收效甚少,還要埋怨教師。會提問的人,象木工砍木頭,先從容易的地方著手,再砍堅硬的節疤一樣,(先問容易的問題,再問難題),這樣,問題就會容易解決;不會提問題的人卻與此相反。會對待提問的人,要回答得有針對性,象撞鍾一樣,用力小,鍾聲則小,用力大,鍾聲則大,從容地響,讓別人把問題說完再慢慢回答;不會回答問題的恰巧與此相反。以上這些,講的是有關進行教學的方法。
(若要學到父親高超的手藝),高明的冶金匠的兒子,一定要先去學縫皮襖;高明的弓匠的兒子,一定要先去學編撮箕,用來學拉車的小馬,要放在車後跟著走。君子懂得了這三例(是通過先易後難、由淺入深、反復練習、循序漸進)使事業成功的道理,就可以搞好教學工作了。
古代求學的人,能夠對同類事物進行比較,舉一反三。鼓不等同於五聲,而五聲中沒有鼓音,就不和諧;水不等同於五色,但五色沒有水調和,就不能鮮明悅目;學習不等同於五官,但五官不經過學習訓練就不會發生好的功能;師不等同於五服之親,但沒有教師的教導,人們不可能懂得五服的親密關系。
君子說,德行很高的人,不限於只擔任某種官職;普遍的規律,不僅僅適用於那一件事物;有大信實的人,用不著他發誓後才信任他;天有四季變化,無須劃一,也會守時。懂得這四點,(就可以領會到做事求學),也要抓住根本的道理了。古代的三王祭祀江河的時候,都是先祭河而後祭海,這是因為河是水的本源,而海是水的歸宿。這才叫抓住了根本!
————轉載古詩文網

2、閨媛禮包括哪些內容?

其三,周代,中國就有了所謂的弄璋之喜與弄瓦之喜。《詩經.小雅.斯 干》中說: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之衣裼,載弄之瓦;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賞,載弄之璋。其泣喤喤,朱韍(通用字,原字打不出來)斯皇,家室君王。 這話翻譯過來就甚沒意思了。總之,生個女孩,就把你扔地上,隨便用一個布片包上,那叫弄瓦之喜;如果生個男孩,那就了不得了,讓他穿漂亮的衣服,放到床 上,小傢伙哭聲響亮插雲宵,一看就是穿官家禮服的大人才,咋看咋象家裡的小皇帝。所以,生男孩,叫弄璋之喜。 女孩子一出生,就給你以瓦片的待遇。但既是瓦片,也不能由著你破瓦破摔,你得接受諸多素質教育。這項素質教育簡稱閨媛禮。 閨,意指女子居室的房門。傳統文本所謂的閨女,乃是指門裡面的女人。這個門,還不是家庭的大門,而是女孩子自己卧室的房門,我把它稱作二門。因為俗語里比喻女孩子安靜本分,常用語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所謂的媛,其本義是美女,美好。閨媛二字合於一處,單從文本上就反映了傳統女性美的標准。 中國的閨媛禮始於周代,主要是對女孩子進行道德教育的素質教材,其目的就是培養女孩子能成為合格的女人。《禮記. 內 則》記載了周代的婦德標准,為閨媛禮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到了秦代,女子的貞節問題備受重視,人民領袖秦始皇同志於日理萬機中抽出時間,多次刻石提及此事, 如在泰山刻石上說:男女禮順,慎遵職事,昭隔內外,靡不清靜。在各界領袖的關心下,到了漢代,閨媛禮終於完善。前漢,後漢,各出一位流傳千古的女子教育專 家。前漢出個劉向,作《烈女傳》;後者班昭,作《女誡》。特別是後者,應該算是中國最早的婦聯主席了。漢代之後,對女人的素質教育不斷加強,鞏固,各種家 范家規類的素質教材不斷出版,後人整理為《女兒經》《女論語》之類,內容豐富,范圍廣泛,堪稱女式百科全書了,下面分類簡介一下。 http://blog.360.yahoo.com/blog-pSslHbY4cqchtfwiayM-?l=11&u=15

3、十二星座的魔法禮服都是什麼?

每個星座都有自己獨樹一幟的美貌,像梅蘭竹菊、像嫣紅奼紫。而他們的魔法禮服也不盡相同。

1、白羊座:性感紅裙

白羊座的好勝獨立、喜歡自由與嚮往無拘無束的性格特點讓她們對魔法禮服有著特殊的愛好,她們喜歡顏色艷麗、時尚性感的紅色連衣裙。

2、金牛座:白色晚禮服

金牛座好整潔,性格溫順,長相恬靜柔美,特例獨行的佔有欲,與生俱來的親和力,都讓她們招人喜歡,她們的魔法禮服無需過多修飾,簡單白色晚禮服恰恰合適。

3、雙子座:黑色蕾絲禮服

雙子座才藝突出、手巧心靈,思維敏捷,她們的禮服大氣而不張揚,以黑色為主,蕾絲鑲邊,神秘而性感。

4、巨蟹座:絲絨玫瑰紫色禮服

簡單穩重的巨蟹座,和藹謙和,通情達理,受人愛戴。她們的魔法禮服以玫瑰色為主色調,絲絨材質更顯雍容華貴,再加上胸花或者其他配置更加完美。

5、獅子座:金色抹胸禮服

獅子座的姑娘光芒耀眼、活力四射,她們總能吸引別人的目光,人群中獨樹一幟的存在,性感奢華、大氣嫵媚,金色抹胸魔法禮服最能襯托出她們的氣質。

6、處座座:香檳色露背禮服

凡事盡善盡美的處女座,正義而又春節,性感而不失典雅的露背禮服是他們的魔法禮服首選。

7、天秤座:淡藍色短裙

完美的處事風格、內斂而老練的辦事方法,天秤座的魔法禮服為淡藍色短裙,端莊大氣。

8、天蠍座:黑色復古禮服

敏感的特性,用之不竭的活力,驚人的意志力,天蠍座的獨特完全配得上黑色復古的魔法禮服。

9、射手座:淡黃色拖尾禮服

射手座的女孩,高貴典雅、無拘無束,她們喜歡簡單的顏色,魔法禮服也是簡單的淡黃色拖尾。

10、摩羯座:銀色歐根紗

端莊的外表,不凡的內在,嚴肅而細膩的摩羯座的魔法禮服銀色歐根紗禮服。

11、水瓶座:灰色雪紡裙

沉穩而唯美,低調而內涵,水瓶座的魔法禮服為簡單的灰色雪紡裙。

12、雙魚座:粉色公主裙

雙魚座的姑娘浪漫而甜美,溫柔而可人,她們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小公主,粉色的公主裙正是她們的魔法禮服。

4、《雖有嘉餚》全文翻譯

1、《雖有嘉餚》出自《禮記·學記》西漢戴聖編纂全文翻譯如下:

盡管有美味可口的菜餚,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盡管有最好的道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因此學習後就知道不足,教導人後才知道困惑不通。

知道不足,然後能自我檢查。知道困惑,然後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的。《兌命》上說:「教是學的一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

古代設學施放,每二十五家的"閭"設有學校叫"塾",每五百家的"黨"有自己的學校叫"庠",每一萬二千五百家的一"術"有自己的學校叫"序",在天子的王城或諸侯的國都設立有太學。〔太學〕每年招收學生入學,每隔一年對學生考查一次。

第一年考查學生斷句分章、弄清經文旨意的能力,第三年考查學生是否專心學習和親近同學,第五年考查學生是否廣泛學習和親近老師,第七年考查學生討論學業是非和識別朋友的能力,〔這一階段學習合格〕叫「小成」。

第九年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思想觀點堅定不移,不違背老師的教誨,〔達到這一階段的學習標准〕叫做「大成」。

唯其這樣,才能教化百姓,移風易俗,周圍的人能心悅誠服,遠方的人也會來歸順他,這就是大學教人的宗旨。古書上說:「〔求學的人〕應效法小螞蟻銜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啊!

大學開學的時候,〔天子或官吏〕穿著禮服,備有祭菜來祭祀先哲,表示尊師重道,學生要吟誦《詩經·小雅》中〔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篇〔敘述君臣和睦〕的詩,在一開學就用做官事上的道理勉勵學生。

入學授課之前,先擊鼓召集學生,整齊威儀,然後打開書箱;同時展示戒尺,來約束他們的儀容舉止;〔學生春季入學,教官〕沒有占卜而大祭就不去考查學生,使學生內心從容不迫;時時觀察卻不說,讓問題在學生的心中積聚;年幼的學生只聽老師講解而不隨便發問,學習不逾越難度。

這七點,是教學的基本原則。古書上說:「大凡學習,若學習做官,就先學習與職務有關的事;若學習做士,就先學習學士應有的志向。」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啊!

大學施教的方法,在學生的錯誤沒有發生時就加以防止,叫做預防;在受教育的最好時機進行教育,叫做及時;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齡特徵而進行教育,叫做循序漸進;互相取長補短,叫做觀摩。

這四點,是教學成功的經驗。錯誤出現了再去禁止,就會抵觸抗拒,格格不入;放過了學習時機,事後補救,盡管勤苦努力,也較難成功;雜亂施教而不循序漸進,學業就會搞亂而無所成。

自己一個人學習,不與友人討論,就會學識淺薄,見聞不廣;與不正派的朋友來往,必然會違逆老師的教導;從事一些不正經的交談,必然荒廢正課學習。這六點,是教學失敗的原因。

2、原文如下:

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

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斆學半。」其此之謂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

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游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

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

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兌命》曰:「敬孫務時敏,厥修乃來」,其此之謂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凌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發然後禁,則扦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三王四代唯其師」,其此之謂乎!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以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屍,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鍾,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古之學者,比物丑類。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4)通達禮服擴展資料:

作品出處:

《雖有嘉餚》出自《禮記》之中的學記《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該書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後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

戴聖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這兩種書各有側重和取捨,各有特色。

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註解,後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並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之中,為士者必讀之書。

《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又叫《小戴禮記》。與《周禮》《儀禮》合稱「三禮」。

《禮記》的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後,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學生們的作品,還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從來禮樂並稱。

《禮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儀,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准則。

實際上,這部九萬字左右的著作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歷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萬象,集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禮記》全書用記敘文形式寫成,一些篇章具有相當的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畫,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闢而深刻。

《禮記》不僅是一部描寫規章制度的書,也是一部關於仁義道德的教科書。其中最有名篇章,有《大學》、《中庸》、《禮運》(首段)等。《禮運》首段是孔子與子游的對話,又稱為《禮運·大同》篇,大同二字常用作理想境界的代名詞,不少地名亦取用此二字。

5、對(漢服)怎麼理解的?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綉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與漢人一詞類似,漢服中的「漢」字的詞義外延亦存在著由漢朝擴大為整個民族指稱的過程。如《馬王堆三號墓遣冊》關於「漢服」最早的記載:「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中的「漢服」是指漢朝的服飾禮儀制度,即《周禮》《儀禮》《禮記》里的冠服體系 ;而成書於唐朝的《蠻書》的記載:「初襲漢服,後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其餘無異」中的「漢服」指的則是漢人的服飾禮儀制度 。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 。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 因此後來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於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聖的 。漢服還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徵。

6、雖有嘉餚原文及翻譯注釋賞析

雖有嘉餚一文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引出要闡明的觀點,指出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即"教學相長",告訴了我們實踐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學習和實踐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學'是息息相關的。

作品出處

《禮記》,相傳西漢梁國人戴聖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作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是戰國以後及西漢時期社會的變動,包括社會制度、禮儀制度和人們觀念的繼承和變化,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它闡述的思想,包括社會、政治、倫理、哲學、宗教等各個方面,其中《大學》《中庸》《禮記》等篇有較豐富的哲學思想。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註解,後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並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之中,為士者必讀之書。

雖有嘉餚原文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yuè)命》曰:"學(xiào)學半。"其此之謂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


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游其志也。時觀而勿、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凌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雖有嘉餚翻譯

雖然有美味可口的菜餚,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處。因此學習後就知道不足,教導人後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自己的不足,這之後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這之後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與學是相互推動,相互促進的。《兌命》上說:"教導別人占自己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古代設學施放,每二十五家的"閭"設有學校叫"塾",每五百家的"黨"有自己的學校叫"庠",每一萬二千五百家的一"術"有自己的學校叫"序",在天子的王城或諸侯的國都設立有太學。〔太學〕每年招收學生入學,每隔一年對學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學生斷句分章、弄清經文旨意的能力,第三年考查學生是否專心學習和親近同學,第五年考查學生是否廣泛學習和親近老師,第七年考查學生討論學業是非和識別朋友的能力,〔這一階段學習合格〕叫"小成"。第九年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思想觀點堅定不移,不違背老師的教誨,〔達到這一階段的學習標准〕叫做"大成"。唯其這樣,才能教化百姓,移風易俗,周圍的人能心悅誠服,遠方的人也會來歸順他,

 這就是大學教人的宗旨。古書上說:"〔求學的人〕應效法小螞蟻銜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啊!

大學開學的時候,〔天子或官吏〕穿著禮服,備有祭菜來祭祀先哲,表示尊師重道,學生要吟誦《詩經·小雅》中〔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篇〔敘述君臣和睦〕的詩,在一開學就用做官事上的道理勉勵學生;入學授課之前,先擊鼓召集學生,整齊威儀,然後打開書箱;同時展示戒尺,來約束他們的儀容舉止;〔學生春季入學,教官〕沒有占卜而大祭就不去考查學生,使學生內心從容不迫;時時觀察卻不說,讓問題在學生的心中積聚;年幼的學生只聽老師講解而不隨便發問,學習不逾越難度。這七點,是教學的基本原則。古書上說:"大凡學習,若學習做官,就先學習與職務有關的事;若學習做士,就先學習學士應有的志向。"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啊!

大學施教的方法,在學生的錯誤沒有發生時就加以防止,叫做預防;在受教育的最好時機進行教育,叫做及時;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齡特徵而進行教育,叫做循序漸進;互相取長補短,叫做觀摩。這四點,是教學成功的經驗。錯誤出現了再去禁止,就會抵觸抗拒,格格不入;放過了學習時機,事後補救,盡管勤苦努力,也較難成功;雜亂施教而不循序漸進,學業就會搞亂而無所成;自己一個人學習,不與友人討論,就會學識淺薄,見聞不廣;與不正派的朋友來往,必然會違逆老師的教導;從事一些不正經的交談,必然荒廢正課學習。這六點,是教學失敗的原因。

註解

1.節選自《學記》(《禮記集解》,中華書局1989年版)。題目是編者加的。《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儒家經典著作之一,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集。相傳為西漢戴聖編撰。

2.雖:即使。

3.嘉餚(yáo):美味的菜。嘉,好、美。餚,用魚、肉做的菜。

4.旨:甘美。

5.至道:最好的道理。至,達到極點。

6.是故:所以。

7.困:不通,理解不了。

8.自反:反省自己。

9.自強(qiǎng):自我勉勵。強:勉勵。

10.教(jiāo)學相長(zhǎng):意思是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

11.《兌(yuè)命》:《尚書》中的一篇。兌,通"說(yuè)",指的是殷商時期的賢相傅說(yuè)。命, 《尚書》中的一種文章體裁,內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員或賞賜諸侯時發布的政令。《尚書》,又稱《書》《書經》,儒家經典之一。中國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的著作的匯編。

12.學(xiào)學(xué)半:教人是學習的一半。第一個"學"是教的意思。

13.其此之謂乎: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其,表示推測。

14.弗:不

15.食:吃

賞析:

《雖有嘉餚》出自《禮記》之中的學記《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該書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後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聖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這兩種書各有側重和取捨,各有特色。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註解,後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並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之中,為士者必讀之書。《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又叫《小戴禮記》。與《周禮》《儀禮》合稱"三禮"。

《禮記》的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後,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學生們的作品,還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從來禮樂並稱。《禮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儀,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准則。實際上,這部九萬字左右的著作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歷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萬象,集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禮記》全書用記敘文形式寫成,一些篇章具有相當的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畫,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闢而深刻。《禮記》不僅是一部描寫規章制度的書,也是一部關於仁義道德的教科書。其中最有名篇章,有《大學》、《中庸》、《禮運》(首段)等。《禮運》首段是孔子與子游的對話,又稱為《禮運·大同》篇,大同二字常用作理想境界的代名詞,不少地名亦取用此二字。

作者簡介

戴聖,字次君,西漢官員、學者、漢代今文經學的開創者,梁國睢陽(今河南商丘市睢陽區)人。 生卒年不詳,世稱小戴,與叔父戴德同學《禮》於後蒼,宣帝時以博士參與石渠閣論議,任九江太守,今本《禮記》(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禮記》傳為聖編。《漢書》成書於漢建初七年(公元80年)。

7、9.11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9.11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顏淵感嘆說:我仰望老師的學問,越望,他越高,進得一級,後面又有一級;我鑽研老師的學問,越鑽研,它越堅實,鑽透一層,裡面又有一層!一會兒看它就在前面,我勇猛地趕上去,恍惚又沒趕上,看它又好像在身後!我又轉身去趕。

學習廣博的知識,通達古今之事變,用禮來約束自己。

就循著你的問題,循著你本來就懂得的部分,一步步指引自己發現真理,自己得到進步。

欲罷不能啊!老師把我的才能全都逼出來了!我也把我的渾身解數都盡情發揮了!又看見老師之道,在前方卓然而立,我想一步跟上去,卻又找不到地方發力了!

️賦能王解讀️

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講,成就夢想!寫作加演講,七倍速成長!越付出越富有。

我們還是先來復習一下昨天學習的內容。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在這里我們知道,過去服喪有五種規格,齊衰是第二種,在這里齊衰者,指的是穿喪服的人。

冕衣裳,冕指的是諸侯、國君、卿大夫的禮帽,官帽。衣,上衣;裳,下衣,就是正式的禮服,表示有地位的人,貴族。

瞽者,指的是看眼睛看不見東西的人。

孔子見了穿喪服的人、見了貴族,或者見了盲人,哪怕對方只是一個年輕人,他也不會輕視,會站起來,態度嚴肅起來。如果從對方的身旁經過,一定是快步走,表示一種敬意,不打擾。

看見齊衰的人,就表示是一種同情啊,人家家裡有事兒,正在悲傷之中;看到貴族或者說執政的人其實是表示尊敬,相當於我們看到國旗;那對於瞎子,則是憐憫。

這些表面上看的是都是小動作,沒有什麼要緊,但從這裡面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學識修養,修養到什麼程度。

對於孔子來講,對方的地位啊,對方的遭遇啊,不管是什麼樣的情況,他都能夠給予對方尊重。而不是要麼就是看不起底下人,要麼就是對貴族不尊重,這樣都是不可以的。

禮貌與修養是發乎自己的,而不是看人下菜碟,對方身份高我就要怎麼樣,我就不怎麼樣!這些都是不對的。

接下來今天要學習的內容,特別特別的有意思。

這一章用了很大的篇幅,說了一下顏淵對於孔子的贊嘆與推崇。我們都知道,在前面多個章節,孔子都是贊嘆顏淵,就是顏回,對他是贊不絕口。

在孔子的心目中,顏淵是他最得意的大弟子,對他有非常高的評價,那麼他的弟子對他是怎麼評價的呢?大家看一看就知道了。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就是顏淵感慨說: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就是我仰望老師的學問,越望,他越高,進了一級,後面還有一級。就是越看越覺得老師的學問高,怎麼攆也攆不上,以為到了,攆上了,結果發現他還在高處。

鑽之彌堅,鑽研老師的學問,越鑽研越覺得他有厚度,越堅實,鑽透一層,再一看,還有一層!怎麼鑽也鑽不透,厚度太深,太廣了。

看著他就在前面,好像已經和它平行並列了,趕上了。再一看呢,好像老師在我身後,還是趕不上,那抓緊再去趕,就這樣流動不居,變化莫測。

這就是有一點什麼意思呢,就是大道無形,不可為象,無窮無盡,其修遠兮。

老師像大道一樣,或者說他本身就握有大道,你怎麼著趕都趕不上他。

為什麼會有這種體會呢?

其實大家想一想就好了,孔子本身他就厲害。他只是厲害了不要緊啊,而他還更加努力,他起點很高,比我們普通人,然後他又比我們更加努力,所以說他是有了加速度的,越跑越快,越跑越快,而我們去追他,想趕上他,你沒有加倍的功夫是做不到的。一樣的速度人家比你已經早走了很長時間了,你怎麼趕啊?

顏淵的感受,就是非常深刻的。學習進步,就是要不斷的發現自己不會的東西。以為自己馬上就會了,到了哪一步發現後面還有,明明我們以為這個事我們做的不錯啦,後來你發現還可以做的更好。

就像寫字,有的時候寫完了以後,我覺得,哎,這個字寫的已經挺好了。得意了一會兒再一看,不行,還有許多地方都需要改進。這個橫,起筆、行筆和落筆還是有差距的。這個豎沒處理好,或者說結構沒處理好等等。

事實上,如果說我們認真去鑽研的話,你會發現無論什麼領域,你真鑽研,你都會發現,越學越有學問,越鑽越有鑽頭,而對於人來講,孔子即是如此。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這個我們以前也多次講過,就是循著你的問題,按照你本來就懂得部分,一步步的引導你,自己發現真相,以得到進步。

循循然,就是循著他的意志,循著他的個性,循著他的道理,把他帶一個圈子,然後把他帶上正道,人性就必須這樣處理。

從孔門思想的推演,到孟子講到人性,都主張堵不得。

你如果說不可以,不行,他就非做不可,特別是對於小孩的教育,你說不準,他就非反抗。表面上是聽你的,但事實上他反感,他不聽。

你越想讓他做什麼,他反而會越不做,那要想引導孩子聽話怎麼辦呢?就要循循善誘。

多拐幾個彎兒,讓他高高興興地順著你的路走,走著走著,就引到你想要表達的地方上去了。

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是什麼呢?這是人文的學問。博我以文,就是知識淵博。在孔子那個時代啊,獲得知識的途徑有限,所以大部分人他懂得少。在我們這個時代,可以說大大的方便了我們獲取知識,但什麼是知識啊?

對自己有用的,能夠給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上帶來幫助的,而不是我知道的所有東西都是知識,你比如說我知道什麼八卦新聞啊,什麼家長里短啊等等,那不叫知識。

那隻是一些碎片化的信息罷了,它給不了我們什麼真正的幫助。如果看起來知道的很多很雜,事實上來講,對我們並沒有什麼太多的幫助。

怎麼辦呢?約我以禮。

也就是思想上要有原則。做人做事,要保持文化思想的中心精神。克己復禮,用禮來約束自己。

因為禮是天理,自然的規律,要尊重規律、遵守規矩、行事操持簡束、不恃才傲物,懂得戒慎恐懼,小心謹慎。

懂得越多,本事越大,越是心生敬畏,謹小慎微。

老師循循善誘,博文在前,約禮在後,顏淵亦步亦趨,跟著孔子走,登場一山還有一山,鑽進一層又有一層,這是學習的樂趣,無窮無盡,不由得心馳神往。

接下來就是欲罷不能,既竭吾才。

就是跟著老師走,想停都停不下來。老師把我的才能全部都逼出來了,我也把自己的渾身解數都進行發揮了。真的做到了人盡其才。

這個時候感覺自己有東西了,可以立住了,又看見老師呢,還在前面,還是個標桿。

我想一步就跟上去,卻發現自己使不上勁,還需要慢慢的一步一步的跟著走,總而言之,跟老師學習,學無止境。

只可無限地接近他,卻永遠也趕不上他。

顏回的感嘆啊,說透了,說絕了,夫子之道,真的是只可無限趨近,而不可企及。

要說知識廣博,怎麼學也沒有孔子的知識廣博。要談修養,約禮嘛,就是修養功夫,那更是跟老師差的遠。

因為老師他不是靜止的,就在那站著不動了,等著你,而是你在努力的時候他比你更努力,你在學習進步的時候他比你更努力更進步。

由於老師本來他就出發的早,而且智慧更深,接觸層面更高,學習更勤,所以即使徒弟進步飛快,師傅和徒弟之間的距離呢,卻並沒有縮小,而是在拉大。

那有這樣一個好師傅,顏淵是如醉如痴。

感覺跟著孔老夫子學習就夠了,他身上的東西,無論是知識,還是禮儀禮節,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學不完,學不透。

大家想,有孔子這樣的師傅,是不是自己的幸運啊?可以說太是了。

這裡面通篇都是講的弟子對老師的感嘆,那同樣的孔子作為老師,對於顏淵這樣的學生是什麼感受呢?我們以前也多次說過。

這裡面啊,再借一下孟子的話來給大家說一說,就是好老師得到好學生的那種快樂。孟子在《盡心章句上》有一句話,叫:君子有三樂。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三樂。

前兩句我們就不說了,第三句就是能夠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並把他們培養教育成真正的棟梁,這是老師的快樂。

就像我們前面說的似的,師傅和徒弟是互相成就的。有高徒才能顯出我是名師,有名師才能授出高徒,相伴相生的關系,惺惺相惜,互相珍惜。

我作為徒弟,就是願意跟著老師學,越學越有學頭;那我作為老師,就喜歡教你這樣的認真好學的徒弟,師徒倆共同進步,互相幫助,一起提高,成就一段佳話。

好啦,時間也到了,我們這一章就解讀到這里了。

明天早晨六點半,我們來繼續學習下一章。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深意?請大家明天早晨六點半准時相約我們一起來學習。

8、走紅毯一定要穿晚禮服么?

1、要穿,紅毯與晚禮服是天然搭配,相得益彰,能夠突顯人的氣質,優雅的裙版擺配權合紅色的地毯,給人一種唯美的感覺。

2、晚禮服本身是一種美的代言,是一種華美的裝飾,同時也能展現自己的個性。紅毯又意味著熱情與火焰,將人的個人魅力與物的象徵意義相結合,使人熱情高漲,有美的享受。

3、針對男女不同的特徵,晚禮服最能將此展現到極致。例如女性的窈窕嫵媚、莊重大方、婀娜多姿;男性的成熟穩重、溫文爾雅、氣宇軒昂。這些都是晚禮服的獨到之處。

9、求幾篇古代經典祭文

一、吊屈原文

出處:

柳宗元創作《吊屈原文》

原文:

後先生蓋千祀兮,餘再逐而浮湘。求先生之汨羅兮,攬蘅若以薦芳。願荒忽之顧懷兮,冀陳辭而有光。

先生之不從世兮,惟道是就。支離搶攘兮,遭世孔疚。華蟲薦壤兮,進御羔袖。牝雞咿嚘兮,孤雄束咮。哇咬環觀兮,蒙耳大呂。

堇喙以為羞兮,焚棄稷黍。岸獄之不知避兮,宮庭之不處。陷塗藉穢兮,榮若綉黼。榱折火烈兮,娛娛笑舞。讒巧之嘵嘵兮,惑以為咸池。

便媚鞠恧兮,美逾西施。謂謨言之怪誕兮,反寘瑱而遠違。匿重痼以諱避兮,進俞緩之不可為。

何先生之凜凜兮,厲針石而從之。但仲尼之去魯兮,曰吾行之遲遲。柳下惠之直道兮,又焉往而可施。今夫世之議夫子兮,曰胡隱忍而懷斯。

惟達人之卓軌兮,固僻陋之所疑。委故都以從利兮,吾知先生之不忍。立而視其覆墜兮,又非先生之所志。窮與達固不渝兮,夫惟服道以守義。

矧先生之悃愊兮,蹈大故而不貳。沈璜瘞佩兮,孰幽而不光。荃蕙蔽匿兮,胡久而不芳。

先生之貌不可得兮,猶彷彿其文章。托遺編而嘆喟兮,渙餘涕之盈眶。嗬星辰而驅詭怪兮,夫孰救於崩亡。何揮霍夫雷電兮,苟為是之荒茫。

耀誇辭之黨朗兮,世果以是之為狂。哀餘衷之坎坎兮,獨蘊憤而增傷。諒先生之不言兮,後之人又何望。忠誠之既內激兮,抑銜忍而不長。芊為屈之幾何兮,胡獨焚其中腸。

吾哀今之為仕兮,庸有慮時之否臧。食君之祿畏不厚兮,悼爾位之不昌。退自服以默默兮,曰吾言之不行。既俞風之不可去兮,懷先生之可忘。

翻譯:

先生逝世後約一千年的今天,我又一次被貶逐乘船來到湘江。為訪求先生的遺跡我來到汨羅江畔,採摘杜蘅向先生敬獻芳香。願先生在荒茫中能顧念到我,讓我榮幸地向你傾訴衷腸。

先生不屈從世俗不隨波逐流,只遵循正確的政治主張。當時國家是那樣當時國家是那樣的殘破紛亂,你生活的世道實在令人憂傷。

華貴的禮服被拋棄在地上,卻穿起羊皮做的粗劣衣裳。母雞咯咯亂叫,昂然獨立的公雞卻不能放聲高唱。庸俗下流的曲調人們圍住欣賞啊,對高雅美妙的音樂反而捂住耳朵。

把毒葯當成美好的食物,卻把真正的糧食拋棄燒光。明明是牢獄卻不知迴避,丟下美麗的宮殿任其荒涼。陷進泥坑坐在骯臟的地方弄得滿身污穢,卻自以為很榮耀像披上錦綉禮服。

房屋已被烈火燒毀,卻還歌舞歡笑喜氣洋洋。喋喋不休的讒言巧語,卻糊塗地當成悅耳動聽的樂章。

本是阿諛奉承厚言無恥的小丑,卻把她看成比西施還要漂亮。把治國圖強的言論視為怪誕,反而塞住耳朵把它拋到遠方。有了重病還要諱疾忌醫,其實就是請來名醫也束手無方。

為什麼像先生這樣令人欽佩的人,還偏要磨礪針石去醫治那不能治癒的創傷?但從前孔子離開魯國的時候,曾說: 「我慢慢地走。」

柳下惠奉行「直道」,也曾說過去哪裡能實現這種主張。現在世上的人都在議論先生,說你為什麼那樣遭受打擊還要關懷楚國的興亡?

通達事理的人的卓越行為,本來是知識淺薄的人無法想像。拋棄自己的祖國去追求個人的私利,我知道先生決不忍心這樣。袖手旁觀坐視自己國家夭亡,這更不是先生的志向。

無論處境好壞都不改變自己的志向,你始終堅守自己的節操和理想。何況先生對祖國是這樣忠心耿耿,寧可壯烈投江而死也決不改變立場。沉在水底和埋進土裡的美玉,怎麼會變得幽暗無光?香草被隱藏起來,怎麼會因時間久了就失去芳香?

先生的容貌再也看不到了,但從你的文章里卻彷彿看到了你的形象。捧讀先生的遺著我滿腹感慨,禁不住熱淚盈眶。你呵斥星辰而驅逐各種怪異,那樣又怎能挽救國家的危亡?

你為什麼那樣指揮風雲駕馭雷電,姑且浸沉於那渺茫的幻想。你寫下了那些辭藻華美而又朦脆難明的文章,世上的一般人果真以為你在發狂。

唯獨我為你的遭遇深懷不平,內心充滿了憤怒和悲哀。如果先生不寫下這些文章,後世的人又如何把你敬仰?你那愛國的赤誠既然在胸中激盪,哪能長久忍耐在心中而不向外溢揚?

羋姓的楚國同你姓屈的能有多大關系,為什麼你憂心如焚地為它著想?

我對現在的那些當官的感到痛心疾首,他們中有哪一個關心國家的治亂興亡!他們只擔心自己的俸祿不多啊,又發愁自己的官運不昌。

我只好反身自守默不作聲,因為我也難以實現我的主張。既然這惡劣的世鳳難以改變,我只有長懷先生永不遺忘。


二、金瓠哀辭

出處:

《金瓠哀辭》,乃曹魏才子陳王曹植寫給他的女兒曹金瓠的悼文。

原文:

序:金瓠,余之首女。雖未能言,固已授色知心矣。生十九旬而夭折,乃作此辭。

辭曰:在襁褓而撫育,尚孩笑而未言。不終年而夭絕,何見罰於皇天?信吾罪之所招,悲弱子之無愆。去父母之懷抱,滅微骸於糞土。天長地久,人生幾時?先後無覺,從爾有期。  

翻譯:

金瓠,是我的長女,她雖然還不會說話,但已能察覺大人的臉色,識別他們的情緒。她出生才一百九十天就夭折了,我心痛難當,於是寫下了這篇哀辭。辭文如下:


我可愛的孩子在襁褓中被細心撫育,她只會嬉笑耍鬧,還不能言語。
為什麼她要受到上天殘忍的責罰,她還不滿一歲,卻必須這樣死去?


一定是我的罪過所招致----有罪的是我,為什麼給無辜的孩子報應?
就這樣永遠的離開父母的懷抱,黃泉下她小小的身體,漸漸化成泥。


無情的天地長久得沒有極限,短暫人生又能蹉跎幾個年頭?
死亡的先後人們無從知曉,心如死灰的我也快要隨你而去。

三、吊魏武帝文

出處:

晉元康八年(西元二九八年)作者陸機

原文:

機答之曰:夫日蝕由乎交分,山崩起於朽壤,亦雲數而已矣。然百姓怪焉者,豈不以資高明之質,不免卑濁之累;居常安之勢而終嬰傾離之患故乎?

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內;濟世夷難之智,而受困魏闕之下。已而格乎上下者,藏於區區之木;光於四表者,翳乎蕞爾之土。雄心摧於弱情,壯圖終於哀志。

長筭屈於短日,遠跡頓於促路。嗚呼!豈特瞽史之異闕景,黔黎之怪頹岸乎?觀其所以顧命冢嗣,貽謀四子,經國之略既遠,隆家之訓亦弘。

又雲:「吾在軍中,持法是也。至於小忿怒,大過失,不當效也。」善乎達人之讜言矣!持姬女而指季豹以示四子曰:「以累汝!」因泣下。

傷哉!曩以天下自任,今以愛子託人。同乎盡者無餘,而得乎亡者無存。然而婉孌房闥之內,綢繆家人之務,則幾乎密與!

又曰:「吾婕妤妓人,皆著銅爵台堂上施八尺床,穗帳,朝晡上脯糒之屬。月朝十五,輒向帳作妓。汝等時時登銅維台,望吾西陵墓田。」又雲:「餘香可分與諸夫人。

諸舍中無所為,學作履組賣也。吾歷官所得綬,皆著藏中。吾餘衣裘,可別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既而竟分焉。亡者可以勿求,存者可以勿違,求與違不其兩傷乎?

悲夫!愛有大而必失,惡有甚而必得;智惠不能去其惡,威力不能全其愛。故前識所不用心,而聖人罕言焉。若乃系情累於外物,留曲念於閨房,其賢俊之所宜廢乎?於是遂憤懣而獻吊雲爾。

翻譯:

陸機回答說:日蝕是由日月相交相分而形成的,山崩是發生在土質朽壞的時候,這一切都是運數所決定罷了。

然而百姓終究還是免不了要感到驚奇的原因,難道不是因為那日所稟受的資質雖然稱得上是高明,然而最終卻擺脫不了卑下污濁的牽累,那高山本來居於安穩的常態,結果卻遭到崩壞的禍患的緣故嗎?

一個人即使有使天回轉使日倒行的偉力,也不能使體內將死的生命再度振起;有的人即使有救助人世,平定大難的智慧,可是卻不得不受困於天子的宮闕之下。

到最後,有些人平建立的業績,可以說達到天地,可是死了也只有被裝進小小的棺木之中而已;再有些人,德行可說是廣被於四方之外,然而死了還隆是照樣被埋在一撮土中。

雄心被病中之情所摧毀,宏圖因為死亡的到來而結束。長遠的謀劃因為所剩的生命沒有幾天而被迫丟棄,遠大的功業,因為短促的人生而被迫中止。

唉!難道只是掌日蝕的史官因為日被蝕而感到奇異,百姓因為高岸塌壞而感到怪異嗎?看武帝臨死的時候,囑咐嗣子曹丕,又對丕、植、彪、彰四個兒子交代遺謀,治國的方略可以說是很遠,興家的訓誡可以說是很大。他又說:「我在軍中,執法是正確的。

至於有時也會生些小小的忿怒,也會犯些大的過失,這些你們四個不應該仿效。」這些說得很好,不愧為通達的人的正道之言。他又抱持姬妾所生的小女,同時指著小兒豹,對四位兒子說:「把他們交託給你們了!」於是哭泣起來。可悲啊!

從前以拯救天下為己任,現在也不得不把愛子託付給人。和一般人一樣,軀體死了,精神也就跟著消失;生命完了,威勢也就不再存在。不過,臨死的時候,在房間之內,表現得那麼婉順,在家人的事務上,是那麼地情意纏綿,也可以說是近乎細碎了。

他又說:「我的婕妤妓人,在我死後,都要把她們安置在銅雀台上。並在台堂上放一張八尺的床,床上照樣掛著穗帳,每天早上傍晚,給我供上干肉乾飯之類的食物。

每月初一、十五兩天,就讓妓人對著穗帳奏樂跳舞。你們幾個也要不時地登上銅雀台,望望我的西陵墓田。」他又說:「多餘的香料,可以分給眾位夫人。

眾妾無事可做時,可以讓她們去學習編織鞋上的絲帶去賣錢。我歷來做官所得的綬帶,可以都藏於一處。我多餘的衣裘等,可以另外藏個地方。

如實在做不到的話,你們兄弟幾個可以共同分掉。」他死後不久,這些衣裘果然被分掉了。將死的人,可以不必提出這樣的要求,活著的人,也不應該違背死者的意願,但現在死者竟求了,活著的人也違令分了。不是兩傷嗎?

真是可悲啊!貪生過分的還是要失去生命,惡死太甚,還是要得到死,再有智慧的人,也不能拋掉他厭惡的死,再有威力的人,也沒有辦法保全他貪戀的生命。

所以前代的有識之士才不在這上面留心,而聖人也極少談這些事情。至於感情被外物所牽累,心意留戀於閨房之中,恐怕這是賢人俊士所應該廢棄的吧?於是心中煩悶起來,獻上弔文一篇。

四、自祭文

出處:

《自祭文》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為自己創作的一篇祭文。

原文:

歲惟丁卯,律中無射。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鴻雁於征,草木黃落。陶子將辭逆旅之館,永歸於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於今夕。

羞以嘉蔬,薦以清酌。候顏已冥,聆音愈漠。嗚呼哀哉!茫茫大塊,悠悠高旻,是生萬物,余得為人。

自余為人,逢運之貧,簞瓢屢罄,絺綌冬陳。含歡谷汲,行歌負薪,翳翳柴門,事我宵晨,春秋代謝,有務中園,載耘載籽,乃育乃繁。

欣以素牘,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勞,心有常閑。樂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愛之,懼彼無成,愒日惜時。存為世珍,歿亦見思。嗟我獨邁,曾是異茲。

寵非己榮,涅豈吾緇?捽兀窮廬,酣飲賦詩。識運知命,疇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無恨。壽涉百齡,身慕肥遁,從老得終,奚所復戀!


寒暑愈邁,亡既異存,外姻晨來,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蕭蕭墓門,奢恥宋臣,儉笑王孫,廓兮已滅,慨焉已遐,不封不樹,日月遂過。匪貴前譽,孰重後歌?

人生實難,死如之何?嗚呼哀哉!

翻譯:

現在是丁卯年九月,天氣寒冷,秋夜漫長,景象蕭條冷落,大雁南飛,草木枯黃凋零。陶子將要辭別這暫時寄居的人世,永遠回到自己本來的住處。

親友們懷著凄傷悲哀的心情,今晚一道來祭奠我的亡靈,為我送行。他們為我供上了新鮮的果蔬,斟上了清酒。看看我的容顏,已是模糊不清;聽聽我的聲音,更是寂靜無聲。悲痛啊,悲痛!


茫茫大地,悠悠高天,你們生育了萬物,我也得以降生人間。自從我成為一個人,就遭遇到家境貧困的命運,飯筐水瓢里常常是空無一物,冬天裡還穿著夏季的葛布衣服。

可我仍懷著歡快的心情去山谷中取水,背著柴火時還邊走邊唱,在昏暗簡陋的茅舍中,一天到晚我忙碌不停。從春到秋。

田園中總是有活可干,又是除草又是培土,作物不斷滋生繁衍。捧起書籍,心中欣歡;彈起琴弦,一片和諧。冬天曬曬太陽,夏天沐浴於清泉。

辛勤耕作,不遺餘力,心中總是悠閑自在。樂從天道的安排,聽任命運的支配,就這樣度過一生。
這人生一世,人人愛惜它,唯恐一生不能有所成就,格外珍惜時光。

生前為世人所尊重,死後被世人所思念。可嘆我自己獨行其是,竟是與眾不同。我不以受到寵愛為榮耀,污濁的社會豈能把我染黑?身居陋室,意氣傲然,飲酒賦詩。我識運知命,所以能無所顧念。

今日我這樣死去,可說是沒有遺恨了。我已至老年,仍依戀著退隱的生活,既以年老而得善終,還又有什麼值得留戀!歲月流逝,死既不同於生,親戚們清晨便來弔唁,好友們連夜前來奔喪,將我葬在荒野之中,讓我的靈魂得以安寧。

我走向幽冥,蕭蕭的風聲吹拂著墓門,我以宋國桓魋那樣奢侈的墓葬而感到羞恥,以漢代楊王孫那過於簡陋的墓葬而感到可笑。

墓地空闊,萬事已滅,可嘆我已遠逝,既不壘高墳,也不在墓邊植樹,時光自會流逝。既不以生前的美譽為貴,誰還會看重那死後的歌頌呢?人生道路實在艱難,可人死之後又能怎樣呢?悲痛啊,悲痛!

五、祭屈原文

出處:

《祭屈原文》是南朝宋文學家顏延之創作的一篇駢文。

原文:

歲惟丁卯,律中無射。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鴻雁於征,草木黃落。陶子將辭逆旅之館,永歸於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於今夕。羞以嘉蔬,薦以清酌。候顏已冥,聆音愈漠。嗚呼哀哉!

茫茫大塊,悠悠高旻,是生萬物,余得為人。自余為人,逢運之貧,簞瓢屢罄,絺綌冬陳。含歡谷汲,行歌負薪,翳翳柴門,事我宵晨,春秋代謝,有務中園,載耘載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牘,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勞,心有常閑。樂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愛之,懼彼無成,愒日惜時。存為世珍,歿亦見思。嗟我獨邁,曾是異茲。寵非己榮,涅豈吾緇?捽兀窮廬,酣飲賦詩。識運知命,疇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無恨。壽涉百齡,身慕肥遁,從老得終,奚所復戀!

寒暑愈邁,亡既異存,外姻晨來,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蕭蕭墓門,奢恥宋臣,儉笑王孫,廓兮已滅,慨焉已遐,不封不樹,日月遂過。匪貴前譽,孰重後歌?人生實難,死如之何?嗚呼哀哉!

翻譯:

大宋元嘉五年某月某日,湘州刺史吳郡張邵,遵奉皇帝之命,在過去楚國的土地上,豎起刺史的旌旗。訪問屈原的遺跡,尋找他投江的地方。在汨羅潭邊停住節旄,洲渚旁泊下了船隻。於是派遺戶曹掾某某,祭奠楚國三閭大夫屈君的英靈:

芳蘭因為香氣而受摧折,美玉因為質地細潔而遭毀壞。物品忌的是堅硬芬芳,人格忌的是明智高潔。

屈原先生啊,你生不逢辰。萬物在溫風吹拂中生長,而又在寒霜中被扼殺。秦、楚兩國爭端紛起,昭王用卑鄙的手段囚禁了懷王。你的才智壓倒張儀、靳尚;你的志節非子椒、子蘭所能比方。可是你被迫離開了郢都,你的足跡遍布湘江。

你像那香草,虯龍、鸞鳳才配得上做你的同類。你的聲名遠揚,如同鍾、磬奏出的音樂一樣宏亮;你的志節像太陽,像月亮,發出光芒。像開花的樹木,結實顆顆飽滿。

望著汨羅江,心中唏噓,神思飛越。我借用白茅等微薄的祭品獻給您,即使沾染上塵土也沒有關系,而用它們來表明我對您的一片忠心卻不可或缺啊!

10、有哪本古書系統講中國古代教師和學校制度的?

《學記》是我國最早的一篇教育專著。全文只有一千二百二十九個字,對教育目的、學校制度、教育原則、教學原則、教學方法,以及教師的作用等問題,都作了比較全面的系統的論述,寫得非常精練,非常深刻。歷代封建統治者都把它奉為經典,用以指導設學施教,對我國古代教育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學記》是我國古代教育論著中的一份珍貴的歷史遺產,是我們研究中國古代教育的寶貴文獻。


《學記》提出了「尊師重道」的思想,是可貴的,在中國教育史上曾起過積極的作用。《學記》既然把學校教育當做「建國君民」的重要武器,因而對於執行教育工作的教師,必然給予崇高的社會地位。「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屍,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學記》)這就是說,教師的地位同神聖的祭祖禮儀中的「屍」一樣受到尊敬。封建統治者對於自己的臣民,只有在他們「為屍」或「為師」時,才不以臣禮對待他們。雖然天子為「貴」,也須免除老師對自己「北面而朝」的臣下之禮。
封建社會的「尊師重道」,其目的在於把教師當作整個封建思想體系的代表,企圖通過「尊師」來尊重封建的「道」,維護封建統治。因為只有「尊師」才能「重道」。所以《學記》說:「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這個「尊師重道」的思想,被秦漢以後兩千多年的專制統治者利用為進行統治與鞏固統治的武器之一。但就《學記》提出對教師應嚴格要求,並號召社會上尊師這一點來說,直到今天,還是值得我們珍視的。

《學記》關於教育制度和學校管理方面總結的主要經驗為:
一是健全學校教育制度。《學記》記錄了中國古代學校制度。「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這說明,中國古代,也曾廣設學校以施行教育,它的制度,是每二十五家設立「塾」,以教閭巷中各家的子弟;每五百家為黨,黨內設立「庠」,以教閭塾中所升入的子弟;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遂(即術),遂中設立「序」,以教黨庠中所升入的子弟;天子的首都或諸侯的國都,設立大學,以教天子諸侯等貴族的子弟和遂序升入的學習成績優秀的子弟。由此可見,古人對於學校的設置,是按照行政區劃層層設置的,十分周全,這也是政教關系十分密切的一種反映。
二是嚴格考試制度。《學記》曰:「比年入學,中年考核。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大學每年有新生入學,每隔一年要考查他們的學業成績。第一年,考查他們是否能分析經義和章句。辨別自己的志願,決定學習的趨向。第三年,考查他們能否專心學業和同學之間是否融洽,共同研習。第五年,考查他們學識的廣博和親近老師的程度。第七年,考查他們議論學業是非能力,以及能否擇其善人為友;在這個學習階段內,他們如果都能達到標准,就叫做「小成」。到了第九年,就應該考查他們能否做到推理論事,觸類旁通。雖獨自立說,卻不違反老師的教誨,在這個學習階段內,他們如果能達到標准,就叫做「大成」。經過這樣學習後,將來就足以教化民眾而變易舊的風俗,並且使周圍的人心悅誠服,遠處的人響往來歸。這就是大學的教育宗旨。
《學記》在這里講的是大學的修業年限和視學制度。大學修業九年,分前七年後二年兩個階段。每兩年考查學生成績一次,每次考查都有重點,而且不僅考查學業成績,也考查操行成績。這可能是《學記》作者的設想,因為當時還不可能有學年制度、班級授課制以及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的教學計劃。然而這種設想也是可貴的。
三是重視開學典禮。「大學始教,皮弁祭萊,示敬道也」。這說明大學開學的儀式是很隆重的。在開學時,由官吏穿著禮服,供奉祭萊,舉行祭禮,以示尊師重道。「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在開學典禮時進行目的教育。要學生朗誦《詩經?小雅》中的《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首詩,表示君臣宴會作樂,上下和睦。教育學生學習是為了做官,管理國事。今天看來,這目的的本身不可取,但重視目的教育是對的。因為在隆重的開學典禮時進行目的教育可以使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取得良好的效果。這說明古人對目的教育是十分重視的。我國至今仍繼承了這種優良的傳統。
四是有嚴格的組織紀律。「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學生要按鼓聲打開書篋,如今天學生按著鈴聲上課一樣,可見學習紀律是嚴格的。目的是使他們重視學業。至於「夏楚二物,收其威也」的體罰制度,是封建社會的棍棒紀律,與我們今天提倡的自覺紀律是不相容的。
總之,《學記》在教育制度與學校管理方面的論述,有的到了兩千年後的今天仍有積極意義。由於時代、階級的局限性,有的今天看來顯然是不合適的,這並不奇怪。

《學記》的教學論思想,貫穿了一個基本精神:教師應啟發誘導,學生應積極思考,自覺學習,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
《學記》分析教與學是「學學半」的關系。第一個「學」字應讀「效」,是教的意思;第二個「學」字,是學習的意思。「學學半」是說教與學是一件事情的兩個方面,教學是兩個方面活動的統一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質量的好壞,一方面在教,一方面在學,學習的人,也是一方面靠人來教,一方面靠自己去學。教師雖然以教人為主,但遇到困難的時候還必須加強自學。所以教師也是教人和自學兩方面的結合。
人的發展是受遺傳、環境和教育三個基本因素所制約的。究競哪一個因素起主導作用呢?歷史上的教育家曾經爭論不休,它反映著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種世界觀的尖銳斗爭。《學記》對這個問題作出了科學的回答。「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學記》的用意是強調「學」。說明人是「學而知之,」而不是「生而知之」。這個觀點,無疑是正確的。在兩千多年前,《學記》就肯定了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這是難能可貴的。
教學是師生雙邊話動。不僅要有救師的積極性,還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主要是開動腦筋思考問題。歷代教育家普遍重視學生的思考活動,要求他們把「學」與「思」緊密地結合起來。 《學記》對「學」與「思」的關系,認為既學且思,學思結合。這種學思並重的思想,對於後來的教學理論和實踐曾發生過深刻的影響。《學記》從啟發誘導和學思結合的指導思想出發,提出了一系列的有益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關於教學原則有如下幾條:
(—)啟發誘導原則
啟發誘導的原則,現在通稱啟發性原則。可以說它是《學記》中最基本的一個教學原則。
《學記》作者說:「君子之教,喻也。」所謂「喻」,在這里可以說是啟發誘導的意思。《學記》認為教師教學的基本特點是要善於啟發誘導,並進一步說:「能博喻然後能為師。」只有善於多方啟發誘導的人才能當教師。可見把啟發性原則提到很高的高度。《學記》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觀而弗語」、「開而弗達。」就是說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經常加以檢查指點,啟發誘導,但不要灌輸,不要包辦代替,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

(二)教學相長原則
學無止境,教也無止境。教師應當堅持教學相長的原則。《學記》作者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日:教學相長也。」可見《學記》不僅提出了教學相長的原則,而且還從教與學兩個方面精闢的論述了這個原則:
首先,從教師方面講:「教然後知困。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教的過程也就是學的過程,教與學是彼此相長、互相促進,不斷提高教學的水平。教師通過教學感到困難,發現自己知識的不足,從而督促自己再努力學習提高。這種情況,凡是從事過教學工作的同志幾乎都有這種體會。開始時認為自己差不多了,教課沒有問題,但一到上課,就感到有些地方講不清楚,更不能深入淺出的生動傳授知識,這時才體?階約夯購懿還唬?枰?樾難?埃?餼褪恰敖倘緩籩?А!薄爸?А比緩蟛拍堋白鄖俊薄?BR> 其次,從學生方面講:學生從老師的教中獲得知識,但需要自己刻苦鑽研,努力學習,才能不斷提高,不限於師雲亦雲。學習是一種實踐活動,通過學習實踐才能體會到學習的好處和難處。愈學興趣愈高,眼界愈開闊,也就愈感到自己的貧乏,從而發奮「自反」,求得長進。所以說:「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學然後知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根據上述理解,可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需要不斷學習,除了學習書本,師生還要互相學習,特別是教師要注意向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習,共同提高。「故曰:教學相長也。」《學記》提出的「學學半」的主張也是對「教學相長」思想的高度概括。
《學記》提出的教學相長原則,具有辯證法思想因素,它發揮了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思想,揭示了教學工作中的客觀規律。
(三)循序漸進原則
《學記》對於循序漸進的論述,比我們通常說的系統性原則,含意要廣,內容要多。它包括了系統性、量力性、以及因材施教等原則的內容和要求。《學記》對於如何貫徹循序漸進的原則,提出了兩點要求:
首先,「學不躐等也」,教學要有系統性,教學的系統性,是科學知識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任何科學知識,都具有嚴密的邏輯系統,教材是有一定的連貫順序的,學生的學習是新知繼舊知,以舊引新,循序漸進。俄國十九世紀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教育家烏申斯基在論證系統性時曾說過:「當然,只有本著事物自身的合理的知識體系,才能使我們有充分的可能來掌握知識。一個人的頭腦如果充滿了許多零碎而不聯系的知識,就會象雜亂無章地堆著各種東西的倉庫,這里連倉庫主人也什麼都找不到。至於一個人的頭腦中只有體系而無知識,就象商店一樣,它的每個櫃子都貼著東西的標簽,但是櫃子里是空的。」(轉引自蘇聯達尼洛夫、葉希波夫編著《教學論》第197頁)烏申斯基的這段話非常生動形象的說明,教學不按部就班地系統地進行,就會「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陷入混亂的境地。只有掌握加法的概念和判斷,才能進而順次掌握減法和乘法的概念和相應的判斷推理過程;只有掌握了力的概念,才能進而順次理解重力、壓力。任何打亂知識的系統性,連貫性,超越學生的接受能力的做法,都是違反教學規律的。
其次,「不凌節而施」。這句話漢代鄭康成解為「不凌節,謂不教長者才者以小,救幼者鈍者以大也。」孔穎達解為「不凌節,謂年才所堪,不越其節,分而教之,所謂孫順也。」依照他們的解法,要從學生的年齡和才能出發,因材施教。《學記》說,「當其可之謂時。」這是孟子所說「時雨之化」的「時」,其意義是說,「教育工作必須及時進行,如果失之過早,它就不適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和需要。相反,如果失之過遲,則學生的要求可能已經消失,也不容易使他們接受。這樣不合時機的教育,《學記》認為,必然是『勤苦而難成』,達不到教學的預期的效果」。所以《學記》提出「不凌節而施」的要求。「不凌節」就是教學不要超越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要教小的、鈍的學生太多太深的知識,超越他們的接受能力,使學生「吃不了」;也不要對大的、有才能的學生,教的太淺太少,使他們「吃不飽」。《學記》要求要在「節」的限度以內,做到「教不凌節」,「學不躐等」,循序量力地進行教學。《學記》主張「幼者聽而弗問」,為的是「學不躐等也」。「良冶之子」之所以「必學為裘,」「良弓之子」之所以「必學為箕」,「始駕馬者」之所以要「反之,車在馬前」,都是說明要在「節」的限度以內循序漸進而不「凌節」的意思。《學記》反對「及其數進而不顧其安」(只顧趕進度,不管學生能不能接受),因為它違背循序漸進的原則,「凌」了「節」。誇美紐斯曾說過:教材講解要注意一貫性和連續性。並提出「使先學的東西為後學的東西開辟道路。」梁啟超講得更通俗:「求學譬如登樓,不經初級而欲飛升絕頂,未有不中途挫跌者。」(《教育政策私議》)孔於亦有「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的評論。(《先進》)中外學者這些話都說明,教與學要遵循客觀規律,循序漸進,要想「挾泰山以超北海」是做不到的。(《孟子?梁惠王上》)現在,有的學校搞突擊、搞競賽,搞題海戰術,片面追求升學率,都是違反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是不會取得什麼效果的。即使偶而見效,也決不會持之久遠,不少學生通過突擊升入大學後,功課跟不上,就是例證。殊不知「多則惑」,「欲速則不達」。
(四)「藏息相輔」原則
「藏息相輔」原則,也就是課內與課外、勞與逸相結合的原則。《學記》認為課內是在規定的時間傳授正課,「時教必有正業」;課外應有休息、游戲和作業,「退息必有居學」。《學記》還認為,正課固然重要,課外活動也是不可少的。因為課外各種有益的活動,不僅可以成為輔助正課的一種手段,而且可以引起學生對正課的興趣,加深對正課的理解。如果課外不學「操縵」(雜曲)、「博依」(歌詠)和「雜服」(灑掃)等技藝,課內就學不好「弦」(即樂)「詩」和「禮」。因此,必須要求學生做到課內課外相結合,勞和逸相結合。所以《學記》指出「不興其藝,不能樂學」。如果不提倡課外的技藝,學生就會學不好正課。因此,善於學的人,學習的時候,就努力學習;休息的時侯,就盡興地搞課外活動。「藏焉修焉,息焉游焉。」這樣使學生能夠「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過去學校一般不重視課外活動,新中國成立之後這種狀況雖有所改變,但還是對課外活動沒有足夠的重視。《學記》能在兩千年前,就強調了課外活動的重要性,這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現在的《教育學》,沒有把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列入教學原則,這是值得研究的一個問題。課外活動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安排得當,對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加速培養人才,是大有好處的。蘇聯現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他實驗的學校里,十分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在僅有六百多學生的學校里,課外活動小組就有一百二十多個。學生每天都有足夠的時間參與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這所學校為蘇聯培養了不少出色的人才。這個事實,充分說明,「藏息相輔」的教學原則的正確性和重要性,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五)「相觀而善」原則
《學記》提倡「相觀而善」。認為學友間要互相交往,以便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所以視學的時候要考查「論學取友」。在談到「藏息相輔」原則的作用時說它可以使人「樂其友」,並把「師」、「輔」(友)並稱。因為同學、朋友之間可以「相觀而善」,相互學習,相互切磋,人人都有優點。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只要善於「擇其善者而從之」,就可以得到長進。相反的情況,便是「獨學而無友。」一個人冥思苦想,有問題無處可商量,久而久之,成為「孤陋而寡聞」的井底之蛙。
但是,《學記》並不是簡單地認為學友間的任何交往都會是互進有益的,獲得「相觀而善」的好處的。相反它提醒人們,如果結交的是些酒肉朋友,整天言不及義,那就會使人忘卻老師的教訓,忘卻學習,荒廢學業。這就是「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所以,為了自己的長進,應注意結交好朋友,不要交壞朋友。這可以說是孔子「益者三友,損者三友」思想的發展。《學記》對這個問題的可貴之處,是首先看到交往的有益作用,加以肯定和提倡。而不是一葉障目,因噎廢食。這不能不說是《學記》的又一難能可貴之處。
(六)長善救失原則
《學記》對長善救失原則的論述,是積極的辯證的。它認為由於學生「心性」不同,「心之莫同也」,在學習上表現出四種不同類型的缺點:「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學記》可貴之處不只是在於概括地指出了學生學習上普遍存在的這四種缺點,更主要的是它進一步揭示了產生四種缺點的原因,提出了積極的辯證的教學方法。《學記》說:「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這段話說明兩層意思:一方面,由於學生個性的差異,學習的情況也不相同。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徵,「知其心」,「盡其材」,然後才能「救其失」。另一面,對學生的缺點要全面分析,既要看到壞的方面,也要看到好的因素。《學記》雖然沒有具體說明要發揚的是什麼,但古人的註解中有過這樣的解釋:「多寡易止,雖各有失,而多者便於博,寡者易以專,易者勇於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則善長矣」。意思是說,「或失則多」,學習中貪多務得是壞事,但也有其好的一面,就是有引向淵博的因素;「或失則寡」,學得過窄,孤陋寡聞是壞事,但也有其好的一面,就是也含有變為專深的可能;「或失則易」,輕率勇為是壞事,但也有其好的一面,就是包含有勇於進取的因素;「或失則止」,畏難而退是壞事,但也有其好的一面,就是有安分守己,導向扎實的可能。學生這些不正確的學習態度,歸納起來,「不是失之太過,就是失之不及」。就「多」、「寡」、「易」、「止」本身來說,是四種「失」。但就它們所包含的「淵博」、「專深」、「進取」、「扎實」的因素而言,又可以說是優點。好與壞,得與失是辯證的統一的。所以,教師一定要全面的看問題,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要有「兩點論」。這樣,就可以針對不同的對象,根據他們「至學」的「難易」,資質的「美惡」,培養學生的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依靠優點,克服缺點,揚長避短,長善救失。這就是「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學記》對這個原則的闡述,既包含重視正面教育的意義,又包含有因材施教的思想,是極其可貴的。
至於《學記》對教學習方法的論述,不甚具體。一般是結合教學原則來談的。現歸納為講解、問答、練習和類比四種方法,分述於後:
(一)講解法
教學離不開講解,講得好壞,除了正確地掌握內容以外,關鍵就在於教師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嚴密地組織教材。因此,《學記》向教師提出了三點要求。
第一,「約而達」。就是說教師講課要扼要,將主要意思充分表達出來,不要羅嗦,更不要含糊不清,做到簡潔透徹、少而精。
第二,「微而臧」。教師講解要有重點,既要扼要,又要精闢;既要把教材的精華講出來,又不要平鋪直敘,平均使用力量。要做到「嘗一?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呂氏春秋》)
第三,「罕譬而喻」。意思是舉例不在多,卻很能說明問題。教學少不了舉例,「舉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要是例子典型,有代表性,用得恰到好處,就能化抽象為形象,化深奧為淺顯,開導阻塞,啟發思維。「例不在多而在精」。「例子多了,就會喧賓奪主,淹沒論點,學生只注意事例,不注意理論了」,就不能起到「喻」的作用。
有的教師只管抽象說教,不「舉事以類義」;有的教師舉例不當,事例不能說明問題;有的教師用例太多,淹沒了論點;有的教師舉例過濫,使人眼花繚亂。……這種種不良作法,都可以從「罕譬而喻」中獲得有益的啟示。
(二)問答法
這個問題,《學記》是從兩個方面來論述的。
首先,如何提問。《學記》認為提問應由易到難,從容易的問題入手,易的決解了,難的也就容易解決。它認為一個善問的人應當像匠人攻伐堅木那樣,「先其易者,後其節目」。當然,也不排斥在某種情況下,有時是需要單刀直入,提問難點的。但一般來說,應按「先易後難,先簡後繁」的順序為宜。
其次,如何回答問題。《學記》指出要注意兩點:一是教師回答學生提的問題,要大小得當。如果學生問的問題小而淺,教師就不要小題大作,旁徵博引。如果學生提的問題大而深,教師就要深入地進行分析,作出正確的回答。學生回答老師的提問也是一樣,大小適宜。做到「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二是要求從容問答。提問題要從容,回答問題也要從容,這樣才能把道理說透。好象撞鍾一樣,只有從容地撞,才能「盡其聲」。「待兒從容,然後盡其聲」。這個生動形象而貼切的例子,對教學工作有深刻的意義。
(三)練習法
什麼是練習法?《學記》沒有作正面的回答和闡述,只是舉了「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三個例子,作出結論說:「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這段話的意思是:「優秀的冶金工匠的兒子,一定先學會用皮子鑲嵌成衣(知道怎麼成「形」);優秀的弓匠的兒個,一定先學會用柳條編織成箕(知道竹木之「性」);小馬學駕車與我們習見的情況相反,它是跟在車子後面的(知其所由)。人們懂得這三層道理,就懂得怎樣治學了。
從上述的三個比方中,可以分析出兩層意思:一是在練習法中,範例是很重要的。「良冶」、「良弓」、「大馬」?瞧鴝?δ咳鏡氖痙蹲饔謾6?橇廢壩ρ?蚪ソ??右椎僥眩?踴?∪朧鄭??上骯摺K?粵家敝?酉妊??茫?脊??酉妊????÷硐妊Ц?擔?褪欽飧齙覽懟U?綣湃慫?擔骸安僨???笙???矍Ы6?笫鍍鰲薄?BR> (四)類比法
《學記》還主張教學中多運用「比物丑類」,用同類事物相比較,使學生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樣不僅由此及彼,因理推論,鞏固消化運用已學知識,而且還能使學生擴展知識,獵取知識,發展能力。
《學記》對教學方法的論述,不僅體現了上述教學原則的精神,而且處處都貫徹了啟發誘導的指導思想,反對注入式、填鴨式的作法,這是非常可貴的,我們應該善於吸取並付諸實踐。

《學記》主要是從正面論述了教學理論、原則和方法。除此之外,還結合實際,從反面批評了當時教學的缺點及其不良後果,增強了正面論述的說服力。這里引用《學記》批評當時教學弊端的一段原文,其見解是十分精闢而中肯的。
「今之教者,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其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這段話,很生動地指出了當時教學的五大弊端及其不良後果。
一曰「呻其占畢」。教師只顧朗讀課文,不求學生理解其意義。
二曰「多其訊言」。教師一味注入灌輸,不考慮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三曰「及其數進而不顧其安」。就是教學只顧趕進度,不管學生能不能接受和消化理解。
四曰「使人不由其誠」。教學不從學生的志趣出發,沒有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
五曰「教人不盡其材」。教師沒有因材施教,就不能發展學生各人的才能,埋沒人才。
由於這五大弊端,所以教學的效果與人的願望相反,造成了不良的後果。使學生厭惡學習;怨恨教師;苦於學習的困難,「苦其難」;不了解學習的目的和作用,「不知其益」。這樣學生即使畢了業,很快就會忘得一干二凈,學了等於沒有學,「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由此可見,教學方法是多麼重要啊!
《學記》批判了當時教學上存在的只注意背誦、灌輸、趕進度,而忽視啟發誘導,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注意因材施教等不良的現象,「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領先的。」(《中國古代教育史》第156頁)《學記》這些深刻的見解,雖然是針對兩千年前的情況而談的,但聯系今天的教學情況來看,還是很值得借鑒的。如有的老師總想多教些知識給學生,認為「多講多得,少講少得。」在教學中往往只顧抓時間,趕進度,滿堂灌,而忽視啟發誘導學生獨立思考,領會叫材,學生並沒有因教師的「多講」而「多得」,反而阻塞了學生思維的發展。這些老師主觀上是想為四化建設早出人才,快出人才,但客觀效果是否符合主觀願望呢?我們從《學記》的論述中,不是能得到足以移情益智的啟發嗎?
總的來說,《學記》總結了我國古代教育工作者的寶貴經驗。「可稱為中國古代教育學的雛形。」所以,我國歷代學者對於《學記》都曾給以很高的評價。清朝學者陳澧曾指出:「若以此為法,學術由此而盛,人才由此而生矣。」(《東塾讀書記》)當代教育史學家和教育理論家也都認為《學記》不僅是中國的一篇最早最完備的教育文獻,也是世界的一篇最早最完備的教育文獻。顧樹森說:《學記》是「中國教育史甚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篇非常輝煌的有關教育理論和方法的偉大著作。」《學記》所論述的教育思想。特別是教學論部分,不少是符合教育和教學的一般規律的,並具有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至今仍有積極意義,堪稱是「中國教育史上極為輝煌的遺產」。(沈灌群《中國古代教育和教育思想》第46頁)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