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婚紗禮服 » 中國式禮服

中國式禮服

發布時間: 2022-11-22 20:20:27

1、漢服有哪幾種?

「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

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漢服具備特點形式,其基本特徵是交領、右衽、系帶、寬袖,又以盤領、直領等為其有益補充。

常被漢服興者們穿著的漢服款式有:曲裾、直裾、高腰襦裙、襦裙、圓領袍衫、褙子、朱子深衣、玄端等。

(1)中國式禮服擴展資料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漢服定型於周朝,傳承於秦朝。漢代衣冠直接繼承自秦朝,如漢蔡邕《獨斷》卷下:「天子常服,漢服受之秦」。漢朝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

漢服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

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綉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基本結構

漢服採用幅寬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為領、襟、衽、衿、裾、袖、袂、帶、韍等十部分。取兩幅相等長度的布,分別對折,作為前襟後裾,縫合後背中縫。

前襟無衽即為直領對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為兩幅衽,縫在左右兩襟上,則為斜領右衽衣。前襟後裾的中縫稱為裻,即督脈、任脈,衽在任脈右mai,故稱右衽。

裾的長度分為腰中,膝上,足上。根據裾的長短,漢服有三種長度∶襦、裋、深衣。袖子與襟裾的接縫稱為袼,袖口稱為祛。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

交領右衽

漢服中左側的衣襟與右側的衣襟交叉於胸前的時候,就自然形成了領口的交叉,所以形象地叫做「交領」;

交領的兩直線像交於衣中線左右代表傳統文化的對稱學,顯出獨特的中正氣韻,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如果說漢服表現天人合一的話,交領即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與正。而袖子,則是圓袂,即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這種天圓地方學在漢服上的表現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體現。

漢服的領型最典型的是「交領右衽」,就是衣領直接與衣襟相連,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側的衣襟壓住右側的衣襟,在外觀上表現為「y」字形,形成整體服裝向右傾斜的效果。

衽,本義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將右襟掩覆於內,稱右衽,反之稱左衽。這就是漢服在歷代變革款式上一直保持不變的「交領右衽」傳統,也和和中國歷來的「以右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

另外一種作為「交領」補充的是「直領」和「盤領」。直領就是領子從胸前直接平行垂直下來,而不在胸前交叉,有的在胸部有系帶,有的則直接敞開而沒有系帶。

這種直領的衣服,一般穿在交領漢服外面,像罩衫、半臂、褙子等日常外衣款式中經常運用。盤領是男裝中比較多見的一個款式,領型為盤子狀的圓形,也是右衽的,在右側肩部有系帶,在漢唐官服中採用,日常服中也有盤領款式。

褒衣廣袖

漢服自古禮服褒衣博帶、常服短衣寬袖。與同時期西方的服裝對比,漢服在人性方面具有不可爭辯的優異性。當西方人用胸甲和裙撐束縛女性身體發展時,寬大的漢服已經實現了放任身體隨意舒展的特性。

漢服的袖子又稱「袂」,其造型在整個世界民族服裝史中都是比較獨特的。袖子,其實都是圓袂,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袖寬且長是漢服中禮服袖型的一個顯著特點,但是,並非所有的漢服都是這樣。

漢服的禮服一般是寬袖,顯示出雍容大度、典雅、莊重、飄逸靈動的風采。一直以來,漢服袖子的標准樣式就是圓袂收祛,先秦到漢朝所反映的實物無一例外都是如此。一直以來,除了唐以後在常服中有敞口的小袖外,漢服袖的主流依然是圓袂收祛。

「袖寬且長」是漢服禮服袖型的主要特點,但不是唯一的款式特點,漢服的小袖、短袖也比較多見。主要有這幾種用法:參與日常體力勞動的庶民服裝、軍士將領的戎服、取其緊袖保暖的冬季服裝等。

有時候歷史上各朝代的經濟文化和審美關注不同,在袖型上也有不同的表現,比如:漢唐時期貴族禮服多用寬廣大袖,宋明時期的常服褙子多用小袖。

系帶隱扣

漢服中的隱扣,其實包括有扣和無扣兩種情況。一般情況下,漢服是不用扣子的,即使有用扣子的,也是把扣子隱藏起來,而不顯露在外面。一般就是用帶子打個結來系住衣服。同時,在腰間還有大帶和長帶。所有的帶子都是用製作衣服時的布料做成。

一件衣服的帶子有兩對,實用性的,左側腋下的一根帶子與右衣襟的帶子是一對打結相系,右側腋下的帶子與左衣襟的的帶子是一對相系,將兩對帶子分別打結系住完成穿衣過程。

另外一種是腰間的大帶和長帶子,它不僅有實用性,而且有裝飾性,另外還有象徵性意義,象徵著權力。漢服的大帶與和服相比,和服的更寬。

2、八位婚禮中式禮服最美的女星,陳紫函中國風十足,你肯定不知道誰最有氣質?

中式婚服是中國一種比較傳統、喜慶的服飾,包含了許多中國傳統的刺綉,綉花的每一針都代表對新人的美好祝福。很多人在結婚出閨房時選擇秀禾服,明星也不例外。娛樂圈大部分女星在結婚時都會准備三套衣服,中式禮服、婚紗、敬酒服,她們的服飾都出自名設計師之手,款式特別精美,更是代表著她們夫婦的意義。

劉詩詩婚禮的中式禮服很是素雅,主要是使用了銀線,立體刺綉的七分袖,並且它有個很霸氣的名字「潮綉裙皇」,整套禮服金銀絲線穿插交織,三維立體龍鳳紋刺綉栩栩如生,與她的氣質也很搭,更襯詩詩端莊優雅。唐嫣婚禮的中式禮服大部分都是用金線綉上去的圖紋,胸前滿滿的金線圖騰,這件秀禾刺綉密度非常高,均是純手工一針一針縫制,滿滿的高級感和奢華感。衣服真的非常華麗,但是卻又不失優雅。

陳紫函婚禮穿著一身大紅色中式禮服,很是喜慶,除了傳統刺綉的龍鳳呈祥以外,袖口和上衣邊上彩色喜字刺綉很是特別了,精緻的刺綉也透露著濃濃的中國風,流蘇式的鳳冠盡顯女人味,也映襯了她妖艷的紅唇和白皙的皮膚。陳妍希婚禮身穿一身橘色鳳彩裙褂,面料採用的是義大利緹花面料,運用了獨特的平金攆綉手法,工藝平展細密,均勻亮澤。金綉鳳紋刺綉,盡顯精美華麗,配以輕盈百褶裙,凸顯時尚效果。

中式禮服,將傳統之風寄於一針一線之中。每一件中式禮服,不僅寄予了傳統歷史文化對婚禮的祝福,也給每一對新人留下最為動人的新婚記憶。

3、中國式嫁衣,不同朝代色彩搭配,你認為哪種更潮?

在我們印象當中古代女子甚至八九十年代,女人出嫁都是穿著大紅嫁衣,有些北方地區還披著大紅蓋頭,那麼在我國古代各個朝代的女子出嫁婚服又是怎樣的呢?在古代《禮記.郊特牲》中有記載:"說婚禮不用樂,幽陰之義也",意思就是說當時也相當重視婚禮,人們辦婚禮不奏樂,一切講究低調,所以新娘出嫁不用紅色,原因是因為太搶眼,不用紅色那用什麼顏色呢?

《儀禮.士婚禮》中有記載:從周朝開始,很長一段時間里,這婚服的色彩遵循的是“玄纁制度”,婚禮當天新郎官頭戴“爵弁”,身穿"玄端禮服",新娘則穿“玄色純衣纁袡禮服”,玄纁指的是黑色和淺紅色的搭配,黑色為主,淺紅色為輔,比如電視劇《羋月傳》中羋姝嫁給秦王嬴駟的禮服就是如此。

黑色的禮服看起來有些深沉,為啥周朝王朝婚禮禮服要選擇黑色呢?在周朝人眼中,黑色最為尊貴,玄纁為天地之色,玄為天的顏色,纁為大地的顏色。

隨著朝代變更,古人對嫁衣的色彩喜好也慢慢變更,到了魏晉南北朝玄纁色嫁衣不再受歡迎,而是喜歡上了白色嫁衣,據晉朝古書《東宮舊事》記載:“太子納妃,有白紗,白絹紗,並紫玉維”,有點奇怪的是從古至今都有白喪紅娶的說法,為什麼南北朝的人結婚卻偏愛白色嫁衣,因為在當時人們熱愛玄學,追崇以人為本、返璞歸真、清新淡雅的境界,而白色尤其是無暇的白色正是這種意境的最好體現。白色嫁衣穿著有一股仙氣。

隋朝之後,歷史上最大膽最奇葩的婚服配色:紅配綠,新郎穿緋紅色的袍子,新娘穿青綠色的衣裙,這可謂是將中國古代婚服推上了潮流的浪尖,並將這種時尚一直持續到了宋朝,比如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六姑娘和顧廷燁的紅配綠婚服,歷史背景正是北宋。

那為什麼當時流行這種“紅男綠女”,原因是當時朝廷頒布了一項極其重要的制度:科舉制度,男人這個時候都喜歡紅色,代表地位和成功,青衣黛眉多用來形容女子的婀娜與美麗,所以女子的嫁衣就成了青綠色。

這之後到了明朝,有趣的是婚服配色來了個對調,由紅男綠女變成了紅女綠男,新郎穿青綠色狀元服,新娘則頭戴紅蓋頭、身穿紅褙子、紅羅裙,直到清朝男女才開始都穿紅色婚服,今天的中式婚禮也就是從那個時候傳承過來的。

無論是黑配紅,還是白紗裙,紅配綠,亦或是紅配紅,有一點始終沒變:那就是對婚姻的期盼,對幸福的渴望。對於婚服色彩的搭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不知道看完這篇文章後,大家更鍾意哪個朝代當時婚服的潮?

4、結婚禮服有哪些種類

不同的土壤孕育不同的文化,在西方,最傳統的結婚禮服是婚紗,而在我國,中式結婚禮服種類眾多,包括龍鳳褂、旗袍、秀和服、鳳冠霞帔和漢服等等。新娘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身材和喜好來選擇最合適的禮服。

1、龍鳳褂

龍鳳褂是一種金銀線刺綉而成的龍鳳圖案禮服,其多端莊華貴,需要匠人精心打造。因而,新娘們穿上略帶收腰的直筒狀褂裙,能夠極好地展示出新娘們的姣好身姿和樣貌。而龍鳳褂本身又有小五福等五種具體款式,而每種款式的手打打造價格不定,最高者一件需要十幾二十萬元。

2、旗袍

旗袍不僅能展示出女性的曼妙身材和姣好面容,還是我國的國粹和珍貴的藝術品,因而旗袍一直也是我國女性最喜歡的結婚禮服之一。

3、秀和服

秀和服不是最傳統的結婚禮服,而是電視劇《橘子紅了》帶火了的一件中國現代戲服。不過,由於其具有親和力的設計以及滿滿的中國元素,一躍成為很多新娘偏愛的結婚喜服。而且,秀禾服卡款式具有揚長避短的作用,能夠遮掩飾新娘身材的缺陷,從而最大程度地展現新娘的嬌美。

4、鳳冠霞帔

對於很多人來說,鳳冠霞帔就是最傳統的中國式結婚禮服,因為在大多古裝劇中,鳳冠霞帔就是新人結婚的標配。但是,在古代,只有富家官家女子才能身著鳳冠霞帔出嫁,代表的也是一種榮耀和身份。

5、小鳳仙

小鳳仙作為中式禮服的一種,最早是由清代滿族人的長袍演化而成,屬於一種新派裙褂。這種禮服設計的十分時尚,穿上去很修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小鳳仙是所有中式禮服中價格最便宜的一種。但是,就傳統風俗來說,在古代,小鳳仙都是妾室所穿的。新娘也只是在出門時穿一下,在舉行結婚大典時還應該換上更正式而寓意好的喜服!

6、漢服

漢服的款式有很多種,而且根據其整體結構又可以分為禮服、常服、特種服飾三大類。據了解,漢服主要是纁紅色衣緣的玄黑色絲質深衣,外觀上是採用流線型剪裁和束腰設計,這樣能夠很好地修飾新娘的體型,把女性的曲線凸顯出來,從而增加新娘的氣質。

5、中式禮服穿搭有講究 這些中式禮服不能穿

隨著越來越多的新人喜歡中式婚禮,相比西式婚禮,中式婚禮的講究就比較多。尤其是禮服的選擇上,不能隨便選擇。那麼,哪些中式禮服不能穿?中式禮服穿著禁忌有哪些呢?

一、忌穿小鳳仙

小鳳仙是改良版的旗袍,在古時候是側房或小妾入門時才會穿的禮服,正房是不會穿的。所以在挑選中式禮服時最好不要選小鳳仙,可以優先選擇龍鳳褂和秀禾服。

而且小鳳仙禮服一般是由織錦面料製成,刺綉和做工都遠不如龍鳳褂和秀禾服,穿上身的效果不夠大氣,不太適合婚宴這種正式又隆重的場合。

二、龍鳳褂圖案不對稱

龍鳳褂的襟口是對襟,講究「正房」的氣派,所以其正面的圖案應是左右對稱一致的。假如兩邊刺綉花紋差異過大,說明這不是件正宗的龍鳳褂,不建議選擇。

三、禮服不能有口袋

結婚時穿的中式禮服是不宜有口袋的,否則意味著帶走娘家人的財運,寓意不太吉利。雖然這是民間的一種說法,但是結婚當天萬事都圖個「吉利」,所以新人適當遵循下傳統,討個喜慶的好彩頭,也未嘗不可。

四、忌穿兩次嫁衣

傳統的中式禮服,有「嫁一次、著一次」的說法,所以提倡結婚當天穿的中式禮服只能穿一次,脫掉後就不要重新再穿上,寓意著一段婚姻能一輩子攜手到老。否則穿兩次相當於一天之內嫁了兩次,不吉利。

五、不要披散頭發

古代女子嫁人後,都會將頭發盤起來,束發結簪,是成為人婦的象徵,所以舉辦中式婚禮的新娘也可以遵循中國傳統的婚嫁習俗,將頭發盤成發髻。這樣還能顯得新娘更加成熟大氣,比垂發更有氣勢。

六、忌穿舊鞋黑鞋

除了租用的婚紗禮服,新人在婚禮當天的服飾最好都是全新的,寓意新的開始,未來的婚姻生活能紅紅火火。

另外搭配中式嫁衣,鞋子最好選擇紅色或金色,搭配禮服的顏色會更加和諧,不要選擇黑色婚鞋,因為在中國傳統思想中,黑色有不吉利的意思。

以上就是哪些中式禮服不能穿?中式禮服穿著禁忌的內容。中式禮服款式有很多,新人們在選擇時一定要了解其中的禁忌,避免選錯哦!

6、中國禮服

這個現在還在爭議中,單論漢族人的話肯定就是漢服了,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傳回統禮服樣式。
旗袍答顯然只有女的能穿而且已然淪為服務員款式如果你出去吃飯不想被叫住上茶領位的話建議不要選擇中山裝和旗袍……
你可以根據要出席的場合和社交需要選擇禮服款式,如果你要出席西式晚宴的話穿漢服或者其他民族傳統服飾就略有點打眼了,但是傳統節日的家宴就很合適。
就現狀來講,大部分社交場合大部分人都仍著西服禮服出席。

7、漢服的主要禮服有哪5種

漢服禮服主要有以下5種:

1、三重衣禮服 : 廣袖的中衣、三件以上廣袖上衣、單片裙。

2、襖裙 : 琵琶袖+馬面裙袒領錦半臂裙。

3、結婚禮服(漢服婚禮) : 主要特色紅色(漢制:紅黑搭配,唐制:紅男綠女,明制:紅色)。

4、祭祀禮服(玄端)。

5、喪服(純黑或純白色)。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

(7)中國式禮服擴展資料: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綉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與漢人一詞類似,漢服中的「漢」字的詞義外延亦存在著由漢朝擴大為整個民族指稱的過程。如《馬王堆三號墓遣冊》關於「漢服」最早的記載:「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 中的「漢服」是指漢朝的服飾禮儀制度,即《周禮》《儀禮》《禮記》里的冠服體系;而成書於唐朝的《蠻書》的記載:「初襲漢服,後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其餘無異」中的「漢服」指的則是漢人的服飾禮儀制度 。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因此後來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 ,於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聖的。漢服還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徵。

8、漢服的分類

漢服的分類很多,從先秦到清朝每個時代都不同,常被漢服復興者們穿著的漢服款式有:專曲裾、屬直裾、高腰襦裙、襦裙、圓領袍衫、褙子、朱子深衣、玄端等。
●曲裾:流行於秦漢時期,到隋唐基本絕跡,到明朝已屬於「古裝」 。
●直裾:流行於秦漢時期,後來衍生出多種款式,如直裰、直身等。日本和服很大程度上學習於此款。
●高腰襦裙:隋唐女子流行時裝,同期流行的貴族釵鈿大禮衣,就是現在日本和服十二單的鼻祖。同時,高腰襦裙的款式,對韓國朝鮮服飾也有深遠的影響。日本和服在唐朝基本定型。
●襦裙:作為女子服裝,她幾乎在各個朝代都是基本款式。
●圓領袍衫:自唐起,基本成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有資格穿著的款式,宋明官服基本都是圓領的。並且明朝時期,韓國李氏王朝的朝服幾乎就是照搬明朝。韓國的韓服就是在明朝最終定型的。
●褙子:宋明時期的流行時裝,宋朝流行大袖褙子,接縫處基本鑲花邊,明朝流行小袖褙子。
●朱子深衣:即,將傳統的上衣下裳分開剪裁,但縫合成一個整體名為深衣。朱子深衣一般為學者所服。
●玄端:中國式燕尾服,傳統大禮服。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