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婚紗禮服 » 加冕禮服

加冕禮服

發布時間: 2022-11-17 03:55:49

1、何為冠,何為冕,何謂笄,何為"右衽",何為"高冠博帶

冠是古代成年貴族男性帶在頭上的東西,用來束發的同時也表明身份。加冠表示古代貴族男性成年。

冕是皇帝的帽子,漢朝唐朝時期皇帝穿大禮服時戴的,平頂,前後垂著一串串珠子。加冕表示皇帝登基。

笄,是古代成年女性束發的東西,及笄常用來表示女性已經成年。

2、關於拿破倫的嘉勉儀式

一、首先:有三個錯別字哦。
「拿破倫的嘉勉儀式」應該是「拿破崙的加冕儀式」。

二、關於拿破崙的加冕儀式。
1804年12月2日清晨,寒風裹攜著雪花穿過巴黎的大街小巷。參加拿破崙登基典禮的客人從凌晨6點開始就已經陸續從家裡出發,前往巴黎聖母院。聖母院的工作人員還在緊張地做著最後的准備工作,務必使每個細節都萬無一失。事實上,從5個月前開始,他們就已經為此而忙碌,登基典禮上的每一個步驟與細節都由通曉禮儀的資深外交官——一名舊王朝的後裔精心設計。
雖然天氣寒冷,整個巴黎城還是萬人空巷,50萬名市民幾乎全都聚集到了從杜伊勒里宮(拿破崙的寢宮)到巴黎聖母院沿路的兩邊,甚至連沿街陽台和窗口的位置也被高價出租給瘋狂的市民。圍觀的人群顯得很安靜,對即將開始的典禮,人們的好奇多於興奮。
上午9點,教皇庇護七世准時從下榻的杜伊勒里宮出發。他乘坐的馬車由法國騎兵隊護送,按照慣例引領儀仗隊的是教皇的使節——但這次的使節卻騎在一頭驢子的身上。這項故意的安排引起了兩旁市民一路的嘲諷和譏笑。
拿破崙從來都不喜歡羅馬教廷,但為了使自己的統治能因得到教會的支持而變得穩固,他還是選擇了像曾經建立歐洲帝國的查理大帝那樣接受教皇的加冕,只是他不會自己前往梵蒂岡,而是希望教皇能親自來巴黎。
早在8月份,教皇已經接到了拿破崙的邀請。他本來不想答應這個法國人的「無理要求」,但與拿破倫邀請他的原因類似的是,教皇考慮到妥協可能改善教會在歐洲受革命浪潮影響日漸衰退的處境,而且說不定還能趁機討回被法軍佔領的封地。他最後還是答應在11月初前往巴黎,為此,皇帝的登基典禮不得不從拿破崙最喜歡的11月9日(霧月革命紀念日)推遲到12月2日舉行。
11月25日,拿破崙身穿獵裝,在巴黎郊外的楓丹白露迎接教皇的到來。相互擁抱之後,拿破崙的馬車突然開始前行,他自己則率先從一側跳上馬車,然後才邀請教皇上來——孰尊孰卑一開始就被安排得清清楚楚。
12月2日正午12點,幾束溫暖的陽光穿透了巴黎市蒼白陰冷的天空。拿破崙和約瑟芬金碧輝煌的馬車剛剛緩緩駛到巴黎聖母院,而庇護七世此時已經在清冷的宮殿里等待了將近兩個小時。
巴黎聖母院,這座從1179年開始就見證法蘭西歷屆國王加冕儀式的宮殿,只是當初為典禮選擇的場地之一。另外還有一個選擇是巴黎練兵場,那裡曾經舉行過很多革命慶典,但是被拿破崙拒絕了。德國歷史學家富爾克·烏里希認為,這個「暴發戶」是因為擔心自己身穿華服出現在這里會受到民眾的嘲笑,所以最後還是決定在巴黎聖母院舉行典禮。這里的好處是,既可以方便為那些參加典禮的要人提供服務,同時又可以有效地和圍觀的群眾拉開適當距離。為了這場典禮,巴黎聖母院附近的街道重新鋪設石塊,路邊整棟的房子被拆毀,以便為當天的儀仗隊騰出地方。
加冕
拿破崙在宮殿門口披上沉重的冕袍,與拖著長長裙裾的約瑟芬一起,走進巴黎聖母院。
幾乎所有的歷史學家在描述這次盛典時,都稱之為是一次精心安排的「舞台劇」。在典禮舉行的幾個星期以前,拿破崙和他的妻子約瑟芬已經藉助玩具娃娃和模型熟悉了典禮上的每一個細節。
空曠的大廳里,191名來自歐洲各地名門望族的嘉賓個個身穿華服,他們被專門邀請來參加這次登基大典。這也是為了向他們展示拿破崙的帝王威嚴。
拿破崙兩年前從義大利帶來的音樂家專門為這次的加冕彌撒、儀仗隊表演以及典禮的各個環節作曲,為之演奏的是兩個分別由4支合唱團和300名演奏者組成的樂隊。
設計禮服的宮廷畫師據說是從文藝復興時代人們的穿著中得到的靈感,為拿破崙設計了束腳的褲子,西班牙風格的背心以及絲絨帽子。放在聖餐台上的王冠用黃金打造,是仿古羅馬式的桂冠造型。
坐在聖餐台前等候加冕的拿破崙,身著鑲嵌著銀鼬皮的紫色天鵝絨禮服,佩戴著據說是查理大帝登基時曾經用過的寶劍,手執權杖。按照拿破崙的計劃,這些裝飾應該讓它看上去更有威力。但是按照歷史學家羅曼·萊克的理解,「此時他臉上卻表現出一種少有的不自信和僵硬,他似乎是被自己的威嚴給壓倒了。」
彌撒過後,教皇為拿破崙夫婦的頭上和手心分別施了塗聖油禮,並且為他們的王冠賜福。關於加冕的那一刻,史學界最新的一種說法是:拿破崙自己從聖餐台上拿過桂冠,親手為自己戴上。這是事先同教皇商定好的。而之前由法國19世紀另一位歷史學家提出的說法是:拿破崙從教皇手中搶過王冠,戴在了自己頭上。後一種說法因為富於戲劇性,傳播的范圍似乎更加廣泛。
整個加冕儀式持續了整整4個小時,在沉重的禮服下,拿破崙自己也不時表現出睏倦的表情,好幾次控制不住地打著哈欠。幾乎所有在場的嘉賓後來都抱怨這個加冕儀式過於冗長,而巴黎聖母院的宮殿也太過寒冷了。
10年之後,歐洲反法聯盟攻入巴黎,拿破崙被迫退位。1815年,重返巴黎的拿破崙最終兵敗滑鐵盧,「百日王朝」結束,波旁王朝復辟,拿破崙被驅逐到大西洋上的孤島聖赫勒拿島了卻殘生。
三、拿破崙生平:
●1769年8月15日出生在科西嘉島

●1793年拿破崙成為法國大革命時期羅伯斯庇爾領導的革命黨雅各賓派的擁護者。

●1795年拿破崙率兵平定巴黎的貴族暴動,之後升為軍隊主帥。

●1796年與約瑟芬成婚,在義大利戰役中戰勝奧地利人,把法國疆域向西南方向擴展。

●1799年歐洲各國第二次組織反法聯盟,法國漸入下風。

●1804年通過全民公決,拿破崙成為法國皇帝。

●1805年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擊敗俄奧軍隊。

●1806年奧地利和普魯士拒絕加入拿破崙保護下的萊茵聯盟,法軍攻入柏林。

●1808年法國軍隊佔領西班牙,國王被迫退位。

●1809年奧地利在瓦格拉姆戰敗,被迫讓出大片國土。

●1810年拿破崙在跟不能生育的約瑟芬離婚不到一年之後,迎娶奧地利奧格斯堡王

朝的公主瑪麗·路易斯為妻。

●1812年拿破崙雖然帶著大批軍隊到達莫斯科,但是在艱苦的自然環境之下被迫撤

退。法軍在長途跋涉之後幾乎全軍覆沒。

●1813年普魯士、俄羅斯、大不列顛、奧地利、瑞典結成聯盟,在萊比錫與法軍對

決,在這場號稱為人民戰役的戰爭中,法軍失敗。

●1814年聯軍攻入巴黎,拿破崙退位。

●1815年拿破崙帶著700名士兵重返巴黎,建立百日王朝。最

後兵敗滑鐵盧,被驅逐到大西洋上的孤島聖赫勒拿島。

●1822年5月5日,拿破崙在聖赫勒拿島上去世。

●1840年拿破崙的遺體被運回巴黎,下葬榮軍院。

3、古代男子冠禮的儀式是怎麼樣的?有哪些細節和禮儀?

1.男人的加冕儀式往往在家族的祠堂里舉行。加冕儀式的日期一般是每年的二月。在加冕儀式之前,古人必須進行占卜,以確定加冕儀式的具體日期和時間。有時候,人們舉行加冕儀式,要先祭天、祭地、祭祖。冠禮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其意義對家族也是非常重大的。因此,為家人舉行加冕儀式時,所有的人都要盛裝以示尊敬。男人的加冕儀式最重要的是給他加冕。加冠就是給它戴上帽子。古人講究很多冠。一般來說,他們必須戴上三頂不同含義的帽子才能完成。

2.在加冕儀式當天,男人們還會把頭發捲起來,這叫做結頭發。然後長輩會給他們戴帽子。你戴的帽子也很精緻。這樣的帽子分三層。之後,在出席一些特殊場合時,也會戴上不同的帽子,以示一種禮儀。儀式結束後,將舉行宴會,邀請村裡的所有民族參加。加冕儀式結束後,還需要家族中的長輩為自己的男人選擇一個特別的「字」。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見的一些古人有自己特定的「詞」,都是在加冕典禮時選定的。

3.加冕典禮的日期應由「占卜日」決定,典禮將在祠堂舉行。儀式開始前,所有參加儀式的人都要沐浴齋戒,儀式當天所穿的服裝也要彬彬有禮。在「加冕儀式」中,加冕者通常依次戴三頂帽子,稱為「三冠」。第一頂油布帽表示你已經成年,可以獨立行動;第二種通常用獸皮製成,意思是國家的興亡是每個男人的責任;第三個是素冠,這是古人在祭祀儀式中經常戴的帽子,表示自己有祭祀的資格。每加一次冠,賜冠者都要說些祝福語,或寄予厚望或指明方向,然後添詞祭祖。

4.在整個加冕儀式中,主賓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客人走的時候,主人家會送他一份沉甸甸的禮物。自周朝以來,加冕儀式就在中國古代流傳開來。秦、漢、唐、宋、明五代都非常重視冠禮。1644年清朝入關後,由於剃發更衣的影響,冠禮遭到嚴重破壞。之後,延續了2000多年的加冕儀式終止。

4、在冕服上綉十二種紋樣叫什麼

十二章紋,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的繪綉,繪綉上有龍章紋禮服稱為「袞服」,帽為旒冕,即平天冠,中國衣冠制度,皇帝的衣服有重大場合穿的禮服,日常服飾,軍事場合服裝等三種,這主要由皇帝的職責所決定。西方人叫加冕,中國人叫登基,西方信仰上帝,中國信仰天,是不是王或皇帝的標準是有沒有舉行加冕或登基,華夏開國皇帝登基大典第一步就是祭天,祭天時有人給披上件黃袍,祭天後穿上龍袍在殿堂接受朝賀,冊封皇後皇太子,向四方發布登基檄文,實際上最有價值的龍袍不是燦爛輝煌的,而是普通的衣服。

5、諾貝爾獎的頒發儀式莊重,對於參加人員的著裝有什麼要求?

諾貝爾獎頒發儀式比較莊重,即使不作要求大家也會穿正裝去。

6、伊麗莎白二世年輕時穿過哪些服裝,分別由誰設計?

伊麗莎白的結婚禮服由當時英國頂級的服裝設計師Norman Hartnell設計製作,直到婚禮前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才定下來使用這一款式。用料奢華自不必說,衣服上的刺綉裝飾才真正體現出了設計的用意。
1953年6月2日,伊麗莎白二世正式加冕為英國女王。在加冕儀式上,她華麗與威嚴並存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從此,英國開啟了新一任女國王的時代。為了表明自己是英國的女王,她要求設計師Norman Hartnell將所有能象徵英屬領土的植物刺綉在裙子上:都鐸玫瑰象徵英國本土,薊象徵蘇格蘭,韭蔥(leek)象徵威爾士,三葉草象徵愛爾蘭,合歡花(wattle)象徵澳大利亞,楓葉象徵加拿大,羊齒蕨象徵紐西蘭,帝王花象徵南非,荷花象徵印度和錫蘭(今斯里蘭卡),以及象徵著巴基斯坦的小麥、棉花和黃麻。並且,所有的刺綉要是彩色的,而不是Norman原來設計中的銀色刺綉。
1956年,女王在Baron工作室拍攝了一組官方肖像照。她依舊身著Norman Hartnell先生設計的細肩帶禮服,收腰的設計和裹緊的胸口勾勒出完美曲線,繁雜精美的刺綉凸顯精緻,金色絲綢的選擇更顯華貴。
1958年,伊麗莎白二世訪問荷蘭,這件釘珠無袖修身長禮服,還是出自Norman Hartnell先生之手。光亮綢緞上,鑲嵌無數的亮片、水鑽和珍珠,裙擺由淺黃色和綠松石色的不對稱襯布設計而成。

1960年,女王御用裁縫Norman Hartnell設計的寶綠色禮服
1965年,伊麗莎白二世在二戰後訪問德國。穿了這件綠松石色修身長禮服,依然是華貴的絲綢面料,輔以寶石、珍珠的精美刺綉,不同的是,這次設計師換成了Hardy Amies。1968年,攝影師Cecil Beaton在白金漢宮會客室為女王拍攝肖像照時,女王再次穿了這件禮服,可見對它的喜愛。

7、英國女王加冕禮服竟然數百年歷史,貴族裝飾品都是怎樣的?

都是和女王差不多的,是一種僅次於女王的服飾的存在。這也向我們說明了一個問題,這些貴族和女王管理的國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每年女王生日時,要舉行閱兵儀式,而今年女王的91歲慶典上充滿了鮮衣怒馬的皇家騎兵、金光璀璨的奢華馬車、隆重繁復的皇家禮儀,英國總是熱衷於在各種慶典活動中,展示自己綿延近千年的王室傳統。

人們也在這樣的時刻最容易勾起昔日大英帝國的榮耀記憶。她於1952年2月6日登基,1953年6月2日加冕女王,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2016年6月,《福布斯》公布,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100名女性,伊麗莎白二世排名第29位。2017年5月4日10時(北京時間17時),英國王室宣布,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親王2017年秋天將退休。

不再參與公共事務。2017年11月20日,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丈夫菲利普親王迎來結婚70周年紀念日關於女王的黃金馬車,在加冕的時候,給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女王乘坐的黃金馬車,這輛黃金馬車是1761年為了喬治三世的加冕禮打造的,加冕禮當天,8匹駿馬拉著馬車從白金漢宮前往威斯敏斯特教堂。

雖然女王在用非常幽默的語言回憶這場加冕禮,但實際上,她也不止一次地提到這是她生命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而對於加冕禮本身,女王也提到,加冕禮是一種騎士精神展現,是一種傳統的傳承。這是我君主生涯真正的開端。

8、伊麗莎白女王出席王室婚禮時,穿衣風格都是自己搭配的嗎?

女王的穿衣風格一般都是自己搭配的,並且女王也有專門的造型師來幫助她。她從年輕時候起對於穿著打扮就有著自己的一套理念。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做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皇室女性之一,她的穿衣風格也體現了他所經歷的年代的變遷。伊麗莎白二世是一個個性鮮明又溫和慈祥的女性君主。在眾多的皇室女性中,伊麗莎白二世絕對是英國皇室的楷模,她的穿衣風格也是很多皇室女性的標桿。女王很多穿衣搭配都堪為經典,很多時尚雜志都有專題報道過女王的穿著搭配。

伊麗莎白女王的衣服上總是不缺胸針,他喜歡用胸針,帽子和包包來當裝飾品。女王平時更愛穿純色的衣服,純色服裝和帽子這是女王外出時必備的裝束。他的穿衣風格很是巧妙,同色系穿搭方法,搭起來又好看又好學。她打年輕時候起就喜歡色彩鮮艷的服裝,因為這樣可以在眾人群中讓她脫穎而出,都能注意到她。

身為在位時間最長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早期就制定了穿衣標准,因為皇室的穿衣禁忌太多,她不得不按照章法制定出自己的一套穿衣風格。所以她的穿衣風格也影響了英王室的其他女性,這也是英王室中隨便走出一位女性都穿得很時尚的原因。同時也是今天很多人喜歡英國王室時尚風格的原因之一。


伊麗莎白女王真的是一個既優雅又時尚的君主,在位這么多年她的穿衣風格一直影響著皇室年輕一代女性的時尚觀

9、伊麗莎白二世年輕時穿過哪些服裝,分別由誰設計?

作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御用裁縫,諾曼·哈特內爾 (Norman Hartnell) 包辦了她一生最重要的兩套華服:1947年的結婚禮服和1953年的加冕禮服。
1953年,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禮服。在這張照片里,你可以看到她加冕禮服上以金銀線綉上的珍珠、水晶以及象徵英國的玫瑰,加冕禮服由英國皇家刺綉學院(Royal School of Needlework)設計,由諾曼·哈特內爾製作而成。哈特內爾在裙子上特意綉上四葉草,布滿了幸運的象徵。
諾曼·哈特內爾的個人品牌是倫敦很有影響力的高級時裝品牌,以製作禮服聞名,他本人是50年代英國的晚禮服設計之王,以優雅的線條、美麗的面料、奢華的刺綉而著稱,另外,他的殺手鐧是他手下的一支手工刺綉師團隊。下面這張照片是1945年由他為伊麗莎白二世設計的晚禮服。
20世紀50年代由諾曼·哈特內爾為伊麗莎白二世設計的晚禮服。刺綉工藝唯有文藝復興時的禮服可以相比。
1951年,諾曼·哈特內爾設計的晚禮服。主要材料是絲綢,金線和珍珠。裝飾少而精,偏向官方形象,稍有刻板。禮服前襟模仿了舊式貴族的披風設計。伊麗莎白二世於1951年在克拉倫斯宮(Yousuf Karsh)拍攝的官方肖像照就是穿了這一件。
哈特內爾的作品,帶藍刺綉的奶油色禮服。1957年10月16日,伊麗莎白女王在歷史悠久的威廉斯堡酒店(Williamsburg Inn)出席晚宴。腰身部分也是用了舊時代禮服的款式。
哈特內爾通常會把代表出訪地顏色、國徽或國花的元素融入設計中,在為女王設計出訪服裝時,以示對出訪地風俗文化的支持和尊重。比如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於1954年1月抵達紐西蘭惠靈頓市政廳時穿的晚禮服。金色的花邊和蕾絲花紋都使用了當地的特產植物。
同樣由諾曼·哈特內爾設計的「楓葉禮服」。1957年,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渥太華的利多大廳舉行國宴。首席大法官帕特里克·克爾溫(Patrick Kerwin)向伊麗莎白二世致敬,這時她身穿的就是「加拿大楓葉」服裝。
在國家交往中,文化象徵這一元素也十分重要。1957年4月8日至11日,伊麗莎白二世對巴黎進行國事訪問。這件禮服上裝飾有法國圖案,包括法國花,大金蜂(拿破崙的象徵)。這張照片是第一個晚上(4月8日),在愛麗舍宮(Elysee Palace)的總統Rene Coty主持的國宴上,女王穿著這件禮服觀看了歌劇表演。
1958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對荷蘭進行國事訪問時穿的禮服,使用了大綬帶式的下擺和前襟設計。以此向荷蘭人戰勝西班牙一事致敬。
由哈特內爾設計,伊麗莎白二世1961年訪問印度時穿的印式花紋禮服。
1960年,伊麗莎白二世為她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舉行婚禮時穿的衣服。由哈特內爾設計的帶波萊羅夾克的藍綠色禮服。下擺正面無花紋,以襯托新娘的地位。
1966年1月1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與菲利普親王合影留念。杜切斯緞子上綉有珠子,小珠子,鑽石和亮片。
接下來再說說女王的另一位設計師:赫迪雅曼(Hardy Amies)
赫迪雅曼這個名字現在是位在薩維爾街14號的時裝店,作為倫敦薩維爾街的代表,世界上第一個舉辦男裝T台秀的設計師,由英國裁縫師愛德溫‧赫迪雅曼爵士在1946年創立。赫迪雅曼從1946年開始就為當時還是公主的伊麗莎白設計服裝。1955年後,他成為女王的御用裁縫。赫迪雅曼為女王設計了很多重要場合的服裝,幫女王樹立了活潑鮮明、女性味十足的穿衣風格。
1958年,由赫迪雅曼設計。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穿過的晚禮服。
1968年,由赫迪雅曼設計的晚禮服。真絲,歐根紗,亮片。
1959年,赫迪雅曼的晚禮服。歐根紗,綉上了梅花和蘋果花,用亮片、珠子和鑽石點綴。1959年8月1日,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加拿大新斯科舍政府大廈時穿過。
1965年。綠松石雙面絲緞、玫瑰色鑽石和白色中國珠綉。1965年5月19日,照片是在德國西部的布魯爾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德國布魯爾舉行的國家招待會上。
1965年赫迪雅曼為女王設計的晚禮服。絲綢,銀線和鑽石。Hardy Amies曾在日記中寫道:「對我來說,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代表著我最欣賞的英國女人的穿衣態度,一切都很輕松,又相當職業化。

10、她身上披的,叫什麼?

你好 補充回答
傳統歐洲加冕儀式上國王穿的那種像個大斗篷一樣的紅色袍子應該叫統帥披風或御用斗篷!
11-12世紀,歐洲國王加冕儀式及常用禮服名為統帥披風或御用斗篷。它是半圓形的紡織品,披在雙肩上,在領口附近扣住。包住左半身,固定在右肩。而騎士階級的男性在室內時也須穿上,這是一種禮節。
15-16世紀,歐洲國王的禮服外套為大紅夾襟短外套。必須在袖子里塞入填充物,讓它膨脹起來。
17-18世紀,歐洲國王的禮服有兩樣必須。第一是司蒂恩科克領巾。第二是habit外套。habit是法文中陽性的代名詞,一般泛指男性禮服,燕尾服也是其中之一。而這個世紀中的國王禮服外套有兩大特徵,寬松的袖子和大口袋。在18世紀以前這種禮服外套名為 justaucorps.
如果你是在電影上看到的那種袍子,應該是祭被式樣的。
祭被本身是主教舉行禮拜的專用服裝,但是由於樣式華麗威嚴,所以很多電影都採用了祭被這類似於披風的服裝來代替傳統的國王服裝。
祭被的原形是吊鍾型的,它的原型能追溯到公元前的希臘時期,不過後來漸漸變窄了。電影中的祭被應該是經過藝術加工的,把下擺改寬,同時後擺加長,這樣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
而國王加冕儀式上,國王的那件披風聖名應是-勇氣披風。就如同騎士加冕儀式一樣,紅色代表勇氣,白色代表聖潔。

以上大部分資料來自於《圖說中世紀服裝》一書。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再補充一點,國王加冕儀式上象徵皇權的是手中的權杖,並不是袍子。

另英國元首加冕服叫蔻普斗篷

而翻譯到中國後

頭上戴的應該叫冕旒或冕冠
身上披的應該叫冕服或冕袍

當然啦 這是中國古代加冕說法 但是外國的事物只有和中國相類似的就被冠以中國的專有名詞 比如外國的「KING」也就是我們的「王」 外國的「emperor」也就是我們的「皇帝」
其實是翻譯問題 他們也是加冕時候穿的戴的 因此便冠以中國古代加冕的專有名詞。
希望滿意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