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祭禮服
1、求祭祀黃帝的步驟!!
夢回漢朝 黃帝陵祭祀大典側記
文 楚水
「『文革』後,都是9點50開始的。」黃帝陵基金會副會長66歲的韓偉說,「黃帝陵祭祀的這個開始時間是取『九五之尊』之意,由此來體現該祭祀是天子級別的,這種祭祀等級在先前歷代都是國家級別。」
2004年4月4日,甲申年清明節,3000名各界華人聚於陝西省黃陵縣城以北一公里處的橋山之巔,共同拜祭了被認為是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的公孫軒轅,也就是著名的「黃帝」。
2114年前,同樣在這里,軍樂四起,滿山旌旗飄展,18萬名漢朝士兵在47歲的漢武帝劉徹帶領下,拜祭黃帝———這被認為是史上祭祀黃帝人數最多的一次。然而「在歷朝歷代黃帝陵公祭的禮儀方面,最完整、最系統、最隆重的是今年這次。」韓偉說。
韓偉曾任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一年多前,他被任命為黃帝陵禮儀研究專家組組長,與歷史、考古、繪畫、雕塑、樂舞、美術等方面的專家們一起擬定了甲申年黃帝陵祭祀大典的全套禮儀規則。
「關於黃帝的記載比較零星,《竹書紀年》、《穆天子傳》、《資治通鑒外紀》、《史記·五帝本紀》中有相對集中一些的介紹,更多的記載零星散現在諸子百家的書籍里。」韓偉查閱了從商周直到明清各代祭祀黃帝陵的有關記載。「那時候,『非典』正盛,」韓偉笑稱他們是追隨著黃帝的足跡走了一趟:專家組去了山東、河北、河南、湖南、山西,考察了新鄭(有熊國)黃帝故居、炎帝陵、曲阜孔廟、堯帝廟、後土祠,甚至還有關帝廟。這些地方都有著或大或小的祭祀活動。專家組錄了像並與當地人士座談,發現很多地方都造像、建壇、修廟祭祀黃帝,在名目、程序、儀仗、時節上沒有固定模式,隨意性大,「這說明了規范黃帝祭祀禮儀的必要性,到了『非典』後期,我們已經基本上形成了整體方案和9個分方案。」
專家組制定的祭祀禮儀遵循了3個原則:
一、祭祀必須是天子級別。韓偉說,民間祭祀很自由,三五成群就去了,沒有規模,沒有議程,顯示不出等級氣勢,凝聚力不夠。
二、展現民族文化優秀的一面。「把傳統文化最好的一面給大家,比如說,要拋棄燒裱、燒紙,在大殿里燒燒烤烤太麻煩了,」韓偉說,「現在民間的祭祀樂舞主題大多是關於紅白喜事,或者在祭祀時找當地戲班來唱摺子戲,用那些筐子、籃子、案子做祭器……這些也要取消,某個方面來說,這不是文化范疇。」
三、保證整套禮儀的完整性。各個方面都要涉及到,對各套禮儀結合起來的整體效果進行控制,比如整個祭祀現場色彩等方面的控制等。「不控制的話,隨便拉個廣告氣球、橫幅什麼的,商業廣告就全上去了。」
鳴炮是外國人的傳統
2003年7月,專家組的方案進入了北京專家評審階段。初步擬定的祭奠程序為12項:全體肅立;鳴放禮炮;敬奏祭樂;主祭就位;參祭就位;上香奠酒;敬獻花籃;恭讀祭文;行鞠躬禮;樂舞告祭;典禮告成。評審的北京學者認為,鳴炮34響不妥,因為禮儀中的鳴炮源自西方傳統———過去,海洋國家的艦隊在抵達其它國家港口前,先把炮膛里剩餘的炮彈全部打掉,用轟轟作響來表示和平。隨後,「鳴放禮炮」被改為「鳴鍾擊鼓」———擊鼓9下(9為中華禮數中最高位級的數);另外被取消的程序包括:上香、奠酒以及各方陣分別就位的程序。這樣,祭祀程序變為7項:全體肅立;擊鼓鳴鍾;敬獻花籃;恭讀祭文;行三鞠躬;樂舞告祭;瞻仰聖殿。
再造青銅祭器
祭器是各個禮儀環節中被關注最多的,對於使用青銅的祭器,沒有專家反對———青銅器與文字、禮儀、城市被列為古代文明四大要素,負責祭器部分的陝西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吳鎮烽說,「周代祭祀用青銅器,以後包括明清在內的歷朝歷代祭祀都用青銅,式樣上都仿商周,最晚不遲於戰國。唐宋時期文獻記載,當時國家鑄造工場專門仿造出土的商周青銅器,分發到全國各地祭祀場所。」
於是,疑問都集中到了復制哪種青銅器?天子級別的青銅器是什麼規格的?
在前期的考察中,專家組發現各地的祭器體量小、色澤灰暗、組合混亂、質地不一,儀仗旗幟多使用明清戲劇道具,他們認為這「缺乏嚴肅性」。
吳鎮烽介紹,這次在西安一家公司共鑄造了55件青銅祭器,花費200萬元。鼎、簋分別選取了「牛鼎」和西安出土的青銅簋,作為原形進行仿製。他說:「復制鑄造時,只有一兩個是在實物上丈量的,其它幾乎都根據照片來製作,比如最漂亮的牛鼎,還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里,只能對比照片仿製。原物高度只有30多厘米,我們放大到了近兩米高。」
吳鎮烽說,「根據《周歷·儀禮》記載,諸侯祭祀用七鼎六簋,大夫是五鼎四簋,士為三鼎兩簋,只有國家最高等級、天子祭祀時才能用九鼎八簋。」本次祭祀,軒轅殿內、黃帝像的正前方放上了象徵國土社稷的從小到大9個青銅鼎。
為了區別於其它祭器並凸顯時代感,每個青銅祭器上都刻上了「赫赫吾祖,德惠永長,祚我中華,彌剛彌強,載寧九州,民富小康,鼎鑄盛世,用祀永享。黃陵祭器,甲申年春」的類似文字,該銘文為吳鎮烽所擬。
在這次為黃帝陵祭祀所制的青銅祭器中,曾侯乙編鍾的復製品是其中的明星。「編鍾是目前最好的,按原大復制,65件,花了200多萬,」對於復制自戰國時代的曾侯乙編鍾,吳鎮烽贊不絕口,「每個編鍾上的銘文都是挫金的——就是在製作過程中,鍾上字的位置凹進去,然後澆鑄上黃金,挫平——光挫金就用了10多萬元。」
曾侯乙編鍾20多年前在湖北隨州被發掘,是中國目前出土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編鍾,重5噸,最大的鍾高約1.5米,重202公斤。在黃帝陵祭祀的全套祭器中,被稱為「最為寶貴」(與編鍾相對的是32件仿江陵彩繪石編磬)。
編鍾製作方、湖北博物館的馬業平介紹說,這是改寫了世界音樂史的一套編鍾,在之前的普遍認識中,中國古代音樂只有五聲音階,而製造於戰國時代的這套編鍾不但有六聲七聲,甚至還有十二半音,與國際通用的c大調同列。先前的樂器,每個振動基頻只能產生一個音,戰國時代的工匠通過編鍾的合瓦形改變振動模式,讓它產生出了不同的音。每個鍾的各敲擊點上都刻有音調的名稱:宮、商、角、徵、羽、變徵、變宮等。
曾侯乙編鍾上的紋飾相當復雜,完成翻模需要幾十個步驟,主要程序是,硅橡膠模-蠟模-硅溶膠-灌銅:首先,用一種國產硅橡膠在曾侯乙編鍾上翻模,這種材料是中性的,對金屬沒有任何腐蝕,並可以在最大限度上縮小翻模所帶來的收縮比。然後將硅橡膠做成蠟模,用耐火材料把蠟化掉,留下空殼,再澆灌銅水進去……
「編鍾上的某些紋飾比頭發絲都要細,每個復制過程都將不可避免地使編鍾塑形在細微處減弱一點點,」馬業平說,「何況編鍾不同於普通青銅器,除了復制外形,音色、音階也必須相同。在形狀全部復制完後,要根據青銅物理特性來細微調制,改變每個編鍾的厚薄度,把音分的誤差縮小到最低。」
馬業平說,這次在復制的每個步驟中都加入了一些不便透露的新技術,最終的復製品相當棒———編鍾復制在形狀上的誤差允許范圍是2%,這次被控制在了1%;大鍾音色誤差允許范圍是正負12音分(非常專業的小提琴手對音樂的最高解析度是5音分,這是普通人耳朵根本無法分辨出的差別),該復製品的誤差最高為-4音分,小鍾的音分誤差甚至在正負1音分以內,80%的編鍾誤差指數都是0。
黃色佩巾:從漢代文化尋找靈感
圍繞這次黃帝陵祭祀而設計的各個分方案中,服裝設計眾口難調。一開始有專家設計了仿漢代的主祭人袍服,但北京的專家評審認為袍服看上去有宗教化的感覺。另一個難題是,參加祭祀的共有3000多人,胖瘦、高矮不均,很難讓每個人都能穿上合適大小的衣服。
數千個祭祀者的衣服必然會出現色彩差異及服飾造型的區別,為了能夠達到整體劃一的視覺效果並符合現場氣氛需求,負責祭祀服裝設計的西安美術學院服裝系教授張莉設計了長為180cm的黃色佩巾———它的好處在於,滿足了視覺上的統一、佩戴方便、可留作紀念,並且不受季節氣候、高矮胖瘦限制。
張莉說她這次的設計總體上是從漢代的文化中尋找靈感,並兼顧了地域特色,以漢代瓦當、畫像磚等紋飾為點綴。她認為黃色是跟人最貼切的顏色,早在《周易》中便得到空前的推崇,在漢代開始受到青睞,從此成為中國皇室的專寵。黃色寓意傳統文化,代表「陰」、「地」,與祭祀現場大片代表「陽」、「天」的紅色正好搭配,何況是在陝西的「黃」土地上祭奠「黃」帝。
據韓偉介紹,有關部門在西安第三印染廠為這次活動共訂制了4000套祭祀佩巾。
樂舞歌聲
對於樂舞的方案,陝西省的評審會提出了「希望舞蹈表演人物規模應考慮禮制問題」。諸如此類的精巧設計在祭祀樂舞表演中隨處可見:樂舞歌聲來自120人合唱隊,象徵12億中國人;古裝舞蹈人員走12步一拜,象徵一年12個月;演出人員總共365人,象徵一年365天。
身著古裝的表演人員來自陝西省歌舞劇院、西安音樂學院、第四軍醫大學以及黃陵縣中學,或歌或舞的他們,讓祭典的時空產生了錯覺——祭祀樂舞的總編導王宏說,上一次以這樣的樂舞祭祀黃帝,還是在2000多年前。
《黃陵縣志》上記載古代的祭祀,有歌詞、曲譜,但樂舞這一祭祀程序很是少見,在民國時甚至不存在了,王宏說,當時祭祀只有奏樂,用日常流傳的中國民樂,比如嗩吶。其實歌舞祭祀在最高規格的祭祀中是很重要的程序,要說到專門為祭祀黃帝而設計的有主題、有形式的祭祀樂舞(包括歌唱、舞蹈、配樂),王宏認為這是歷史上的第一次。
王宏說,這次主要是從傳說中黃帝時期唯一流傳的記載樂舞的《雲門大卷》中尋找靈感,也參考了半坡時期紋飾、殷時期岩畫和其它一些遠古圖騰。「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尚書》),「三人操牛尾、投足而歌八闕」(《呂氏春秋·古樂篇》)。這是遠古最早的圖騰崇拜和最早的舞蹈形式。
「在視覺內容和環境得到空前改善和完備之後,一進入陵區,背景音樂就開始導演你的情感。」負責黃帝祭祀音樂創作的國家一級作曲家崔炳元說,「過去祭祀場面都亂糟糟的,手機之類的,什麼聲音都有,所以要創作背景音樂,優化祭祀環境。」
崔炳元總共寫了三個部分的音樂:祭祀音樂、背景音樂、樂舞音樂。祭祀音樂《黃鍾大呂頌軒轅》的主要音樂素材來自中國最古老的戲曲——秦腔和具有廣泛民間基礎的碗碗腔,他在創作中將二者融合在一起進行了變奏;背景音樂主要是優化環境,較熱情,些許女性化,講述遠古故事,如《沮水之歌》,表達的是黃帝老婆嫘祖在水邊養蠶的情景,而《軒轅古柏》則主要改編自寶雞的西麻曲子;樂舞音樂最為有聲有色,崔炳元用盤鼓、陝西洛川蹩鼓、韓城行鼓的素材,對其中的鼓樂進行了重新結構。
如王宏所料,祭祀典禮的最高潮出現樂舞的最後一個樂章《馭龍飛天》——樂舞畢,一條56米(象徵56個民族)長的黃色巨龍在3000名華夏子孫的頭上盤旋了兩圈後,飛騰而出,全場為之所動。陝西電視台的王渭林說,這象徵著黃帝馭龍升天,當然,這是個傳說。龍放出來之後飛向什麼方向,是什麼樣的形狀,大家事先都不知道,這是個懸念。放起來之後,看到它旁邊的繩子捲起來,隨著風向舒展開來,同時向橋山龍玉閣、就是橋山頂峰的方向飛去。「這似乎也是天意,我們覺得很幸運,這是祈福所帶來的好兆頭。」
2、黃帝陵祭祀流程
祭天之配祭禮儀,它大致包括以下幾個重要程序:
1、齋戒。
2、陳設。安置黃帝神主於上帝神主之左,在黃帝神主前,也陳牛、羊、豕三牲及其他祭器。准備相應祭品。
3、祭日晨。禮官請上帝神主至神壇時,也請黃帝神主。皇帝就祭壇。皇帝是上帝神、黃帝神主前上香,請神降臨。並奠玉帛、進俎。
4、皇帝及眾官俱跪讀祝文,讀祭文畢,皇帝再向上帝神和黃帝獻爵。
5、行亞獻禮。
6、行終獻禮。
7、飲受福胙,撤饌。
8、送神,望燎。
黃帝作為始祖被祭祀,最重要的祭地就是祖廟。後世一般把陝西黃陵縣的黃帝廟視為黃帝祖廟,從唐代宗大歷七年以至後來的歷朝歷代都不同程度地多次對黃帝廟進行了整修、修葺。
祭祀用品
黃帝陵祭祀活動是一項庄嚴而神聖的祭祀活動,在祭祀中,非常注重具體禮儀程式,在祭祀物、供奉物品、儀仗、樂隊、歌舞、儐相上要求相當嚴格。
1、祭祀器物。鼎一列9件、簋8件、豆8件、尊4件、壺4件、爵4件、小爵3件,燭台4件,香爐1件、承酒盤1件,編鍾一套、編磬一套。
2、祭祀儀仗旗幟(50面):太常旗面杏黃色,繪青色日月星辰,升龍降龍,之朵和波濤,一口旒主。黃麾絳色帛製作,上有朱絲小蓋,四角垂佩,下有橫板作碾玉紋。
3、儀仗旗、門旗、龍旗、日月旗、金木水火土五星旗、風雲雷雨旗、四瀆旗、五嶽旗、二十八宿旗、猛獸猛禽旗(熊、黑、貔、貅、虎、雕、鷹、鳶旗各一面)。
兵仗8對(16件:包括鋮二、戚二、齋二、刀二、戈二、載二、予二、殳二)。
4、供奉物品(祭品)三牲(牛、羊、豕),花供(面花),穀物、瓜果、酒、香、玉帛、祝帳(祭文、木刻)花籃。
3、2022縉雲軒轅黃帝祭祀大典在哪裡看
騰訊視頻。黃帝祭典(縉雲軒轅祭典),浙江省縉雲縣地方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而2022年的縉雲軒轅黃帝祭祀大典是可以在騰訊視頻平台中進行觀看的。世代傳承至今的縉雲軒轅氏祭祀,分春(清明)秋(重陽)二祭,形式分黃帝祠宇大殿祭拜、各地宗祠祭拜或自家「道壇」(民居四合院的天井)祭拜等多種。
4、祭祀軒轅黃帝的意義是什麼
清明祭祀黃帝陵是眾多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清明公祭黃帝典禮已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和民族感召力的民族盛典。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報本返始、慎終追遠的節日。歷年清明公祭黃帝典禮著力昭示中華民族同根共祖、復興發展的理念。
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是每年清明節海內外中華兒女在陝西省黃陵城區橋山共同緬懷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祭祀活動,以「頌揚黃帝功德,傳承民族記憶,守護精神家園,構建和諧中華」為主題定位,包括擊鼓鳴鍾、敬獻花籃、恭讀祭文、樂舞告祭、拜謁祖陵等內容。
5、中國古代怎樣祭祀?有哪些不同的祭祀?
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古代,祭祀與保土衛疆是事同等重要的。
炎帝之祀,源遠流長。《史記•封禪書》雲,秦靈公三年(-423),在吳陽「作下畤,祭炎帝」。這是祭祀炎帝最早的記載,但不是最早的祭祀。對炎帝的祭祀,始於黃帝。《路史•後記》雲,黃帝「崇炎帝之祀於陳」。《軒轅黃帝傳》亦雲:黃帝「作下畤,以祭炎帝。」
黃帝以降,歷代踵事增華,崇祀有加。《通典》載:虞舜祀五帝於五府。周代立夏行「郊祀」,季秋「享明堂」,建巳月「大雩」(祭水旱),歲終「礻昔 先嗇」,春始「耕帝籍」,皆配祀五人帝。或特祭神農。秦尊「四畤」上帝,炎帝配赤帝。漢初,祠「五畤」,「南方帝炎帝」;「祀九天」,炎帝代表「南方炎天」。晉襲舊制,郊祀五帝。「後周憲章多依周制,正月上辛祀昊天上帝於圓丘,以其先炎帝神農氏配五帝,天文並從祀」。唐初,定令每歲冬至祀圓丘,以赤帝配五方上帝。唐天寶六年(747)制,「三皇置一廟,五帝置一廟,有司以時祭饗」。唐宋以後,炎帝神農之祀范圍更廣、影響更大。但是,這些祭祀,大多是在王權中心所在地進行的。
陵寢之祭,不知眆自何時。《通典》說:「三代以前無墓祭,至秦代,始起寢陵於墓側。漢因秦上陵皆有園寢,故稱寢陵」。《史記•封禪書》雲:元封元年(-110)漢武帝北巡朔方,「祭黃帝冢橋山」,但言墓祭,未言有園寢。據此,陵寢之祭,當是漢代後的事了。
炎帝之陵偏處南方,遠離王權中心,但陵寢之祭,卻不晚於漢代。《路史•後記》載:炎帝神農氏「葬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所謂天子墓者,(《郡國志》雲,炎帝神農氏葬長沙,長沙之尾……今郡有萬里沙祠,故曰長沙。《世紀》雲,神農葬茶陵。《衡圖經》雲,茶陵者,所謂山谷生茶茗也。地有陵名者,皆以古帝王之墓……)。有唐嘗奉祠焉(有唐代舊記)。太祖撫運夢感見帝,於是馳節敻求,得諸南方,爰即貌祀,時序隆三獻(廟在康樂鄉鹿原陂上,乾德五年建……)」。
炎帝陵所在地,古屬荊楚,漢屬長沙郡、長沙國達180年。有的研究認為,長沙因之得名的「萬里沙祠」,是祠炎帝的,此說尚待考證。但漢高祖五年(-202),以陵名縣,設茶陵縣(炎陵縣古屬茶陵)是可信的。《路史•後記》這段話明示:在炎陵縣炎帝神農氏,古有陵,漢有祀,唐奉祀,宋修廟。
宋代,炎帝陵寢之祀已成制度,元代未嘗中輟,明清兩代更趨頻繁。現有祭文可稽的「御祭」,明代13次,清代39次。
民國期間,縣府有春秋時祭或應縣民之請,舉行禳災祈福之祭。湖南省政府於1940年10月祭陵一次。此後,由於多種原因,中斷40餘年。1986年,炎帝陵修復。199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祭炎帝陵。現已形成重陽節由省、市主典公祭,清明節由縣主典民祭的祭典格局。自1986年始,炎帝陵舉行大型祭祀活動60餘次,前來祭祖謁陵的海內外人士達300餘萬人次。
至於民間祭祀,更是歷史悠久,地域廣泛,形式多樣。祭祀時間隨各地風俗而異。在南方,有源於蠟祭的春節祈福;清明、冬至掃墓祭祖;農歷四月二十六日的生辰祭祀;新糧初上的「嘗新」之祀;遇有自然災害的禳災之祀等。
一位遠古先祖,一座深僻的寢陵,為何有如此巨大的感召力呢?
《禮記•祭法》雲:「夫聖王之制祭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菑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這段話的大意是說,古代制定祭禮的原則是,只有為國為民作出了貢獻的人才能享祀。對炎帝神農氏的祭祀,除了「酬功」之外,隨時代不同,文化形象之異,具有更深的意蘊。
(一)作為五帝之一。
成書於東周早期的《周禮》有「祀五帝」和「兆五帝於四郊」之說,但未言其祥。《史記•封禪書》說,秦襄公作西畤,祠白帝;秦宣公作密畤,祭青帝;秦靈公作上畤,祭黃帝,作下畤,祠炎帝。漢高祖二年(-205),「東擊項籍而還,入關,問『故秦時,上帝祠何帝也?』對曰:『四帝,有白、青、黃、赤帝之祠。』高祖曰:『吾聞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說。於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命曰北畤。」《通典》亦雲:「唐虞祀五帝於五府,蒼曰靈府,赤曰文祖,黃曰神計,白曰明紀,黑曰元矩」。上述青(蒼)帝、赤(炎)帝、黃帝、白帝、黑帝,本是太微五精,即太微垣五帝之座,是天上的星宿,又稱五天帝。春秋戰國之際,盛行「五行」說,在祭典中,常以「五人帝」即人間的五個帝王,配祀五天帝,形成五帝系列及其祭祀體系,在這個體系中,炎帝為五人帝之一,配祀赤帝、南方帝或夏神。到戰國末及秦漢時期,又以「五德終始」附會朝代更替,將五帝作為朝代更替周期的象徵去祭祀。炎帝有火德,以火承木、位南方、主夏、尚赤。
以五人帝配祀,除祠五畤外,還有郊天、大享明堂和雩祭等。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是郊天。所謂郊天,就是在郊外設壇祭天。《禮記•禮器》雲:「郊帝於郊,敬之至也。」《通典》雲:「周制,王者必五時迎氣者,以示人奉承天道,從時訓人之義。故月令於四立日及季夏土德王日,各迎其王氣之神於其郊,其配祭以五人帝……夏以炎帝」。《禮記•月令》載: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立夏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漢初,襲秦制,郊甘泉泰畤,祠雍五畤。至漢光武帝建武二年(26),於洛陽城南七里,作圓丘八陛,中為重壇,天地位其上;外壇西,上為五帝位,赤帝配位在丙巳。唐武德初,定令每歲冬至郊天,祀昊天上帝於圓丘,配五方上帝。至宋以後,郊天禮中的五帝之祀才慢慢消失。
郊天為「大報天而主日」,「祀於明堂,所以教諸侯之孝也」(《禮記•祭義》)。在這些祭典中,以五人帝配天,表達的是古人對天地、神只、祖先的敬畏之心和報答之情。
(二)作為農耕文明的始祖
炎帝神農氏制耒耜,奠農工基礎;嘗百草,開醫葯先河,其農業之祖與醫葯之祖的地位,千古不易。大礻昔、藉田,享先農,祀先醫,是對他的特祀。
「大礻昔 」又稱蠟(臘)祭。《禮記•郊特牲》雲,「天子大蠟八。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蠟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祭百神,以報嗇也。」《通典》雲:「臘之義,自伊耆之代而有其禮。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是報田之祭也,其神神農,初為田事,故以報之。」
蠟祭是最原始的祭祀之一,始自神農氏,後來卻成為對自己即「先嗇」之祀了。初名蠟,夏更名嘉平,殷更名清祀,周復名大礻昔 。秦初稱礻昔 ,後復稱嘉平。漢復名礻昔 ,並沿用到清代。
蠟祭作為一項重大的禮儀,則沿於三代以下。歷代雖有斟酌損益,但大體不改。《禮記•月令》雲:孟冬之月,「礻昔 先祖五祀,勞農以休息之」。孔穎達疏雲:「按雜記,子貢觀蠟雲,一國之人皆若狂者」。《後漢書•禮儀志》亦雲:「季冬之月,星回歲終,陰陽以交,勞農大享臘 」。由此可見,後來的蠟祭之儀,除了保持原始蠟祭祀「先嗇」的本義之外,還有豐收之慶的含義了。
《通典》記載了唐開元年間蠟祭的盛況。皇帝礻昔 日礻昔 百神於南郊。礻昔 前,皇帝及從祀官齋戒。前三日,開始陳設樂器、禮器及御座。礻昔 日未明五刻,設神座,壇上置大明、夜明、神農、伊耆、後稷等一百九十位神主。儀程大致為奠玉幣、毛血、奠玉帛,設饌、盥洗、奠爵如圓丘儀。然後讀祝文、奏樂、行跪拜禮。祀日、月神的祝版、紙帛以火燎之;祀神農的祝版、紙帛則以土埋之。神農氏祝文曰:「維(某)年歲次( )月朔日,子嗣開元神武皇帝(諱),謹遣(具位)臣(姓名),敢昭告於帝神農氏:惟帝肇興播植,粒此黎元,今時和歲稔,神功是報,謹以制幣犧齊,粢盛庶品,明薦於帝。尚饗。」
《禮記•禮運》寫到,孔子在參加蠟祭禮儀之後,「喟然而嘆」。他對旁邊的言偃說:「大道之行,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大道之行「指神農時代,孔說他沒有趕上,但看到過志書,因而在觀蠟祭之後,表示出對「天下為公」的神農時代十分景仰,可見蠟祭的影響是何等深刻。
蠟祭於清乾隆十年停止。「清初關外舉行,廟建南門內,春秋設壇望祭。世祖入關,猶踵行之。」(《清史稿•禮志》)。蠟祭雖然停止了,但仍然可以從傳統「春節」中感受「勞農大享礻昔 」之農耕文化遺風余韻。
「藉田」與蠟祭一樣,古已有之。商代的金文中就有「藉田」之辭。《詩經•周頌•載芟》是春耕藉田的樂章。蠟祭行於歲終,「報終成之功」;而藉田行於春始,祈求年穀豐登。
歷代帝王對藉田十分重視,《禮記•月令》載: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於上帝。乃擇元辰,天子親載耒耜,措之於參保介之御間。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後漢書•禮儀志》曰:「正月始耕,晝漏上水初納,執事告祠先農巳享。耕時,有司請行事,就耕位,天子、三公、九卿、諸侯、百官以次耕」。劉昭注引賀循《藉田儀》雲,「漢耕日,以太牢祭先農於田所」。又引《舊漢儀》雲,「春始東耕於藉田,官祠先農,先農即神農炎帝也」。《通典》雲,「北齊藉於帝城東南千畝,」「作祠壇於陌南阡西,廣輪三十尺,四陛三譴、四門」,「每歲正月上辛後吉亥,祠先農神農氏於壇上,無配饗,祭訖親耕」。「大唐貞觀三年(629)正月二十一日,太宗親祭先農,藉於千畝之甸」。《宋史》亦載,太宗雍熙五年(988)正月乙亥,親饗神農氏於壇上,以後稷配。禮畢,次詣耕藉位,行三推之禮。「元至大、至正皆命祭先農,祝文曰:『皇帝敬遣某官昭告於帝神農氏』。此神農之祭於藉田也」(《炎陵志》)。明清均行耕藉禮。明太祖,清康熙、乾隆帝,都親耕藉田。雍正時,還將藉田之禮推行到州、縣,並一直沿襲至清末。柬埔寨至今仍有「御耕節」,親王親耕「聖田」。藉田禮儀包括行耕藉禮(享神農炎帝)和天子親耕。其歷史之久,范圍之廣,影響之深,無與倫比。這是在以農為本的中國,歷代王權借重神農炎帝的感召力,親勸農耕,興農固本的一項具有積極意義的舉措。
「祭先醫」也是對炎帝神農氏的特祀。我國傳統醫葯學認為「醫食同源」。炎帝神農氏在開拓耕播農業的同時,發現了醫葯。《帝王世紀》載,炎帝神農氏「嘗味百草,宣醫療疾,救夭傷人命」。《史記補三皇本紀》亦有:「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葯」之載,故尊炎帝神農氏為「先醫」。
炎帝神農氏對於醫葯的貢獻,始見於《世本》,繼有漢代的《新語》、《淮南子》等著作。成書於東漢末年的我國第一部葯物學專著,總結了炎帝神農口口相傳的葯學知識,並名為《神農本草經》,將發現醫葯的功勞歸於炎帝神農氏。
祀「先醫」之禮,始自元代。《元史•祭祀志》雲,「元貞初年,初命郡國通祀三皇……歲春秋二季行事,以醫師主之」。《春明夢余錄》說,「至於有元,自國都以至郡縣,皆立三皇廟,於醫者之學,如宣聖釋奠禮」。
明代以來,「尤以醫道關系民生至重,乃即太醫院立廟,以祀三皇」。清代亦於太醫院內設三皇殿,祭祀先醫。《清史稿•禮志》雲,「先醫,初沿明舊,致祭太醫院景惠殿,歲仲春上甲,遣官行禮。祀三皇,中伏羲,左神農,右黃帝」,「禮部尚書承祭,兩廡分獻,以太醫院官,禮用三跪、九拜、三獻」。隨著現代醫葯學的發展,「祀先醫」之禮在大陸已經消失,但「神農嘗百草」的口碑仍廣為流傳。
(三)作為中華民族始祖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便以炎黃子孫自謂,尊炎黃二帝為共祖。故春秋左丘明著《國語》,有「夫亡者豈無寵,皆黃炎之後」一說。
由眾多氏族融合而成的古華夏族,始於炎帝時代。到黃帝時代,進一步鞏固和壯大,先秦已基本具備雛形。此後,又經過幾次民族大融合,至漢、唐,以古華夏族為主體,聯合成長、壯大於中華大地的各個民族,逐漸孕育為以多民族為主要內容,以多元一體文化為主要特徵、超越狹義血緣關系的中華民族這樣一個共同實體。人們從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始興與統一,以及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意義上,仍以炎黃為中華民族的始祖,並且作為中華民族原初締造者、始興與統一的象徵、凝聚力與認同感的共同標志。於是,對炎帝神農氏的祭祀,又有了新的意蘊了。
這種意蘊,在祀典中表現為,由重視天地之祀,趨向更加重視先祖之祀,並隨著中華民族的壯大而丕顯。至宋代,在歷經漢、唐的興衰存亡之後,進一步深化。因而宋太祖在江山初定,百廢待興的乾德初,即「命李昉、盧多遜等分撰歷代帝王碑,遣翰林侍詔孫崇望等分詣諸廟,書於石」。「詔三年一享」、「造祭器,送諸陵廟」,「各置守陵戶五」,並遣官詣陵致祭。明太祖亦於乾符初握的洪武三年,即「訪先代帝王陵寢」,「自伏羲、神農,各制袞冕,函香幣,遣秘書監丞陶誼等往修祀禮,親制祝文遣之,每陵以白金二十五兩,具祭文修葺陵廟」(《炎陵志》)。在明代的「御祭文」中,幾乎都有祈祝國泰民安之辭。
應該提到的是,在歷史上,活躍於古夏地域外的一些民族,亦曾建立過若干割據皇朝,但他們仍追溯炎黃二帝為其先祖。北周,為鮮卑後裔宇文泰所建。《周書.帝紀》載:「太祖文皇帝......其先出自炎帝神農氏。」他的兒子孝閔帝即位後,詔稱:「予本自神農。」遼為契丹族所建,元代脫脫撰《遼史》,直書:「遼之先,出自炎帝,世為審吉國。」發祥於古華夏以此的元、清兩代,他們入主中原之後,很快地認同並融入中華文化。元代除沿襲古制,行「郊天」禮、「祀岳瀆」之外,十分重視祭先農、耕藉田,奉三皇、祀先醫。有元一代,未曾稍怠。至元年間,大學士阿沙不花曾奉命詣陵致祭。清代入關以後,亦於順治八年(1651),欽定帝王陵寢祭祀:「酃神農」,並欽遣侍讀學士白允謙詣陵致祭。此後,凡國有大事,皆詣陵告祭。在現存的37篇「御祭文」中,告即位、親政、復儲的11篇,告靖邊、軍功的6篇,告災祈福的1篇。
古華夏文化母體隔海相望的台灣,對炎帝神農氏的祭祀同樣源遠流長。台灣的神農信仰,至少始於明代。至今台灣以炎帝神農氏為神主的廟宇達一百三十餘座,分別尊稱為炎帝、炎王、五穀先帝、五穀爺、神農大帝、先農、先帝爺、葯王大帝等。離家渡海,開墾台灣的先民們,對炎帝神農氏除了奉以農神葯神,祈祝豐收吉祥之外,更多的是「數典念祖」,不忘根本。
到了近代,中華兒女經過爭生存,謀統一,求發展,圖富強長期艱苦卓絕的斗爭,敬祖愛國之情已愈來愈強烈。於是就有了辛亥革命前夕,同盟會會員在炎黃二帝陵前的慷慨陳詞;就有了抗戰期間,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來的疾筆奮書:「中華終竟屬炎黃」;
湖南省主席、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的披心瀝膽:「岳荷炎帝余澤,捍衛湘土,飲水不思源,何異數典忘祖乎?」於是也就有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海內外炎黃子孫共同發起,社會各界共襄盛舉,對炎帝陵的整修;台灣數十個炎帝神農廟,來炎帝陵為炎帝神農祀像開光;也就有了省市人民政府和海內外社會團體對炎帝陵的多次隆重祭典;「中華炎黃聖火」,炎帝陵「炎帝聖火」取火種儀式。
如果說,「五帝之祀」是慎終追遠,對天地、自然、先祖的敬畏和酬答,而祀「先嗇」、「先醫」是報本返始,對農耕文化的推崇和承傳,那麼始祖之祭,則是敬祖愛國、表達對國家統一、民族昌盛的強烈願望。
古之祀典,強調「生於心」。《禮記•祭法》雲:「夫祭者,非物自外至也,自中出生於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禮,是故賢者能盡祭之義。」祭祀次數要求不煩不怠:「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禮記•祭義》。至於儀典,乃歷代相沿,或因時因地因事各有斟酌。
炎帝陵祀典,宋始有定例。《宋史.禮制》載:「乾德初詔:歷代帝王,國有常享,著於甲令,可舉而行。......按祠令,先代帝王,每三年一享,以仲春之月,牲用太牢,祀官以本州長官,有故則上佐行事。」又定「太昊、炎帝以下……歲春秋祀以太牢」。宋開寶五年,易為五年一祀。詣陵致祭,則無常例,大致國有大事才遣官告祭。如淳熙十四年(1187)六月,天下大旱,宋孝宗詔「衡州葺炎帝陵廟」(《宋史•本紀》),並遣官告祭,禳災祈福。
明初定議,「每三年出祝文、香帛,傳制遣太常寺樂舞生齋往,命有司致祭。又命所在官以春秋仲月上旬擇日致祭。又定每三年遣祭陵廟之歲,則停欽天山廟祭。」規定「遣使詣各陵致祭,陵置一碑,刊祭期及牲帛之數,俾所在有司守之。」
清代祀典,雖因明代舊制,但顯添厚重。《清史稿》雲:「凡巡幸所蒞,皆祭陵廟,有大慶典,祭告亦如之。」如康熙二十一年(1682)平滇亂之後,「遣官致祭,頒冊文、香、帛,給黃傘、御仗、龍纛各二,凡成武功,皆祭如典」。遣官詣陵致祭的禮儀十分冗雜。據《炎陵志》載,祭前,由欽天監擇定宜祭之日,翰林院撰擬祭文,太常寺、工部、戶部分別預備祭品、儀仗。由禮部開列侍郎以下,四品以上堂官名單,題請欽派致祭官。致祭官行前一日齋戒,屆期赴禮部恭取祭品、祭文、儀仗,如遇皇帝親閱,則另有程序。告祭官至地方後,各官朝服跪迎,並恭奉御祭文、香帛置龍亭內,供公所中堂,各官行三跪九叩首禮。祭前三日,告祭官齋戒,地方官備鼓樂、儀仗,行一跪三叩首禮,迎龍亭於祭所。祭前一日,告祭官省視祭品、祭器,地方官監視宰牲,然後率禮生演習禮儀。祭日四鼓,陳設祭器、祭品、牲俎,樂工,然後集廟門外恭候。五鼓,告陪祭官各朝服,由東戟門入殿。待擊鼓三嚴,告、陪祭官就位。儀式為前後行三跪九叩首禮,中間三獻、讀祭文。迎神、初獻、亞獻、終獻、受胙、撤饌、送神等均歌樂章。執事禮生達三十九人。陳設為,御祭紫降香、沉速香、綾壽幣各一;祭器為爵、俎、登、鉶、簠、簋、籩、豆、篚、罇等四十一件;祭品為牛、羊、豕各一,羹、黍、稷、稻、梁、型圤、薧魚、棗、栗、榛、蓤、茨、鹿脯、餅、菹、醢等二十六種;燭二品。時祭,即於每歲春秋仲月吉日,「由守土正印官一員致祭,執事以禮生。」「陳設及行禮儀節與遣官告祭同」,「惟無樂歌」(《炎陵志》)。祭文,由禮部頒發。乾隆年間定例,炎帝陵大祭「該銀二十一兩」,「春秋二季原額銀二十兩」(《炎陵志》)。
現代祭典,乃在陵殿前舉行。陳設為谷、豆類(九十九種)、干、鮮果(九十九種)、鮮活中草葯(九十九種)。主祭、陪祭、參祭人員各佩胸花標識,由儀仗隊引導,步行至朝覲廣場。屆時,鑼鼓、角號齊鳴,龍獅騰舞,數十支嗩吶奏古樂《大開門》,午門徐徐開啟。隊伍由花籃引導,依次由午門入,至行禮亭敬香、三鞠躬,然後肅立恭候。九時九分,祭祀儀式開始。儀程主要有:
⑴典禮儀式開始;
⑵主祭人就位;
⑶擊鼓九通,鳴金九響;
⑷鳴炮、奏樂(樂隊演奏古樂);
⑸敬獻供品(五穀、三牲、鮮果)
⑹敬獻花籃;
⑺向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座像)三鞠躬;
⑻主祭人恭讀祭文;
⑼焚帛書;
⑽鳴炮、奏樂、禮成。
儀式結束後謁陵。
儀式不是固定的,可酌情增減。增加的如介紹參加祭祀的團體或主要人員、宣讀祝賀活動的電文、接受捐贈等。儀式前後,在廣場舉行民間文藝表演。重大祭祀活動則刊碑紀念,並在謁陵後舉行揭碑儀式。
台灣對炎帝神農氏的祭祀活動,以民間為主,多在農歷四月二十六日神農大帝誕辰日進行。鍾宗憲先生曾撰文介紹,台北縣三重市先嗇宮一九九二年祭典盛況:「四月二十五日上午,由善信匯集一百多輛之大鼓車、南北管車、車鼓亭等車隊,從先嗇宮迎神出發,巡繞市境,市民們則在自家門口擺放香案牲禮祭品,當巡境隊伍經過時,雙手持香遙拜,並燃放鞭炮;是日,民眾依例外燴宴客,各地食客絡繹不絕,一時熱鬧非凡,交通為之堵塞。」其盛況所致,「三重市民代表會因代表參與迎神活動,出席人數不足而流會。」「四月二十六日上午十時,為誕辰祭典正式開始,由市長陳景峻親自主祭,循古禮行三獻禮,地方人士均各有所司,與前日之盛況相較,顯得庄嚴肅穆。」
台灣社團在炎帝陵舉行的祭祀儀式則較為簡單。一九九○年,台北市姜氏宗親會祭陵儀式為:⑴祭祀儀典開始;⑵鳴炮;⑶主祭者就位;⑷陪祭者就位;⑸全體肅立;⑹上香;⑺獻花;⑻獻供;⑼讀祭文;⑽向始祖炎帝神農氏聖像敬禮;⑾自行上香祭拜;⑿恭焚祭文紙帛;⒀贈送紀念牌;⒁鳴炮;⒂禮成。祭祀後謁陵。近幾年,台灣祭陵團體日增,儀式各異。有的著統一服裝(古裝);有的帶炎帝塑像,在炎帝陵殿「開光」;有的仍行三跪九叩首禮,十分虔誠。
今日之炎帝陵,以華夏始祖的歸根之地和中華文化的發端之源,成為我們民族永恆的感情紐帶、不朽的精神聖山。她以跨越時空的力量,牽引著華夏兒女,跨洋過海,翻山越嶺,步入其間。詣陵祭祖,所含蓄的文化意蘊和顯示出的文化張力,是五千年文化的沉澱和升華。
一爐馨香、裊裊不絕,燒燃了數千年,祈祝著「民富國強」。這是民族的夙願,是億兆子孫的心香。
6、黃帝陵祭祀時間,主體,規模,人員,規格,形式
一般是當年的清明節,「『文革』後,都是9點50開始的。」黃帝陵基金會副會長66歲的韓偉說,「黃帝陵祭祀的這個開始時間是取『九五之尊』之意,由此來體現該祭祀是天子級別的,這種祭祀等級在先前歷代都是國家級別。」一、祭祀必須是天子級別。韓偉說,民間祭祀很自由,三五成群就去了,沒有規模,沒有議程,顯示不出等級氣勢,凝聚力不夠。
二、展現民族文化優秀的一面。「把傳統文化最好的一面給大家,比如說,要拋棄燒裱、燒紙,在大殿里燒燒烤烤太麻煩了,」韓偉說,「現在民間的祭祀樂舞主題大多是關於紅白喜事,或者在祭祀時找當地戲班來唱摺子戲,用那些筐子、籃子、案子做祭器……這些也要取消,某個方面來說,這不是文化范疇。」
三、保證整套禮儀的完整性。各個方面都要涉及到,對各套禮儀結合起來的整體效果進行控制,比如整個祭祀現場色彩等方面的控制等。「不控制的話,隨便拉個廣告氣球、橫幅什麼的,商業廣告就全上去了。」
鳴炮是外國人的傳統
2003年7月,專家組的方案進入了北京專家評審階段。初步擬定的祭奠程序為12項:全體肅立;鳴放禮炮;敬奏祭樂;主祭就位;參祭就位;上香奠酒;敬獻花籃;恭讀祭文;行鞠躬禮;樂舞告祭;典禮告成。評審的北京學者認為,鳴炮34響不妥,因為禮儀中的鳴炮源自西方傳統?d?d?d過去,海洋國家的艦隊在抵達其它國家港口前,先把炮膛里剩餘的炮彈全部打掉,用轟轟作響來表示和平。隨後,「鳴放禮炮」被改為「鳴鍾擊鼓」?d?d?d擊鼓9下(9為中華禮數中最高位級的數);另外被取消的程序包括:上香、奠酒以及各方陣分別就位的程序。這樣,祭祀程序變為7項:全體肅立;擊鼓鳴鍾;敬獻花籃;恭讀祭文;行三鞠躬;樂舞告祭;瞻仰聖殿。
再造青銅祭器
祭器是各個禮儀環節中被關注最多的,對於使用青銅的祭器,沒有專家反對?d?d?d青銅器與文字、禮儀、城市被列為古代文明四大要素,負責祭器部分的陝西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吳鎮烽說,「周代祭祀用青銅器,以後包括明清在內的歷朝歷代祭祀都用青銅,式樣上都仿商周,最晚不遲於戰國。唐宋時期文獻記載,當時國家鑄造工場專門仿造出土的商周青銅器,分發到全國各地祭祀場所。」
於是,疑問都集中到了復制哪種青銅器?天子級別的青銅器是什麼規格的?
在前期的考察中,專家組發現各地的祭器體量小、色澤灰暗、組合混亂、質地不一,儀仗旗幟多使用明清戲劇道具,他們認為這「缺乏嚴肅性」。
吳鎮烽介紹,這次在西安一家公司共鑄造了55件青銅祭器,花費200萬元。鼎、簋分別選取了「牛鼎」和西安出土的青銅簋,作為原形進行仿製。他說:「復制鑄造時,只有一兩個是在實物上丈量的,其它幾乎都根據照片來製作,比如最漂亮的牛鼎,還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里,只能對比照片仿製。原物高度只有30多厘米,我們放大到了近兩米高。」
吳鎮烽說,「根據《周歷?儀禮》記載,諸侯祭祀用七鼎六簋,大夫是五鼎四簋,士為三鼎兩簋,只有國家最高等級、天子祭祀時才能用九鼎八簋。」本次祭祀,軒轅殿內、黃帝像的正前方放上了象徵國土社稷的從小到大9個青銅鼎。
為了區別於其它祭器並凸顯時代感,每個青銅祭器上都刻上了「赫赫吾祖,德惠永長,祚我中華,彌剛彌強,載寧九州,民富小康,鼎鑄盛世,用祀永享。黃陵祭器,甲申年春」的類似文字,該銘文為吳鎮烽所擬。
在這次為黃帝陵祭祀所制的青銅祭器中,曾侯乙編鍾的復製品是其中的明星。「編鍾是目前最好的,按原大復制,65件,花了200多萬,」對於復制自戰國時代的曾侯乙編鍾,吳鎮烽贊不絕口,「每個編鍾上的銘文都是挫金的?d?d就是在製作過程中,鍾上字的位置凹進去,然後澆鑄上黃金,挫平?d?d光挫金就用了10多萬元。」
曾侯乙編鍾20多年前在湖北隨州被發掘,是中國目前出土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編鍾,重5噸,最大的鍾高約1.5米,重202公斤。在黃帝陵祭祀的全套祭器中,被稱為「最為寶貴」(與編鍾相對的是32件仿江陵彩繪石編磬)。
編鍾製作方、湖北博物館的馬業平介紹說,這是改寫了世界音樂史的一套編鍾,在之前的普遍認識中,中國古代音樂只有五聲音階,而製造於戰國時代的這套編鍾不但有六聲七聲,甚至還有十二半音,與國際通用的c大調同列。先前的樂器,每個振動基頻只能產生一個音,戰國時代的工匠通過編鍾的合瓦形改變振動模式,讓它產生出了不同的音。每個鍾的各敲擊點上都刻有音調的名稱:宮、商、角、徵、羽、變徵、變宮等。
曾侯乙編鍾上的紋飾相當復雜,完成翻模需要幾十個步驟,主要程序是,硅橡膠模-蠟模-硅溶膠-灌銅:首先,用一種國產硅橡膠在曾侯乙編鍾上翻模,這種材料是中性的,對金屬沒有任何腐蝕,並可以在最大限度上縮小翻模所帶來的收縮比。然後將硅橡膠做成蠟模,用耐火材料把蠟化掉,留下空殼,再澆灌銅水進去……
「編鍾上的某些紋飾比頭發絲都要細,每個復制過程都將不可避免地使編鍾塑形在細微處減弱一點點,」馬業平說,「何況編鍾不同於普通青銅器,除了復制外形,音色、音階也必須相同。在形狀全部復制完後,要根據青銅物理特性來細微調制,改變每個編鍾的厚薄度,把音分的誤差縮小到最低。」
馬業平說,這次在復制的每個步驟中都加入了一些不便透露的新技術,最終的復製品相當棒?d?d?d編鍾復制在形狀上的誤差允許范圍是2%,這次被控制在了1%;大鍾音色誤差允許范圍是正負12音分(非常專業的小提琴手對音樂的最高解析度是5音分,這是普通人耳朵根本無法分辨出的差別),該復製品的誤差最高為-4音分,小鍾的音分誤差甚至在正負1音分以內,80%的編鍾誤差指數都是0。
黃色佩巾:從漢代文化尋找靈感
圍繞這次黃帝陵祭祀而設計的各個分方案中,服裝設計眾口難調。一開始有專家設計了仿漢代的主祭人袍服,但北京的專家評審認為袍服看上去有宗教化的感覺。另一個難題是,參加祭祀的共有3000多人,胖瘦、高矮不均,很難讓每個人都能穿上合適大小的衣服。
數千個祭祀者的衣服必然會出現色彩差異及服飾造型的區別,為了能夠達到整體劃一的視覺效果並符合現場氣氛需求,負責祭祀服裝設計的西安美術學院服裝系教授張莉設計了長為180cm的黃色佩巾?d?d?d它的好處在於,滿足了視覺上的統一、佩戴方便、可留作紀念,並且不受季節氣候、高矮胖瘦限制。
張莉說她這次的設計總體上是從漢代的文化中尋找靈感,並兼顧了地域特色,以漢代瓦當、畫像磚等紋飾為點綴。她認為黃色是跟人最貼切的顏色,早在《周易》中便得到空前的推崇,在漢代開始受到青睞,從此成為中國皇室的專寵。黃色寓意傳統文化,代表「陰」、「地」,與祭祀現場大片代表「陽」、「天」的紅色正好搭配,何況是在陝西的「黃」土地上祭奠「黃」帝。
據韓偉介紹,有關部門在西安第三印染廠為這次活動共訂制了4000套祭祀佩巾。
樂舞歌聲
對於樂舞的方案,陝西省的評審會提出了「希望舞蹈表演人物規模應考慮禮制問題」。諸如此類的精巧設計在祭祀樂舞表演中隨處可見:樂舞歌聲來自120人合唱隊,象徵12億中國人;古裝舞蹈人員走12步一拜,象徵一年12個月;演出人員總共365人,象徵一年365天。
身著古裝的表演人員來自陝西省歌舞劇院、西安音樂學院、第四軍醫大學以及黃陵縣中學,或歌或舞的他們,讓祭典的時空產生了錯覺?d?d祭祀樂舞的總編導王宏說,上一次以這樣的樂舞祭祀黃帝,還是在2000多年前。
《黃陵縣志》上記載古代的祭祀,有歌詞、曲譜,但樂舞這一祭祀程序很是少見,在民國時甚至不存在了,王宏說,當時祭祀只有奏樂,用日常流傳的中國民樂,比如嗩吶。
7、舉行清明公祭軒轅黃帝這樣的活動有什麼意義
清明公祭黃帝陵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盛事,有著悠久的歷史,報本返始,慎終追遠,成為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的紐帶,是具有廣泛影響和強烈感召力的民族盛典。長期以來,一批批中華兒女、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不遠萬里,奔赴橋山,共祭黃帝陵。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報本返始、慎終追遠的節日,清明祭祀黃帝陵是眾多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清明公祭黃帝典禮已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和民族感召力的民族盛典。
(7)軒轅祭禮服擴展資料:
每年清明節海內外中華兒女在陝西省黃陵縣橋山共同緬懷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祭祀活動。
以「頌揚黃帝功德,傳承民族記憶,守護精神家園,構建和諧中華」為主題定位,包括擊鼓鳴鍾、敬獻花籃、恭讀祭文、樂舞告祭、拜謁祖陵等內容。
8、古代祭祀禮儀
上中國祭拜網看看
古代祭祀的種類
1.祀先代帝王
《禮記·曲禮》說:「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對於「有功烈於民」的先代帝王,如帝嚳、堯、舜、禹、黃帝、顓頊、契、冥、湯、文王、武王等,都要舉行崇祀。後來,受祭享的先代帝王人數越來越多。
秦始皇在巡遊天下、經過名山大川時,曾經祭祀先代帝王。他到雲夢,望祀虞舜於九嶷山,因為相傳虞舜死後葬於九嶷。他到會稽,會稽有大禹陵墓,於是祭祀大禹。後來歷代帝王出巡,多仿效秦皇,祭祀先王。自漢代起,開始為先代帝王維修或營建陵園,分別立祠祭祀。光武帝時,皇宮中有古代聖賢帝、後畫像,不過那大概還不是用於祭奠行禮的。
隋代以祭祀先代帝王為常祀。在京城立有三皇五帝廟,另立廟祭祀三皇以前諸帝,並且在先代帝王始創基業的肇跡之地分別建置廟宇,以時祭祀。明洪武六年(1373年),太祖始創在京都總立歷代帝王廟。嘉靖時,在北京阜成門內建歷代帝王廟,祭祀先王三十六帝,擇歷朝名臣能始終保守節義者從祀。清代沿用此廟,初祀三皇、五帝等。後又改變原則,「凡為天下主,除亡國暨無道被弒,悉當廟祀」。(3)對於先代帝王的陵寢,清代祀典規定祭祀三皇、五帝以下數十處,春、秋二季仲月致祭,或在陵寢築壇而祭,或在當地享殿行禮。凡皇帝巡遊,途經先代帝王陵廟,皆有祭享之禮。清統治者特別對明代諸帝陵墓,更是優禮有加。這顯然是出於緩和滿漢民族矛盾、鞏固其統治地位的政治需要。
2.祀先聖先師
祭祀先聖先師是立學之禮,禮經並未實舉其人。漢魏以後,逐漸以周公為先聖,孔子為先師;或者以孔子為先聖,顏回為先師。唐代確定孔子為先聖,顏回為先師,從此以後不再變更。對於孔、顏,歷代帝王益封爵,贈謚號,直至用天子之禮樂優加尊崇,祭祀典禮極為隆重。
《禮記》所載立學祀典,不過「釋奠」、「釋幣」、「釋菜」三項。「釋幣」,即有事之前的告祭,以幣(帛)奠享,這不是常行之禮。「釋奠」,是設薦俎饌酌而祭,有音樂而沒有屍。「釋菜」,是以菜蔬設祭,為始立學堂或學子入學的禮儀。唐、宋以後一般只用「釋奠」禮,既作為學禮,也是祭孔禮,儀式則日趨繁瑣。
祭孔始於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當時孔子的地位並不高;漢平帝才追謚孔子為褒成宣尼公。學校祀先聖先師周公、孔子,始於東漢明帝永平二年(59年)。南北朝時,太學內已立有宣尼廟,祭祀時設軒懸之樂,用六佾之舞,牲牢器具,依上公之例。每年春、秋二仲月,行釋奠之禮;每月初一,國子祭酒率博士以下及學生拜孔揖顏。各地郡學也都立有孔、顏之廟。唐宋以後孔子封爵加至「大成至聖文宣王」,從祀弟子、賢人封為公、侯。元代世祖時雖有一時貶黜孔子及儒家的舉動,但成宗即位後立刻恢復尊孔。直到明朝嘉靖時,世宗才廢除所封孔子王號,取消了塑像,降低了原用天子之禮的祀典規格,稱為「至聖先師」。清代,盛京即建有孔廟。定都北京後,以京師國子監為太學,立文廟,孔子稱「大成至聖文宣先師」。祀禮規格又升為上祀,奠帛、讀祝文、三獻奠爵,行三跪九拜之禮。雍正四年(1726年),又定八月二十七日為孔子誕辰,全體官民軍士齋戒一日。在孔子故里(曲阜闕里),春、秋祭祀與太學相同,其廟制、祭器、樂器及禮儀也都以北京太學為準式。
祭孔禮儀在文廟舉行。唐玄宗又為姜太公師尚父立武廟,肅宗又追封姜太公為武成王。其祭祀禮儀與祭孔類似。至明初,由於明太祖的反對,武成廟才被廢止。
宋代又有算學先師之祭。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年),立黃帝為算學先師,但典儀規格較低。
3.藉田與享祀先農之禮
《禮記》有「天子為籍千畝」,「天子親耕於南郊,以供齋盛」的記載。(4)藉或作「籍」、「藉」。藉禮,就是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的禮儀。農神,也稱「田祖」,又稱為「先嗇」,漢以後通稱「先農」,認為就是教民耕作的神農氏。藉田在春天舉行。
藉田禮為歷代帝王所遵循,而且儀式日趨繁復。南北朝時,在先農壇北建御耕壇,圍以青幕,供皇帝觀看農夫耕種藉田情形之用。宋以後就直稱「觀耕台」。
明、清時的先農壇都在正陽門外,為一成方壇,東南方有觀耕台,藉田時才加以陳設,附近又有神倉等建築。今仍有若干古建築保存。
藉田、祀先農是古禮之孑遺,本有重農、勸耕的良好意願,但歷代帝王的親耕藉田,表現與宣傳個人的意味太重,難怪就連有的皇帝自己也說,藉田是「空有慕古之名,曾無供祀訓農之實,而有百官車徒之費」。(《晉書·禮志》)
4.親桑與享祀先蠶之禮
天子藉田,王後就去採桑養蠶。禮經有仲春「後率外內命婦始蠶於北郊」的記載,親桑、享先蠶之禮就是據這項活動而制定的。(5)
史書記載,漢代已有此禮儀,皇後率領公、卿、列侯夫人到東郊苑中採桑,並以中牢羊、豕祭祀蠶神——苑窊(wā)婦人和寓氏公主。當時,宮中蠶室養蠶在千薄以上(薄是養蠶的竹簾),蠶絲由織室紡織,用作祭服。魏晉以後,親桑禮與藉田親耕禮比附,遂相應地建造了先蠶壇,又有皇後「採桑壇」。
明嘉靖十年(1531年)在西苑(今北海公園)新建先蠶壇,廢去北郊安定門外的舊壇。實際上,當時親蠶禮只舉行過幾次,嘉靖十六年起乾脆明令作罷。清代的先蠶壇在西苑東北角(今北海公園後門一帶),並有觀桑台、親蠶殿、先蠶神殿等建築,但皇後很少親自蒞臨,常派嬪妃或官員代祀。
歷代所祀蠶神各有不同。後齊曾祀黃帝軒轅氏為先蠶,後周又以黃帝之妃西陵氏為先蠶。西陵氏名嫘祖,後代民間養蠶,多祭嫘祖為蠶神。另有一說,房星天駟為先蠶。因此,祀先蠶也有祭天駟星的。
5.享先醫
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將三皇定為先醫,令天下郡縣加以祭祀。明、清沿用其制,皆在皇宮內太醫院設殿享祀。每年仲春上甲日由皇帝遣官或太醫院正官主祭,全體醫官陪祀。
6.五祀
五祀指祭祀門、戶、井、灶、中溜,也有作戶、灶、中溜、門、行的。五祀與五行、四季、五臟等搭配,春祀戶;夏祀灶;季夏之月(六月)祀中溜,中溜即中室;秋祀門;祭井也在冬季。漢魏時,都按季節行五祀,孟冬之月「臘五祀」,總祭一次。
唐、宋、元時又採用「天子七祀」之說,祀司命、中溜、國門、國行、泰厲、戶、灶。這里的「司命」,不是星辰,而是宮中小神,相傳主督察人的年壽、行為、善惡。泰厲是無人祭奠的野鬼,主殺害。明、清兩代仍祭五祀,歲終在太廟西廡下合祭。清康熙以後,罷去門、戶、中溜、井的專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這就同民間長期流傳的灶王爺(灶神)臘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了。國家祀典採用了民間的習俗。
7.高禖(méi)
高禖是乞子之祀。《禮記·月令》說,仲春之月「玄鳥至,至之日,以太牢祀於高禖,天子親往。」玄鳥就是燕子。《詩經·商頌·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古代相傳,簡狄吞鳥卵,而生契。契是商民族的始祖。高禖是求子之祭,在玄鳥由南方北歸之日舉行,可能與此故事有關。一說高禖之神是女媧。清代學者王引之認為,「高」是「郊」的假借字,所以祭於郊外。看來,高禖是遠古婦女乞求生育之祭的延續和發展。
高禖之祭,設壇於南郊,後妃率九嬪等參加。
高禖之祭始見於《漢書·武五子傳》。漢武帝年二十九始得太子(戾太子),乃「為立禖」。魏晉南北朝,各國皆有高禖之祭,但直至唐、宋時才依照禮經制定了禮儀。宋代高禖壇,以青帝為高禖,於春分之日行禮。金代高禖祀青帝,在皇城之東永安門北建木製方台,正位祭的是昊天上帝,台下才設高禖神位。
清代無「高禖」之祀,而有「佛立佛多鄂謨錫瑪瑪」之祭,又稱「換索」,據說主要目的是保嬰。司祝歌禱辭雲:「聚九家之綵線,樹柳枝以牽繩,舉揚神箭,以祈福佑,以致敬誠。某年生小子,綏以多福……。」(《清史稿·禮四》)這是滿族的傳統習俗。
8.儺
儺(nuó)是驅除疾疫之禮,《周禮·夏官》有「方相氏」,蒙熊皮,以黃金為四目,著玄衣朱裳,執戈揚盾,率百隸而於季春、仲秋、季冬三時為儺禮,索室驅疫。東漢時,儺禮在臘日前一天舉行,也稱為逐疫。
9.蠟臘
蠟(Zhà)、臘本是兩種祭祀,蠟祭百神,為報答一年來恩佑之功;臘,原寫作「臘」,祭先祖、五祀。有人認為這是同日異祭(隋杜台卿《玉燭寶典》);有人則認為是同祭異名(漢蔡邕《獨斷》)。按《禮記·郊特牲》「天子大蠟八」,蠟祭八神都是與稼穡年成有關的神。臘祭則是用狩獵獲取的禽獸祭享祖先。雖然兩種祭祀起初並非一事,大概因為它們都是歲末的合祭,後來便混為一談了。
史書記臘祭,始見於《左傳》。虞君不聽宮之奇勸諫,假道晉軍伐虢,宮之奇嘆曰:「虞不臘矣!」時在魯僖公五年(前655年)。《史記》記秦惠文王十二年(前326年)初行臘祭。秦始皇信從歌謠之言,臘祭更名為「嘉平」。漢代仍改為臘,祭祀宗廟、五祀、百神,慰勞農夫,大饗燕飲。後蔡邕又有「五帝,臘祖之別名」的說法,因而各朝都依五行相代理論選擇臘祭之日。
北周時,臘祭又稱蠟祭,於十一月祭神農氏、伊耆氏等。
隋初沿用周制,定孟冬下亥日蠟百神,臘宗廟,祭社稷。開皇四年(584年),隋文帝下詔,停止原行蠟祭,改為十二月舉行臘祭。唐貞觀十一年(637年),定蠟臘之禮,於季冬寅日蠟祭百神於南郊;卯日祭社稷於社宮,辰日臘享於太廟。祭禮同圜丘祭祀。
宋代以十二月戌日為臘日,建蠟百神壇,同日祭社稷,享宗廟。神宗元豐時又改為臘祭前一天蠟祭百神,四郊建四壇,各祭其方之神。南宋紹興時定蠟東方、西方為大祀,蠟南方、北方為中禮。元、明後,國家祀典已無蠟臘之祭,但地方州府或有「八蠟廟」,蠟臘之祭仍在民間舉行。
歷代禮書「吉禮」事項最繁。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個周密而龐大的神鬼體系,幾乎可以說無處不有神鬼,無物不有神鬼,這里所介紹的,僅是納入國家祀典的、比較重要的神鬼祭祀。
9、舉行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有何意義?
帝陵祭祀是華夏子孫流行幾千年的最嚴肅莊重的最大傳統民俗及國家行為,黃帝陵祭典是在長期的實踐中已形成一定的規模格式和祀典禮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自2004年開始,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新落成的黃帝陵祭祀廣場舉行,清明公祭黃帝陵活動無論從規模上、規格上,還是內容上、形式上都有了較大的提升。
每年的清明公祭典禮,都有國家領導人和中央國家有關部委、兄弟省市區代表,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華人華僑代表萬餘人參加。
黃帝陵祭典活動實現了與對台工作相結合,與弘揚中華文化相結合,與團結、凝聚海外同胞相結合,突出了民族認同、國家統一、文明傳承、自強創新的主題,昭示了中華民族同根共祖、復興發展的理念。
(9)軒轅祭禮服擴展資料:
每年清明節海內外中華兒女在陝西省黃陵縣橋山共同緬懷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祭祀活動。
以「頌揚黃帝功德,傳承民族記憶,守護精神家園,構建和諧中華」為主題定位,包括擊鼓鳴鍾、敬獻花籃、恭讀祭文、樂舞告祭、拜謁祖陵等內容。
10、祭黃帝陵的宋元明清時期對黃帝的祭祀
在宋元時期的黃帝祭禮中,黃帝陵廟致祭受到了高度重視,軒轅黃帝陵廟被列為重點加以整修維護。宋太祖開寶五年(972),遵太祖趙匡胤旨意,規定橋山黃帝陵三年大祭一次。元代對黃帝陵廟的祭祀也很重視,《元典章》中規定:黃帝是開天闢地的先祖,國家應當祭祀。明代對黃帝陵和黃帝的祭祀也非常重視。朱元璋即位之初,就認為軒轅黃帝不僅是醫家的祖師,也是中華民族的遠古祖先。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朝廷禮部議定祭祀黃帝的地方定在陝西中部縣(今黃陵縣),並規定三年大祭一次,皇帝親撰祭文,派遣大臣赴橋山祭祀。橋山黃帝陵列為國家祭祀始祖的聖地,要求每次祭陵的祭文、祭祀日期、祭品名稱、數量和主祭、陪祭官員姓名都要刻石立碑。又特遣中書省管勾赴黃帝陵致祭,這次祭祀留下至今所見的最早的一篇祭祀黃帝的祭文。洪武七年(1374),明太祖降旨在軒轅廟大殿內塑造軒轅黃帝坐像一座,以便瞻仰祭祀。今黃帝陵保存有明太祖、成祖、宣宗、代宗、英宗、世宗、穆宗、神宗、熹宗等皇帝遣使到黃帝陵致祭的碑文。清代沿襲明代定製,在橋山黃帝陵舉行國祭,一般三年祭祀一次,此外還有臨時祭告。清朝黃帝陵廟的祭祀儀式隆重,規模宏大,次數較多,見於記載的有30次。光緒年間,台灣愛國志士丘逢甲在甲午戰爭後祭祀黃帝陵,留下詩句「袖中一卷英雄傳,落日來登黃帝陵」。1908年重陽節,陝西同盟會祭掃黃帝陵,在祖先陵前宣讀祭文,以表復興中華民族之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