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婚禮婚慶 » 古代婚禮圖

古代婚禮圖

發布時間: 2023-06-17 12:54:34

1、中國古代女子婚禮服飾

1、周朝婚服—純衣纁袡

周朝的婚禮端正莊重,不像後世那樣吹嗩吶打鼓一片喜慶,整個過程都是在嚴肅的氛圍中進行,因此,周朝的喜服也採用了代表莊重的黑色,讓人覺得肅穆起敬,不可兒戲。

新娘服飾】 正婚禮的時候,穿玄色純衣纁袡禮服,拜見公婆時則宵衣。

2、秦漢朝婚服—遵循周禮

在唐代以前,人們結婚時都是按周制婚禮男女都穿黑色,尤其是秦漢時期,以黑色為尊,因此在成親這樣嚴肅的日子裡也必然是身穿玄黑婚服。

在秦漢時皇太後、太後、公卿夫人等的婚禮服形式採用深衣制。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連接,當時男女服用極為普遍。禪衣內有中衣、深衣,其形無大區別,只是袖形有變化,都屬於單層布帛衣裳。漢代曾採用12種色彩的絲綢設計出不同身分的人穿用的婚禮袍服。

3、唐朝婚服—釵鈿禮衣,紅男綠女

從唐朝開始,不再以黑色為尊,這時的婚服融合了周制婚禮的莊重神聖和後世的熱鬧喜慶,顏色為紅男綠女,樣式是釵鈿禮衣,即新娘身穿大袖衫長裙,披帛,層數繁多,穿時層層壓疊著,然後再在外面套上寬大的廣袖上衣。

4、宋朝婚服—承接唐制

宋朝的婚服基本上是承接唐朝,但也有稍許不同,三捨生及品官子孫可假穿九品襆頭公服,其餘庶民新郎身穿皂色圓領衫、兩個角往上折而後交叉固定的襆頭(自然是黑色),新娘自然是冠子、霞帔、大袖衫,顏色是青色。

5、元朝婚服—蒙古民族特色

元朝是蒙古王朝,因此其服飾自然也是典型的蒙古款式。他們的服飾主要是「質孫服」,是較短的長袍,比較緊且窄,腰間設有許多衣褶,這樣的設計方便騎射。

相對於「質孫服」,元代的貴族婦女們穿的服飾則顯得麻煩許多,她們穿的袍子寬大而且長,走起路來很不方便,常常要兩個婢女在後面幫她們拉著袍角,頭戴一頂高高長長的帽子。元朝的嫁衣也跟其服飾沒有多大差異,仍帶有濃厚的蒙古服飾特點。

6、明制婚服—鳳冠霞帔、九品官服

明朝的婚服就是我們常見的鳳冠霞披和狀元服。

士婚,若穿深衣,婦則對應地服真紅褙子、紅羅裙,假鬢花鈿;按與婿相同的品級佩戴相應鳳冠霞帔或花釵,真紅大袖衣或圓領女蟒服、大紅褶裙,新娘加紅蓋頭,或垂絲穗遮面,或紙扇遮面,穿綉花鞋象徵吉祥。

女子以用絲、緞製造的褂(上裝)裙(下裳)為主禮服。用白金線、黃金線及珠石等綉成代表龍鳳呈祥的龍鳳和鴛鴦圖案。

7、清朝婚服—旗袍樣板

清朝的嫁衣也沿襲了明朝的鳳冠霞帔,雖然也是以紅色為主,但是婚服的款式則是以旗袍為模板。

(1)古代婚禮圖擴展資料:

婚嫁禮儀

中國傳統婚禮講究六禮,分別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迎親,六禮,婚禮的步驟也是由這六禮拓展的,中國古代講究禮節,在婚禮中也有著許多的繁文縟節,但是每一部都是充滿了對新人的祝福。

中國古代的婚禮文化也是中華歷史上精彩的一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婚禮當天的每一項禮儀都是為親朋好友,家人父母滿滿囑咐的一天。

2、中國古代婚禮的全過程?

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化歷史的東方古國。在幾千年的文化長河中孕育出了一個又一個具有特色的習俗,中式婚禮就是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特點的一種民俗。

八抬大轎、儀仗開道、花轎迎親、獅舞引門,選擇中式婚禮的目的,是重拾近乎丟失了的華夏民族婚俗!到中國來舉行一個傳統的中式婚禮,將會讓你深深地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和了解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

通過中式婚禮,使普通老百姓及外國友人更加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得年輕人更加珍惜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並且,新人會在婚禮中留下最富有傳奇和美好的回憶。

中式婚禮必將在短期內大行其道。

中式婚禮之必備元素

★花轎:花轎作為傳統婚禮的核心部分是從南宋開始流行的。它分四人抬、八人抬兩種,又有龍轎、鳳轎之分。轎身紅幔翠蓋,上面插龍鳳呈祥,四角掛著絲穗。有錢人家娶親為五乘轎,花轎三乘,娶親去的路上女迎親者坐一乘,其餘二乘由壓轎男童坐;迎親回來時新娘、迎親、送親者各坐一乘,另有二乘藍轎,用藍呢子圍蓋,上面插銅頂,由新郎、伴郎各坐一乘。

轎子曾流行於廣大地區。自古以來歷代相襲。因時代、地區、形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如肩輿、檐子 、兜子、眠轎、暖轎等。現代人所熟悉的轎子多系明、清以來沿襲使用的暖轎,又稱帷轎。木製長方形框架,於中部固定在兩根具有韌性的細圓木轎桿上。轎底用木板封閉,上放可坐單人或雙人的靠背坐箱。轎頂及左、右、後 3側以帷帳封好,前設可掀動的轎簾,兩側轎帷多留小窗,另備窗簾。歷代統治階級都曾制定過轎子的形制等級,體現在轎子的大小、帷帳用料質地的好壞和轎夫的人數等方面。民間所用的轎子分素帷小轎和花轎兩種。前者系一般婦女出門所用之物,後者則專用於婚嫁迎娶。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素帷小轎 、花轎都被旅遊業啟用。花轎多設置在旅遊點,與中國帝王傳統的結婚禮服——鳳冠、霞帔配合,用來接待中外遊客,舉行中國古代婚禮儀式,或用作拍照道具。素帷小轎則作為江浙山區的一種民俗交通工具,用來迎送中外遊客。由柳洪平創建。

中式婚禮的一般流程

●抬轎起程:在鑼鼓、嗩吶、舞獅的伴隨下,花轎開始起程。按傳統,新娘應該被兄弟背出來送上轎子。不過現代人多獨生子女,只能由表兄弟或伴郎代勞,通常也改背為抱了。花轎的路程目前只是走走形式,除非兩家特別近,要不從上海這頭抬到那頭,肯定累趴下。不過按照慣例是要給轎夫紅包的,否則他們會有意顫動花轎,讓新娘「好受」

●跨火盆和射箭:古禮中是新娘坐花轎過炭火盆,不過現在通常都是新娘在媒人的攙扶下直接跨了。然後在下轎之前,新郎還得拉弓朝轎門射出3支紅箭,用來驅除新娘一路可能沾染的邪氣。

●拜堂和交杯酒:火盆之後有的還要跨過馬鞍,徵兆新人婚後合家平安;然後才由新郎用條紅布包著的秤桿挑開新娘頭上的喜帕,這時,一對新人就該正式拜堂了。拜堂後最重要的部分不是交杯酒(合巹酒),而是給雙方高堂敬茶,通常這個時候是弄得一群人聲淚俱下,場面之感人,在熱烈的喜慶氣氛中也透滲透著濃濃的親情。

●同心結發和謝媒:現代的娶親儀式,很多都是把該在洞房裡的事搬出來展示。比如說結發,應是新人在洞房裡相互剪些頭發,作為夫妻關系的信物放在一起保存,現在則是當眾表演。之後雙方母親同點龍鳳燭,新人交換香書美玉做信物,再請出媒人贈送蹄膀。

中式婚禮花銷

辦一場地道的中式婚禮環節可真不少,比如會場布置雖然可以省略鮮花,卻多了無數道具。化妝師也會比較辛苦,因為除了新人,還有伴娘、媒婆、家人等都得配合化妝。至於主持人,價格就更高了,因為復古婚禮套詞很多,而且很多都得又唱又吆喝。然後還得請一位相當於導演性質的現場總監,以協調扮演各種角色的人,婚禮督導更非請不可,因為花轎的路線以及酒店方面的協調始終得有人去搞定。

婚禮現場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這樣的場景想必一般人都會感覺熟悉。不過,本文的圖片可不是電影電視中的劇照,而是百分百的真人秀哦!在厭倦了草坪婚禮、燭光婚禮、游輪婚禮等西式婚禮後,本市的新婚佳人又重新變得傳統起來,一場場鞭炮聲、嗩吶聲、鑼鼓聲此起彼伏的復古婚禮借著春節前後的好日子,紛紛隆重「上演」。

★鳳冠霞帔服裝是最不可少的道具了,嫁女兒的人家無論貧富對嫁衣都是十分的講究。內穿紅襖,足登綉履,腰系流蘇飄帶,下著一條綉花彩裙,頭戴用絨球、明珠、玉石絲墜等裝飾物連綴編織成的「鳳冠」,再往肩上披一條綉有各種吉祥圖紋的錦緞—「霞帔」。
大紅衣服穿在身上怎麼看怎麼喜氣,尤其是頂帶花翎,身著蟒袍玉帶的新郎倌,比起西式婚禮中的黑西裝,另有一種富貴氣。

★旗鑼傘扇:它位於迎親隊伍之中、花矯之前,可令整個迎親儀式熱鬧、壯觀。

★鞭炮:迎親禮車在行進途中,應一路燃放鞭炮表示慶賀。

★蓋頭:古時新娘著鳳冠霞帔的同時都用紅布蓋頭,以遮羞避邪,紅色取吉祥之意。

★馬鞍:「鞍」與「安」同音,取其「平安」長久之意。多放於洞房的門檻上,表示新娘跨馬鞍,一世保平安。當新娘前腳邁入門檻,後腳抬起還沒有落下的時候,這時由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全人把馬鞍抽掉,正好符合了「烈女不嫁二夫,好馬不配雙鞍」的意思。

★火盆:它是放置於大門口的一盆火,讓新娘邁過去,寓意婚後的日子紅紅火火。

★天地桌:多置於院中,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鏡子、算盤和秤,稱為「六證」。意思是:可知家裡糧食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壞、容顏怎樣、帳目清否、東西輕重等。民間常有隻有「三媒(媒人)六證」俱全,才表示新婚合理合法的說法。等到吉時舉行的結婚典禮,就俗稱為「拜天地」,由司儀主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對拜。

★秤稈:入洞房後,新郎用秤稈挑去新娘的紅蓋頭,取意「稱心如意」。

★花燭:在婚禮儀式中使用大紅色的成對蠟燭,點燃於廳堂及洞房之內。因其上多有金銀龍彩飾,故稱為「花燭」。

3、古代婚禮的服飾是怎樣的,漂亮嗎,有了解的嗎?

 古代婚禮服飾,是指古時候男女舉行婚禮時穿的服裝。在我們熟悉的影視劇中,多以各種喜慶的大紅色綢緞,配上各種刺綉的圖案。象徵著喜氣盈門、百年好合的意思。最近幾年來,現代人穿漢服服飾結婚的也不在少數,那種古樸的風韻,在衣袂飄飄中,自帶一種脫俗的仙氣與喜氣。 

 歷史的更迭,讓各朝各代的服飾都成為了歷史,復古風的服飾卻常常被更新著。古代婚禮服飾的演化進程,又有哪些記載呢?

周朝時期,其實婚禮稱之為「昏禮」,是在黃昏後舉行的。古代婚禮服飾的顏色都是有象徵意義的。與今天熱鬧的氛圍不同,那時候的「昏禮」基調還是很莊重嚴肅的。新郎官頭戴一種爵弁形狀的帽子,上衣為青黑色,當時稱為玄色,以這種顏色代表著天。下衣是淺紅色,代表著大地,黑色的滾邊表示陰陽調和之意。

新郎官婚服的配飾有:與上衣顏色相同的蔽膝、黑色的腰帶、厚底的紅色鞋子。新娘的發飾是,真發和假發混在一起編成。服飾的款式與新郎相同,但顏色是有區別的。新娘的從上到下的衣服顏色均為黑色,是專一的意思,其它的配飾諸如蔽膝、鞋子、腰帶都為黑色。可見,周朝時期的婚禮服飾,多了些凝重與肅穆。

古代婚禮服飾發展到漢代時期,新娘穿的禮服顏色與周朝時期相同,這種顏色的搭配,隋唐以後才做了改變。漢代婚禮中,新娘穿的鞋子前端翹翹的,被稱為翹頭履。發型的變化則更好看更有韻味了,用笄固定綰成發髻然後插上珠花、金釵、步搖等金首飾。走起路來,環佩叮當很是動人。現代喜慶洋溢的大紅色婚禮服飾,其實直到明朝時期才確定下來。

沿襲了那麼多年的古代婚禮服飾,原來都是有著很深含義的。婚禮中的每一項流程都很有儀式感,比如對席禮,兩人相對而坐,意為一起生活;同牢禮,是指在一個鍋里吃飯等。其實,從服飾到禮儀,象徵著對新人的一種祝福。

 

4、在古代,新人的婚禮現場是如何布置的呢,有哪些講究呢?

古代婚禮布置指的是結婚的時候,即將要成為新婚夫婦的兩人,在結婚前,各自家中需要擺設的物品,以及擺放的位置。男女雙方的家庭,在擺放傢具及物品的時候,要注意相關的規矩。這樣才會有好的開始,預示著婚禮及後面的事情會順風順水。

首先,結婚擺設傢具,是每一個新人在結婚前,必須要做的准備工作。古代婚禮布置中,就提到了在大婚的前一天,女方家中會派人到男方的家中,和男方家中的人一起擺設傢具,鋪放床單等事宜。男方要在結婚當天的子時,就要安大床及上子架了。安大床是有很多規矩的,來進行安大床的人,必須是男子家中的長輩,並且他的頭胎是男子或者是子女較多的人才行。

其次,就是將婚房打掃干凈,之後點燃鞭炮,便於驅走邪鬼,鎮住妖魔鬼怪。經濟富裕的人,會請道士拜神仙,燒元寶紙錢。之後,把新床架設好,讓女方派來的人鋪床,喜賬、梳妝台等物品的擺放。鋪床的時候,會在被褥的地下放紅棗和花生、桂圓,寓意早生貴子。

再次,,古代婚禮布置中,明確提示到男方去女方的家中搬嫁妝,女方一般將准備好的嫁妝放在大廳,便於眾人觀看,被稱為「看嫁資」。准備好的器物需要掛上紅色的綵線,准備好的衣服之類會熏上檀香,箱子底部會放上一定數量的銀元,被稱為「壓箱錢」。嫁妝被搬到男方的家庭中,也會放在大廳中央,讓來往的人進行觀看。開箱的時候,需要讓阿婆取女方鑰匙,打開箱子,被稱為「掏箱」。

然後,就是在結婚的前兩天,古代婚禮布置中提到,男方要借到的花轎和婚禮的器物上面,掛上燈籠,或是紅色的毛線。之後,等待宴席,招待前來祝賀的客人,被稱為「細便飯」。結婚當天,五更的時候,男方家中,需要擺上整隻豬和羊,以及水果,在大廳中祭拜「天地君親師」,被稱為「享先」。早飯流行的是吃享先過後的水果。

最後,古代婚禮布置牽扯到女方家庭,同時也牽扯到男方家庭。提及雙方家庭在結婚之前,應該怎樣擺放傢具,怎樣擺放嫁妝的問題。這樣的布置,是比較得體大方的。有些規矩,都流傳到了現在。人們還在堅持,就為了圖一個好的寓意。

5、古時候過年結婚,為什麼喜歡魚和蝴蝶圖案

在民間婚來俗中還有一種典型的「魚自變娃」紋,它象徵著魚的繁衍生殖特徵。如圖圖案一般都是人首魚身,常常與蓮花紋一同出席,組成姿態各異的各種吉祥圖案,寓意著生子和生命的轉化。
除了生殖之外,魚還象徵著愛情。在古代魚被當成了情愛的信使,男女之間有以魚傳書的習俗。《漢書蘇武傳》有教使者謂單於,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自書」,因此書信也合稱為為「魚雁」。
直至今日,我們仍然以「魚雁傳書」來形容男女之間的兩情相悅。此外,在民間剪紙藝術中,結婚時也常常有「魚蓮圖」、雙魚圖」的喜花,藉以祝福新婚夫婦的生活美滿,彼此恩愛。

自古以來與糊蝶有關的愛情故事感人悱惻,著名的有「梁祝化蝶」、「韓妻化蝶」等。
在這些美麗的傳說影響下,蝴蝶也成了夫婦好合的象徵,並把它們繪制在服裝、飾物上,作為祈求愛情的紋樣符號。
因蝶性戀花,鮮花盛開,彩蝶飛舞,正象徵了夫婦和美、恩愛相偕。故湖蝶常常與各種花舟組合成紋樣「蝶戀花」。
「蝶戀花」紋飾(如表在傳統婚俗中的刺綉作品中最為多見,蝶的形態變化多樣,靈動活潑,色彩豐富,刺綉針法也多種多樣。
此外,還有各種成雙成對翩翩起舞的雙蝶紋也是婚俗物品中較為多見的吉祥裝飾紋樣。

6、古人的婚禮在什麼時間舉行?

古人的婚禮,是在黃昏舉行,很多資料都能看出來。

需要說明的是,古人結婚很注意禮儀,婚禮從開始到完成有六個步驟,叫「六禮」,分別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到親迎完成後,婚禮才算正式完成。

所謂納采,就是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如果答應了,才可以繼續下一步。問名,就是男方家再派媒人去女孩家,問女孩的姓名和生辰八字。

因為古人很迷信,如過生辰八字不合,可能這門婚事就成不了。今天一些老人也這樣,不過他們可能不看出生年月,而是看屬相或者其他。

納吉就是把男孩女孩的名字、生辰八字都拿到男方家祖廟里,占卜的人算一算,看看有沒有啥不合適之處。其實這樣也是在告慰祖宗:「看啊,您的子孫馬上要結婚了,我來算算他們以後合不合,能給你們添幾個娃」等。

納征,也叫納幣,等於今天的送彩禮。男方給女方送彩禮,是中國的傳統,至今仍然很流行。當然,古代的彩禮不僅僅是錢,也可以是動物皮、布匹、甚至魚、羊、大雁、茶、長命縷等等。

詩經《氓》裡面,提到「氓之蚩蚩,抱布貿絲」,說明男子是用布做彩禮。

為了好看,女方不會把這些禮物都收下,而是會返回一部分。另外,女方也會有禮物作為陪嫁,一般是在結婚前一兩天送到男方家。

請期,這很好理解,就是雙方約定具體結婚日期。一般也要找人算一下,確定「吉日」,然後就可以進行最後一步「親迎」了。今天人們也會算日子,一般是挑陰歷、陽歷都雙數的日子,比喻成雙成對,比翼齊飛。

親迎,就是男子到女方家去迎親,把女孩接到自己家裡,這是婚禮最後一步。我們所說的結婚時間,就是指親迎時間。

親迎是在黃昏時間,為什麼要這個時候呢?目前的資料,說法有很多,主要有兩種。

一種說法是,在黃昏迎親源於上古的搶婚。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婚姻並沒有規定「一夫一妻多妾」,那時候男子找老婆都是靠搶。可是,大白天搶太張揚,女孩子也怕,晚上又看不清,於是人們就相約在傍晚。

傍晚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但是還能看得見,男孩子可以選擇自己中意的女孩,然後抱回家做老婆。這樣的話,既照顧到了女孩子,也能照顧到男孩子。若是大半夜去搶親,實在看不清,萬一抱回家後,發現一臉麻子,又或者是個大媽,豈不是「一失手成千古恨」?

由於當時的婚姻是在黃昏時完成,所以稱之為「昏姻」,「婚姻」則是後來的寫法。

《易經》中,有這么一段話: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匪寇婚媾。意思是說,某人夜裡趕路,看到一頭豬倒在路上,又看到一輛車,上面都是鬼。他舉起弓想射鬼,結果仔細一看,原來是一車人,他們是准備去搶親的。

這里可以發現,當時確有搶婚,而且時間是在晚上。

清末時期的民俗學家張亮采,在《中國風俗史》中也說:其摽掠必以昏夜,所以乘婦家之不備。今以士昏禮觀之,猶有摽掠之遺義。

同樣,清末劉師培在《古正原始論》中,也有同樣的說法。

其行禮必以昏者,則以上古時代用火之術尚未發明。劫婦必以昏時,所以乘婦家之不備,且使之不復辨其為誰何耳。後世相沿,浸以成俗,遂以昏禮為嘉禮之一矣。

兩人的話都是說,上古時期人們搶婚,都是在黃昏時候,趁著婦女不注意,搶了就走。只是後來大家都文明了,就不再搶婚了,但是黃昏時結婚的習俗,卻保留了下來。

除了文字記載,一些繪畫也能看出來,古人婚禮是在黃昏舉行。

1986年11月,包山楚墓群考古工作開始。

在這座楚墓群中, 工作人員發現了一個彩繪圓奩,就是圓盒子,奩蓋上繪有一組環形彩畫。畫面以柳樹為界,分成五段。畫面上,不僅有柳樹,還有車馬、大雁以及迎親的人。

這幅圖,美術評論家彭德考證後,認為應該叫《王孫迎親圖》,因為畫中描繪的是春秋時期婚禮中的「親迎」。(這個漆奩,後來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館,定名為《彩繪人物車馬行迎圓奩》)

畫中柳枝剛綠,鴻雁北飛,說明當時是春季。此時,男子騎著馬駕著馬車去迎親,前面還有一隊人手中拿著火燭,在前面帶路。既然手中有火燭,說明已經晚上了。

《儀禮》記載,男子親迎時,應該「主人爵弁纁裳,從車二乘,執燭前馬」。意思是說,男人應該戴爵弁,穿紅裳,駕著馬車,馬車上一人拿著火燭,前面也有人拿著火燭帶路。

仔細看圖中,車上一人拿著的就是火燭,或者竹燭,因為當時還沒有蠟燭。

直到明清時期,婚禮還是在黃昏或者晚上進行。

比如小說《水滸傳》第四回,魯智深在桃花村借宿,碰到小霸王周通來迎親(其實是搶親)。當時的時間,正好是傍晚天黑的時候。

約摸初更時分,只聽得山邊鑼鳴鼓響……盡出庄門外看時,只見遠遠地四五十火把,照曜如同白日,一簇人馬,飛奔莊上來。

事實上,直到現在很多地方辦婚禮也是在晚上進行,尤其是南方大城市比如上海。而在北方,婚禮多是中午舉行,有些地方二婚才會在晚上舉辦婚禮。

7、唐代太子皇室婚禮

關於唐代太子納妃,有完整的文獻資料可供參考。但因為是比較白話的記載,沒有太直接的古文翻譯,半看半猜吧。另外附上幾張唐風婚禮圖片,供您了解。

《通典》禮典 禮八十七 開元禮纂類二十二 嘉禮六 

皇太子納妃

○臨軒命使

將行納采,制命使者,吏部承以戒之。

前一日,尚舍奉御設御幄於太極殿北壁下,南向。衛尉設群官次於東西朝堂,太樂令展宮懸,並如常儀。

其日,典儀設文官一品以下五品以上位於橫街之北,西面北上,朝集使五品以上合班;六品以下位於橫街南,朝集使六品以下合班,蕃客又於其南,皆西面北上。設武官五品以上位於橫街北,東面北上,朝集使五品以上合班,諸親位於其南;六品以下位於橫街南,朝集使六品以下、蕃客等又在南,皆東面北上。設典儀位於懸之東北,贊者二人在南,少退,俱西向。設舉麾位於殿上西階之西,東面。設使者受命位於橫街南,道東,北面西上。奉禮設門外位:文官一品以下五品以上位於順天門外道東,每等異位,重行西面;武官三品以下位於門西,每等異位,俱重行東面,以北為上。

未明二刻,諸衛勒所部屯門,布黃麾半仗入陳於殿庭如常儀。群官依時刻集朝堂,俱就次各服朝服。侍中量時刻版奏:"請中嚴。"鈒戟近仗就陳於閤外。太樂令以下帥工人入就位。諸侍衛之官各服其器服。侍中、中書令以下諸侍臣俱詣閤奉迎。典儀帥贊者先入就位。吏部、兵部各贊群官出次,典謁各引就門外位。

侍中版奏:"外辦。"皇帝服袞冕出坐如常儀。通事舍人引群官以次入就位,立定,典儀曰:"再拜。"贊者承傳,群官在位者皆再拜。吏部與禮部侍郎贊使主副出,典謁引就受命位。侍中前承製,降詣使者西北,東面稱:"有制。"使主副俱再拜。侍中宣制訖,使主副又再拜。侍中還侍位。典謁引使主副出。初使者將出,典儀曰:"再拜。"贊者承傳,群官在位者皆再拜。通事舍人引群官出。

侍中前跪奏稱:"侍中臣某言,禮畢。"俯伏,興,還侍位。皇帝降座,入自東房,侍衛警蹕如來儀,侍臣從至閤。使主副乘輅備儀仗而行,從者乘車以從。

○納采

前一日,主人設使者次於大門之外道右,南向。

其日大昕,使者公服至於妃氏大門外,掌次者延入次。(凡賓主及行事者皆公服。)主人受其禮於廟。(無廟者受於正寢。)掌事者布神席於室戶外之西,莞筵紛純,加藻席畫純,南向,右雕幾。使者出次,謁者引立於大門外之西,東面。主人立於大門內,西面。儐者立於主人之左,北面受命,出,立於門東,西面曰:" 敢請事。"使者曰:"奉制,作儷儲宮,允歸令德,率由舊章,使某納采。"儐者入告。主人曰:"臣某之子不教,若如人,既蒙制訪,臣某不敢辭。"儐者出告。掌畜者以雁授使副,使副進授使者,退復位。使者左手執之。儐者引主人迎於大門之南,北面再拜。使者不答拜。謁者引使者入門而左,主人入門而右。使者升自西階,立於楹閑,俱南面,西上。主人升自東階,進使者前,北面。使者曰:"某奉制納采。"主人降詣階閑,北面再拜稽首,升,進,北面受雁,退立於東階上,西面。使者降自西階以出。

○問名

使者既出,立於門外之西,東面。初使者降,左右受雁於序端,主人降立於內門東廂,西面。儐者進受命,出請事。使者曰:"某將加卜筮,奉制問名。"儐者入告。主人曰:"制以某之子備數於儲宮,臣某不敢辭。"儐者出告。掌畜者以雁授使副,主人拜迎入,俱升堂南面,如納采儀。使者曰:"某奉制問名,將加諸卜筮。"主人降詣階閑,北面,再拜稽首,升,進,北面受雁,少退,仍北面,曰:"臣某第某女,某氏出。"使者降自西階,出,立於內門外之西,東面。初使者降,主人退於阼階東,左右受雁於序端,主人降立於內門東廂,西面。儐者進受,出請事。使者曰:"禮畢。"儐者入告。主人曰:"某公為事,故至於某之室。某有先人之禮,請禮從者。"(其儀與納後禮賓同。)

○納吉

前一日,主人設使者次如常。

其日大昕,使者至妃氏大門,以下儐者出請事,如納采儀。使者曰:"加諸卜筮,占曰協從,制使某也納吉。"儐者入告。主人曰:"臣某之子弗教,惟恐不堪。龜筮雲吉,臣某謹奉典制。"儐者出告。掌畜者以雁授使副,主人迎拜入,俱升堂南面,並如納采儀。主人降詣階閑,北面再拜稽首,升,進,北面受雁。使者降自西階,立於大門外之西,東面。初使者降,主人還阼階東,左右受雁於序端。主人降立於內門,西面。儐者進受命,出請事。使者曰:"禮畢。"其儐使者皆如問名之儀。

○納徵

前一日,主人設使者次如常儀。

其日大昕,使者至妃氏大門外,掌次者延入次。執事者設布幕於內門之外,玄纁束帛陳於幕上。乘馬陳於幕南,北首西上。執事者奉谷珪以櫝,俟於幕東,西面。主人掌事者設幾筵如常。使者出次,謁者引立於大門外之西,東面。主人立於大門內,西面。儐者進受命,出請事。使者曰:"制使某以玉帛乘馬納徵。"儐者入告。主人曰:"奉制賜臣以重禮,臣某祗奉典制。"儐者出告。又儐者引主人迎於大門外之南,北面再拜。使者不答拜。謁者引使者入門而左,主人入門而右。至於內門外,使者立於門西,東面北上;主人立於門東,西面。執事者坐,啟櫝取珪,加於玄纁上,興,以授使副,使副進授使者,退復位。使者受玉帛。謁者引使者入門而左,主人入門而右。牽乘馬者從入,三分庭一在南,北首西上。使者升自西階,立於楹閑,俱南面西上。主人升自東階,進使者前,北面。使者曰:"某奉制納徵。"主人降詣階閑,北面再拜稽首,升,進,北面受玉帛。使者降自西階,出,立於內門外之西,東面。初使者降,主人還阼階東,左右受玉帛於序端。主人降立於內門內,西向。於主人受玉帛,受馬者自左受之以東。牽馬者既授馬,自前西出。儐者進受命,出請事。使者曰:"禮畢。"其儐使者如納吉之儀。

○告期

前一日主人設次、設幾筵及儐者受命請事等並如納采儀。使者曰:"詢於龜筮,某月某日吉。制使某告期。"其授雁、升堂受命之儀,一如納采。使者曰:"某奉制告期。"主人降詣階閑,北面再拜。以下禮畢如納采。其儐使者如納徵儀。

○告廟

有司以特牲告如常禮。祝文臨時撰。

○冊妃

前一日,主人設使者次如常。設宮人次於使者西南,俱東面,障以行幃。

其日,奉禮設使者位於大門外之西,東向,使副及內侍位於使者之南,舉冊案及璽綬命服者在南,差退,俱東向。設主人位於門南,北面。設使者以下及主人位於內門外,儀皆如之。設典內位於內門外主人南,西面。設宮人位於門外,於使者之後,俱重行東向,以北為上,障以行幃。設贊者二人位於東階東南,西向。典內先置一案於閤外,近限。

使主副朝服,乘輅持節,備儀仗,鼓吹備而不作。至妃氏大門外,使者降輅,掌次者延入次。宮人等各之次。掌嚴奉褕翟衣及首飾,內廄尉進厭翟車於大門之外道西,東向,以北為上。諸衛率其屬布妃儀仗如常。

使者出次,典謁引使者以下,持節者前導,及宮人、典內各就位,持節者立於使者之北,少退,俱東向。主人朝服出迎於大門外之東,西面立定,少頃,北面再拜。使者不答拜。典謁引使者,持節者前導,入門而左,持案以下從之。主人入門而右。至內門外,各就位。立定,奉冊寶案者進當使副前,使副受冊寶,奉案者退復位;使副以冊寶進授使者,退復位。內侍進使者前,西面受冊寶,東面授典內,退復位。典內持冊寶入,立於閤外之西,東面跪置冊寶於案,典內俯伏,興。奉衣服及侍衛者從入,皆立於典內之南,俱東面北上。

傅姆贊妃出,引立於庭中,北面。掌書進,跪取玉寶,興,進立於妃前,南向。掌嚴奉首飾及褕翟與諸宮侍衛者次入,侍衛如常。典內還復位。司則前贊妃再拜,還侍位。妃再拜。司則進掌書前,北面受冊寶,進妃前南向授妃,妃受以授司閨。司則又前贊妃再拜,還侍位。妃又再拜訖,司則前請妃升座,還侍位。司閨引妃升座,南向坐。宮官以下俱降立於庭,重行北向,以西為上。立定,贊唱者曰:"再拜。"宮官以下皆再拜訖,諸應侍衛者各升立於侍位。司則前啟"禮畢"。妃降座,司閨引妃入室。主人儐使者如禮賓之儀。使者乘輅而還。

○臨軒

醮戒前二日,本司宣攝內外,各供其職。前一日,衛尉設次於東朝堂之北,西向。又設宮官次於重明門外如常儀。

其日,前三刻,宮官俱集於次,各之次皆服其服。諸衛各勒所部依圖陳設。左庶子奏:"請中嚴。"內仆進金輅於閤外,南向,率一人執刀立於輅前,北向。前二刻,諸衛之官各服其器服,以次詣閤奉迎。(左庶子負璽如式。)宮官應從者,各出次,立於門外,文東武西,重行相向,北上。左庶子奏:"外辦。"太僕奮衣而升,執轡。皇太子著袞冕之服以出,左右侍衛如常儀。皇太子乃升,仆立授綏。車驅,左庶子以下夾侍如常。出門,車權停,令車右升輅陪乘。宮臣上馬訖,皇太子車動,鼓吹振作如式,文武官皆乘馬如常。至承天門下車所,回輅南向。左庶子進,當輅跪奏稱:"左庶子臣某言,請降輅。"俯伏,興,還侍位。皇太子降輅,典謁引舍人,舍人引皇太子就位,侍衛如常儀。

前一日,尚舍奉御整設御座於太極殿阼階上,西向。衛尉設群官次於朝堂,太樂令展宮懸於殿庭,乘黃令陳車輅,並如常儀。

其日,尚舍直長鋪皇太子席位於牖閑,南向。(其席莞筵紛純,加藻席繢純。)尚食奉御設酒樽於東序下,有坫,加勺,設冪,實爵一。又陳籩脯一、豆醢一在樽西。晡前三刻,典儀設群官版位於內,奉禮設版位於外如朝禮。諸衛勒所部屯門,布仗立仗入陳於殿庭。群官依時刻集朝堂,俱就次各服其服。侍中版奏:"請中嚴。"鈒戟近仗就陳於閤外,太樂令帥工人入就位。晡前二刻,諸侍衛之官各服其器服,侍中、中書令以下俱詣閤奉迎。典儀帥贊者先入就位。吏部兵部贊群官俱出次,通事舍人各引就門外位。

侍中版奏:"外辦。"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乘輿以出,曲直華蓋警蹕侍衛如常儀。皇帝將出,仗動,皇帝出自西房,即御座西向坐,符寶郎奉寶置於御座如常。通事舍人引群官以次入就位。群官立定,典儀曰:"再拜。"贊者承傳,群官在位者皆再拜。

初群官入訖,典謁引舍人,舍人引皇太子,(侍從如常式。皇太子每行事,左庶子執儀贊相。)至懸南北面立。典儀曰:"再拜。"贊者承傳,皇太子再拜。典儀引舍人,舍人引皇太子,詣西階,皇太子脫舄,舍人引升就席西,南面立。尚食奉御酌酒於序,進詣皇太子西南,東面立。皇太子再拜,受爵。尚食直長又薦脯醢於席前。皇太子升席坐,左執爵,右取脯,擩於醢,祭於籩豆之間,右祭酒,興,降席西,南面坐,啐酒、奠爵,再拜,執爵,興。奉御受虛爵,直長徹薦還於房。

舍人引皇太子進當御座,東面立。皇帝命之曰:"往迎爾相,承我宗事,勖帥以敬。"皇太子曰:"臣謹奉制旨。"遂再拜。舍人引皇太子降自西階,納舄訖,典謁引舍人,舍人引皇太子出門。典儀曰:"再拜。"贊者承傳,群官在位者皆再拜。通事舍人引群官以次出。侍中前跪奏稱:"侍中臣某言,禮畢。"俯伏,興,還侍位。皇帝降座,入自東房,警蹕侍衛如來儀,侍臣從至閤。

○親迎

前一日,衛尉設皇太子次於妃氏大門之外道西,南向。設侍衛群官次於皇太子次西南,東向北上。

皇太子既受命,遂適妃第,執燭前馬,鼓吹振作如式,侍從如常。皇太子車至妃氏大門外次前,回輅南向。左庶子進當輅前,跪奏稱:"左庶子臣某言,請降輅。"俯伏,興,還侍位。皇太子降輅之次。

車將至,主人設幾筵如常,醴女如別儀。妃服褕翟花釵,立於東房,侍從如常。主婦衣禮衣鈿釵,立於房戶外之西,南向。主人公服出立於大門之內,西向。(在廟則主人以下著祭服。)儐者公服立於主人之左,北向。

左庶子前,跪奏稱:"左庶子臣某言,請就位。"俯伏,興,還侍位。皇太子出次,立於門西,東面,侍衛警蹕如常。儐者進受命,出門東,西面曰:"敢請事。"左庶子承傳,進跪奏如常。皇太子曰:"以茲初昏,某奉制承命。"左庶子俯伏,興,傳於儐者。入告。主人曰:"某謹敬具以須。"儐者出,傳於左庶子,奏如初。儐者入,引主人迎於門外之東,西面再拜。左庶子前跪奏稱:"左庶子臣某言,請答拜。"俯伏,興,還侍位。皇太子答再拜。主人揖皇太子,先入。掌畜者以雁授左庶子,左庶子進,東南向奉授,皇太子既執雁進入,侍衛者量入侍從。及內門,主人讓曰:"請皇太子入。"皇太子曰:"某弗敢先。"主人又曰:"固請皇太子入。"皇太子曰:"某固不敢先。"主人揖入,皇太子從入。皇太子入門而左,主人入門而右。及內門,主人揖入。及內霤,將曲揖,當階揖,皇太子皆報揖。至於階,主人曰:"請皇太子升。"皇太子曰:"某敢辭。"主人曰:"固請皇太子升。"皇太子曰:"某敢固辭。"主人又曰:"終請皇太子升。"皇太子又曰:"某敢終辭。"主人揖,皇太子報揖。主人升,立於阼階上,西面。皇太子升,進當房戶前,北面跪奠雁,俯伏,興,再拜,降出。主人不降送。

內廄尉進厭翟於內門外。傅姆導妃,司則前引,出於母左,傅姆在右,保姆在左。(執燭及侍從如式。)父少進,西面戒之,必有正焉,若衣若花,命之曰:" 戒之敬之,夙夜無違命。"母戒之西階上,施衿結帨,命之曰:"勉之敬之,夙夜無違。"庶母及門內施鞶,申之以父母之命,命之曰:"敬恭聽宗爾父母之言,夙夜無愆,視諸衿鞶。"

妃既出內門,至輅後,皇太子授綏,姆辭不受,曰:"未教,不足與為禮。"妃升輅,乘以幾,姆加幜。皇太子馭輪三周,馭者代之。皇太子出大門,乘輅還宮,侍衛如來儀,妃仗次於後。主人使其屬送妃以儐從。

○同牢

其日,司閨設妃次於東閤內道東,南向,掌筵鋪褥席。將夕,司閨設皇太子幄於內殿室西廂,東向,鋪地重茵,施屏障。設同牢之席於室內,皇太子之席西廂東向,妃東廂西向。(席皆莞筵紛純,加藻席繢純。)席閑量容牢饌。典膳監設洗於東階東南東西當東霤,南北以堂深,罍水在洗東,篚在洗西,南肆。(篚實以二巾、二爵。)設妃洗在東房近北,罍水在洗西,篚在洗東,北肆。皆加勺巾冪。典膳監先饌於房西墉下:籩豆各二十,簋簠各二,鈃各三,瓦甒一,皆加巾冪蓋,俎三。樽在室內北墉下,玄酒在西,加冪勺,南柄。(冪夏用紗,冬用緆。)樽在房戶外之東,無玄酒,篚在南,實四爵、合巹。(其器皆烏漆,惟以陶,巹以瓢。)

皇太子車至侍臣下馬所,車權停,文武侍臣皆下馬,車右降立於輅右。車動,車右夾輅而趨。車至左閤,回輅南向。左庶子進當輅前,跪奏稱:"左庶子臣某言,請降輅。"俯伏,興,還侍位。皇太子降輅,入,俟於內殿門外之東,西面,侍衛如常儀,左庶子以下皆退。妃至宮門,鹵簿仗衛停於門外,近侍者從如常,入至左閤外,回輅南向。司則進當輅前,啟"請妃降輅"。掌筵依式執扇,前後執燭如常儀。妃降輅,就次整飾。司閨引妃詣內殿門西,東面。

皇太子揖妃以入。司閨前引升自西階,姆從升,執扇燭者陳於東西階內。皇太子即席東向立,妃即席西向立。司饌進詣階閑,北面跪奏稱:"司饌妾姓言,請具牢饌。"興。司則承令曰諾。司饌帥其屬升,奉饌入設於皇太子及妃座前。醬在席前,菹醢在其北,俎三入陳於豆東,豕俎特於俎北。(豆東,菹醢之東。)司饌設黍於醬東,稷在東,設湆於醬南。(饌要方也。)設對醬於東,(對醬,婦醬也。設之當特俎。)菹醢在其南,北上。設黍於豕俎北,其西稷、稻、粱。設湆於醬北。司饌啟會,卻於簋簠之南,對簋簠於北,(啟,發也。豆蓋,徹於房內。)各加匕箸。設訖,司饌北面跪奏:"饌具。"興。

皇太子及妃俱坐。司饌跪取脯擩於醢,取韭菹擩醢,授皇太子;又司饌取脯擩於醢,取韭菹擩醢,授妃。皇太子及妃俱受,祭於籩豆之間。司饌興,取黍實於左手,遍取稷,反於右手,授皇太子。又司饌取黍實於左手,遍取稷,反於右手,授妃。皇太子及妃各受,祭於菹醢之間。司饌俱興,各立取肺,皆絕末,跪授皇太子及妃;俱受,又祭於菹醢之間。司饌俱以肺加於俎。掌嚴授皇太子巾,又掌嚴授妃巾,皇太子及妃俱帨手,以柶扱上鈃,遍擩之,祭於上豆之間。司饌品嘗皇太子饌,又司饌品嘗妃饌。司饌各移黍置於席上,以次跪授肺脊,皇太子及妃皆食以湆醬,三飯卒食。

司饌北面跪奏稱:"司饌妾姓言,請進酒。"司則承令曰:"依奏。"興,司饌二人俱盥手洗爵於房,入室詣酒樽所,酌酒進,北面立。皇太子及妃俱再拜,興,一人進授爵皇太子,一人以爵授妃,皇太子及妃俱受爵,司饌俱退,北面答再拜。皇太子及妃俱坐,皇太子及妃俱祭酒舉酒,司饌各以肝從,司則俱進受虛爵,奠於篚。司饌又俱洗爵酌酒,再酳,皇太子及妃俱受爵,俱飲,司則進受虛爵,奠於篚。三酳用巹,如再酳。皇太子及妃立於席後。司則俱降東階,洗爵,升,酌於戶外樽,進,北面俱奠爵,興,再拜。皇太子及妃俱答拜。司則俱坐,取爵祭酒,遂飲卒爵,奠爵,遂拜,執爵興,降,奠爵於篚,還侍位。司饌北面奏稱:"司饌妾姓言,牢饌畢。"司則承令曰"諾"。司饌徹饌,設於房。

司則前跪奏稱:"司則妾姓言,請殿下入。"俯伏,興,還侍位。皇太子入於東房,釋冕服,著蔥褶。司則啟妃入幃幄。皇太子及妃俱入室。媵餕皇太子之饌,御餕妃之饌。

○妃朝見

其日,晝漏上水一刻,所司列御座於所御殿阼階上,西面。(其席莞筵紛純,加藻席畫純,次席黼純,左右玉幾。)司設設皇後座於室戶外之西,近北,南向。尚食帥司膳設酒樽於房內東壁下,有坫,加勺冪,(樽用瓦甒,實以醴酒。)籩一豆一,實以脯醢,設於樽北。又設洗於東房,近北,罍水在洗西,篚在洗東,北肆。(篚實以巾冪,觶一,角柶一。)

其日,夙興,妃沐浴。司則啟:"請妃內嚴。"質明,諸衛帥其屬陳布儀仗如常儀,近仗入陳於寢門外。內廄尉進厭翟於正寢西階之前,南向。司則啟:"外辦。"妃服褕翟,加首飾以出,降自西階,升輅,侍衛如常。至降車所,司則贊妃降輅,司言引妃入,仗衛停於閤外,障扇侍從如常。妃至寢門之外,立於西廂,東面。

諸衛勒所部屯門布仗,三仗入陳於所御殿閤外如常。侍中奏:"請內嚴。"尚儀又奏:"請皇後內嚴。"妃既至寢門,侍中版奏:"外辦。"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以出,升自阼階,即御座,西向坐,侍衛如常儀。尚儀又奏皇後"外辦"。皇後褘衣首飾,司言引尚宮,尚宮引皇後出,即御座,南向坐,侍從如常。妃奉笲棗栗,司饌又執奉笲腶脩以從。司言引妃入立於庭北,再拜。司賓引妃升自西階,進,東面跪,奠笲於御座前,皇帝撫之,尚食進,徹以東。司言引妃自西階降,復北面位。奉笲腶脩再拜,司言引妃升,進,北面跪,奠笲於於皇後座前,皇後撫之,尚食進,徹以東。司言引妃退立於西序,東面,又再拜。

司設設妃席於戶牖之間,近北,南向。司言引妃立於席西,南向。尚食入東房,盥手洗觶,酌醴齊,加柶,面柄,出,進詣妃席前,北向立。妃進,東面再拜,受醴。尚食薦脯醢於席。妃升席坐,左手執觶,右取脯,擩於醢,祭於籩豆之間;以柶祭醴三,始扱一祭,又扱再祭;降席,進,東面跪,啐醴,建柶,奠觶,興,東面再拜;跪取觶,興,即席坐,奠觶於薦東,興,降席。司賓引妃降自西階,出閤,乘車還宮,障扇侍從如來儀。

○會群臣

皇帝會群臣於太極殿,如正至之儀。唯上壽辭雲:"皇太子嘉聘禮成,克崇景福,臣某等不勝慶忭,謹上千秋萬歲壽。"

8、鳳冠霞帔最為好看的明代,它的婚禮是怎樣的?

一個朝代的婚禮往往最能代表當時的民俗與文化,通過婚禮服飾、禮儀的介紹,我們也能很好地進行感受。婚禮的流程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統稱為“六禮”

中國歷來為禮儀之邦,而婚禮對於家族子嗣的延續有著重要意義,所以,婚禮也是中國家族儀禮中的最為重要的儀式。

在古代典章中規定,男子需要在夜晚八九點鍾親自去迎新娘,而夜晚八九點鍾在古時候被稱為“昏時”,所以也被稱作昏禮,古時候的婚禮分為六個基本流程: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被統稱為“六禮”,到了明代洪武年間,依據《朱子家禮》制定的婚禮儀程,規定男子婚配年齡為十六歲,女子婚配年齡為十四歲。

明朝的婚禮服飾,男子為九品官服;女子為鳳冠霞帔。

新娘在天亮後要先拜見祖先牌位,在廳里設神位,設主婚拜位於東階下背面,新郎拜位在後;設主婦拜位於西邊台階下,新娘拜位於後;親屬拜位,依次序分別立於主婚和主婦後面。

迎親那日,新娘要早起沐浴更衣穿上禮服,主婚和主婦也要著盛服,贊禮帶主婚到東階下依次站好,帶主婦到西階下依次站好。

等親戚和新郎新娘准備就位,贊禮唱再拜,平身;主婚以下都再拜,平身;贊禮將新娘領至院子中向北站好,引禮帶主婚至東階站好。然後到神位前,引禮唱跪,主婚跪下三上香,司香就奉香從左邊給主婚,主婚三上香完畢。

在婚後的第三天,新婚夫妻需要回岳父母家,俗稱歸寧,也稱為回門,這是先秦時期就留下來的古制,在明末後期,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拜金主義之風盛行,明代時期買賣婚姻這種不良之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