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婚禮婚慶 » 漢義婚慶

漢義婚慶

發布時間: 2023-06-14 09:58:00

1、漢式婚禮內容?

漢式婚禮不同於西式婚禮,也不同於一般以清、民國風格為主的所謂中式婚禮。漢式婚禮以周禮為藍本,以典雅、尊貴、莊敬為氣韻,追本溯源,是體現華夏經典文化傳統的民族婚禮。
漢式婚禮是以古典主義為主要特徵的當代新興、時尚的婚禮形態。漢式婚禮不同於西式婚禮,也不同於一般以清、民國風格為主的所謂中式婚禮。漢式婚禮以周禮為藍本,以典雅、尊貴、莊敬為氣韻,追本溯源,是真正體現華夏經典文化傳統的民族婚禮。在華夏民族的傳統中,漢式婚禮被視為禮樂文明的根本所在,被視為人倫關系和社會秩序的起點,被視為人與自然陰陽相和諧而化生萬物的本源。只有這樣的婚禮,才足以同新人之間堅貞、深沉的情感相般配,才能同我們自身的民族身份和文化傳統相般配。
漢式婚禮是漢民族的傳統婚禮,在婚禮進行時應當穿著形制正確的漢服。但可根據其不同時期的風格,選擇相應的服飾顏色及款式。如漢周時期崇尚玄色及紅色,風格的漢式婚禮可選擇紅黑配色的曲裾或衣裳;唐風漢式婚禮則可選擇紅男綠女的搭配;而明風婚禮則一般選擇明代官服,新婦多為鳳冠霞帔。

主要流程
整體結構
婚前禮→正婚禮→婚後禮

流程分解
婚前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
正婚禮:親迎→共牢合巹→解纓結發
婚後禮(成婦禮):婦見舅姑→舅姑醴婦→婦饋舅姑→廟見成婦

儀節內容
婚前禮
1.納采 男方向女方求婚,以雁為贄見禮物。《儀禮·士昏禮》:「昏禮,下達納采。用雁。」
2.問名 納采後,問得女方之名,以便占卜成婚與否、吉凶如何。《儀禮·士昏禮》:「賓執雁,請問名;主人許,賓入授。」
3.納吉 問名之後,男方「歸卜於廟,得吉兆,復使使者往告」(《儀禮·士昏禮》)。男方問名後,占卜男女雙方生辰八字,若得吉兆,派使者帶雁到女家報喜,儀如納釆。
4.納征 男方遣使者向女家納聘以訂婚。《儀禮·士昏禮》:「征,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婚禮。」納征以後,婚姻進入正式准備階段。
5.請期 男方擇定成婚吉日,正式約定女方,以雁為贄見禮物。《儀禮·士昏禮》:「請期,用雁。」鄭玄註:「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辭,即告之。」
正婚禮
1. 親迎 新夫親往迎娶新婦。
2. 同牢合巹 「同牢」指新夫新婦共食一鼎所盛之肉。「合巹」指新夫新婦各執一合巹杯,相對飲酒。《禮記·昏義》:「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合巹而酳,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
3. 解纓結發 「解纓」指新夫親手解下新婦頭上許婚之纓。「結發」指各剪取新夫新婦一束頭發,以紅纓梳結在一起。
婚後禮(成婦禮)
1. 婦見舅姑 妻稱公公為「舅」,稱婆婆為「姑」。成婚後的第二天清晨,新婦早起、沐浴,端著盛有棗、栗和腶修的竹器到公婆寢門外等待。「棗」取早起之意,「栗」取顫栗之意,「腶修」取振作之意。
2. 婦饋舅姑 新婦親自侍奉公婆進食,待二老食畢,婦要象徵性地吃公婆的餘食以示恭孝。另有一說,「婦饋舅姑」指新婦過門後第三天,就要下廚燒飯做菜,以饋舅姑,以示自此後主持中饋,以盡孝道。唐代有「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譴小姑嘗」的民俗記錄。
3. 舅姑醴婦  公婆為新婦安食漱口,並以「一獻之禮」酬新婦,以示長輩的關懷。
4. 廟見成婦 婚後三個月,夫家擇一日,率新娘至宗廟祭告祖先,以示該婦從此正式成為夫家成員。

2、傳統的漢式婚禮具體有那些過程?

行醮子禮、沃盥禮……整個過程禮樂相和,錦綉霓裳。

在去年的長樂市金峰鎮東卓村裡,新郎卓協、新娘陳珠仙以我國古代周朝制度婚禮程序舉行了一場婚禮。據說,這兩位新人,都是「福建漢服天下」組織的會員,本著對傳統文化的深愛,他倆打算將婚禮打造成周朝婚禮。這場婚禮的華夏禮儀始於周朝,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到3000年前的先秦時代。看看這場特殊的婚禮究竟是怎樣的:

3時10分:醮子禮

隨著司儀宣布醮子禮的開始,新郎父母正襟端坐,新郎向父母行拜禮。父親賜酒,新郎接受賜酒一飲而盡。

醮子禮是周朝制度婚禮程序的第一步,父親還得向兒子說一些鼓勵的話,才算結束醮子禮。

3時30分:送贄禮

新郎拜別父母後,來到新娘家。他手上還捧著一尊銅雁,這是做什麼呢?原來,這是贄禮,要送給新娘父母的。贄禮是指拜見時贈送的禮物,而女婿以雁為贄禮,是表示今後對新娘要誠信和尊重。

雖然新人父母仍穿著平時的衣服,但新郎新娘著裝是漢服。千萬別以為漢服是指漢朝時代的服飾,而是說古漢族的服裝。

5時:正婚禮

昨日的婚禮也算古今結合,新娘家人還以當地風俗舉行了一些儀式,只到5時,正婚禮才正式開始。正婚禮是在新郎家舉行的,由於場地有限,放在村裡的祠堂舉行。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新郎新娘朋友——「福建漢服天下」的會員們,以朗誦一首《詩經,周南,桃之夭夭》作為給新人的祝福。古箏曲《梅花三弄》也回繞在祠堂里,讓人彷彿真的回到了3000年前的周朝。新人紅巾相牽,緩緩來到正堂。

5時10分:沃盥禮

司儀高聲說,「贊者入席。」贊者是什麼?一打聽,原來贊者是指新郎的長輩,也是「福建漢服天下」的會員。他坐在正席當中,在新人進入正堂後,他開始將酒倒入酒杯中,等待新人入席。

漢族傳統禮儀非常強調潔凈,而所謂的沃盥禮,是指伴郎(古人稱御)、伴娘(媵)分別為入席前的新娘、新郎澆水盥洗。

5時20分:同牢禮

洗完手後,新人對席而坐。對席的位置是男西女東,意指陰陽交會。這時候,兩人要開始喝同一種酒,吃同一種肉,取名「同牢禮」。

5時30分:合巹禮

在現代婚禮上,大家熟知「喝交杯酒」。古代的婚禮也有,這個儀式就叫「合巹禮」。「合巹」,是指夫婦交杯同飲,但只是互相交換了杯子,而不是像現在的繞過脖子互喝。而夫妻共飲合巹酒,象徵著夫妻同甘共苦的意義。

喝完交杯酒,新人開始拜天地、拜高堂及夫妻對拜,並分別給互相割下一縷頭發,搓在一起放在錦囊中,表示兩人「結發」,正式結為夫婦,最後送入洞房。

3、一場漢服婚禮一般要花多少錢?

一場漢服婚禮一般要花16萬元。

婚禮是一個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屬於生命禮儀的一種。世界上最古老、延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廣的婚禮是儒教婚禮、印度教婚禮、基督教婚禮,即三大文明圈的婚禮。在大部分的文化里,通常都會發展出一些結婚上的傳統與習俗,其中有許多在現代社會中已經失去了其原始所象徵的意義,逐漸演變為世俗婚禮。

關於婚禮婚慶的問題可以咨詢花嫁麗舍,與星級酒店的宴會相比,花嫁麗舍最大的特點在於:能為新人全方位解決婚禮當天遇到的種種難題,讓婚禮變得愈加輕松浪漫,美輪美奐。如今的婚禮風格越來越趨向於國際化,傳統的星級酒店正逐漸被取代。花嫁麗舍勇於探索和創新,經過一次次的創意碰撞和觀念磨合,建立了更適合新一代年輕人的視覺藝術婚禮,從場地建設到各種軟硬體設計,再到婚禮服務,甚至是你到手的每一張照片,都會嚴格保證高標准,高品質,高效率,多方位的詮釋高端的意義。


更多問題請咨詢花嫁麗舍客服!

4、穿越古今,來一場漢式婚禮的感覺會是什麼樣?

隨著時代的演變,如今的婚禮風格可謂是千變萬化、萬種風情,尤以西歐風格與中式風格最受民眾歡迎。在北方等地區,西式婚禮浪漫而溫馨,紅毯上鮮花滿滿,令人如痴如醉;南方頗為傳統,中式婚宴也是不少人的心頭好,燭台下感受著絲絲甜蜜。但對於習慣於創新的年輕人來說,一場與眾不同的婚禮更能彰顯自己的品味,也讓人生變得沒有遺憾。從目前來看,漢式婚禮正慢慢的火爆起來。

穿越古今,來一場漢式婚禮的感覺會是什麼樣?紅黑相見的冠服、古色古香的陳設?還是那一隊威武雄壯的護衛士兵?其實漢式婚禮已經推廣了數年,並取得了不少人的支持和喜愛,畢竟在人生最重要的時刻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非常重要,做人就要與眾不同,婚禮自然也是如此。

完美的漢式婚禮有很多種,可以選擇「君臨天下」,也可以選擇「八方諸侯」,甚至可以舉辦一個平民版漢式婚禮,效果雖然不同,但永恆的回憶卻是一視同仁的。如果要舉辦一場成功的漢式婚禮,在漢式婚禮策劃方案上就要凸出亮點,這也就需要婚慶公司知曉漢代的生活常識以及婚慶的一些禁忌。

漢式婚禮恢弘、大氣,但也如傳統的婚俗一般,要拜天地、敬父母,講究個夫妻同心;新人入喜堂,可以由親人陪同,也可以由朋友相伴,但走在最前面的一定是身著華服的新郎新娘。「頌辭」是漢式婚禮中的一幕重頭戲,與西式婚禮中的牧師唱聖歌類似,主要以祈福為主並宣讀古代的證婚詞,當然證婚詞必須要寫在卷軸上。

一場原汁原味的漢式婚禮,是絕對少不了「沃盥禮」這一流程的,新人在進行婚禮儀式之前,需要將自己的雙手清洗干凈,以示乾乾凈凈做人,乾乾凈凈的將自己交給對方。如今,漢式婚禮也可以根據風俗、新人的要求進行一些更改,在漢式婚禮策劃方案中加入一些現代元素,來一場中西合璧,古今交錯的經典婚禮,也是非常圓滿的一件事。

5、漢婚的儀式流程是什麼?

1、新人入場,行拱手禮

漢式婚禮在入場的時候就非常隆重,先是由成對的侍女入場,侍女手中需要拿著紅燈籠。新人緊隨其後共同入場,然後需要向各位在場的賓客行拱手禮。行拱手禮的時候新郎的手為左上右下,新娘和其相反,給賓客敬禮後需要相互鞠躬。

2、父母賜酒,囑咐新人

結婚時最應該感謝的就是父母,所以在漢式婚禮上需要向父母敬禮,然後由父母賜酒。父母在賜酒的時候會給新人一些囑托,同時還會給新人送上准備的禮物,代表對新人的喜愛和認可。

3、清洗手臉,除舊迎新

舉辦漢式婚禮除了賜酒,新郎還需要拿干凈的水清洗自己的臉和手,代表除舊迎新的寓意。新娘由於臉上有妝,所以只擦手就可以了,雙方都清洗完畢代表著新生活的開始,對夫妻生活有非常吉祥的寓意。

4、共同吃肉,同甘共苦

新人需要在漢式婚禮上一起吃一種動物的肉,這個儀式代表兩個人正式成為一家人,從此需要同甘共苦,代表了對婚姻的祝福,可以保佑愛情的長久穩固。

5、共同喝酒,合二為一

結婚就代表兩個人是一家人了,所以一起喝酒也是漢式婚禮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個環節代表兩個人的融合,從此成為了一家人,代表著合二為一。

6、紅纓纏發,永不分離

新郎需要把新娘頭上的紅纓拿下來,然後把兩個人的頭發綁在一起並放起來,這種做法可以讓婚姻更加穩定,代表著白頭到老的含義。

7、行對拜禮,結束婚禮

漢式婚禮的最後一個流程就是夫妻對拜,兩個人需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最後夫妻對拜,表示對賓客的感謝、對婚姻的祝願。

漢式婚禮的特點:

漢式婚禮是以古典主義為主要特徵的當代新興、時尚的婚禮形態。漢式婚禮不同於西式婚禮,也不同於一般以清、民國風格為主的所謂中式婚禮。漢式婚禮以周禮為藍本,以典雅、尊貴、莊敬為氣韻,追本溯源,是真正體現華夏經典文化傳統的民族婚禮。

在華夏民族的傳統中,漢式婚禮被視為禮樂文明的根本所在,被視為人倫關系和社會秩序的起點,被視為人與自然陰陽相和諧而化生萬物的本源。只有這樣的婚禮,才足以同新人之間堅貞、深沉的情感相般配,才能同我們自身的民族身份和文化傳統相般配。

6、漢族的傳統婚禮有什麼儀式

讓漢服伴隨禮樂復興——漢式婚禮的出現與實踐

很多同袍唏噓漢服的坎坷歷史,卻未曾注意到隨同漢服一同消失改變的還有我們的禮樂文化。進而還有思想道德的丟失。所謂的很多禮儀規范也完全淪落為封建統治階級從精神上奴役民眾的工具,早已失去了禮樂教化於民,和諧社會關系的積極作用。
反過來看今天,漢服的重新復興,也必然會與傳統禮樂的復興相互影響,互搭便車。早在漢服實踐的早期,就有同袍(蒹葭從風,溪山琴況)總結了系統的漢禮儀復興方案。
依託這些最直接的資料,漢禮儀首先在幾乎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人生大禮婚禮中得到了實踐。
重新挖掘整理並得以實踐的婚禮形式當然與西式婚禮不同,同時也有別於之前婚禮形式中的所謂中式婚禮。簡單說這種重新出現的婚禮形式挖掘了中國自己原生的優秀婚禮文化,結合了漢服婚禮服的華美,場景布置的風韻,讓婚禮中的新人在享受婚禮的同時感受到了屬於我們民族自己的,來自祖先所給予的文化熏陶!
與漢服一樣,這種婚禮形式當然不可能有來自什麼官方權威的定義,目前我們只能從他的文化屬性上近乎合理的大眾化的賦予他一個名稱。
漢民族傳統文化樣式婚禮。來自於我們漢民族自己歷史的禮樂文化積淀。我們稱之為漢式婚禮還是恰如其分的。
很多漢服同袍,或是給別人操辦,或是籌備自己的人生大禮,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開始不斷的完善婚禮的內容。
從服飾禮儀,到場景布置,再到如何用現代的手法去表現傳統的文化。漢式婚禮也在逐漸的豐富完善,並在實踐當中變得更加華美。
雖然很多同袍,因為不知道如何命名,使用過漢服婚禮,周制婚禮不一而足的名稱,但這些名稱或是在內容上比較片面單一,或是隨著時代發展不足以涵蓋今天的婚禮文化內容,越來越多的同袍因為漢式婚禮這個詞彙准確豐富的內容涵蓋性,開始接受並認同他,同時開始了細化漢式婚禮的分類。
比較大眾認可的是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特點劃分為漢風,唐風,明風等不同朝代風貌,通過婚禮展示不同時代的禮樂文化,藝術文化之美。
而漢式婚禮的市場化運作也更加促進了這個文化傳承與實踐的過程與發展。相信漢式婚禮將會在整個中國的婚禮文化構成中重新確立自己的位置!服務每一位支持漢文化,傳承漢文化的同袍,用我們的漢家禮樂註解彼此的人生大禮!
——漢婚策禮儀工作室整理

去其繁瑣取之內涵精彩綻放——漢式婚禮的當代實踐

當你在決定自己的婚禮儀式時是否還在為中式西式的選擇而煩惱?
當面對中西兩種婚禮喧鬧與莊重的對立時,是否會為無法在人生大禮之際鄭重的用屬於自己民族的方式宣讀與愛人的誓言而遺憾?
如果是這樣就讓我們為你打開文化與歷史的隧道,告訴你一個我們華夏自己的莊重婚禮儀式。
漢式婚禮儀式最早期的時候包括盥禮、祭酒、結發、結纓等程序,不舉樂,不慶賀,重的是夫婦之義與結發之恩,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可以喧鬧嘈雜的事。
那時候的婚禮很簡朴干凈,沒有後世繁縟的挑蓋頭鬧洞房這類雜耍般的民俗,夫妻「共牢而食,合巹而飲」,攜手而入洞房——這是具有漢民族性格特質的優美儀式;婚服也不是大紅大綠,新郎新娘都穿著端莊的玄色禮服(玄色,黑中揚紅的顏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徵著天地、最神聖的色彩)。
整個儀式寧靜安詳,庄嚴肅穆。安靜細致的儀式中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這種力量將見證維系屬於我們華夏子孫的愛情誓言。
黃昏中開始的那個安靜優美的儀式,代表著純正的、優美而偉大的漢文明,直指人心。
遺憾的是滄海桑田時過境遷,就象我們的其他文明一樣,在新的時代里,我們祖先曾經莊重,素美的婚禮儀式也被我們丟失了,留下的除了大紅大綠的艷俗裝扮,嘈雜喧鬧的儀程就是我們對失去文化的一聲嘆息了。
今天你可以重新選擇這份屬於我們華夏人自己的人生大禮,在挖掘整理了大量歷史文化資料並結合今天的婚禮特點,漢式婚禮開始以全新的面目出現在世人面前。
漢風婚禮,盛裝禮服,承載華夏漢文明所賦予你的自豪與張揚,來自祖先的賜福將在神聖的宣誓中與您的愛侶一同分享。婚禮的背景裝飾,儀式設計繼承了絕大部分漢民族婚禮文化的原生形態,因此是簡約平實不失莊重大氣。如果類比西方的婚禮也許只有教堂婚禮的氣勢可以與之類比。
唐風婚禮,盛唐霓裳,章顯著我們曾經擁有的華貴與奔放。雍容典雅的現場氛圍將為新人打造華夏民族隆重婚禮盛典的時尚。
在中國隋唐時期,因為絲綢之路的興起,中國與當時世界其他國家的交流日趨頻繁,在文化上也包羅萬象,反映在婚禮當中在保留漢風婚禮特點的同時有增添了幾分雍容與華貴。
值得一提的是唐風婚禮的禮服,相對漢風婚禮而言更為色彩絢麗,尤其以女子禮服為甚。我們華夏主軸文化的特點是「一板一眼」、直線條和方方正正,而隋唐在此基礎上,融進了「動感」、「絢麗」里。這一時期我們的祖先似乎要把看到的美麗全部吃進去,再經過糅合,釋放出來的是一種狂放而霸道的華麗……
男子禮服的整體構造比較低調,甚至不如魏晉前,而新娘的造型卻愈發霸道。禮服可以跳色強對比使用多種色彩,再加上珠光寶氣的配飾。唐代女人的服飾妝容並非簡單取悅男人,而是超越男人彰顯自我!
華夏傳統婚禮流程一般分為以下六個環節,正裝入場——親迎醮子——沃盥入席——同牢合巹——解纓結發——告謝父母。
唐風和漢風婚禮在核心流程上可以區別不大。因此環節一般根據新人具體需要進行取捨。

正裝入場:
新人一同穿著華夏民族傳承了5000年的正裝禮服入場,在親友的注目中,也許穿在
身上的華美禮服有些特別,有些「另類」。但是請相信,此時新人所張揚的正是屬於我們華夏族人自己所擁有的自豪感,幸福感。新人傳承著祖先的文明,在此人生大禮之際也必將得到華夏先祖的佑護。凝重磅礴的編鍾鼓樂,高聲誦讀的朗朗詩經祝詞,是對新人最好的迎接。

親迎醮子:
新人大喜之日,感慨最深的當是自己的父母。在婚禮之前,父母還有何要叮嚀囑咐的嗎?在傳統婚禮之中,新郎的父親會對出發迎娶新娘的兒子賜酒叮囑。在現在,男女雙方在家庭中已經擁有了同等的作用和地位。因此現場會安排新人雙方的父母依次為新人賜酒,並囑托新人婚後要擔負起的責任。同時會贈與新人禮物,有所寓意。

沃盥入席:
新人揖謝父母以後,新郎揖請新娘入席,由男女從者為新郎新娘引水沃盥,焚香凈手。以鄭重的准備表達對雙方婚禮儀式的尊重。同時觀者也會從這一絲不苟的議事中感受到我們華夏婚禮的庄嚴所在。

同牢合巹:
新人入席後,由侍者短上酒爵,酹灑爵中酒告謝天地。
天地賜福,新人同食一牲之肉,同飲一匏中酒,象徵從此福壽同享,甘苦與共。這是婚禮中最為莊重神聖的環節,與西方的教堂宣誓有一曲同工之處。只不過我們的祖先借物喻事,以事言禮,在一食一飲之間許下愛情的承諾。

解纓結發:
今天當我們以各種方式去傳達自己愛的信息時,是否更想了解我們祖先如何互定終身的哪?拋開後世禮教強加的束縛。我們的祖先早已接受自由浪漫的戀愛形式,男方會在定情之時贈與心上人一縷紅纓,為其束發。自此這名女子也會恆守定情的誓言,在兩人庄嚴的婚禮儀式後由已經成為自己夫君的那個他將紅纓解下,再各取自己一縷青絲,系結在一起,作為愛情永遠的象徵與紀念。可以理解為中國傳統婚禮的婚禮誓言環節。

告謝父母:
大禮終成,沉浸在幸福當中的新人不能忘記養育自己成長並為自己創造幸福美好今天的父母。新人要拜謝雙方父母,讓父母與自己同享婚禮這幸福的時刻。

——漢婚策禮儀工作室整理

用心傳承戒驕戒躁——漢式婚禮的市場的現狀
隨著漢式婚禮的逐漸復興,以及傳統文化在當代民眾中影響力的擴大,商業化已經成為了相關文化發展的重要途徑。但在其中也有很多不太和諧的音調。
首先體現在實際的推廣運作中,很多從業者一知半解文化素質低下,連中國歷史朝代都背不下來,連基本的禮儀知識都錯誤百出就開始給新人籌備漢式婚禮。
在素質底下的同時,又有很多人動輒以漢式婚禮第一人,漢式禮儀泰斗等等身份自居,可見這股浮躁浮誇的歪風依然刮到了漢式婚禮的產業實踐中。
像很多婚慶公司,不了解漢服,簡單字面理解是漢朝的衣服,婚服大量使用劣質的影樓裝,這樣的婚禮肯定是廉價簡陋的。
有的婚慶公司,在禮儀細節上十分隨意不嚴謹,甚至違反了很多文化上的禮制避諱。像漢服左衽文化上多為入殮或是蠻夷番邦。婚服中出現就是對新人的極度不尊重,試想在西式婚禮中,聽不懂英文歌,婚禮進行曲錯放了安靈曲,籌辦的婚禮服務機構能安身而退嗎?
還有些機構個人完全從商業角度考慮,醉心於虛名功利,自創概念,如漢唐婚禮,新中式,並自詡首創者,資深從業者。
但起碼您要在邏輯上說得通呀,漢唐婚禮到底是漢還是唐?如果是泛指朝代的綜合,那明去哪裡去了?如果是說文化的綜合,兩個完全不同時代風貌的東西放一起你覺得會好看嗎?
而新中式則是片面的理解了中國文化的傳承關系。我所看到的很多所謂新中式無非就是西式婚禮的儀式穿上中山裝,民國的紅衣裙,這樣的新中式不過是西式婚禮加上些中國元素。並沒有基於我們民族的本源禮儀文化去傳承發展。稱之為新西式差不多,就不要再冠用中式了。
而傳承角度來講,漢式婚禮一樣也不是止步不前,漢式婚禮本身不是復古婚禮,他是中國婚禮文化的正常傳承,很多婚慶公司把漢式婚禮劃分到主題婚禮裡面,完全是誤解了漢式婚禮是一個大的婚禮文化范疇,從內涵上講擁有與西式婚禮同等的地位。
他同樣可以發展,豐富,更加精彩。根本不存在新舊與否。你聽說過新西式嗎?說出新中式的人正是錯誤的把中國自己的文化當成了古代文化。而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非物質屬性,存在的傳承的自然沒有新舊之說。所以所謂新中式要麼是膚淺的拼湊了有些中國元素的西式婚禮,要麼是換了個名字來踐行漢式婚禮的發展與傳承,很遺憾目前還沒有看到這樣的案例。
漢式婚禮首先他是婚禮,要去尊重新人服務新人,自己都不用心談何服務,談何尊重。再有漢式婚禮是在傳承我們自己的文化,每對新人能夠選擇漢式婚禮都是抱有一定對我們自己文化的熱忱之心。用劣質的服務去應付滿懷誠意的市場,從良心上過得去嗎?
況且應付將就未必就能贏得市場,贏得新人的認同。很多婚慶公司對漢式婚禮的態度也未必就是針對漢文化的漠視,更多的是操作普通婚禮不嚴謹態度的一種慣性。但需要注意的是,相對已經模式化,泛濫化的普通婚禮,漢式婚禮的潛在客戶群體多少可是了解一些相關文化的,否則為何捨去成熟的普通婚禮不做,選擇漢式婚禮?
應付客戶最終會失去客戶。想要在漢式婚禮方興未艾的產業中立足,增強自己的文化修養才是不二之策呀!也再次提醒同袍,人生大禮,精心籌劃,對文化有敬畏之心,更要不負自己對文化一片誠心!

——漢婚策禮儀工作室整理

7、關於漢族結婚的習俗

訂婚禮俗記要
訂婚又稱「文定」,昔稱「納吉」及「納徵」,訂婚雖然不像結婚般繁復,但傳統習俗仍非常重視,男女雙方均需准備若干禮品,其過程如下:

·新郎先在家行完家祭,而後與媒人同乘一車前往女方家迎娶。下了車,進了門,紅包可跑不掉哦!
(一)貢禮官:俗稱「押箱先生」,專門負責送禮行聘事宜。貢禮官必須控制人數(湊成雙數)、車輛(六輛或十二輛)、聘金(雙數且用紅紙包裝妥當)、六件禮。
(二)家祭:出發前往女方家納采之前,男方先行在家行祭祖儀式,這時將納采所用之「盒仔餅」或大餅,上香祭告列祖列宋,將前往某處女方家下聘,請示列祖列宗保佑這段姻椽美滿幸福。
(三)出發:行完家祭後,貢禮官負責將所有聘禮搬上車,新郎與媒人同乘一事,前往女家。
(四)紅包:出發前貢禮宮除了打理人數、車數、聘禮外,也得提醒新郎多准備紅包。如:前來開新郎車門的舅爹、「壓桌」、六名隨去的親人都需備有新娘見面禮、捧洗臉水的女方新友、媒婆禮。
· 訂下終身後如何下聘
「吃米香,嫁好婿」,六禮中要有米香餅。
·為什麼要准備四色糖呢?
是象徵新人甜甜蜜蜜,白頭到老的意思。
聘禮不僅代表男方報答女方家長的心意,感謝女方家含辛茹苦撫養即將過門的新嫁娘,同時也代表了男方的面子。所以大多數都願意添置得風風光光、體體面面,而且每件聘禮也都包含了討吉利、增圓滿的象徵意義。
聘禮通常分簡單的六件禮或講究的十二件禮,聘禮的多寡依照個人的預算安排,同時不妨托媒人向女方家長請教,詢問女方意見,做個兩全其美的排場。
·男婚女嫁正式登場
霹哩叭啦!鞭炮聲響起,男方迎娶的人到啦!當天要進行祭祖、奉茶,直到戴上牽手到白頭的戒指後才算禮成。
·大禮過後,女方如何回禮?
中國人一向講究「禮尚往來」,在男方過大禮後,女方自然也要備回禮,可不能讓男方空手而歸啊。

漢族--婚俗

過去漢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辦,大都是父母從小就給訂了婚,有的還指腹為婚,即孩子還未出生,雙方父母就為他們確立婚姻關系。
同姓不婚: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始於西周初期,是周民族實行族外婚時遺留下的規定。春秋時,人們同姓婚會造成後代畸型及不育已有進一步認識,但同姓婚配仍在貴族中時有發生。戰國後,以氏為姓,漢代以後,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至唐代,對同姓婚又循古制,予以禁止。宋、元一宗唐律,同姓為婚乾杖而離之。明、清時地域更大,人口眾多,早成為以地域為基礎的社會,取代了原先以血緣為基礎的氏族。故《明律例》與《清律例》均分同姓、同宗為二,中表面規定兩者皆禁止通婚,實際同姓而不同宗也可以結婚。清末冊律,將同姓不婚與親屬不婚合並,只禁止同宗結婚。
訂婚前要請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訂婚時,由男方給女方一些財物作「訂禮」,結婚時女方也要帶給男家很多財物,叫「陪嫁」。
舉行婚禮那天,新郎要坐上禮車或花轎,到女家去"迎親",禮車或花轎前邊有樂隊。新娘被迎進男家後,要參拜天地和父母。禮畢,新婚夫妻入洞房。這時男家設宴款待前來賀喜的親朋。有的地方還有鬧洞房、聽壁腳的習慣。
查日子:漢族婚姻風俗。又稱報日子。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農村議婚訂婚的一個步驟。男女青年相識了解後,稟告父母,托媒溝通,男方給女方送彩禮,然後定婚期。
舊時多先請算命先生排「八字」,如命相相合才進行。有些地方雙方家長相會為子女訂婚。如全州縣一帶,雙方意見一致後,媒人代男方送酒肉衣料給女方,約定日期陪同女方家長和舅舅到男家相會,男方設宴款待。小夥子執壺斟酒,先敬女方舅舅後敬自家舅舅,然後先客後主依序敬酒。雙方商定婚期,訂婚告成。爾後男女送女方重禮、聘金,女方准備嫁妝,男方准備傢具,依期舉行婚禮。如女方催婚,便做一對糯米粑(俗稱「團圓粑」)送到男家,男方心領神會,盛情款待並請左鄰右舍陪客。一般均尊重女方倡議將婚期提前。
賀郎歌: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興安縣一帶。拜堂、晚宴後,親友簇擁新郎於正廳,唱賀郎歌。即興現編賀詞,也有戲謔、詼諧之詞。親友唱一首,新郎飲一杯酒。唱到半夜,送新郎入洞房。女歌手閉門以待,男女對唱《開門歌》,盡興方開門。進門後唱歌鬧房,由「恭賀新郎酒一杯」唱到「十杯」,新郎依次由1飲到10杯(酒力不勝者可由男歌手代飲)。然後唱《交歡酒》,新人雙雙同飲一杯。最後歌手扣門唱《扣門歌》以結束婚禮。
坐紅堂: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全州縣一帶,男女青年結婚前夕分別在自家祭祖並接受尊長訓誡。新娘穿紅掛飾,由同班姐妹相伴,端坐堂屋細聲委婉唱《哭嫁歌》,念父母恩,敘姐妹情。姐妹們叮囑新娘過門後孝敬老人、和睦兄弟姐妹,贊新郎俊秀勤勞。當新娘訴說不如意的心事時,姐妹們多方勸慰。唱到深夜衣依依告別並贈禮品。新郎亦由同班兄弟相伴坐在自家正廳,接受長輩勤儉理家,為人處世之教。教導結束老人退堂,小夥子們說笑打諢追新郎,歡樂深夜方散。
討鑰匙: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全州縣一帶。新娘之嫁鑰匙,由其年幼弟妹或侄男女中任「送親郎」掌管。拜堂前,新郎向送親郎送封包討鑰匙,以便拜堂後打開箱子,展示其中穀米錢物,象徵婚後五穀豐登、家庭富裕。送親郎嫌少不接,新郎多次添加。送親郎收下封包,新郎討得鑰匙後,歡歡喜喜與新娘拜堂。
看屋:漢族婚俗之一,農村議婚中的一個重要程序。又名看家門、查家。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屆時女方和兩位稱為「陪姑」的姑娘在10多位親友的陪同下,到男女查訪家況(也有女方本人不去的)。男方設宴款待。媒人介紹議婚雙方相識。女方親友代提財禮要求,男方當時通常一概應承,並贈諸賓客「行腳錢」。次日,雙方通過媒人細議。有些地方還允許進入議婚男子內室翻箱倒櫃察真情實況,之後再通過媒人議婚。
黑房搶親: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賀縣一帶。在下程山區,新娘哭嫁兩天兩夜後,過門之日清早與女伴們同藏黑房。男女迎親隊伍到達後,新娘的兄長(或堂兄表哥)和親威中的男青年破門而入。女伴擲沙子揮竹枝抵抗。搶者力圖將女伴們拖出門外以排除干擾。如兩個搶者敗陣,則增到4人乃至10多人,直到把新娘強背出門。再由男方迎親隊中的兩個(或4個)女子輪流背新娘到郎家。搶親角逐中,男給女抹鍋煙墨,女撕男衣衫,使古搶婚遺風演變為男女青年的打鬧嬉戲。
拜堂彩語: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婚禮中的一個重要程序。常由新郎的舅舅點燃供桌上的一對喜燭,並說彩話賀喜祈福。如桂東賀縣一帶常用彩語:「龍獨光光,高照華堂,夫妻並壽,福祿成雙」、「手拿花紅丈二長,恭喜外甥娶新娘,鸞鳳和鳴添福壽,夫妻和睦百年長。」祝詞說完後,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宗,並對拜成親。
回門:舊時漢族婚姻風俗。即成婚後三、六、七、九、十日或滿月,女婿攜禮品,隨新娘返回娘家,拜蠍妻子子的父母及親屬。自親迎始的成婿之禮,至此完成。此俗起於上古,泛稱「歸寧」,為婚後回家探視父母之意。後世各地名稱不一,宋代稱「拜門」,清代北方稱「雙回門」南方稱「會親」,河北某些地區稱「喚姑爺」,杭州稱「回郎」。近代通鮑在婚後第三天,又稱「三朝回門」。此為婚事的最後一項儀式,有女兒不忘父母養育之恩賜,女婿感謝岳父母及新婚夫婦恩愛和美等意義,一般,女家皆設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長陪飲。新婚夫婦或當日返回,或留住數日,若留住時,則不同宿一室。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